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襲譽帶著部下百餘人朝著永豐倉趕去,與此同時,楊複生也趕到了武功縣。
武功縣,留守的郭孝恪已經準備好了酒食,三軍進城之後,便可進食。對於這一戰戰死的士卒,郭孝恪已經從清點了府庫,準備了財物,以便楊複生犒勞三軍,撫恤戰死士卒的家屬。
楊複生先在校場上簡單說了幾句,對這一戰士卒們表現出來的旺盛鬥誌大為讚許,並告訴眾人,在這一戰中,立下大功的士卒都會得到獎賞,根據功勞的不同,或得到錢帛,或得到升遷。
士卒們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如此拚命,為的不僅僅是那點田地,更希望博得更多的錢帛乃至於權利,聽見楊複生如此說,一個個都鼓足了精神頭。
楊複生簡單說完,讓士卒先下去休息,吃飽喝足之後,等待領取獎賞,然後給他們十日的時間,休養生息。士卒們散去之後,楊複生召集了眾人,商議軍事。
楊複生在司竹園這場廝殺,前後足有半月之多,各地發生了什麽情況,楊複生暫時還不知,他需要時間去了解。
郭孝恪鎮守武功縣,雖然他對楊複生不是很信任,但終究是瓦崗一係,又有能力,做起事來,條理清晰,整個武功縣被他治理得非常不錯。這些時日的軍報政務,已經被他整理好了,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放置在楊複生的案幾之上。
楊複生沒有去翻,而是讓郭孝恪簡單介紹了一番。西邊,西秦薛舉已經攻下隴西數郡,占有隴西養馬之地,他正在圍攻蕭瑀的河池郡。蕭瑀已經數次派人趕往大興城,搬取救兵,經過扶風郡時,被竇璡截下數名使者。
此外,洛陽方麵,最新的消息是,王世充、劉長恭、龐玉等人,率領洛陽兵馬十萬人,圍攻李密占據的洛口,試圖奪迴洛陽的命脈之一洛口倉,雙方鏖戰不休,目前尚未有結果。
楊複生最為關心的李淵,則繼續被屈突通擋在霍邑以北、按照曆史的進程,這個時候,李淵已經進入了關中,獲得了永豐倉的糧食,實力大增。如今李淵卻依舊被困在霍邑以北,李秀寧的兵馬不過千餘人,對於楊複生來說,就是勝利。
當然,楊複生依舊不能鬆懈,借著這場大勝,楊複生決定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正式向關中群豪,如馮翊郡的孫華、宜君縣劉炅等各地義師發出邀請,會師武功,攻打大興城。
秦叔寶、羅士信深以為然,當初魏公做大,便是召集中原義師,取得了河北竇建德、長白山王薄、山東徐元朗等人的承認,勢力因此而做大。兩人進入關中之後,便知道從此與瓦崗無緣,楊複生才是他倆效力的對象,因此,便想要借李密壯大的經驗。
郭孝恪環顧四周,見秦叔寶、羅士信等人都讚同,便不說話。這些時日,他在武功已經有些日子,已經對楊複生有了一定了解,他突然覺得,能為這樣一個愛護百姓之人效力,或許是一件榮幸的事。
都鴻軒在一旁,道:“主公,孫華擁兵數萬,此人若是投靠,我軍實力必然大漲。”
“確實如此!”楊複生說道。
都鴻軒道:“主公,任何事情有利有弊,若是孫華同意,也不可不防。畢竟此人實力雄厚,若是懷有二心,那主公危矣!”
楊複生哈哈笑道:“都先生之言,甚為有理,此事我必定謀劃周詳!”楊複生頓了一頓,又看著都鴻軒,道:“都先生,若是召集關中義師,以武功縣的實力,恐怕不足以養活這麽多人,我打算過些日子,攻打永豐倉,你以為如何?”
都鴻軒道:“永豐倉重兵把守,地勢險要,而且攻打永豐倉,必定要經過始平、大興城、新豐等地,就算繞路,也避不過渭南與華陰兩地,想要攻取,十分困難。”
“困難總是有的,總不能因為困難而不做。”楊複生目光炯炯地看著都鴻軒,希望他能出好主意。
都鴻軒拱手,道:“主公,此事還容卑職多思考。”
都鴻軒曾經獻策說服李孝常棄明投暗,最終被楊複生否定了。李孝常何等人物,豈會被輕易說服?這樣的行動不成,反而會打草驚蛇,因此楊複生覺得此計不妥。
楊複生也知道此事不易,見都鴻軒如此說,便點頭,幾人又商議了一會,各自散去休息。
楊複生從書房裏走出來,慢慢踱步,身後,花二郎一步一步跟著,有些緊張地看著楊複生。兩人一前一後,走到了後院,這時,剛剛離開的席君買與梁建方匆匆走了過來,臉上帶著喜色。
“主公,侯君集到了!”席君買道。
“哦?這麽快的速度?”楊複生登時大喜,立刻在席君買的帶領下,趕了過去。
有一段時間沒有看見侯君集,此君變得黑了許多,人也看起來更為結實了,一雙眸子閃閃發亮,他身著便衣,額頭上還有汗珠不停滴下,看得出來,他是一路狂奔而來的。
“君集,你這個速度挺快啊!”楊複生笑著,揍了侯君集肩膀一拳。
侯君集笑道:“我接到主公消息之後,便立刻清點兵馬,趕來武功縣。大軍此刻尚在二十裏外,明日便可到達!”
楊複生道:“你在鄠縣訓練兵馬,勞苦功高!”
“主公之言,令我慚愧!聽說這一次司竹園大戰,我軍損失不小,若不能及時補充,恐怕陰世師還會來犯!”侯君集說道。
楊複生頷首,見他滿頭大汗,便示意先迴到後院再說,侯君集一路奔波,早就口渴,花二郎準備了水過來,侯君集卻哇哇叫著,想要喝酒。楊複生衝著花二郎點頭。
花二郎不一會端來了幾斤白酒,侯君集倒在大碗裏,一口氣喝了兩碗,抹了抹嘴,道了一聲:“痛快!”
侯君集又喝了兩碗,這才道:“主公,經過這些時日的訓練,唐弼舊部已經有所小成。我已經先帶了五千人趕來,再過十餘人,再送萬人過來!”
楊複生聞言,登時大喜,如今看來,收編了唐弼舊部,是明智之舉,侯君集畢竟將門世家,訓練士兵的能力不差,有他這話,楊複生的心就定了。著一萬五士兵進駐武功縣,便有實力與陰世師叫板。
“君集,你訓練士兵,當記大功!”楊複生說道。
侯君集連連擺手,道:“主公,我不曾上過戰場,與沙場廝殺的兄弟們相比,我這點功勞不算什麽!主公,下次若與隋軍交戰,隻盼主公讓我出戰!”
楊複生哈哈笑道:“好!就如你所願!君集,如今我便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做!”
武功縣,留守的郭孝恪已經準備好了酒食,三軍進城之後,便可進食。對於這一戰戰死的士卒,郭孝恪已經從清點了府庫,準備了財物,以便楊複生犒勞三軍,撫恤戰死士卒的家屬。
楊複生先在校場上簡單說了幾句,對這一戰士卒們表現出來的旺盛鬥誌大為讚許,並告訴眾人,在這一戰中,立下大功的士卒都會得到獎賞,根據功勞的不同,或得到錢帛,或得到升遷。
士卒們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如此拚命,為的不僅僅是那點田地,更希望博得更多的錢帛乃至於權利,聽見楊複生如此說,一個個都鼓足了精神頭。
楊複生簡單說完,讓士卒先下去休息,吃飽喝足之後,等待領取獎賞,然後給他們十日的時間,休養生息。士卒們散去之後,楊複生召集了眾人,商議軍事。
楊複生在司竹園這場廝殺,前後足有半月之多,各地發生了什麽情況,楊複生暫時還不知,他需要時間去了解。
郭孝恪鎮守武功縣,雖然他對楊複生不是很信任,但終究是瓦崗一係,又有能力,做起事來,條理清晰,整個武功縣被他治理得非常不錯。這些時日的軍報政務,已經被他整理好了,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放置在楊複生的案幾之上。
楊複生沒有去翻,而是讓郭孝恪簡單介紹了一番。西邊,西秦薛舉已經攻下隴西數郡,占有隴西養馬之地,他正在圍攻蕭瑀的河池郡。蕭瑀已經數次派人趕往大興城,搬取救兵,經過扶風郡時,被竇璡截下數名使者。
此外,洛陽方麵,最新的消息是,王世充、劉長恭、龐玉等人,率領洛陽兵馬十萬人,圍攻李密占據的洛口,試圖奪迴洛陽的命脈之一洛口倉,雙方鏖戰不休,目前尚未有結果。
楊複生最為關心的李淵,則繼續被屈突通擋在霍邑以北、按照曆史的進程,這個時候,李淵已經進入了關中,獲得了永豐倉的糧食,實力大增。如今李淵卻依舊被困在霍邑以北,李秀寧的兵馬不過千餘人,對於楊複生來說,就是勝利。
當然,楊複生依舊不能鬆懈,借著這場大勝,楊複生決定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正式向關中群豪,如馮翊郡的孫華、宜君縣劉炅等各地義師發出邀請,會師武功,攻打大興城。
秦叔寶、羅士信深以為然,當初魏公做大,便是召集中原義師,取得了河北竇建德、長白山王薄、山東徐元朗等人的承認,勢力因此而做大。兩人進入關中之後,便知道從此與瓦崗無緣,楊複生才是他倆效力的對象,因此,便想要借李密壯大的經驗。
郭孝恪環顧四周,見秦叔寶、羅士信等人都讚同,便不說話。這些時日,他在武功已經有些日子,已經對楊複生有了一定了解,他突然覺得,能為這樣一個愛護百姓之人效力,或許是一件榮幸的事。
都鴻軒在一旁,道:“主公,孫華擁兵數萬,此人若是投靠,我軍實力必然大漲。”
“確實如此!”楊複生說道。
都鴻軒道:“主公,任何事情有利有弊,若是孫華同意,也不可不防。畢竟此人實力雄厚,若是懷有二心,那主公危矣!”
楊複生哈哈笑道:“都先生之言,甚為有理,此事我必定謀劃周詳!”楊複生頓了一頓,又看著都鴻軒,道:“都先生,若是召集關中義師,以武功縣的實力,恐怕不足以養活這麽多人,我打算過些日子,攻打永豐倉,你以為如何?”
都鴻軒道:“永豐倉重兵把守,地勢險要,而且攻打永豐倉,必定要經過始平、大興城、新豐等地,就算繞路,也避不過渭南與華陰兩地,想要攻取,十分困難。”
“困難總是有的,總不能因為困難而不做。”楊複生目光炯炯地看著都鴻軒,希望他能出好主意。
都鴻軒拱手,道:“主公,此事還容卑職多思考。”
都鴻軒曾經獻策說服李孝常棄明投暗,最終被楊複生否定了。李孝常何等人物,豈會被輕易說服?這樣的行動不成,反而會打草驚蛇,因此楊複生覺得此計不妥。
楊複生也知道此事不易,見都鴻軒如此說,便點頭,幾人又商議了一會,各自散去休息。
楊複生從書房裏走出來,慢慢踱步,身後,花二郎一步一步跟著,有些緊張地看著楊複生。兩人一前一後,走到了後院,這時,剛剛離開的席君買與梁建方匆匆走了過來,臉上帶著喜色。
“主公,侯君集到了!”席君買道。
“哦?這麽快的速度?”楊複生登時大喜,立刻在席君買的帶領下,趕了過去。
有一段時間沒有看見侯君集,此君變得黑了許多,人也看起來更為結實了,一雙眸子閃閃發亮,他身著便衣,額頭上還有汗珠不停滴下,看得出來,他是一路狂奔而來的。
“君集,你這個速度挺快啊!”楊複生笑著,揍了侯君集肩膀一拳。
侯君集笑道:“我接到主公消息之後,便立刻清點兵馬,趕來武功縣。大軍此刻尚在二十裏外,明日便可到達!”
楊複生道:“你在鄠縣訓練兵馬,勞苦功高!”
“主公之言,令我慚愧!聽說這一次司竹園大戰,我軍損失不小,若不能及時補充,恐怕陰世師還會來犯!”侯君集說道。
楊複生頷首,見他滿頭大汗,便示意先迴到後院再說,侯君集一路奔波,早就口渴,花二郎準備了水過來,侯君集卻哇哇叫著,想要喝酒。楊複生衝著花二郎點頭。
花二郎不一會端來了幾斤白酒,侯君集倒在大碗裏,一口氣喝了兩碗,抹了抹嘴,道了一聲:“痛快!”
侯君集又喝了兩碗,這才道:“主公,經過這些時日的訓練,唐弼舊部已經有所小成。我已經先帶了五千人趕來,再過十餘人,再送萬人過來!”
楊複生聞言,登時大喜,如今看來,收編了唐弼舊部,是明智之舉,侯君集畢竟將門世家,訓練士兵的能力不差,有他這話,楊複生的心就定了。著一萬五士兵進駐武功縣,便有實力與陰世師叫板。
“君集,你訓練士兵,當記大功!”楊複生說道。
侯君集連連擺手,道:“主公,我不曾上過戰場,與沙場廝殺的兄弟們相比,我這點功勞不算什麽!主公,下次若與隋軍交戰,隻盼主公讓我出戰!”
楊複生哈哈笑道:“好!就如你所願!君集,如今我便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