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縣,深秋冷雨綿綿密密地下著,看似溫柔的雨線,實則寒意透骨。


    這個時候地裏的莊稼已經收完了,往年這時候遇上這樣的日子一般人家就不出門了。


    男子把前些日子從河塘收割的蘆葦弄出來編些席子或是茓子,婦人則開始為一家人做過冬的衣物、鞋、帽等。


    可是今年卻不同往年,從一入秋縣裏傳說工部尚書要修整伊河,本來老百姓以為是好事,可是後來卻聽嵩縣的女巫蔡文英說:要是修了伊河,嵩縣和伊川縣的風水就都流出去了,過不了兩年這裏就要塌陷變成大海,兩縣裏的人也將都將變成魚鱉。


    開始老百姓還不信這些話,可是後來縣上一些有頭有臉的人先信了,從他們那裏傳出來的話比這更嚴重,說這是什麽祭獻,就搬離這裏都逃不掉厄運。


    不管走到哪裏隻要這裏的祖墳一陷,子孫必然死於非命。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兩縣的老百姓是真的害怕了,他想求朝廷的大官不要修水渠不要建水庫。


    就在今日離縣衙不遠處一座威嚴豪華的府邸前數百衣衫單薄老人,僅戴一頂草帽遮雨就跪在門前青石板上,任由雨水侵濕他們的衣服,凍的瑟瑟發抖也不肯起身離開。


    這些老人跪在這裏,就是為了求住在這裏的大官,不要把他們祭獻掉。


    這座大宅伊川縣李半城的一處宅子,現在借給工部尚書薛大鼎暫住。


    李半城出身趙郡李氏,算是趙郡李氏在洛陽的頭麵人物。


    趙郡李氏是戰國時趙國名將李牧的後人曆代皆有高官,現在趙郡李氏的子孫分居各地,但是他們對外還是會稱自己出身趙郡李氏。


    趙郡李氏在唐朝出了很高官,比如現在賦閑在長安的前東宮左庶子李百藥,就是出身趙郡李氏漢中房;東宮崇賢館直學士李敬玄也是出身趙郡李氏,曆史上李敬玄在唐高宗時做過中書令。


    李敬玄的曾孫就是寫“鋤禾日當午”的李紳,李紳在做唐武宗和宣宗時做過宰相。和李紳同時代在文宗、武宗、宣宗三朝做過宰相還有出身趙郡李氏的李德裕,李德裕是牛李黨爭中的李派首腦。


    上麵說的這幾個是比較有名的,趙郡李氏在整個唐朝僅官至宰相的人就有十多個其他官員更多。


    這些人在報郡望時都會報趙郡李氏,實際上他早在數代之前就已經分開了,沒做大官時相互之間可能都不認識,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在維護士族利益上的一致性。


    所以李承乾這個東宮太子,雖然對於李半城這個土財主來說是個遠在天邊的大人物,但並不妨不礙李半城與洛州刺史戴至德等人聯起手來對付李承乾。


    李半城故名思義他家的房產極多,至少占到伊川縣半座城,他把伊川縣城裏的最豪華的宅子借給薛大鼎,自己就搬到縣城外一處臨水背山的莊園裏居住。


    今日他這兩處宅子都十分熱鬧,城裏的宅子被請願的百姓從外麵圍住了,城外的莊園是則進了許多本地和來自洛陽的達官貴人。


    這裏有很多都是被李承乾罷官後從長安來洛陽居住的士族,這些人在洛陽沒有什麽收入,所以經常到洛陽及周邊的士族人家打秋風,李半城家在伊川縣這些人自然不會放過他。


    李半城家大業大能有機會結交曾經在長安做官的士人,自是滿心歡喜招待他們,每次來都是管吃管住還送上一些錢財。


    不過今日這些人來這裏卻不是為了找李半城打秋風,是因為有一位貴人在這裏舉辦宴會。


    莊園內有一座臨水的廠廳,因為這廠廳一半建在伊水之上,李半城就請人題了一塊扁額名曰‘臨伊榭’。


    此時宴會還沒有正式開始臨伊榭裏已經來不少人,許多人還是從洛陽來的士人。都站在用碳火烤的十分幹燥溫暖臨伊榭裏,眺望伊河上煙雨濛濛的景色,忍不住讚歎不已。


    滎陽鄭浩和昌黎豆盧嚴同是從長安來到洛陽,兩人又是嗅味相投,在洛陽這段時間兩人幾乎形影不離。常常一起去拜訪洛陽城的一些權貴和家裏的世交,一起在各種宴會上宣傳李承乾種種不是。


    今日這樣的宴會同樣也少不了這兩個人。


    “鴻文兄,你說天都這個時候怎麽今天的主角還不登場啊?”站窗前遠眺的豆盧嚴有些擔憂地問鄭浩。


    鄭浩正往伊水上遊看,因為他知道今日的主角這些天一直在伊川縣南邊嵩縣住著。


    聞言沉吟道:“數日前韓王就說陛下傳諭召道王來洛陽伴駕,隻是道王在途經嵩縣時受了風寒,就住在嵩縣養病。


    戴刺史乃是道王的內兄,所以數日前就以巡視地方為由前往嵩縣探病,今日到現在還沒有迴來,莫不是道王的病還沒有好?”


    豆盧嚴聞言知道自己是白問了,鄭浩拉拉雜雜說一大堆卻沒有說到正地方,便住口不說了。


    道王在嵩縣到底病沒病現在都不好說,而且他們是三天前接到洛州刺史戴至德的請柬,在這個關鍵時候戴至德怎麽可能會被一些小事絆住?


    那麽今日到現在還不出現,就說明他是故意來晚的。


    想到這裏豆盧嚴收迴目光轉身看向廳裏頭,見一個個錦衣華服的士人,已經沒有了剛來時的從容,桌案上的精朽點心、新鮮蔬果和甘醇美酒也沒有人再動,三三兩兩圍成小圈子開始議論起來。


    豆盧嚴沒有湊近這些小圈子,隻是用心細聽也能聽見幾句。


    “伊川風水不保……”


    “父老向工部尚書跪地請命……”


    “這個酷吏,真是要把百姓往死路上逼啊!”


    ……


    ……


    很多伊川當地士人說起這些都是憂心忡忡的。


    鄭浩也發現廳中氣氛不對,迴過頭來聽見一言半語,不明白正要找熟人去詢問。


    突然聽見“通通通……”一陣踩踏木地板的聲音。


    眾人抬頭看時卻是此地主人李半城慌裏慌張地一邊從外麵跑進來,一邊跑還一邊大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李半城是個二百多斤的大胖子,平時走路有意拿捏姿態還不顯。此時急了小跑進來,不但把地板砸的通通響,身上被上等綾羅裹著的炭水化合物也就是肥肉,也一圈圈地都跟著他的身體顫抖個不停。


    乍一看,好像身上箍了一道道花色的蟒蛇在不停地扭動。


    此時眾人沒有在意李半城的醜態,都盯著他那張喘的通紅的大屁股臉,焦急地催促他說話。


    “唿——唿——……”


    李半城喘了好一會兒,才慢慢平靜下來,看著眾人都圍住他,忙向眾從作揖道:“剛剛聽說薛尚書下令伊川縣令派兵把請願父老打散,是張縣令好說歹說,求了半天情才允許張縣令去勸說父老。


    若是父老們不肯散去,還是要派兵打散。可憐我縣父老冒著冰涼的秋雨前去請願,薛尚書不但不允竟然還要打他們……嗚嗚……”


    李半城說著竟然以袖掩麵嗚嗚咽咽哭起來。


    “這酷吏真是狠毒……”


    “薛大鼎他隻顧他自己邀寵,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


    “真是沒有天理了,竟然要派兵打散請願的父老。”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如意.CS並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