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晉溪的意思,似乎又發現了些不尋常的東西,於是梁教授趕忙湊了過去,一看之下也大感不解,“這……這是什麽?”

    原來在金棺正麵的左下角一個極不起眼兒的地方赫然刻著一串阿拉伯數字——“907—923”。

    周壟也是滿臉狐疑,“應該是幾個阿拉伯數字吧。”

    “可能是這個棺材的編號。古人一次性做了許多與之相同款式的棺材,為了不混淆在一起,所以給每個棺材都編上了號碼以示區分。”漢靈又開始自作聰明起來。

    “也可能是日期,製作的日期,907杠923,可能是說這個棺材是在9月7號到9月23號這段時間之內製作完成的。” 晉溪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管是編號也好,日期也罷,可有一個問題你們全都忽略了,阿拉伯數字是什麽時候才傳入我國的?”說完教授轉過頭去看著周壟。

    經梁老一提醒,周壟恍然大悟,“是呀,阿拉伯數字大約是在公元13到14世紀才傳入我國的,而唐朝所處的年代則大概是公元7世紀到10世紀之間。這中間至少相差了300多年。”說著周壟皺起眉頭,又看了一眼金棺上的數字,“這唐代的古墓裏怎麽會出現據它300年以後的東西呢?”

    教授感慨道:“這座古墓在時間上已經完全混亂了,其本身就是一座周代的古墓在唐朝時期進行改建以後所形成的產物,而且其中竟然還出現了元、明時期才傳入我國的阿拉伯數字。”說完梁老看了看現場的工作人員,然後又接著說:“東周末期的陵寢與唐代初期的陰宅合並在一起的墓葬,再加上一個元、明時期的數字,你們誰可以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嗎?”

    “也許……也許這座墓葬早在元、明時期就已經被人光顧過了,而這一串阿拉伯數字就是那群人當時留下來的,又或者說是那個‘血腳印’、‘泥鞋印’幹的也說不定。”漢靈咬著嘴唇迴答道。

    “那好,一個問題,他,或者說是他們,刻這幾個數字的目的何在?”周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而且,你們注意到沒有,這幾個數字根本就不像是後刻上去的,從新舊程度上來判斷,應該是和金棺差不多同一時期的。”梁教授補充道。

    “那阿拉伯數字又是什麽時候發明出來的呢?”就連平時幾乎不發言的女記者唐梵,今天也破天荒參與到了考古隊員們的討論當中。

    “具體的時間我也記不清了,不過,你知道嗎,阿拉伯數字其實是由古代印度人創造出來的,大約到了公元7世紀的時候,這些數字才傳到了阿拉伯地區。到13世紀時,意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寫了一本《算盤書》,在這本書裏,他對阿拉伯數字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後來,這些數字又從阿拉伯地區傳到了歐洲,歐洲人隻知道這些數字是從阿拉伯地區傳入的,所以才把這些數字叫做阿拉伯數字。”周壟迴答道。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公元7世紀前後,阿拉伯數字從古印度傳入阿拉伯地區的同時,也傳到了我國。而且當時唐朝和西域各國不是一直都有貿易往來嘛。”唐梵又提出了新的看法。

    “如果真是這樣,那將是對中國曆史的又一次顛覆,曆史教科書將會因為我們的這次考古發現而修改。”漢靈顯得十分興奮,“照這樣看來,我們馬上全都有可能成為新曆史的見證人呀。”

    教授冷冷地瞪了他一眼,“如果全如周壟所講,那麽小唐的猜測也是有可能成立的。”說完梁老故意頓了頓,然後話鋒一轉,“不過,周壟剛才忽略了一個問題。7世紀,從印度傳入阿拉伯的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阿拉伯數字,而隻是印度數字而已。後來阿拉伯人結合希臘數字改造了印度數字,產生了阿拉伯數碼。印度數字沒有“零”,阿拉伯人就用點表示“零”。再後來阿拉伯數碼傳入歐洲,到16世紀才最終形成現在的阿拉伯數字。”

    “那照您的意思,現在在全世界普及的這種阿拉伯數字至少也應該是在公元16世紀以後才進入我國的。”說著唐梵把頭轉向了教授,“是這樣嗎?梁老。”

    “是的,的確是這樣。”

    “16世紀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哪個時期?”唐梵又問。

    “明朝後期。”漢靈不失時機地在美女麵前表現了一把。

    聞言唐梵又用手指了指金棺上的數字,“金棺上的這組數字應該算是現代意義上的阿拉伯數字吧?”

    “是的。”教授迴答道。

    “那我們現在豈不是又迴到了原點,依舊麵臨老問題,一座唐代的墓葬裏竟然出現了明朝時期的東西。”唐梵也顯得十分鬱悶。

    “我覺得咱們也應該從金棺上提取一些樣本,然後送迴所裏做碳14測定,以確定出金棺的具體年代。”說著周壟將目光移向了老教授,“也許這樣做,對我們解決現下的疑問會有幫助也說不定。”

    梁老點了點頭,“嗯,也行。”

    此時,卻聽晉溪語氣平平地說了一句:“其實,也許對我們來說,弄清楚墓主人刻這些數字的真正用意要遠比搞明白它出現的年代重要的多。”

    “罷了罷了,這些問題等迴去再討論吧,咱們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開棺驗屍’。”說完教授立即蹲下身來,仔細查看起棺蓋與棺體之間相結合的部分。

    觀察了一會兒之後,老爺子皺起眉頭,“棺蓋與棺體之間相結合的部分是用銅汁澆注封死的。”

    周壟聞言也蹲了下來,看了看,然後感慨道:“看來要想打開這口金棺還需要費些力氣呀。”

    這時站在金棺另一邊的晉溪又發現了新的情況,“梁教授,周教授,你們快來看,這裏有很多劃痕,看樣子還挺新的。”

    一聽這話,梁教授和周壟同時站起身來,一起走到晉溪跟前,順著她手指向的地方看了過去,原來在金棺另一麵的棺蓋與棺體之間有著許多的刻痕,周壟用手摸了摸,然後說:“看來在不久之前有人曾經試圖想要打開這口棺材。”

    “說不定就是那個‘泥鞋印’幹的。”晉溪補充了一句。

    “所以現在咱們可要加快步伐了,免得夜長夢多。”梁教授看著眼前金光燦燦的棺材說道。

    “可是……可是咱們怎麽打開它呀?”漢靈又提出了新的問題。

    教授想了一會兒,搖搖頭,無奈地說道:“看來隻能用鋸子鋸了。”

    由於當天沒有準備好工具,所以教授他們決定第二天再來啟棺。

    ……

    當天晚上,對於梁教授來說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其實自從考古隊進駐金嘰山古墓以來他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現在又因為那天晚上闖進他旅館的黑影,使得梁老也不敢再碰安眠藥了,他寧可睡不著,也不願在某天早上一醒來就突然發現自己的旅館被人翻得亂七八糟。

    教授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腦海裏盡是腳印、數字還有他那不為人知的過去。越是想就越睡不著,可越是睡不著也就越想。最後,教授一看手機,都淩晨三點多了,一想,幹脆也別睡了,出去吹吹風吧。

    屋外月光皎潔,但卻被霧氣遮擋得朦朦朧朧,老爺子披著大衣,站在旅館二樓的走廊上,看著遠處綿延的群山以及眼前破敗的村屋,心裏感慨萬千,古時的封建王朝時常是為了某一位貴胄的利益就要無端犧牲掉萬千百姓的幸福,自己現今所在的衛陵村不就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為了給一個人守衛陵墓,卻要把這麽多的老百姓從繁華的都市遷徙到這樣一個人跡罕至的山區裏來,真是既可悲又可歎。

    想著想著,突然,教授隱約發現打村西邊來了三個人,這三個人形色慌張,左顧右盼,走得都很快,其中兩個人抬著一個麻袋,一個人走在頭裏領路,由於距離有點遠,一時之間教授也分辨不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梁老心裏咯噔一下,該不會是小偷吧,簡直太猖狂了,看那麻包沉甸甸的,也不知道裏麵到底裝著些什麽。

    三個人越走越近,借著朦朧的月色,梁教授終於看清楚了,原來是三個男人。啊!不會吧,老人赫然發現領頭之人竟然就是村長任炳焜!怎麽迴事兒?這麽晚了他們這是要去幹什麽?該不會是監守自盜、以權謀私吧。

    三個人匆匆而過,不一會兒就消失在了沉沉的夜色之中,遇到這樣的事,老教授再也沒有什麽興致欣賞當晚撩人的月色了,他不願意多管閑事,於是決定迴房休息,可剛想轉身,卻發現不遠處一間民房的背後突然轉出一個黑影,高高大大,緊緊尾隨著那三個人而去。

    梁老做夢也沒想到,這麽一個小小的村莊白日裏都鮮有人到處走動,可是到了晚上卻是熱鬧異常。本來他並不打算去湊這個熱鬧,但現在梁教授改變了主意,因為剛才隻是任炳焜的事,任炳焜是隻地頭蛇,老爺子不願意多生枝節,可現在情況不同了,因為那個長期在暗地裏監視他們的人終於現身了,對於這個人的身份、動機,梁教授一直都非常感興趣,以前是他在明人家在暗,可今天卻倒了過來,是他在暗人家在明,老爺子馬上意識到眼前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趕緊追了出去,在夜幕的掩護之下,緊緊跟在那個身材高大的黑影後麵,但越跟心裏就越是奇怪,怎麽前麵那個人的身影看起來這麽眼熟呢?似乎在哪裏見過,到底是誰呢?難道……難道竟會是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墓謎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點墨成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點墨成金並收藏古墓謎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