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日天憂心忡忡地向孫一匯報了草原上可能有大戰的情報。孫一皺著眉頭問道:“打仗不都是要保密嗎?怎麽可能仗還沒開始,就先傳得風言風語了?”
楊日天迴答:“草原上見仗不同中原。草原上地廣人稀,通知部族、邀請幫手就要費不少時日,長途奔襲還要先把馬養好膘,往往都是提前幾個月就散出去聚攏人馬的地方和出兵的日期,根本不可能保密。”
孫一沒想到草原上打仗,居然跟流氓約架是一個路子。
不過既然牽扯到愛新金國,孫一不防做做弊。
孫一掏出手機,想查查在崇禎五年,滿清在草原上有沒有動作。
結果,這一年,滿清不僅在草原有動作,而且還是大動作!
這一年“皇太極二征察哈爾”!
按照正史資料:
天聰六年(明崇禎五年,1632)四月初一,皇太極率軍離沈陽,西征林丹汗,適值遼河水漲,人馬浮水而過,兩晝夜始渡完。沿途蒙古各部貝勒紛紛率兵從征諭旨前來相會,來會者有喀喇沁、土默特、喀喇車裏克、伊蘇忒、紮魯特、敖漢、奈曼、阿祿、巴林、科爾沁等部及北邊蒙古諸部等數十位貝勒,均獻酒獻馬,汗設大宴相待。
四月十六日,金汗召集各貝勒,嘉獎踴躍遵命之貝勒,訓斥怠緩之人。布啦布啦布啦布啦布啦布啦布啦布啦。各貝勒皆叩首受命。
皇太極下令,日夜兼程,直取林丹汗住地,一舉蕩平察哈爾。
四月二十二日,大軍過興安嶺,行軍已達一千三百多裏(從沈陽算起)。但是,連一個察哈爾人也未看到。原來鑲黃旗的兩名舊蒙古人,於十八日夜間潛盜良馬六匹,飛奔察哈爾,通知金兵大舉來攻。“林丹汗聞之大懼,遍諭部眾,棄本土而奔,遣入歸化城,驅富民及牲畜盡渡黃河。察哈爾國人倉卒逃遁,一切輜重,皆委之而去。”
皇太極知悉此情,諭領兵諸貝勒大臣:“察哈爾知我整旅而來,必不敢交鋒,追愈急,則彼遁愈遠,我軍馬疲糧竭,不如且赴歸化城暫住”。於是大軍向歸化城前進。
五月二十三日,分兵兩翼,左翼以貝勒阿濟格為帥,率科爾沁、紮魯特、喀喇沁、土默特、阿祿等部兵一萬,往掠大同、宣府邊外一帶察哈爾部民;右翼命濟爾哈朗、嶽托、德格類、薩哈廉、多爾袞、多鐸、豪格等貝勒領兵二萬,往掠歸化城黃河一帶部民;汗與貝勒代善、貝勒莽古爾泰統大軍繼進。
二十七日獲悉,林丹汗聞金兵入境,驚慌失措,“盡攜部民、牲畜、財物,渡黃河以遁,所遺止窮民耳”。這一天,大軍行馳七百裏,西至黃河木納漢山,東至宣府,自歸化城南及明國邊境,“所在居民逃匿者,悉俘之,歸附者,編為戶口”。
皇太極認為此戰目的基本達到,遂統軍東返,於七月二十四日迴到沈陽。此行往返萬餘裏,曆時三個月零二十六天。
林丹汗率部遷往青海,“臣民素苦其暴虐,抗違不行”,原有三十餘萬部眾,途中逃散者十之七八。兩年後,無處安身的林丹汗,病死於青海大草灘,餘部紛紛迴歸,投順於金汗。
就是說,今年夏天曆史上還真有這麽一仗!指揮這場戰役的居然還是大名鼎鼎的皇太極!
當然不管是皇太極還是林丹汗,以鐵木營現在的實力,碰上誰都是白給。
好命苦啊。腳跟還沒站穩,就碰上草原大戰。
孫一的第一反應就是躲在狼山川裏不出去,千萬別讓人發現了。
仔細研讀,發現史料記載的是“五月二十七日,大軍行馳七百裏,西至黃河木納漢山。”木納漢山就是後世的陰山西山嘴,鐵木營叫做青山嘴的地方。孫一心下大喜,這麽說皇太極沒進入狼山川!
孫一又馬上覺得不對,“大軍一日行馳七百裏”,這是曆史,不是演義,打仗哪有一天趕路七百裏的?
再迴頭閱讀一遍“史料”,孫一疑竇重生!
這一仗,怎麽好像皇太極根本就沒打?就是在行軍?
林丹汗好賴也是曆史上有名的一方霸主,怎麽直接就被嚇跑了?
四月二十二日得知林丹汗跑了,皇太極居然不追還放慢行軍速度?
五月二十七日明知林丹汗已經過了黃河,皇太極才下令大軍行馳七百裏還有什麽用?
四月十六日,蒙古各部好象還人心不穩,皇太極一番演講虎軀一震就收服各部。怎麽像是穿越小說?
孫一程序員的邏輯思維告訴他,所謂“曆史記載”肯定有問題!
符合邏輯的解釋隻能有兩種:
一是皇太極率“大軍”前來,根本無意和林丹汗硬拚,放出風聲作出姿態,逼迫林丹汗西遷,然後在得知林丹汗渡河以後快速搶奪民眾物資;
二是草原上有一場空前血戰,死人無數,但是日後滿清的政治家們為了聯合歸順的蒙古部落,在“史料”裏輕描談寫,降低蒙滿之間的仇恨值。
唯一確定的隻能有一個:今年夏天草原上確實有一仗!而且是皇太極打贏了!
至於“林丹汗率部西遷青海”,孫一很擔心他會借道狼山川。如果林丹汗的人馬發現了鐵木營,也是滅頂之災。
孫一諮詢楊日天:“遊牧部落轉移,一般都有什麽特別的安排?”
楊日天答道:“遊牧人一年要換幾次牧場,基本上是夏天到山坡,冬天到暖窩。”
孫一索性說得具體些:“如果遊牧部落夏天換牧場,有什麽講究?”
楊日天迴道,“夏天是牲口長膘的時節,夏季營盤一般都是不改的。”
孫一幹脆直說,“如果是夏天非換牧場不可呢?”
楊日天理理思路,道:“以羊來說,夏天一日要飲水兩三次,沿途一定要有水源,一般羊日行十裏,牛十五裏,馬二三十裏,遷徙的路徑必須在水源的這個範圍裏。”
孫一暗吸一口氣,這麽說,林丹汗很可能沿著黃河西遷。
孫一又問:“今天是幾月幾日?”
楊日天答:“明天立夏,今天是五月初三。”
這麽說,其實皇太極可能已經在路上了!林丹汗可能已經開始西遷了!
不管實際上草原上的這場大戰是怎麽進行的,鐵木營必須做出準備。
而鐵木營眼下還在和一群水匪糾纏不清。
孫一低聲道:“必須迅速解決掉土匪!”
楊日天點點頭,這正是他擔心的:“外圍小島的土匪去過老巢的不多,現在根據俘虜交代,我們對匪巢的具體部署還是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
孫一狠狠心,對楊日天說:“請巴特爾帶最好的馬和騎手來!我飛上天去看看!”
楊日天迴答:“草原上見仗不同中原。草原上地廣人稀,通知部族、邀請幫手就要費不少時日,長途奔襲還要先把馬養好膘,往往都是提前幾個月就散出去聚攏人馬的地方和出兵的日期,根本不可能保密。”
孫一沒想到草原上打仗,居然跟流氓約架是一個路子。
不過既然牽扯到愛新金國,孫一不防做做弊。
孫一掏出手機,想查查在崇禎五年,滿清在草原上有沒有動作。
結果,這一年,滿清不僅在草原有動作,而且還是大動作!
這一年“皇太極二征察哈爾”!
按照正史資料:
天聰六年(明崇禎五年,1632)四月初一,皇太極率軍離沈陽,西征林丹汗,適值遼河水漲,人馬浮水而過,兩晝夜始渡完。沿途蒙古各部貝勒紛紛率兵從征諭旨前來相會,來會者有喀喇沁、土默特、喀喇車裏克、伊蘇忒、紮魯特、敖漢、奈曼、阿祿、巴林、科爾沁等部及北邊蒙古諸部等數十位貝勒,均獻酒獻馬,汗設大宴相待。
四月十六日,金汗召集各貝勒,嘉獎踴躍遵命之貝勒,訓斥怠緩之人。布啦布啦布啦布啦布啦布啦布啦布啦。各貝勒皆叩首受命。
皇太極下令,日夜兼程,直取林丹汗住地,一舉蕩平察哈爾。
四月二十二日,大軍過興安嶺,行軍已達一千三百多裏(從沈陽算起)。但是,連一個察哈爾人也未看到。原來鑲黃旗的兩名舊蒙古人,於十八日夜間潛盜良馬六匹,飛奔察哈爾,通知金兵大舉來攻。“林丹汗聞之大懼,遍諭部眾,棄本土而奔,遣入歸化城,驅富民及牲畜盡渡黃河。察哈爾國人倉卒逃遁,一切輜重,皆委之而去。”
皇太極知悉此情,諭領兵諸貝勒大臣:“察哈爾知我整旅而來,必不敢交鋒,追愈急,則彼遁愈遠,我軍馬疲糧竭,不如且赴歸化城暫住”。於是大軍向歸化城前進。
五月二十三日,分兵兩翼,左翼以貝勒阿濟格為帥,率科爾沁、紮魯特、喀喇沁、土默特、阿祿等部兵一萬,往掠大同、宣府邊外一帶察哈爾部民;右翼命濟爾哈朗、嶽托、德格類、薩哈廉、多爾袞、多鐸、豪格等貝勒領兵二萬,往掠歸化城黃河一帶部民;汗與貝勒代善、貝勒莽古爾泰統大軍繼進。
二十七日獲悉,林丹汗聞金兵入境,驚慌失措,“盡攜部民、牲畜、財物,渡黃河以遁,所遺止窮民耳”。這一天,大軍行馳七百裏,西至黃河木納漢山,東至宣府,自歸化城南及明國邊境,“所在居民逃匿者,悉俘之,歸附者,編為戶口”。
皇太極認為此戰目的基本達到,遂統軍東返,於七月二十四日迴到沈陽。此行往返萬餘裏,曆時三個月零二十六天。
林丹汗率部遷往青海,“臣民素苦其暴虐,抗違不行”,原有三十餘萬部眾,途中逃散者十之七八。兩年後,無處安身的林丹汗,病死於青海大草灘,餘部紛紛迴歸,投順於金汗。
就是說,今年夏天曆史上還真有這麽一仗!指揮這場戰役的居然還是大名鼎鼎的皇太極!
當然不管是皇太極還是林丹汗,以鐵木營現在的實力,碰上誰都是白給。
好命苦啊。腳跟還沒站穩,就碰上草原大戰。
孫一的第一反應就是躲在狼山川裏不出去,千萬別讓人發現了。
仔細研讀,發現史料記載的是“五月二十七日,大軍行馳七百裏,西至黃河木納漢山。”木納漢山就是後世的陰山西山嘴,鐵木營叫做青山嘴的地方。孫一心下大喜,這麽說皇太極沒進入狼山川!
孫一又馬上覺得不對,“大軍一日行馳七百裏”,這是曆史,不是演義,打仗哪有一天趕路七百裏的?
再迴頭閱讀一遍“史料”,孫一疑竇重生!
這一仗,怎麽好像皇太極根本就沒打?就是在行軍?
林丹汗好賴也是曆史上有名的一方霸主,怎麽直接就被嚇跑了?
四月二十二日得知林丹汗跑了,皇太極居然不追還放慢行軍速度?
五月二十七日明知林丹汗已經過了黃河,皇太極才下令大軍行馳七百裏還有什麽用?
四月十六日,蒙古各部好象還人心不穩,皇太極一番演講虎軀一震就收服各部。怎麽像是穿越小說?
孫一程序員的邏輯思維告訴他,所謂“曆史記載”肯定有問題!
符合邏輯的解釋隻能有兩種:
一是皇太極率“大軍”前來,根本無意和林丹汗硬拚,放出風聲作出姿態,逼迫林丹汗西遷,然後在得知林丹汗渡河以後快速搶奪民眾物資;
二是草原上有一場空前血戰,死人無數,但是日後滿清的政治家們為了聯合歸順的蒙古部落,在“史料”裏輕描談寫,降低蒙滿之間的仇恨值。
唯一確定的隻能有一個:今年夏天草原上確實有一仗!而且是皇太極打贏了!
至於“林丹汗率部西遷青海”,孫一很擔心他會借道狼山川。如果林丹汗的人馬發現了鐵木營,也是滅頂之災。
孫一諮詢楊日天:“遊牧部落轉移,一般都有什麽特別的安排?”
楊日天答道:“遊牧人一年要換幾次牧場,基本上是夏天到山坡,冬天到暖窩。”
孫一索性說得具體些:“如果遊牧部落夏天換牧場,有什麽講究?”
楊日天迴道,“夏天是牲口長膘的時節,夏季營盤一般都是不改的。”
孫一幹脆直說,“如果是夏天非換牧場不可呢?”
楊日天理理思路,道:“以羊來說,夏天一日要飲水兩三次,沿途一定要有水源,一般羊日行十裏,牛十五裏,馬二三十裏,遷徙的路徑必須在水源的這個範圍裏。”
孫一暗吸一口氣,這麽說,林丹汗很可能沿著黃河西遷。
孫一又問:“今天是幾月幾日?”
楊日天答:“明天立夏,今天是五月初三。”
這麽說,其實皇太極可能已經在路上了!林丹汗可能已經開始西遷了!
不管實際上草原上的這場大戰是怎麽進行的,鐵木營必須做出準備。
而鐵木營眼下還在和一群水匪糾纏不清。
孫一低聲道:“必須迅速解決掉土匪!”
楊日天點點頭,這正是他擔心的:“外圍小島的土匪去過老巢的不多,現在根據俘虜交代,我們對匪巢的具體部署還是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
孫一狠狠心,對楊日天說:“請巴特爾帶最好的馬和騎手來!我飛上天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