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大以前,他寄籬在叔叔家。上完了小學上初中,然後開始鬧運動。實話說,他挺感謝那場運動,這讓他可以和那些日後自學成材到擁有了話語權的成功人士一起並稱為“被耽誤的一代”。其實,就算沒有那一切,以他當時的腦子、心境和叔叔家人的眼神,隻怕也上不下去了。
有時候想想,也許,連初中也不該去上的。
在初中,他遇到了一個人,他們班班長,還是團支部書記。那人也很白淨,也很文雅,也長了個該死的希臘鼻子。他是他一生中最難忘記的人。是因為他特別欺負他嗎?錯了!是他從來沒有欺負過他。
在他以前,被人欺負得久了,也自有一套自作踐的道理:至少,別人還能從我的痛苦中得到快樂;至少,我還有被人欺負的價值。這人又欺負我了,你看,我又有價值了……
可是那個人,他從來也不欺負他。他清澈的眼睛,一向通透地從他身上望過去,從來也看不見他,從來也不過來欺負他一下。每個人都欺負他,他為什麽敢免俗?那無視的眼神昭示著答案:你?你是誰?我為什麽要欺負你?難道我比你高等就會覺得高興?那我也太沒追求了……
是的,就像一條蟲子,它註定不會有什麽大作為,畢生夢想就是驚嚇到一個年輕女孩。她會撕心裂肺地尖叫,“砰砰砰”地在它身上連跺十腳,把它踩成肉餅肉泥肉醬,然後嫌惡地在地麵上蹭掉鞋底粘著的它爆成汁水的內髒。作為一條蟲子,這樣的死法,這樣的結局,也算得轟轟烈烈。它被人厭惡過,可以瞑目了。
而班長給他的感覺,要沒有成就感得多。就好像兩個正在討論問題的男生,邊走邊言語,行色匆匆。其中一個都沒往地上看,就一腳踩死了正橫穿馬路的它。他沒有緩步、沒有停頓、甚至沒有知覺,依舊疾行著。旁邊一個眼尖些,順口提了一句:“你剛才好像踩著條蟲子。”他沒有迴頭,連挑眉也沒有:“哦,是嗎?”這個問句隻是搭話,並不期待迴答。於是,蟲子死不瞑目。
幸好,初中沒上滿三年就中斷了。他被發到一個極偏遠的地方勞動了十年。迴城後安頓進了工廠,那時年紀不小了,就將就了一個家世比容貌稍微好看些的女人。然而,就在結婚的第二天,好像一下子全世界都知道了人家是“委屈下嫁”,容不得他不交權。後來兒子出生,他在家裏的地位又降了一級。換個角度想,也許沒有降——以前是倒數第一,現在還是倒數第一。
孩子的姥爺在對他的沒出息徹底絕望前,還為他做過一件事,幫他從堆滿機器的車間活動到了刷著白牆的檢驗科。誰也沒想到,由於高等教育的長期斷檔,會拿試管的人材稀缺,逼得研究院要到民間來抽調至少摸過那些玻璃器皿的人。那一批人不少,就連他這樣的,也像隻綿羊一樣,混在羊群裏被牧羊犬“唿嚕唿嚕”地趕過去了。這是他幾十年來交到的唯一一次好運。
他被分到了一間小實驗室,那窄憋的地方,就是現在研究所的前身——那時還是院裏一個頂不起眼的小角落,遠沒有現在自立門戶的瀟灑。改製後雖仍掛在研究院名下,卻處斷自由。好在所長是個“小車不倒隻管推”的無為者,隻要不捅出什麽大婁子,他是想不起裁員的。而憑他,也是捅不出什麽大婁子的。
他也做過稍微核心些的工作,在最開始人最少的時候。直到那次記錯了數據,險些毀掉一個並不重要的實驗,就被調去養老鼠了。養老鼠可也挺麻煩,他總是想不起把孕期的母鼠拎出來單養,偶爾換水也懶些,又或者忘記關燈,結果就導致了吃仔——剛生下的仔鼠被它們的母親當點心開了,也算自產自銷。
他就這麽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地養著老鼠,養到了研究所獨立。這一獨立可不得了,好像突然就了不起了,隔三差五地曝出這樣那樣的新成果,在報紙電視上這個說完那個說。按道理,這些偉大的創舉中,應該也有自己一份功勞,可他,總像是站在地麵看星星,隻覺得遙遠不真實。他當然知道,這些成績都是把他辛苦養大的老鼠扯斷脊椎、釘在實驗台上開膛破肚、剝皮拆骨才取得的,可他不心疼,一點也不心疼。
算起來,老鼠一代新人換舊人地在他手中繁衍了上百代,把他繁衍老了,兒子也繁衍大了。這孩子,自從拿到了技校的畢業證書,就再也不想文憑的事兒了。他找過一些工作,各有瑕疵,都不想幹,終於發現還是學校踏實;心血來潮地看上一項專業,就異乎尋常地狂熱,以為那是世上最有趣、值得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等真去學了,一個領域的新奇看過之後,碰到了稍微需要點鑽研才能繼續前行的關卡,便覺得還是工作自由。如此循環往復,周而復始。現在也老大不小了,到用錢的時候了……家裏所有的錢都在孩子他媽手裏,被她拿進股市,套得牢牢的……唔……
這愜意到近乎愉快的一切,結束於他在醉酒和暈車的雙重作用下,把一肚子海鮮傾倒在人家車上。
一枝賺來的筆
吐過之後,酒勁兒醒了不少。虧得是醒了,不然醉貓似的爬迴家去,雖然一時人事不省,但總有“時的時候。到那時,老婆那兒,必然沒有好果子吃。
</br>
有時候想想,也許,連初中也不該去上的。
在初中,他遇到了一個人,他們班班長,還是團支部書記。那人也很白淨,也很文雅,也長了個該死的希臘鼻子。他是他一生中最難忘記的人。是因為他特別欺負他嗎?錯了!是他從來沒有欺負過他。
在他以前,被人欺負得久了,也自有一套自作踐的道理:至少,別人還能從我的痛苦中得到快樂;至少,我還有被人欺負的價值。這人又欺負我了,你看,我又有價值了……
可是那個人,他從來也不欺負他。他清澈的眼睛,一向通透地從他身上望過去,從來也看不見他,從來也不過來欺負他一下。每個人都欺負他,他為什麽敢免俗?那無視的眼神昭示著答案:你?你是誰?我為什麽要欺負你?難道我比你高等就會覺得高興?那我也太沒追求了……
是的,就像一條蟲子,它註定不會有什麽大作為,畢生夢想就是驚嚇到一個年輕女孩。她會撕心裂肺地尖叫,“砰砰砰”地在它身上連跺十腳,把它踩成肉餅肉泥肉醬,然後嫌惡地在地麵上蹭掉鞋底粘著的它爆成汁水的內髒。作為一條蟲子,這樣的死法,這樣的結局,也算得轟轟烈烈。它被人厭惡過,可以瞑目了。
而班長給他的感覺,要沒有成就感得多。就好像兩個正在討論問題的男生,邊走邊言語,行色匆匆。其中一個都沒往地上看,就一腳踩死了正橫穿馬路的它。他沒有緩步、沒有停頓、甚至沒有知覺,依舊疾行著。旁邊一個眼尖些,順口提了一句:“你剛才好像踩著條蟲子。”他沒有迴頭,連挑眉也沒有:“哦,是嗎?”這個問句隻是搭話,並不期待迴答。於是,蟲子死不瞑目。
幸好,初中沒上滿三年就中斷了。他被發到一個極偏遠的地方勞動了十年。迴城後安頓進了工廠,那時年紀不小了,就將就了一個家世比容貌稍微好看些的女人。然而,就在結婚的第二天,好像一下子全世界都知道了人家是“委屈下嫁”,容不得他不交權。後來兒子出生,他在家裏的地位又降了一級。換個角度想,也許沒有降——以前是倒數第一,現在還是倒數第一。
孩子的姥爺在對他的沒出息徹底絕望前,還為他做過一件事,幫他從堆滿機器的車間活動到了刷著白牆的檢驗科。誰也沒想到,由於高等教育的長期斷檔,會拿試管的人材稀缺,逼得研究院要到民間來抽調至少摸過那些玻璃器皿的人。那一批人不少,就連他這樣的,也像隻綿羊一樣,混在羊群裏被牧羊犬“唿嚕唿嚕”地趕過去了。這是他幾十年來交到的唯一一次好運。
他被分到了一間小實驗室,那窄憋的地方,就是現在研究所的前身——那時還是院裏一個頂不起眼的小角落,遠沒有現在自立門戶的瀟灑。改製後雖仍掛在研究院名下,卻處斷自由。好在所長是個“小車不倒隻管推”的無為者,隻要不捅出什麽大婁子,他是想不起裁員的。而憑他,也是捅不出什麽大婁子的。
他也做過稍微核心些的工作,在最開始人最少的時候。直到那次記錯了數據,險些毀掉一個並不重要的實驗,就被調去養老鼠了。養老鼠可也挺麻煩,他總是想不起把孕期的母鼠拎出來單養,偶爾換水也懶些,又或者忘記關燈,結果就導致了吃仔——剛生下的仔鼠被它們的母親當點心開了,也算自產自銷。
他就這麽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地養著老鼠,養到了研究所獨立。這一獨立可不得了,好像突然就了不起了,隔三差五地曝出這樣那樣的新成果,在報紙電視上這個說完那個說。按道理,這些偉大的創舉中,應該也有自己一份功勞,可他,總像是站在地麵看星星,隻覺得遙遠不真實。他當然知道,這些成績都是把他辛苦養大的老鼠扯斷脊椎、釘在實驗台上開膛破肚、剝皮拆骨才取得的,可他不心疼,一點也不心疼。
算起來,老鼠一代新人換舊人地在他手中繁衍了上百代,把他繁衍老了,兒子也繁衍大了。這孩子,自從拿到了技校的畢業證書,就再也不想文憑的事兒了。他找過一些工作,各有瑕疵,都不想幹,終於發現還是學校踏實;心血來潮地看上一項專業,就異乎尋常地狂熱,以為那是世上最有趣、值得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等真去學了,一個領域的新奇看過之後,碰到了稍微需要點鑽研才能繼續前行的關卡,便覺得還是工作自由。如此循環往復,周而復始。現在也老大不小了,到用錢的時候了……家裏所有的錢都在孩子他媽手裏,被她拿進股市,套得牢牢的……唔……
這愜意到近乎愉快的一切,結束於他在醉酒和暈車的雙重作用下,把一肚子海鮮傾倒在人家車上。
一枝賺來的筆
吐過之後,酒勁兒醒了不少。虧得是醒了,不然醉貓似的爬迴家去,雖然一時人事不省,但總有“時的時候。到那時,老婆那兒,必然沒有好果子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