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風月觀消失在層林之中,李淩風才轉頭道:“大護法,神教向來不拘一格,絕不與人走同一條路,我們要不要超在太乙北鬥前麵一步?”古鉞聰如何不知他心思,故作未聞,說道:“大家走了這半日,想來肚子都餓了,我們吃些東西再走。”林中槐當即道:“把酒肉抬上來。”
後隊粉衣少男當即將箱子罐子抬向前來,一一打開,山間登時浸溢酒肉濃香,原來那箱子罐子中並非炸藥,更不是什麽厲害的暗器,而是大箱煮熟的牛肉,大壇子陳年老酒。
古鉞聰下得轎來,說道:“各位叔伯,古鉞聰有手有腳,本可以自己上山,但臨行時教主再三囑咐,神教規矩不可違,一定要我乘轎上山,我知少林寺無酒無肉,提前在山下胡亂備了一些,大家一路辛苦,將就著吃罷。”
眾人爭先恐後取碗倒酒,此次隨古鉞聰同上少林的有一百二十人,未能搶得酒碗的,索性捧起酒壇狂啖。幾碗酒下肚,不少人酒意上來,一麵如重棗的奴才走上前道:“兄弟們,我等跟隨蘇老賊外出時,他自己大吃大喝,卻讓我們自備幹糧,非但如此,我們還要想方設法孝敬那廝,一有不是,就挨鞭子,鬼奴兒是他一鞭子打下山的罷,還有允兒,就因為天降大雨,沒能保護好蘇老賊的換洗衣物,老賊就割掉他鼻子,不然,他也不淪落到做花匠的境地。”從壇中舀了一碗酒,咕嘟兩口喝罄,接道:“可自從古兄弟任大護法以來,大夥從十八層地獄到了天上,哪一天不比做皇帝還要自在。不瞞大夥,以前我總偷偷地想,要是能離開神教就好了,可現在,我不這樣想了,我恨不能一直跟著大護法,有多快活。”眾人齊聲稱是。
古鉞聰不願與太乙北鬥相遇,待大家吃飽喝足,吩咐放馬緩行。眾人一路縱覽嵩山美景,近傍晚時分到了少室山。
少室山東依滎陽,西臨洛陽,北引黃河,少奇峰而奇,如飛龍而臥,故有“華山如立,中嶽如臥”之說,自古多王侯騷人、僧道隱士居於其間,稱為“神嶽”。是時山中望遠,一輪烏金返照,將山中岩崖、樹木映得緋紅如血。但見:
雲峰永壁立,傲峙摩高天。
澗壑藏流水,丘梁隱紫煙。
鬆柏邀鶴駕,洞府臥真仙。
此處方一日,俗塵已萬年。
古鉞聰一行人來到少林寺門口,看門的小和尚見到“嗜血教”的大旗,早入寺稟報去了。不一時,迎出來一名中年僧人,見到坐在轎子上的古鉞聰,先是微微一凜,隨即雙手合十道:“嗜血教降臨敝寺,有失遠迎。”古鉞聰欲要下轎迴禮,林中槐低聲道:“教主有吩咐,讓奴才抬大護法進寺。”對那僧人道:“有勞師父。”那僧人見古鉞聰並不下轎,頓了一頓,也不以為意,說道:“請。”晚霞之中,古鉞聰坐高高坐在轎上,由八個美貌少男抬著,在三色服奴才的擁護之下,大搖大擺進入少林寺。
一行人穿過碑林,到了天王殿外,登聞人聲如沸,古鉞聰環目一看,見殿外人潮如湧,喧闐之聲振聾發聵,東南西北每一方位都支著巨大的營帳,正中央放著一麵大鼓,足有三個成人之高。他從未見過如此盛會,也不知殿外是幾百人,還是幾千人,或是幾萬人。林中槐看了一遍,對古鉞聰道:“太乙北鬥、朱雀宮、青冥、風月觀、霄凰庵、淩曦樓、齊魯英豪幫、西南總舵都來了,加上神教,目下一共來了九大幫派。”古鉞聰道:“我們要不要一一見過?”林中槐道:“大家都為爭奪武林盟主之位而來,除非像蒼霞、鬼影閣這樣的聯盟會相互走動,有人會拜謁太乙北鬥這樣的大派,不然絕不會來往。”又道:“就是要拜謁,我們嗜血教也不見得有江湖朋友。”方說完,方才那位僧人又將眾人引至一老和尚跟前,老和尚躬身行禮,對古鉞聰道:“小施主請跟我們來。”古鉞聰見要穿過一道小門,這才從轎中下來。跟著老和尚從天王殿外緩步而入,參拜了殿上四大天王,複又迴到原地。古鉞聰和那老僧分賓主坐下,那老僧拿出一紫檀木抽簽盒,說道:“敝寺按八卦之符,分‘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個方位,每個方位分以東南西北四處,為蒞臨本屆武林大會的各大門派安排下榻之處,為保公平起見,各大門派均以抽簽的辦法抽選住處,小施主,請抽簽罷。”古鉞聰抽了一支,是巽東簽。那老僧起身對方才那和尚道:“悟海,請小施主和隨行前往巽東營帳歇息吧。”
古鉞聰等人正待離開,那老僧又道:“小施主盡管放心住下,為保大會如期召開,方丈特遣少林八大羅漢四大金剛巡寺,但若發現騷動,即鳴卦心大鼓,拘集寺中英雄群起討之。”
古鉞聰道:“我這就傳令下去,要所有人不得離開巽字房半步,一旦聽鼓敲響,定前往馳援。”
那老僧見他是個孩童,這番話本是說給他身後林中槐、李淩風聽,不料古鉞聰不僅聽得明明白白,也答得恰如其分,說道:“多謝小施主,請。”
古鉞聰一行人方到殿外,便見乾字號門外群豪畢集,陸行雲昂首挺胸立於一石柱之上,不住向群豪拱手致意,說道:“多謝各位,明日之後,我爹就是武林盟主了,請各位一定到醉仙樓一聚。”
古鉞聰見他滿麵春風,誌在必得,四圍圍觀吆喝的人也不在少數,低聲問道:“明日大會,陸掌門到底有幾成勝算?”
李淩風道:“這還用說,論門派勢力,太乙北鬥和神教雖然不相上下,但論武功,姓陸的十三年前便是教主手下敗將,這武林盟主之位,自然是教主的囊中之物。”
林中槐道:“太乙北鬥乃是武當分支,興盛逾百年,太乙拳和北鬥掌更享譽江湖,如雷貫耳。”頓了一頓,接道:“除了教主,陸守義問鼎盟主寶座的幾率,沒有九成,也有八成。”
古鉞聰低頭不語,良久,忽道:“兩個最不該做盟主的,卻偏偏最有望當上盟主。”
林中槐一愣,問道:“大護法何出此言?”
後隊粉衣少男當即將箱子罐子抬向前來,一一打開,山間登時浸溢酒肉濃香,原來那箱子罐子中並非炸藥,更不是什麽厲害的暗器,而是大箱煮熟的牛肉,大壇子陳年老酒。
古鉞聰下得轎來,說道:“各位叔伯,古鉞聰有手有腳,本可以自己上山,但臨行時教主再三囑咐,神教規矩不可違,一定要我乘轎上山,我知少林寺無酒無肉,提前在山下胡亂備了一些,大家一路辛苦,將就著吃罷。”
眾人爭先恐後取碗倒酒,此次隨古鉞聰同上少林的有一百二十人,未能搶得酒碗的,索性捧起酒壇狂啖。幾碗酒下肚,不少人酒意上來,一麵如重棗的奴才走上前道:“兄弟們,我等跟隨蘇老賊外出時,他自己大吃大喝,卻讓我們自備幹糧,非但如此,我們還要想方設法孝敬那廝,一有不是,就挨鞭子,鬼奴兒是他一鞭子打下山的罷,還有允兒,就因為天降大雨,沒能保護好蘇老賊的換洗衣物,老賊就割掉他鼻子,不然,他也不淪落到做花匠的境地。”從壇中舀了一碗酒,咕嘟兩口喝罄,接道:“可自從古兄弟任大護法以來,大夥從十八層地獄到了天上,哪一天不比做皇帝還要自在。不瞞大夥,以前我總偷偷地想,要是能離開神教就好了,可現在,我不這樣想了,我恨不能一直跟著大護法,有多快活。”眾人齊聲稱是。
古鉞聰不願與太乙北鬥相遇,待大家吃飽喝足,吩咐放馬緩行。眾人一路縱覽嵩山美景,近傍晚時分到了少室山。
少室山東依滎陽,西臨洛陽,北引黃河,少奇峰而奇,如飛龍而臥,故有“華山如立,中嶽如臥”之說,自古多王侯騷人、僧道隱士居於其間,稱為“神嶽”。是時山中望遠,一輪烏金返照,將山中岩崖、樹木映得緋紅如血。但見:
雲峰永壁立,傲峙摩高天。
澗壑藏流水,丘梁隱紫煙。
鬆柏邀鶴駕,洞府臥真仙。
此處方一日,俗塵已萬年。
古鉞聰一行人來到少林寺門口,看門的小和尚見到“嗜血教”的大旗,早入寺稟報去了。不一時,迎出來一名中年僧人,見到坐在轎子上的古鉞聰,先是微微一凜,隨即雙手合十道:“嗜血教降臨敝寺,有失遠迎。”古鉞聰欲要下轎迴禮,林中槐低聲道:“教主有吩咐,讓奴才抬大護法進寺。”對那僧人道:“有勞師父。”那僧人見古鉞聰並不下轎,頓了一頓,也不以為意,說道:“請。”晚霞之中,古鉞聰坐高高坐在轎上,由八個美貌少男抬著,在三色服奴才的擁護之下,大搖大擺進入少林寺。
一行人穿過碑林,到了天王殿外,登聞人聲如沸,古鉞聰環目一看,見殿外人潮如湧,喧闐之聲振聾發聵,東南西北每一方位都支著巨大的營帳,正中央放著一麵大鼓,足有三個成人之高。他從未見過如此盛會,也不知殿外是幾百人,還是幾千人,或是幾萬人。林中槐看了一遍,對古鉞聰道:“太乙北鬥、朱雀宮、青冥、風月觀、霄凰庵、淩曦樓、齊魯英豪幫、西南總舵都來了,加上神教,目下一共來了九大幫派。”古鉞聰道:“我們要不要一一見過?”林中槐道:“大家都為爭奪武林盟主之位而來,除非像蒼霞、鬼影閣這樣的聯盟會相互走動,有人會拜謁太乙北鬥這樣的大派,不然絕不會來往。”又道:“就是要拜謁,我們嗜血教也不見得有江湖朋友。”方說完,方才那位僧人又將眾人引至一老和尚跟前,老和尚躬身行禮,對古鉞聰道:“小施主請跟我們來。”古鉞聰見要穿過一道小門,這才從轎中下來。跟著老和尚從天王殿外緩步而入,參拜了殿上四大天王,複又迴到原地。古鉞聰和那老僧分賓主坐下,那老僧拿出一紫檀木抽簽盒,說道:“敝寺按八卦之符,分‘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個方位,每個方位分以東南西北四處,為蒞臨本屆武林大會的各大門派安排下榻之處,為保公平起見,各大門派均以抽簽的辦法抽選住處,小施主,請抽簽罷。”古鉞聰抽了一支,是巽東簽。那老僧起身對方才那和尚道:“悟海,請小施主和隨行前往巽東營帳歇息吧。”
古鉞聰等人正待離開,那老僧又道:“小施主盡管放心住下,為保大會如期召開,方丈特遣少林八大羅漢四大金剛巡寺,但若發現騷動,即鳴卦心大鼓,拘集寺中英雄群起討之。”
古鉞聰道:“我這就傳令下去,要所有人不得離開巽字房半步,一旦聽鼓敲響,定前往馳援。”
那老僧見他是個孩童,這番話本是說給他身後林中槐、李淩風聽,不料古鉞聰不僅聽得明明白白,也答得恰如其分,說道:“多謝小施主,請。”
古鉞聰一行人方到殿外,便見乾字號門外群豪畢集,陸行雲昂首挺胸立於一石柱之上,不住向群豪拱手致意,說道:“多謝各位,明日之後,我爹就是武林盟主了,請各位一定到醉仙樓一聚。”
古鉞聰見他滿麵春風,誌在必得,四圍圍觀吆喝的人也不在少數,低聲問道:“明日大會,陸掌門到底有幾成勝算?”
李淩風道:“這還用說,論門派勢力,太乙北鬥和神教雖然不相上下,但論武功,姓陸的十三年前便是教主手下敗將,這武林盟主之位,自然是教主的囊中之物。”
林中槐道:“太乙北鬥乃是武當分支,興盛逾百年,太乙拳和北鬥掌更享譽江湖,如雷貫耳。”頓了一頓,接道:“除了教主,陸守義問鼎盟主寶座的幾率,沒有九成,也有八成。”
古鉞聰低頭不語,良久,忽道:“兩個最不該做盟主的,卻偏偏最有望當上盟主。”
林中槐一愣,問道:“大護法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