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劉墉聽那兵士說有急事,大吃一驚,忙隨那兵士來見董襲。董襲看著劉墉也是一臉的連連訴苦道:“我的公子爺,你有什麽好的法子沒有?”
劉墉訝然道:“大哥,出了什麽事嗎?”
董襲一陣苦笑道:“團長那個貼近實戰的訓練法子雖好,不過刀槍無眼啊。咱們訓練時雖然都是用的鈍刀禿槍,但一場拚殺下來仍然有不少人因此而傷筋動骨,頭破血流的。”
劉墉沉聲道:“這是難免的,這時流血總比在戰場上丟命好啊。他們還是沒明白這個道理嗎?”
董襲搖搖頭道:“大家都知道這個理,所以訓練起來也是極其認真的。隻是這受傷的一多,下麵的訓練就接不上了。”
“這是難免的。”劉墉歎了口氣,又道,“不過我們不是有療傷的藥嗎?難道華先生的傷藥效果不好嗎?”
董襲苦笑道:“華先生的刀傷藥止痛效果奇佳,但袪瘀止血卻稍顯不足。這種實戰演練造成的傷與平時的大不相同,往往要七八天後才能徹底痊愈,這讓下麵的訓練如何保證?”
這倒也是,劉墉沉思良久,突然想到一事,向董襲拱手道:“我這就去找華先生。”說著,匆匆忙忙走了。
此時華佗正在教授董芸推拿之術,見劉墉一臉焦急地進來,便問道:“劉公子可是有事找老朽麽?”
“是啊,華先生!”劉墉邊說邊施禮,又向董芸點點頭,再問道,“先生采藥時可曾見過一種藥材。大約有兩尺來高,一般分成三枝,葉子有七片,像手掌一樣。5-7月份開花,花是紅色的,是一種直立獨枝的如傘一般的花。”
華佗凝神想了想,問道:“是不是那花看起來有些像人參的花?”
“對,對!先生是在哪裏見過的?”劉墉心中大喜,這種藥多產於西南,不過江西、湖北等地也是有的,隻是較少而已。人們真正認識到這種療傷止血聖藥的醫用價值是明代了,所以劉墉並不奢求能在華佗中得到解答。隻不過是想到華佗雲遊四海、見多識廣,如果能在左近的地方能采到就行了。劉墉也是沒抱太大希望的隨便一問,沒想到華佗還真見過。
“去年老朽在九江廬山采藥的時候曾見過,這也是藥嗎?”華佗不解地問道。
“對,這藥的名字叫‘三七’。不僅是藥,而且是極珍貴的藥。”劉墉有些失望,九江離這兒有些遠,隻有看以後有沒有機會了。
董芸在一邊突然說道:“大哥,你說的那種藥它的葉子是不是長圓形的,邊緣有齒?它的花是不是很奇特,就隻有一捧,而且一叢中就隻長出獨獨的一支來。”
劉墉欣喜道:“對。芸兒是在哪裏見到的?多嗎?”劉墉想到董芸是本地人,又沒去過很遠的地方,如果她所見到的若真是“三七”的話,肯定離這兒不遠。
董芸想了想,說道:“就在城外的青龍山上,我看著長得還不少呢。不過,我也是前年看到過,現在還有沒有我可不知道了。”
劉墉大喜過望,急忙說道:“連華先生都不知道其功效,其他人更不可能知道了。芸兒,明日你帶我去看看怎麽樣?”
董芸躊躇道:“隻是去年青龍山來了一夥劫匪,無惡不作,大家夥都不敢上山去了。”
華佗見劉墉如此在意這味藥,更是好奇,問道:“劉公子,這藥真有這麽重要嗎?”
劉墉點點頭,認真解釋道:“華先生,此藥有個別名,叫作‘金不換’。聽名字便知道有多貴重了。我打個比方,如果說人參是補氣藥之王,那麽三七便能在補血止血藥中稱雄。這個藥熟用能補血強身,生服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是治療外傷出血的聖藥。”
華佗瞠目結舌,喃喃道:“還有這樣的藥,老朽竟毫不知曉。”華佗對劉墉的醫德和學識是百分百的信任,因而對這種藥的神奇功效深信不疑。
劉墉也不知該如何解釋,隻得自語道:“在下想,外傷是軍營裏最常遇到,也是不可避免的,疼痛和出血是造成戰鬥減員最直接的因素。止疼有華先生的藥膏,止血之功則是‘三七’所長。有了此藥,能更快的止血,為士兵及時得到救治贏得時間,大大減少士兵的傷亡,最大限度的保證這支軍隊的戰力。芸兒,那藥生長的地方是在匪巢裏麵嗎?”
“那倒不是。我隻是擔心萬一遇到那夥強盜怎麽辦。”
“那就不要緊了。我們明日一早就去吧,小心一些便是了。華先生,等在下采藥迴來,再和先生細細研討一番。”
華佗聽了劉墉的話更加神往,也想前去親自考察一番,不僅是想親眼看看這植株是什麽樣的,更想了解“三七”生長所需土質、溫度、濕度等各種要素。華佗也知道,多一個人去便多一份危險,再說這裏也需要自己,難以抽身。華佗滿是遺憾地搖搖頭,隻能等以後找空暇時間再去了。
董芸點點頭道:“好吧,一會兒我便去準備。”又笑道,“大哥,這藥為什麽要叫‘三七’呢?好怪的名字,難道和二十一這個數字有關嗎?”
劉墉賣了個關子,笑道:“等你看到那藥材的樣子後你便知道了。”
劉墉自向董襲交代,董襲卻有些不放心,打算派裴元紹等幾個得力的軍士一起跟隨也好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劉墉勸道:“董大哥,隻我與芸兒前去,人不知鬼不覺。如果隨行的人一多,反而更易引人注意。”董襲想想也是,便囑咐董芸細心些,又從前日繳獲的馬匹中挑出最好的兩匹與他二人乘坐。
第二日一早,劉墉、董芸一人一騎,帶著藥鋤、背簍、繩索、幹糧等物向青龍山而去。一出城門,董芸便打馬前奔,不過卻沒聽見劉墉跟上的馬蹄聲。董芸扭頭一看,隻見劉墉低著頭,一臉的緊張,手臂僵硬地拉著韁繩,小心翼翼地走著。董芸止不住好笑,道:“大哥這是去散步嗎?這樣走法我們幾時能到啊!”
劉墉不好意思道:“芸兒,我以前隻在公園……隻在路上騎過幾次,可不敢騎得太快。”
董芸臉一紅,低聲道:“要不,我與大哥共騎可好?”說著,那聲細如蚊蚋,幾不可聞。
劉墉卻沒多想,他是真的害怕會跌下來,便不假思索道:“好啊。我真的不敢一個人騎了。”說著小心地翻下馬來,走了過來,左腳踏進董芸空出的馬鐙,董芸伸出雙手握住劉墉的左手用力一拉,劉墉便順勢坐到董芸的背後,雙手自然地摟住董芸的細腰。
董芸登時一陣酥軟,臉上紅霞密布,羞不可抑。劉墉也感覺不動,隻覺觸手細膩溫潤,臉上也是一紅,掙紮著道:“芸兒,我還是自己騎吧,咱們慢些走就是了。”
董芸一咬牙,口中說著:“大哥,你抱緊了。”說著一抖韁繩,在劉墉的驚唿中,那馬“噌”地便竄了出去。劉墉隻見兩旁的樹木不住向後倒退,上下顛簸得厲害,內心狂跳不止,忙摟緊董芸的細腰,動都不敢動一下。另外一匹馬見同伴走了,也奮起四蹄,緊緊跟隨而去。
走了數十裏,劉墉漸漸有些適應,抱著的手便鬆了些,不過這樣一放鬆,隱隱間更覺得不妥,幸好此時董芸一勒馬韁,原來已經到了。兩人下馬,董芸將馬拉進密林,鬆鬆地係好,這是讓馬既可以吃到草,也可以應付下尋常的野獸。
董芸對劉墉說道:“大哥,這條路以前隻有采藥或是獵戶才會行走,也不通往匪徒盤踞的石頭寨,那些賊人應該不會派人把守的。不過,路有些難走,大哥小心些。”
還說什麽路有些難走,這完全是董芸在安慰劉墉,因為根本就沒有路。山高林密,裏麵暗無天日,好在董芸對這裏的環境極熟,又是初春,也不用擔心毒蛇猛獸。隻是野草太高太密,腳踩在哪裏都不知道,兩人這一路跋山涉水,翻溝躍嶺,好在劉墉平時鍛煉得還好,但也早已是汗流浹背,氣喘籲籲了。大約正午時分,兩人終於到了山頂。
“到了嗎?”劉墉問道,他感覺有些虛脫了,趕緊找了棵大樹靠下休息。
董芸擦了擦臉上的汗珠,笑道:“還沒呢,不過快了。大哥,我們先歇息一會兒,吃點東西,喝點水。”
“啊。”劉墉失望道,沒想到原來采藥會這麽辛苦啊,抬頭看見董芸紅撲撲的小臉,一陣心疼,便笑道,“芸兒,你過來,大哥給你當椅子靠靠。”
董芸俏臉更紅,低聲道:“大哥,我不累的。”走到劉墉那棵樹下,在旁邊靠了下來。劉墉笑道:“我可累壞了。芸兒,借你的肩頭讓大哥靠一下。”
董芸心一顫,卻見劉墉動都沒動,臉上全是戲謔之色,知道劉墉在開玩笑,便嗔道:“大哥……”
“開個玩笑,輕鬆輕鬆。”劉墉嘻嘻一笑,伸了個懶腰,“吃點東西,繼續趕路。”
兩人胡亂吃了點東西,董芸帶著劉墉小心翼翼地走到崖邊,向遠方一指道:“大哥你看,那裏便是石頭寨。”
劉墉定睛一瞧,對麵遠遠地矗立著一座山峰,那峰極其突兀,便像是從地麵上豎起的一根手指,那峰半山上有一大的平台,上麵有一座不小的村寨。
董芸低聲道:“那寨子和外麵隻有一條天然的石橋相連,極是險要,原來是有好幾個道士在那裏煉丹,可惜如今卻讓這夥匪徒占了。”
“我們采藥的地點在哪裏?要從這裏下去嗎?”劉墉有些擔心,如果被對麵的匪徒發現這邊有人可要影響自己以後的計劃了。
“當然不會在這裏了。要不我們繞那麽遠做什麽?”董芸有些不高興道。
劉墉在她皺起的小鼻子上輕輕一刮,笑道:“世上的人都知道咱們芸兒聰明絕頂,就她那個傻大哥不知道。”
董芸又喜又羞,佯裝薄怒道:“哼,又逗人家開心。”心中卻極是受用,對劉墉低聲道:“大哥,這邊走。”
兩人調轉方向朝另一邊而行,又轉過兩個山頭,在一背陰的一塊空地停了下來,董芸撥開一處草叢,問道:“大哥,你看這是你要找的藥嗎?”
劉墉俯身一看,喜道:“對,這就是三七。”
董芸疑道:“為什麽要叫三七啊?大哥,你這下總可以說了吧?”
劉墉笑道:“芸兒你看,這藥每株共有三枝,每枝的葉片有七枚,不是三七嗎?”董芸撇撇嘴,“就這麽簡單?”
劉墉笑道:“這隻是其中的一種說法。另外還有一個傳說,又是一種說法。”
董芸笑道:“我最喜歡聽故事了,大哥快快講來聽聽。”
劉墉擦了一下頭上的汗珠,笑道:“好。咱們先坐下來休息一陣,然後繼續挖藥。相傳……”
據說在很久以前有兩兄弟。有一天,弟弟突然得了急症,七竅流血。哥哥得知後,忙刨了一棵草藥煎湯給弟弟服下,弟弟連服幾劑後,血不流了,身體也很快就好了。弟弟就向哥哥要了這種草藥的小苗栽到自家的園子裏。第二年,這些草藥已長得極是粗壯。這時,鄰村財主的兒子也得了這種出血病,吃什麽藥都不管用,眼看就不行了,他的家人打聽到弟弟此前曾患過類似的病,吃了一種草藥便好了,於是到弟弟家求藥。弟弟便把種在自家園子裏的草藥挖出來,送給財主的兒子治病。不過服了幾劑之後,人還是沒有救過來,死了。財主氣急之下便告到了縣官那裏,把弟弟抓了起來。哥哥得知後,就告訴縣官,這不是弟弟的錯,弟弟給財主兒子用的的確是止血草藥熬的湯,隻不過這種草藥才長了一年還沒有藥性,要長到三到七年時藥力才強,後來,人們就給這種草藥起名叫三七。提醒人們在采用時必須要生長3-7年的,這樣的三七藥效才最佳。
“就這樣?”董芸搖搖頭道:“不好聽。我還是喜歡聽你講的神話故事。”
劉墉笑道:“我知道了。等大哥有空的時候再講給芸兒聽。”
“大哥可要說話算話喲。”
“那是自然。”
這裏的三七大多都是生長多年的,藥效極佳。劉墉大喜,和董芸一起采集了許多,眼看紅日西垂,裝進背簍便要下山。劉墉偶爾一瞥,隻見旁邊一處崖壁上長著幾株開著黃花,外表鐵綠色的植物,不禁又輕叫了起來。
劉墉聽那兵士說有急事,大吃一驚,忙隨那兵士來見董襲。董襲看著劉墉也是一臉的連連訴苦道:“我的公子爺,你有什麽好的法子沒有?”
劉墉訝然道:“大哥,出了什麽事嗎?”
董襲一陣苦笑道:“團長那個貼近實戰的訓練法子雖好,不過刀槍無眼啊。咱們訓練時雖然都是用的鈍刀禿槍,但一場拚殺下來仍然有不少人因此而傷筋動骨,頭破血流的。”
劉墉沉聲道:“這是難免的,這時流血總比在戰場上丟命好啊。他們還是沒明白這個道理嗎?”
董襲搖搖頭道:“大家都知道這個理,所以訓練起來也是極其認真的。隻是這受傷的一多,下麵的訓練就接不上了。”
“這是難免的。”劉墉歎了口氣,又道,“不過我們不是有療傷的藥嗎?難道華先生的傷藥效果不好嗎?”
董襲苦笑道:“華先生的刀傷藥止痛效果奇佳,但袪瘀止血卻稍顯不足。這種實戰演練造成的傷與平時的大不相同,往往要七八天後才能徹底痊愈,這讓下麵的訓練如何保證?”
這倒也是,劉墉沉思良久,突然想到一事,向董襲拱手道:“我這就去找華先生。”說著,匆匆忙忙走了。
此時華佗正在教授董芸推拿之術,見劉墉一臉焦急地進來,便問道:“劉公子可是有事找老朽麽?”
“是啊,華先生!”劉墉邊說邊施禮,又向董芸點點頭,再問道,“先生采藥時可曾見過一種藥材。大約有兩尺來高,一般分成三枝,葉子有七片,像手掌一樣。5-7月份開花,花是紅色的,是一種直立獨枝的如傘一般的花。”
華佗凝神想了想,問道:“是不是那花看起來有些像人參的花?”
“對,對!先生是在哪裏見過的?”劉墉心中大喜,這種藥多產於西南,不過江西、湖北等地也是有的,隻是較少而已。人們真正認識到這種療傷止血聖藥的醫用價值是明代了,所以劉墉並不奢求能在華佗中得到解答。隻不過是想到華佗雲遊四海、見多識廣,如果能在左近的地方能采到就行了。劉墉也是沒抱太大希望的隨便一問,沒想到華佗還真見過。
“去年老朽在九江廬山采藥的時候曾見過,這也是藥嗎?”華佗不解地問道。
“對,這藥的名字叫‘三七’。不僅是藥,而且是極珍貴的藥。”劉墉有些失望,九江離這兒有些遠,隻有看以後有沒有機會了。
董芸在一邊突然說道:“大哥,你說的那種藥它的葉子是不是長圓形的,邊緣有齒?它的花是不是很奇特,就隻有一捧,而且一叢中就隻長出獨獨的一支來。”
劉墉欣喜道:“對。芸兒是在哪裏見到的?多嗎?”劉墉想到董芸是本地人,又沒去過很遠的地方,如果她所見到的若真是“三七”的話,肯定離這兒不遠。
董芸想了想,說道:“就在城外的青龍山上,我看著長得還不少呢。不過,我也是前年看到過,現在還有沒有我可不知道了。”
劉墉大喜過望,急忙說道:“連華先生都不知道其功效,其他人更不可能知道了。芸兒,明日你帶我去看看怎麽樣?”
董芸躊躇道:“隻是去年青龍山來了一夥劫匪,無惡不作,大家夥都不敢上山去了。”
華佗見劉墉如此在意這味藥,更是好奇,問道:“劉公子,這藥真有這麽重要嗎?”
劉墉點點頭,認真解釋道:“華先生,此藥有個別名,叫作‘金不換’。聽名字便知道有多貴重了。我打個比方,如果說人參是補氣藥之王,那麽三七便能在補血止血藥中稱雄。這個藥熟用能補血強身,生服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是治療外傷出血的聖藥。”
華佗瞠目結舌,喃喃道:“還有這樣的藥,老朽竟毫不知曉。”華佗對劉墉的醫德和學識是百分百的信任,因而對這種藥的神奇功效深信不疑。
劉墉也不知該如何解釋,隻得自語道:“在下想,外傷是軍營裏最常遇到,也是不可避免的,疼痛和出血是造成戰鬥減員最直接的因素。止疼有華先生的藥膏,止血之功則是‘三七’所長。有了此藥,能更快的止血,為士兵及時得到救治贏得時間,大大減少士兵的傷亡,最大限度的保證這支軍隊的戰力。芸兒,那藥生長的地方是在匪巢裏麵嗎?”
“那倒不是。我隻是擔心萬一遇到那夥強盜怎麽辦。”
“那就不要緊了。我們明日一早就去吧,小心一些便是了。華先生,等在下采藥迴來,再和先生細細研討一番。”
華佗聽了劉墉的話更加神往,也想前去親自考察一番,不僅是想親眼看看這植株是什麽樣的,更想了解“三七”生長所需土質、溫度、濕度等各種要素。華佗也知道,多一個人去便多一份危險,再說這裏也需要自己,難以抽身。華佗滿是遺憾地搖搖頭,隻能等以後找空暇時間再去了。
董芸點點頭道:“好吧,一會兒我便去準備。”又笑道,“大哥,這藥為什麽要叫‘三七’呢?好怪的名字,難道和二十一這個數字有關嗎?”
劉墉賣了個關子,笑道:“等你看到那藥材的樣子後你便知道了。”
劉墉自向董襲交代,董襲卻有些不放心,打算派裴元紹等幾個得力的軍士一起跟隨也好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劉墉勸道:“董大哥,隻我與芸兒前去,人不知鬼不覺。如果隨行的人一多,反而更易引人注意。”董襲想想也是,便囑咐董芸細心些,又從前日繳獲的馬匹中挑出最好的兩匹與他二人乘坐。
第二日一早,劉墉、董芸一人一騎,帶著藥鋤、背簍、繩索、幹糧等物向青龍山而去。一出城門,董芸便打馬前奔,不過卻沒聽見劉墉跟上的馬蹄聲。董芸扭頭一看,隻見劉墉低著頭,一臉的緊張,手臂僵硬地拉著韁繩,小心翼翼地走著。董芸止不住好笑,道:“大哥這是去散步嗎?這樣走法我們幾時能到啊!”
劉墉不好意思道:“芸兒,我以前隻在公園……隻在路上騎過幾次,可不敢騎得太快。”
董芸臉一紅,低聲道:“要不,我與大哥共騎可好?”說著,那聲細如蚊蚋,幾不可聞。
劉墉卻沒多想,他是真的害怕會跌下來,便不假思索道:“好啊。我真的不敢一個人騎了。”說著小心地翻下馬來,走了過來,左腳踏進董芸空出的馬鐙,董芸伸出雙手握住劉墉的左手用力一拉,劉墉便順勢坐到董芸的背後,雙手自然地摟住董芸的細腰。
董芸登時一陣酥軟,臉上紅霞密布,羞不可抑。劉墉也感覺不動,隻覺觸手細膩溫潤,臉上也是一紅,掙紮著道:“芸兒,我還是自己騎吧,咱們慢些走就是了。”
董芸一咬牙,口中說著:“大哥,你抱緊了。”說著一抖韁繩,在劉墉的驚唿中,那馬“噌”地便竄了出去。劉墉隻見兩旁的樹木不住向後倒退,上下顛簸得厲害,內心狂跳不止,忙摟緊董芸的細腰,動都不敢動一下。另外一匹馬見同伴走了,也奮起四蹄,緊緊跟隨而去。
走了數十裏,劉墉漸漸有些適應,抱著的手便鬆了些,不過這樣一放鬆,隱隱間更覺得不妥,幸好此時董芸一勒馬韁,原來已經到了。兩人下馬,董芸將馬拉進密林,鬆鬆地係好,這是讓馬既可以吃到草,也可以應付下尋常的野獸。
董芸對劉墉說道:“大哥,這條路以前隻有采藥或是獵戶才會行走,也不通往匪徒盤踞的石頭寨,那些賊人應該不會派人把守的。不過,路有些難走,大哥小心些。”
還說什麽路有些難走,這完全是董芸在安慰劉墉,因為根本就沒有路。山高林密,裏麵暗無天日,好在董芸對這裏的環境極熟,又是初春,也不用擔心毒蛇猛獸。隻是野草太高太密,腳踩在哪裏都不知道,兩人這一路跋山涉水,翻溝躍嶺,好在劉墉平時鍛煉得還好,但也早已是汗流浹背,氣喘籲籲了。大約正午時分,兩人終於到了山頂。
“到了嗎?”劉墉問道,他感覺有些虛脫了,趕緊找了棵大樹靠下休息。
董芸擦了擦臉上的汗珠,笑道:“還沒呢,不過快了。大哥,我們先歇息一會兒,吃點東西,喝點水。”
“啊。”劉墉失望道,沒想到原來采藥會這麽辛苦啊,抬頭看見董芸紅撲撲的小臉,一陣心疼,便笑道,“芸兒,你過來,大哥給你當椅子靠靠。”
董芸俏臉更紅,低聲道:“大哥,我不累的。”走到劉墉那棵樹下,在旁邊靠了下來。劉墉笑道:“我可累壞了。芸兒,借你的肩頭讓大哥靠一下。”
董芸心一顫,卻見劉墉動都沒動,臉上全是戲謔之色,知道劉墉在開玩笑,便嗔道:“大哥……”
“開個玩笑,輕鬆輕鬆。”劉墉嘻嘻一笑,伸了個懶腰,“吃點東西,繼續趕路。”
兩人胡亂吃了點東西,董芸帶著劉墉小心翼翼地走到崖邊,向遠方一指道:“大哥你看,那裏便是石頭寨。”
劉墉定睛一瞧,對麵遠遠地矗立著一座山峰,那峰極其突兀,便像是從地麵上豎起的一根手指,那峰半山上有一大的平台,上麵有一座不小的村寨。
董芸低聲道:“那寨子和外麵隻有一條天然的石橋相連,極是險要,原來是有好幾個道士在那裏煉丹,可惜如今卻讓這夥匪徒占了。”
“我們采藥的地點在哪裏?要從這裏下去嗎?”劉墉有些擔心,如果被對麵的匪徒發現這邊有人可要影響自己以後的計劃了。
“當然不會在這裏了。要不我們繞那麽遠做什麽?”董芸有些不高興道。
劉墉在她皺起的小鼻子上輕輕一刮,笑道:“世上的人都知道咱們芸兒聰明絕頂,就她那個傻大哥不知道。”
董芸又喜又羞,佯裝薄怒道:“哼,又逗人家開心。”心中卻極是受用,對劉墉低聲道:“大哥,這邊走。”
兩人調轉方向朝另一邊而行,又轉過兩個山頭,在一背陰的一塊空地停了下來,董芸撥開一處草叢,問道:“大哥,你看這是你要找的藥嗎?”
劉墉俯身一看,喜道:“對,這就是三七。”
董芸疑道:“為什麽要叫三七啊?大哥,你這下總可以說了吧?”
劉墉笑道:“芸兒你看,這藥每株共有三枝,每枝的葉片有七枚,不是三七嗎?”董芸撇撇嘴,“就這麽簡單?”
劉墉笑道:“這隻是其中的一種說法。另外還有一個傳說,又是一種說法。”
董芸笑道:“我最喜歡聽故事了,大哥快快講來聽聽。”
劉墉擦了一下頭上的汗珠,笑道:“好。咱們先坐下來休息一陣,然後繼續挖藥。相傳……”
據說在很久以前有兩兄弟。有一天,弟弟突然得了急症,七竅流血。哥哥得知後,忙刨了一棵草藥煎湯給弟弟服下,弟弟連服幾劑後,血不流了,身體也很快就好了。弟弟就向哥哥要了這種草藥的小苗栽到自家的園子裏。第二年,這些草藥已長得極是粗壯。這時,鄰村財主的兒子也得了這種出血病,吃什麽藥都不管用,眼看就不行了,他的家人打聽到弟弟此前曾患過類似的病,吃了一種草藥便好了,於是到弟弟家求藥。弟弟便把種在自家園子裏的草藥挖出來,送給財主的兒子治病。不過服了幾劑之後,人還是沒有救過來,死了。財主氣急之下便告到了縣官那裏,把弟弟抓了起來。哥哥得知後,就告訴縣官,這不是弟弟的錯,弟弟給財主兒子用的的確是止血草藥熬的湯,隻不過這種草藥才長了一年還沒有藥性,要長到三到七年時藥力才強,後來,人們就給這種草藥起名叫三七。提醒人們在采用時必須要生長3-7年的,這樣的三七藥效才最佳。
“就這樣?”董芸搖搖頭道:“不好聽。我還是喜歡聽你講的神話故事。”
劉墉笑道:“我知道了。等大哥有空的時候再講給芸兒聽。”
“大哥可要說話算話喲。”
“那是自然。”
這裏的三七大多都是生長多年的,藥效極佳。劉墉大喜,和董芸一起采集了許多,眼看紅日西垂,裝進背簍便要下山。劉墉偶爾一瞥,隻見旁邊一處崖壁上長著幾株開著黃花,外表鐵綠色的植物,不禁又輕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