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車開進家裏的車道。柏莎那輛船一樣的龐蒂克轎車還停在那裏。我鬆了口氣,還沒來得及找到鑰匙,門就開了。
“天氣怎麽樣?”我立刻問。
柏莎與我麵對麵站在寬敞的前廳。她明白我的意思。每當露西來這兒住,一到晚上我們必然有這番對話。
“糟得很,凱醫生。那孩子整天都在你的房間裏打電腦。我說給你聽,我不過踏進一腳要給她個三明治,稍微問她一聲,她就大喊大叫鬧個不休。不過我知道,”她的眼睛柔和下來,“她隻是氣你得去工作。”
負疚感滲透了我麻木的心靈。
“我看了晚報,凱醫生,天可憐見的。”她伸手套進雨衣,“我知道你為什麽花了一整天時間忙這事兒。主啊,主啊!我希望警察會抓到他,好狠啊,真是兇殘。”
柏莎知道我工作的性質,但她從未問過任何問題。就算我辦的案子牽涉到她的鄰居,她也從不過問。
“晚報在那裏。”她指指客廳,從門旁的桌上拿起皮包,“我藏在沙發的墊子底下,沒讓她看到。我不知道你準不準她看,凱醫生。”她出門前拍拍我的肩。
我看著她走到車邊,然後慢慢倒車離去。上帝保佑她!我不再替我的家人向她道歉。我的母親、妹妹、外甥女不是麵對麵,就是在電話裏侮辱過她,或是對她很不禮貌。但她明白,她既不表示同情,也不加以批評,不過我有時懷疑她替我感到難過,這隻會讓我更難受。我關起前門,走進廚房。
廚房是我最喜歡的房間。天花板很高,廚具不多,但很時尚。我喜歡自己動手做吃的,比如做麵、擀麵,所以廚房中央有一塊鬆木板,高度正好適合五英尺三英寸的我。早餐桌正對著一扇大窗,望出去可以看到後院的林子和喂鳥的食盒。在全套淡原木色調的櫥櫃與流理台之間,疏落地插著從我悉心照料的花園裏摘下的黃色和紅色的玫瑰。
露西不在那裏。她的晚餐盤擱在瀝水架上。我想她又跑到我的書房了。
我打開冰箱,例了杯酒,靠著流理台,閉目淺酌。我不知道該怎樣對待露西。
從我離開戴德縣的法醫辦公室,搬離那個我在那兒長大並在離婚後重返的城市以來,去年夏天露西第一次來我這裏。她是我唯一的外甥女。她是個天才兒童,十歲時就已會做高中程度的數學題,一個極難纏、有謎一樣拉丁血統的小孩。她小時候,父親就過世了,除了她媽媽、我唯一的妹妹多蘿茜,她無
依無靠。多蘿茜忙於撰寫童書,忙到沒時間去照顧她的親生骨肉。露西對我的崇拜可以說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可是現在我並沒有精力來迴報她的依戀。開車迴來時,我甚至考慮過要不要更改她的機票迴程日期,早點送她迴邁阿密,但我狠不下心來。
她一定會很失望。她不會明白為什麽在她短短的一生中處處遭拒。這將會是最後的一擊,再次提醒她,她是多大的麻煩,沒有人要她。整整一年,她都企盼著來這裏,而我也有相同的期望。
我又啜了一口酒,等待著那種完全的靜止來鬆弛我緊繃的神經,安撫我的焦慮。
我的房子在城市西邊的一個新小區。一棟棟大房子坐落在花木扶疏、一英畝大小的土地上,街上往來的車子大多是大型旅行車或家用轎車。這裏非常安靜,破門搶劫或搗毀住家的案子極少,我甚至不記得上次警車巡邏的時間。這種寧靜和安全感是不論花多少錢都值得的,而且對我來說,這是必需品。清晨,當我臨窗吃早餐時,我知道窗外唯一可能發生的暴力事件是一隻鬆鼠與一隻冠蘭鴨爭食。這樣的環境安撫了我紛亂的心神。
我深吸一口氣,再啜了口酒。我開始害怕上床,害怕入睡前在黑暗中的時刻——當我讓自己靜下心放鬆警戒時的那種感覺。洛麗·彼得森的模樣無時無刻不在我眼前浮動,就像水庫閘門大開,想象力奔瀉不盡,一幕幕景象越變越恐怖。
我看到他和她征臥室裏。我幾乎可以看到他的臉,但上麵並沒有五官,隻有一團像臉的肉一閃而過。她可能是因被冰冷的刀刃頂在脖子上而驚醒,也可能是聽到了他那讓人膽寒的聲音。她先試著同他講道理,想盡辦法勸他不要動手。天知道她說了多久,但他割斷了桌燈的電線,開始動手綁她。她是哈佛畢業生,一位外科醫生,她會試著用心智去對付這種無可理喻的行動。
然後,我心裏的景象變得狂亂,就像快放的影片。我看到她臨死前的掙紮轉為不可言喻的恐怖。我不能再看,再也忍受不了。我一定要控製思緒。
書房外麵是後院的林子,我通常把百葉窗拉下來,因為一看到外麵的景色,我就很難專心。我在門口停住,靜靜地轉移注意力。露西背對著我,正用力敲打那具放在堅實橡木桌上的電腦鍵盤。我好幾個星期沒清理過這房間了,裏麵一塌糊塗,見不得人。書櫃裏的書東歪西倒,地上堆了很多《法律記者》雜誌,其他的也都七零八落。我的畢業證書與執照靠牆堆著——康奈爾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喬治城大學
等等,我原來打算把它們掛在城裏的辦公室,但總抽不出時間去做。深籃色的中國地毯一角,歪歪斜斜堆了一堆待整理的雜誌。事業的成功讓我再沒有時間把房子理得清清爽爽,但看到這般雜亂,還是讓我心神煩躁,不能忍受。
“你幹嗎在那裏偷窺我?”露西沒有轉過身來,兀自嘟囔了一聲。
“我沒有偷窺你。”我微微一笑,親親她發亮的紅發。
“哼!你有。”她的手不停地敲打鍵盤,“我看到了,我從屏幕上看到了你的影子。你站在門口看我。”
我伸出手臂圍住她,將下巴擱在她頭上,直視麵前一排排黃綠色的電腦指令。以前我從不知道屏幕可以像一麵鏡子,難怪我的程序分析師瑪格麗特就算背對著門,還是能一一叫出經過她辦公室的人。在屏幕上,露西的臉顯得模糊不清,我至多可以看到她那副大人氣的玳瑁眼鏡。她通常會像隻小樹蛙般的抱住我,但現在顯然心情惡劣。
“很抱歉我們今天沒法去蒙蒂塞洛,露西。”我試探著說。
她聳聳肩。
“我和你一樣失望。”我說。
她再次聳肩。“反正我想玩電腦。”
她不是故意的,但說的話像針刺一般。
“我有一大堆見鬼的事要幹,”她繼續說,同時用力敲打鍵盤,“你的電腦數據庫早該好好清理了。我敢打賭你有一年都沒有初始化了。”她坐在我的皮椅上轉來轉去。我走到一邊,兩臀交叉站在那裏。
“所以我就動手幹了。”
“什麽?你幹了什麽?”
不,露西不會這樣做。初始化後硬盤上的數據就清除了。我的硬盤裏存有大批統計圖表,是我用來寫期刊論文的,唯一的備份磁盤還是幾個月前複製的。
露西的綠眼睛瞪著我,在厚重的鏡片下看起來就像貓頭鷹。她圓圓的像小精靈般的臉毫無表情。“我查書看該怎麽做。你隻需要打iori就成了。等它初始化後,你再打入addall及catalog兩個指令就好了。非常簡單,任何蠢貨都可以做。”
我沒說什麽。我沒有為她說髒話而指責她。
我感到雙膝發軟。
記得幾年前,多蘿茜有一次打電話來,她當時完全處於一種歇斯底裏的狀態。她告訴我,她出門買東西時,露西到她的書房,一舉抹掉了她所有的磁盤,清除了上麵的全部資料。其中兩張存著多蘿茜正在
寫的書,她還沒來得及印出來或複製備份,這簡直是謀殺。
“露西,你在開玩笑?”
“噢,別緊張。”她陰鬱地說,“我已經先把你的資料全部備份了,書上是這樣說的,然後再輸入命令。所有東西都在那裏,隻是清幹淨了,我的意思是就節省空間來說。”
我拉了把矮椅子在她旁邊坐下。直到此時我才注意到,在一大疊磁盤下放著今天的晚報。從報紙折疊的樣子看來,已經有人看過了。我抽出報紙翻到頭版,一眼望去正是我最不想看到的那條新聞。
年輕外科醫生慘遭謀殺
勒殺案兇手四度出擊
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外科住院醫生於淩晨時分在柏克萊大道自家住宅裏慘遭謀殺。警方表示,這樁謀殺案與最近兩個月在裏士滿發生的另三起女子在家被勒殺的案子有很大關聯。
被害人名叫洛麗·彼得森,哈佛醫學院畢業生,現在弗吉尼亞醫學院外科實習。她生前最後出現的地方是昨天午夜過後的弗吉尼亞醫學院教學醫院急診室。據分析,她從醫院直接開車迴家,大約在淩晨零點三十分到兩點之間被殺。兇手割開一扇未上鎖的浴室紗窗,潛入死者的住宅……
一行又一行的報道。上麵有張黑白照片,醫護人員抬著她的屍體走下門前台階。還有一張較小的照片,可以認出上麵身著卡其色雨衣的人正是我。標題寫著:“首席法醫凱·斯卡佩塔醫生到達謀殺現場……”
露西睜大眼睛瞪著我。柏莎把報紙藏起來是有道理的,但露西很機靈,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一個十歲的小孩看到這樣的報道會想到什麽,特別是上而還附了張她姨媽的照片?
我從未對露西詳細解釋我的職業。我避免與她討論我們生活的野蠻的世界。我不希望她和我一樣為盲目和殘酷的血水洗禮,失去了天真與理想,再也不存一絲信任。
“這跟《邁阿密先驅報》一樣,”她的話讓我吃了一驚,“《先驅報》老是登些謀殺新聞。上星期他們在運河裏找到了一具無頭屍體。他一定是個壞蛋,才會有人把他的腦袋割掉。”
“說不定,露西。但就算他是壞蛋,還是不該被砍下頭,而且,不是每個被謀殺的人都是壞人。”
“媽媽說他們都是壞人,好人不會被謀殺。隻有妓女、毒販或者強盜才會。”
多蘿茜的確會說出這種話來,但更糟的是露西真的相信她說的話。一股囤積已久的憤怒從我心底冒
了上來。“但那個女子是破勒死的。”
露西的想法動搖了。她的眼睛睜得那麽大,幾乎可以把我吞下去。“她是個醫生,姨媽,她怎麽會是壞人呢?你也是醫生,她就像你一樣。”
我忽然警覺到現在已經很晚了。我關掉電腦,牽著露西的手走出書房,進入廚房。當我轉頭問她要不要在上床前吃點心時,卻猝不及防地發現她正咬住下唇,眼裏充滿淚水。
“露西,怎麽哭了呢?”
她拚命地抓住我抽泣,哭叫道:“我不要你死,我不要你死。”
“露西!”我驚住了,不知如何是好。她發脾氣、使性子我都不意外,但這是怎麽了?我可以感到她的淚水沾濕了我的襯衫,可以感到那緊貼住我的小身體發熱、緊張。
“別怕,露西。”我想不出別的話,隻有把她抱得更緊。
“我不要你死,姨媽。”
“我不會死,露西。”
“爸爸就死了。”
“不會有壞事發生在我身上,露西。”
我的話並不足以安慰她。報上的新聞像是對她下了毒。她有成人的智慧,但又未脫離兒童的想象力,何況她原本就有很深的不安全感和失去父親的經曆。
上帝!我想不出要如何迴應才好。我母親對我的非難開始在我內心深處沉浮。我沒有孩子,我大概會是個糟糕的母親。“你該是個男人。”我和母親最近一次的遭遇戰中她如是說,“你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和實現野心上,一點也不像女人。凱,你會變成個蟲幹。”
當我在心靈最空虛、最痛恨自己的時刻,天殺的,我童年時家裏草坪上那些蟲子的軀殼就會浮現在眼前。半透明、硬脆幹扁、死透的蟲!
平時我不會這麽做——給一個十歲大的小孩倒一杯酒。
我帶她到她的房間,然後,我們坐在床上喝酒。她問我的問題卻不是我能迴答的。她問:“為什麽有人要傷害別人?”“這樣做是玩遊戲嗎?他覺得好玩才這樣做的嗎?像mtv上的節目,他們在mtv上也做那樣的事,但那是假裝的,沒有人真的受傷。說不定他不是故意傷害他們的。姨媽。”
“有人就像惡魔一樣。”我平靜地迴答,“就像狗,露西,有些狗無緣無故就咬人。他們有問題。他們很壞,而且一直都很壞。”
“因為別人先對他們很不好,他們就變成壞人了。”
“有時候
是這樣,”我告訴她,“但並不是絕對如此。有時候一點理由也沒有。從另一方麵來說,有沒有都不重要。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有些人寧願做壞人,他們就是對入很殘酷。這是人生醜惡不幸的地方。”
“就像希特勒一樣。”她低聲說,又喝了一口酒。
我開始用手指梳理她的頭發。
她繼續嘀嘀咕咕,但聲音裏充滿睡意。“吉米·庫珀也是。他住在我們街上,老喜歡用bb槍打鳥。他還喜歡從鳥巢裏把鳥蛋偷走,然後把它們摔在地上,看那些鳥寶寶掙紮。我恨他,我恨吉米·庫珀。有次他騎自行車經過,我就對他扔石頭。我打中了,但他不知道是我,我躲在樹叢後麵。”
我啜著酒,梳理她的頭發。
“上帝不會容許壞事發生在你身上的,對不對?”她問。
“不會有壞事發生在我身上,我保證。”
“如果你祈禱上帝照顧你,他就會照顧你,對不對?”
“他會照顧我們。”我不確定自己是否相信這一點。
她皺起眉。我也不確定她相信。“你從來沒有感到害怕嗎?”
我禁不住微笑。“所有人都有害怕的時候,但我百分之百安全。沒有任何壞事會發生在我身上。”
她睡著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希望永遠待在這裏,姨媽,我想要和你一樣。”
兩小時後,我了無睡意地坐在樓上,瞪著一頁書,卻一個字也沒看進去。忽然,電話鈴響了。
我好像已經形成條件反射,瞬間驚跳起來,一把抓起聽筒。我的心怦怦直跳,猜想最有可能是馬裏諾。我怕淩晨的場景會再次上演。
“喂!”
沒人迴答。
“喂?”
電話那頭依稀傳來鬼氣森森的音樂,讓我想起那種在清晨放映的外國電影或恐怖電影,或是那種老式唱機磨砂般的聲音,然後,電話斷了。
“咖啡?”
“嗯。”我應了一聲。
這幾個字足以代替互道早安。
不論我什麽時候走進尼爾斯·範德的檢驗室,他的第一句話永遠是:“咖啡?”我也永遠會要上一杯。咖啡因與酒精是我的兩大弱點。
在買車時,不像裝甲車一樣堅固的我絕不考慮,不係上安全帶我絕不開車。我的房子裏到處裝有防火警鈴,外加一套昂貴的防盜係統,而且
隻要有可能,我就避免乘飛機,寧可坐了火車慢慢來去。
咖啡因、酒精、膽固醇這三種人人視為大敵的東西,我發誓絕不放棄。我參加過一個全國性會議,與三百多個病理學家同桌宴飲。這些人是全世界對疾病與死亡鑽研最深的專家學者,但四分之三的人既不慢跑,也不做有氧運動;隻要有車坐,絕不動腳;有位子坐時,絕不站著;除非是下樓或下山,比較不費氣力,不然一見樓梯山坡,避之唯恐不及。三分之一的人抽煙,幾乎每個人都喝酒,而所有的人無不開懷饕餮,好像人人沒有明天。
壓力、沮喪,加上可能因為天天目擊慘劇,我們比其他人更需要歡娛。人生能講道理嗎?一個愛嘲諷世事的芝加哥法醫朋友就喜歡說:“什麽了不得的,你會死,人人都會死,就算你死的時候還很健康,那又怎樣?”
範德走到他桌後的咖啡機旁,倒了兩杯咖啡。他不知為我倒了多少次了,但從來不記得我喝黑咖啡。
我前夫也永遠不記得。我和東尼生活了六年,但他從來不記得我喝黑咖啡,吃五分熟的牛排,牛排的顏色不需要像聖誕節的色彩,隻要帶一點粉紅就行。更別提衣服的尺寸了。我穿八號,我的身材幾乎穿什麽都行,但我受不了任何繁複的花樣。而他呢?他老是送我六號的衣服,而且帶著花邊,還半透明——隻適合上床穿。他母親最喜歡的顏色是春綠,她的尺寸是十四號,一堆花邊是她的最愛。她討厭套頭裝,喜歡拉鏈。她對羊毛敏感,懶得穿任何需要幹洗、熨燙的衣服,憎恨任何帶紫的顏色,視白色和米色為不切實際,絕不穿橫條或卷花,但對那種超軟皮衣則毫不在意。她相信她的身材與褶子絕對無法配合,但偏好口袋,越多越好。東尼替他母親買東西時從未出錯。
範德在我們兩人的杯子裏分別丟下整整一大匙奶精與砂糖。
他還是照舊不修邊幅,又細又疏的灰發活像叢生的野草,寬大的罩袍上抹著一道道驗指紋的黑色粉末,胸前染著墨水的口袋裏鼓脹出一大蓬圓珠筆和簽字筆。他個子很高,四肢瘦長見骨,偏有個不成比例的大肚子,頭形活像個燈泡,眼睛則是那種洗得透徹的藍色,裏麵永遠彌漫著思想。
我在這裏的第一個冬天,有天傍晚他到我的辦公室來宣布下雪了。他的脖子上纏著一條紅色的長圍巾,套在耳朵上的則是一頂飛行皮帽,很可能是按郵購目錄買的。這是我見過最可笑的一頂冬帽。我想他如果坐在一架一戰時的戰鬥機裏,一定如魚得水。在辦公室我們就叫他“飛行的
荷蘭人”。他老是忙忙碌碌的,樓上樓下奔來奔去,檢驗室罩袍在腿邊揮來蕩去。
“你看報了沒?”他一邊問,一邊向咖啡吹氣。
“全世界誰沒看到。”我沒好氣地迴答。
星期天的頭版新聞比星期六晚上的更糟。巨大的橫幅標題占據了整個報紙的上半頁,每個字母足有一英寸高。邊上有對洛麗·彼得森的專題報道,還有一張看起來很像是從畢業紀念冊上翻拍的相片。艾比·特恩布爾的手段雖然不是很過分,但也夠緊迫逼人了。她試過采訪洛麗·彼得森住在費城的家人。據她聲稱,他們悲痛過度,無法置評。
“這種報道對我們沒有一點好處。”範德說。誰不知道呢?“我想知道是什麽人漏的口風,好將他們的手指吊起來。”
“那些警察從沒學會沉默之道。”我告訴他,“如果他們學會閉嘴,他們就再也不能抱怨有人走漏了消息。”
“說不定確實是警察走漏了消息,但不管是誰,這種新聞快把我太太逼瘋了。如果我們住在城裏,她一定要我們今天就搬走。”
他走到桌前,上麵堆滿了打印出來的數據、照片和電話留言,還有個一誇脫的啤酒瓶,以及一塊沾有幹血的地板瓷磚,兩樣都放在有“證物”標簽的塑料袋裏。約十小瓶福爾馬林散布四處,每一瓶裏都有一段從第二節關節處被剪下來的指尖,上麵都有被燒過的痕跡。對未經指認但被嚴重燒傷,或已相當腐爛的屍體,用普通辦法常常無法采到指紋。在這麽一大堆悚厲的證物之中,一瓶凡士林強化保養乳液頗不協調地豎立在那裏。
範德往手上抹了一些乳液,戴上一副白色棉布手套。丙酮、二甲苯和不斷的洗手是他工作的一部分,這些東西對皮膚的殺傷力很大。如果他沒戴手套就使用了一種顯現隱性指紋的化學藥劑茚三酮,我一望便知,因為他整個星期都會甩著發紫的手指走來走去。他一完成這套清早必行的儀式,就伸手一指,要我跟他到四樓的走廊。
幾個房間過後是電腦室,裏麵幹幹淨淨像消過毒似的,擺滿了各式淡銀色的盒狀機器,看起來活像太空時代的洗衣房。那具光滑直立、外形類似一套洗衣機與烘幹機的是比對指紋的機器。它的作用是將不知名的指紋與儲存在指紋數據庫裏的幾百萬個指紋比較,看看有沒有人中獎。它簡稱fmp,經過先進的平行處理,這家夥一秒鍾能比對八百個指紋。範德不喜歡枯坐在那裏等結果,通常會把指紋擱在那裏過夜,這樣第二天一早來上班時就有結
果可看。
範德在星期六已經完成了整個過程中最費時的部分,就是把指紋準備好輸入機器。他得先將隱性的指紋拍照,放大五倍,在每張相片上放一張描圖紙,然後用細簽字筆描出最顯著的痕跡,再把畫過的指紋圖縮小,使它與實際采得的指紋大小完全一致。最後他把相片粘在輸出隱性指紋的紙片上,輸入電腦分析,現在就等結果出來了。
範德坐在那裏,好像一個鋼琴獨奏家在等待演奏。我幾乎期待著他掀起白袍的下擺,伸直手指作準備。他的施坦威鋼琴是一部遙控輸入器,有鍵盤、屏幕、圖像掃描儀、指紋圖像器和其他各類機器。圖像掃描儀可以同時輸入指紋卡和隱性的指紋,指紋影像處理器則可以自動檢驗指紋的特性。
我看著他輸入若幹指令,然後按打印機的按鈕。一長串嫌疑人的名單快速顯現在有綠色條紋的印表紙上。
範德撕下印表紙的同時,我拉過一把椅子坐下。根據不同的案子,他將資料分成十個部分。
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編號8801651上。這個號碼代表在洛麗·彼得森身上發現的隱性指紋。電腦比對的過程很像是參加選舉。可能相符的指紋稱作候選人,再根據它們的分數排名。分數越高,表示候選人與輸入的無名指紋越相像。以8801651為例,有一個候選人的分數就比其他的都要高,而且高出一千點之多,這隻有一個可能。
它就是我們要找的對象。
或像範德脫口而出的那樣:“這玩意兒熱得發燙。”
中獎的候選人依程序被編為nic112。
我真的沒有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這麽看來,在她身上留有指紋的人在數據庫有檔案?”我問。
“不錯。”
“意思是他可能有前科?”
“很可能,但不絕對。”範德站起來,走到有指證結果的終端機前,一麵輕敲鍵盤,一麵瞪著屏幕。他繼續說:“也可能是其他的理由,比如說他是警察,或曾經申請開出租車的執照。”
他搜尋出那些指紋卡。頓時,那些放大了的藍綠色旋渦蓋印在嫌犯的指紋上,右邊一行則列出嫌犯的性別、種族、生日與其他相關數據。範德將其打印出來,交給我。
我仔細研讀結果,一遍又一遍地檢查nic112的身份。
馬裏諾一定會興奮得半死。
電腦結果顯示,毋庸
“天氣怎麽樣?”我立刻問。
柏莎與我麵對麵站在寬敞的前廳。她明白我的意思。每當露西來這兒住,一到晚上我們必然有這番對話。
“糟得很,凱醫生。那孩子整天都在你的房間裏打電腦。我說給你聽,我不過踏進一腳要給她個三明治,稍微問她一聲,她就大喊大叫鬧個不休。不過我知道,”她的眼睛柔和下來,“她隻是氣你得去工作。”
負疚感滲透了我麻木的心靈。
“我看了晚報,凱醫生,天可憐見的。”她伸手套進雨衣,“我知道你為什麽花了一整天時間忙這事兒。主啊,主啊!我希望警察會抓到他,好狠啊,真是兇殘。”
柏莎知道我工作的性質,但她從未問過任何問題。就算我辦的案子牽涉到她的鄰居,她也從不過問。
“晚報在那裏。”她指指客廳,從門旁的桌上拿起皮包,“我藏在沙發的墊子底下,沒讓她看到。我不知道你準不準她看,凱醫生。”她出門前拍拍我的肩。
我看著她走到車邊,然後慢慢倒車離去。上帝保佑她!我不再替我的家人向她道歉。我的母親、妹妹、外甥女不是麵對麵,就是在電話裏侮辱過她,或是對她很不禮貌。但她明白,她既不表示同情,也不加以批評,不過我有時懷疑她替我感到難過,這隻會讓我更難受。我關起前門,走進廚房。
廚房是我最喜歡的房間。天花板很高,廚具不多,但很時尚。我喜歡自己動手做吃的,比如做麵、擀麵,所以廚房中央有一塊鬆木板,高度正好適合五英尺三英寸的我。早餐桌正對著一扇大窗,望出去可以看到後院的林子和喂鳥的食盒。在全套淡原木色調的櫥櫃與流理台之間,疏落地插著從我悉心照料的花園裏摘下的黃色和紅色的玫瑰。
露西不在那裏。她的晚餐盤擱在瀝水架上。我想她又跑到我的書房了。
我打開冰箱,例了杯酒,靠著流理台,閉目淺酌。我不知道該怎樣對待露西。
從我離開戴德縣的法醫辦公室,搬離那個我在那兒長大並在離婚後重返的城市以來,去年夏天露西第一次來我這裏。她是我唯一的外甥女。她是個天才兒童,十歲時就已會做高中程度的數學題,一個極難纏、有謎一樣拉丁血統的小孩。她小時候,父親就過世了,除了她媽媽、我唯一的妹妹多蘿茜,她無
依無靠。多蘿茜忙於撰寫童書,忙到沒時間去照顧她的親生骨肉。露西對我的崇拜可以說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可是現在我並沒有精力來迴報她的依戀。開車迴來時,我甚至考慮過要不要更改她的機票迴程日期,早點送她迴邁阿密,但我狠不下心來。
她一定會很失望。她不會明白為什麽在她短短的一生中處處遭拒。這將會是最後的一擊,再次提醒她,她是多大的麻煩,沒有人要她。整整一年,她都企盼著來這裏,而我也有相同的期望。
我又啜了一口酒,等待著那種完全的靜止來鬆弛我緊繃的神經,安撫我的焦慮。
我的房子在城市西邊的一個新小區。一棟棟大房子坐落在花木扶疏、一英畝大小的土地上,街上往來的車子大多是大型旅行車或家用轎車。這裏非常安靜,破門搶劫或搗毀住家的案子極少,我甚至不記得上次警車巡邏的時間。這種寧靜和安全感是不論花多少錢都值得的,而且對我來說,這是必需品。清晨,當我臨窗吃早餐時,我知道窗外唯一可能發生的暴力事件是一隻鬆鼠與一隻冠蘭鴨爭食。這樣的環境安撫了我紛亂的心神。
我深吸一口氣,再啜了口酒。我開始害怕上床,害怕入睡前在黑暗中的時刻——當我讓自己靜下心放鬆警戒時的那種感覺。洛麗·彼得森的模樣無時無刻不在我眼前浮動,就像水庫閘門大開,想象力奔瀉不盡,一幕幕景象越變越恐怖。
我看到他和她征臥室裏。我幾乎可以看到他的臉,但上麵並沒有五官,隻有一團像臉的肉一閃而過。她可能是因被冰冷的刀刃頂在脖子上而驚醒,也可能是聽到了他那讓人膽寒的聲音。她先試著同他講道理,想盡辦法勸他不要動手。天知道她說了多久,但他割斷了桌燈的電線,開始動手綁她。她是哈佛畢業生,一位外科醫生,她會試著用心智去對付這種無可理喻的行動。
然後,我心裏的景象變得狂亂,就像快放的影片。我看到她臨死前的掙紮轉為不可言喻的恐怖。我不能再看,再也忍受不了。我一定要控製思緒。
書房外麵是後院的林子,我通常把百葉窗拉下來,因為一看到外麵的景色,我就很難專心。我在門口停住,靜靜地轉移注意力。露西背對著我,正用力敲打那具放在堅實橡木桌上的電腦鍵盤。我好幾個星期沒清理過這房間了,裏麵一塌糊塗,見不得人。書櫃裏的書東歪西倒,地上堆了很多《法律記者》雜誌,其他的也都七零八落。我的畢業證書與執照靠牆堆著——康奈爾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喬治城大學
等等,我原來打算把它們掛在城裏的辦公室,但總抽不出時間去做。深籃色的中國地毯一角,歪歪斜斜堆了一堆待整理的雜誌。事業的成功讓我再沒有時間把房子理得清清爽爽,但看到這般雜亂,還是讓我心神煩躁,不能忍受。
“你幹嗎在那裏偷窺我?”露西沒有轉過身來,兀自嘟囔了一聲。
“我沒有偷窺你。”我微微一笑,親親她發亮的紅發。
“哼!你有。”她的手不停地敲打鍵盤,“我看到了,我從屏幕上看到了你的影子。你站在門口看我。”
我伸出手臂圍住她,將下巴擱在她頭上,直視麵前一排排黃綠色的電腦指令。以前我從不知道屏幕可以像一麵鏡子,難怪我的程序分析師瑪格麗特就算背對著門,還是能一一叫出經過她辦公室的人。在屏幕上,露西的臉顯得模糊不清,我至多可以看到她那副大人氣的玳瑁眼鏡。她通常會像隻小樹蛙般的抱住我,但現在顯然心情惡劣。
“很抱歉我們今天沒法去蒙蒂塞洛,露西。”我試探著說。
她聳聳肩。
“我和你一樣失望。”我說。
她再次聳肩。“反正我想玩電腦。”
她不是故意的,但說的話像針刺一般。
“我有一大堆見鬼的事要幹,”她繼續說,同時用力敲打鍵盤,“你的電腦數據庫早該好好清理了。我敢打賭你有一年都沒有初始化了。”她坐在我的皮椅上轉來轉去。我走到一邊,兩臀交叉站在那裏。
“所以我就動手幹了。”
“什麽?你幹了什麽?”
不,露西不會這樣做。初始化後硬盤上的數據就清除了。我的硬盤裏存有大批統計圖表,是我用來寫期刊論文的,唯一的備份磁盤還是幾個月前複製的。
露西的綠眼睛瞪著我,在厚重的鏡片下看起來就像貓頭鷹。她圓圓的像小精靈般的臉毫無表情。“我查書看該怎麽做。你隻需要打iori就成了。等它初始化後,你再打入addall及catalog兩個指令就好了。非常簡單,任何蠢貨都可以做。”
我沒說什麽。我沒有為她說髒話而指責她。
我感到雙膝發軟。
記得幾年前,多蘿茜有一次打電話來,她當時完全處於一種歇斯底裏的狀態。她告訴我,她出門買東西時,露西到她的書房,一舉抹掉了她所有的磁盤,清除了上麵的全部資料。其中兩張存著多蘿茜正在
寫的書,她還沒來得及印出來或複製備份,這簡直是謀殺。
“露西,你在開玩笑?”
“噢,別緊張。”她陰鬱地說,“我已經先把你的資料全部備份了,書上是這樣說的,然後再輸入命令。所有東西都在那裏,隻是清幹淨了,我的意思是就節省空間來說。”
我拉了把矮椅子在她旁邊坐下。直到此時我才注意到,在一大疊磁盤下放著今天的晚報。從報紙折疊的樣子看來,已經有人看過了。我抽出報紙翻到頭版,一眼望去正是我最不想看到的那條新聞。
年輕外科醫生慘遭謀殺
勒殺案兇手四度出擊
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外科住院醫生於淩晨時分在柏克萊大道自家住宅裏慘遭謀殺。警方表示,這樁謀殺案與最近兩個月在裏士滿發生的另三起女子在家被勒殺的案子有很大關聯。
被害人名叫洛麗·彼得森,哈佛醫學院畢業生,現在弗吉尼亞醫學院外科實習。她生前最後出現的地方是昨天午夜過後的弗吉尼亞醫學院教學醫院急診室。據分析,她從醫院直接開車迴家,大約在淩晨零點三十分到兩點之間被殺。兇手割開一扇未上鎖的浴室紗窗,潛入死者的住宅……
一行又一行的報道。上麵有張黑白照片,醫護人員抬著她的屍體走下門前台階。還有一張較小的照片,可以認出上麵身著卡其色雨衣的人正是我。標題寫著:“首席法醫凱·斯卡佩塔醫生到達謀殺現場……”
露西睜大眼睛瞪著我。柏莎把報紙藏起來是有道理的,但露西很機靈,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一個十歲的小孩看到這樣的報道會想到什麽,特別是上而還附了張她姨媽的照片?
我從未對露西詳細解釋我的職業。我避免與她討論我們生活的野蠻的世界。我不希望她和我一樣為盲目和殘酷的血水洗禮,失去了天真與理想,再也不存一絲信任。
“這跟《邁阿密先驅報》一樣,”她的話讓我吃了一驚,“《先驅報》老是登些謀殺新聞。上星期他們在運河裏找到了一具無頭屍體。他一定是個壞蛋,才會有人把他的腦袋割掉。”
“說不定,露西。但就算他是壞蛋,還是不該被砍下頭,而且,不是每個被謀殺的人都是壞人。”
“媽媽說他們都是壞人,好人不會被謀殺。隻有妓女、毒販或者強盜才會。”
多蘿茜的確會說出這種話來,但更糟的是露西真的相信她說的話。一股囤積已久的憤怒從我心底冒
了上來。“但那個女子是破勒死的。”
露西的想法動搖了。她的眼睛睜得那麽大,幾乎可以把我吞下去。“她是個醫生,姨媽,她怎麽會是壞人呢?你也是醫生,她就像你一樣。”
我忽然警覺到現在已經很晚了。我關掉電腦,牽著露西的手走出書房,進入廚房。當我轉頭問她要不要在上床前吃點心時,卻猝不及防地發現她正咬住下唇,眼裏充滿淚水。
“露西,怎麽哭了呢?”
她拚命地抓住我抽泣,哭叫道:“我不要你死,我不要你死。”
“露西!”我驚住了,不知如何是好。她發脾氣、使性子我都不意外,但這是怎麽了?我可以感到她的淚水沾濕了我的襯衫,可以感到那緊貼住我的小身體發熱、緊張。
“別怕,露西。”我想不出別的話,隻有把她抱得更緊。
“我不要你死,姨媽。”
“我不會死,露西。”
“爸爸就死了。”
“不會有壞事發生在我身上,露西。”
我的話並不足以安慰她。報上的新聞像是對她下了毒。她有成人的智慧,但又未脫離兒童的想象力,何況她原本就有很深的不安全感和失去父親的經曆。
上帝!我想不出要如何迴應才好。我母親對我的非難開始在我內心深處沉浮。我沒有孩子,我大概會是個糟糕的母親。“你該是個男人。”我和母親最近一次的遭遇戰中她如是說,“你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和實現野心上,一點也不像女人。凱,你會變成個蟲幹。”
當我在心靈最空虛、最痛恨自己的時刻,天殺的,我童年時家裏草坪上那些蟲子的軀殼就會浮現在眼前。半透明、硬脆幹扁、死透的蟲!
平時我不會這麽做——給一個十歲大的小孩倒一杯酒。
我帶她到她的房間,然後,我們坐在床上喝酒。她問我的問題卻不是我能迴答的。她問:“為什麽有人要傷害別人?”“這樣做是玩遊戲嗎?他覺得好玩才這樣做的嗎?像mtv上的節目,他們在mtv上也做那樣的事,但那是假裝的,沒有人真的受傷。說不定他不是故意傷害他們的。姨媽。”
“有人就像惡魔一樣。”我平靜地迴答,“就像狗,露西,有些狗無緣無故就咬人。他們有問題。他們很壞,而且一直都很壞。”
“因為別人先對他們很不好,他們就變成壞人了。”
“有時候
是這樣,”我告訴她,“但並不是絕對如此。有時候一點理由也沒有。從另一方麵來說,有沒有都不重要。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有些人寧願做壞人,他們就是對入很殘酷。這是人生醜惡不幸的地方。”
“就像希特勒一樣。”她低聲說,又喝了一口酒。
我開始用手指梳理她的頭發。
她繼續嘀嘀咕咕,但聲音裏充滿睡意。“吉米·庫珀也是。他住在我們街上,老喜歡用bb槍打鳥。他還喜歡從鳥巢裏把鳥蛋偷走,然後把它們摔在地上,看那些鳥寶寶掙紮。我恨他,我恨吉米·庫珀。有次他騎自行車經過,我就對他扔石頭。我打中了,但他不知道是我,我躲在樹叢後麵。”
我啜著酒,梳理她的頭發。
“上帝不會容許壞事發生在你身上的,對不對?”她問。
“不會有壞事發生在我身上,我保證。”
“如果你祈禱上帝照顧你,他就會照顧你,對不對?”
“他會照顧我們。”我不確定自己是否相信這一點。
她皺起眉。我也不確定她相信。“你從來沒有感到害怕嗎?”
我禁不住微笑。“所有人都有害怕的時候,但我百分之百安全。沒有任何壞事會發生在我身上。”
她睡著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希望永遠待在這裏,姨媽,我想要和你一樣。”
兩小時後,我了無睡意地坐在樓上,瞪著一頁書,卻一個字也沒看進去。忽然,電話鈴響了。
我好像已經形成條件反射,瞬間驚跳起來,一把抓起聽筒。我的心怦怦直跳,猜想最有可能是馬裏諾。我怕淩晨的場景會再次上演。
“喂!”
沒人迴答。
“喂?”
電話那頭依稀傳來鬼氣森森的音樂,讓我想起那種在清晨放映的外國電影或恐怖電影,或是那種老式唱機磨砂般的聲音,然後,電話斷了。
“咖啡?”
“嗯。”我應了一聲。
這幾個字足以代替互道早安。
不論我什麽時候走進尼爾斯·範德的檢驗室,他的第一句話永遠是:“咖啡?”我也永遠會要上一杯。咖啡因與酒精是我的兩大弱點。
在買車時,不像裝甲車一樣堅固的我絕不考慮,不係上安全帶我絕不開車。我的房子裏到處裝有防火警鈴,外加一套昂貴的防盜係統,而且
隻要有可能,我就避免乘飛機,寧可坐了火車慢慢來去。
咖啡因、酒精、膽固醇這三種人人視為大敵的東西,我發誓絕不放棄。我參加過一個全國性會議,與三百多個病理學家同桌宴飲。這些人是全世界對疾病與死亡鑽研最深的專家學者,但四分之三的人既不慢跑,也不做有氧運動;隻要有車坐,絕不動腳;有位子坐時,絕不站著;除非是下樓或下山,比較不費氣力,不然一見樓梯山坡,避之唯恐不及。三分之一的人抽煙,幾乎每個人都喝酒,而所有的人無不開懷饕餮,好像人人沒有明天。
壓力、沮喪,加上可能因為天天目擊慘劇,我們比其他人更需要歡娛。人生能講道理嗎?一個愛嘲諷世事的芝加哥法醫朋友就喜歡說:“什麽了不得的,你會死,人人都會死,就算你死的時候還很健康,那又怎樣?”
範德走到他桌後的咖啡機旁,倒了兩杯咖啡。他不知為我倒了多少次了,但從來不記得我喝黑咖啡。
我前夫也永遠不記得。我和東尼生活了六年,但他從來不記得我喝黑咖啡,吃五分熟的牛排,牛排的顏色不需要像聖誕節的色彩,隻要帶一點粉紅就行。更別提衣服的尺寸了。我穿八號,我的身材幾乎穿什麽都行,但我受不了任何繁複的花樣。而他呢?他老是送我六號的衣服,而且帶著花邊,還半透明——隻適合上床穿。他母親最喜歡的顏色是春綠,她的尺寸是十四號,一堆花邊是她的最愛。她討厭套頭裝,喜歡拉鏈。她對羊毛敏感,懶得穿任何需要幹洗、熨燙的衣服,憎恨任何帶紫的顏色,視白色和米色為不切實際,絕不穿橫條或卷花,但對那種超軟皮衣則毫不在意。她相信她的身材與褶子絕對無法配合,但偏好口袋,越多越好。東尼替他母親買東西時從未出錯。
範德在我們兩人的杯子裏分別丟下整整一大匙奶精與砂糖。
他還是照舊不修邊幅,又細又疏的灰發活像叢生的野草,寬大的罩袍上抹著一道道驗指紋的黑色粉末,胸前染著墨水的口袋裏鼓脹出一大蓬圓珠筆和簽字筆。他個子很高,四肢瘦長見骨,偏有個不成比例的大肚子,頭形活像個燈泡,眼睛則是那種洗得透徹的藍色,裏麵永遠彌漫著思想。
我在這裏的第一個冬天,有天傍晚他到我的辦公室來宣布下雪了。他的脖子上纏著一條紅色的長圍巾,套在耳朵上的則是一頂飛行皮帽,很可能是按郵購目錄買的。這是我見過最可笑的一頂冬帽。我想他如果坐在一架一戰時的戰鬥機裏,一定如魚得水。在辦公室我們就叫他“飛行的
荷蘭人”。他老是忙忙碌碌的,樓上樓下奔來奔去,檢驗室罩袍在腿邊揮來蕩去。
“你看報了沒?”他一邊問,一邊向咖啡吹氣。
“全世界誰沒看到。”我沒好氣地迴答。
星期天的頭版新聞比星期六晚上的更糟。巨大的橫幅標題占據了整個報紙的上半頁,每個字母足有一英寸高。邊上有對洛麗·彼得森的專題報道,還有一張看起來很像是從畢業紀念冊上翻拍的相片。艾比·特恩布爾的手段雖然不是很過分,但也夠緊迫逼人了。她試過采訪洛麗·彼得森住在費城的家人。據她聲稱,他們悲痛過度,無法置評。
“這種報道對我們沒有一點好處。”範德說。誰不知道呢?“我想知道是什麽人漏的口風,好將他們的手指吊起來。”
“那些警察從沒學會沉默之道。”我告訴他,“如果他們學會閉嘴,他們就再也不能抱怨有人走漏了消息。”
“說不定確實是警察走漏了消息,但不管是誰,這種新聞快把我太太逼瘋了。如果我們住在城裏,她一定要我們今天就搬走。”
他走到桌前,上麵堆滿了打印出來的數據、照片和電話留言,還有個一誇脫的啤酒瓶,以及一塊沾有幹血的地板瓷磚,兩樣都放在有“證物”標簽的塑料袋裏。約十小瓶福爾馬林散布四處,每一瓶裏都有一段從第二節關節處被剪下來的指尖,上麵都有被燒過的痕跡。對未經指認但被嚴重燒傷,或已相當腐爛的屍體,用普通辦法常常無法采到指紋。在這麽一大堆悚厲的證物之中,一瓶凡士林強化保養乳液頗不協調地豎立在那裏。
範德往手上抹了一些乳液,戴上一副白色棉布手套。丙酮、二甲苯和不斷的洗手是他工作的一部分,這些東西對皮膚的殺傷力很大。如果他沒戴手套就使用了一種顯現隱性指紋的化學藥劑茚三酮,我一望便知,因為他整個星期都會甩著發紫的手指走來走去。他一完成這套清早必行的儀式,就伸手一指,要我跟他到四樓的走廊。
幾個房間過後是電腦室,裏麵幹幹淨淨像消過毒似的,擺滿了各式淡銀色的盒狀機器,看起來活像太空時代的洗衣房。那具光滑直立、外形類似一套洗衣機與烘幹機的是比對指紋的機器。它的作用是將不知名的指紋與儲存在指紋數據庫裏的幾百萬個指紋比較,看看有沒有人中獎。它簡稱fmp,經過先進的平行處理,這家夥一秒鍾能比對八百個指紋。範德不喜歡枯坐在那裏等結果,通常會把指紋擱在那裏過夜,這樣第二天一早來上班時就有結
果可看。
範德在星期六已經完成了整個過程中最費時的部分,就是把指紋準備好輸入機器。他得先將隱性的指紋拍照,放大五倍,在每張相片上放一張描圖紙,然後用細簽字筆描出最顯著的痕跡,再把畫過的指紋圖縮小,使它與實際采得的指紋大小完全一致。最後他把相片粘在輸出隱性指紋的紙片上,輸入電腦分析,現在就等結果出來了。
範德坐在那裏,好像一個鋼琴獨奏家在等待演奏。我幾乎期待著他掀起白袍的下擺,伸直手指作準備。他的施坦威鋼琴是一部遙控輸入器,有鍵盤、屏幕、圖像掃描儀、指紋圖像器和其他各類機器。圖像掃描儀可以同時輸入指紋卡和隱性的指紋,指紋影像處理器則可以自動檢驗指紋的特性。
我看著他輸入若幹指令,然後按打印機的按鈕。一長串嫌疑人的名單快速顯現在有綠色條紋的印表紙上。
範德撕下印表紙的同時,我拉過一把椅子坐下。根據不同的案子,他將資料分成十個部分。
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編號8801651上。這個號碼代表在洛麗·彼得森身上發現的隱性指紋。電腦比對的過程很像是參加選舉。可能相符的指紋稱作候選人,再根據它們的分數排名。分數越高,表示候選人與輸入的無名指紋越相像。以8801651為例,有一個候選人的分數就比其他的都要高,而且高出一千點之多,這隻有一個可能。
它就是我們要找的對象。
或像範德脫口而出的那樣:“這玩意兒熱得發燙。”
中獎的候選人依程序被編為nic112。
我真的沒有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這麽看來,在她身上留有指紋的人在數據庫有檔案?”我問。
“不錯。”
“意思是他可能有前科?”
“很可能,但不絕對。”範德站起來,走到有指證結果的終端機前,一麵輕敲鍵盤,一麵瞪著屏幕。他繼續說:“也可能是其他的理由,比如說他是警察,或曾經申請開出租車的執照。”
他搜尋出那些指紋卡。頓時,那些放大了的藍綠色旋渦蓋印在嫌犯的指紋上,右邊一行則列出嫌犯的性別、種族、生日與其他相關數據。範德將其打印出來,交給我。
我仔細研讀結果,一遍又一遍地檢查nic112的身份。
馬裏諾一定會興奮得半死。
電腦結果顯示,毋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