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李世民命柳奭代他傳旨給李承乾,命他謹慎監國多聽大臣的意見,這算是一次教導。


    旨意發出去之後李世民依然覺得不放心,再次命快馬去伊川縣薛大鼎傳速來行在。


    薛大鼎是個實幹型官員,這一次李承乾派他以工部尚書的身份主持修水庫、水渠,他便一心撲在這上頭。


    他從長安到洛陽連洛陽城都沒有進,牽著馬沿著伊河逆流而上。


    在伊川和嵩縣反複考察,幾百裏長的伊河被他用腳反複仗量了幾遍。


    走了兩個多月才規劃出水渠該怎麽修、水庫該建在哪裏,怎麽防治洪水,怎麽進灌溉。把這些都規劃好了他才迴到伊川縣在,把他的規劃寫成奏疏送去長安。


    李承乾收到奏疏後很快就批準了,命他在洛州就近征調民夫,利用冬季農閑時候開始修渠。


    命令下去以後洛州刺史戴至德答複的也非常好,說是整個洛州將全力配合此事。


    在薛大鼎看來監國皇太子親自過問的工程,李世民還正在洛陽城住著,就是給下麵一千個膽子,也不敢在這種時候在這件事情上糊弄他。


    所以薛大鼎就放心地在伊川縣住著,勞累兩個多月,猛一歇下來再加深秋天氣濕寒,他的風濕性腿痛就犯了。


    薛大鼎就在伊川縣請個大夫看了吃幾服藥稍好一點,跟著他的人都建議他去洛陽城找個好大夫看看,可是薛大鼎認為他覺得這是老毛病了,找誰都一樣反正一時半會兒也也治不好。


    而且這邊一兩天,洛州刺史就開始征調齊民夫了,動工修渠才是大事,所以他就一直住在伊川縣城。


    直到前日下雨,薛大鼎的管家告訴他門外有百姓請願不要在這裏修渠,他原本想出去看看,卻被伊川縣令胡尚成攔住了。


    胡尚成滿嘴向他保證一會兒工夫就能把人勸走,請他不必擔心,他因為腿疼也就沒有出去。


    不想今日洛州刺史就派人來傳話,說李世民召他去洛陽行在見駕,薛大鼎才意識到可能出事了。


    隻是還沒有等派人去查問,就見行在也遣使催促他立即去洛陽見駕。


    薛大鼎見李世民催的急,隻得忍著腿痛騎馬前去洛陽。


    好在他這是老毛病了,這些天吃的藥多少起作用,心裏一急又在馬上顛簸一路,到了洛陽腿反而不怎麽疼了。


    薛大鼎一路快馬來到行在,隻是站在門口稍稍整理一下儀容,就被李世民召進寢殿。


    “臣薛大鼎參見陛下。”薛大鼎躬身行禮。


    李世民麵無表情地看著薛大鼎,語氣聽不出喜怒道:“平身”


    薛大鼎直起身子看著坐在羅漢床的上的李世民,正麵無表情地看著他,便小心地問道:“不知陛下召見臣來有什麽吩咐?”


    李世民見薛大鼎沒有第一時間匯報伊川縣百姓請願的事情,心裏十分不滿意。


    臉上神色就冷淡了一些,依然是讓人聽不出喜怒地道:“聽說伊川百姓反對修渠?”


    薛大鼎見問想了一下便如實答道:“啟奏陛下,臣這兩個月深入伊河發現伊川、嵩縣連年遭受水患農田收成極少,百姓生活的困苦。


    水庫、水渠修成以後旱時可以灌溉農田,澇時可以存水放水,洪水及時由伊河流入黃河,伊河河道也可以常年不枯有利於航運。是以臣以為水渠、水庫是必須要修的。


    隻是修水庫、水渠要占用許多良田,百姓未見其利先見其害,不明朝廷的苦心也是有的,不過當地官員勸說後也就都明白了,願意出工出力修渠。”


    李世民聽了薛大鼎的話,臉上的神情更加冷淡,如果下令派兵驅趕請願百姓是為了給地方官府施壓,尚情有可原的話。


    那麽隱瞞嵩縣和伊川的謠言,就一定是居心不良。


    李世民想立即拿下薛大鼎,但是又沒有實在的理由,畢竟是特進、工部尚書。


    想了一下便淡淡地道:“辛苦薛卿了,你且洛陽城休養幾日。”


    薛大鼎聞言便行禮告退,直到走出行在還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麽事。


    李世民這裏薛大鼎剛離開不久,就有內侍引著中書舍人來濟進來。


    李世民正想找人說話便命來濟坐下。


    “啟奏陛下,太子殿下發明旨斥責洛州上奏請嚴懲杜正倫的地方官員。”來濟一坐下就稟道。


    李世民心裏聽了一驚,忙問道:“這是什麽時候的事?”


    “迴陛下旨意是今天到洛陽的。”


    李世民看著來濟疑惑地問道:“來卿,你說事情怎麽到了這一步?”


    來濟聞言也凝著眉頭道:“不管怎麽說,杜正倫上疏提出官員入流過雜,並不算錯事,太子殿下保他也沒有錯。”


    李世民聽他說的等於一句廢話,便擺手示意退下。


    說實話李世民不善於處理庶務,原來他身邊有房玄齡、楊師道、高士廉、馬周、岑文本等人處理,他隻需把握大方向就行了。


    現在身邊隻有一個馬周,此時他又不敢完全相信馬周。


    正想著,就聽見內侍來報:晉王殿下求見。


    李世民想也沒想就命李治進來了。


    “參見父皇!”李治神情慘然地向李世民行禮。


    李世民此時心情正不好,看見李治的神情,不由火起,怒聲問道:“出什麽事了,讓你如此沮喪?”


    李治聽了沒有說話就抽泣起來,李世民見了更是火大,大聲怒喝說:“朕還沒死呢,你哭什麽?”


    “父皇——”


    李治被他這一喝嚇得趴在地上大哭起來,但是雙手卻舉著一封信。


    不用李世民說話,殿裏的內侍就忙把信接過來轉交給李世民。


    李世民接過一看見是長孫無忌寫給李治的信,李世民已經很久沒有長孫無忌的消息了,乍見此信心裏就是一揪,見信封已經拆開慌忙抽出裏麵的信紙細看。


    這是長孫無忌寫給李治的信,信中說他在瓊州得了重病將不久於人世,勸李治以後好好教敬李世民,看在長孫皇後的份上照顧一下他的家人。


    信中言辭淒涼,讓人讀信的人也覺得心酸。


    李世民看完信沉默了半晌才緩過來,問李治道:“你舅父為何不給朕寫信?難道他還怪朕嗎?”


    李治一直在抽抽答答沒有迴答李世民的問題,李世民也沒有等他迴答。問了這句話就起身走到門口,抬頭看著南方的天,長孫無忌就在南方。


    長孫無忌跟李世民少年時是好朋友,後來李世民娶了長孫皇後兩人成了姻親,從少年到青年兩年一起打天下,奪天下,治天下。


    長孫無忌一直追隨李世民,鼓勵他、幫助他,為他的江山立下過汗馬功勞,比他的親兄弟更像親兄弟。


    想到長孫無忌可能要死在天涯海角,這一幕幕在李世民腦子裏就放電放影一樣一遍遍的過。


    不知道什麽時候李世民已經淚流滿麵。


    不知道在門口站了多久,李世民下定決心地緩緩下旨道:“傳朕旨意,長孫無忌病重難醫,念其過往於國有功,派使者火速前往瓊州接長池無忌迴洛陽養病,旨下立行,不得延誤。”


    “遵旨!”殿裏內侍忙領命出去傳旨。


    看著內侍出去,李世民長出一口氣,緩步走迴殿裏坐在羅漢床上,發了一會呆,又沉聲道:“傳朕旨意,郴州別駕程知節,前因小過遠貶郴州,今念其以往之功,特赦迴洛休養。”


    李世民發出這兩道旨意心裏才算安頓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如意.CS並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