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見此心裏暗道:曆代皇太子和皇帝的關係都是最難相處的,何況李世民和李承乾這一對同樣野心勃勃的父子?


    以後的時間還長著呢!


    李世民自然不知道長孫無忌的心思,過了會長歎一聲道:“一切都等朕東征高句麗迴來吧!”


    -------------------------


    “太子殿下,臣想再次上書朝廷改革銓選之政。”劉祥道一見李承乾立即道出來意。


    李承乾看著他微微一笑道:“劉侍郎不必著急,周晉的碑已經立下了,就等天下人反應吧!”


    “天下人的反應?”劉祥道不解地重複一遍。


    李承乾點點頭道:“正是,在長安時卿家和杜正倫上疏改革銓選,朝中官員便群起而攻之,那是因為天下人還不知道大唐銓選有多少黑暗,所以任由他們說話。


    今日孤王親自主筆寫下周晉一生所遇的不公,天下人心自有公論。”


    “那太子殿下還怕什麽?”劉祥道自然明白那座墓碑的意義。


    李承乾忍不住翻個白眼,沒好氣地道:“那碑剛立下,天下人還沒有看到呢?


    等天下士人看到那篇碑文,輿論洶洶,天下士人盼朝廷改革銓選,若旱苗盼雨。到那時你再上疏請朝廷改革銓選,孤王沛然而興之,天下誰能擋之?”


    劉祥道聽了臉上露出大喜的神色,欣然朝李承乾躬身一禮道:“太子殿下英明,臣佩服。”


    “劉愛卿快平身。”李承乾道。


    “謝太子殿下。”劉祥道知道李承乾已經有了應對之法,心裏鬆了一口氣。


    李承乾看他神色輕鬆便對他道:“不要高興的太早,眼下大唐還有一件大事難辦。”


    劉祥道聞言立即躬身道:“臣願意為太子殿下分憂,肝腦塗地再所不辭,請太子殿下明示!”


    李承乾擺擺手道:“劉卿家快平身!”


    “謝太子殿下”


    劉祥道直起身子,李承乾直接道:“陛下一心要親征高句麗,實非大唐之福。”


    “陛下要親征高句麗?”劉祥道聞言大驚道。


    “不然陛下豈會一直讓孤王監國?”


    “啊!”


    “太子殿下,這可如何是好?”劉祥道明白過來後,十分著急地道。


    從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大敗而歸,後來國滅家亡,高句麗就成了是中國的一塊心病。


    李世民心心念念不忘親征高句麗,是為了這塊心病。


    從魏征到褚遂良眾多大臣多次苦諫不讓李世民親征,也是因為這塊心病。


    李世民親征時數千大唐勇士自準備戰馬幹糧武器,隨軍出征也是為了這塊心病。


    自貞觀十八年李世民親征開始,一直到總章十八年薛仁貴李世績攻滅高句麗,數十上百萬大唐健兒在李世民、李世績、蘇定方、薛仁貴、程銘振、劉仁願、劉仁軌等眾多大唐名將的帶領下,曆經二十五年艱苦卓絕的戰鬥,才達成目的徹底滅了高句麗。


    因為是塊心病,又因為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大敗,大唐的臣子自然不敢讓李世民也去冒險。


    李承乾見劉祥道著急,自然明白其中關鍵,忙加一把火,拿出李世績和蘇定方上的奏疏遞給劉祥道。


    劉祥道接過奏疏忙打開看。


    李承乾繼續道:“陛下苦心孤詣數年,到了此時恐怕難勸了!”


    劉祥道看完奏疏也十分無語,李世績以火藥的威力接連攻破高句麗的白岩城、蓋牟城,現在已經打到安市城下,再進一步就攻入高句麗腹地了。


    蘇定方也已經準備下數百條渡海船隻,隨時能渡海與新羅聯兵一處從南方進攻高句麗。


    李世民要是知道這種形式一定會認為,當前最覆滅高句麗最好的時機,恨不得插翅飛往遼東的。


    “太子殿下此事非同小可,若想勸諫陛下,臣需要與一眾大臣共同勸諫。”劉祥道神色鄭重地道。


    李承乾點點頭道:“劉卿放心,孤王也會把此事告訴柳中書他們的。”


    “臣告退。”劉祥道沒有多想,直接迴去準備了。


    杜荷從後頭轉出來,對李承乾道:“太子殿下,就算大臣們要勸阻陛下東征,太子殿下想去代替陛下去東征,大臣同樣不會同意的。”


    李承乾自信一笑道:“有人會幫孤王出去的。”


    杜荷卻堅持道:“隻要陛下不點頭,誰想讓太子殿下出去,也沒有用。”


    “嗬嗬!”


    李承乾嗬嗬一笑便不再提此事了。


    -------


    李世民沒有立即下旨把周晉的墓碑拆了,很多官員都很失望,但是卻絕口不敢非議李承乾和周晉。


    短短兩三天時間,洛陽城的輿論就轉向了。


    很多被人壓抑的小官吏都覺得自己無負於大唐,無負於天下,所謂的士族子弟也沒有啥資格騎在自己頭上。


    更有很多自負有才學的青年士子,發誓要去參加東宮主持的考試,然後為李承乾為大唐效力,至於李世民隻得了“忠奸不辯”四個字。


    這當然讓很多士族官員心裏著急,但是他們對於輿論人心的轉變一點頭緒也沒有,隻能把目標放在李承乾身上。


    這其實是從太陽和泰山二者之間選一個做目標鋤去,輿論和人心是太陽無法動手,要移動泰山也讓這些人深感無力。


    對於洛陽輿論變化之快李承乾也沒有注意到,他這兩天正在想辦法怎麽嚇一嚇長孫無忌,讓他老老實實地配合自己去幽州。


    “太子殿下,陛下有旨召太子殿下和駙馬都尉午時去行在飲宴。”一個內侍進來稟報道。


    李承乾抬頭淡淡地問道:“陛下都召了誰啊?”


    “迴太子殿下,今日陛下召了晉王殿下、長孫國舅、長孫駙馬還有鄂國公與盧國公。”


    李承乾聞言點點頭今日正好借這個機會殺雞警猴,便淡淡地道:“知道了,午時前孤王一定到。”


    李承乾和杜荷來到行在時其他人都已經到了。


    “兒臣參見父皇。”李承乾和杜荷躬身行禮。


    “平身!”李世民淡淡地道。


    雖然李世民知道李承乾給周晉立墓碑所謀者大,也努力說服自己不動那塊碑,但見了李承乾依然沒有好臉色。


    李承乾也不以為意,直起身子神色平靜地走到李世民旁邊的座位坐下。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李治和長孫無忌等起身向李承乾行禮。


    “平身!”


    李承乾見眾人直起身子,目光平靜地掃過幾人,但是在看到長孫無忌和李治時眼裏的殺機一閃即逝。


    長孫無忌見此神色平靜,全當做未看見,但李治卻被嚇的渾身一哆嗦。


    “都坐下吧!既然人到齊了,那就開宴吧。”李世民也知道這幾個人見麵尷尬,準備稍後喝一頓酒,問題也就解決了。


    隨著李世民一聲令下,兩行宮女端著酒菜魚貫而入,依照尊卑為先後,把酒菜放在每個人麵前的小幾上。


    待所有人桌上都放擺上酒菜,李承乾換過笑臉對李世民道:“啟奏父皇,酒宴開啟前兒臣還要向父皇報告一件喜事。”


    李承乾話一落音,程咬金就大聲道:“太子殿下有喜事您就快說吧。”


    李承乾見眾人看向他,便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向李世民行一禮,然後拿出李世績和蘇定方的奏疏托在手裏。


    “啟奏父皇,李世績率領唐軍已經打到安市城下了,而蘇定方也準備好了全部渡海的戰船,隨時可以渡攻擊高句麗。”李承乾麵含喜色道。


    “什麽?快拿給朕瞧瞧。”


    李世民聞言大喜,什麽都顧不得了。


    李世民把兩份奏疏看完放下奏疏,端起幾上的酒碗猛喝一口,哈哈大笑道:“朕要禦駕親征。”


    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也不感到驚訝。


    “滅高句麗在即,臣恭賀陛下。”長孫無忌當先起身敬酒。


    李承乾見長孫老狐狸隻字不提禦駕親征,心裏暗道果然狡猾。不過長孫無忌越狡猾越好,如果不夠狡猾的話,還未必能配合的好呢?


    待李世民又喝了一碗酒,李承乾再次朝李世民抱拳道:“不知父皇行在中可有一位武才人?”


    李承乾突然這麽一問,大廳裏所有人都愣住。武才人李世民的內官也就是小妾,李承乾做為成年的皇太子是不該問的。


    李世民先是一怔,隨即哈哈大笑道:“武才人這次確實隨駕在行在,承乾若是想要,稍後朕派人送到你的行宮去。”


    什麽!


    李承乾如被雷擊,如被人施了定身法一般。


    大廳裏除了李治其他人都不覺得意外,當年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曾被人說跟李淵的妃不幹淨,李淵也不是太在乎。


    李世民願把他的妃子賜給李承乾,反而說明李世民跟武才人之間沒有肌膚之親。


    程咬金忙給自己倒一碗酒,站起來哈哈大笑道:“恭喜太子殿下得獲美人!”


    說著一揚脖子,就把碗裏的酒倒進他那張血盆大嘴裏。


    “不是,父皇,兒臣不是這個意思。”等程咬金喝完喜酒,李承乾才反應過來。


    “承乾不是要向朕討要武才人,那你問她做什麽?”李世民饒有興趣地道。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平複一心情,正色道:“兒臣請父皇殺了武才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如意.CS並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