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土和焦長發一同走進審訊二癩子的房間。@@@ ..
二癩子像白條豬似的,被剝得光光綁在一條長春凳上,腦袋卻懸空漂浮在一個大水桶裏。從昨晚到現在,二癩子的腦袋無數次被按到了水裏,好幾次他以為自己再也活不過來。
死亡線上的來迴徘徊,讓二癩子徹底嚇破了膽。
這三十天內,所有幹過的事情,以及聽到的事情,二癩子已經老老實實交代了好幾十遍。這些內容被翻來覆去的訊問,即使二癩子反複央求也無濟於事。
刑訊人員根本不相信二癩子已把知道的全了出來,他們反複的把他的腦袋按到水裏,禁止他睡覺,迫使他反反複複的迴憶。
張萬土拿起刑訊記錄,稍稍翻閱了一下,遞給自己的助手,“把這些和陳留的交代對照一下,整理成材料。”
一位審訊人員在二癩子的腦袋上敲了一下,興致勃勃的問張萬土,“這個還要繼續訊問嗎!”
二癩子全身瑟瑟發抖,忍不住縮緊了脖子,哭叫著,“我知道的全了~~~我已經全都交代了~~~”
“不錯!你們繼續審訊,讓他把這十多年來,檜溪莊所發生的分類械鬥的情況,再好好的交代交代。”
村寨裏,莊長流在北片通知了一圈,正好撞上了心急火燎的張寡婦。
“村長,我家阿毛又開始咯血了,村中又沒有郎中,這可怎麽辦啊!”
張寡婦的男人因為分類而死,隻留下她帶著獨生子靠著幾畝薄田生活。張阿毛自幼身子單薄,由於家中貧寒,染上了肺癆。
莊長流表現出十分為難的樣子,他朝村民們一攤手,“哎呀~~這可怎麽辦呢!明軍已經把村寨封住,誰也出不去了!”
看到劉葫蘆也在人群中,莊長流連看了他好幾眼。劉葫蘆是莊長流的鐵杆,這段時間村寨發生了許多事情,很多是他交待劉葫蘆去做的。
劉葫蘆立即心領神會,跳了出來,“這有什麽!大夥兒抬著張阿毛,一起往村寨外麵闖,看那些明軍怎麽辦!”
有了劉葫蘆挑頭,五六個熱血的客家人立即站了出來,他們把犯病的張阿毛抬上牛車,趕著牛車就往村口闖。
莊長流安排好一切,得意的迴到家中,等候消息。
他才坐下喝了兩口茶,就有人跑來報告,送張阿毛的牛車在村口被昨晚放幻燈的明軍官員攔了下來。那官員大明朝廷已經派來了醫生,茶館也被征用為診所,明軍大夫將為村寨百姓免費義診。
“知道了!”莊長流心裏很是惱怒,心這大明朝的算計太高了,絕對不能覷!
村口茶館內,掛著葫蘆、銀杏葉組成的醫療衛生標誌。
紅十字圖案帶有西方宗教的色彩,穿越團隊選用葫蘆、銀杏葉的圖案,象征懸壺濟世。
張寡婦扶著張阿毛歪坐在診療桌前的凳子上,白大褂、白帽子、白口罩的衛生員張東升跑前跑後,忙著給張阿毛量休溫、量血壓。
平重盛遠遠的站在茶館門邊,看著這一切。送張阿毛的幾個村民也都擠在茶館的窗外看熱鬧。
“怎麽樣。”李夢齡身穿白大褂,頭戴帽子,臉上一個大口罩,在張阿毛對麵坐下。
“血壓正常,體溫7.6c。”張東升是杜南島衛訓班剛剛畢業的學生。
李夢齡頭,仔仔細細的看了看張阿毛的麵相,隻見張阿毛兩顴高聳,麵色潮紅,唿吸有些急促。
“看看你的舌頭。”
李夢齡的是普通話,在旁邊人的解之下,張阿毛知道了李夢齡的意思,把舌頭伸了出來。
張阿毛舌頭伸出沒多久,一陣氣急,禁不住劇烈咳嗽起來,彎腰在瓦罐中吐了一大口濃痰。
李夢齡起身探頭看了一下瓦罐,黃綠色的濃痰有一半是猩紅。
他歎了口氣,又坐了下來,“煩請把手伸出來。”
李夢齡知道肺癆就是衛訓隊先生們所的肺結核,黃綠濃痰、咳血,也很像是《衛生員教材》所的肺結核的症狀。
李夢齡本是揚州一家藥材鋪的學徒,因為太平軍攻破揚州,他輾轉流落到上海,被華複洋行招募送到明興島。
因為識字,又有一定的中醫藥知識,李夢齡被選送到明興島衛生員培訓班接受培訓。
明興島衛生訓練班使用的是後世部隊的《衛生員教材》,衛生員教材從部隊基層實際出發,內容包括人體結構和功能、常用藥物、診斷基礎、醫療護理技術、常見疾病、衛生防疫、衛生勤務和戰傷救護等,用最淺顯的語言,最切實可行的辦法來普及病症的診斷和治療。
經過三個月的強化訓練,衛訓班的學員對現代醫學理論有了全麵了解,對常見病、多發病有了一定的認識,對戰傷救護技術掌握比較嫻熟。之後在解放舟山的戰鬥中,大量傷病員的湧現,讓這些衛訓班的學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經曆大量的手術實踐,李夢齡的外科技能有了很大提高。李夢齡對中醫藥也算是有了一了解,《衛生員教材》又給他打開了現代醫學的窗口,他腦筋靈活,成長進步很快,是明興島衛訓班學員中的佼佼者。依靠《衛生員教材》,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李夢齡很快成長為經驗豐富的連隊軍醫。
張阿毛緩緩的將左手伸了出來,擱在了腕枕之上。
李夢齡將手指搭了上去。
瘦瘦的張寡婦一臉的憔悴,看著李夢齡收迴把脈的手指,起身去洗手,她禁不住問了起來,“先生,這是肺癆吧?能治嗎?”
“莫慌!”李夢齡取出木製聽診器,放在了張阿毛胸前,認真的聽了起來。
李夢齡一邊聽,一邊想著,要是能夠痰培養就可以最終確診了,不過我還沒學過怎麽進行痰培養,下次一定要向衛訓隊的大人們好好請教。
張寡婦滿懷期待的看著李夢齡。李夢齡看上去很年輕,這做派到與艋舺藥鋪的坐堂先生有些相仿佛。
收起木製聽診器,李夢齡略一沉吟,張阿毛的病無疑就是肺結核,已經到了咯血的階段,還好肺部沒形成空洞。
李夢齡還沒治療過肺結核的病人,不過他藥箱中有“革命一號”消炎藥。衛訓班的老師過,隻有連續服用“革命一號”,肺結核的症狀就可以控製住。
“革命一號”其實就是衛生組在實驗室中配製出的百息浪多(一種磺胺類抗菌藥),為了保密,取了個響亮的名字。
穿越團隊雖然可以實驗室製~作青黴素,但因為這個時空細菌沒多少抗藥性,團隊決定先投入使用磺胺藥,把青黴素作為秘密武器,暫時儲存起來。
“革命一號”的抗菌作用是不能和後世的大部分抗生素相比的。但在十九世紀中葉這個沒有任何抗生素可以使用的年代,“革命一號”就是一種“神仙藥”,在歐美市場經過臨床試驗,得到熱烈的追捧,歐美華複公司賺得是盆滿缽滿。
按照衛生部下發的《常見病診療冊子》,連續服用半個月的“革命一號”,肺結核的並發症就可以控製住,病情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徹底治愈則需要等到明年初,鏈黴素等抗癆特效藥的大批量生產。
“根據舌苔、脈象,還有聽診的情況,令公子確是肺癆無疑。我這裏給你開藥,令公子隻要服用半月,病情就可得到極大緩解。”
“這病真的好治嗎!需要多少錢?”張寡婦的聲音有些顫抖。
張阿毛得上肺癆已經兩年,為了治好這病,張寡婦已經花費了太多的錢財,家中僅有的幾畝田地也典了出去。
“治是好治,就是斷根有些麻煩,需要連續用上好幾個月的藥。”李夢齡從藥箱中取出藥,笑著遞了過去,“這是第一療程的藥,是免費的,不收您一塊銅板。”
“啥,不要錢!”張寡婦有些不敢相信。
李夢齡笑著向她解釋,興明軍是複興黨領導的軍隊,是全心全意為華夏百姓服務的軍隊,今天他們是義診,所以這藥是免費的。
“這是第一療程的藥,那第二、第三療程的時候,藥一定很貴吧!”劉葫蘆站在茶館窗外,不懷好意的道。
“這藥貴是貴了一。要是他能給朝廷辦差,這看病吃藥的費用就全能免了。”李夢齡看了看張阿毛的瘦弱身軀,搖搖頭,“不過看這身板,要想為朝廷效力,起碼得養上幾年。”
張寡婦憐愛的看著張阿毛,“隻要這藥管用,哪怕是傾家蕩產,我也要把孩子的病治好了。”
“放心好了,張家媽媽!如果檜溪莊成了集體農莊,村民看病吃藥那就全是免費。”
看著李夢齡的診療已經結束,一直默不作聲的平重盛開始滔滔不絕的宣傳起大明集體農莊的新政策。
劉葫蘆聽了撇撇嘴,每月開餉,看病吃藥不用錢,年紀大了還有養老補助,有這麽好嗎?他抽腳轉頭就往莊長流家中跑。
什麽!張阿毛服用了明軍大夫的藥物,病情變得穩定,已經迴家了。現在村裏的很多人都跑過去看醫生,聽那大明官員宣傳集體農莊的好處。
莊長流剛剛聽人來報,好幾隊明軍進到村寨,給門戶、窮困人家送米送菜送銀兩,還幫著給幹活,這是朝廷對華夏百姓的慰問。
這與劉葫蘆送的消息兩下一結合,莊長流的心頓時變得七上八下,大明這手段太高明了!張紅頭等聯防隊員都在公廨內受審,工作組再把村寨人心籠絡住,下麵的火可能就要燒到自己頭上。
算了,惹不起,我躲得起!
莊長流有些退意,想起靠近自家宅院的莿竹牆有個秘密通道,可以通到莊外,他當即讓劉葫蘆先去查看一下。
劉葫蘆鑽出去後發現,村寨外也有明軍守衛,根本跑不出去。
聽到劉葫蘆的迴報,莊長流有些六神無主。他喝了幾口水,把心情平定了一下,“別慌,這段時間咱們也沒做什麽。再,即使我們做了些什麽,也是激於義憤,他們閩人實在是欺人太甚!”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莊長流也無可奈何,他隻能是見招拆招。
檜溪莊南片劉民義家中,黃初日眼巴巴的看著劉民義。他剛剛偵察了一下,河對岸全是明軍守衛,根本過不去的。
“怎麽辦呢?”黃初日有些六神無主。
“怕什麽,分類爭鬥的勇氣哪去了!”劉民義眼睛一瞪,“我們抗爭的隻是那幫廣佬,不是大明朝廷。這大明朝要是幫著廣佬對付我們,那就仙拚仙,拚死猴齊天。”
閩人械鬥憑借的就是勇氣,黃初日心一橫,“的也是,腦袋掉了碗大的疤。不過,這大明朝不會真的幫助廣佬對付我們吧!”
明軍兵力強悍,這在台灣北部已經是公認的事實。想著可能要對付明軍,黃初日不免有些膽顫。
看著黃初日膽怯的樣子,劉民義也泄了氣。
閩人與客家人爭鬥,為的是田地、水源等資源,有利可圖。如要跟大明朝對抗,純粹就是送死,黃初日沒膽氣,劉民義也沒這個豪氣。
二癩子像白條豬似的,被剝得光光綁在一條長春凳上,腦袋卻懸空漂浮在一個大水桶裏。從昨晚到現在,二癩子的腦袋無數次被按到了水裏,好幾次他以為自己再也活不過來。
死亡線上的來迴徘徊,讓二癩子徹底嚇破了膽。
這三十天內,所有幹過的事情,以及聽到的事情,二癩子已經老老實實交代了好幾十遍。這些內容被翻來覆去的訊問,即使二癩子反複央求也無濟於事。
刑訊人員根本不相信二癩子已把知道的全了出來,他們反複的把他的腦袋按到水裏,禁止他睡覺,迫使他反反複複的迴憶。
張萬土拿起刑訊記錄,稍稍翻閱了一下,遞給自己的助手,“把這些和陳留的交代對照一下,整理成材料。”
一位審訊人員在二癩子的腦袋上敲了一下,興致勃勃的問張萬土,“這個還要繼續訊問嗎!”
二癩子全身瑟瑟發抖,忍不住縮緊了脖子,哭叫著,“我知道的全了~~~我已經全都交代了~~~”
“不錯!你們繼續審訊,讓他把這十多年來,檜溪莊所發生的分類械鬥的情況,再好好的交代交代。”
村寨裏,莊長流在北片通知了一圈,正好撞上了心急火燎的張寡婦。
“村長,我家阿毛又開始咯血了,村中又沒有郎中,這可怎麽辦啊!”
張寡婦的男人因為分類而死,隻留下她帶著獨生子靠著幾畝薄田生活。張阿毛自幼身子單薄,由於家中貧寒,染上了肺癆。
莊長流表現出十分為難的樣子,他朝村民們一攤手,“哎呀~~這可怎麽辦呢!明軍已經把村寨封住,誰也出不去了!”
看到劉葫蘆也在人群中,莊長流連看了他好幾眼。劉葫蘆是莊長流的鐵杆,這段時間村寨發生了許多事情,很多是他交待劉葫蘆去做的。
劉葫蘆立即心領神會,跳了出來,“這有什麽!大夥兒抬著張阿毛,一起往村寨外麵闖,看那些明軍怎麽辦!”
有了劉葫蘆挑頭,五六個熱血的客家人立即站了出來,他們把犯病的張阿毛抬上牛車,趕著牛車就往村口闖。
莊長流安排好一切,得意的迴到家中,等候消息。
他才坐下喝了兩口茶,就有人跑來報告,送張阿毛的牛車在村口被昨晚放幻燈的明軍官員攔了下來。那官員大明朝廷已經派來了醫生,茶館也被征用為診所,明軍大夫將為村寨百姓免費義診。
“知道了!”莊長流心裏很是惱怒,心這大明朝的算計太高了,絕對不能覷!
村口茶館內,掛著葫蘆、銀杏葉組成的醫療衛生標誌。
紅十字圖案帶有西方宗教的色彩,穿越團隊選用葫蘆、銀杏葉的圖案,象征懸壺濟世。
張寡婦扶著張阿毛歪坐在診療桌前的凳子上,白大褂、白帽子、白口罩的衛生員張東升跑前跑後,忙著給張阿毛量休溫、量血壓。
平重盛遠遠的站在茶館門邊,看著這一切。送張阿毛的幾個村民也都擠在茶館的窗外看熱鬧。
“怎麽樣。”李夢齡身穿白大褂,頭戴帽子,臉上一個大口罩,在張阿毛對麵坐下。
“血壓正常,體溫7.6c。”張東升是杜南島衛訓班剛剛畢業的學生。
李夢齡頭,仔仔細細的看了看張阿毛的麵相,隻見張阿毛兩顴高聳,麵色潮紅,唿吸有些急促。
“看看你的舌頭。”
李夢齡的是普通話,在旁邊人的解之下,張阿毛知道了李夢齡的意思,把舌頭伸了出來。
張阿毛舌頭伸出沒多久,一陣氣急,禁不住劇烈咳嗽起來,彎腰在瓦罐中吐了一大口濃痰。
李夢齡起身探頭看了一下瓦罐,黃綠色的濃痰有一半是猩紅。
他歎了口氣,又坐了下來,“煩請把手伸出來。”
李夢齡知道肺癆就是衛訓隊先生們所的肺結核,黃綠濃痰、咳血,也很像是《衛生員教材》所的肺結核的症狀。
李夢齡本是揚州一家藥材鋪的學徒,因為太平軍攻破揚州,他輾轉流落到上海,被華複洋行招募送到明興島。
因為識字,又有一定的中醫藥知識,李夢齡被選送到明興島衛生員培訓班接受培訓。
明興島衛生訓練班使用的是後世部隊的《衛生員教材》,衛生員教材從部隊基層實際出發,內容包括人體結構和功能、常用藥物、診斷基礎、醫療護理技術、常見疾病、衛生防疫、衛生勤務和戰傷救護等,用最淺顯的語言,最切實可行的辦法來普及病症的診斷和治療。
經過三個月的強化訓練,衛訓班的學員對現代醫學理論有了全麵了解,對常見病、多發病有了一定的認識,對戰傷救護技術掌握比較嫻熟。之後在解放舟山的戰鬥中,大量傷病員的湧現,讓這些衛訓班的學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經曆大量的手術實踐,李夢齡的外科技能有了很大提高。李夢齡對中醫藥也算是有了一了解,《衛生員教材》又給他打開了現代醫學的窗口,他腦筋靈活,成長進步很快,是明興島衛訓班學員中的佼佼者。依靠《衛生員教材》,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李夢齡很快成長為經驗豐富的連隊軍醫。
張阿毛緩緩的將左手伸了出來,擱在了腕枕之上。
李夢齡將手指搭了上去。
瘦瘦的張寡婦一臉的憔悴,看著李夢齡收迴把脈的手指,起身去洗手,她禁不住問了起來,“先生,這是肺癆吧?能治嗎?”
“莫慌!”李夢齡取出木製聽診器,放在了張阿毛胸前,認真的聽了起來。
李夢齡一邊聽,一邊想著,要是能夠痰培養就可以最終確診了,不過我還沒學過怎麽進行痰培養,下次一定要向衛訓隊的大人們好好請教。
張寡婦滿懷期待的看著李夢齡。李夢齡看上去很年輕,這做派到與艋舺藥鋪的坐堂先生有些相仿佛。
收起木製聽診器,李夢齡略一沉吟,張阿毛的病無疑就是肺結核,已經到了咯血的階段,還好肺部沒形成空洞。
李夢齡還沒治療過肺結核的病人,不過他藥箱中有“革命一號”消炎藥。衛訓班的老師過,隻有連續服用“革命一號”,肺結核的症狀就可以控製住。
“革命一號”其實就是衛生組在實驗室中配製出的百息浪多(一種磺胺類抗菌藥),為了保密,取了個響亮的名字。
穿越團隊雖然可以實驗室製~作青黴素,但因為這個時空細菌沒多少抗藥性,團隊決定先投入使用磺胺藥,把青黴素作為秘密武器,暫時儲存起來。
“革命一號”的抗菌作用是不能和後世的大部分抗生素相比的。但在十九世紀中葉這個沒有任何抗生素可以使用的年代,“革命一號”就是一種“神仙藥”,在歐美市場經過臨床試驗,得到熱烈的追捧,歐美華複公司賺得是盆滿缽滿。
按照衛生部下發的《常見病診療冊子》,連續服用半個月的“革命一號”,肺結核的並發症就可以控製住,病情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徹底治愈則需要等到明年初,鏈黴素等抗癆特效藥的大批量生產。
“根據舌苔、脈象,還有聽診的情況,令公子確是肺癆無疑。我這裏給你開藥,令公子隻要服用半月,病情就可得到極大緩解。”
“這病真的好治嗎!需要多少錢?”張寡婦的聲音有些顫抖。
張阿毛得上肺癆已經兩年,為了治好這病,張寡婦已經花費了太多的錢財,家中僅有的幾畝田地也典了出去。
“治是好治,就是斷根有些麻煩,需要連續用上好幾個月的藥。”李夢齡從藥箱中取出藥,笑著遞了過去,“這是第一療程的藥,是免費的,不收您一塊銅板。”
“啥,不要錢!”張寡婦有些不敢相信。
李夢齡笑著向她解釋,興明軍是複興黨領導的軍隊,是全心全意為華夏百姓服務的軍隊,今天他們是義診,所以這藥是免費的。
“這是第一療程的藥,那第二、第三療程的時候,藥一定很貴吧!”劉葫蘆站在茶館窗外,不懷好意的道。
“這藥貴是貴了一。要是他能給朝廷辦差,這看病吃藥的費用就全能免了。”李夢齡看了看張阿毛的瘦弱身軀,搖搖頭,“不過看這身板,要想為朝廷效力,起碼得養上幾年。”
張寡婦憐愛的看著張阿毛,“隻要這藥管用,哪怕是傾家蕩產,我也要把孩子的病治好了。”
“放心好了,張家媽媽!如果檜溪莊成了集體農莊,村民看病吃藥那就全是免費。”
看著李夢齡的診療已經結束,一直默不作聲的平重盛開始滔滔不絕的宣傳起大明集體農莊的新政策。
劉葫蘆聽了撇撇嘴,每月開餉,看病吃藥不用錢,年紀大了還有養老補助,有這麽好嗎?他抽腳轉頭就往莊長流家中跑。
什麽!張阿毛服用了明軍大夫的藥物,病情變得穩定,已經迴家了。現在村裏的很多人都跑過去看醫生,聽那大明官員宣傳集體農莊的好處。
莊長流剛剛聽人來報,好幾隊明軍進到村寨,給門戶、窮困人家送米送菜送銀兩,還幫著給幹活,這是朝廷對華夏百姓的慰問。
這與劉葫蘆送的消息兩下一結合,莊長流的心頓時變得七上八下,大明這手段太高明了!張紅頭等聯防隊員都在公廨內受審,工作組再把村寨人心籠絡住,下麵的火可能就要燒到自己頭上。
算了,惹不起,我躲得起!
莊長流有些退意,想起靠近自家宅院的莿竹牆有個秘密通道,可以通到莊外,他當即讓劉葫蘆先去查看一下。
劉葫蘆鑽出去後發現,村寨外也有明軍守衛,根本跑不出去。
聽到劉葫蘆的迴報,莊長流有些六神無主。他喝了幾口水,把心情平定了一下,“別慌,這段時間咱們也沒做什麽。再,即使我們做了些什麽,也是激於義憤,他們閩人實在是欺人太甚!”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莊長流也無可奈何,他隻能是見招拆招。
檜溪莊南片劉民義家中,黃初日眼巴巴的看著劉民義。他剛剛偵察了一下,河對岸全是明軍守衛,根本過不去的。
“怎麽辦呢?”黃初日有些六神無主。
“怕什麽,分類爭鬥的勇氣哪去了!”劉民義眼睛一瞪,“我們抗爭的隻是那幫廣佬,不是大明朝廷。這大明朝要是幫著廣佬對付我們,那就仙拚仙,拚死猴齊天。”
閩人械鬥憑借的就是勇氣,黃初日心一橫,“的也是,腦袋掉了碗大的疤。不過,這大明朝不會真的幫助廣佬對付我們吧!”
明軍兵力強悍,這在台灣北部已經是公認的事實。想著可能要對付明軍,黃初日不免有些膽顫。
看著黃初日膽怯的樣子,劉民義也泄了氣。
閩人與客家人爭鬥,為的是田地、水源等資源,有利可圖。如要跟大明朝對抗,純粹就是送死,黃初日沒膽氣,劉民義也沒這個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