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骨議拆開書信,仔細看著。


    作為京兆郡的郡丞,年紀輕輕的他自然認識衛玄的筆跡,這封書信赫然是衛玄親筆所寫,在最後,還有衛玄的印章。衛玄寫信很正常,可是這封書信,卻是寫給一個特殊的人:李仲袞。


    衛玄在書信裏,沒有說太多,隻是以長輩的身份,說了一些與戰事無關的事情,可是,字裏行間,又透露出陰世師兵馬的動向來。陰骨議不是蠢人,一眼就看了出來。陰骨議心中震驚,臉上卻不露聲色,他雖然隻有三十多歲,但多年的官宦生涯把他鍛煉成一個成熟的人,喜怒不形於色。


    這封書信是真是假?陰骨議尋找著破綻,可是他壓根找不到破綻:印章可以假冒,筆跡也難以模仿,而且這個模仿者必然對衛尚書十分熟悉才行。陰骨議看著書信,覺得不妥,卻又一時說不出來。


    但有一點,陰骨議可以肯定,衛尚書做事確實有些奇怪,而且多次刁難自己,若非父親從旁周旋,衛尚書還打算撤掉自己的京兆郡郡丞一職。衛尚書做事詭異之處太多,比如說,他不願意開倉放糧,甚至不惜煽動群臣,反對此事;其次,他不願意聽從山南李襲誌的建議,令李襲誌灰心喪氣,以迴轉山南招募兵馬為名,離開了關中。


    此外,還有很多瑣事,在陰骨議看來,衛尚書選擇了最不合理的下策,衛尚書雖然沒有兵權,但他在朝廷上,擁有極高的威望,還是能夠否決一些事情的。


    楊複生看著陰骨議不說話,心中便猜到了一些,他就是打算利用衛玄做事反常理的不同,離間衛玄、陰世師等人的關係。


    “這封書信,從何而來?”陰骨議沉吟了好一會,這才問道。


    “李仲袞府上所得。”楊複生迴答。


    陰骨議不說話,衛玄給李仲袞寫書信,是很正常的。但若是聯想到李仲袞私通李秀寧,那事情就不簡單了,李仲袞從衛玄這邊得到陰世師的兵馬動向,一定會告訴李秀寧,所以李秀寧才能比較安全地躲在秦嶺山中。


    楊複生慢慢喝了一口酪漿,靜待陰骨議。這事情是大事,陰骨議不可能一下子就相信,楊複生就算離間不成,隻要讓陰氏父子對衛玄有所提防,這就足夠了。


    “或許,這是有人偽造,不過確實是在李仲袞府上獲得。我看過書信,覺得奇怪。但願是我多想了。”楊複生道。


    陰骨議把書信收起來,道:“楊縣令,這封書信交給我如何?”


    “使者要要,敢不從命?”楊複生答應了。


    陰骨議道:“如此多謝。”頓了一頓,道:“楊縣令出身於大族,我倒是有一件事情想要請教。”


    “不敢,請說。”楊複生說道。


    “衛尚書乃是國之重臣,天子十分信任,也是代王之師,為何會做出這等事情?”陰骨議問道,看著楊複生,語氣變得堅定,道:“如果楊縣令是衛尚書,是什麽理由會讓楊縣令這般做?”


    “我不過區區縣令,豈敢與衛尚書相提並論?不敢,不敢!”楊複生忙擺擺手。


    “楊縣令不必擔憂,但說無妨。”陰骨議說道。


    楊複生沉吟了好一會,道:“使者,方今天下大亂,坦白說,能夠幾分把握平定天下反賊?”


    陰骨議苦笑了一聲,如果是在三年前,不,最少一年前,天子若是不去江南之地,而是返迴大興城,又或是常駐洛陽,下令各地招撫反賊,休養生息,天下則不難平定,要知道天子身上,尚有二三十萬精銳的禁軍驍果,加上洛陽、大興城的駐軍,精銳兵力至少有五十多萬,朝廷又掌握著永豐倉、迴洛倉、洛口倉、黎陽倉等幾個大糧倉,足以供應三軍食用,學漢武大帝罪己詔則民心大定,隻要再有四五年的時間,天下就會逐漸太平。


    可是,天子跑去了江南,大興城、洛陽城留下孫子輩的王爺鎮守,偏偏無論代王、越王都不過十三四歲的兒童,哪裏有足夠的經驗和威望鎮住朝廷的群臣?隻能是有幾名重臣輔佐罷了。隨著天下越來越不穩定,朝廷有的臣子就有了二心,比如說李淵。


    此刻楊縣令問起來,陰骨議心中沒有把握,但他不肯認輸,道:“七成!”


    “七成?使者如此肯定?”楊複生問道。


    陰骨議微微歎息,道:“五成!”


    “五成也太高估了朝廷的能力!”楊複生搖搖頭,道:“天子偏安江南,帝國的重心在關中、中原,鎮守這兩個地方的王子都尚未束發,尚在總角之念,還是兒童,如何能帶領群臣剿滅天下反賊?”


    陰骨議看向楊複生的眼神有些變了,他剛剛想到這點,楊縣令就提到了這點,難不倒這人能夠讀心?


    “以我之見,朝廷平定天下的可能,不足兩成!尤其是李淵南下之後,他身為關攏貴族,自然得到一部分關攏貴族的擁戴,奪取關中,恐怕隻是時間問題!關中落入李淵之手,衛尚書若是不向李仲袞、李秀寧等人示好,難道等著李淵進入關中之後,砍他的頭嗎?”楊複生說道。


    “可是,挖李淵祖墳一事……”陰骨議說道。


    “與衛尚書何幹?建議是陰將軍提的,事情是使者做的,與衛尚書有什麽關係?”楊複生打斷了他的話。


    陰骨議抿著嘴,覺得楊複生說得有一定道理,再說了,衛尚書年事已高,他有什麽隻得害怕的,恐怕,多半是為了他的那個私生子吧?陰骨議越想越覺得不妙。


    楊複生道:“使者今夜就在這裏住下,明日在迴轉大興城,對外就宣稱已經挖了李淵祖墳,先看衛尚書如何態度。使者覺得如何?”


    陰骨議想了想,覺得李淵就算要殺入關中,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到的,要挖李淵祖墳,還是比較容易的。這事情確實不需要太急,便點頭答應了。


    楊複生見說服了他,便安排陰骨議住下,當夜讓廚娘做了幾個小菜,買了幾壺好酒,楊複生、竇普行陪著陰骨議吃了一頓便飯。次日一早,陰骨議帶著部下,匆匆離開了武功,他還有事要與父親商量。


    楊複生抓緊時間做出部署,這個時候,他接到了楊煥暗中傳遞過來的消息,劉武周答應出兵攻打太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包黃果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包黃果樹並收藏盜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