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前文說的,裕王多鐸的後人有一位叫裕瑞,他寫了一部書叫《棗窗閑筆》,——可能他窗外有一棵大棗樹,他在那裏寫隨筆,所以他的書名叫《棗窗閑筆》。
他非常沒事,因為他是宗室,也就是可以不用做事而免費有銀兩拿,有飯吃。
因此他的這部作品裏邊大量地記載了有關《紅樓夢》的情況,也順帶提及了曹雪芹其人的長相、脾氣、性格。
這個《棗窗閑筆》,是裕瑞記下來的,裕瑞的親戚就是富察氏,富察家跟曹家有千絲萬縷的親友關係。
曹雪芹生前給富察家做過西賓,就是當過師爺。
裕瑞的長親是富察家的人,也就是親眼見過曹雪芹。
根據裕瑞記載,說曹雪芹頭廣,腦袋大,色黑。
這個大家可能很奇怪,因為曹雪芹長得不像書裏麵賈寶玉——麵如秋月,色如春花,說他色黑,大概我們想,裕瑞的那個長親看到曹雪芹的時候,曹雪芹已經又貧又困,無衣無食,受風霜饑餓,所以就黑了。
並且曹雪芹善談,也就是能講故事,講起來是娓娓然終日,他講一天,讓你不倦。
大概大家都圍著他:你講啊,你的《紅樓夢》最後怎麽樣了。
我們想像的就是這個情景,曹雪芹就說了,我給你們講,你們得給我弄點好吃的。
他喜歡吃什麽呢,南酒,就是紹興酒——黃酒,他是喝那個酒。
吃什麽呢,燒鴨,我也不知道曹雪芹吃的燒鴨是怎麽做的,是否就是北京全聚德的烤鴨。
所以他才說你們要給我弄南酒燒鴨,我給你們講。
他講條件,我想那個燒鴨一定是非常好吃,我們沒有這個口福。
那時候做菜,特別是旗人,那簡直考究到萬分。
這是裕瑞記下來的,從來沒有第二個人能夠親眼親聞知道曹雪芹的這些細節。
這是真實的,這個很寶貴,所以我們這裏先說它。
第二個比較重要了,就是常州學派一個大儒,他生活的時期大概是乾嘉道三朝,他的見聞最豐富。
有人拜訪他,忽然談到《紅樓夢》這個主題,自然就要談曹雪芹其人。
常州學派的這位大儒叫宋翔鳳,宋翔鳳給他們講了一段故事,他在北京聽到的。
這個我們都有考證,他們這些傳說都有來源,都跟旗人、內務府有直接間接的關係,都不是空穴來風。
那麽他講的是什麽呢,他就說曹雪芹性格放浪。
他這個性格放浪,“放浪”是王羲之的《蘭亭序》裏邊用過的話,就是不拘常理,晉朝人往往有點狂放,不拘一格,不講常理。
就是說他舉動言談有些世俗人看不慣,他是這樣一個人。
既然是放浪,有超乎常規的這種行為,他家長害怕了。
因為他們的家世經過不知道多少次的政治風險,就是《紅樓夢》裏邊賈母的話:我嫁到你賈家來,入了你們賈家門54年,大驚大險我都經過來了。
這都不是閑話,這都是曹家的事。大驚大險,那時政治問題要牽連上,可以有滅門之禍,家破人亡。
家長一看,曹雪芹這種行為要惹禍,沒有辦法,把他鎖在一個空房裏給圈起來了。
這個圈也叫“禁”,兩個字也連用,是八旗人整治他們家的子弟、皇帝整治大臣的方法,就是說還寬大,我不殺你,可是我得把你禁起來,圈起來,像養豬一樣,有個圈,不許你出這個圈。
那個“圈”字做動詞用,叫“圈”。
曹家這個家長不知是不是他父親,不知道,他說的是他的父輩,把他鎖在空房中。宋先生的原話說是“三年遂成此書”。
他沒有辦法,他要過精神生活,就是說他在空房裏邊開始寫小說,三年《紅樓夢》寫成了。
這裏隻能先傳達宋先生這個原話,他是否如此整齊,整整三年,是否《紅樓夢》就是完完全全從進了空房一直到出來寫成的,當然不是,那就太死看書了。
不過這個說法我認為很重要,就是他沒有辦法,他太痛苦了,在空房裏大概有給他送飯的人。
總得給他東西,你給我一點紙,一個筆墨,我練練字,他不能說我寫小說。
他這個放浪生活到底都是些什麽呢,我們不能瞎編,其中有一條大概可信,就是一個記載說曹雪芹身雜優伶——他是跟唱戲的在一起混。
唱戲的在今天那太值得可貴可敬了,名演員,藝術家。當時不是這樣,其賤無比,叫戲子,良家都跟他不來往,更不要說通婚。
這樣的書香子弟曹雪芹,八旗公子哥,跟戲子混在一起,簡直叫不孝行軌。
正像《紅樓夢》裏邊的賈寶玉,交結蔣玉菡、琪官,就像那樣。
寶玉為什麽挨打,就是因為這個嘛,開頭引起就是因為他交結了別的王府的一個戲子。
曹雪芹不但交結戲子,他自己還粉墨登場。
這個有趣極了,我們想想這個大才子,如果他在舞台上表演起來要轟動北京九城。
我認為沒有問題,你想想他在前門外廣鶴樓,他一出台,當時看戲的都什麽人,都是八旗貴族子弟,那還不一眼就看出來:、。
好,這個曹雪芹~一方麵佩服他那個才貌,那個藝術風格,那迷人得很;一方麵馬上就傳出說這誰家的,他怎麽幹這個。
那家長一聽,簡直受不了,趕緊把他就關起來了,是這麽迴事。
這個是他少年時期的一種行為,到了後來他創作《紅樓夢》是否還是如此,還在空房,當然不是了,自由了。
自由了他的條件如何,這個我們從另外一個方麵議。
也是一個詩人,他姓潘,是南方人,叫潘德輿。
他做了一部書叫做《養一齋詩話》,這個就不細說,不在我們本題。
但他另外一部筆記小說叫《金壺浪墨》,裏邊涉及到《紅樓夢》和曹雪芹。
潘德輿的時代當然比曹雪芹要晚一點,但他的見聞還是可靠的。
他說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很窮,窮到他屋子裏邊什麽都沒有,就有一個桌子。
這個桌子大概就像個小茶幾似的,有筆硯,其他什麽都沒有。
連做書的,今天叫做稿紙,當時連做書的紙都沒有。
怎麽辦,曹雪芹就把老皇曆,就是過去廢了的,他把這個皇曆拆開了以後,這個葉子是雙麵的,他這麽反過來一折,寫字。
你看看這寫作的條件,這個把曹雪芹寫作《紅樓夢》大致的物質條件算說了一下。
其他我們所能知道的就是他能畫,他的好朋友敦誠敦敏留下來的詩裏邊,把他的能畫、好喝酒——過去的文人這兩樣總是連接在一起,曹雪芹也不例外——作為一幅對聯,那麽提、詠、畫、詩,敦誠敦敏佩服曹雪芹的不在其他,是在詩。
首先說他的詩,其次是畫,喝酒那是另外,那是生活上,跟文藝有關,但是不是一迴事,可是他們的詩裏邊常常把這三者連在一起說。
有一個對聯說是“尋詩人去留僧舍”,這什麽話,曹雪芹尋詩,去找詩的境界、詩的材料。
“人去”,他出去了,這個人就是曹雪芹。
尋詩的人離開了家,到外麵去,西郊,到處都是詩景。
“留僧舍”,天晚了,迴不了家,那一下子不知道跑西山哪兒去了。
僧,和尚,舍就是房舍的舍。
下句呢,“賣畫錢來付酒家”,他賣畫來了收入了,他這個錢做什麽用,還那酒帳,他不能每次拿幾文錢到小酒店裏去買酒,他沒錢,他賒著,他每天得喝酒,賣了這幾張畫收集點錢,然後到酒店去還了帳,好下次再賒,是這樣。
還有說他窮得,舉家食粥。粥是稀粥,這個時候他已經在西山了,也就是說他晚期的生活裏一直沒有脫離開這麽一個困窮的境界。
曹雪芹還有什麽特點特色,高談闊論,那口才不但是講故事,跟朋友他好發議論。
這個人大概這個嘴好說,好談,還不服氣,專門好跟人辯論,就是雄談高論。
曹雪芹在乾隆二十四、五年的時候到南方去了,敦誠敦敏非常想念他,也做詩。
後來這個敦敏忽然到朋友家去,當然是滿洲人家,明琳家,有一個書齋叫養石軒,就是養石頭的書齋,他到那兒訪明琳。
隔著一院子,一聽大聲高談,一聽就認出來了,雪芹,他迴來了。
趕緊離開這個院子跑到那個院子去,拉住。
闊別了一年,想念得不得了,親切無比。
就像現在人擁抱一樣,你看看,他的朋友對曹雪芹的這種感情表現是一般的嗎,如果這個人沒有魅力,不讓人那麽欽佩絕倒,他會有這麽樣的親切無比的舉動嗎?
也不過一年沒見,那麽一聽聲音,哎呀,這就坐不住了,趕緊去,拉住了,唿酒,這都是原文。
馬上擺上酒,唿酒,酒來,話舊事。他從南京迴來,要聽他說一說他們家南京的舊事。
“秦淮風月憶繁華”,他是這麽一個人,可見他心胸開闊,光明磊落。
有人問胡適之先生對我研究紅學有什麽影響,起過什麽作用,胡適先生,大家都知道是新紅學的創始人,我在他可能是25年以後——人家寫了兩篇重要的論文,我後來讀到,當學生的時候讀到,那個時候距離人家發表論文已經25年——才弄紅學,當然人家是開路人,我是受人家影響。
比如說人家找到敦誠的《四鬆堂文集》,這是個詩集的名稱,從裏邊發現了兩首極其重要的詩歌,是題給曹雪芹的。
由此還證明曹雪芹實有其人,他的年代,就是我剛說的若幹的特點、特色、為人,都包含在那裏,由此大家才可以進一步研究曹雪芹。
但是問題也就隨之來了,首先就是胡先生找到了《四鬆堂文集》,作者叫敦誠,他還有一個哥哥叫敦敏,我剛才已經再三再四提到這兩個名字。
敦敏有一部詩集就是找不著,那麽世人都可以推理,既然敦誠的詩集裏邊有這麽重要的資料,他哥哥那個裏邊哪能沒有,可能更重要。
於是乎,胡先生就費了很大的力氣尋求敦敏的這部詩集,可是沒有找到。
就是說,到底這個詩集裏有沒有,在哪兒,胡先生費了一番力氣找不到。可是有的學者在圖書館裏一找就到,卡片那裏清清楚楚,敦敏,《懋齋詩鈔》。
因此,許多人簡直大為驚奇,驚奇第一是此書還在,第二是那些前輩,之前你們都幹嘛,為什麽會沒找到呢?
而且可以看到,在《懋齋詩鈔》裏發現了六首明明白白題給曹雪芹的詩,使我們對於曹雪芹加深了許多的了解。
不但如此,不僅僅是說發現了資料,還由於這個發現引起大家對曹雪芹哪年生、哪年死發生了討論。
像是很多人都讚成自傳說,認為曹雪芹不是寫別人——是寫和珅、寫張勇、寫明珠、寫納蘭、寫傅恆,那多得很。
憑著一個藝術感受,不是考證,打開書一看,那就是說他自己,變相掩護,是寫自己。
然而在曹雪芹生卒年的考證上,又發現了分歧。
敦誠敦敏的詩都是確鑿無誤,沒有一點含糊的,三次的詩稿都說曹雪芹是四十年華,活了四十歲。
比如有學者說他要隻活四十歲,他怎麽能趕上曹家當年的繁華,那個書裏邊寫的那麽多,那個熱鬧,比如說接駕,他趕不上的,所以他不能活四十歲。
因此有人把他放長五年,讓他活四十五年。
這就又有爭論了,因為不行啊,這沒有根據呀,如果真活了四十五歲,不但沒有趕上繁華,非常糟糕。
要知道那個時候正是康熙末年,曹寅也死了,身後非常荒涼,什麽都沒有,隻有一個兒子,康熙就讓他繼承父業。
可沒想到兩年以後兒子也死了,那個家就要分散了,康熙又說你過個侄子吧,侄子是個小孩兒,就是曹頫,要他做江寧織造,這簡直就是破格又破格,維護他這個家。
可是哪裏還有繁華可趕,那簡直可憐得恨,雍正抄家的時候曹家剩的是幾吊錢,一卷當票。
曹家人說不出的苦處,最後還得了罪,抄了家,簡直弄得家破人亡,就像《紅樓夢》裏寫的。
因此有學者通過這個敦敏的詩一考證,他應該生於雍正二年,1724年4月26日。
4月26日是《紅樓夢》裏麵強調再三再四的,說的是什麽見花會,那是給寶玉過生日,也就是曹雪芹自己的生日。
他卒於何年呢?他卒於乾隆28年,癸未。
這大概就是他的一生時間軌跡了。
……
……
……
他非常沒事,因為他是宗室,也就是可以不用做事而免費有銀兩拿,有飯吃。
因此他的這部作品裏邊大量地記載了有關《紅樓夢》的情況,也順帶提及了曹雪芹其人的長相、脾氣、性格。
這個《棗窗閑筆》,是裕瑞記下來的,裕瑞的親戚就是富察氏,富察家跟曹家有千絲萬縷的親友關係。
曹雪芹生前給富察家做過西賓,就是當過師爺。
裕瑞的長親是富察家的人,也就是親眼見過曹雪芹。
根據裕瑞記載,說曹雪芹頭廣,腦袋大,色黑。
這個大家可能很奇怪,因為曹雪芹長得不像書裏麵賈寶玉——麵如秋月,色如春花,說他色黑,大概我們想,裕瑞的那個長親看到曹雪芹的時候,曹雪芹已經又貧又困,無衣無食,受風霜饑餓,所以就黑了。
並且曹雪芹善談,也就是能講故事,講起來是娓娓然終日,他講一天,讓你不倦。
大概大家都圍著他:你講啊,你的《紅樓夢》最後怎麽樣了。
我們想像的就是這個情景,曹雪芹就說了,我給你們講,你們得給我弄點好吃的。
他喜歡吃什麽呢,南酒,就是紹興酒——黃酒,他是喝那個酒。
吃什麽呢,燒鴨,我也不知道曹雪芹吃的燒鴨是怎麽做的,是否就是北京全聚德的烤鴨。
所以他才說你們要給我弄南酒燒鴨,我給你們講。
他講條件,我想那個燒鴨一定是非常好吃,我們沒有這個口福。
那時候做菜,特別是旗人,那簡直考究到萬分。
這是裕瑞記下來的,從來沒有第二個人能夠親眼親聞知道曹雪芹的這些細節。
這是真實的,這個很寶貴,所以我們這裏先說它。
第二個比較重要了,就是常州學派一個大儒,他生活的時期大概是乾嘉道三朝,他的見聞最豐富。
有人拜訪他,忽然談到《紅樓夢》這個主題,自然就要談曹雪芹其人。
常州學派的這位大儒叫宋翔鳳,宋翔鳳給他們講了一段故事,他在北京聽到的。
這個我們都有考證,他們這些傳說都有來源,都跟旗人、內務府有直接間接的關係,都不是空穴來風。
那麽他講的是什麽呢,他就說曹雪芹性格放浪。
他這個性格放浪,“放浪”是王羲之的《蘭亭序》裏邊用過的話,就是不拘常理,晉朝人往往有點狂放,不拘一格,不講常理。
就是說他舉動言談有些世俗人看不慣,他是這樣一個人。
既然是放浪,有超乎常規的這種行為,他家長害怕了。
因為他們的家世經過不知道多少次的政治風險,就是《紅樓夢》裏邊賈母的話:我嫁到你賈家來,入了你們賈家門54年,大驚大險我都經過來了。
這都不是閑話,這都是曹家的事。大驚大險,那時政治問題要牽連上,可以有滅門之禍,家破人亡。
家長一看,曹雪芹這種行為要惹禍,沒有辦法,把他鎖在一個空房裏給圈起來了。
這個圈也叫“禁”,兩個字也連用,是八旗人整治他們家的子弟、皇帝整治大臣的方法,就是說還寬大,我不殺你,可是我得把你禁起來,圈起來,像養豬一樣,有個圈,不許你出這個圈。
那個“圈”字做動詞用,叫“圈”。
曹家這個家長不知是不是他父親,不知道,他說的是他的父輩,把他鎖在空房中。宋先生的原話說是“三年遂成此書”。
他沒有辦法,他要過精神生活,就是說他在空房裏邊開始寫小說,三年《紅樓夢》寫成了。
這裏隻能先傳達宋先生這個原話,他是否如此整齊,整整三年,是否《紅樓夢》就是完完全全從進了空房一直到出來寫成的,當然不是,那就太死看書了。
不過這個說法我認為很重要,就是他沒有辦法,他太痛苦了,在空房裏大概有給他送飯的人。
總得給他東西,你給我一點紙,一個筆墨,我練練字,他不能說我寫小說。
他這個放浪生活到底都是些什麽呢,我們不能瞎編,其中有一條大概可信,就是一個記載說曹雪芹身雜優伶——他是跟唱戲的在一起混。
唱戲的在今天那太值得可貴可敬了,名演員,藝術家。當時不是這樣,其賤無比,叫戲子,良家都跟他不來往,更不要說通婚。
這樣的書香子弟曹雪芹,八旗公子哥,跟戲子混在一起,簡直叫不孝行軌。
正像《紅樓夢》裏邊的賈寶玉,交結蔣玉菡、琪官,就像那樣。
寶玉為什麽挨打,就是因為這個嘛,開頭引起就是因為他交結了別的王府的一個戲子。
曹雪芹不但交結戲子,他自己還粉墨登場。
這個有趣極了,我們想想這個大才子,如果他在舞台上表演起來要轟動北京九城。
我認為沒有問題,你想想他在前門外廣鶴樓,他一出台,當時看戲的都什麽人,都是八旗貴族子弟,那還不一眼就看出來:、。
好,這個曹雪芹~一方麵佩服他那個才貌,那個藝術風格,那迷人得很;一方麵馬上就傳出說這誰家的,他怎麽幹這個。
那家長一聽,簡直受不了,趕緊把他就關起來了,是這麽迴事。
這個是他少年時期的一種行為,到了後來他創作《紅樓夢》是否還是如此,還在空房,當然不是了,自由了。
自由了他的條件如何,這個我們從另外一個方麵議。
也是一個詩人,他姓潘,是南方人,叫潘德輿。
他做了一部書叫做《養一齋詩話》,這個就不細說,不在我們本題。
但他另外一部筆記小說叫《金壺浪墨》,裏邊涉及到《紅樓夢》和曹雪芹。
潘德輿的時代當然比曹雪芹要晚一點,但他的見聞還是可靠的。
他說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很窮,窮到他屋子裏邊什麽都沒有,就有一個桌子。
這個桌子大概就像個小茶幾似的,有筆硯,其他什麽都沒有。
連做書的,今天叫做稿紙,當時連做書的紙都沒有。
怎麽辦,曹雪芹就把老皇曆,就是過去廢了的,他把這個皇曆拆開了以後,這個葉子是雙麵的,他這麽反過來一折,寫字。
你看看這寫作的條件,這個把曹雪芹寫作《紅樓夢》大致的物質條件算說了一下。
其他我們所能知道的就是他能畫,他的好朋友敦誠敦敏留下來的詩裏邊,把他的能畫、好喝酒——過去的文人這兩樣總是連接在一起,曹雪芹也不例外——作為一幅對聯,那麽提、詠、畫、詩,敦誠敦敏佩服曹雪芹的不在其他,是在詩。
首先說他的詩,其次是畫,喝酒那是另外,那是生活上,跟文藝有關,但是不是一迴事,可是他們的詩裏邊常常把這三者連在一起說。
有一個對聯說是“尋詩人去留僧舍”,這什麽話,曹雪芹尋詩,去找詩的境界、詩的材料。
“人去”,他出去了,這個人就是曹雪芹。
尋詩的人離開了家,到外麵去,西郊,到處都是詩景。
“留僧舍”,天晚了,迴不了家,那一下子不知道跑西山哪兒去了。
僧,和尚,舍就是房舍的舍。
下句呢,“賣畫錢來付酒家”,他賣畫來了收入了,他這個錢做什麽用,還那酒帳,他不能每次拿幾文錢到小酒店裏去買酒,他沒錢,他賒著,他每天得喝酒,賣了這幾張畫收集點錢,然後到酒店去還了帳,好下次再賒,是這樣。
還有說他窮得,舉家食粥。粥是稀粥,這個時候他已經在西山了,也就是說他晚期的生活裏一直沒有脫離開這麽一個困窮的境界。
曹雪芹還有什麽特點特色,高談闊論,那口才不但是講故事,跟朋友他好發議論。
這個人大概這個嘴好說,好談,還不服氣,專門好跟人辯論,就是雄談高論。
曹雪芹在乾隆二十四、五年的時候到南方去了,敦誠敦敏非常想念他,也做詩。
後來這個敦敏忽然到朋友家去,當然是滿洲人家,明琳家,有一個書齋叫養石軒,就是養石頭的書齋,他到那兒訪明琳。
隔著一院子,一聽大聲高談,一聽就認出來了,雪芹,他迴來了。
趕緊離開這個院子跑到那個院子去,拉住。
闊別了一年,想念得不得了,親切無比。
就像現在人擁抱一樣,你看看,他的朋友對曹雪芹的這種感情表現是一般的嗎,如果這個人沒有魅力,不讓人那麽欽佩絕倒,他會有這麽樣的親切無比的舉動嗎?
也不過一年沒見,那麽一聽聲音,哎呀,這就坐不住了,趕緊去,拉住了,唿酒,這都是原文。
馬上擺上酒,唿酒,酒來,話舊事。他從南京迴來,要聽他說一說他們家南京的舊事。
“秦淮風月憶繁華”,他是這麽一個人,可見他心胸開闊,光明磊落。
有人問胡適之先生對我研究紅學有什麽影響,起過什麽作用,胡適先生,大家都知道是新紅學的創始人,我在他可能是25年以後——人家寫了兩篇重要的論文,我後來讀到,當學生的時候讀到,那個時候距離人家發表論文已經25年——才弄紅學,當然人家是開路人,我是受人家影響。
比如說人家找到敦誠的《四鬆堂文集》,這是個詩集的名稱,從裏邊發現了兩首極其重要的詩歌,是題給曹雪芹的。
由此還證明曹雪芹實有其人,他的年代,就是我剛說的若幹的特點、特色、為人,都包含在那裏,由此大家才可以進一步研究曹雪芹。
但是問題也就隨之來了,首先就是胡先生找到了《四鬆堂文集》,作者叫敦誠,他還有一個哥哥叫敦敏,我剛才已經再三再四提到這兩個名字。
敦敏有一部詩集就是找不著,那麽世人都可以推理,既然敦誠的詩集裏邊有這麽重要的資料,他哥哥那個裏邊哪能沒有,可能更重要。
於是乎,胡先生就費了很大的力氣尋求敦敏的這部詩集,可是沒有找到。
就是說,到底這個詩集裏有沒有,在哪兒,胡先生費了一番力氣找不到。可是有的學者在圖書館裏一找就到,卡片那裏清清楚楚,敦敏,《懋齋詩鈔》。
因此,許多人簡直大為驚奇,驚奇第一是此書還在,第二是那些前輩,之前你們都幹嘛,為什麽會沒找到呢?
而且可以看到,在《懋齋詩鈔》裏發現了六首明明白白題給曹雪芹的詩,使我們對於曹雪芹加深了許多的了解。
不但如此,不僅僅是說發現了資料,還由於這個發現引起大家對曹雪芹哪年生、哪年死發生了討論。
像是很多人都讚成自傳說,認為曹雪芹不是寫別人——是寫和珅、寫張勇、寫明珠、寫納蘭、寫傅恆,那多得很。
憑著一個藝術感受,不是考證,打開書一看,那就是說他自己,變相掩護,是寫自己。
然而在曹雪芹生卒年的考證上,又發現了分歧。
敦誠敦敏的詩都是確鑿無誤,沒有一點含糊的,三次的詩稿都說曹雪芹是四十年華,活了四十歲。
比如有學者說他要隻活四十歲,他怎麽能趕上曹家當年的繁華,那個書裏邊寫的那麽多,那個熱鬧,比如說接駕,他趕不上的,所以他不能活四十歲。
因此有人把他放長五年,讓他活四十五年。
這就又有爭論了,因為不行啊,這沒有根據呀,如果真活了四十五歲,不但沒有趕上繁華,非常糟糕。
要知道那個時候正是康熙末年,曹寅也死了,身後非常荒涼,什麽都沒有,隻有一個兒子,康熙就讓他繼承父業。
可沒想到兩年以後兒子也死了,那個家就要分散了,康熙又說你過個侄子吧,侄子是個小孩兒,就是曹頫,要他做江寧織造,這簡直就是破格又破格,維護他這個家。
可是哪裏還有繁華可趕,那簡直可憐得恨,雍正抄家的時候曹家剩的是幾吊錢,一卷當票。
曹家人說不出的苦處,最後還得了罪,抄了家,簡直弄得家破人亡,就像《紅樓夢》裏寫的。
因此有學者通過這個敦敏的詩一考證,他應該生於雍正二年,1724年4月26日。
4月26日是《紅樓夢》裏麵強調再三再四的,說的是什麽見花會,那是給寶玉過生日,也就是曹雪芹自己的生日。
他卒於何年呢?他卒於乾隆28年,癸未。
這大概就是他的一生時間軌跡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