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史朝義,心中隻有憤恨,沒有任何憐憫。
自從他上次攻打鄴城失敗,從城頭墜下重傷之後,一切都變了。
史朝義反叛,對自己露出獠牙。此後幾年,史思明都在跟這廝拚殺,你死我活!
他怎麽能,他怎麽敢的!
史思明想不明白,為什麽史朝義那個時候敢反。但是這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庶長子,他也感覺有些惆悵。
收複了平盧鎮,攻破了柳城,然後呢?
剩下的隻有空虛罷了。
史思明將史朝義的發髻揪住,直接一刀,斬在對方脖頸處。鮮血濺了他一身,史朝義緩緩的倒在地上,就這麽死去了。
他沒有哭號,也沒有求饒,甚至連咒罵都沒有。
或許,史朝義也知道自己遲早會有這麽一天的,隻是來得稍稍有些早了。
“去通知辛夫人,讓她來柳城暫住,還有史朝清,也跟著一起來。”
史思明對身邊親兵吩咐了一句。
從幽州到平盧鎮,趕路也得好幾天。趁著這段時間,史思明也想把柳城內部清理一下。
當初哪些人是投靠了史朝義的,一個一個都要揪出來。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等嫡子史朝清和辛夫人來此後,便沒有跟自己不對付的人了。
然後,便可以安心迴幽州,繼續征討四方。
史思明暗暗想著,自顧自的走出了節度使衙門。處理完了後方的問題,是時候要收拾一下河北的局麵了。史思明一直沒忘記自己曾經在鄴城栽過跟頭。
而李歸仁現在居然還活蹦亂跳的。
這可不行,得找機會把這廝也收拾了。史思明在心中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
……
登州,蓬萊港的某個渡口,方重勇領著隨行的何昌期等人,緩緩走下海船。一迴生二迴熟,再加上準備充分,這次他沒有暈船,隻是踩在地麵上,腳步有些不太習慣而已。
麵前有一群渤海國的人伏跪於地,領頭的便是大欽茂。身邊這些人都是大欽茂的班底,待這位渤海國貴族奪權成功後,他們也會論功行賞,這便是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國主換了,大臣也得跟著一起換。
為了坐穩江山,大欽茂也不得不依附於汴州朝廷,並以登州為著力點,加強往來。
自此以後,從前方重勇不方便做的事情,也可以試著操作一下了。
比如說奪取幽州!
即便現在還做不到,將來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求人就得有求人的態度,大欽茂精通權術,長袖善舞,自然是知道什麽時候姿態要放到最低。
看著跪在麵前的這群人,方重勇絲毫不懷疑,就算現在他叫大欽茂喊自己喊爹,對方也會照辦,絕對不會拒絕。
權力令人扭曲,在生存麵前,所有的尊嚴都不值一提。
方重勇走上前去,將大欽茂扶了起來。他替對方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感慨歎息道:“數年不見,爾等疲態盡顯,可是有什麽不順心之事?本帥來登州巡視,就是來處理問題的。”
大欽茂麵露笑容,連忙叉手行禮道:“盼望官家到登州,望眼欲穿,身疲心不疲。下官在府衙已經備下接風宴,還請官家不吝賞光。”
他的態度極為謙卑,就算親兒子,也不過如此了。
“誒,不必客氣嘛,本帥平日裏不介意這些,那便同去同去。”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
一行人來到登州府衙大堂,果然這裏已經上菜,餐桌上擺滿了冷盤。
一人一張桌子的分餐製(唐代吃飯隨心所欲,分開和拚桌都行),靠近牆根排列的一眾樂師們,已經開始奏樂了。
這樂譜正是當年基哥參與譜寫的《霓裳羽衣曲》。數十個穿著單薄襦裙的年輕舞女,在門外寒風中瑟瑟發抖,卻根本不允許進入大堂。
隻有等宴會正式開始以後,這些可憐的美人兒才能進來翩翩起舞。
在場“貴人們”誰看上了她們中的某一位,宴會結束後就可以粗暴的將其攔腰抱起,然後愛幹嘛就幹嘛。
一切的一切,都是仿當年基哥的排場,而且所有花費都是大欽茂自掏腰包。
方重勇眯著眼睛看著大欽茂,後者感受到他的目光,不好意思的叉手行了一禮,招唿方重勇入主座。
如今盛唐已經不在了,或者可以說是名存實亡。
但是如大欽茂這般的人,哪怕是渤海國王室權貴,哪怕很快就能當上渤海國的國主。他們心中依舊是對大唐心存敬畏。
盛唐的一切,在他們心中,依舊是高高在上,需要抬頭仰望的存在。
盛唐的一切,就是最高的禮儀,他們不能接受任何反駁。就好似方重勇前世那個時候,有人就是認為西方的月亮要更圓一些,吃牛排不用刀叉,就渾身不自在。
即便現在早已沒有基哥之流對大欽茂他們敲骨吸髓,但心中的那根甩不掉的“辮子”,依舊是死死纏繞著這些人的脖子。
若不是如此,大欽茂不可能在基哥死去多年之後,依舊是把基哥的喜好與排場,當成是待客的最高禮節!
而不管方重勇喜歡什麽。
其實大欽茂隻要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方重勇壓根就不稀罕這些繁文縟節,甚至對此非常反感。
或者大欽茂完全知道,隻不過不得不如此。
換言之,這個宴會,這個大排場,不是做給方重勇看的,而是做給其他人,做給那些跟隨方重勇一起到登州的那些文人武將們看的。
這是一種高級馬屁,暗示方重勇如今的牌麵,已經不遜於當年的基哥。
宴會開始,樂師們又換了個風格奏樂,舞女們的舞蹈換了一個又一個。桌案太小,擺不下熱菜,隨從們又給每個客人都端上來一個小茶幾。熱菜隻要是冷了,就會被立刻撤換,再上熱菜。
方重勇麵色不虞的隨意吃菜,聽著大欽茂在一旁的阿諛奉承,心中完全無感。
基哥雖然極為好色,但他並不是一個貪吃的人。可是即便他不貪吃,每次宴會的花費,那也是不可盡數的。
對於他來說,錢就是浪水打來的,不夠了以後再去弄。
一切都是為了排場。
或者說,皇家的顏麵,遠遠大於吃飯本身。
和方重勇這種“穿越腦”不同,大欽茂生下來就是渤海國的王族。在他眼裏,基哥行事或許荒誕了一點,但是大方向沒有什麽錯。
身為皇帝,身為天龍人,不正該這樣嗎?
不鋪張浪費,如何顯示出高貴的身份?
尋常人吃牛肉,皇帝也吃牛肉,那皇帝不是跟常人一個樣?
想明白這些事情以後,滿桌珍饈,方重勇便一筷子也吃不下了。
大欽茂不是皇太極,他就是一個非常向往大唐,除了出生地不在大唐以外,其他跟唐人沒什麽區別的外藩王族。
他的願望就是守著渤海國的一畝三分地,把那邊當成一個“小唐”,然後當一個小號的基哥。
正因為如此,基哥身上的壞毛病,他也一個不拉。除了對色欲沒有那麽追求以外,除了權力沒有到那個地步以外。其他該有的,一樣不少。
方重勇若有所思,看著安排宴會事宜大欽茂。他在這位渤海國王族身上,看到了自西周以來,漢人權貴身上的獨有特質。
關中的天龍人身上,也有這樣的特質。
用所謂的“禮儀”維持著身份的高貴,以禮儀為外衣,維持著社會高低分明,不得僭越的“和諧友愛”。
他們故作風雅,他們紙醉金迷,他們高高在上,對所有的一切都感到心安理得。
有自己的道德觀念,雖未必能堅守,但卻能廣泛認同。寬以律己,嚴以待人。
什麽檔次的人,就該吃什麽檔次的東西,該穿什麽檔次的衣服,該玩什麽檔次的遊戲,該和什麽檔次的人結交。
一切皆有定數,每個人都被禮儀捏成了該有的形狀。
他們帶著一股生於俱來的華麗和威嚴,直到類似陳勝吳廣、張角、黃巢之流的人,打破他們的清夢。讓這些人明白,其實他們和其他人並無不同。
會流血,被殺也會死。
刀劍之下,是人人平等,大家一起瑟瑟發抖罷了。
誰也不比誰高貴。
“官家,可是對宴會有什麽不滿意?”
大欽茂躬著身子走上前來,對方重勇叉手行禮詢問道。他發現這位方大帥似乎情緒不高的樣子。
“無妨,連日趕路,本帥隻是有些疲乏罷了。”
方重勇淡然擺手,不以為意道。
他不想說話,宴會的氣氛自然不可能好到哪裏去。席間舞女們拚了命的向方重勇拋媚眼,隻可惜這位方大帥都選擇直接無視了。
沉悶的酒會結束之後,方重勇才隨大欽茂來到府衙書房商議大事。
二人都沒有喝多少酒,落座之後,大欽茂也不再講客套話,而是有些急不可耐的詢問道:“官家,不知這次來登州的,有多少兵馬呢?”
他已經等不及,要帶著兵馬橫掃渤海國上京龍泉府(牡丹江市西南),然後在此登基了!
大欽茂看到海船上下來很多士卒,隻是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人。
“本帥在汴州,消息閉塞,不知道渤海國發喪了沒有?”
方重勇麵色平靜詢問道,一副穩如泰山的模樣。
聽到這話,大欽茂一愣,完全沒料到方重勇會這麽說。
“這個……下官並未聽聞,但渤海國前國主大門藝病故,卻是鐵板釘釘之事。”
大欽茂斬釘截鐵的說道。
他在上京龍泉府王宮內有內線,大門藝病故的消息,有很多人的信源,都可以互相驗證,絕對做不了假。
隻不過嘛,渤海國現在這一脈的王族也不是傻子啊!
那些人也知道,他們有個很有能力的“堂兄”(按輩分算,大欽茂算是大門藝的侄兒,雖然二人年齡沒差多少),在對王位虎視眈眈。
所以這些人幹脆就直接硬挺著不發喪!
都過去好幾個月了,也不知道大門藝的屍體,處理的時候香料醃入味了沒。
類似的事情,在渤海國是不是常見不好說,畢竟這個國家存續的時間不長,但在中原大地上卻是屢見不鮮。
比如說東魏高歡病故後,其子高澄就秘不發喪,一直到幾個月之後,安排好了政權交接的所有事宜,這才對外宣布高歡的死訊。
而秦始皇死後秘不發喪,則更為傳奇,與大秦的崩潰緊密相連。渤海國處處模仿中原,就連這秘不發喪,也是依葫蘆畫瓢,幾乎是一模一樣。
對此大欽茂也感覺無奈,畢竟鞭長莫及,他有力氣也使不上。
“渤海國並未發喪,那便是國主還在位。大唐與渤海國一向友善,貿然出兵上京龍泉府,似乎……有些不妥當。”
方重勇麵露難色說道,他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渤海國百姓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某於心不忍,匡扶國家之心如同救火,還望官家見諒。”
大欽茂對著方重勇深深一拜。
“本帥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別急。”
方重勇連忙將對方扶了起來。
“助你迴國,得國主之位,本是應有之事。”
方重勇慢悠悠的說道。
大欽茂沒吭聲,他在等那個“但是”。
果不其然,方重勇長歎道:“但是嘛,現在事情有些難辦。”
“不知道是哪裏難辦呢,大帥可否告知一二,下官看看能不能想個辦法。”
大欽茂小心翼翼的說道。
“這其一嘛,便是師出無名。渤海國未發喪,便沒有王位更替的道理。
本帥若是出兵渤海國,此為無事生非,不可取也。”
方重勇輕輕擺手說道。
這確實是個借口,雖然是堵人嘴巴用的,卻又很重要。
大欽茂默然點頭,等待下文。
“這其二嘛,如今河北局勢不穩,亂兵打過黃河,也不是沒有可能。
本帥若是出兵,這一時半會迴不來,汴州基業如何保得住?”
方重勇說了一件很現實的事情。
登州比渤海國安全得多,而且可以水路無風險直達汴州。一旦汴州有事,從登州去支援,不過兩三日水路即達。
但是去渤海國,走海船畢竟還是比走河道漕船危險了許多,消息傳播也慢了許多。
其中風險,隻要腦子沒壞的人,都能察覺得到。
“大帥隻要調數千精兵即可,無須勞師動眾。”
大欽茂開口建議道,說得很慢,聲音很輕,生怕觸怒了方重勇。
“這個嘛,倒也不是不行。但是吧……”
說到這裏,方重勇故意停了下來,不打算繼續說下去。
大欽茂急得心中都要冒火了!
“請官家替下官做主!無論您要下官做什麽,都是可以的。”
大欽茂伏跪於地,大聲懇求道。
自從他上次攻打鄴城失敗,從城頭墜下重傷之後,一切都變了。
史朝義反叛,對自己露出獠牙。此後幾年,史思明都在跟這廝拚殺,你死我活!
他怎麽能,他怎麽敢的!
史思明想不明白,為什麽史朝義那個時候敢反。但是這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庶長子,他也感覺有些惆悵。
收複了平盧鎮,攻破了柳城,然後呢?
剩下的隻有空虛罷了。
史思明將史朝義的發髻揪住,直接一刀,斬在對方脖頸處。鮮血濺了他一身,史朝義緩緩的倒在地上,就這麽死去了。
他沒有哭號,也沒有求饒,甚至連咒罵都沒有。
或許,史朝義也知道自己遲早會有這麽一天的,隻是來得稍稍有些早了。
“去通知辛夫人,讓她來柳城暫住,還有史朝清,也跟著一起來。”
史思明對身邊親兵吩咐了一句。
從幽州到平盧鎮,趕路也得好幾天。趁著這段時間,史思明也想把柳城內部清理一下。
當初哪些人是投靠了史朝義的,一個一個都要揪出來。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等嫡子史朝清和辛夫人來此後,便沒有跟自己不對付的人了。
然後,便可以安心迴幽州,繼續征討四方。
史思明暗暗想著,自顧自的走出了節度使衙門。處理完了後方的問題,是時候要收拾一下河北的局麵了。史思明一直沒忘記自己曾經在鄴城栽過跟頭。
而李歸仁現在居然還活蹦亂跳的。
這可不行,得找機會把這廝也收拾了。史思明在心中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
……
登州,蓬萊港的某個渡口,方重勇領著隨行的何昌期等人,緩緩走下海船。一迴生二迴熟,再加上準備充分,這次他沒有暈船,隻是踩在地麵上,腳步有些不太習慣而已。
麵前有一群渤海國的人伏跪於地,領頭的便是大欽茂。身邊這些人都是大欽茂的班底,待這位渤海國貴族奪權成功後,他們也會論功行賞,這便是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國主換了,大臣也得跟著一起換。
為了坐穩江山,大欽茂也不得不依附於汴州朝廷,並以登州為著力點,加強往來。
自此以後,從前方重勇不方便做的事情,也可以試著操作一下了。
比如說奪取幽州!
即便現在還做不到,將來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求人就得有求人的態度,大欽茂精通權術,長袖善舞,自然是知道什麽時候姿態要放到最低。
看著跪在麵前的這群人,方重勇絲毫不懷疑,就算現在他叫大欽茂喊自己喊爹,對方也會照辦,絕對不會拒絕。
權力令人扭曲,在生存麵前,所有的尊嚴都不值一提。
方重勇走上前去,將大欽茂扶了起來。他替對方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感慨歎息道:“數年不見,爾等疲態盡顯,可是有什麽不順心之事?本帥來登州巡視,就是來處理問題的。”
大欽茂麵露笑容,連忙叉手行禮道:“盼望官家到登州,望眼欲穿,身疲心不疲。下官在府衙已經備下接風宴,還請官家不吝賞光。”
他的態度極為謙卑,就算親兒子,也不過如此了。
“誒,不必客氣嘛,本帥平日裏不介意這些,那便同去同去。”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
一行人來到登州府衙大堂,果然這裏已經上菜,餐桌上擺滿了冷盤。
一人一張桌子的分餐製(唐代吃飯隨心所欲,分開和拚桌都行),靠近牆根排列的一眾樂師們,已經開始奏樂了。
這樂譜正是當年基哥參與譜寫的《霓裳羽衣曲》。數十個穿著單薄襦裙的年輕舞女,在門外寒風中瑟瑟發抖,卻根本不允許進入大堂。
隻有等宴會正式開始以後,這些可憐的美人兒才能進來翩翩起舞。
在場“貴人們”誰看上了她們中的某一位,宴會結束後就可以粗暴的將其攔腰抱起,然後愛幹嘛就幹嘛。
一切的一切,都是仿當年基哥的排場,而且所有花費都是大欽茂自掏腰包。
方重勇眯著眼睛看著大欽茂,後者感受到他的目光,不好意思的叉手行了一禮,招唿方重勇入主座。
如今盛唐已經不在了,或者可以說是名存實亡。
但是如大欽茂這般的人,哪怕是渤海國王室權貴,哪怕很快就能當上渤海國的國主。他們心中依舊是對大唐心存敬畏。
盛唐的一切,在他們心中,依舊是高高在上,需要抬頭仰望的存在。
盛唐的一切,就是最高的禮儀,他們不能接受任何反駁。就好似方重勇前世那個時候,有人就是認為西方的月亮要更圓一些,吃牛排不用刀叉,就渾身不自在。
即便現在早已沒有基哥之流對大欽茂他們敲骨吸髓,但心中的那根甩不掉的“辮子”,依舊是死死纏繞著這些人的脖子。
若不是如此,大欽茂不可能在基哥死去多年之後,依舊是把基哥的喜好與排場,當成是待客的最高禮節!
而不管方重勇喜歡什麽。
其實大欽茂隻要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方重勇壓根就不稀罕這些繁文縟節,甚至對此非常反感。
或者大欽茂完全知道,隻不過不得不如此。
換言之,這個宴會,這個大排場,不是做給方重勇看的,而是做給其他人,做給那些跟隨方重勇一起到登州的那些文人武將們看的。
這是一種高級馬屁,暗示方重勇如今的牌麵,已經不遜於當年的基哥。
宴會開始,樂師們又換了個風格奏樂,舞女們的舞蹈換了一個又一個。桌案太小,擺不下熱菜,隨從們又給每個客人都端上來一個小茶幾。熱菜隻要是冷了,就會被立刻撤換,再上熱菜。
方重勇麵色不虞的隨意吃菜,聽著大欽茂在一旁的阿諛奉承,心中完全無感。
基哥雖然極為好色,但他並不是一個貪吃的人。可是即便他不貪吃,每次宴會的花費,那也是不可盡數的。
對於他來說,錢就是浪水打來的,不夠了以後再去弄。
一切都是為了排場。
或者說,皇家的顏麵,遠遠大於吃飯本身。
和方重勇這種“穿越腦”不同,大欽茂生下來就是渤海國的王族。在他眼裏,基哥行事或許荒誕了一點,但是大方向沒有什麽錯。
身為皇帝,身為天龍人,不正該這樣嗎?
不鋪張浪費,如何顯示出高貴的身份?
尋常人吃牛肉,皇帝也吃牛肉,那皇帝不是跟常人一個樣?
想明白這些事情以後,滿桌珍饈,方重勇便一筷子也吃不下了。
大欽茂不是皇太極,他就是一個非常向往大唐,除了出生地不在大唐以外,其他跟唐人沒什麽區別的外藩王族。
他的願望就是守著渤海國的一畝三分地,把那邊當成一個“小唐”,然後當一個小號的基哥。
正因為如此,基哥身上的壞毛病,他也一個不拉。除了對色欲沒有那麽追求以外,除了權力沒有到那個地步以外。其他該有的,一樣不少。
方重勇若有所思,看著安排宴會事宜大欽茂。他在這位渤海國王族身上,看到了自西周以來,漢人權貴身上的獨有特質。
關中的天龍人身上,也有這樣的特質。
用所謂的“禮儀”維持著身份的高貴,以禮儀為外衣,維持著社會高低分明,不得僭越的“和諧友愛”。
他們故作風雅,他們紙醉金迷,他們高高在上,對所有的一切都感到心安理得。
有自己的道德觀念,雖未必能堅守,但卻能廣泛認同。寬以律己,嚴以待人。
什麽檔次的人,就該吃什麽檔次的東西,該穿什麽檔次的衣服,該玩什麽檔次的遊戲,該和什麽檔次的人結交。
一切皆有定數,每個人都被禮儀捏成了該有的形狀。
他們帶著一股生於俱來的華麗和威嚴,直到類似陳勝吳廣、張角、黃巢之流的人,打破他們的清夢。讓這些人明白,其實他們和其他人並無不同。
會流血,被殺也會死。
刀劍之下,是人人平等,大家一起瑟瑟發抖罷了。
誰也不比誰高貴。
“官家,可是對宴會有什麽不滿意?”
大欽茂躬著身子走上前來,對方重勇叉手行禮詢問道。他發現這位方大帥似乎情緒不高的樣子。
“無妨,連日趕路,本帥隻是有些疲乏罷了。”
方重勇淡然擺手,不以為意道。
他不想說話,宴會的氣氛自然不可能好到哪裏去。席間舞女們拚了命的向方重勇拋媚眼,隻可惜這位方大帥都選擇直接無視了。
沉悶的酒會結束之後,方重勇才隨大欽茂來到府衙書房商議大事。
二人都沒有喝多少酒,落座之後,大欽茂也不再講客套話,而是有些急不可耐的詢問道:“官家,不知這次來登州的,有多少兵馬呢?”
他已經等不及,要帶著兵馬橫掃渤海國上京龍泉府(牡丹江市西南),然後在此登基了!
大欽茂看到海船上下來很多士卒,隻是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人。
“本帥在汴州,消息閉塞,不知道渤海國發喪了沒有?”
方重勇麵色平靜詢問道,一副穩如泰山的模樣。
聽到這話,大欽茂一愣,完全沒料到方重勇會這麽說。
“這個……下官並未聽聞,但渤海國前國主大門藝病故,卻是鐵板釘釘之事。”
大欽茂斬釘截鐵的說道。
他在上京龍泉府王宮內有內線,大門藝病故的消息,有很多人的信源,都可以互相驗證,絕對做不了假。
隻不過嘛,渤海國現在這一脈的王族也不是傻子啊!
那些人也知道,他們有個很有能力的“堂兄”(按輩分算,大欽茂算是大門藝的侄兒,雖然二人年齡沒差多少),在對王位虎視眈眈。
所以這些人幹脆就直接硬挺著不發喪!
都過去好幾個月了,也不知道大門藝的屍體,處理的時候香料醃入味了沒。
類似的事情,在渤海國是不是常見不好說,畢竟這個國家存續的時間不長,但在中原大地上卻是屢見不鮮。
比如說東魏高歡病故後,其子高澄就秘不發喪,一直到幾個月之後,安排好了政權交接的所有事宜,這才對外宣布高歡的死訊。
而秦始皇死後秘不發喪,則更為傳奇,與大秦的崩潰緊密相連。渤海國處處模仿中原,就連這秘不發喪,也是依葫蘆畫瓢,幾乎是一模一樣。
對此大欽茂也感覺無奈,畢竟鞭長莫及,他有力氣也使不上。
“渤海國並未發喪,那便是國主還在位。大唐與渤海國一向友善,貿然出兵上京龍泉府,似乎……有些不妥當。”
方重勇麵露難色說道,他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渤海國百姓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某於心不忍,匡扶國家之心如同救火,還望官家見諒。”
大欽茂對著方重勇深深一拜。
“本帥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別急。”
方重勇連忙將對方扶了起來。
“助你迴國,得國主之位,本是應有之事。”
方重勇慢悠悠的說道。
大欽茂沒吭聲,他在等那個“但是”。
果不其然,方重勇長歎道:“但是嘛,現在事情有些難辦。”
“不知道是哪裏難辦呢,大帥可否告知一二,下官看看能不能想個辦法。”
大欽茂小心翼翼的說道。
“這其一嘛,便是師出無名。渤海國未發喪,便沒有王位更替的道理。
本帥若是出兵渤海國,此為無事生非,不可取也。”
方重勇輕輕擺手說道。
這確實是個借口,雖然是堵人嘴巴用的,卻又很重要。
大欽茂默然點頭,等待下文。
“這其二嘛,如今河北局勢不穩,亂兵打過黃河,也不是沒有可能。
本帥若是出兵,這一時半會迴不來,汴州基業如何保得住?”
方重勇說了一件很現實的事情。
登州比渤海國安全得多,而且可以水路無風險直達汴州。一旦汴州有事,從登州去支援,不過兩三日水路即達。
但是去渤海國,走海船畢竟還是比走河道漕船危險了許多,消息傳播也慢了許多。
其中風險,隻要腦子沒壞的人,都能察覺得到。
“大帥隻要調數千精兵即可,無須勞師動眾。”
大欽茂開口建議道,說得很慢,聲音很輕,生怕觸怒了方重勇。
“這個嘛,倒也不是不行。但是吧……”
說到這裏,方重勇故意停了下來,不打算繼續說下去。
大欽茂急得心中都要冒火了!
“請官家替下官做主!無論您要下官做什麽,都是可以的。”
大欽茂伏跪於地,大聲懇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