君捕頭正在跟雞屁股作鬥爭,正戰到酣處,打了一嘴一臉的油,君蘇氏拎著莫憂房裏的褡褳進了廚房。
君捕頭眼睛一瞪,大嚼幾口,快速吞下嘴裏的東西,“嗝,你想到法子將大郎的銀子都收了?”
“嗯,我隨便找了一個由頭,憂兒也同意了,不過這畢竟是他自己賺的,咱們這樣是不是不太好?”君蘇氏心裏還有疑慮。
“不,大郎年紀還小,勝縣還有很多他沒接觸過的人,那些人才是真的難纏,再說了,他身體不好,還是少出去為妙。”
君蘇氏想起自己的姐妹,以及她們的靠山,又念及自家大郎是個愛管閑事的,終於堅定下來。
“說的也是,還是留在家裏養養身體的好,實在想活動了,你就帶著他往衙門走走,也就是了。”
“哎,還是娘子通情達理。”
“怎麽?平時我就胡攪蠻纏了?”君蘇氏抬起手,輕輕的招了招,君捕頭老老實實的低下頭,還十分貼心的側著,隻有這樣君蘇氏才能準確的抓住他的耳朵。
隨便捏了幾下君蘇氏就鬆手了,“好了,我也不是不明理的人,你有事瞞著我,我心裏也都有數,但咱們畢竟是夫妻,能說的,你都跟我說說,我又不是那種講不通的人。”
君捕頭挺直腰杆,照例右手叉腰左手虛握,“好娘子,你可真是我的好娘子,等著吧,總有一天我會讓你為我感到榮耀。”
君蘇氏依靠在君捕頭的胳膊上,“什麽榮耀不榮耀的,隻要咱們一家三口都平平安安的,比什麽都好。”
……
臘月到了。
《祀記》:“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
“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曆十二月進行,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
今天已經是臘月初七,莫憂正跟著君蘇氏準備製作臘八粥的食材,大門突然被人叩響,莫憂應了一聲去開門。
“媽呀,鬼啊!”他大喊一聲,嚇得倒退兩步,逗得兩隻小鬼咯咯直笑,其中一隻還大聲說道,“怎麽樣,嚇到了吧?”隻不過那聲音透過麵具,失去了小孩子特有的奶音。
莫憂點點頭,以手按住胸口順氣,“是啊,真是嚇死我了。”
君蘇氏顯然早就知道,一臉喜氣的迎了過來,“呦,還是兩隻小鬼呢,來吧,我準備了糖糕。”
小掌櫃和小小二歡唿一聲,將臉上猙獰的麵具扔到莫憂懷裏,然後一哄聲的跑到廚房自己找紅棗糖糕去了。
明天就是臘日,也就是臘八,早在秦漢時,於臘日前一日,民間就有擊鼓驅除疫鬼的風俗,稱為“逐除“。
大勝繼承傳統,風俗產生了很大變化,時間也改為除夕,形成了一種稱為“儺”或“大儺”的儀式。
《論語》中有“鄉人儺”的記載,在除夕要選出男童,戴上猙獰的麵具,穿上紅黑顏色的衣褲,擊鼓並舞蹈,說是可以驅鬼,儺的領舞者稱為“方相氏”,有伴舞者以及執事十二人。
兩小隻就是縣裏選出的男童,麵具也是今天剛剛發到他們手裏,這是過來顯擺來了,當然了,這是莫憂的看法。
在君蘇氏看來,這是在祛除疫鬼,是有利於莫憂身體健康的好事,同時也是一個極好的兆頭。
……
因為家中有事,小掌櫃兩個沒待多久,但是就這短短的時間,他們硬是從莫憂手裏把臘八粥的做法學了去,莫憂也是沒有辦法,兩小隻身後有君蘇氏撐腰,他實在是惹不起啊。
“娘,你這樣,百香酒樓可就占了大便宜了。”今天學道菜,明天學個湯,沒多久百香酒樓就可以來一個全麵升級,憑借過硬的菜式,搞不好都能競爭勝縣第一酒樓的名頭了。
君蘇氏嘴角微咧,“娘自有打算,我也管家這麽多年了,些許手段還是有的,占便宜這種事誰又說得準呢?”
“嗯?嗯!”最近君蘇氏給莫憂的感官變化不小,說來也是,君蘇氏掌家十幾年,不可能不知道莫憂隨便一道菜的做法都是很值錢的。
接下來的日子,君捕頭公務繁忙,莫憂跟君蘇氏不斷按照習俗在家裏忙活,趙三郎則負責辦年貨,溝通家裏家外,一家人過得簡單而又有年味,雖然過程繁瑣一點,但是絕對比後世那種很敷衍的“年”要好上很多。
掃塵土,祭灶王,接玉皇,割年肉,洗福祿,按著日子一天天的過,不知不覺也就到了除夕,傍晚時分莫憂見識了真正的“大儺”,現場十分熱鬧,但是這跟都城的簡直沒法比。
……
都城,大明宮,飛霜殿。
劉承恩來到宮門外,“大家,大儺就要開始了。”
小皇帝應了一聲,然後將一個普通的陶碗放下,在這皇宮大內,這麽不上檔次的陶碗也實在難尋,更重要的是這陶碗的內壁上還沾著一層細鹽。
宮禁之中,數百童子聚集在一起充當倀子,宦官裝扮方相及十二獸,張大聲勢以驅除疫鬼,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大儺“,又稱“逐疫“。
這規模可就盛大多了,人數達到五百多人,真可以說是,“殿上燈人爭烈火,宮中儺子亂驅妖。”
……
除夕之夜,君家一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來,爹給你倒上,今天你得多喝一些。”君捕頭滿臉揶揄,莫憂則是一臉苦色,大勝的酒他是能喝的,不止能喝而是很能喝,就連君捕頭這大塊頭都不是他的對手,但是今天這酒它有點不一樣。
又是一項習俗,名為“喝花椒酒”,說是可以驅寒祛濕,顧名思義就是花椒泡酒,大勝的酒味道本來就不算好,這樣一搞,更難以下咽了。
莫憂硬著頭皮喝了一些,臉色苦瓜一樣,君捕頭直接笑出聲,“哈哈,好了,這一項過了,接下來咱們一起守歲,趙三郎,快點把火盆拿來。”
“哎,早就備好了。”這“守歲”其實就是全家人圍坐在火盆周圍一直到天明。
莫憂:“???”
不是,這怎麽能就過了呢?你們還都沒喝呢!不帶這樣坑人的!
君捕頭眼睛一瞪,大嚼幾口,快速吞下嘴裏的東西,“嗝,你想到法子將大郎的銀子都收了?”
“嗯,我隨便找了一個由頭,憂兒也同意了,不過這畢竟是他自己賺的,咱們這樣是不是不太好?”君蘇氏心裏還有疑慮。
“不,大郎年紀還小,勝縣還有很多他沒接觸過的人,那些人才是真的難纏,再說了,他身體不好,還是少出去為妙。”
君蘇氏想起自己的姐妹,以及她們的靠山,又念及自家大郎是個愛管閑事的,終於堅定下來。
“說的也是,還是留在家裏養養身體的好,實在想活動了,你就帶著他往衙門走走,也就是了。”
“哎,還是娘子通情達理。”
“怎麽?平時我就胡攪蠻纏了?”君蘇氏抬起手,輕輕的招了招,君捕頭老老實實的低下頭,還十分貼心的側著,隻有這樣君蘇氏才能準確的抓住他的耳朵。
隨便捏了幾下君蘇氏就鬆手了,“好了,我也不是不明理的人,你有事瞞著我,我心裏也都有數,但咱們畢竟是夫妻,能說的,你都跟我說說,我又不是那種講不通的人。”
君捕頭挺直腰杆,照例右手叉腰左手虛握,“好娘子,你可真是我的好娘子,等著吧,總有一天我會讓你為我感到榮耀。”
君蘇氏依靠在君捕頭的胳膊上,“什麽榮耀不榮耀的,隻要咱們一家三口都平平安安的,比什麽都好。”
……
臘月到了。
《祀記》:“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
“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曆十二月進行,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
今天已經是臘月初七,莫憂正跟著君蘇氏準備製作臘八粥的食材,大門突然被人叩響,莫憂應了一聲去開門。
“媽呀,鬼啊!”他大喊一聲,嚇得倒退兩步,逗得兩隻小鬼咯咯直笑,其中一隻還大聲說道,“怎麽樣,嚇到了吧?”隻不過那聲音透過麵具,失去了小孩子特有的奶音。
莫憂點點頭,以手按住胸口順氣,“是啊,真是嚇死我了。”
君蘇氏顯然早就知道,一臉喜氣的迎了過來,“呦,還是兩隻小鬼呢,來吧,我準備了糖糕。”
小掌櫃和小小二歡唿一聲,將臉上猙獰的麵具扔到莫憂懷裏,然後一哄聲的跑到廚房自己找紅棗糖糕去了。
明天就是臘日,也就是臘八,早在秦漢時,於臘日前一日,民間就有擊鼓驅除疫鬼的風俗,稱為“逐除“。
大勝繼承傳統,風俗產生了很大變化,時間也改為除夕,形成了一種稱為“儺”或“大儺”的儀式。
《論語》中有“鄉人儺”的記載,在除夕要選出男童,戴上猙獰的麵具,穿上紅黑顏色的衣褲,擊鼓並舞蹈,說是可以驅鬼,儺的領舞者稱為“方相氏”,有伴舞者以及執事十二人。
兩小隻就是縣裏選出的男童,麵具也是今天剛剛發到他們手裏,這是過來顯擺來了,當然了,這是莫憂的看法。
在君蘇氏看來,這是在祛除疫鬼,是有利於莫憂身體健康的好事,同時也是一個極好的兆頭。
……
因為家中有事,小掌櫃兩個沒待多久,但是就這短短的時間,他們硬是從莫憂手裏把臘八粥的做法學了去,莫憂也是沒有辦法,兩小隻身後有君蘇氏撐腰,他實在是惹不起啊。
“娘,你這樣,百香酒樓可就占了大便宜了。”今天學道菜,明天學個湯,沒多久百香酒樓就可以來一個全麵升級,憑借過硬的菜式,搞不好都能競爭勝縣第一酒樓的名頭了。
君蘇氏嘴角微咧,“娘自有打算,我也管家這麽多年了,些許手段還是有的,占便宜這種事誰又說得準呢?”
“嗯?嗯!”最近君蘇氏給莫憂的感官變化不小,說來也是,君蘇氏掌家十幾年,不可能不知道莫憂隨便一道菜的做法都是很值錢的。
接下來的日子,君捕頭公務繁忙,莫憂跟君蘇氏不斷按照習俗在家裏忙活,趙三郎則負責辦年貨,溝通家裏家外,一家人過得簡單而又有年味,雖然過程繁瑣一點,但是絕對比後世那種很敷衍的“年”要好上很多。
掃塵土,祭灶王,接玉皇,割年肉,洗福祿,按著日子一天天的過,不知不覺也就到了除夕,傍晚時分莫憂見識了真正的“大儺”,現場十分熱鬧,但是這跟都城的簡直沒法比。
……
都城,大明宮,飛霜殿。
劉承恩來到宮門外,“大家,大儺就要開始了。”
小皇帝應了一聲,然後將一個普通的陶碗放下,在這皇宮大內,這麽不上檔次的陶碗也實在難尋,更重要的是這陶碗的內壁上還沾著一層細鹽。
宮禁之中,數百童子聚集在一起充當倀子,宦官裝扮方相及十二獸,張大聲勢以驅除疫鬼,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大儺“,又稱“逐疫“。
這規模可就盛大多了,人數達到五百多人,真可以說是,“殿上燈人爭烈火,宮中儺子亂驅妖。”
……
除夕之夜,君家一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來,爹給你倒上,今天你得多喝一些。”君捕頭滿臉揶揄,莫憂則是一臉苦色,大勝的酒他是能喝的,不止能喝而是很能喝,就連君捕頭這大塊頭都不是他的對手,但是今天這酒它有點不一樣。
又是一項習俗,名為“喝花椒酒”,說是可以驅寒祛濕,顧名思義就是花椒泡酒,大勝的酒味道本來就不算好,這樣一搞,更難以下咽了。
莫憂硬著頭皮喝了一些,臉色苦瓜一樣,君捕頭直接笑出聲,“哈哈,好了,這一項過了,接下來咱們一起守歲,趙三郎,快點把火盆拿來。”
“哎,早就備好了。”這“守歲”其實就是全家人圍坐在火盆周圍一直到天明。
莫憂:“???”
不是,這怎麽能就過了呢?你們還都沒喝呢!不帶這樣坑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