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shumilou.co
拋秧是指育成秧苗後改插秧為拋秧的一種省力種稻方法。
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後,將秧苗連同營養土一起均勻撒拋在空中,使其根部隨重力落入田間定植。拋栽相比插秧,有三省(省秧田、省勞力、省成本)、二早(早發、早熟)、二增(增產、增效)的明顯效果。
“拋栽技術有訣竅,關鍵要點掌握好。”說著南海卷起褲腿,光著腳就下了大田。
“拋高不拋低(用力上拋,不往下丟),拋遠不拋近(用力遠拋,分散落地),拋濕不拋水(大田水層不超過1厘米,不宜積水太深),拋順不拋逆(順風拋,不逆風拋),拋多不拋少……”
南海雙腳站穩,弓著背、彎著腰,將沉甸甸的育苗盤卷起夾在左手臂彎,再用右手把秧苗從苗盤中拔出。用力向上一拋,一道綠色弧線在空中散開,一根根秧苗穩穩當當紮進泥土裏,濺起一朵朵水花。
學員們紛紛下到大田,一手夾著育秧軟盤,一手拔出秧苗嚐試著拋秧。南海一邊示範要領,一邊逐個糾正。
僅僅十來分鍾的功夫,十畝示範田全添上了淺淺的新綠。從原時空帶來的50公斤台灣優質良種全種到了這塊田地。
農業組帶來了無數現代農業的精華,液氮@ 罐子裏儲藏著各種良種牲畜的精~液;青椒、西紅柿、白菜、青菜等等蔬菜良種,每樣帶了1公斤;椰子樹苗50株,橡膠樹苗50株,咖啡樹苗20株,20株可可,古柯20株,奎寧50株,罌粟5株……
其中糧食作物的種子是重中之重,水稻、玉米、小麥、番薯、土豆等主要糧食作物的良種每樣就帶了10公斤。
但這種台灣優質良種他們一下子帶來了50公斤。農業組希望這一年,在宜蘭能夠獲得大豐收,把這種水稻優質良種在台灣全麵推開起來,有了糧食就有了一切。
南海站在硬化處理過的田埂上,望著這一片淺綠很是高興。他好像已經聞到稻穀和禾苗的芳香。
“嘿,這拋秧真是輕鬆啊!”一期培訓班的學員們自動的靠攏過來,他們興奮的說道:“以往插秧,臉朝水田背朝天,腰杆累得要死。”
這些學員在學習班裏雖然學到了很多知識,但在親身試驗之後,他們才真正體會到感覺到拋秧的優勢,領會到明軍推行的“格物致知”的厲害。
這些學員大多是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平常時候在家主要幹些副業生產,遇到插秧、收稻等農忙時節也是要下大田幹活的。他們成為華夏複興積極分子,既是看到明軍勢大,也是為了個人有個好的出路。
“拋秧確是輕鬆,但功夫全要做到前頭。”看到這麽多人圍過來奉承自己,南海心裏很是美滋滋的,他拿起育秧盤顯擺了起來,“看到沒有!這是朝廷費盡心血,耗費數十年光陰,格物致知,研製出的育秧盤。非金非銀非銅非鐵、非木非棉非麻非革……,人世間以前就沒有這種材料。有了它,秧苗根部才會有肥泥緊緊包裹著。拋出去,秧苗根部才會先行落地,站穩在大田裏。”
南海躊躇滿誌的環視了一圈,心說咱這一直屬於被教育的窮屌絲,現在也終於為人師表,成了人上人了。
“格物致知方能知曉天之道,《格物學》是大明官員做人行事之根本。朝廷為了天下大治,將一力選拔通曉《格物》天道的賢良之士。”
南海學著以前師長們對自己說話的口吻,表現出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你們是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朝廷的集體農莊以後就靠你們治理。倘若你們勤於格物,通曉農道,集體農莊蒸蒸日上,以後不要說進縣升府,就是衣緋著紫也不是沒有可能。”
學員們聽了心花怒放,“大人盡管放心!我等一定勤於《格物》,熟讀而精思!”
在一片表忠宣誓聲中,陳留田擠了過來,“南教官,學習材料上說,拋秧能高產。但看這秧苗在大田裏麵東倒西歪,疏密不定,到時候恐怕……”
陳留田今年三十歲,是一期學員中最大的一個,對農活相當熟悉。
“不然!不然!”南海哈哈一笑,“你看我們的拋秧秧苗矮壯,稻根全都包裹著肥泥。拋秧到大田之後,秧苗就會迅速紮根立苗,快速分蘖。如若不出意外,豐收高產唾手可得。”
陳留田聽了之後半信半疑,教官說得好像有些道理,不過種田如此簡單,千古未見未聞!
“下發的農學資料,你們要認真鑽研。”南海心思比較敏感,他瞟了陳留田一眼,“插秧有緩苗期,拋秧沒有緩苗期。別看現在秧苗東倒西歪,拋後1天露白根,2天始紮根,3天後出新葉。”
有人不經意抬頭,望見北方天邊飛來了一個銀光閃爍的物體,頓時驚叫了起,“快看,天上有個怪物……”
這一嗓子頓時驚動了大家,人們紛紛抬頭望向北方,互相議論起來,“天啦!這怪物發著白光……”
“不像是什麽飛鳥吧……”陳留田平常喜歡看些雜書,他很是疑惑,“莫非是《南華經》中所說的鯤鵬?亦或是《山海經》記載的餛飩?”
“嗬~!嗬~!這就是飛艇,是朝廷格物大家鑽研孔明燈,格物致知,研製出的飛艇。”南海哈哈一笑,“你們看,這飛艇上麵有個碩大的日月圖案。”
學員頓時睜大了眼睛,仔細看去。
有眼睛尖的,嚷嚷了起來,“啊!看到了,看到了,飛艇上麵有個圖案,是金燦燦的日月圖案。”
初升的朝陽下,台灣北部上空萬裏無雲,銀白色的“華夏一型”飛艇,飄飄地從基隆越過崇山峻嶺,飛臨到宜蘭平原上空。
飛艇吊艙前麵牢牢的固定著an/pps-15戰場偵察雷達的天線,這an/pps-15還是在橫須賀美軍基地整來的。
艙內操縱雷達的是遊戚兵,這會兒他正依靠在座椅上,眼睛微微閉著養神。
一進入宜蘭平原,遊戚兵就把雷達操控從手動改成了自動掃。他身前的雷達屏幕上的光點還在不住的跳動,艙外的雷達天線也在不停的轉動著。
居卓一邊駕操飛艇飛行,一邊笑著說道,“遊大隊長,咱空軍是開門紅啊。今天第一次偵察飛行,就把深山叢林中的三個蕃寨找到了。番人們剛才都嚇傻了,看著我們灑下的傳單還以為是神跡,一個個全都跪在地上頂禮膜拜。”
“咱空軍要想大發展,就必須出成績,不斷出成績。”遊戚兵輕輕歎了口氣,把眼睛睜開,透過堅固的舷窗掃視著腳下的風景,“空軍雖然是重要的戰略兵種,但目前敵人太弱,要想讓執委會給空軍傾斜資源,可能性不大。”
居卓搖搖頭,把話題轉了迴去,“就不知那幫番人認識不認識漢字,咱們辛苦空投的傳單千萬不要明珠暗投。”
“這次主要是偵察、威嚇。大雞籠社與那幫番人有來往,要是他們遊說失敗……”遊戚兵冷哼了一聲。
看著羅東就在眼前,他順手按動按鍵,把步兵雷達關機,“已經到了宜蘭,準備降落。”
羅東位於宜蘭平原的南部地區,從這裏往東往南就是台灣中央山脈,一個營的陸軍在這裏進行山地訓練。
中央山脈有著豐富的水力資源、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台灣要想深度開發,就必須徹底安撫生活在高山叢林中的數萬高山蕃人。
天送埠山位於宜蘭平原衝積扇的西端一帶,這裏是叭哩沙喃社聚集的地方。
叭哩沙喃社為平埔族的噶瑪蘭人,他們本來居住在平原地帶,由於閩粵移民大舉進入到蘭陽平原,他們被擠壓搬遷到了這邊的丘陵地帶。
天送埠山腳是叭哩沙喃社最大的一個村寨,居住著將近百餘戶人家,房屋排列整齊,全是幹欄式的建築,木板茅草修建而成。
村外的河畔平地盡數開墾成了水田,種植水稻。
噶瑪蘭人原本也是以打獵為生,他們從漢人那裏見識到了先進的農業文明,也跟著學會了種植水稻。
噶瑪蘭族傳統上為母係社會,巫師皆為女性。生產方式係自給自足式的采集經濟。重要的生產工作如采集、耕種及織布都是由女人負責;男人則負責漁獵、打仗方麵的事情。
前兩天一直在下雨,阿碌悶在家中,嘴巴淡得很。今天天氣不錯,他就想到山林中找找運氣。阿碌帶著弓箭剛踏上幹欄的梯子上,就聽見村寨中有人在驚唿,說天邊飛來了一個巨型怪物。
阿碌一抬頭,透過樹冠的遮蔽,看到了從北麵天際冒出的飛艇。
這什麽東西?!
阿碌一下子就從梯子上掉了下來,狠狠地坐了個屁股墩。他呲牙裂嘴地抽著冷氣。
“啊~~痛!我的屁股啊!天上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麽?難道是天神馴養的寶獸嗎?!”
整個叭哩沙喃社之中是一片混亂,人們或是呆若木雞,或是大唿小叫,或者直接就顫抖著跪倒在地。
“日月圖騰!這是大明朝的標誌!”
摩娜是叭哩沙喃人的巫,她站在村寨的最高處,仰望著飛艇,“神啊,難道這就是您賜予大明的法寶!”
<b>
拋秧是指育成秧苗後改插秧為拋秧的一種省力種稻方法。
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後,將秧苗連同營養土一起均勻撒拋在空中,使其根部隨重力落入田間定植。拋栽相比插秧,有三省(省秧田、省勞力、省成本)、二早(早發、早熟)、二增(增產、增效)的明顯效果。
“拋栽技術有訣竅,關鍵要點掌握好。”說著南海卷起褲腿,光著腳就下了大田。
“拋高不拋低(用力上拋,不往下丟),拋遠不拋近(用力遠拋,分散落地),拋濕不拋水(大田水層不超過1厘米,不宜積水太深),拋順不拋逆(順風拋,不逆風拋),拋多不拋少……”
南海雙腳站穩,弓著背、彎著腰,將沉甸甸的育苗盤卷起夾在左手臂彎,再用右手把秧苗從苗盤中拔出。用力向上一拋,一道綠色弧線在空中散開,一根根秧苗穩穩當當紮進泥土裏,濺起一朵朵水花。
學員們紛紛下到大田,一手夾著育秧軟盤,一手拔出秧苗嚐試著拋秧。南海一邊示範要領,一邊逐個糾正。
僅僅十來分鍾的功夫,十畝示範田全添上了淺淺的新綠。從原時空帶來的50公斤台灣優質良種全種到了這塊田地。
農業組帶來了無數現代農業的精華,液氮@ 罐子裏儲藏著各種良種牲畜的精~液;青椒、西紅柿、白菜、青菜等等蔬菜良種,每樣帶了1公斤;椰子樹苗50株,橡膠樹苗50株,咖啡樹苗20株,20株可可,古柯20株,奎寧50株,罌粟5株……
其中糧食作物的種子是重中之重,水稻、玉米、小麥、番薯、土豆等主要糧食作物的良種每樣就帶了10公斤。
但這種台灣優質良種他們一下子帶來了50公斤。農業組希望這一年,在宜蘭能夠獲得大豐收,把這種水稻優質良種在台灣全麵推開起來,有了糧食就有了一切。
南海站在硬化處理過的田埂上,望著這一片淺綠很是高興。他好像已經聞到稻穀和禾苗的芳香。
“嘿,這拋秧真是輕鬆啊!”一期培訓班的學員們自動的靠攏過來,他們興奮的說道:“以往插秧,臉朝水田背朝天,腰杆累得要死。”
這些學員在學習班裏雖然學到了很多知識,但在親身試驗之後,他們才真正體會到感覺到拋秧的優勢,領會到明軍推行的“格物致知”的厲害。
這些學員大多是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平常時候在家主要幹些副業生產,遇到插秧、收稻等農忙時節也是要下大田幹活的。他們成為華夏複興積極分子,既是看到明軍勢大,也是為了個人有個好的出路。
“拋秧確是輕鬆,但功夫全要做到前頭。”看到這麽多人圍過來奉承自己,南海心裏很是美滋滋的,他拿起育秧盤顯擺了起來,“看到沒有!這是朝廷費盡心血,耗費數十年光陰,格物致知,研製出的育秧盤。非金非銀非銅非鐵、非木非棉非麻非革……,人世間以前就沒有這種材料。有了它,秧苗根部才會有肥泥緊緊包裹著。拋出去,秧苗根部才會先行落地,站穩在大田裏。”
南海躊躇滿誌的環視了一圈,心說咱這一直屬於被教育的窮屌絲,現在也終於為人師表,成了人上人了。
“格物致知方能知曉天之道,《格物學》是大明官員做人行事之根本。朝廷為了天下大治,將一力選拔通曉《格物》天道的賢良之士。”
南海學著以前師長們對自己說話的口吻,表現出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你們是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朝廷的集體農莊以後就靠你們治理。倘若你們勤於格物,通曉農道,集體農莊蒸蒸日上,以後不要說進縣升府,就是衣緋著紫也不是沒有可能。”
學員們聽了心花怒放,“大人盡管放心!我等一定勤於《格物》,熟讀而精思!”
在一片表忠宣誓聲中,陳留田擠了過來,“南教官,學習材料上說,拋秧能高產。但看這秧苗在大田裏麵東倒西歪,疏密不定,到時候恐怕……”
陳留田今年三十歲,是一期學員中最大的一個,對農活相當熟悉。
“不然!不然!”南海哈哈一笑,“你看我們的拋秧秧苗矮壯,稻根全都包裹著肥泥。拋秧到大田之後,秧苗就會迅速紮根立苗,快速分蘖。如若不出意外,豐收高產唾手可得。”
陳留田聽了之後半信半疑,教官說得好像有些道理,不過種田如此簡單,千古未見未聞!
“下發的農學資料,你們要認真鑽研。”南海心思比較敏感,他瞟了陳留田一眼,“插秧有緩苗期,拋秧沒有緩苗期。別看現在秧苗東倒西歪,拋後1天露白根,2天始紮根,3天後出新葉。”
有人不經意抬頭,望見北方天邊飛來了一個銀光閃爍的物體,頓時驚叫了起,“快看,天上有個怪物……”
這一嗓子頓時驚動了大家,人們紛紛抬頭望向北方,互相議論起來,“天啦!這怪物發著白光……”
“不像是什麽飛鳥吧……”陳留田平常喜歡看些雜書,他很是疑惑,“莫非是《南華經》中所說的鯤鵬?亦或是《山海經》記載的餛飩?”
“嗬~!嗬~!這就是飛艇,是朝廷格物大家鑽研孔明燈,格物致知,研製出的飛艇。”南海哈哈一笑,“你們看,這飛艇上麵有個碩大的日月圖案。”
學員頓時睜大了眼睛,仔細看去。
有眼睛尖的,嚷嚷了起來,“啊!看到了,看到了,飛艇上麵有個圖案,是金燦燦的日月圖案。”
初升的朝陽下,台灣北部上空萬裏無雲,銀白色的“華夏一型”飛艇,飄飄地從基隆越過崇山峻嶺,飛臨到宜蘭平原上空。
飛艇吊艙前麵牢牢的固定著an/pps-15戰場偵察雷達的天線,這an/pps-15還是在橫須賀美軍基地整來的。
艙內操縱雷達的是遊戚兵,這會兒他正依靠在座椅上,眼睛微微閉著養神。
一進入宜蘭平原,遊戚兵就把雷達操控從手動改成了自動掃。他身前的雷達屏幕上的光點還在不住的跳動,艙外的雷達天線也在不停的轉動著。
居卓一邊駕操飛艇飛行,一邊笑著說道,“遊大隊長,咱空軍是開門紅啊。今天第一次偵察飛行,就把深山叢林中的三個蕃寨找到了。番人們剛才都嚇傻了,看著我們灑下的傳單還以為是神跡,一個個全都跪在地上頂禮膜拜。”
“咱空軍要想大發展,就必須出成績,不斷出成績。”遊戚兵輕輕歎了口氣,把眼睛睜開,透過堅固的舷窗掃視著腳下的風景,“空軍雖然是重要的戰略兵種,但目前敵人太弱,要想讓執委會給空軍傾斜資源,可能性不大。”
居卓搖搖頭,把話題轉了迴去,“就不知那幫番人認識不認識漢字,咱們辛苦空投的傳單千萬不要明珠暗投。”
“這次主要是偵察、威嚇。大雞籠社與那幫番人有來往,要是他們遊說失敗……”遊戚兵冷哼了一聲。
看著羅東就在眼前,他順手按動按鍵,把步兵雷達關機,“已經到了宜蘭,準備降落。”
羅東位於宜蘭平原的南部地區,從這裏往東往南就是台灣中央山脈,一個營的陸軍在這裏進行山地訓練。
中央山脈有著豐富的水力資源、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台灣要想深度開發,就必須徹底安撫生活在高山叢林中的數萬高山蕃人。
天送埠山位於宜蘭平原衝積扇的西端一帶,這裏是叭哩沙喃社聚集的地方。
叭哩沙喃社為平埔族的噶瑪蘭人,他們本來居住在平原地帶,由於閩粵移民大舉進入到蘭陽平原,他們被擠壓搬遷到了這邊的丘陵地帶。
天送埠山腳是叭哩沙喃社最大的一個村寨,居住著將近百餘戶人家,房屋排列整齊,全是幹欄式的建築,木板茅草修建而成。
村外的河畔平地盡數開墾成了水田,種植水稻。
噶瑪蘭人原本也是以打獵為生,他們從漢人那裏見識到了先進的農業文明,也跟著學會了種植水稻。
噶瑪蘭族傳統上為母係社會,巫師皆為女性。生產方式係自給自足式的采集經濟。重要的生產工作如采集、耕種及織布都是由女人負責;男人則負責漁獵、打仗方麵的事情。
前兩天一直在下雨,阿碌悶在家中,嘴巴淡得很。今天天氣不錯,他就想到山林中找找運氣。阿碌帶著弓箭剛踏上幹欄的梯子上,就聽見村寨中有人在驚唿,說天邊飛來了一個巨型怪物。
阿碌一抬頭,透過樹冠的遮蔽,看到了從北麵天際冒出的飛艇。
這什麽東西?!
阿碌一下子就從梯子上掉了下來,狠狠地坐了個屁股墩。他呲牙裂嘴地抽著冷氣。
“啊~~痛!我的屁股啊!天上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麽?難道是天神馴養的寶獸嗎?!”
整個叭哩沙喃社之中是一片混亂,人們或是呆若木雞,或是大唿小叫,或者直接就顫抖著跪倒在地。
“日月圖騰!這是大明朝的標誌!”
摩娜是叭哩沙喃人的巫,她站在村寨的最高處,仰望著飛艇,“神啊,難道這就是您賜予大明的法寶!”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