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複生等待著郿縣的新兵的同時,武功縣正在忙碌著,戰死士兵的家屬統統得到優厚的撫恤,而且,凡是戰死士兵的家屬,賦稅同樣進行的減免,極大程度地減弱了百姓的哀傷。


    受傷不能參軍的士兵,除了得到撫恤之外,另有其他安排,若是完全喪失了勞動力,楊複生也會從府庫裏撥出錢帛,供他們說生活。總之,使其衣食無憂,這是楊複生最為基本的要求。


    輕傷的士兵得到治療之後,逐步恢複了健康,根據戰功,這些士兵不同程度得到提拔,獲得了該有的賞賜。皆大歡喜的結果下,百姓們因為父親、兒子戰死的哀傷逐漸散去。


    楊複生在等待著郿縣一萬士兵的趕來,他每日親臨校場,訓練這五千士兵。承襲了楊複生原來的訓練模式,在侯君集的訓練下,這些士兵很守規矩,楊複生訓練了兩日,對侯君集的成果非常滿意。


    楊複生在訓練士兵的同時,派人去大興城探查消息。大興城中,暗湧不停,陰世師戰敗之後,不少朝臣彈劾陰世師。幸虧衛玄衛尚書力保陰世師,勉強彈壓了朝廷大臣,維持著大興城不亂的局麵。


    楊複生有他的計劃,在安排侯君集去辦事之後,楊複生在廣發英雄帖的同時,隻得耐心等待著。


    與此同時,李襲譽帶著部下,經過兩日的奔波,抵達了位於華陰縣的永豐倉。永豐倉位於黃河以南的一處山丘上,這裏地勢相對險要,利於守衛。鑒於永豐倉在關中的特殊地位,朝廷駐紮有兩千兵馬,守衛的將領同時也是華陰縣縣令李孝常。


    山腳下,靠近黃河,有一處碼頭,永豐倉的糧食多半是經由水路,從江南、中原一帶運輸而來,在碼頭下貨,然後集中在永豐倉內儲藏。


    李孝常在數日前就接到朝廷的命令,為此,他帶了了百餘人,經過三日的忙碌,準備了一批糧食,等李襲譽來了之後,便讓他取糧迴轉大興城。這一次的響午,西風緩緩地吹著,李孝常站在永豐倉外的一塊石頭上,凝視著北方。


    同為隴西李氏,李孝常知道李淵已經從太原南下。李淵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但李孝常知道,在大隋風雨飄搖之際,改朝換代是肯定的了。作為隴西李氏的一員,李孝常自然會選擇支持李淵。為此,李孝常早早作出了準備,一旦李淵進入關中,他就揭竿而起,響應李淵。


    可是,早在七月底,他就知道李淵南下到了河東重鎮霍邑。李淵若是突破了霍邑,就能直奔河東郡,與關中隔河相望,那時,便是李孝常獻出永豐倉的時候。可現實比理想還要殘酷。李淵七月底抵達霍邑,到了如今已是十月中旬,西風漸如刀,關中日漸寒冷,李淵依舊被困在霍邑不得南下,這讓李孝常不得不推延他的計劃。


    然而,這還不算最為糟糕的事,李淵不能南下,李孝常他最多繼續為朝廷效力,那一天朝廷不行了,他大不了改換門庭便是。但現在……


    李孝常想著的時候,門外的山道上,一名士兵快速跑了過來,將近李孝常跟前,士兵高聲道“李縣令,李將軍就在山腳下!”


    李孝常點點頭,道“李將軍不上山嗎?”


    “李將軍說軍情緊急,便不上山了,他取了糧食便走!”士兵迴答。


    李孝常皺皺眉,他本來有些話想要與李襲譽這個同為隴西李氏後人的他說說話,但想不到李襲譽居然如此焦急。他想了想,隻得點點頭,吩咐士兵準備運送糧草下山。


    士兵得令,幾百民夫開始忙碌起來,把糧食從糧倉裏搬出來,放在車上,兩人一組,推著小車下山。趁著士兵搬運糧草的時候,李孝常慢慢踱步,走下山去。


    山腳下,李襲譽看著士兵們運送糧草,他靠在一棵樹上,看著眼前的這一切,盡管他打定了注意,辦完了這件事情之後,就離開京師迴轉西城郡,但他的心中,還是有幾分不舍。當年的大隋,名聲遠揚漠北,突厥可汗俯首稱臣,尊奉大隋天子為“聖人可汗”,這是何等的榮耀,可僅僅短短的十幾年,大隋便由盛而衰,覆滅在即。


    李襲譽的心中不甘,他還想建功立業,闖出一番功業呢!可大隋已經病入膏肓,就像一個古稀的老人,已經沒有幾天的活頭了。以後誰能問鼎天下,這誰也說不準。在新朝,沒有了人脈,很多事情不是想辦就能辦成的。


    不管怎樣,迴轉家鄉之後,李襲譽決定利用家族的影響力,先招募一批士兵自保,至於以後的事情,那就隻能以後再說了。


    李襲譽想著的時候,李孝常走了下來,同在京師為官,兩人彼此見過,李孝常直奔李襲譽身邊。


    “李將軍,別來無恙?”李孝常說道。


    李襲譽淡淡一笑,道“如今情況,李縣令莫非不知?我憂心國事,隻恨不能殺賊!”他之所以如此說,是知道李孝常與李淵交好,兩家關係較近,因此出言試探。


    李孝常有些尷尬地擠出兩聲苦笑,道“李將軍愛國憂民,孝常敬佩!這一次運輸糧食供給京師,可謂責任重大,李將軍切記要小心!”


    李孝常想不到李襲譽這個時候,居然還忠心為大隋,便故意說著,心中卻有些焦急。隻是李襲譽如此,他深知不可病重亂投醫,便隻得把心中的焦急藏下,又與李襲譽說著其他話。


    李襲譽一心想要運送糧食迴轉大興城之後離開關中,兩人都沒有心思說太多話,部下用了兩個半時辰把糧食都送下山來,天色這時也暗了下來,李襲譽膽大,決定趁著夜色趕迴大興城,便與李孝常告辭。


    三軍趕著馬兒,很快消失在夜色中。李孝常凝視著李襲譽消失的背影,良久,歎息了一聲,轉身帶著部下,慢慢朝著永豐倉奔去。


    李孝常進入了永豐倉,到了住所,剛走進去,便有人問道“李襲譽可走了?”


    “走了!”李孝常簡單地迴答。


    “如此,甚好!”那人說著,笑著站了起來,慢慢踱步靠近李孝常,又道“那件事情,你考慮得如何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包黃果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包黃果樹並收藏盜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