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一下成了小有名氣的人物。
他不僅得到了嘉獎,而且,怡和錢莊的大管事雍養財還破例要請他喝茶。
怡和錢莊很大,裏麵當然有讓客人喝茶的地方,怡和錢莊最好的茶舍,就是“翠福閣”。
“翠福閣”環境幽雅、布置恬淡,茶具、茶葉、茶道都非常考究。
雍養財破例請小秋品茶,是準備試探小秋。
既然秦恆是茶商世家,耳濡目染,對於茶道一定有些心得。
這茶並不好喝。隻要答錯一句話,露出馬腳,就不是去喝茶,是去飲血!
小秋麵臨一場嚴峻的考驗。
※※※
雍養財半眯著眼,靠在正中的茶幾後麵。他依然披著一件藏青的袍子,仿佛幾十年都沒有變。
一個人如果從一個小夥計做起,熬三十年,才熬出頭,那麽他的諸多習慣都很難改變。
比如就,他就喜歡半眯著眼,慢慢地打量著坐在他麵前的小秋,靜靜地觀察小秋的反映,揣摸小秋此刻的心理。
他一點也不急。
小秋的反映是異常的平靜。
一個人反映平靜,如果不是他胸有成竹,就是他一無所知。
小秋來到“翠福閣”已一個多時辰了,他們就這樣一直靜靜地望著對方,靜得連一顆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
房裏除了倒茶的白衣兩茶童外,再沒有第二人。可是,小秋清楚並不是隨便那個人都可以進得來,也不是隨便那個人都可以出得去。
――實力並不一定要寫在臉上。
※※※
過了很久,雍養財才說了幾個字:“請,請用茶。”
※※※
小秋麵前檀木雕龍的茶幾上,放著五隻精致的紫砂茶杯,焚香後的兩白衣茶童,按照茶道順序,一絲不苟地在每隻紫砂茶杯裏倒了一種不同的茶。
五隻精致的紫砂茶杯,五種不同的茶。
小秋慢慢地端起麵前的第一隻茶杯,不過他並沒有急於喝,而是放在鼻子下麵深深地聞了一下,仿佛很陶醉的樣子。
良久,小秋由衷地歎道:“好一杯祁門香。”他解釋說:“祁門香是工夫茶的一種,產於滇的稱‘滇紅工夫’,產於蜀的為‘川紅工夫’,這杯茶裏的祁門香產於雲霧繚繞的黃山山脈,是高香紅茶中的精品。”
雍養財冷冷的眼中也不禁露出一絲讚許――僅憑一聞知茶道,確實需要幾分真材實料。
後麵三杯茶是綠色的。
綠得沁人心脾,隻有對茶道很有研究的人,才能看出它們之間細微的區別。小秋逐一細品,迴味良久。
“請問,”雍養財請教:“這三杯茶又是什麽茶呢?”
小秋迴答的不慌不忙,不緊不慢:“第一杯綠茶是以色綠、馥鬱、味醇、形美四絕著稱的西湖龍井。”
“第二杯綠茶是以形陣為佳的普洱。”
“第三杯綠茶最難得,是象人眉毛一樣稀少的珍眉綠茶。”
雍養財笑了笑,不由得點點頭。
※※※
最後一杯茶竟然是白色的。
有誰喝過白色的茶?
雍養財笑得象一頭老狐狸。
※※※
小秋輕輕嘖了一口,問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你見過女人的月經沒有?”
雍養財焦黃的臉一下漲得通紅,幹咳幾聲算是迴答,他怎能承認自己是老處男?就是女人的身體都沒見全過,何況隱私的月經?
“女人的月經是暗紅色的,”小秋解釋說:“有時候女人病了,就會流一種白色的液體,叫做‘白帶。’”
“茶也一樣,茶有青茶、綠茶、甚至還有紅茶。品種多了,也會變異,極少數會變成白色。”
“這最後一杯茶,茶身披滿茸毛,潔白如銀,飲之香味醇厚、迴味悠長,當是茶中仙子‘白牡丹’”
小秋一句話也沒有答錯,完全是茶商世家的派頭。無論他是敵是友,至少通過了這次考驗。
他是不是該鬆口氣了?
※※※
考驗才剛剛開始。
從屋外走進來四個人,一進來,就有意無意地站在四個角落,恰好封住了房間的每一個出口。
四個鐵塔一般的巨人。
小秋來之前,隻要能收集到的有關怡和錢莊公開和不公開的所有資料,都盡量收集,來之後,又通過觀察、交淡獲得了許多有用的信息。
從四人的外表、神態、氣質,小秋可以很容易推斷出四人的身份。這四人均為怡和錢莊著名的八金剛之一。
坐在門口的,一臉殺氣,恨不得馬上殺人解氣,好象世上的每個人都與他有仇,大病初愈、情緒有幾分低落的就是孫基。
一個剛剛掉了一隻手臂的人,當然看誰都不會順眼。
孫基就是一隻坐在門口,待人而噬的一條瘋狗。
今天的茶真的不好喝。
※※※
坐在東麵的,是一個氣宇軒昂的中年人,一身寬大的長袍掩不住古銅色鋼鐵一樣的肌膚,這就是以跌打功夫聞名的鄭魂。
鄭魂,三十七歲。
少林俗家弟子。外門功夫出神入化,幾乎到了刀槍不入的地步。
出手五十七次,殺二十四人,失手八次。
每次失手幾乎都受重傷,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活下來,他能承受的打擊可想而知。
坐在西邊的,與鄭魂依稀有些相象,年紀要大許多,這就是鄭魂的大哥鄭洪。
鄭洪,五十一歲。
同為少林俗家弟子。
出手一百二十五次,僅有三次敗績――武功與經驗顯然比鄭魂高得多。
最後進來的是大象。
大象並不是一頭真的大象,而是一個人,一個大象一樣強壯的人。他擰斷一個人的脖子就象踩死一隻螞蟻那麽輕鬆。
身經大小二百一十八戰,僅有一次敗績。據說那次是遇上了一次老鼠。、他就坐在小秋身後。
“翠福閣”不算大也不算小,四個壯漢進來以後,整個空間一下子顯得擁擠、壓抑。
四個鐵塔一般的巨人如果同時從四個方向圍上來,向中央擠壓,會是一個什麽效果?
中間那個人會不會被擠壓成肉泥?
孫基、鄭魂、鄭洪、大象,他們的武功也許不算頂尖,論單打獨鬥很可能都不是小秋的對手,但他們的實戰經驗非常的豐富。
嫻熟的殺人技巧、默契的配合,幾人組合在一起就會產生巨大的優勢。
何況還有一個莫測高深的雍養財。
據江湖傳言,雍養財並不會武功,沒有人見過他出手――至少活人沒有見過,靈隱寺的高僧空大師卻認為雍養財是目前江湖上輕功、暗器最好的十個人之一。
※※※
“我想看看你的劍,”
雍大管事一邊品茶一邊客客氣氣地說:“如果你不願意,現在還可以走,一樣是怡和錢莊的客人。”
“我來了就不會走,”小秋平靜說:“如果我真的想走,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攔得下。”
他解下自己的佩劍,慢慢地遞了過去。
這是一把古樸平凡的劍,甚至有些陣舊,以至於雍養財撥出來的時候,並沒有通常的那種耀眼的光茫。
雍養財半眯著的眼睛卻一下亮了起來。
甚至一直悶悶不樂的孫基也一下睜大了眼睛。
名劍並不一定要渾身綴滿珠寶。
“好劍,”雍養財輕撫劍身,由衷地稱讚說:“我並不是相劍的行家,幸好這裏還有一位。”
“誰?”
“神眼。”
聽到這個名字,小秋也不禁動容。
神眼是當世一位相劍的大師,一生相劍無數,聲名遠播,是相劍行業的權威。許多鑄劍大師都把新鑄的劍送去給他相,隻要他金口一開,一錘定音,有點石成金的作用。
※※※
閣外忽然刮起了一陣秋風,吹得樹林嘩嘩作響,落葉隨風飛舞,紛紛揚揚地落下來。
秋風掃落葉。
秋風中,響起一陣極有規律的“篤篤”聲,一個瞎子拄著拐杖出現在小徑的盡頭,一頭花白的頭發在秋風中飄揚。
大家看到瞎子的時候,他還在很遠的地方,可一眨眼,他就象一陣秋風吹來。一瞬間就站在了“翠福閣”中央。
瞎子已經很老了,滿臉的皺紋訴說著一臉的蒼桑,一頭銀絲般的白發在瑟瑟秋風中飛舞,顯得說不出的蕭索。
最令大家吃驚的,還是雍大管事客客氣氣的介紹:“這位就是名揚天下的相劍大師神眼先生。”
神眼先生竟是一位瞎子。
沒有眼睛,他拿什麽來相劍?
神眼先生一進來就象一頭狼發現了獵物:“這裏有劍?”
“是的”
“名劍?”神眼先生的聲音顯得很急促、興奮。
“不錯,當世一等一的名劍。”雍養財邊說邊把劍遞了過去。
神眼先生表情變得非常莊重,象是在做一件需要沐浴更衣、焚香禮拜後才能做的大事,以一種虔誠的信徒才有的表情接過了劍。
他是以雙手接的劍。
神眼先生用手慢慢地撫摸著劍,他摸得非常仔細、非常的慢,就象一位調情的高手在輕輕撫摸一個少女的全身。
難道,神眼先生僅憑摸也能相劍?
神眼先生的表情越來越嚴肅,越來越鄭重,仿佛一位最虔誠的信徒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虛無縹緲的世界裏。
他最後露出一種有些失望的表情,忽然將劍遞還給雍養財,頭也不迴地往外走。
雍養財忙叫道:“先生,這是不是‘天涯’劍?”
“天涯?”神眼先生說:“徐大師窮其一身所鑄造的‘天涯’?”
“是的。”
“不是,”神眼先生搖搖頭,肯定地說:“徐大師在鑄造‘天涯’的最緊要的關頭,一丁點火星濺到了劍上,留下了一個針眼大小的疤痕。”
“這把劍太完善,沒有一點疤痕。”
“所以,它絕不是‘天涯’。”
※※※
神眼先生走的時候的來的一樣快。
還在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他的人已在小徑的盡頭,一眨眼又消失在秋風之中,隻餘下拐杖拄地的“篤篤”聲漸漸遠去,餘音繞梁,越來越低,終不可聞。
“幸好這不是‘天涯’”雍養財笑了笑:“小秋是‘天涯’的主人,所以你一定不是小秋。”
小秋大笑:“我當然不是,”
“你現在已是我們的朋友,你什麽時候想來就可以來,什麽時候想走就可以走,怡和錢莊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
許多年以後,神眼先生對他的一位最得意最信任的弟子談起了那天發生的一切:――“那天,一摸劍,我就知道那是‘天涯’。”
――“徐大師在鑄造‘天涯’最緊要的時候賤起的針眼大小的疤痕,正好彌補了‘天涯’紋路的不足,它已經巧妙地融入了劍紋之中,普通人用肉眼是看不出來的。”
――“‘天涯’劍已經融入了徐大師一生的心血、一生的激情、一生的寄托。”
――“所以,相劍不僅僅要用眼,更要用心去看,隻有用心才能感受出來。”
――“當時,我沒有說出來,是因為一位相劍的大師不僅要善於相劍,更要善於相人。”
――“劍不在於名貴,而在於用它的人。”
――“是人在用劍,人才是劍真正的主人。”
――“寶劍贈英雄,小秋無疑是‘天涯’最好的主人。”
他不僅得到了嘉獎,而且,怡和錢莊的大管事雍養財還破例要請他喝茶。
怡和錢莊很大,裏麵當然有讓客人喝茶的地方,怡和錢莊最好的茶舍,就是“翠福閣”。
“翠福閣”環境幽雅、布置恬淡,茶具、茶葉、茶道都非常考究。
雍養財破例請小秋品茶,是準備試探小秋。
既然秦恆是茶商世家,耳濡目染,對於茶道一定有些心得。
這茶並不好喝。隻要答錯一句話,露出馬腳,就不是去喝茶,是去飲血!
小秋麵臨一場嚴峻的考驗。
※※※
雍養財半眯著眼,靠在正中的茶幾後麵。他依然披著一件藏青的袍子,仿佛幾十年都沒有變。
一個人如果從一個小夥計做起,熬三十年,才熬出頭,那麽他的諸多習慣都很難改變。
比如就,他就喜歡半眯著眼,慢慢地打量著坐在他麵前的小秋,靜靜地觀察小秋的反映,揣摸小秋此刻的心理。
他一點也不急。
小秋的反映是異常的平靜。
一個人反映平靜,如果不是他胸有成竹,就是他一無所知。
小秋來到“翠福閣”已一個多時辰了,他們就這樣一直靜靜地望著對方,靜得連一顆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
房裏除了倒茶的白衣兩茶童外,再沒有第二人。可是,小秋清楚並不是隨便那個人都可以進得來,也不是隨便那個人都可以出得去。
――實力並不一定要寫在臉上。
※※※
過了很久,雍養財才說了幾個字:“請,請用茶。”
※※※
小秋麵前檀木雕龍的茶幾上,放著五隻精致的紫砂茶杯,焚香後的兩白衣茶童,按照茶道順序,一絲不苟地在每隻紫砂茶杯裏倒了一種不同的茶。
五隻精致的紫砂茶杯,五種不同的茶。
小秋慢慢地端起麵前的第一隻茶杯,不過他並沒有急於喝,而是放在鼻子下麵深深地聞了一下,仿佛很陶醉的樣子。
良久,小秋由衷地歎道:“好一杯祁門香。”他解釋說:“祁門香是工夫茶的一種,產於滇的稱‘滇紅工夫’,產於蜀的為‘川紅工夫’,這杯茶裏的祁門香產於雲霧繚繞的黃山山脈,是高香紅茶中的精品。”
雍養財冷冷的眼中也不禁露出一絲讚許――僅憑一聞知茶道,確實需要幾分真材實料。
後麵三杯茶是綠色的。
綠得沁人心脾,隻有對茶道很有研究的人,才能看出它們之間細微的區別。小秋逐一細品,迴味良久。
“請問,”雍養財請教:“這三杯茶又是什麽茶呢?”
小秋迴答的不慌不忙,不緊不慢:“第一杯綠茶是以色綠、馥鬱、味醇、形美四絕著稱的西湖龍井。”
“第二杯綠茶是以形陣為佳的普洱。”
“第三杯綠茶最難得,是象人眉毛一樣稀少的珍眉綠茶。”
雍養財笑了笑,不由得點點頭。
※※※
最後一杯茶竟然是白色的。
有誰喝過白色的茶?
雍養財笑得象一頭老狐狸。
※※※
小秋輕輕嘖了一口,問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你見過女人的月經沒有?”
雍養財焦黃的臉一下漲得通紅,幹咳幾聲算是迴答,他怎能承認自己是老處男?就是女人的身體都沒見全過,何況隱私的月經?
“女人的月經是暗紅色的,”小秋解釋說:“有時候女人病了,就會流一種白色的液體,叫做‘白帶。’”
“茶也一樣,茶有青茶、綠茶、甚至還有紅茶。品種多了,也會變異,極少數會變成白色。”
“這最後一杯茶,茶身披滿茸毛,潔白如銀,飲之香味醇厚、迴味悠長,當是茶中仙子‘白牡丹’”
小秋一句話也沒有答錯,完全是茶商世家的派頭。無論他是敵是友,至少通過了這次考驗。
他是不是該鬆口氣了?
※※※
考驗才剛剛開始。
從屋外走進來四個人,一進來,就有意無意地站在四個角落,恰好封住了房間的每一個出口。
四個鐵塔一般的巨人。
小秋來之前,隻要能收集到的有關怡和錢莊公開和不公開的所有資料,都盡量收集,來之後,又通過觀察、交淡獲得了許多有用的信息。
從四人的外表、神態、氣質,小秋可以很容易推斷出四人的身份。這四人均為怡和錢莊著名的八金剛之一。
坐在門口的,一臉殺氣,恨不得馬上殺人解氣,好象世上的每個人都與他有仇,大病初愈、情緒有幾分低落的就是孫基。
一個剛剛掉了一隻手臂的人,當然看誰都不會順眼。
孫基就是一隻坐在門口,待人而噬的一條瘋狗。
今天的茶真的不好喝。
※※※
坐在東麵的,是一個氣宇軒昂的中年人,一身寬大的長袍掩不住古銅色鋼鐵一樣的肌膚,這就是以跌打功夫聞名的鄭魂。
鄭魂,三十七歲。
少林俗家弟子。外門功夫出神入化,幾乎到了刀槍不入的地步。
出手五十七次,殺二十四人,失手八次。
每次失手幾乎都受重傷,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活下來,他能承受的打擊可想而知。
坐在西邊的,與鄭魂依稀有些相象,年紀要大許多,這就是鄭魂的大哥鄭洪。
鄭洪,五十一歲。
同為少林俗家弟子。
出手一百二十五次,僅有三次敗績――武功與經驗顯然比鄭魂高得多。
最後進來的是大象。
大象並不是一頭真的大象,而是一個人,一個大象一樣強壯的人。他擰斷一個人的脖子就象踩死一隻螞蟻那麽輕鬆。
身經大小二百一十八戰,僅有一次敗績。據說那次是遇上了一次老鼠。、他就坐在小秋身後。
“翠福閣”不算大也不算小,四個壯漢進來以後,整個空間一下子顯得擁擠、壓抑。
四個鐵塔一般的巨人如果同時從四個方向圍上來,向中央擠壓,會是一個什麽效果?
中間那個人會不會被擠壓成肉泥?
孫基、鄭魂、鄭洪、大象,他們的武功也許不算頂尖,論單打獨鬥很可能都不是小秋的對手,但他們的實戰經驗非常的豐富。
嫻熟的殺人技巧、默契的配合,幾人組合在一起就會產生巨大的優勢。
何況還有一個莫測高深的雍養財。
據江湖傳言,雍養財並不會武功,沒有人見過他出手――至少活人沒有見過,靈隱寺的高僧空大師卻認為雍養財是目前江湖上輕功、暗器最好的十個人之一。
※※※
“我想看看你的劍,”
雍大管事一邊品茶一邊客客氣氣地說:“如果你不願意,現在還可以走,一樣是怡和錢莊的客人。”
“我來了就不會走,”小秋平靜說:“如果我真的想走,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攔得下。”
他解下自己的佩劍,慢慢地遞了過去。
這是一把古樸平凡的劍,甚至有些陣舊,以至於雍養財撥出來的時候,並沒有通常的那種耀眼的光茫。
雍養財半眯著的眼睛卻一下亮了起來。
甚至一直悶悶不樂的孫基也一下睜大了眼睛。
名劍並不一定要渾身綴滿珠寶。
“好劍,”雍養財輕撫劍身,由衷地稱讚說:“我並不是相劍的行家,幸好這裏還有一位。”
“誰?”
“神眼。”
聽到這個名字,小秋也不禁動容。
神眼是當世一位相劍的大師,一生相劍無數,聲名遠播,是相劍行業的權威。許多鑄劍大師都把新鑄的劍送去給他相,隻要他金口一開,一錘定音,有點石成金的作用。
※※※
閣外忽然刮起了一陣秋風,吹得樹林嘩嘩作響,落葉隨風飛舞,紛紛揚揚地落下來。
秋風掃落葉。
秋風中,響起一陣極有規律的“篤篤”聲,一個瞎子拄著拐杖出現在小徑的盡頭,一頭花白的頭發在秋風中飄揚。
大家看到瞎子的時候,他還在很遠的地方,可一眨眼,他就象一陣秋風吹來。一瞬間就站在了“翠福閣”中央。
瞎子已經很老了,滿臉的皺紋訴說著一臉的蒼桑,一頭銀絲般的白發在瑟瑟秋風中飛舞,顯得說不出的蕭索。
最令大家吃驚的,還是雍大管事客客氣氣的介紹:“這位就是名揚天下的相劍大師神眼先生。”
神眼先生竟是一位瞎子。
沒有眼睛,他拿什麽來相劍?
神眼先生一進來就象一頭狼發現了獵物:“這裏有劍?”
“是的”
“名劍?”神眼先生的聲音顯得很急促、興奮。
“不錯,當世一等一的名劍。”雍養財邊說邊把劍遞了過去。
神眼先生表情變得非常莊重,象是在做一件需要沐浴更衣、焚香禮拜後才能做的大事,以一種虔誠的信徒才有的表情接過了劍。
他是以雙手接的劍。
神眼先生用手慢慢地撫摸著劍,他摸得非常仔細、非常的慢,就象一位調情的高手在輕輕撫摸一個少女的全身。
難道,神眼先生僅憑摸也能相劍?
神眼先生的表情越來越嚴肅,越來越鄭重,仿佛一位最虔誠的信徒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虛無縹緲的世界裏。
他最後露出一種有些失望的表情,忽然將劍遞還給雍養財,頭也不迴地往外走。
雍養財忙叫道:“先生,這是不是‘天涯’劍?”
“天涯?”神眼先生說:“徐大師窮其一身所鑄造的‘天涯’?”
“是的。”
“不是,”神眼先生搖搖頭,肯定地說:“徐大師在鑄造‘天涯’的最緊要的關頭,一丁點火星濺到了劍上,留下了一個針眼大小的疤痕。”
“這把劍太完善,沒有一點疤痕。”
“所以,它絕不是‘天涯’。”
※※※
神眼先生走的時候的來的一樣快。
還在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他的人已在小徑的盡頭,一眨眼又消失在秋風之中,隻餘下拐杖拄地的“篤篤”聲漸漸遠去,餘音繞梁,越來越低,終不可聞。
“幸好這不是‘天涯’”雍養財笑了笑:“小秋是‘天涯’的主人,所以你一定不是小秋。”
小秋大笑:“我當然不是,”
“你現在已是我們的朋友,你什麽時候想來就可以來,什麽時候想走就可以走,怡和錢莊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
許多年以後,神眼先生對他的一位最得意最信任的弟子談起了那天發生的一切:――“那天,一摸劍,我就知道那是‘天涯’。”
――“徐大師在鑄造‘天涯’最緊要的時候賤起的針眼大小的疤痕,正好彌補了‘天涯’紋路的不足,它已經巧妙地融入了劍紋之中,普通人用肉眼是看不出來的。”
――“‘天涯’劍已經融入了徐大師一生的心血、一生的激情、一生的寄托。”
――“所以,相劍不僅僅要用眼,更要用心去看,隻有用心才能感受出來。”
――“當時,我沒有說出來,是因為一位相劍的大師不僅要善於相劍,更要善於相人。”
――“劍不在於名貴,而在於用它的人。”
――“是人在用劍,人才是劍真正的主人。”
――“寶劍贈英雄,小秋無疑是‘天涯’最好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