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道山晉升為代總兵,帶10幾衛兵,還趕一輛軍用大車來,說是去給徐總兵祭墳,得趕在旅順“萬忠墓”揭典之前趕迴來。他聽說原西安將軍榮祿已出任兵部尚書,極有可能接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前景不妙。熊道山在籌謀申請為徐總兵樹碑立傳之事。所以很急,他要帶妻子鐵蘭一塊兒去祭墳,然後帶去旅順。鐵武舉點頭,說鐵虎等人已經去了。熊道山說鐵鳳告訴他了。他們沒談多少話,就拉著鐵蘭走了。臨走時,女婿告訴他,“萬忠墓”哪裏民眾自發的祭祀活動,現在就開始了,每天都有人去,官府還給其方便,拱衛軍那邊由林管帶代管,他的護衛副官雷坎在。
鐵武舉覺得大兒三兒都出去了,二兒也要走,他要幹的事什麽幹不成,真不如趁這當口去旅順拜謁“萬忠墓”。這是早晚都要去的,不如現在去。於是給二兒子鐵城減一百塊大洋,說:“幹事不能砸孤丁,你先試著來,這一百塊大洋不多不少,夠你折騰了。”鐵城自己也有點私份錢。便欣然接受。
送鐵城上路之後,鐵武舉又把展忠候、柳大俠找來,商議去旅順拜謁“萬忠墓”進行公祭之事。結果是他們三老加上老鐵、老展兩人的小女兒鐵鳳、雲彤隨行,一輛大車,拉著供品和香紙。加上5個人,綽綽有餘。
大車趕進旅順,來到白玉山東麓,這裏埋葬著被日本法西斯屠殺的兩萬忠魂白骨,勒石立碑刻著“萬忠墓”三個醒目大字,殿宇莊嚴矗立,建築工人們正在進行最後的裝飾。
群眾自發的祭祀活動,無序但默默進行著,來早的離石碑近一點兒,來晚的隻能自動地向後排列,祭祀的人心中有序的。他們就地打攤,鋪上布皮或紙張之類,然後在上麵擺放祭供品,還有酒具、香爐,斟酒、焚香。燒紙是被禁止的,要到指定的燒紙石屋去燒。所以,這裏顯得很幹淨。但哀悼死去的親人,悲哭聲此起彼伏,不少祭祀的人都披孝服,這裏的氣氛不悲而哀,有種陰陽交界的那淒涼。
鐵武舉等人來的不晚,選一處很平敞的地方,鋪上布皮,擺放祭品,他們擺供一隻豬首,麵點心和水果,酒香齊全,先焚香,後祭酒。鐵武舉口中振振有詞地說:“罹難的旅順同鄉啊,我們代表昌隆莊園的居戶,給你們上香,給你們敬酒,這血海深仇我們會矢誌不忘,願你們在九泉之下安息吧!”說後大拜。展忠候焚香、敬酒,酒是灑在地上的,他說:“日本侵略者的罪惡罄竹難書,無能的朝廷保護不了你們讓人心悲,你們的鮮血染紅了祖國的土地,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民族的仇恨。死者長已矣,活者且偷生。願祖國昌盛,你們的鮮血不會白流。安息吧,你們的精神永存!”然後三拜。
柳大俠焚香敬酒,說:“俠者,有心無力。”說著躬身下拜。
鐵鳳、雲彤爭著說:“青峰哥,單槍匹馬,三進旅順救人,那咋說俠者有心無力呢?”
柳大俠淒淒一笑,說:“孩子,青峰他不是三進旅順,是四進旅順城。最後那次他差點把命搭上,若不是武田東營暗中幫忙,他迴不來了。他不願意講。他三次救出4條命,那麽多少是僥幸,是僥幸啊,孩子。一個俠者,能抵得上一支軍隊嗎?”他搖頭,說:“一個柳青峰,一個柳大俠,頂兩個屁呀?”沒人注意旁邊來祭祀的一位年輕婦女抱著個孩子,騰地站起身,過來接話說:“喂!這位大叔,你為什麽如此貶低柳青峰柳少俠呀?為什麽貶損柳大俠柳雲煙哪?他們咋的你啦?”
接著一位俊秀的姑娘也跟話說:“是呀,你這位大叔為啥貶低青峰少俠?他可是甘冒生死,三次進入旅順救人的英雄啊!”
柳大俠、鐵鳳、雲彤,直至鐵武舉、展忠候都被質問愣了。
柳大俠問:“你們兩位姐妹認識柳青峰和柳雲煙?”
那抱孩子的女人說:“柳雲煙柳大俠我沒見過,不過我男人活著時常講到他行俠仗義,遠近聞名。那柳青峰柳少俠是我們的救命恩人,若不是他相救,我和我的孩子就得埋在這白玉山下了。我抱的不是我的孩子,也不知她父母是誰,是青峰少俠救出來的。還有這位姑娘。也是青峰救出來的。”
柳大俠點頭說:“你就是玉蘭?你就是葵花?”
“這位大叔,你怎麽知道我們的名字?”玉蘭與葵花異口同聲。鐵鳳、雲彤也是異口同聲地說:“這位就是柳大俠,柳青峰的父親。”
柳大俠說:“我就是柳雲煙,青峰的父親。”
玉蘭、葵花見是恩人的父親,慕名久已的柳大俠,便撲嗵地跪下叩頭說:“原來您就是柳大俠,我們救命恩人的父親,請受我們一拜。還拉那七八歲的小男孩子下跪叩頭。”
柳大俠忙加攙扶說:“使不得,起來,起來!”玉蘭說,是宋提督派鐵虎、雲旗、青峰還有愛子把她們接迴來的。
鐵鳳說:“鐵虎是我三哥,這位是我父親,愛子是我三嫂。”玉蘭、葵花致禮。
雲彤說:“雲旗是我二哥,這位是我父親。”玉蘭、葵花再行大禮致謝。玉蘭、葵花打聽青峰、鐵虎等人,鐵武舉說:“他們都去給徐總兵祭墳去了。”玉蘭邀請說:“請三位叔伯兩位妹妹到我們家去做客,招待你們吃頓飯,也表示我一份心意。”三位老者自婉言謝絕,還說有何困難他們定會幫忙。
這時,幾位大官員由護衛們擁簇著過來視察。文官是朝廷派接收大員顧元勳、武官是四川提督宋慶。他們見到祭祀的民眾,便體恤安慰,打聽家裏哪位親人遇害。正來到鐵武舉、展忠候、柳雲煙三位的祭祀點兒。見這三人氣質不凡,有一人還腰挎佩劍,且是合夥一起擺供祭品,宋提督拱手禮道:“請問三位是來祭祀罹難親人的嗎?”三人拱手還禮但皆搖頭,宋提督奇之,顧元勳也奇之,遂“哦”了一聲說:“那你們是……”鐵武舉三人不識宋慶,更不識顧元勳。鐵武舉答道:“我們是嶺關屯昌隆莊園大院的居戶,聞‘萬忠墓’即將揭典,且有民眾來祭祀,便趕來公祭,罹難的同胞。”
宋提督“哦”了聲,說:“有位叫柳青峰少年俠士,也在您說的昌隆莊園大院吧?”
鐵武舉答:“是的。”一指身邊的老柳說:“這位就是青峰的父親柳雲煙。”“哦柳大俠,久聞大名。”宋提督拱手抱拳,自我介紹說:“鄙將四川提督宋慶。”“您就是宋提督?”鐵武舉三人驚喜道,差不多異口同聲。柳大俠說:“宋提督乃大清明將,令我們三人慕名。我為您介紹,這位是大清武舉人鐵平川,他長子是經遠艦副炮長,死裏逃生;二兒是趙懷業屬下哨官,率兵參加莊園保衛戰;小兒鐵虎是拱衛軍總兵徐邦道屬下偵察隊官。”宋慶敬之,忙拱手說:“鐵老英雄乃一家忠良,幸會,幸會!”柳大俠又介紹老展說:“宋提督,這位是展忠候,長子雲漢是援朝軍奉天左總兵屬下哨官,來往於中國朝鮮之間傳遞信息九死一生。小兒雲旗是徐總兵手下偵察兵。”宋提督忙道:“你就是千裏走單騎去九連城傳遞軍情的雲旗的父親,幸會,我謝謝了。”然後,忙為朝廷接收大員顧元勳與三位老英雄引薦介紹,寒暄一番之後。玉蘭和葵花也湊過來,知是顧大人、宋提督,便忙過來跪拜,謝顧大人主持修“萬忠墓”,使她們遇害的親人得以安葬,謝宋提督派軍車接她們迴家。當知道玉蘭、葵花和兩個孩子,就是青峰三進旅順從敵人屠刀下救出的遇難民眾,宋提督、顧元勳又進行一番安慰,兩位大員還一人抱起一個孩子,親了又親,宋提督抱著兩歲的孤兒,說:“這孩子失去父母雙親,玉蘭,你就是她的母親。葵花也失去雙意,她就是你的妹妹,你們是一個特殊的家庭。要看到它的意義,表明我們中華民族,頑強不息的精神!”顧道員一隻胳臂抱著小虎,一臂抬指“萬忠墓”殿宇的門額牌匾說:“‘矢誌不忘’,就是不要忘記慘痛的曆史,以激勵後人。”
玉蘭接過孩子說:“兩位大人放心,這孩子就是我的女兒,我的兒子已經記事了,還有葵花妹子幫我,我們會吞下淚水,堅定的活下去,把孩子培養成人,讓他們不忘恩,永記國恥!”玉蘭的話,兩位大人聽了點頭,三位老英雄聽了也深深地點頭。
鐵武舉摘下腰間的佩劍,雙手遞給宋提督說:“宋提督可否見過這柄劍?”宋提督接過劍,拔劍出半鞘,青光劍根上刻著“徐邦道”三個字,驚訝道:“見過,徐總兵的劍,這是……”
鐵武舉說:“徐總兵與我三人是朋友,他病死陣前,臨終托咐我小兒鐵虎,將其佩劍饋贈給我。徐總兵乃大清軍名將,他縱馬戰遼東,名聲顯赫,在民眾中享有極高的聲望。我希望朝廷為他遷葬,立碑,建詞之時,能呈上其遺物,展示其戎馬一生。”宋提督說:“徐總兵乃我袍澤兄弟,我們並肩戰鬥,出生入死,他是我大清軍的驕傲,在皇上那兒都掛了號的。為他樹碑立傳之事我已掛在心上了,適時,我會呈報之事。這佩劍,還是遵照徐總兵的遺願,由你收藏。建‘徐公詞’以你的名義贈獻!”宋提督也許是見物思人,戀戀不舍地再拔劍半出鞘,露出‘徐邦道’三個陰刻雋秀的仿宋體字。看著看著赫然地增大起來,青鋒劍青虛的劍體,也仿佛如浩翰的藍天那樣深邃,深邃中徐總兵那英雄而剛毅的麵容,從遙遠如拉近的鏡頭,迎麵而來……
分鏡頭:
一、盤龍崗“四川徐公墓”前,擺祭供品,鐵虎進酒,雲旗焚香,青峰舞劍,愛子頌詩,頌念拱衛軍總兵徐邦道的遺作:“撒手人寰望川月,走馬營台入土泥,青山自當埋忠骨,遺魂縹緲繞旌旗。”聲音柔細清亮,略帶硬咽,動情處淚雨潸然。
二、大平山青鬆崗下,毅軍守備趙雲奇將軍墓前,祭品的芳香,香煙繚繞,酒味濃鬱,拱衛軍代總兵熊道山攜夫人鐵蘭及十二名衛兵,列隊向地下的英靈行舉手軍禮。青鬆、楊柳蔥蘢的葉片在山野的春風中細語。身後的軍車、坐騎,馬的一聲嘶鳴。
三、奉天城西關,掩映於蒼鬆翠柏間的殿宇,於靜穆中揭幕,盛京官員、社會各界代表名流中,顯現出著軍裝的援朝軍哨官展雲漢和戰死平壤城的管帶官崔成勇的的妹妹英淑的麵孔,他們的目光投向“左公詞”的匾額。許久後的默哀和隱泣之聲。緬懷英靈的隱泣之聲。有人高唿:“奉軍總兵左寶貴將軍永垂不朽!”
四、大東溝南黃海海麵,兀立的奇峰異石的黑島上,漁村前的石廟前,經遠艦炮長鐵龍攜其妻沉香,擺好豐盛的祭品,燒香敬酒,跪拜於廟內供奉的林仲卿大人之位等靈牌前。鐵龍的眼前便浮現出90幾米長的鐵甲艦,艦上的幾百官兵和指揮台上管帶官林永升將軍威武的雄姿,聽到隆隆的炮聲,嗚咽的海浪濤聲,以及林管帶與艦沉沒和責令他率眾兵勇泅渡求生的驚心動魄的場麵……仿佛如夢,又仿佛不是,睜眼看大海茫茫,濤聲依舊洶湧,沒有艦影,陽光落在海麵,燦爛的粼波,仿佛夢幻中的無數精靈,也許是沉溺的靈魂,紛紛飛出海麵……
鐵武舉覺得大兒三兒都出去了,二兒也要走,他要幹的事什麽幹不成,真不如趁這當口去旅順拜謁“萬忠墓”。這是早晚都要去的,不如現在去。於是給二兒子鐵城減一百塊大洋,說:“幹事不能砸孤丁,你先試著來,這一百塊大洋不多不少,夠你折騰了。”鐵城自己也有點私份錢。便欣然接受。
送鐵城上路之後,鐵武舉又把展忠候、柳大俠找來,商議去旅順拜謁“萬忠墓”進行公祭之事。結果是他們三老加上老鐵、老展兩人的小女兒鐵鳳、雲彤隨行,一輛大車,拉著供品和香紙。加上5個人,綽綽有餘。
大車趕進旅順,來到白玉山東麓,這裏埋葬著被日本法西斯屠殺的兩萬忠魂白骨,勒石立碑刻著“萬忠墓”三個醒目大字,殿宇莊嚴矗立,建築工人們正在進行最後的裝飾。
群眾自發的祭祀活動,無序但默默進行著,來早的離石碑近一點兒,來晚的隻能自動地向後排列,祭祀的人心中有序的。他們就地打攤,鋪上布皮或紙張之類,然後在上麵擺放祭供品,還有酒具、香爐,斟酒、焚香。燒紙是被禁止的,要到指定的燒紙石屋去燒。所以,這裏顯得很幹淨。但哀悼死去的親人,悲哭聲此起彼伏,不少祭祀的人都披孝服,這裏的氣氛不悲而哀,有種陰陽交界的那淒涼。
鐵武舉等人來的不晚,選一處很平敞的地方,鋪上布皮,擺放祭品,他們擺供一隻豬首,麵點心和水果,酒香齊全,先焚香,後祭酒。鐵武舉口中振振有詞地說:“罹難的旅順同鄉啊,我們代表昌隆莊園的居戶,給你們上香,給你們敬酒,這血海深仇我們會矢誌不忘,願你們在九泉之下安息吧!”說後大拜。展忠候焚香、敬酒,酒是灑在地上的,他說:“日本侵略者的罪惡罄竹難書,無能的朝廷保護不了你們讓人心悲,你們的鮮血染紅了祖國的土地,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民族的仇恨。死者長已矣,活者且偷生。願祖國昌盛,你們的鮮血不會白流。安息吧,你們的精神永存!”然後三拜。
柳大俠焚香敬酒,說:“俠者,有心無力。”說著躬身下拜。
鐵鳳、雲彤爭著說:“青峰哥,單槍匹馬,三進旅順救人,那咋說俠者有心無力呢?”
柳大俠淒淒一笑,說:“孩子,青峰他不是三進旅順,是四進旅順城。最後那次他差點把命搭上,若不是武田東營暗中幫忙,他迴不來了。他不願意講。他三次救出4條命,那麽多少是僥幸,是僥幸啊,孩子。一個俠者,能抵得上一支軍隊嗎?”他搖頭,說:“一個柳青峰,一個柳大俠,頂兩個屁呀?”沒人注意旁邊來祭祀的一位年輕婦女抱著個孩子,騰地站起身,過來接話說:“喂!這位大叔,你為什麽如此貶低柳青峰柳少俠呀?為什麽貶損柳大俠柳雲煙哪?他們咋的你啦?”
接著一位俊秀的姑娘也跟話說:“是呀,你這位大叔為啥貶低青峰少俠?他可是甘冒生死,三次進入旅順救人的英雄啊!”
柳大俠、鐵鳳、雲彤,直至鐵武舉、展忠候都被質問愣了。
柳大俠問:“你們兩位姐妹認識柳青峰和柳雲煙?”
那抱孩子的女人說:“柳雲煙柳大俠我沒見過,不過我男人活著時常講到他行俠仗義,遠近聞名。那柳青峰柳少俠是我們的救命恩人,若不是他相救,我和我的孩子就得埋在這白玉山下了。我抱的不是我的孩子,也不知她父母是誰,是青峰少俠救出來的。還有這位姑娘。也是青峰救出來的。”
柳大俠點頭說:“你就是玉蘭?你就是葵花?”
“這位大叔,你怎麽知道我們的名字?”玉蘭與葵花異口同聲。鐵鳳、雲彤也是異口同聲地說:“這位就是柳大俠,柳青峰的父親。”
柳大俠說:“我就是柳雲煙,青峰的父親。”
玉蘭、葵花見是恩人的父親,慕名久已的柳大俠,便撲嗵地跪下叩頭說:“原來您就是柳大俠,我們救命恩人的父親,請受我們一拜。還拉那七八歲的小男孩子下跪叩頭。”
柳大俠忙加攙扶說:“使不得,起來,起來!”玉蘭說,是宋提督派鐵虎、雲旗、青峰還有愛子把她們接迴來的。
鐵鳳說:“鐵虎是我三哥,這位是我父親,愛子是我三嫂。”玉蘭、葵花致禮。
雲彤說:“雲旗是我二哥,這位是我父親。”玉蘭、葵花再行大禮致謝。玉蘭、葵花打聽青峰、鐵虎等人,鐵武舉說:“他們都去給徐總兵祭墳去了。”玉蘭邀請說:“請三位叔伯兩位妹妹到我們家去做客,招待你們吃頓飯,也表示我一份心意。”三位老者自婉言謝絕,還說有何困難他們定會幫忙。
這時,幾位大官員由護衛們擁簇著過來視察。文官是朝廷派接收大員顧元勳、武官是四川提督宋慶。他們見到祭祀的民眾,便體恤安慰,打聽家裏哪位親人遇害。正來到鐵武舉、展忠候、柳雲煙三位的祭祀點兒。見這三人氣質不凡,有一人還腰挎佩劍,且是合夥一起擺供祭品,宋提督拱手禮道:“請問三位是來祭祀罹難親人的嗎?”三人拱手還禮但皆搖頭,宋提督奇之,顧元勳也奇之,遂“哦”了一聲說:“那你們是……”鐵武舉三人不識宋慶,更不識顧元勳。鐵武舉答道:“我們是嶺關屯昌隆莊園大院的居戶,聞‘萬忠墓’即將揭典,且有民眾來祭祀,便趕來公祭,罹難的同胞。”
宋提督“哦”了聲,說:“有位叫柳青峰少年俠士,也在您說的昌隆莊園大院吧?”
鐵武舉答:“是的。”一指身邊的老柳說:“這位就是青峰的父親柳雲煙。”“哦柳大俠,久聞大名。”宋提督拱手抱拳,自我介紹說:“鄙將四川提督宋慶。”“您就是宋提督?”鐵武舉三人驚喜道,差不多異口同聲。柳大俠說:“宋提督乃大清明將,令我們三人慕名。我為您介紹,這位是大清武舉人鐵平川,他長子是經遠艦副炮長,死裏逃生;二兒是趙懷業屬下哨官,率兵參加莊園保衛戰;小兒鐵虎是拱衛軍總兵徐邦道屬下偵察隊官。”宋慶敬之,忙拱手說:“鐵老英雄乃一家忠良,幸會,幸會!”柳大俠又介紹老展說:“宋提督,這位是展忠候,長子雲漢是援朝軍奉天左總兵屬下哨官,來往於中國朝鮮之間傳遞信息九死一生。小兒雲旗是徐總兵手下偵察兵。”宋提督忙道:“你就是千裏走單騎去九連城傳遞軍情的雲旗的父親,幸會,我謝謝了。”然後,忙為朝廷接收大員顧元勳與三位老英雄引薦介紹,寒暄一番之後。玉蘭和葵花也湊過來,知是顧大人、宋提督,便忙過來跪拜,謝顧大人主持修“萬忠墓”,使她們遇害的親人得以安葬,謝宋提督派軍車接她們迴家。當知道玉蘭、葵花和兩個孩子,就是青峰三進旅順從敵人屠刀下救出的遇難民眾,宋提督、顧元勳又進行一番安慰,兩位大員還一人抱起一個孩子,親了又親,宋提督抱著兩歲的孤兒,說:“這孩子失去父母雙親,玉蘭,你就是她的母親。葵花也失去雙意,她就是你的妹妹,你們是一個特殊的家庭。要看到它的意義,表明我們中華民族,頑強不息的精神!”顧道員一隻胳臂抱著小虎,一臂抬指“萬忠墓”殿宇的門額牌匾說:“‘矢誌不忘’,就是不要忘記慘痛的曆史,以激勵後人。”
玉蘭接過孩子說:“兩位大人放心,這孩子就是我的女兒,我的兒子已經記事了,還有葵花妹子幫我,我們會吞下淚水,堅定的活下去,把孩子培養成人,讓他們不忘恩,永記國恥!”玉蘭的話,兩位大人聽了點頭,三位老英雄聽了也深深地點頭。
鐵武舉摘下腰間的佩劍,雙手遞給宋提督說:“宋提督可否見過這柄劍?”宋提督接過劍,拔劍出半鞘,青光劍根上刻著“徐邦道”三個字,驚訝道:“見過,徐總兵的劍,這是……”
鐵武舉說:“徐總兵與我三人是朋友,他病死陣前,臨終托咐我小兒鐵虎,將其佩劍饋贈給我。徐總兵乃大清軍名將,他縱馬戰遼東,名聲顯赫,在民眾中享有極高的聲望。我希望朝廷為他遷葬,立碑,建詞之時,能呈上其遺物,展示其戎馬一生。”宋提督說:“徐總兵乃我袍澤兄弟,我們並肩戰鬥,出生入死,他是我大清軍的驕傲,在皇上那兒都掛了號的。為他樹碑立傳之事我已掛在心上了,適時,我會呈報之事。這佩劍,還是遵照徐總兵的遺願,由你收藏。建‘徐公詞’以你的名義贈獻!”宋提督也許是見物思人,戀戀不舍地再拔劍半出鞘,露出‘徐邦道’三個陰刻雋秀的仿宋體字。看著看著赫然地增大起來,青鋒劍青虛的劍體,也仿佛如浩翰的藍天那樣深邃,深邃中徐總兵那英雄而剛毅的麵容,從遙遠如拉近的鏡頭,迎麵而來……
分鏡頭:
一、盤龍崗“四川徐公墓”前,擺祭供品,鐵虎進酒,雲旗焚香,青峰舞劍,愛子頌詩,頌念拱衛軍總兵徐邦道的遺作:“撒手人寰望川月,走馬營台入土泥,青山自當埋忠骨,遺魂縹緲繞旌旗。”聲音柔細清亮,略帶硬咽,動情處淚雨潸然。
二、大平山青鬆崗下,毅軍守備趙雲奇將軍墓前,祭品的芳香,香煙繚繞,酒味濃鬱,拱衛軍代總兵熊道山攜夫人鐵蘭及十二名衛兵,列隊向地下的英靈行舉手軍禮。青鬆、楊柳蔥蘢的葉片在山野的春風中細語。身後的軍車、坐騎,馬的一聲嘶鳴。
三、奉天城西關,掩映於蒼鬆翠柏間的殿宇,於靜穆中揭幕,盛京官員、社會各界代表名流中,顯現出著軍裝的援朝軍哨官展雲漢和戰死平壤城的管帶官崔成勇的的妹妹英淑的麵孔,他們的目光投向“左公詞”的匾額。許久後的默哀和隱泣之聲。緬懷英靈的隱泣之聲。有人高唿:“奉軍總兵左寶貴將軍永垂不朽!”
四、大東溝南黃海海麵,兀立的奇峰異石的黑島上,漁村前的石廟前,經遠艦炮長鐵龍攜其妻沉香,擺好豐盛的祭品,燒香敬酒,跪拜於廟內供奉的林仲卿大人之位等靈牌前。鐵龍的眼前便浮現出90幾米長的鐵甲艦,艦上的幾百官兵和指揮台上管帶官林永升將軍威武的雄姿,聽到隆隆的炮聲,嗚咽的海浪濤聲,以及林管帶與艦沉沒和責令他率眾兵勇泅渡求生的驚心動魄的場麵……仿佛如夢,又仿佛不是,睜眼看大海茫茫,濤聲依舊洶湧,沒有艦影,陽光落在海麵,燦爛的粼波,仿佛夢幻中的無數精靈,也許是沉溺的靈魂,紛紛飛出海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