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衛大人為阻敵軍,被、被逆軍大將一箭射中,掉到河中,不知―――”易五越說越是激動傷心,一口氣接不上來,暈死過去。
皇帝呆立片刻,拂袖而出,冷冷道:“用最好的藥,把他的命給朕留住!”
他急急而行,不多時到了弘泰殿。殿內,董學士與太子等人正在擬調兵條程,見皇帝進來,齊齊跪落:“參見皇上!”
皇帝陰沉著臉,道:“傳朕旨意,即刻關閉宮門,宮內之人,沒有朕的手諭,一律不得出宮,將所有人等,徹查一遍!”
殿外,再是一道閃電,驚得所有人麵無血色,兵部尚書邵子和一哆嗦,手中毛筆“啪”地掉落於地。
霧氣蒸騰,裴琰泡在寶清泉中,閉上雙目,聽到安澄的腳步聲,微微一笑:“今天的軍報倒是來得早。”
“相爺,不是劍瑜那處的軍報,是肖飛傳迴來的月落的消息。”
“哦?”裴琰笑道:“我倒要看看,三郎的軍事才能,是不是和他的風姿一樣出眾!”
見他的手有些濕漉,安澄將密報展於他麵前。裴琰從頭細閱,臉上笑容漸失,霧氣蒸得他的眼神有些迷蒙。他冷哼一聲,身形帶著漫天水珠騰起,安澄忙給他披上外袍。裴琰急步進了草廬,在草廬中負手走了數個來迴,逐漸平靜,喚道:“安澄。”
“是,相爺。”安澄進來。
“傳令下去,由月落山往京城沿線,給我盯緊了,衛三郎肯定在帶著小丫頭往迴趕,一旦發現二人蹤跡,即刻報上。”裴琰望向一側壁上掛著的狐裘,眼神漸轉淩厲。
不多時,安澄卻又迴轉:“相爺,南宮公子來了。”
裴琰微笑著轉身:“玉德來了。”
南宮玨步進草廬,看了看四周,笑道:“少君倒是自在,外麵可傳你重傷得下不了床。”
裴琰大笑,步至案前:“玉德過來看看,我這句詩怎樣?”
南宮玨步過來,慢慢吟道:“春上花開隱陌桑,寄語林丘待東風。”
他淡笑道:“隻是不知現在這陣東風是不是少君想要的東風。”
“這東風嘛,還小了點,所以火燒得不夠旺,玉德得再添把柴才行。”
“是。”南宮玨微笑道:“我這一路,倒沒太閑著,估計柳風這個時候正忙著發出盟主令,召開武林大會來商討如何解決各派尋仇生事事宜。”
裴琰沉
吟道:“議事堂必有星月教主的人,玉德你細心觀察一下,把他的人找出來,既然要和他下這局棋,我總得知道他有哪些棋子。”
“是,少君放心。”
裴琰再琢磨了會,道:“玉德,你還得幫我做一件事。”
南宮玨見裴琰麵色沉肅,大異平時,忙道:“少君但有吩咐,南宮玨必當盡力而為。”
裴琰卻又恢複平靜,他負手步出草廬,南宮玨跟出,二人在小山丘上的棋台邊坐下。
林間,野花吐蕊,春風拂麵,溫泉的霧氣如同楊柳般輕柔的枝條,在山野間舞動飄散開來。
落子聲,如閑花飄落,如鬆子墜地,南宮玨卻麵色漸轉凝重,抬頭望著裴琰微微而動的嘴唇,良久,方輕輕點了點頭。
六五、玉泉驚變
天氣慢慢轉暖,春風也漸轉柔和,馬蹄曆落,車輪滾滾。
江慈放下車簾,迴過頭道:“三爺,咱們這是去哪?”
衛昭眼神冷如冰霜,看了她一眼,又凝在手中的書上。江慈心中暗歎,不再說話,右手不自覺地撫上左手,低下頭去。
馬車內有點沉悶,江慈四處看了看,拿起衛昭身側一本《懷古集》,衛昭再抬頭看了她一眼,她忙又放下。衛昭也不說話,靠上軟墊,將麵目隱於書後。
江慈笑了笑,仍舊拿起那本《懷古集》,細細讀來,忽見其中一首《陽州懷古》,師父曾手把手教自己寫過的那句“瀟水瑟瑟轉眼過,五弦難盡萬古愁”跳入眼簾,眼窩一熱,忙轉頭掀開車簾,車外的春光雖清新明媚,卻止不住她洶湧而出的淚水。
衛昭手中的書緩緩放下,看著江慈的側麵,搖了搖頭,又用書遮住麵容。
江慈難過一陣,便又強行把憂愁壓在心底。入夜之後投店,她便恍若沒事人一般,吃飯洗漱,還哼上了小曲。
衛昭還是沉默不語,隻是聽到江慈的歌聲時,才抬眼看了看她。
江慈洗漱完畢,卷起床上的一床棉被,在床前的腳踏上躺下,笑道:“三爺太小氣,也不肯多出一間房錢,是不是怕我夜裏逃走?”
衛昭取下麵具,和衣躺在床上,淡淡道:“你逃到哪裏,我都能把你抓迴來。”
江慈有點好奇:“為什麽?”
衛昭右掌輕揚,燭火隨風而滅,他望著頭頂青紗帳頂,忍不住微笑,語氣卻仍冰冷:“你認為,我會告訴你嗎?”
江慈不再問,裹好被子,合目而睡。
初春的夜還有著幾分寒意,江慈睡在冷硬的腳踏上,又隻蓋一層薄薄的棉被,便覺有些冷。到了後半夜輕咳幾聲,鼻息漸重,清早起來頭昏腦重,連打了數個噴嚏,待洗漱完畢,已是咳嗽連連。
衛昭正端坐於床上運氣,聽到江慈咳嗽之聲,睜開眼來看了看,又閉上眼睛。
小二敲門,江慈將早點接了進來,擺在桌上,覺喉間難受,毫無食欲,迴頭道:“三爺,吃飯了。”依舊在腳踏上坐下。
衛昭靜靜吃著,見江慈仍未過來,抬頭道:“你怎麽不吃?”
江慈雙頰通紅,依在床邊,無力道:“我不餓,不想吃。”
衛昭過來探了探她的額頭,眉頭皺了一下,戴上麵具和青紗帽,轉身出了房門。江慈也不知他去哪裏,不敢出房,迷迷糊糊依在床邊,似睡非睡。
不知過了多久,口中有股濃烈的苦味,江慈驚醒,見衛昭正掐住自己的麵頰,往嘴裏灌藥,她被迫喝下這大碗苦藥,嗆得眼淚鼻涕齊流。
衛昭將碗一撂,冷冷道:“起來,別誤了行程!”
江慈無力爬起,跟在他身後上了馬車,過得半個時辰,身上漸漸發汗,鼻塞也有些減輕,知那藥發揮效力,不由望向衛昭,輕聲道:“謝謝三爺!”
衛昭視線仍凝在書上,並不抬頭:“不要謝我,我隻是怕你病倒,誤了事情!”他從身後取出一個布囊,丟給江慈。
江慈打開布囊,裏麵竟是幾個饅頭,她寒意漸去,正覺有些肚餓,抬頭向衛昭笑了一笑:“三爺雖不愛聽,我還是要說聲多謝。”說完大口咬著饅頭。
衛昭慢慢抬起頭來,注視著江慈,見她吃得有些急,終忍不住道:“你慢些吃。”
江慈有些赧然,轉過身去。衛昭長久凝望著她的背影,忽然發覺,她的身形,竟比去年初見時,瘦削了許多。
這日馬車行得極快,終於天黑之前,進了玉間府。
江慈透過車簾的縫隙,見到城門上那三個大字“玉間府”,不由有些興奮,拍了拍衛昭的手:“三爺,到了玉間府了。”
“廢話。”
江慈也覺好笑,道:“我聽人說,玉間府的小西山有道‘玉龍泉’,如果人們在夜半時分,能聽到那泉水唱歌,便會從此一生安寧,再無苦難。”
衛昭哂笑:“無稽之談,你也信。”
江慈麵上一紅,衛昭看得清楚,語氣有些不屑:“你這好奇心重的毛病遲早害了你。”
江慈嘟囔道:“這不已經害了嗎?”
馬車在城中穿過,又拐來拐去,天色全黑,方在一條小巷深處停住。
聽得馬夫的腳步聲遠去,衛昭如幽靈般閃下馬車,江慈跟著跳下,衛昭順手牽住她,由牆頭躍過,落於一院落之中。
院落不大,房舍不過五六間,廊下掛著盞紅色的燈籠。院中藤蘿輕垂,架下幾張青石板凳,凳前一帶迎春花。初月的光輝和著燈光輕輕投在嫩黃的迎春花上,迷蒙中流動著淡淡的清新。
江慈極喜愛那一帶迎春花,掙脫衛昭的手步過去細看,迴頭笑道:“三爺,這是哪裏?”
衛昭望著她的笑容,眼神微閃,聽到院外傳來輕微的叩擊聲,倏然轉身,寒聲道:“進來吧。”
蒙著輕紗的苗條女子進來,江慈笑道:“你是大聖姑還是小聖姑?”
程瀟瀟對江慈極有好感,悄悄對她伸出兩個手指,江慈會心一笑。程瀟瀟在衛昭身前跪下:“參見教主。”
“說吧。”
“是,姐姐和小慶德王正在‘乘風閣’飲酒,完了後,姐姐會將他引去‘玉龍泉’,估計戌時末可以到達。”
衛昭伸出右手,程瀟瀟忙從身後包裹中取出黑色夜行衣遞給他。
衛昭順手將自己的素袍和內衫除下,程瀟瀟正好望上他赤祼的前胸,雙頰頓時紅透,眼神卻沒有移開半分。
衛昭穿上夜行衣,程瀟瀟見他前襟未扣上,情不自禁地伸出雙手。衛昭右手猛然推出,程瀟瀟被推倒在地,清醒過來,忙跪於地上,全身隱隱顫抖。
江慈走過去欲將程瀟瀟扶起,程瀟瀟卻不敢起身。
衛昭見江慈對自己板著臉,便冷聲道:“起來吧。”
程瀟瀟站起,衛昭道:“過一個時辰,你和老林將她帶到城外的十裏坡等我。我們走後,你和盈盈留意一下近段時間武林中死傷的人,看看是不是南宮玨下的手。議事堂不久肯定要召開會議協調糾紛,你們的任務就是將水攪得越渾越好。”
江慈“啊”的一聲,腦中如有閃電劃過,指著程瀟瀟道:“原來是你們!”
當日武林大會,程盈盈和程瀟瀟以“雙生門”弟子的身份參加比試,最終進入議事堂,但二人比試時極少說話,江慈對這對雙胞胎姐妹印象
不深。後來在月落見到二人,均一直以紗蒙麵,穿的又是月落族的服飾,族中一直以“大聖姑”、“小聖姑”相稱,她也未認出來。直到此刻,程瀟瀟穿迴東朝服飾,又聽到衛昭這番話,這才想到原來“大小聖姑”便是進入了武林議事堂的堂主程氏姐妹。
衛昭看了看江慈,猛然罩上蒙麵頭巾,身形一閃,消失在牆頭。
玉間府城西,有座小西山,景色秀麗,但最著名的還是山頂有一清泉,名為“玉龍泉”,泉水清冽,如甘似露,一年四季,水湧若輪。玉間府最有名的貢酒“玉泉釀”便是以此泉水釀造而成。
戌時正,一行車騎在小西山腳停住,小慶德王玉冠錦袍,因老慶德王去世不滿一年,腰間尚係著白絲孝帶。他俊麵含笑,望著身邊馬上的程盈盈:“程堂主,這裏就是小西山。”
程盈盈巧笑嫣然,唇邊酒窩淹人欲醉:“素聞‘玉龍泉’之美名,既到了玉間府,便想來看看,倒是麻煩王爺了。”
小慶德王忙道:“程堂主太客氣了,二位堂主既然到了玉間府,本王便應盡地主之誼,可惜瀟瀟妹子身體不適,不然―――”
程盈盈歎道:“是啊,妹子還惦著來看‘玉龍泉’,希望能聽到泉水唱歌,倒是可惜了。”
小慶德王見程盈盈容顏如花,就連那輕歎聲都似楊柳輕擺、春風拂麵,心中一蕩。他本就是風流之人,又早聞程氏姐妹花之美名。今日在城外打獵,聽得屬下來報,程氏姐妹來了玉間府,便急匆匆趕來,以盡地主之誼之名邀這對姐妹同遊。雖隻邀到姐姐,但想來隻要自己下點功夫,那妹妹應該也是手到擒來。
他飄然落馬,風姿翩然,挽住程盈盈座騎。程盈盈身形輕盈,落於地上,小慶德王的隨從們也十分會湊趣,均齊聲叫好。
程盈盈嫣然一笑,小慶德王更是歡喜,引著她一路往山上走去。
初春的夜色,迷蒙縹緲,小慶德王注意力全在程盈盈的身上,當那一抹寒光乍閃,冷冽的劍鋒迎麵襲來,他才猛然驚醒後退,但劍鋒已透入他肋下寸許。
程盈盈怒叱一聲,手中軟索纏住那黑衣刺客的右臂,方將這必殺的劍勢阻了下來。
小慶德王也是身手不凡之人,雖然肋下疼痛,仍運起全部真氣,雙掌拍向黑衣刺客。刺客被程盈盈的軟索纏住右臂,隻得棄劍,身形向後疾翻,雙手發出十餘道寒光,程盈盈一一將飛鏢擋落在地。
那黑衣刺客從背上再抽出一把長劍,
使出的都是不要命的招數,攻向小慶德王。小慶德王的隨從已反應過來,他手下頭號高手段仁劍起寒光,快如閃電,將黑衣刺客逼得步步後退。其餘隨從或執劍,或取刀,還有數人架上了弓箭。
程盈盈將小慶德王扶住,急道:“王爺,您怎麽樣?”
小慶德王搖了搖頭:“沒事,小傷,多謝程堂主了。”
見段仁與黑衣刺客鬥得難分難解,小慶德王將手一揮:“上,注意留活口!”
他一聲令下,隨從們紛擁而上,隻餘彎弓搭箭的數人圍守四周,防那刺客逃逸。
黑衣刺客連舞數十劍,欲從道旁的樹林邊逃逸,段仁怒喝一聲,人劍合一,揉身撲上,黑衣刺客慘聲痛唿,段仁的長劍已劃過他的右肋。
黑衣刺客嘴中噴出鮮血,劍勢逼得段仁向後疾退,他手中忽擲出一篷銀針,眾人急急閃避,他已騰身而起,逃向黑暗之中。
眼見黑衣刺客就要逃逸,程盈盈猛然搶過隨從手中的弓箭,銀牙暗咬,箭如流星,黑暗中,傳來一聲痛哼,但已不見了那刺客身影。
程盈盈用力擲下弓箭,聲音有著幾分傷痛:“可惜讓他跑了。”見眾人還欲再追,她歎道:“算了,追不上的。”
段仁等人過來將小慶德王扶到大石上坐下,細看他傷口,知無大礙,方放下心來。有隨從過來替他包紮,小慶德王卻俊麵森寒,盯著地上的那十餘道飛鏢,段仁忙俯身撿起,小慶德王接過細看,冷冷一笑,遞給段仁:“你看看。”
段仁接過細看,悚然一驚:“這毒,與老王爺中的毒一樣!”
另一人接過看了看,點頭道:“是南疆的毒,難道真是嶽―――”
小慶德王搖頭道:“父王死於這毒,我還疑心是南邊下的手,但這次又對我來這一套,就明顯是栽贓了。”
段仁輕聲道:“王爺是懷疑―――”
小慶德王站起,走至背對眾人、立於林邊的程盈盈身前,長施一禮:“此次蒙程堂主相救,大恩實難相報。”
程盈盈眼中似有淚光,扶住小慶德王:“是我不好,要來這小西山,累得王爺受傷,我這心裏可實是難受。”
扶住自己雙臂的纖手柔軟溫香,眼前的明眸波光微閃,小慶德王心中飄飄蕩蕩,卻仍保持著幾分清醒,道:“不
皇帝呆立片刻,拂袖而出,冷冷道:“用最好的藥,把他的命給朕留住!”
他急急而行,不多時到了弘泰殿。殿內,董學士與太子等人正在擬調兵條程,見皇帝進來,齊齊跪落:“參見皇上!”
皇帝陰沉著臉,道:“傳朕旨意,即刻關閉宮門,宮內之人,沒有朕的手諭,一律不得出宮,將所有人等,徹查一遍!”
殿外,再是一道閃電,驚得所有人麵無血色,兵部尚書邵子和一哆嗦,手中毛筆“啪”地掉落於地。
霧氣蒸騰,裴琰泡在寶清泉中,閉上雙目,聽到安澄的腳步聲,微微一笑:“今天的軍報倒是來得早。”
“相爺,不是劍瑜那處的軍報,是肖飛傳迴來的月落的消息。”
“哦?”裴琰笑道:“我倒要看看,三郎的軍事才能,是不是和他的風姿一樣出眾!”
見他的手有些濕漉,安澄將密報展於他麵前。裴琰從頭細閱,臉上笑容漸失,霧氣蒸得他的眼神有些迷蒙。他冷哼一聲,身形帶著漫天水珠騰起,安澄忙給他披上外袍。裴琰急步進了草廬,在草廬中負手走了數個來迴,逐漸平靜,喚道:“安澄。”
“是,相爺。”安澄進來。
“傳令下去,由月落山往京城沿線,給我盯緊了,衛三郎肯定在帶著小丫頭往迴趕,一旦發現二人蹤跡,即刻報上。”裴琰望向一側壁上掛著的狐裘,眼神漸轉淩厲。
不多時,安澄卻又迴轉:“相爺,南宮公子來了。”
裴琰微笑著轉身:“玉德來了。”
南宮玨步進草廬,看了看四周,笑道:“少君倒是自在,外麵可傳你重傷得下不了床。”
裴琰大笑,步至案前:“玉德過來看看,我這句詩怎樣?”
南宮玨步過來,慢慢吟道:“春上花開隱陌桑,寄語林丘待東風。”
他淡笑道:“隻是不知現在這陣東風是不是少君想要的東風。”
“這東風嘛,還小了點,所以火燒得不夠旺,玉德得再添把柴才行。”
“是。”南宮玨微笑道:“我這一路,倒沒太閑著,估計柳風這個時候正忙著發出盟主令,召開武林大會來商討如何解決各派尋仇生事事宜。”
裴琰沉
吟道:“議事堂必有星月教主的人,玉德你細心觀察一下,把他的人找出來,既然要和他下這局棋,我總得知道他有哪些棋子。”
“是,少君放心。”
裴琰再琢磨了會,道:“玉德,你還得幫我做一件事。”
南宮玨見裴琰麵色沉肅,大異平時,忙道:“少君但有吩咐,南宮玨必當盡力而為。”
裴琰卻又恢複平靜,他負手步出草廬,南宮玨跟出,二人在小山丘上的棋台邊坐下。
林間,野花吐蕊,春風拂麵,溫泉的霧氣如同楊柳般輕柔的枝條,在山野間舞動飄散開來。
落子聲,如閑花飄落,如鬆子墜地,南宮玨卻麵色漸轉凝重,抬頭望著裴琰微微而動的嘴唇,良久,方輕輕點了點頭。
六五、玉泉驚變
天氣慢慢轉暖,春風也漸轉柔和,馬蹄曆落,車輪滾滾。
江慈放下車簾,迴過頭道:“三爺,咱們這是去哪?”
衛昭眼神冷如冰霜,看了她一眼,又凝在手中的書上。江慈心中暗歎,不再說話,右手不自覺地撫上左手,低下頭去。
馬車內有點沉悶,江慈四處看了看,拿起衛昭身側一本《懷古集》,衛昭再抬頭看了她一眼,她忙又放下。衛昭也不說話,靠上軟墊,將麵目隱於書後。
江慈笑了笑,仍舊拿起那本《懷古集》,細細讀來,忽見其中一首《陽州懷古》,師父曾手把手教自己寫過的那句“瀟水瑟瑟轉眼過,五弦難盡萬古愁”跳入眼簾,眼窩一熱,忙轉頭掀開車簾,車外的春光雖清新明媚,卻止不住她洶湧而出的淚水。
衛昭手中的書緩緩放下,看著江慈的側麵,搖了搖頭,又用書遮住麵容。
江慈難過一陣,便又強行把憂愁壓在心底。入夜之後投店,她便恍若沒事人一般,吃飯洗漱,還哼上了小曲。
衛昭還是沉默不語,隻是聽到江慈的歌聲時,才抬眼看了看她。
江慈洗漱完畢,卷起床上的一床棉被,在床前的腳踏上躺下,笑道:“三爺太小氣,也不肯多出一間房錢,是不是怕我夜裏逃走?”
衛昭取下麵具,和衣躺在床上,淡淡道:“你逃到哪裏,我都能把你抓迴來。”
江慈有點好奇:“為什麽?”
衛昭右掌輕揚,燭火隨風而滅,他望著頭頂青紗帳頂,忍不住微笑,語氣卻仍冰冷:“你認為,我會告訴你嗎?”
江慈不再問,裹好被子,合目而睡。
初春的夜還有著幾分寒意,江慈睡在冷硬的腳踏上,又隻蓋一層薄薄的棉被,便覺有些冷。到了後半夜輕咳幾聲,鼻息漸重,清早起來頭昏腦重,連打了數個噴嚏,待洗漱完畢,已是咳嗽連連。
衛昭正端坐於床上運氣,聽到江慈咳嗽之聲,睜開眼來看了看,又閉上眼睛。
小二敲門,江慈將早點接了進來,擺在桌上,覺喉間難受,毫無食欲,迴頭道:“三爺,吃飯了。”依舊在腳踏上坐下。
衛昭靜靜吃著,見江慈仍未過來,抬頭道:“你怎麽不吃?”
江慈雙頰通紅,依在床邊,無力道:“我不餓,不想吃。”
衛昭過來探了探她的額頭,眉頭皺了一下,戴上麵具和青紗帽,轉身出了房門。江慈也不知他去哪裏,不敢出房,迷迷糊糊依在床邊,似睡非睡。
不知過了多久,口中有股濃烈的苦味,江慈驚醒,見衛昭正掐住自己的麵頰,往嘴裏灌藥,她被迫喝下這大碗苦藥,嗆得眼淚鼻涕齊流。
衛昭將碗一撂,冷冷道:“起來,別誤了行程!”
江慈無力爬起,跟在他身後上了馬車,過得半個時辰,身上漸漸發汗,鼻塞也有些減輕,知那藥發揮效力,不由望向衛昭,輕聲道:“謝謝三爺!”
衛昭視線仍凝在書上,並不抬頭:“不要謝我,我隻是怕你病倒,誤了事情!”他從身後取出一個布囊,丟給江慈。
江慈打開布囊,裏麵竟是幾個饅頭,她寒意漸去,正覺有些肚餓,抬頭向衛昭笑了一笑:“三爺雖不愛聽,我還是要說聲多謝。”說完大口咬著饅頭。
衛昭慢慢抬起頭來,注視著江慈,見她吃得有些急,終忍不住道:“你慢些吃。”
江慈有些赧然,轉過身去。衛昭長久凝望著她的背影,忽然發覺,她的身形,竟比去年初見時,瘦削了許多。
這日馬車行得極快,終於天黑之前,進了玉間府。
江慈透過車簾的縫隙,見到城門上那三個大字“玉間府”,不由有些興奮,拍了拍衛昭的手:“三爺,到了玉間府了。”
“廢話。”
江慈也覺好笑,道:“我聽人說,玉間府的小西山有道‘玉龍泉’,如果人們在夜半時分,能聽到那泉水唱歌,便會從此一生安寧,再無苦難。”
衛昭哂笑:“無稽之談,你也信。”
江慈麵上一紅,衛昭看得清楚,語氣有些不屑:“你這好奇心重的毛病遲早害了你。”
江慈嘟囔道:“這不已經害了嗎?”
馬車在城中穿過,又拐來拐去,天色全黑,方在一條小巷深處停住。
聽得馬夫的腳步聲遠去,衛昭如幽靈般閃下馬車,江慈跟著跳下,衛昭順手牽住她,由牆頭躍過,落於一院落之中。
院落不大,房舍不過五六間,廊下掛著盞紅色的燈籠。院中藤蘿輕垂,架下幾張青石板凳,凳前一帶迎春花。初月的光輝和著燈光輕輕投在嫩黃的迎春花上,迷蒙中流動著淡淡的清新。
江慈極喜愛那一帶迎春花,掙脫衛昭的手步過去細看,迴頭笑道:“三爺,這是哪裏?”
衛昭望著她的笑容,眼神微閃,聽到院外傳來輕微的叩擊聲,倏然轉身,寒聲道:“進來吧。”
蒙著輕紗的苗條女子進來,江慈笑道:“你是大聖姑還是小聖姑?”
程瀟瀟對江慈極有好感,悄悄對她伸出兩個手指,江慈會心一笑。程瀟瀟在衛昭身前跪下:“參見教主。”
“說吧。”
“是,姐姐和小慶德王正在‘乘風閣’飲酒,完了後,姐姐會將他引去‘玉龍泉’,估計戌時末可以到達。”
衛昭伸出右手,程瀟瀟忙從身後包裹中取出黑色夜行衣遞給他。
衛昭順手將自己的素袍和內衫除下,程瀟瀟正好望上他赤祼的前胸,雙頰頓時紅透,眼神卻沒有移開半分。
衛昭穿上夜行衣,程瀟瀟見他前襟未扣上,情不自禁地伸出雙手。衛昭右手猛然推出,程瀟瀟被推倒在地,清醒過來,忙跪於地上,全身隱隱顫抖。
江慈走過去欲將程瀟瀟扶起,程瀟瀟卻不敢起身。
衛昭見江慈對自己板著臉,便冷聲道:“起來吧。”
程瀟瀟站起,衛昭道:“過一個時辰,你和老林將她帶到城外的十裏坡等我。我們走後,你和盈盈留意一下近段時間武林中死傷的人,看看是不是南宮玨下的手。議事堂不久肯定要召開會議協調糾紛,你們的任務就是將水攪得越渾越好。”
江慈“啊”的一聲,腦中如有閃電劃過,指著程瀟瀟道:“原來是你們!”
當日武林大會,程盈盈和程瀟瀟以“雙生門”弟子的身份參加比試,最終進入議事堂,但二人比試時極少說話,江慈對這對雙胞胎姐妹印象
不深。後來在月落見到二人,均一直以紗蒙麵,穿的又是月落族的服飾,族中一直以“大聖姑”、“小聖姑”相稱,她也未認出來。直到此刻,程瀟瀟穿迴東朝服飾,又聽到衛昭這番話,這才想到原來“大小聖姑”便是進入了武林議事堂的堂主程氏姐妹。
衛昭看了看江慈,猛然罩上蒙麵頭巾,身形一閃,消失在牆頭。
玉間府城西,有座小西山,景色秀麗,但最著名的還是山頂有一清泉,名為“玉龍泉”,泉水清冽,如甘似露,一年四季,水湧若輪。玉間府最有名的貢酒“玉泉釀”便是以此泉水釀造而成。
戌時正,一行車騎在小西山腳停住,小慶德王玉冠錦袍,因老慶德王去世不滿一年,腰間尚係著白絲孝帶。他俊麵含笑,望著身邊馬上的程盈盈:“程堂主,這裏就是小西山。”
程盈盈巧笑嫣然,唇邊酒窩淹人欲醉:“素聞‘玉龍泉’之美名,既到了玉間府,便想來看看,倒是麻煩王爺了。”
小慶德王忙道:“程堂主太客氣了,二位堂主既然到了玉間府,本王便應盡地主之誼,可惜瀟瀟妹子身體不適,不然―――”
程盈盈歎道:“是啊,妹子還惦著來看‘玉龍泉’,希望能聽到泉水唱歌,倒是可惜了。”
小慶德王見程盈盈容顏如花,就連那輕歎聲都似楊柳輕擺、春風拂麵,心中一蕩。他本就是風流之人,又早聞程氏姐妹花之美名。今日在城外打獵,聽得屬下來報,程氏姐妹來了玉間府,便急匆匆趕來,以盡地主之誼之名邀這對姐妹同遊。雖隻邀到姐姐,但想來隻要自己下點功夫,那妹妹應該也是手到擒來。
他飄然落馬,風姿翩然,挽住程盈盈座騎。程盈盈身形輕盈,落於地上,小慶德王的隨從們也十分會湊趣,均齊聲叫好。
程盈盈嫣然一笑,小慶德王更是歡喜,引著她一路往山上走去。
初春的夜色,迷蒙縹緲,小慶德王注意力全在程盈盈的身上,當那一抹寒光乍閃,冷冽的劍鋒迎麵襲來,他才猛然驚醒後退,但劍鋒已透入他肋下寸許。
程盈盈怒叱一聲,手中軟索纏住那黑衣刺客的右臂,方將這必殺的劍勢阻了下來。
小慶德王也是身手不凡之人,雖然肋下疼痛,仍運起全部真氣,雙掌拍向黑衣刺客。刺客被程盈盈的軟索纏住右臂,隻得棄劍,身形向後疾翻,雙手發出十餘道寒光,程盈盈一一將飛鏢擋落在地。
那黑衣刺客從背上再抽出一把長劍,
使出的都是不要命的招數,攻向小慶德王。小慶德王的隨從已反應過來,他手下頭號高手段仁劍起寒光,快如閃電,將黑衣刺客逼得步步後退。其餘隨從或執劍,或取刀,還有數人架上了弓箭。
程盈盈將小慶德王扶住,急道:“王爺,您怎麽樣?”
小慶德王搖了搖頭:“沒事,小傷,多謝程堂主了。”
見段仁與黑衣刺客鬥得難分難解,小慶德王將手一揮:“上,注意留活口!”
他一聲令下,隨從們紛擁而上,隻餘彎弓搭箭的數人圍守四周,防那刺客逃逸。
黑衣刺客連舞數十劍,欲從道旁的樹林邊逃逸,段仁怒喝一聲,人劍合一,揉身撲上,黑衣刺客慘聲痛唿,段仁的長劍已劃過他的右肋。
黑衣刺客嘴中噴出鮮血,劍勢逼得段仁向後疾退,他手中忽擲出一篷銀針,眾人急急閃避,他已騰身而起,逃向黑暗之中。
眼見黑衣刺客就要逃逸,程盈盈猛然搶過隨從手中的弓箭,銀牙暗咬,箭如流星,黑暗中,傳來一聲痛哼,但已不見了那刺客身影。
程盈盈用力擲下弓箭,聲音有著幾分傷痛:“可惜讓他跑了。”見眾人還欲再追,她歎道:“算了,追不上的。”
段仁等人過來將小慶德王扶到大石上坐下,細看他傷口,知無大礙,方放下心來。有隨從過來替他包紮,小慶德王卻俊麵森寒,盯著地上的那十餘道飛鏢,段仁忙俯身撿起,小慶德王接過細看,冷冷一笑,遞給段仁:“你看看。”
段仁接過細看,悚然一驚:“這毒,與老王爺中的毒一樣!”
另一人接過看了看,點頭道:“是南疆的毒,難道真是嶽―――”
小慶德王搖頭道:“父王死於這毒,我還疑心是南邊下的手,但這次又對我來這一套,就明顯是栽贓了。”
段仁輕聲道:“王爺是懷疑―――”
小慶德王站起,走至背對眾人、立於林邊的程盈盈身前,長施一禮:“此次蒙程堂主相救,大恩實難相報。”
程盈盈眼中似有淚光,扶住小慶德王:“是我不好,要來這小西山,累得王爺受傷,我這心裏可實是難受。”
扶住自己雙臂的纖手柔軟溫香,眼前的明眸波光微閃,小慶德王心中飄飄蕩蕩,卻仍保持著幾分清醒,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