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東宮紫光殿。


    李承乾正半歪在偏殿裏的炕上看書,自從穿越以來李承乾每天都堅持學習,幾乎把崇賢館和弘文館的藏書都看完了。


    李承乾每次翻看這些書籍時,都會被古人寫書的認真態度所感動。


    在唐朝以前讀書寫書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凡是一個人拿起筆開始寫書的,所想的都是自己千秋以後的名聲。所以他們不容許書中有一點一絲的瑕疵,當然因為時代所限這些書可能會這樣那樣的不足。


    但是每一本書在作者那裏都心血凝成的,因此李承乾每次讀別人寫的書時,眼前就會出現作者嘔心瀝血創作的形象。


    所以無論他對這些書有什麽看法,隻要這些書的內容中重大立場是正確的,他都十分珍惜這些書本尊重作者的辛苦。


    李承乾把手裏的書讀完後就坐直身子,趴在小幾上把書裏重要內容摘抄下來,並在下麵用紅筆寫下他的讀書心得。


    李承乾把這一段讀書心得認真地寫下後,抬頭就看見老鬼滿臉堆笑地站在他旁邊。


    老鬼見李承乾抬起頭來,忙滿臉笑道:“太子殿下您這字真是越寫越好了。”說罷看李承乾拿起剛寫的書摘仔細端詳,知道這個馬屁拍對了。


    便接著道:“太子殿下如今您的楷書已經自成大家,或可臨些行草了。”


    李承乾聞言放下手裏的字的,搖手笑道:“孤王事忙,不能把心思都用在練字上,寫的字隻要不難看就行了。”


    老鬼聞言忙笑道:“是是,都是老奴塗糊!”


    李承乾知道老鬼這麽說,是因為李世民曾讓李承乾寫一篇瘦金體的行書,被李承乾以寫不好行書給迴了。


    這讓李世民接連幾天不開心。


    李承乾深知人生十全十美固然是好,但是人生更多是美中不足,若是因為貪全貪美,欲望不息,總想著自己多才多藝,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早晚會被累死的。


    這些念頭隻在李承乾心間一閃,便正色看著老鬼問道:“你現在來見孤王可是有什麽事情?”


    “太子殿下聖明,一猜就猜著了。”老鬼笑嗬嗬地給李承乾戴一頂高帽。


    李承乾聞言隻是笑笑並不在意,老鬼見此便壓低地聲音道:“洛陽那邊傳迴消息晉王韓王越王還有紀王這幾日天天陪在陛下身邊。”


    “他們都說些什麽?”李承乾問道。


    老鬼聞言有些為難地道:“報信人說他們也沒有說什麽,每日隻是哄著陛下開心。”


    李治和三王說話的藝術極高,連李世民都沒有聽出真意,何況是探聽消息的內侍。


    李承乾也知道他們現在不敢明目張膽地說自己壞話,但還是不放心道:“讓人好好盯著,有什麽消息飛鴿傳書迴來。”


    “遵旨。”老鬼行了一禮接著道:“還有,吳王給陛下寫了一封信。”


    “這個我知道,沒事的。”李承乾道。


    “那奴婢就告退了。”老鬼說完便退了出去了。


    李承乾看著老鬼走出去,又拿起剛剛寫的字認真端詳,看自己的字經過這一年多確實有長進不少。


    暗道不若好好練一練,說不定千年以後人家評論唐朝書法家的時候自己也能名列唐四家之中,不過想到練字要浪費不少時間,還是算了,拿起剛才的書繼續看起來。


    李承乾又看了一會兒書,聽見內侍在門外稟報:“啟稟太子殿下,丘神績求見。”


    “傳他進來。”李承乾忙放下書道。


    “參見太子殿下。”丘神績行禮。


    “平身!”


    兩年過去了丘神績沒有一點變化,依然是瘦高的個子,沒有任何表情的臉。


    “啟奏太子殿下,洛陽傳迴消息,尹川、嵩縣等地有人散布謠言稱朝廷之所以要修水渠水庫是因為要把他們那裏的風水地氣引向洛陽,若是朝廷修成了當地將陷成大海,當地百姓也都將變成魚鱉。”丘神績開門見山道。


    李承乾聞言不由大驚,要知道現在可是唐朝初年還沒有經曆過狄仁傑廢淫祀,老百姓都十分迷信。


    散布這樣的謠言對於百姓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真讓他們得手了別說修建水渠,稍有不慎就會激起民變。


    李承乾站起來神色凝重道:“你立即飛鴿傳書洛陽命人嚴密監視此事,務必查清楚可有當地士族參與散布謠言。


    同時傳信給薛大鼎命他見機行事,但不要輕易打草驚蛇,還有命馬周、柳奭等人讓他們盡快把這事上奏陛下。”


    “臣遵旨。”丘神績行一禮便快步走出去。


    李承乾看著丘神績走出去也沒心情再看書了,直接走出偏殿看見外麵還沒有黑透,便下令道:“召許敬宗、李義府、薛仁貴、裴行儉和梁方建崇教殿來見……”


    說著李承乾自己便當先往外走去。


    李承乾來到崇教殿看見殿裏已經掌燈,一個青年官員正坐在殿角書寫著什麽。


    抬頭看見李承乾走進來,忙起身迎上來行禮。


    “參見太子殿下!”


    李承乾看清這人便問道:“上官秘書怎麽還在這殿裏?”


    “迴太子殿下今日臣值守草詔!”上官儀行禮迴道。


    上官儀現在秘書監的秘書郎,李世民喜歡他寫的文章經常讓其隨侍草詔,現在李承乾監國詔敕出自東宮,秘書監也派人來東宮上值。


    “好,你就留在這裏吧!”李承乾說著走上寶座坐下。


    上官儀行禮退迴到他座位上。


    不一時,許敬宗李義府等人來到,李承乾便把伊川縣和嵩縣發的事告訴他們。


    “太子殿下,陛下此時正在洛陽,伊川和嵩縣與洛陽就在咫尺之間,此時萬不能出現民變。臣以為應召迴薛大鼎暫停修築嵩縣水庫和伊水河道。”許敬宗的建議是老成持重。


    李承乾聞言不置可否扭頭看向其他人,無奈這些人裏大部分精通軍務,對於治民都沒有信心比許敬宗強,都不敢說話。


    李承乾正要說出自己的想法,就見角落裏的上官儀起身道:“啟奏太子殿下,臣對此也有一些淺見不知能不能說。”


    “你但說無妨!”這也是李世民的規矩,平常三省宰相在中書省議事時都是規矩森嚴,一般人不敢插嘴。


    但是在禦前議事時,無論是中書舍人、起居郎、秘書郎、侍禦史都能暢所欲言。


    “謝太子殿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先查清楚到底是什麽人散布的謠言,現在謠言雖然針對的朝廷修築水庫和伊水河道的事,但若是任由這些人在百姓中扇風點火,必成大患。”


    李承乾聞言點點頭,然後看著許敬宗道:“陛下那裏我已知會中書令,他會及時稟報陛下的,不會讓小人有機會從中挑撥。”


    許敬宗聞言便知道李承乾心裏已有定見便不再多說什麽。


    李承乾轉頭看向李義府道:“薛大鼎是任事之官對付奸邪恐非其長,而且他在明處舉動都引人注目,也不能查清此事。所以孤王想請義府親走一趟,你到了洛州帶人在伊川、嵩縣和洛陽暗中探查此事。”


    李義府聞言立即起身行禮道:“臣遵旨。”


    然後李承乾又向眾人道:“今年長安出了不少事,這幾日政務較少,孤王準備到長安城各軍屯營去轉一轉,撫慰各軍,你們去準備吧。”


    梁方建、薛仁貴等人起身抱拳道:“臣等遵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如意.C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如意.CS並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