叭哩沙喃公廨門前,一邊站著荷槍實彈的潘阿穆五個人,一邊站著十多個叭哩沙喃的勇士。


    公廨內,朵羅苗首領驚訝的看著林永春,“林掌櫃,你也成了大明朝的官員?”


    “社首,我來你們山寨收了幾次糧食,咱們都是老熟人,我就跟你們說句知心話。”林永春坦然說道,“明軍剛剛進入宜蘭,我確是有些懷疑,有些猶豫。但這一個多月,我終於是看明白了,大明朝廷愛民如子,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朝廷,大明朝那就是天命所歸,人心所向。”


    女巫摩娜淡淡的說道,“所以,你就成了大明的官員,幫助大明朝對付我們來了。”


    “不是對付你們,我是代表朝廷幫助你們,真誠的邀請你們下山定居。”


    “什麽,朝廷讓我們迴平地去!”朵羅苗被火塘的火光映紅了臉頰,“讓我們迴平地去?!林永春,你和我們打交道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們噶瑪蘭人是那麽好欺負的嗎!”


    林永春知道叭哩沙喃人與滿清官府有仇隙,他朗聲說道,“欺負你們的是滿清韃子,還有那些為非作歹的滿人走狗。現在已經是大明朝,不是那狗日的滿清偽政權。”


    朵羅苗一臉的不以為然。


    “大雞籠社我就不說了。”林永春悠悠的說道,“立穆丹社、都巴嫣社、達瑪嫣社是不是噶瑪蘭人?他們全都下了山,在頭圍一帶定居。”


    “這是真的?”摩娜和朵羅苗有些動容。


    穆丹社、都巴嫣社、達瑪嫣社他們是知道的,這三社一直生活在淡蘭古道西邊的大山裏,雖然多次受到漢人的襲擾,但一直堅持不肯離開故地。


    “這哪會有假!”


    “你們看,穆丹社、都巴嫣社、達瑪嫣社現在居住的新村。”林永春知道土人向來不輕信,性格也是反複無常。他拿出一疊圖片,“這樣平直的道路,這樣漂亮的新村,這樣舒適的房子,這全是朝廷為咱噶瑪蘭人謀劃的福利。”


    女巫摩娜接過照片,認真翻看了一下。然後拿起了一張排屋住宅的照片,“我們叭哩沙喃人也住這樣的房子?”


    林永春拍著胸脯告訴朵羅苗、摩娜,宜蘭縣府專門在羅東鎮的東麵給他們興建了一個新村,所有噶瑪蘭人家庭都能分到這樣的住宅。


    “我可以相信大明朝是天命所歸,也可以相信大明朝愛民如子”摩娜緩緩的搖著頭,“但我不絕對相信,莫名其妙的好事會從天而降!”


    “天上當然不會掉餡餅。”林永春笑著說道,“第一,你們下山之後,這山上所有的土地、林木自然歸朝廷所有。朝廷將在這裏造個水電廠,把水的力量變成天上的雷火。”


    在原時空日本人占領時期,叭哩沙喃社所在的天送埠山建成了一個水電站,利用蘭陽溪的溪水發電。


    日本人當時花了五個月的時間,建成了這座水電站,當年的裝機容量為6375kw。完工的時候為台灣排名第三的發電廠,也是宜蘭的第一座水力發電廠。這座水電站後來~經過現代化改造,裝機容量達到了8375mw。


    穿越團隊企劃部經過反複研究,借鑒日本人當年的施工方案,他們根據現有的技術條件、物資條件,推出了一個天送埠水電站建設方案,計劃裝機容量為一萬千瓦。


    “什麽?把水的力量變成天上的雷火。”朵羅苗心一顫,“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朝廷已經發來了文告。”林永春看過洗腦教育片,見識了朝廷種種鬼斧神工的神奇,他肯定的說道,“大明從不說假話,朝廷更不會用文書開玩笑。”


    “這屬於是交換。”摩娜點點頭,她想到了飛天法寶,想到了可能有天神在相助大明,“那第二呢?”


    林永春拿起了兩張照片,“你們看,這是大工廠,這是大農場。”


    “第二,大明朝將在宜蘭建起很多的大工廠、大農場,大明朝也需要無數的人到大工廠、大農場裏去做工。宜蘭的漢人隻有數萬,遠不能滿足大明朝需要。如果番人不下山,朝廷就隻能從大陸上運人過來。”


    “第三,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林永春說得很坦率,“大明與過往的朝代不同,過去是皇權不下縣,現如今朝廷的管控一直要延伸到鎮鄉下麵的村村寨寨,你們如果一直待在山上,朝廷不會安心。倘若拒絕下山,不服王化,那就是滿清韃子的走狗,朝廷隻能兵戎相見。”


    林永春說得很直白,朵羅苗的臉色變得有些蒼白。他轉頭看了一眼女巫,摩娜坐在那裏慢慢的翻閱照片,眼神中好像帶著一絲熾熱的光芒。


    “但有一點,朝廷眼中沒有漢人番人,隻有明人。”林永春繼續勸說道,“兩位下決斷吧!下山之後,隻要循規蹈矩,從工從農從軍從政都可以,絕對比在山上幸福快樂。”


    聽完林永春所說的話語,看著摩娜早就心悅誠服的樣子,朵羅苗不由得歎了口氣。


    飛艇威懾,說客遊說,叭哩沙喃人擋不住明軍雙管齊下的攻勢,第二天就開始往山下搬遷。接著周邊的婆羅辛仔宛社、打納美社等數個番人山寨也陸陸續續加入到搬遷的行列。


    2月9日,基隆二沙灣碼頭帆影如雲、桅杆林立。整修好的和改裝好的海警船正雲集在港內,南巡廣東的行動已經是迫在眉睫。


    二沙灣炮台,穿越團隊的總部也是一片繁忙。


    白寶湘辦公室。


    “據飛艇偵察,台灣北部番人山寨總共是四十七座。現在已有二十五座山寨開始搬遷下山,還有十八座山寨也表示願意搬遷下山,接受王化。”


    參謀董建恆喜不自勝的向白寶湘報告。


    白寶湘隻是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很是平淡。


    看著董建恆參謀的身影從房間閃出,白寶湘推開桌上堆積如山的文件,點上了一支香煙,深深吸了一口。


    還有四座番人山寨什麽表示也沒有,這幾個生番都是硬骨頭,很難攻克的硬骨頭。毛辟為首的文官隊伍還在努力的想要招撫,軍隊係統很多人卻覺得這是實戰鍛煉的機會,一心想要清剿,培養部隊山地戰的經驗。


    滿清是敵人,白皮是鬼畜,殺了也就殺了,可生番盤踞在深山老林,惡行未顯,就這麽殺過去……


    白寶湘搖搖頭,煙霧在肺中轉了一圈,徐徐的吐了出來。


    看著房間有些煙霧繚繞,白寶湘起身推開窗戶,望著遠方,他堅定的說道,“殺人可以,但必須師出有名,名正才能言順。”


    樓下,海警隊的幾個軍官急匆匆的走出執委會總部。


    蔣理一邊走,一邊對手下幹部說道,“‘海警南巡’的計劃終於批準了,迴去之後,你們一定要好好準備,充分進行動員部署,把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盡可能想到,準備周全一些。”


    “放心吧,政委!”


    海警隊台海大隊大隊長王瀟滿不在乎的說道,“要我說,‘海警南巡’這名頭太土氣了。咱海警隊南下廣東是個大行動,應該用個高大上的名頭,比如‘雷霆行動’、‘霹靂行動’…,這樣才響亮、氣派。”


    “就是啊!這次南下既然以我們海警為主,就應該給海警隊來個高大上的名號,”副大隊長華人哲歎了口氣,“人家都是名頭響亮的羽林軍、千牛衛,咱們是什麽海警隊,說起了一點兒也不氣派。”


    王蕭是北京人,軍隊大院成長起來的浪蕩子。因為會駕駛掛槳衝鋒舟,穿越之後被安排到了海警隊。


    華人哲是江蘇無錫人,以前在船舶公司工作。穿越後他與王瀟、吳浩,還有王文禮成了海警隊最初的四個海警船船長。


    “對對對!”王瀟拳頭一揮,“咱們叫蹈海軍、寧海軍、平海軍、伏波軍…都比海警隊聽起來響亮、氣派。”


    “別整那些沒用的。”蔣理知道手下這幾個家夥心眼相當活躍,給點陽光就燦爛,所以一直沒予以理會。聽他們越說越不堪,蔣理有些不高興,“海警隊有什麽不好。咱們是去打仗,還是出去耍派頭,耍威風的。”


    “我說政委,咱們仗要打得漂亮,名頭也不能含糊。”台海大隊政委吳浩嘴巴一咧,“你應該建議一下執委會,能不能加上幾個響亮的官銜。假設船頭掛上旗號,海警隊政委蔣,這畫麵太low…”


    “沒錯!”王瀟叫了起來,“起碼也應該掛上什麽伏波軍行軍大總管,或者蹈海軍督察使的名頭。”


    “你們這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蔣理聽得火起,一腳踹了過去,王瀟、吳浩、華人哲三人慌忙躲閃,發出一陣嬉笑。


    “軍官同誌們!這裏是辦公區域,請勿大聲喧嘩。”林德嘉正好從這裏經過,她厲聲叫住了蔣理等人,“保密條例學過沒有啊,不該說的話到處亂說!”


    這裏是安瀾城的主要大道,南邊就是安瀾城行政區的所在,禮部、兵部、工部、戶部等機關就在周圍。


    一看是鐵麵女包公,海警隊的幾個人慌忙認錯,訕訕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幕降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仲夏雷暴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仲夏雷暴夜並收藏鐵幕降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