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進來吧。請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說”王巨很不悅地說。
王安禮走了進來。
王安石這兩個寶貝兄弟,王安國就算了。王安禮與王巨矛盾可不小,王安禮也知道,因此他沒有什麽寒喧,就直奔主題。
“子安,我聽聞了依政的事。”
“王府尹,與你無關吧?”
“與我當然無關。”
也不能有關哪,就是有關也不能說有關,否則王安禮就下海了。
“那你為何提及此事?”
“子安,得饒人處且饒人。”
“王府尹,古怪來哉,我這幾年一直在南方,得罪了誰,誰又饒過了我?”
“子安,莫要激動,我在成都聽聞官家馬上就要舉行季秋明堂大禮。”
王安禮所說的季秋明堂大禮實際就是宋朝的祭天大禮,共分為三種大禮,一是正月圜丘祈穀大禮,這個在宋朝很少舉行,可以忽略不計,二是冬至圜丘南郊大禮,這是最多的祭天大禮,三就是這個季秋吉辛日明堂大禮。
在前麵幾代人君裏,宋仁宗時祭天大禮舉行的次數最多的,除了這三個大禮外,他還帶著大臣們舉行了什麽藉田禮袷享禮恭謝天地禮,也不能說是一無是處,隆重的祭天大禮在古代能或多或少向百姓論述皇權的合法性,增加皇權威嚴,還有每次大禮的封賞,也是一個籠絡人心的機會。然而每次大禮都得花費千萬貫以上的錢帛,因此王巨在早年上書說節流就刻意說了要減少祭天大禮的次數。
不過到了今年,國家政績不但不緊張,反而國庫充盈,再加上南方的捷報,所以朝廷舉行一次祭天大禮也很正常了。
說不定趙頊還會在明堂上向趙匡胤趙匡義述說他的功勞呢,至少在俺手中疆域擴大了許多……
王安禮意思說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裏,依政縣事件傳到朝堂,就會破壞這種喜慶的氣氛。
“還有,姚畚是呂晦叔的門生。”
兩人有矛盾。話不投機半句多,王安禮說完,也就離開了。
瓊娘在屋子裏也聽到了,她擔心地說:“沒想到那知縣竟然是呂相公的門生……”
“亳州呂家?”張難陀也驚訝地問。
“師陀,你也知道呂家。”
“我在大理聽說過,亳州呂家,大宋第一官宦世家。”張難陀也有點擔心了。別馬上就要成為東府副相,如果呂家對王巨仇恨。帶頭對付王巨,再加上王巨以前那些政敵,王巨就會有麻煩了。
“與呂晦叔無關,”王巨笑道。
“為何?”
“因為有一個殺母案。”
“殺母案?”
“這個案子發生的時間很長了,乃是前年太湖縣的一個案子。太湖知縣陳世儒上報他庶母(後媽)因心口痛突發去世,朝廷便下詔準他丁憂,於是陳家發喪還歸京師。誰知陳家剛到京城,陳府就逃出來一個奴婢,到開封府衙檢控陳母並非死於急病。而是中毒而亡。開封府尹蘇子容(蘇頌,北宋另一個科學家,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鍾)派下屬到陳家推鞫此案,正好陳母未來得及下葬,忤作立即開棺驗屍,經忤作檢查,陳母確實死於中毒。不僅中毒,其胸口還釘著一根致命的釘子。”
“有古怪。”
“說說
“雖是庶母,可她入殮時,陳知縣總得要吧,那麽大的釘子,難道?”
“是啊。但如果那麽簡單,也不值得我講述它了。當時聞聽屬下匯報後,蘇子容立即審訊,陳府的奴婢供稱乃是諸婢以藥毒之,可沒有毒死,於是到了夜裏拿著釘子釘在其胸骨上,導致陳母死亡。”
“啊。”瓊娘嚇得捂起嘴,又道:“這些奴婢那來的膽子?”
“奴婢肯定沒有這個膽子,蘇府尹繼續審問,才得知乃是陳妻李世與婆婆一直不合,於是對諸婢說,博士一日持喪,當厚餉汝輩。”王巨說到這裏,怕張難陀聽不明白,又解釋了一句:“這個博士便是指陳世孺的職官。因此諸婢才大著膽子殺死了陳母。然而這個案子在開封府拖了大半年,卻一直沒有結案。”
“咦?”
“直接原因非是陳妻,她是逃不掉了,可是陳知縣有沒有參與?”
“就算沒有參與,陳知縣也知情吧?”
“小娘子說得對,那麽大的鐵釘子,入棺時陳知縣難道?”
“拖有拖的原因,主要是有官員認為陳妻李氏並沒有明言害死婆婆,所以法不至死。蘇府尹雖未說李氏法不至死,但堅持認為陳知縣不知情。”
“這分明是包庇。”
“官家也認為蘇府尹是包庇,並且害死的是母親婆婆,因此將蘇府尹召到皇宮大怒地說,此人倫大惡,當窮竟。蘇府尹卻說道,事在有司,臣固不敢言寬,也不敢諭之便使之重。”
“古怪。”
“其實一點也不古怪,主要是這兩人的背景,陳世孺乃是前朝宰相陳執中的獨子,那李氏就更不簡單了,她的父親是三司使李中師,母親呂氏則是呂晦叔的女兒。”
“最後如何?”
“最後拖久了,蘇子容也拖不下去了,而且真相也漸漸揭開。事實案發後,李氏便立即找到呂大娘子,呂大娘子於是又立即找到她的父親呂晦叔,請他去跟蘇府尹疏通疏通。據傳呂晦剛直不阿,拒絕了她的請托。不過呂晦叔沒有出麵,他的侄子大理寺評事呂希亞(呂公綽之子)與讚善大夫晏靖(富弼的舅子,晏殊第七子)卻過問了案情。”
“這樣說,呂相公還能說沒有參與?”
“瓊娘,你怎麽當真了呢?”
“後來呢?”
“直到去年,此案拖得太久,這讓官家很不滿意,於是將蘇府尹貶到濠州,再加上禦史彈劾開封府所鞫不盡,官家將案子轉到大理寺審問。正好大理丞賈種民乃是新黨人,斷決陳知縣乃是知情弑母,陳知縣嶽母呂氏從中因緣請托。致使案件久拖不決,也將陳知縣呂希亞與晏靖一起抓捕起來,然後指控呂晦叔曾親自向蘇府尹請托。”
“有可能是啊。”
在宋朝以孝為百善之首,殺死的雖然是陳世孺的後母,但確實是母,非是陳執中的小妾,在古代。這個案子無疑是驚天大案了。不說蘇頌包庇,最少讓三朝老臣蘇頌猶豫不決了。能讓他猶豫不決了,憑借一個婦人與官職不算很高的呂希亞晏靖可能麽?
因此瓊娘才說有可能,王巨繼續說道:“是有可能啊,官家也這麽認為的,因此下詔書去濠州責問,可是蘇頌卻堅決說,誣人死,不可為已。官家無奈,隻好再貶蘇府尹知滄州。又將案子轉到禦史台審問。”
“禦史台裏有許多新黨哪,”瓊娘笑道。
“蔡確李定舒亶等確實是新黨,於是在去年秋後斷決陳知縣不願意呆在太湖縣當知縣,便默許了李氏唆使婢女殺母,以便利用丁憂機會迴到京城。”
“這有點略過了吧。”
“嗯,這個說法是很勉強了,況且太湖縣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我的判斷那就是這個李氏乃是一個惡毒的婦人。因為婆媳不和,才唆使了婢女殺害婆婆,隨後陳知縣肯定是知道的,然而畏懼妻子,或者不想事態擴大,便掩瞞了這件兇殺案。不過到了新黨手中。必然想利用這件事打擊呂晦叔直至呂家。官家妙,便說陳執中止有一子,留以存祭祀如何?禦史中丞蔡確反問官家一句,陳世孺大逆不道之罪,可郝邪?官家無言以對,隻好用了另一種手段將事態縮小化,下詔說賈種民為了窮究此案。不顧製度禮法尊卑,跑到呂晦叔家中將其子叫到院子當中,用言語恐嚇以逼供。因此詔書賈種民大理卿崔台符,大理少卿楊汲與監察禦史何正臣等人各罰銅十斤,以示警戒。蔡中丞這才將案子迅速了結,陳家夫婦與參案婢女十九人處死,呂希亞與晏靖因幹涉此案而貶官。”
“那呂相公呢?”
“還是呂相公。也因為此案,所以我說與呂晦叔無關,雖然他是舊黨,但為人比較溫和,不那麽惡毒,至少不會象文公司馬光楊繪那樣無所不用其極。其次時間不對,之所以有這個惡毒的說唱本,主要是官家讓我擔任參知政事,但此案乃去年了結的,還有些影響,這時呂公隻會小心翼翼。”
“既然如此,官人,那為何這個王安禮刻意點明姚知縣乃是呂晦叔的門生?”
“現在的禦史中丞非是蔡確,而是李定,同樣是新黨,手段更激烈,報複心也更強,正好此案影響還沒有平息下來,隻要案子到了京城,李定必然會再次窮究此案,以便徹底扳倒呂晦叔,那樣,我就深深地牽連進去了。因此王安禮警告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邛州官府去處理此案。”
“難道官人就應當讓人誣蔑嗎?”
“瓊娘,你又說錯了,在他心中,那唱本上所寫的不是汙蔑,而是事實,我就是一個禍國殃民心狠手辣的屠夫。”
“官人,是不是此人唆使的?”
“也不是,雖然那唱本上將我無限地醜化,可拋開這些攻擊汙蔑外,幾乎接近了真相,憑借他,還接觸不到的。不過依政縣離成都這麽近,雖然非是他唆使,但他有九成知道這個唱本存在,至少知道有人在刻意抹黑我。”
“那我們怎麽辦?”
“莫急,咩勝,你帶著幾個人,平民打扮,在成都各個坊間聽一聽。”
“喏。”
幾天後,野龍咩勝迴來稟報:“少保,坊間各個瓦肆並沒有關於少保的唱本,不過我倒聽到了一條消息。”
“何?”
“據說在我們進入成都城時,成都官府就暗中通知說唱社,讓他們不要說唱任何有關少保的唱本,並且說依政縣正因為說唱少保,讓少保不滿意,便心狠手辣地殺死了十幾個人。”
“這個王安禮,真不是東西。”瓊娘怒道。
她動怒不僅是因為王安禮變相地恫嚇王巨,也不僅是因為這條抹黑的通知,還有,王巨住進這個客棧,請大夫替她治病,王安禮都上門了,相信成都官員也知道了,可幾天下來,居然沒有一個官員來拜訪?王巨即將是東府副相哎,這正常麽?
“娘子,勿用動怒,天作孽,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王巨說道。
想找真正撰寫這個唱本的幕後者,估計不大可能了。不過王安禮敢這麽做,王巨不介意,讓王安禮也陪葬進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
王安禮走了進來。
王安石這兩個寶貝兄弟,王安國就算了。王安禮與王巨矛盾可不小,王安禮也知道,因此他沒有什麽寒喧,就直奔主題。
“子安,我聽聞了依政的事。”
“王府尹,與你無關吧?”
“與我當然無關。”
也不能有關哪,就是有關也不能說有關,否則王安禮就下海了。
“那你為何提及此事?”
“子安,得饒人處且饒人。”
“王府尹,古怪來哉,我這幾年一直在南方,得罪了誰,誰又饒過了我?”
“子安,莫要激動,我在成都聽聞官家馬上就要舉行季秋明堂大禮。”
王安禮所說的季秋明堂大禮實際就是宋朝的祭天大禮,共分為三種大禮,一是正月圜丘祈穀大禮,這個在宋朝很少舉行,可以忽略不計,二是冬至圜丘南郊大禮,這是最多的祭天大禮,三就是這個季秋吉辛日明堂大禮。
在前麵幾代人君裏,宋仁宗時祭天大禮舉行的次數最多的,除了這三個大禮外,他還帶著大臣們舉行了什麽藉田禮袷享禮恭謝天地禮,也不能說是一無是處,隆重的祭天大禮在古代能或多或少向百姓論述皇權的合法性,增加皇權威嚴,還有每次大禮的封賞,也是一個籠絡人心的機會。然而每次大禮都得花費千萬貫以上的錢帛,因此王巨在早年上書說節流就刻意說了要減少祭天大禮的次數。
不過到了今年,國家政績不但不緊張,反而國庫充盈,再加上南方的捷報,所以朝廷舉行一次祭天大禮也很正常了。
說不定趙頊還會在明堂上向趙匡胤趙匡義述說他的功勞呢,至少在俺手中疆域擴大了許多……
王安禮意思說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裏,依政縣事件傳到朝堂,就會破壞這種喜慶的氣氛。
“還有,姚畚是呂晦叔的門生。”
兩人有矛盾。話不投機半句多,王安禮說完,也就離開了。
瓊娘在屋子裏也聽到了,她擔心地說:“沒想到那知縣竟然是呂相公的門生……”
“亳州呂家?”張難陀也驚訝地問。
“師陀,你也知道呂家。”
“我在大理聽說過,亳州呂家,大宋第一官宦世家。”張難陀也有點擔心了。別馬上就要成為東府副相,如果呂家對王巨仇恨。帶頭對付王巨,再加上王巨以前那些政敵,王巨就會有麻煩了。
“與呂晦叔無關,”王巨笑道。
“為何?”
“因為有一個殺母案。”
“殺母案?”
“這個案子發生的時間很長了,乃是前年太湖縣的一個案子。太湖知縣陳世儒上報他庶母(後媽)因心口痛突發去世,朝廷便下詔準他丁憂,於是陳家發喪還歸京師。誰知陳家剛到京城,陳府就逃出來一個奴婢,到開封府衙檢控陳母並非死於急病。而是中毒而亡。開封府尹蘇子容(蘇頌,北宋另一個科學家,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鍾)派下屬到陳家推鞫此案,正好陳母未來得及下葬,忤作立即開棺驗屍,經忤作檢查,陳母確實死於中毒。不僅中毒,其胸口還釘著一根致命的釘子。”
“有古怪。”
“說說
“雖是庶母,可她入殮時,陳知縣總得要吧,那麽大的釘子,難道?”
“是啊。但如果那麽簡單,也不值得我講述它了。當時聞聽屬下匯報後,蘇子容立即審訊,陳府的奴婢供稱乃是諸婢以藥毒之,可沒有毒死,於是到了夜裏拿著釘子釘在其胸骨上,導致陳母死亡。”
“啊。”瓊娘嚇得捂起嘴,又道:“這些奴婢那來的膽子?”
“奴婢肯定沒有這個膽子,蘇府尹繼續審問,才得知乃是陳妻李世與婆婆一直不合,於是對諸婢說,博士一日持喪,當厚餉汝輩。”王巨說到這裏,怕張難陀聽不明白,又解釋了一句:“這個博士便是指陳世孺的職官。因此諸婢才大著膽子殺死了陳母。然而這個案子在開封府拖了大半年,卻一直沒有結案。”
“咦?”
“直接原因非是陳妻,她是逃不掉了,可是陳知縣有沒有參與?”
“就算沒有參與,陳知縣也知情吧?”
“小娘子說得對,那麽大的鐵釘子,入棺時陳知縣難道?”
“拖有拖的原因,主要是有官員認為陳妻李氏並沒有明言害死婆婆,所以法不至死。蘇府尹雖未說李氏法不至死,但堅持認為陳知縣不知情。”
“這分明是包庇。”
“官家也認為蘇府尹是包庇,並且害死的是母親婆婆,因此將蘇府尹召到皇宮大怒地說,此人倫大惡,當窮竟。蘇府尹卻說道,事在有司,臣固不敢言寬,也不敢諭之便使之重。”
“古怪。”
“其實一點也不古怪,主要是這兩人的背景,陳世孺乃是前朝宰相陳執中的獨子,那李氏就更不簡單了,她的父親是三司使李中師,母親呂氏則是呂晦叔的女兒。”
“最後如何?”
“最後拖久了,蘇子容也拖不下去了,而且真相也漸漸揭開。事實案發後,李氏便立即找到呂大娘子,呂大娘子於是又立即找到她的父親呂晦叔,請他去跟蘇府尹疏通疏通。據傳呂晦剛直不阿,拒絕了她的請托。不過呂晦叔沒有出麵,他的侄子大理寺評事呂希亞(呂公綽之子)與讚善大夫晏靖(富弼的舅子,晏殊第七子)卻過問了案情。”
“這樣說,呂相公還能說沒有參與?”
“瓊娘,你怎麽當真了呢?”
“後來呢?”
“直到去年,此案拖得太久,這讓官家很不滿意,於是將蘇府尹貶到濠州,再加上禦史彈劾開封府所鞫不盡,官家將案子轉到大理寺審問。正好大理丞賈種民乃是新黨人,斷決陳知縣乃是知情弑母,陳知縣嶽母呂氏從中因緣請托。致使案件久拖不決,也將陳知縣呂希亞與晏靖一起抓捕起來,然後指控呂晦叔曾親自向蘇府尹請托。”
“有可能是啊。”
在宋朝以孝為百善之首,殺死的雖然是陳世孺的後母,但確實是母,非是陳執中的小妾,在古代。這個案子無疑是驚天大案了。不說蘇頌包庇,最少讓三朝老臣蘇頌猶豫不決了。能讓他猶豫不決了,憑借一個婦人與官職不算很高的呂希亞晏靖可能麽?
因此瓊娘才說有可能,王巨繼續說道:“是有可能啊,官家也這麽認為的,因此下詔書去濠州責問,可是蘇頌卻堅決說,誣人死,不可為已。官家無奈,隻好再貶蘇府尹知滄州。又將案子轉到禦史台審問。”
“禦史台裏有許多新黨哪,”瓊娘笑道。
“蔡確李定舒亶等確實是新黨,於是在去年秋後斷決陳知縣不願意呆在太湖縣當知縣,便默許了李氏唆使婢女殺母,以便利用丁憂機會迴到京城。”
“這有點略過了吧。”
“嗯,這個說法是很勉強了,況且太湖縣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我的判斷那就是這個李氏乃是一個惡毒的婦人。因為婆媳不和,才唆使了婢女殺害婆婆,隨後陳知縣肯定是知道的,然而畏懼妻子,或者不想事態擴大,便掩瞞了這件兇殺案。不過到了新黨手中。必然想利用這件事打擊呂晦叔直至呂家。官家妙,便說陳執中止有一子,留以存祭祀如何?禦史中丞蔡確反問官家一句,陳世孺大逆不道之罪,可郝邪?官家無言以對,隻好用了另一種手段將事態縮小化,下詔說賈種民為了窮究此案。不顧製度禮法尊卑,跑到呂晦叔家中將其子叫到院子當中,用言語恐嚇以逼供。因此詔書賈種民大理卿崔台符,大理少卿楊汲與監察禦史何正臣等人各罰銅十斤,以示警戒。蔡中丞這才將案子迅速了結,陳家夫婦與參案婢女十九人處死,呂希亞與晏靖因幹涉此案而貶官。”
“那呂相公呢?”
“還是呂相公。也因為此案,所以我說與呂晦叔無關,雖然他是舊黨,但為人比較溫和,不那麽惡毒,至少不會象文公司馬光楊繪那樣無所不用其極。其次時間不對,之所以有這個惡毒的說唱本,主要是官家讓我擔任參知政事,但此案乃去年了結的,還有些影響,這時呂公隻會小心翼翼。”
“既然如此,官人,那為何這個王安禮刻意點明姚知縣乃是呂晦叔的門生?”
“現在的禦史中丞非是蔡確,而是李定,同樣是新黨,手段更激烈,報複心也更強,正好此案影響還沒有平息下來,隻要案子到了京城,李定必然會再次窮究此案,以便徹底扳倒呂晦叔,那樣,我就深深地牽連進去了。因此王安禮警告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邛州官府去處理此案。”
“難道官人就應當讓人誣蔑嗎?”
“瓊娘,你又說錯了,在他心中,那唱本上所寫的不是汙蔑,而是事實,我就是一個禍國殃民心狠手辣的屠夫。”
“官人,是不是此人唆使的?”
“也不是,雖然那唱本上將我無限地醜化,可拋開這些攻擊汙蔑外,幾乎接近了真相,憑借他,還接觸不到的。不過依政縣離成都這麽近,雖然非是他唆使,但他有九成知道這個唱本存在,至少知道有人在刻意抹黑我。”
“那我們怎麽辦?”
“莫急,咩勝,你帶著幾個人,平民打扮,在成都各個坊間聽一聽。”
“喏。”
幾天後,野龍咩勝迴來稟報:“少保,坊間各個瓦肆並沒有關於少保的唱本,不過我倒聽到了一條消息。”
“何?”
“據說在我們進入成都城時,成都官府就暗中通知說唱社,讓他們不要說唱任何有關少保的唱本,並且說依政縣正因為說唱少保,讓少保不滿意,便心狠手辣地殺死了十幾個人。”
“這個王安禮,真不是東西。”瓊娘怒道。
她動怒不僅是因為王安禮變相地恫嚇王巨,也不僅是因為這條抹黑的通知,還有,王巨住進這個客棧,請大夫替她治病,王安禮都上門了,相信成都官員也知道了,可幾天下來,居然沒有一個官員來拜訪?王巨即將是東府副相哎,這正常麽?
“娘子,勿用動怒,天作孽,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王巨說道。
想找真正撰寫這個唱本的幕後者,估計不大可能了。不過王安禮敢這麽做,王巨不介意,讓王安禮也陪葬進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