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想畫副山水,打算這樣構圖”劉墉將曹不興拉到一邊小聲地耳語了一陣,又笑道:“不知曹先生以為如何?”


    曹不興撚著胡須笑容可掬地聽著,不時還瞧瞧小喬這邊,頻頻點著頭。.


    那少年鼻中哼了一聲,輕聲卻有些嗔怪道:“不是說畫副山水畫麽?為何要背著咱們,商議得又如此神秘兮兮,怕不是這麽簡單喲。”


    小喬“嗤”的笑了一聲道:“什麽咱們,我和你很熟麽?我們之間有關係麽?”


    那少年惱羞成怒,啐道:“我呸,當真是好心沒好報。”鼻中重重地哼了一聲,將頭扭到一邊,暗生悶氣。


    劉墉看著這一切又是好氣又是好笑,簡明扼要地將自己對畫麵各部分的構成、色彩等打算告訴了曹不興。曹不興瞧見這二人拌嘴也止不住暗樂,佯裝不知道,一麵指出劉墉想法中的不妥之處,一麵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兩人商議好交畫的時間和方式後便拱手告別。


    瞧見曹不興與那少年走得沒了影,劉墉方有些嗔怪地對小喬道:“倩兒,你和那個少年是怎麽迴事,你們兩人好似前世有仇似的?那人雖是個男子,但畢竟是個還沒長大的孩子啊,你就不能讓著他?”


    小喬嘻嘻笑道:“姊夫,誰說那人是男子,她可是百分之百的女人呢。”


    “她是個女子?”劉墉一愣,嘟囔道,“我怎麽沒瞧出來。你沒看錯?”


    小喬笑道:“錯不了,那人的耳朵上可穿著孔呢。姊夫就沒瞧見?”


    劉墉道:“我以為隻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這有什麽可瞧的?何況還要仔細去瞧?”


    “姊夫的意思是不是說,如果她不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而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女子,姊夫就會仔細去瞧了?”小喬一下就聽出劉墉說話中的語病,刮著粉臉取笑道。


    劉墉頓時麵紅耳赤,急忙分辨道:“我可沒那個意思。”


    小喬微微一笑,卻沒再說話。劉墉見小喬不再深究,暗暗鬆了口氣,卻聽小喬又道:“姊夫,你也不想想,這世上哪有在耳朵上穿孔的男人?”


    劉墉點點頭,心中卻有些不以為然,你卻不知道,後世卻有許多男子也穿耳孔的,還有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男子戴耳環的呢。稍頃,劉墉又半是責怪道:“倩兒,你個女孩子怎麽去注意人家的耳垂?太有些無禮了吧。”


    小喬嘟著小嘴,有些委屈道:“人家見那人生得白淨清秀,就多留意了一下嘛。何況我隻是暗暗瞥見的,又沒盯著他的臉看個不停。”


    “原來如此,那是姊夫錯怪你了。”劉墉口頭道了一聲歉。


    小喬輕哼了一聲,卻沒生氣,一會兒又眉開眼笑地道:“姊夫,你說那個女孩這麽小就有如此俊俏的模樣,長大後定然是個極美的人兒吧?”


    “怪不得你一直和她鬥嘴呢!”劉墉笑著責怪道,“原來你是和她在暗中比美啊。”小喬嘻嘻一笑,也不否認。劉墉想了一會兒,又道:“照姊夫的眼光看,她以後再美也美不過倩兒你,也比不過瑩兒和蟬兒。”


    小喬聽了心花怒放,紅著臉笑問道:“姊夫,你當真這樣認為?可不是誆我?”


    劉墉笑道:“姊夫誆你做什麽?你姊夫的眼光一直是不錯的,你看我娶的你姐姐,還有你貂蟬姐姐,哪一個不是傾國傾城、世所罕見的美人。”


    小喬暗暗一撇嘴,對劉墉的表達忠心直接略過,又輕歎道:“這女孩才貌出眾,聽起來武藝也是不錯,將來也不知哪位公子能降服得了她?”


    劉墉哈哈大笑道:“倩兒,你操那份心幹嘛。反正又不是你我。”


    小喬這話問出口自己也覺得好笑,隻得頷首微笑,忽又問道:“對了。姊夫,你剛才和曹先生商量畫什麽?為什麽要背著我倆?”


    劉墉仰頭打了個哈哈道:“這個可不能說。”瞥見小喬一張俏臉倏爾便麵沉如水,劉墉忙擺擺手,滿臉歉意道:“倩兒,姊夫真不能說。到時你自然就知道了。”


    小喬輕咬銀牙,恨恨道:“哼,我還不稀罕知道呢。”


    翌日。一輛華麗的馬車停在劉墉下榻的客棧前,接著跳下來一位衣著華貴的使者。掌櫃的認識,這是魯肅府中負責接待的管事,便急忙迎上前去。那管事在掌櫃的耳邊輕聲說了幾句。掌櫃的頓時瞪大了眼睛,露出吃驚的神情,不敢怠慢,帶著那管事又匆匆來到劉墉的門前,小心道:“那位貴客便住在這裏,小的可是小心侍候著呢。”


    那管事點點頭,輕輕叩開劉墉的房門,躬身施了一禮,才將魯肅的書信呈送了過去。


    劉墉展開書信快速瀏覽了一遍,欣然問道:“魯先生是幾時迴來了?”


    “迴公子,我家先生是昨日迴府的。”


    劉墉點點頭,又道:“這位兄台,就我與喬小姐前往先生府上,其他的人便留在客棧不去了吧?”


    “公子,那可不行。”那管事的急道,“我家先生說了,哪有讓貴客住客棧不住家裏的道理,要小的務必將公子一行全都接進府去,否則小的可得挨先生斥責了。”


    這就是好客的魯肅啊,劉墉感歎一番,便道:“那好吧,如此便煩勞管事了。”


    “公子先請收拾一下行裝,小的在客棧門口靜候。”


    馬蹄噠噠,車聲粼粼,不一會兒馬車行到魯肅府前。劉墉掀簾下車,魯肅笑容可掬早等在那兒了。


    這是劉墉與魯肅的第二次見麵,兩人都覺得分外親切。魯肅吩咐管家將周倉等一眾安置在客房,有專門的管事陪同;劉墉、小喬則是單獨的小院,有盡心盡責的丫環、小廝侍候。劉墉草草梳理了一番,便管家來見魯肅。


    一見麵魯肅便先道:“喬小姐由拙妻相陪,劉將軍不用擔心。”


    劉墉含笑點頭,又道:“劉墉景仰子敬兄高義,可否不那麽客套,直接稱我的字或者劉公子皆可,劉將軍這詞就免了吧。”


    魯肅聽了哈哈大笑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崇如兄請。”


    “子敬兄請。”


    兩人匆匆用過飯,魯肅道:“崇如兄,昨日我迴到柴桑便連夜拜見了我家主公。主公聽聞崇如前來,欣喜萬分,急切便想見你。崇如,咱們這就去見主公。你如還有什麽話,咱們到車上再說吧。”


    劉墉點點頭。兩人一前一後上了馬車,坐下沒多久,劉墉便急急問道:“子敬兄向孫將軍說了結盟抗曹之事麽?”


    “魯肅豈能隱瞞主公,已將公子之策和盤托出。”


    “不知孫將軍聽了是何意思?”劉墉急切問道。


    “我家主公麵色如常,似是沒有興趣,另尋了個話題說去了。”魯肅見劉墉臉上微露失望之色,淡淡一笑,又道,“公子,我家主公雖未應允,可也沒拒絕啊。依魯肅之見,主公雖從容淡定,不露聲色,心中卻定有所動。公子隻需曉以利害,陳說利弊,我家主公定然怦然心動,兩家結盟,共抗曹操,亦非不可能之事。”


    說話間,馬車已到吳侯府。魯肅請劉墉在門房飲茶稍待,自己則先去稟告孫權。不一會兒,魯肅麵露笑容,匆匆而出,說孫權有請,便陪著劉墉穿堂過院,來到正堂前,早見石階上站著一人,身穿華服,頭戴一頂冕旒冠,冠上珍珠九串,光華閃閃。


    劉墉見那人身高八尺開外,虎背熊腰,魁梧強健,一張國字臉,大耳大嘴,不怒自威,心知此人必是孫權。書中描寫孫權“碧眼紫髯”,劉墉凝神細看,隻見這人雙目炯炯有神、爍爍放光,虹膜呈碧藍色果如西域之人;兩腮的胡須濃密之極,也是怪異的紫紅色。當真所言不虛,劉墉暗自點頭,拱手深施一禮道:“劉墉見過孫將軍。”


    孫權哈哈大笑,身子微微前傾,雙手伸出虛虛一抬道:“劉將軍不必掬禮。”又伸手一指堂內笑道:“劉將軍,裏麵請。”


    “孫將軍請。”


    三人進得廳內。待童子奉上茶,孫權輕輕一揮手,讓從全都退下,問劉墉道:“不知劉將軍來江東何事?可要孫權效命麽?”


    劉墉見孫權神態自若,從容不迫,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與其年齡極不相稱,不由心中佩服萬分。要知道此時的孫權不過剛二十出頭,手下的文臣武將哪一個的年齡、資曆不是遠超於他,可孫權卻能恩威並舉、知人善用,短短時間便讓江東眾臣上下一心,同心同德,這裏麵雖有張昭、周瑜等人的忠心輔佐,但孫權的個人魅力和用人之道也不可小覷,難怪孫策臨終要將江東基業托付於此人,難怪曹操會感慨地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年紀輕輕就蓄這麽長的胡須定然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真實年齡,劉墉心中揣測道。雖然都是毛發,但胡須與頭發的地位大不一樣。胡須是後天長出來的,因而可以留,也可以意剃除;頭發則不一樣,是從父母那裏繼承而來的,便割掉不僅是不孝的表現,而且是大逆不道的罪刑,有一種割頭發的刑罰,就叫做“髡刑”。孝經?開宗明義中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曹操在軍前割發代首以明軍紀並非曹操的虛偽、作秀,而是確有道理。


    劉墉微微一笑,將此前對周瑜說的又對孫權陳述了一番,最後道:“孫將軍聰明睿智,不會像劉表那樣相信曹操會與你劃江而治吧?孫將軍,合則兩利,分則兩敗,還望將軍明察。”


    孫權沉吟片刻方道:“劉將軍,此舉對江東有何好處?”


    人和人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共同的利益。這道理周瑜知道,魯肅知道,孫權自然也知道。劉墉隻得祭出殺手鐧道:“孫將軍與江夏黃祖有殺父之仇。但若論水軍實力,將軍未必能勝黃祖。何況將軍西征,必先過雒原水域。若將軍應允結盟,劉墉便可讓出水道,諮以錢糧,助將軍一臂之力。”


    魯肅詫異道:“就這些?”


    “劉墉現今隻有雒原一城,金銀錢財這些孫將軍又瞧之不上。”劉墉一臉誠懇地解釋,又對孫權道,“父仇不共戴天,孫將軍”


    孫權擺了擺手,一臉躊躇,思索片刻後答道:“劉將軍,此事關乎江東安危,請容我與群臣商議後再做答複,你看這樣可好?”不待劉墉出聲,孫權扭頭又對魯肅道:“子敬,好生相陪劉將軍,但有所需,即刻來報。”魯肅拱手答應,劉墉則一臉無奈,隻得拱手告辭。


    孫權呆呆靜坐半晌,沉思良久,才朗聲吩咐道:“來人,速傳周都督迴柴桑入府議事。”


    次日夜,孫權府中大堂上燭光搖曳,人影綽綽。孫權居中,左麵張昭,右麵周瑜、魯肅,針對劉墉結盟的想法大家暢所欲言。原來為人處事小心翼翼的張昭此次與周瑜竟是難得的一致,都不同意與劉墉聯盟。理由則稍有不同,張昭認為即便結盟也難抵曹操大軍,何況此舉既得罪曹操,又無利可圖;周瑜則認為雒原地處江北,與之結盟費力不討好,又道,即使沒有劉墉為援,也有信心抗擊曹操。


    魯肅空自著急,卻說不出新意,隻得心中惴惴地望著孫權。孫權麵沉似水,靜靜地聽著,待眾人發言完畢方道:“諸公所言都極有道理,與劉墉結盟無疑是替人作嫁,對江東並無好處”


    周瑜、張昭聞聽相視一笑,心中大喜,魯肅的心則是涼了半截,卻聽孫權又道:“然則劉墉所說有一言孤深有所觸。曹操平定袁氏必揮師南下,劉表碌碌無為,荊州羸弱之兵,自是不堪一擊。如此一來,荊襄之地皆歸曹氏,殺父之仇如何能報?孤若現今就提兵西征黃祖,則必過雒原之地。如不結盟,若劉墉領兵來迎,以雒原之軍力,公瑾有必勝之把握?即便我方僥幸取勝,又還餘多少戰力能戰黃祖?孤雖不願,恐怕也隻能與劉墉結盟了。”


    周瑜、張昭頓時啞然。堂上靜悄悄的,好像空氣凝結了一樣,毫無聲響。好一會兒,周瑜忽道:“主公,臣有一計,可不與劉墉結盟也能征討黃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三國我當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野布熙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野布熙陽並收藏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