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良久,輕聲道:“小慈。”

    江慈覺他有些怪異,下意識往後退了一小步。裴琰稍猶豫了一下,還是將當日為求挾製易寒、強押燕霜喬之事講述出來。

    江慈默默聽裴琰講罷,心中一陣酸楚,原來師姐竟是―――

    帳內靜默無聲,裴琰望著江慈,麵露微笑。江慈張了張嘴,卻又不知該說什麽,再過片刻,直視裴琰,平靜道:“多謝相爺,允我去與師姐相見。”

    裴琰輕敲著案幾,道:“你明日,勸一下你師姐,讓她和明飛一起迴來。”又和聲道:“你和你師姐說,隻要明飛肯迴來,我既往不咎。你和你師姐,都可以留在我軍中。”

    江慈並不答話,向他行了一禮,退出大帳。

    裴琰目送她的背影,笑容慢慢斂去,又陷入沉思之中。良久,喚道:“安澄!”

    帳外的長風衛遲疑了一下:“——侯爺。”

    裴琰愣了一下:“哦,是安潞,你進來一下。”

    安潞入帳,裴琰問道:“當日我讓安澄查明飛的底細,後來一直沒有迴稟,你可知此事?”

    安潞忙道:“屬下知道,安大哥是命朱定去查的此事,朱定迴報說未查出什麽來,安大哥讓他繼續查,原想著查出什麽再報給侯爺的。”

    裴琰點了點頭:“安澄不在了,以後暗衛的事情由你負責。其餘的,你暫時先理著,到時交給童敏。”

    安潞忙單膝下跪:“屬下遵命!”

    江慈心緒難平,迴到醫帳,忙到入夜時分,方才迴帳。

    “小慈。”崔亮在帳外喚道。

    江慈忙奔了出去:“崔大哥。”

    營地旁的田野散發著陣陣草香,蛙鳴聲此起彼伏,如果不是身後接天營帳和滿營燈火,江慈恍若迴到了遙遠的鄧家寨。

    崔亮轉過身,望著江慈:“小慈。”

    “嗯。”

    “你明天,隨你師姐走吧。”

    江慈微笑著搖了搖頭。

    崔亮低歎一聲,伸手替她理了理軍帽,道:“小慈,我知道你很想學醫救人,但這裏真的不是你呆的地方。”他頓了頓,道:“小慈,我把你當自己的親妹子一般,想你平平安安,嫁一個忠厚老實之人,而不是―――”

    江慈麵頰微紅:“崔大哥,我―――”

    夜間的風吹得草叢起伏悠蕩,江慈扯下一根

    青草,在指間纏繞,崔亮望著她的側麵,語調溫存:“小慈,你心裏,可是有了人?”

    江慈一驚,指間青草猛然斷開。她不敢看向崔亮,垂下頭去。

    “小慈。”崔亮的聲音低沉中帶著幾分嚴肅:“我不管你心中的這個人是誰,但他們都絕非你的良配。你不管和誰在一起,都要麵對許多艱難困苦,甚至會有生命危險,你千萬不要陷入這泥淖之中。明日,你還是隨你師姐離開戰場,等過一段時間,你自然會忘掉他,再找個本分老實的人,過平平安安的日子。”

    江慈微微搖了搖頭,麵頰更紅。

    “小慈,你就聽崔大哥這迴勸。”

    遠處哨鬥上,火光閃了三下,崔亮站起身:“我得去橋頭,小慈,你今晚好好想想吧。”

    天上星羅棋布,夜風徐徐而過。

    江慈默默在田野間走著,夜色下,隱約可見原野上盛開著一叢叢的野花。白色的小花在風中飄搖,柔弱的莖仿似就要被風折斷,卻又一次次倔強地挺立,在風中散發著濃鬱的芳香。

    江慈彎下腰,輕輕觸摸著那嬌嫩的花瓣,低低道:“怎麽辦?”

    一陣風吹來,野花被吹得瑟瑟搖晃,江慈直起身,默立良久,又轉身走向軍營。

    衛昭帳中,仍透著暗黃色的燭火,宗晟也仍在帳前值守。江慈立於黑暗之中,遙望著帳內那個隱約的身影,直至他帳內燈火熄滅,方轉過身去。

    夏日麗陽早早衝破雲層,辰時初,河西平原上,陽光耀目,熱意蒸騰。

    兩軍雖有約定,辰時初停戰,主力均撤離鎮波橋頭,但裴琰與崔亮商議後,為防桓軍突襲,仍作出了部署,一旦橋上有變,長風騎仍能迅速應戰,不讓桓軍攻過河西渠。

    一切部署妥當,崔亮向裴琰一揖。裴琰點了點頭,又與衛昭相視一笑,目光掠過旁邊的江慈,在她麵上停留了一瞬,微微地向她點了點頭,眼光中隱隱帶著笑意。

    三人轉身而去,裴琰負手立於中軍大帳前,目送三人往鎮波橋頭走去,雙眸微微眯起。

    寧劍瑜看了看他的神色,忍不住道:“侯爺,您就真的放心―――”

    裴琰微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劍瑜,你與子明也有一段日子的相處,應當明白他的品性。於這國家危急、百姓蒙難的時刻,他是絕不會甩手而去的。”

    寧劍瑜點頭,陽光投射在他的身上,他的笑容比陽光還要燦爛:

    “侯爺識人極準,子明此去,若是能將那人說動,咱們這仗可就好打多了,即使不能說動他離去,好歹也讓宇文景倫這小子心裏多根刺!”

    裴琰大笑,拍了拍寧劍瑜的肩:“那小子也是咱們心頭一根刺,這迴,非得好好把他拔去不可!”

    寧劍瑜喜道:“侯爺打算什麽時候反攻?”

    江慈跟在崔亮身後,眼光偶爾望向衛昭,又迅速移了開去。

    衛昭緩步而行,忽然嘴唇微動:“你走吧。”

    江慈聽得清楚,見崔亮並無反應,知衛昭正用“束音成線”向自己說話,心頭一顫,偏過頭去。

    衛昭清冷的聲音仍傳入她的耳中:“你隨你師姐走,不要再留在這裏,這裏不是你呆的地方。”

    江慈轉頭望著他,嘴張了張,又合上,眼中卻有了一層霧氣。衛昭望了望她,眼中似有一絲悲傷,終直視前方,舒緩而行,未再說話。

    崔亮一襲藍衫,笑容閑適,轉頭向衛昭道:“有勞衛大人了。”

    “崔解元客氣。”衛昭淡淡而笑。

    “衛大人就喚我子明吧。”崔亮笑道:“相爺作為主帥,不能出麵,也隻有衛大人能與易寒抗衡。為我師門之事,要勞動大人相護,崔亮實是慚愧。”

    “子明乃當世奇才,身係天下安危,衛昭自當盡力。”

    崔亮與衛昭相視一笑,又都看了江慈一眼。江慈看著他二人,展顏而笑。麗陽下,三人並肩走向鎮波橋頭。

    鎮波橋乃一座石橋,橋下渠水碧青,橋頭綠樹成蔭。隻是石縫間,青石上,隱約可見斑斑血跡,印證著這裏曾是修羅戰場。橋下的流水,緩緩移動,似要將這血腥與殺戳的氣息悄然帶走。

    河西渠兩岸,靜得不象駐紮著十餘萬大軍的戰場,鎮波橋在麗日的映照下,也燦爛得不似殺戮戰場。橋身上刻著的“鎮波”二字,端正嚴方,默默注視著三人走近。

    崔亮在橋頭悠然止步,緩慢舉目,望向對岸。

    橋的北側,三個人影穩步而來,江慈望著那個秀麗的身影越行越近,眼淚奪眶而出,急奔上橋。

    “小慈!”燕霜喬也控製不住內心的激動,衝上橋麵,將飛奔過來的江慈緊緊抱住。江慈欲待喚聲“師姐”,卻怎麽也無法成聲,隻是抱住她,淚水洶湧而出。

    燕霜喬的淚水,成串滴落在江慈肩頭,江慈終哽咽道:“師姐,對不起。”

    燕霜喬也是哽咽難言,隻是輕拍著她的背心。江慈心中也知現在不是詳說的時候,她慢慢平定情緒,聽得腳步聲響起,拭去淚水,握住燕霜喬的手,避於一旁。

    易寒走近,身形淵停嶽峙,在距橋心三步處停住。

    衛昭麵上掛著淺淺的笑容,雙手負於身後,也在距橋心三步處停住,他目光掃過易寒肋下,易寒瞳孔有些微收縮,瞬間又恢複正常。

    待他二人站定,崔亮神色平靜,緩步上橋,與一襲淡灰色布袍的滕瑞目光相觸,長身一揖:“崔亮拜見師叔!”

    滕瑞微笑著上前,將崔亮扶起,視線凝在崔亮腰間的一塊玉佩上,眼中閃過一絲悲傷,神情漸轉黯然,退後一步,躬下身去:“滕毅見過掌門!”

    崔亮坦然受了他這一禮,待滕瑞直起身,方微笑道:“師叔風采如昔,崔亮仰慕已久了。”

    滕瑞微愣,崔亮歎道:“師叔下山之後,師父日夜掛念著師叔,曾繪了幾幅師叔學藝時的畫像。崔亮三歲入的天玄閣,十餘年來,見師父每每對畫思人,實是―――”

    滕瑞黯然,崔亮從袖中取出一卷畫軸,雙手遞與滕瑞:“崔亮憑著記憶畫了這幅畫,及不上師父的丹青。”

    滕瑞看了崔亮一眼,緩緩展開畫卷。畫上,青山間,古鬆下,藍衫青年持簫而坐,紫衫少年手握書卷,似為那簫聲傾倒,望著藍衫青年,一臉崇慕之色。

    滕瑞持著畫卷的手隱隱顫抖,又抬頭望向崔亮:“師兄他―――”

    崔亮眉間湧上悲傷,束手而答:“師父於四年前的冬至日過世。”

    滕瑞唿吸有一瞬的停頓,慢慢合上雙眸,再睜開時淚光隱現,他忽低聲而吟:

    “踏隴聞香打馬歸,歌一闕,酒一杯。山中來路,燕子伴雙飛。乘風而行夜未央,簫聲慢,音塵絕。

    雨打殘紅醒複醉,前塵事,盡遺卻。迴首但看,何處離人淚?別時方恨聚時短,誰與共,千山月。”

    崔亮從袖中取出一管玉簫,簫聲宛轉,和著滕瑞這一闕《江城子》,如遼遠的懷念,又飽含長久的寂寞。

    滕瑞的目光投向南麵天際,那處,晴空如洗,天色蔚藍,昔日親如兄弟,今日已陰陽兩隔,他心神激蕩,吟唱聲漸轉高亢。崔亮的簫聲也轉而拔高,在高音處宛轉三頓,細如遊絲,卻正和上滕瑞吟唱之聲,待滕瑞吟罷,簫聲輕靈飄緲,悠悠落下最後一縷絲音。

    滕瑞連讚三聲:“好

    ,好,好!”

    “師叔過譽。”崔亮欠身。

    “看來,你師父的一身絕學,都悉數傳授於你了。”滕瑞和聲道。

    “崔亮愚鈍,隻學到一些皮毛。倒是常聽師父說起,師叔天縱奇才,師門絕學,皆能融會貫通。”崔亮麵帶恭謹。

    滕瑞微微一笑:“你象你師父一樣過謙,‘射日弓’是你的傑作吧?你師父向來不喜研究這些兇危利器。”

    崔亮微笑著望向滕瑞,但眼神中有著不容退後的銳利鋒芒:“兇危利器,用得妥當,也是拯救萬民之福器。”

    滕瑞嘴角飄出一絲笑意,走至橋欄邊,崔亮走近,與他並肩而立。

    滕瑞目光徐徐掃過河西渠兩岸,和聲道:“敢問掌門如何稱唿?”

    “不敢,師叔可喚我子明。”

    “子明。”滕瑞微喟道:“你是明白人,我既已入桓國,自不會再遵守天玄門規。咱們今日隻敘舊,不談門規。”

    崔亮雙手負於身後,微笑道:“崔亮今日來,也不是想以門規來約束師叔。崔亮隻想請師叔念及當日入天玄門學藝之誌,念及黎民蒼生,離開宇文景倫。”

    滕瑞笑了笑:“入天玄門學藝之誌,我未曾有片刻遺忘,至於輔佐王爺,更是念及黎民蒼生,深思熟慮後的選擇。”他將手中畫像慢慢卷起,遞迴給崔亮。

    崔亮眼神稍黯,接過畫像,再度展開,歎道:“師父常說,師叔自幼便有大誌,要讓天玄絕學造福於民,可萬沒料到,師叔竟會投入桓國。”

    “子明。”滕瑞道:“你師父性情雖淡泊,但絕不是迂腐之人。所以我相信你,也絕不會墨守成規。”

    “師叔說得是,成規囿人,有違自然本性。正如宇文景倫,想強行改變天下大勢,卻給蒼生帶來沉重的災難,也必然不能成功的。”崔亮將畫籠迴袖中,抬頭直視滕瑞。

    “不然。南北紛爭已久,由長久分裂走向統一已是大勢所趨。”滕瑞平靜道:“子明,師叔這些年來遊曆天下,縱觀世事,看得比你明白。華朝國力日衰,朝風腐亂,成帝陰鷙,隻識玩弄權術,世族權貴把持朝政,以權謀私,寒門士子報國無門,百姓苦不堪言。實是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候了。

    “反觀桓國,既有北方胡族刻苦悍勇之民風,又吸取了南方儒學之精華。這些年來,勵精圖治,國力日強,與南方的腐朽奢靡形成強烈的對比,統一天下,實在是天命所歸啊。”

    崔亮微微搖了搖頭:“師叔,關於天下大勢,師父臨終前,曾詳細向我分析過,也曾叮囑於我,他日若能見到師叔,轉述給師叔。”

    “哦?”滕瑞側頭望向崔亮:“師兄是何見解?”

    崔亮麵帶恭謹,道:“師父言道,古今治亂興衰,講究順勢而為,天意不可逆,民心不可違。老百姓希望的是和平安定的生活,如果為了結束南北對峙而悍然發動戰爭,結果恐怕會適得其反。”

    滕瑞笑道:“師兄在山上呆得太久,不明白天下大勢,有此一言,也不奇怪。”

    “不,師叔。”崔亮麵上隱有傷感:“您下山之後,師父曾遊曆天下遍尋於你,一尋便是數年,崔亮便是師父於此路途上收為弟子的。這十多年來,師父更是數次下山,找尋師叔。”

    滕瑞愣住,眉間漸湧一絲愧意。

    崔亮續道:“師父言道,師叔當年主張民族融合方能致天下一統、萬民樂業,這個觀點並沒有錯。師父也並無民族成見,但他認為,依現下形勢,民族融合、天下一統隻能順勢而為,不能操之過急。”

    滕瑞微笑道:“時移世易,眼下華朝內亂,嶽藩自立,月落也隱有反意。正是桓國以北統南、結束天下分裂局麵的大好時機。”

    “錯。師叔,這兩年來,我也一直供職於朝廷各部,對華朝形勢也有相當的了解。華朝現在雖亂,卻非大亂,薄雲軍謀逆已經平定,嶽藩受阻於南詔山。而月落,此族一直備受欺淩,有反意那是順理成章,但他們隻是尋求擺脫奴役,卻並無意東侵。桓軍要想趁亂吞並華朝,我看是有些癡人說夢!”崔亮話語漸厲,江慈在旁細細聽來,他的話語中多了幾分平素沒有的鋒芒,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滕瑞也不氣惱,微微而笑:“子明說我們是癡人說夢,但現下,我軍也攻到了這河西渠前,華朝北麵這麽多州府也盡落於我軍之手,裴琰新敗之軍,何足言勇?!我相信,拿下長風騎,直取京城,隻是遲早的事。”

    崔亮仰頭大笑:“師叔未免也將華朝看得太無人了。莫說裴琰隻是小敗,即便是長風騎慘敗,華朝仍有能力一戰。師叔拿下河西府後,定是見過高氏抵抗之力量,桓軍越深入,遭遇的抵抗就會越激烈,難道您打算讓宇文景倫將華朝百姓殺戮殆盡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水迢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簫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簫樓並收藏流水迢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