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冷半夜被偷襲,潰不成軍,倉皇逃走,一路分不清楚東西南北,隻知狂奔。部下盡皆散了。直到天色蒙蒙亮,陰冷這才停了下來,這才發現一夜之間,居然逃到了黃河邊上,對岸便是馮翊郡。
陰冷望著逐漸濤濤的黃河水,歎息了一聲。他知道,迴轉大興城,一定會被責罰,但不管怎樣,他始終姓陰,與陰世師有著莫大的關聯,他隻能迴到大興,接受懲罰。
陰冷帶著殘兵直奔大興城,就在他抵達大興城的時候,侯君集派去的信使也一路疾奔,趕迴了武功縣。楊複生接到書信,又仔細盤問了一番,心中便有了數,他令信使迴去,叮囑侯君集,先埋伏在秦嶺山中,一旦有任何異動,立刻派人來報。
信使得令,休息了一夜,第二日匆匆離開了武功縣。
楊複生在第二日召開了一次簡單的會議,內部隻有郭孝恪、梁建方、席君買、都鴻軒以及剛剛從盩厔縣趕來的何潘仁。
何潘仁這一次出現在武功縣,對楊複生的態度明顯更為尊敬。楊複生連續擊敗陰世師,大漲了關中義師的士氣,這讓何潘仁覺得,自己當初選擇投靠楊複生,尊他為主公,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相反,比起李秀寧被困司竹園,何潘仁慶幸,當初沒有選擇李秀寧,同樣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眾人坐在議事大廳裏,商議著接下來的事情。這時候,天氣變得越來越冷,更加不利於用兵。何潘仁更是提出了他的擔心:雖說秋時各縣收獲了不少糧食,但連續一次用兵,又招募流民。光是安置流民就耗費不少。如今軍糧已經告竭,若是在無法開源,恐怕再有用兵之時,就無法讓士兵吃飽飯了。
大興朝廷依靠著永豐倉的數百萬石糧食,至少可以支撐一兩年,若是陰世師采取圍而不攻,消耗義師糧食,又或者等來年開春之際,派兵焚燒義師所掌控的郡縣土地,危機依然沒有解除。
對於楊複生來說,必須要把種種可能的情況都考慮在才行。
何潘仁這樣說,表明他已經真心想為楊複生效力。
楊複生便把目光看向了都鴻軒,希望他能拿主意。
席君買、梁建方同樣把目光放在了都鴻軒身上,都鴻軒苦笑著搖頭。
“主公,武功縣與華陰之間,還隔著數個縣,想要奪下永豐倉,何其難也!”都鴻軒說著,忽然又道:“主公能夠說服桑顯和,若是桑顯和還在潼關,當初以他偷襲永豐倉,或許有幾分勝算。隻是如今桑顯和已經被朝廷視為反賊,想要在拿下永豐倉,恐怕不現實。”
楊複生眯起眼睛,打量著都鴻軒,笑道:“如此說來,是我失算了!”
“倒也不是,當初我軍情況兇險,若非桑顯和臨陣倒戈,恐怕也不會擊潰隋軍。主公,卑職思前想後,有一個辦法或許可行。”都鴻軒想了又想,決定把心中想法說出來。
“但說無妨!”楊複生說道。
都鴻軒看了一眼掛在大廳裏的地圖,走了過去,指著地圖上,道:“主公,我軍曾數次援助李秀寧,想來若是請她協助拿下永豐倉,她應當不會拒絕。”
“如今藍田縣以南的地方,有幾處塢堡,為段綸所有,此人娶了李秀寧之妹為妻,以他們的關係,若是讓李秀寧請段綸相助,佯攻藍田縣,吸引隋軍注意力,然後令馮翊郡孫華渡過黃河,攻打華陰。主公在率領一旅精兵,攻打大興城,吸引陰世師注意力,暗中伺機奪取永豐倉。如此聲東擊西,或許能奏效,令陰世師防不勝防!”
都鴻軒把心中想法說了出來,然後看著楊複生,希望他能采納這個意見,不然他就要為此事愁破了頭。
楊複生在大廳裏踱步思考著,目前看來,這或許是最好的辦法。思考了好一會,楊複生停下來,目光在梁建方、席君買等人臉上掃過,本著群策的想法,楊複生向其他人詢問意見。
席君買、梁建方都是武將,何潘仁是個商人,雖然有些眼光,可論陰謀詭計,戰略策劃卻遠遠不足,因此幾人都是讚成。
楊複生立刻決定采納這個意見,他立刻修書一封,令部下送到司竹園,邀請她一同圖謀永豐倉。這個計劃,他相信李秀寧一定會同意,因為她也缺糧。
使者離開之後,眾人又說了一會,這才散去。
大興城,陰世師看著受了一些輕傷的陰冷,心中充滿了疑惑。由於陰冷是半夜遇伏,所以陰冷對於敵人的情況壓根不知。可是,陰世師卻不能不知,他需要了解敵情才能判斷出敵人下一步的行動。
在永豐倉附近遇伏,按照常理推斷,應當是附近的山賊所為。可是,這未免太湊巧了一些,陰冷剛剛抵達永豐倉,不到三個時辰就遇伏。很顯然,敵人應當是對陰冷的行動有所了解。可是,陰冷的行動十分隱蔽,什麽人對這一次的行動如此了解?難道在這大興城,有敵人的耳目?
伏擊者是楊複生的部下還是其他山賊?又或者,是李孝常?陰世師思前想後,覺得楊複生剛在武功縣聚集了一群反賊準備攻打大興城,想來應當不是他。
而且楊複生雖然取勝,但就兵力而言,也是慘勝,想來沒有那麽多的兵力趕往永豐倉、退一步說,楊複生即使派兵去了永豐倉,必然不會隻派一兩百人,這點兵力無法拿下永豐倉。以永豐倉的堅固與兵力,至少需要五千人以上,否則根本無法拿下。而且若是永豐倉守將死守不出,就算超過五千人,也無濟於事。
所以,在排除了楊複生之後,陰世師覺得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李孝常,也隻有在米糧中摻了沙子的他,才會密切注意著大興城的動向,所以在探知陰冷抵達了永豐倉附近之後,立刻選擇了突襲。
陰世師越想越覺得可能,看來,李孝常是決定投靠李淵這一係的反賊了。絕不能讓李淵控製了永豐倉!陰世師立刻做出決定,在李淵尚未進入關中之前,奪迴永豐倉。而且,一定要切斷李秀寧與李孝常之間的聯係,他決定在藍田縣、華陰縣等地駐紮重兵,然後穩紮穩打,奪迴永豐倉,擒殺李孝常!
陰世師立刻召見部將,作出部署。當然交代了事情之後,他接到了一封密信,這封密信,證實了他的猜想!
陰冷望著逐漸濤濤的黃河水,歎息了一聲。他知道,迴轉大興城,一定會被責罰,但不管怎樣,他始終姓陰,與陰世師有著莫大的關聯,他隻能迴到大興,接受懲罰。
陰冷帶著殘兵直奔大興城,就在他抵達大興城的時候,侯君集派去的信使也一路疾奔,趕迴了武功縣。楊複生接到書信,又仔細盤問了一番,心中便有了數,他令信使迴去,叮囑侯君集,先埋伏在秦嶺山中,一旦有任何異動,立刻派人來報。
信使得令,休息了一夜,第二日匆匆離開了武功縣。
楊複生在第二日召開了一次簡單的會議,內部隻有郭孝恪、梁建方、席君買、都鴻軒以及剛剛從盩厔縣趕來的何潘仁。
何潘仁這一次出現在武功縣,對楊複生的態度明顯更為尊敬。楊複生連續擊敗陰世師,大漲了關中義師的士氣,這讓何潘仁覺得,自己當初選擇投靠楊複生,尊他為主公,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相反,比起李秀寧被困司竹園,何潘仁慶幸,當初沒有選擇李秀寧,同樣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眾人坐在議事大廳裏,商議著接下來的事情。這時候,天氣變得越來越冷,更加不利於用兵。何潘仁更是提出了他的擔心:雖說秋時各縣收獲了不少糧食,但連續一次用兵,又招募流民。光是安置流民就耗費不少。如今軍糧已經告竭,若是在無法開源,恐怕再有用兵之時,就無法讓士兵吃飽飯了。
大興朝廷依靠著永豐倉的數百萬石糧食,至少可以支撐一兩年,若是陰世師采取圍而不攻,消耗義師糧食,又或者等來年開春之際,派兵焚燒義師所掌控的郡縣土地,危機依然沒有解除。
對於楊複生來說,必須要把種種可能的情況都考慮在才行。
何潘仁這樣說,表明他已經真心想為楊複生效力。
楊複生便把目光看向了都鴻軒,希望他能拿主意。
席君買、梁建方同樣把目光放在了都鴻軒身上,都鴻軒苦笑著搖頭。
“主公,武功縣與華陰之間,還隔著數個縣,想要奪下永豐倉,何其難也!”都鴻軒說著,忽然又道:“主公能夠說服桑顯和,若是桑顯和還在潼關,當初以他偷襲永豐倉,或許有幾分勝算。隻是如今桑顯和已經被朝廷視為反賊,想要在拿下永豐倉,恐怕不現實。”
楊複生眯起眼睛,打量著都鴻軒,笑道:“如此說來,是我失算了!”
“倒也不是,當初我軍情況兇險,若非桑顯和臨陣倒戈,恐怕也不會擊潰隋軍。主公,卑職思前想後,有一個辦法或許可行。”都鴻軒想了又想,決定把心中想法說出來。
“但說無妨!”楊複生說道。
都鴻軒看了一眼掛在大廳裏的地圖,走了過去,指著地圖上,道:“主公,我軍曾數次援助李秀寧,想來若是請她協助拿下永豐倉,她應當不會拒絕。”
“如今藍田縣以南的地方,有幾處塢堡,為段綸所有,此人娶了李秀寧之妹為妻,以他們的關係,若是讓李秀寧請段綸相助,佯攻藍田縣,吸引隋軍注意力,然後令馮翊郡孫華渡過黃河,攻打華陰。主公在率領一旅精兵,攻打大興城,吸引陰世師注意力,暗中伺機奪取永豐倉。如此聲東擊西,或許能奏效,令陰世師防不勝防!”
都鴻軒把心中想法說了出來,然後看著楊複生,希望他能采納這個意見,不然他就要為此事愁破了頭。
楊複生在大廳裏踱步思考著,目前看來,這或許是最好的辦法。思考了好一會,楊複生停下來,目光在梁建方、席君買等人臉上掃過,本著群策的想法,楊複生向其他人詢問意見。
席君買、梁建方都是武將,何潘仁是個商人,雖然有些眼光,可論陰謀詭計,戰略策劃卻遠遠不足,因此幾人都是讚成。
楊複生立刻決定采納這個意見,他立刻修書一封,令部下送到司竹園,邀請她一同圖謀永豐倉。這個計劃,他相信李秀寧一定會同意,因為她也缺糧。
使者離開之後,眾人又說了一會,這才散去。
大興城,陰世師看著受了一些輕傷的陰冷,心中充滿了疑惑。由於陰冷是半夜遇伏,所以陰冷對於敵人的情況壓根不知。可是,陰世師卻不能不知,他需要了解敵情才能判斷出敵人下一步的行動。
在永豐倉附近遇伏,按照常理推斷,應當是附近的山賊所為。可是,這未免太湊巧了一些,陰冷剛剛抵達永豐倉,不到三個時辰就遇伏。很顯然,敵人應當是對陰冷的行動有所了解。可是,陰冷的行動十分隱蔽,什麽人對這一次的行動如此了解?難道在這大興城,有敵人的耳目?
伏擊者是楊複生的部下還是其他山賊?又或者,是李孝常?陰世師思前想後,覺得楊複生剛在武功縣聚集了一群反賊準備攻打大興城,想來應當不是他。
而且楊複生雖然取勝,但就兵力而言,也是慘勝,想來沒有那麽多的兵力趕往永豐倉、退一步說,楊複生即使派兵去了永豐倉,必然不會隻派一兩百人,這點兵力無法拿下永豐倉。以永豐倉的堅固與兵力,至少需要五千人以上,否則根本無法拿下。而且若是永豐倉守將死守不出,就算超過五千人,也無濟於事。
所以,在排除了楊複生之後,陰世師覺得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李孝常,也隻有在米糧中摻了沙子的他,才會密切注意著大興城的動向,所以在探知陰冷抵達了永豐倉附近之後,立刻選擇了突襲。
陰世師越想越覺得可能,看來,李孝常是決定投靠李淵這一係的反賊了。絕不能讓李淵控製了永豐倉!陰世師立刻做出決定,在李淵尚未進入關中之前,奪迴永豐倉。而且,一定要切斷李秀寧與李孝常之間的聯係,他決定在藍田縣、華陰縣等地駐紮重兵,然後穩紮穩打,奪迴永豐倉,擒殺李孝常!
陰世師立刻召見部將,作出部署。當然交代了事情之後,他接到了一封密信,這封密信,證實了他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