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五連滾帶爬地出了小廳,迎麵就碰到了宋翰和苗安素。


    宋翰麵色顯得有些頹廢,顯然昨天喝多了,酒還沒有醒。苗安素穿著大紅遍地金的褙子,梳了婦人的高髻,循規蹈矩地跟在宋翰的後身,一雙眼睛卻骨碌碌地直轉。


    曾五恨不得撲到宋翰的身上:「二爺,您可來了,國公爺、世子爺和陸家的舅爺們都到了,就等你和二太太了。」


    宋翰蔫蔫地點了點頭,和苗安素進了小廳。


    苗安素立刻被小廳裏一個穿著大紅色刻絲褙子的女子吸引了目光。


    那女子不過十七、八歲的模樣,一雙眼睛卻生得極好,亮晶晶,像天上的星星似的閃耀,鼻樑高挺,長眉入鬢,就那樣嘴角含笑地站在那裏,卻有股英氣撲麵而來,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身。


    隻是沒等她第二眼,她耳邊就傳來了宋宜春的一聲冷哼。


    「你們怎麽這個時候才來?我從小告訴你背家訓,『黎明即起』,難道你成了親就忘了?」他說著,不滿地瞥了苗安素一眼。


    苗安素頓時心裏火苗直冒。


    昨天晚上宋翰喝得醉了,又要水又是吐的,折騰了大半宿,到了早上又叫不起來,要不是她的乳娘史氏見機用冷水擰了條帕子敷在宋翰的臉上,宋翰恐怕此時還躺在床上。


    好不容易服侍宋翰穿了衣裳,他們去了祠堂。


    公公已在祠堂裏等他們。


    給宋家的列祖列宗磕了頭,他們又去拜祭了婆婆的靈位。


    當時公公表現的十分和藹,還對他們道:「親戚們不會這麽早就過來。你們迴去歇會再到小廳裏去認親!」


    可笑自己還暗暗慶幸遇到了個好公公,想著宋翰出門的時候沒有用早膳,特意服侍宋翰用了早膳才過來。


    可沒有想到她人還沒有站穩,公公卻劈頭蓋臉說了通這樣的話。


    公公怎麽能賴是自己惹得宋翰連家訓都不遵了?


    這不是要損壞她的名聲嗎?


    苗安素朝宋翰望去。


    卻見宋翰隻是呆呆地站在那裏聽著父親教訓。一句申辯的話都沒有。


    她胸口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


    自己是新娘子,丈夫不幫著她出頭說話,她若是和公公爭辯,一頂「口尖舌利」的大帽子壓下來。就能休了她——自己的婚姻是禦賜的,雖然不能休了她,卻可以把她送到家廟裏去,或者是讓宋翰從此和自己疏遠,寵信妾室,讓自己守活寡。


    到了那個份上,自己膝下空虛,縱然有個正妻的名份,又有什麽用?


    苗安素緊緊地抿著嘴。


    宋三太太哈哈一聲笑。道著:「年輕人貪睡。起來得晚了些也是常事。宋翰新婚燕爾。二伯不必太苛刻。」說著,示意丫鬟端了茶上來,拿起一杯遞到了苗安素的手邊。「還不快去給你公公敬杯茶?喝了媳婦茶,從前那些不快的事也就忘了。」


    這是在勸架嗎?


    這簡直是唯恐天下不亂。往她頭上扣屎盆子!


    苗安素一個趄趔,差點摔倒。


    可她見宋宜春已在太師椅上坐下,宋翰也接過宋三太太遞得茶跪在了團圃上,她隻好把滿心的委屈拋在腦後,跟著宋翰跪了下來。


    和宋墨成親的時候一樣,宋宜春給苗安素的見麵禮是兩個紅包並代蔣氏賞了她一套金頭麵,幾件珠玉飾物,少說也值一、兩千兩銀子。


    苗安素喜不自禁,強忍著才沒有笑出聲來,上前給宋宜春道了謝。


    接下來就是宋茂春等人了。


    他們中規中矩地打賞了苗平安一對紅包。


    紅包輕飄飄的,不用捏就知道是銀票。


    苗安素臉上的笑容再深了。


    銀票最少的麵額是十兩,也就是說,每人至少打賞了她十兩銀子。


    她不由覺得有點遺憾。


    如果宋家的親戚多點就好了!


    拜拜完了長輩,就是平輩了。


    按序應該先給宋欽敬酒,因宋墨和宋翰是一個房頭的兄弟,就從宋墨先敬起。


    宋墨同樣是給了兩個紅包。


    苗安素卻有片刻的晃神。


    宋翰已經是她見過最英俊的男子了,沒想到宋墨比宋翰還要俊朗,而且他還是英國公府的世子,據說現在是金吾衛同知,理著五城兵馬司的事……真正的天之嬌子!


    不知道什麽時候宋翰也能謀個這樣的好差事就好了!


    宋墨眼底閃過一絲寒光。


    父親給苗氏的飾品成色很新,可見是近日在銀樓裏訂製的。也就是說,家裏的那些傳家寶還有父親的手裏。不知道是捨不得給宋翰呢還是另有打算?


    宋墨沒有喝宋翰敬的茶,而是拿著茶盅頗有些玩味地摩挲了起來。


    好在是宋翰給宋墨敬了茶之後就轉到了宋欽的麵前,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宋欽的身上,並沒有誰發覺。


    從東邊轉到了西邊,宋翰和苗安素先給宋大太太敬茶。


    苗安素的目光卻忍不住直往那紅衣女子身上飄。


    然後她發現那女子身邊有個還在繈褓中的嬰兒。


    難道她就是自己的妯娌竇氏?


    苗安素有些心不在蔫地給宋四太太磕了頭。


    她果然被宋三太太領到了那紅衣女子麵前。


    「這是你嫂嫂竇氏。」宋三太太笑吟吟地道,「你嫂嫂賢良淑德,不僅家裏的三姑六眷稱讚,就是親戚朋友也都豎大拇指。」


    苗安素曲膝給竇昭行禮,心裏卻不以為然。


    她還有個「孝順」的名聲呢,還不是靠著家裏人吹出來的。


    她柔聲喊著「嫂嫂」,表現的極為溫馴。


    竇昭笑著點頭。見麵禮是一對赤金的手鐲。


    苗安素接過來。


    是空心的。


    她有些意外。


    竇氏不是號稱有十萬兩銀子的陪嫁嗎?怎麽這麽小氣?


    她不動聲色地道謝。


    宋三太太把她帶到了董氏的麵前。


    董氏的見禮麵是對赤金鑲雲英石的耳環。


    張三太太的更簡單了,一對赤金的柳葉戒指。


    苗安素卻覺得很滿足了。


    她出嫁的時候,她的嫡親姑媽才送了她對珠花添箱,過二十兩銀子。在親戚間已是重禮了。


    宋三太太向苗安素介紹陸家大奶奶。


    陸家的雖然隻到了個大奶奶,但給苗安素的見麵禮卻一個都沒有少。


    苗安素最想見的親戚就是寧德長公主了。見她沒有來,很是失望,道:「不知道我什麽時候能去給長公主和老夫人請個安。總不能讓她老人家連甥孫媳婦都不認識吧?」


    陸大奶奶見苗安素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行事頗有主見,對她心生好感,溫聲道:「兩位老人家年紀大了,不太見客了,等我迴去問過長公主和我們老太太了再給表弟妹迴個信。」


    「那是當然!」苗安素的笑得十分甜美。


    到了元哥兒的時候,她賞了元哥兒一荷包銀瓜子。


    竇昭很是意外,隨後又有些覺得不好意思。


    早知道這苗安素如此抬舉元哥兒,她應該打對實心的金手鐲給苗氏的。


    幫元哥兒收荷包的甘露卻朝著竇昭做手勢,示意那些金瓜子都是空心的。


    竇昭微微一笑。


    就算如此。她也用了心的。自己就應該迴報她這份好意才是。


    念頭閃過。廳堂東邊嚷了起來:「四嫂好小氣,隻包了二兩銀子的封紅!三嫂嫁進來的時候除了打賞還給了我和六弟一個十兩銀子的紅包!」


    是宋鈞的聲音。


    苗安素臉色通紅。


    宋逢春倆口子也尷尬的要命。宋逢春則直接給了兒子一巴掌:「你不說話別人當你是啞巴啊?二兩銀子還少嗎?你要是嫌少,那就讓給宋鑰好了!」


    宋鈞摸著頭小聲地嘀咕著。滿臉的委屈。


    宋三太太忙道:「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天恩媳婦別把這個事放在心上。」


    苗安素還能怎樣?


    隻好表示自己不介意。


    可有了這人插曲,氣氛還是受了些影響。


    認過親後,大家去了小廳旁的花廳坐席,屋裏除了碗筷調羹的撞擊聲,隻有丫鬟們上菜的腳步聲。


    宋鈞和宋鑰老實的有些過分,讓竇昭有些不習慣。


    ※※※※※


    隔天,宋翰和苗安素迴門。


    竇昭有些日子沒在家裏,上午就在上院的聽各處的管事嬤嬤們報帳、示下。


    顧玉過來了。


    他問竇昭:「宋翰倆口子迴門了?」


    竇昭點頭。


    顧玉笑嘻嘻舉了腰間垂的塊步步高升的羊脂玉玉牌給竇昭看:「好看嗎?」


    整塊玉潔白無暇,瑩潤通透。


    「好看!」竇昭和他開著玩笑,「你不會是準備送給元哥兒吧?」


    「別的都成,這個可不成!」顧玉眉梢間難掩喜色,悄聲地道,「這是我去宮裏講故事,太後娘娘賞給我的。」


    竇昭駭然。


    顧玉得意地朝著她笑。


    竇昭忍俊不禁。


    顧玉就問她:「阿琰妹子呢?怎麽不見她?」


    「國公爺不承認她,」竇昭嘆道,「她不怎麽愛出門。」


    顧玉「哦」了一聲,臉上露出同情之色。


    宋墨知道顧玉來了,遣了人來喊他。


    顧玉一溜煙地去了宋墨的書房。


    宋墨笑著問他:「你進府不找我,跑到你嫂嫂那裏做什麽?」


    顧玉直覺地不想把這件事告訴宋墨。他嘿嘿地笑,道:「我不是去找嫂嫂,我是去看元哥兒!」


    宋墨笑著搖頭,也不戳穿他,笑著問他:「天津衛那邊的船塢怎樣了?」


    「我有盯著,誰敢生事啊!」顧玉大大咧咧地道,兩人說起了生意經,到了晌午,顧玉留在了頤誌堂用午膳。


    竇昭聽說宋墨不迴來吃飯,叫了蔣琰過來陪自己用午膳,並和她商量著重陽節登山的事。(未完待續)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重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吱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吱吱並收藏九重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