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倉事關重大,既然圖謀永豐倉的並非是楊複生,考慮到李孝常與李淵、李秀寧之間的特殊關係,陰世師自然而然認為,李孝常的造反,與李淵父女有著莫大的關係。


    陰世師深知,李淵之所以被擋在霍邑以北動彈不得,除了屈突通是當世名將之外,便是李淵極度缺糧。李淵從太原送糧到霍邑,一路上山路崎嶇,運輸不便。如今隨著冬季來臨,天寒地凍,李淵想要再用兵,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了。


    或許,可以將屈突通調迴關中,用來剿滅楊複生、李秀寧等反賊。至於李淵那邊,陰世師想了很久,決定啟動悍將宋老生。當然,他決定叮囑宋老生,隻可堅守霍邑,絕對不能出擊,隻要熬到大雪紛飛,李淵就會因為糧道堵塞,糧食無法從太原運輸,李淵也就自然會散去。李淵一次南下不成,與李秀寧就無法迴合,士氣必然受到極大打首發


    就算李淵再次南下,至少也要等到明年開春之後,陰世師考慮周全之後,把兒子陰骨議找來商量了一番、陰骨議也認為,就算宋老生也不濟,至少也能阻擋李淵半個月以上,而半個月之後,就算李淵拿下了霍邑,他也不敢南下。朝廷還可以在河東郡設置關卡,阻擊李淵。


    而關中的楊複生逐漸做大,剿滅此人刻不容緩,隻有讓屈突通率領麾下的數萬大軍返迴關中,才有可能剿滅關中群盜。隨後,陰世師親赴尚書府,與衛尚書商議此事。


    衛尚書雖然年邁,但對局勢的分析依然犀利,他清晰地指出來,當下最大的威脅不是即將南下的李淵,而是楊複生。如今楊複生擁有關中數縣,甚至連竇璡這種關中貴族都選擇了投靠楊複生,足見楊複生的可怕。


    現在,調屈突通迴關中,不失為良策!有了衛尚書的首肯,陰世師更有了底氣,他立刻修書一封,派快馬趕往霍邑,讓屈突通著手準備返迴關中。稍後,陰世師召見了老將宋老生,告訴他即刻派他鎮守霍邑。


    陰世師千叮萬囑,要宋老生避而不戰,死守霍邑即可!宋老生聞言,自然是連連答應,隨後召集部屬,令他們返迴家中,收拾行李,準備出發。


    陰世師做完了這些事情,依舊對永豐倉十分上心,必須要在李淵南下之前奪迴永豐倉,為此,他再度召集了部下,群策群力,希望能盡快收複永豐倉。


    楊複生這個時候,正在緊張地忙碌著,除了孫華、劉炅等少數勢力較大的義師首領外,其他的所謂義師首領,不過隻有百餘人甚至幾十人,這些人前來投奔楊複生,楊複生對他們進行了安排。


    選撥士兵的標準依舊不變,這就淘汰了相當一部分的山賊。一些山賊十分不滿,不過在楊複生分給他們土地之後,絕大部分都安靜了下來,不再鬧事。能夠獲得土地,就有了生存的資本,誰還會去戰場上拚命?


    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山賊符合楊複生的選擇標準,就按照他們的意願,改編入各軍。


    為了避免鄉黨出現,楊複生把這些山賊統統打散,三三兩兩編入軍隊,隨後,便是訓練。這些山賊人數較少,編入軍隊之後,艱苦的訓練讓一部分山賊苦不堪言,但終究翻不出什麽浪花。吃得好睡得好,總比以前顛沛流離的日子強太多了、再說,這些山賊願意從軍,大部分都是能吃苦的,因此軍中還算穩定。


    楊複生積極訓練,以老帶新,效果很是不錯。轉眼又是幾日過去,李秀寧那邊,有了迴信。


    李秀寧幾次差點被陰世師逼上絕路,她對陰世師自然是恨之入骨的。可是,她深知現在的實力不足與朝廷對抗,就算加上段綸也遠遠不足。在遭受了這麽多次的打擊之後,李秀寧缺乏兵源,缺乏糧食,日子很是不好過。


    所以,楊複生寫信來,說打算與她一起圖謀永豐倉,李秀寧的眼前就是一亮!如果能夠得到永豐倉的糧食,哪怕隻有一部分,她就能利用這些糧食,招募流民,訓練軍隊,配合著父親南下,奪取關中。


    當然,她同樣知道,一旦奪取永豐倉,獲利最大的必然是楊複生,得到最多糧食的,也是楊複生。可對於如今的李秀寧來說,她還有其他選擇嗎?她隻能寄希望於,父親盡管拿下霍邑,然後進入關中,雙雄爭奪大興城。


    以隴西李氏在關中的聲望,李秀寧相信,隻要父親進入了關中,區區楊複生不足為慮!他肯定無法像父親一樣,在短時間內,說服關攏貴族支持他、畢竟,楊複生隻是一個毛頭小子,即使有魏公李密撐腰,也不可能是父親的對手。


    李秀寧想通了這一點之後,立刻派人去請段綸,與他商議。段綸的父親段文振曾經是兵部尚書,此人年少時,遊俠四方,頗有名頭。李淵將女兒李秀文嫁給段綸,除了此人出身不錯之外,也是看中了他的才能。


    段綸畢竟是將門世家,聽李秀寧說了此事之後,也是如此認為,不過段綸更為狡猾一些,他認為,可以在與楊複生合作的過程中,不露聲色地陰楊複生幾次,這樣,就能極大地打擊楊複生的勢力。


    李秀寧深以為然。如今的最大敵人固然是隋庭,但楊複生一旦成長起來,同樣是李氏的敵人,在合作的時候,對楊複生作出各種限製打擊,是有必要的。不然,父親李淵即使奪取了大興城,也將麵臨這個占據了扶風郡以及京兆郡相當一部分縣治的強敵。


    李秀寧、段綸、馬三寶等人商議了很久,決定將計就計,借楊複生的勢力,拿下永豐倉。為此,李秀寧親自提筆,寫了一封措辭十分卑微的迴信,告訴楊複生,她願意與楊複生合作,隻盼拿下永豐倉之後,楊複生能夠給她們一點糧食食用,以渡過即將而來的寒冬。


    楊複生看了書信,他並不知李秀寧與段綸、馬三寶等人已經商量了毒計。如今李秀寧已經答應,楊複生立刻找來了都鴻軒,與他商議如何奪取永豐倉的事情來。兩人商議了半響,最終還是按照計劃行事。


    楊複生再度寫了一封書信,交給使者,令他送給李秀寧,雙方約定時間,商議奪取永豐倉的大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包黃果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包黃果樹並收藏盜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