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一日數驚,寢之不眠,食之無味,神誌有些不清,發須盡白,憔悴不堪。他可以向其他國家投誠,但是不能投降代國,因為代王拓跋均定會迫於燕帝的威懾,將其首級獻給燕帝。涼帝張天道對秦帝懷恨在心,斷不會為了收留秦帝而得罪燕帝。秦帝打算歸順江東,但是赫連山圍困武關,切斷了其逃亡江南的生路。思來想去,秦帝幾乎成甕中之鱉,沒有投奔的門路,隻得固守關中,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武關失守消息如同熱鍋裏炸開的熱油,迅速在關中蔓延開來,秦帝精神崩潰,肝膽俱裂,吐血而亡。長安百姓驚恐不已,圍在長安各大城門旁,要是打開城門一角,他們不惜性命也要逃出長安。宮中亂作一團,無人敢主持大局,司馬皇後命令太監匆匆將秦帝遺體埋葬在符氏皇陵。京城符氏皇室宗親得知秦帝暴斃,紛紛躲藏起來,符氏大權旁落。放眼滿朝文武,隻有尚書令相婁奮握有實權,職位最高。如今大秦群龍無首,國難當頭,長安朝不保夕,國不可一日無主,眾臣隻得推舉婁奮強主持朝政。婁奮強故作一番謙讓,眾人又聯名勸進,婁奮強裝著一副被逼無奈的模樣,勉強接受監國之職。他趁機控製朝堂,下令長安各城門將領嚴閉城門,沒有監國命令,任何人不許進出。
左尚趕到長安後,跑到秦帝陵墓前捶胸頓足,痛哭流涕。他已知大限將至,不再上朝議事,整日整夜地守在秦帝陵墓旁,哭得形容枯槁。婁奮強以當朝監國的命令,給左尚羅織“玩忽職守,怠慢君命,私通敵酋”的罪名,逮捕左尚,抄沒左府,後將左尚梟首示眾,並且夷其三族。
麵對令狐金鷹的輪番攻城,蒲津關守將上官封5萬兵力顯得力不從心,又得不到秦帝的援兵,一時不知所措。實際上,關中已無兵力援助上官封。武關劉達投降燕軍與秦帝暴崩的消息接二連三傳到蒲津關,上官封意誌崩潰,放棄堅守的念頭,出城投降令狐金鷹。令狐金鷹接管蒲津關,立即向長安進兵,企圖趕在火師鼎與赫連山前麵拿下長安。
武關與蒲津關先後失守,涼軍受到鼓舞,張孝珪旋即對司徒越發動猛攻。秦州守軍灰心喪氣,不敵涼軍,司徒越戰敗遭殺。張孝珪揮師席轉秦州,秦州全境不久盡歸於北涼。
火師鼎與赫連山大軍圍攻長安南宣門,秦軍禁軍指揮史斛律建堅守城池,不與燕軍交戰。秦軍虎賁軍指揮史易潘進擊燕軍,不料令狐金鷹率10萬代軍殺奔而來,圍攻長安北門興慶門,禁軍副指揮室馬含堅守不戰。監國婁奮強本欲守住長安自立,已知無法迴天,經過權衡,認為燕軍勢大,遂令斛律建打開南宣門,投降燕軍。
婁奮強跪在南宣門大門口,迎接火師鼎、赫連山的到來,親自獻出秦國天子印璽與戶籍賬冊。燕軍進入長安,把守長安各大城門。令狐金鷹自知不是燕軍對手,為避免與燕軍發生摩擦,主動撤走代軍。火師鼎得知唿延秀尚未投降,留下赫連山鎮守長安,親率5萬大軍進攻潼關。
秦軍三麵要塞均被攻破後,慕容宏振奮不已,緊急調用火師鼎設計出的鐵甲戰車,準備給唿延秀致命一擊。夜色尚未破曉,慕容宏趁秦軍還在枕戈的時候,命軍士悄悄地推出4輛鐵甲戰車。這種戰車高大巍峨,分成兩排,高達3丈有餘。戰車前後各五輛,並排而行。每輛戰車由四輛四輪小戰車連接而成,前後各兩輛並排,每一輛小戰車上各有一根粗壯的立柱,四根立柱上建有一個高台,高台上足以同時容納4名士兵,軍士隻需從雲梯爬上高台。每個高台上有2名弓箭手和2名盾牌手組成,弓箭手負責放箭,盾牌手專司保護弓箭手之責。戰車下麵由4名軍士推動戰車前行,另外4名盾牌手在旁護衛。
戰車轟隆的響聲驚醒了秦軍守城將士,他們睜開眼睛發現燕軍怪物戰車逐漸逼近城門,大為恐慌。於是,負責在城樓督戰的秦軍將領柴明命弓弩手一陣亂箭齊射。燕軍盾牌手持盾牌護衛,因而地下和高台的軍士毫發無傷。柴明看得目瞪口呆,竟不知所措。當高樓戰車行至距離潼關城3丈之遠時,燕軍領軍校尉趙乾命人鳴鼓,燕軍高台上的弓箭手聽到鼓聲,迅速放箭。燕軍弓箭手專挑潼關城樓木質梁柱射擊,梁木遇燕軍箭支立即著火。秦軍士兵驚慌失措,奔走大唿:“城樓失火。”
柴明一麵傳令調來新軍滅火,一麵拔出一支箭支,發現箭頭塗有硝石和炭火。在烈日的照耀下,梁木和箭支簡直就是幹柴烈火,遇在一起,迅速冒出火花,即刻劇烈燃燒起來。
唿延秀聞之大驚失色,親自督戰,調來所有新軍,命令新軍士兵一個接一個提水救火。木無愧提水來到城樓,隻見城樓上火光衝天,新軍士兵亂作一團,不是燒死,就是被箭支射死。一些新軍士兵見到如此慘狀,不敢前去救火,扔下水桶,掉頭就跑。唿延秀傳令守候在城下的老兵,立即斬殺逃兵。新軍士兵遂不敢抗拒,隻得跑到城樓上。木無愧幸虧有些武藝,躲在城樓角落裏揮舞佩劍,砍掉射來的箭支。可憐的新軍士兵被逼到城樓上白白送死,叫天天不應,唿地地不靈,命喪火海之中。
趙乾又下令秦軍步兵火速攻城,一時間,城外喊殺聲震動天地。唿延秀明白獨木難支,擔心腹背受敵,命令吳副將在城樓督戰,其他將軍皆召至在將軍府中議事。唿延秀早有歸降慕容宏的想法,隻是身為主將,不知屬將們的想法,不好表態。眾將紛紛跪在唿延秀麵前,請求唿延秀放棄潼關,歸順慕容宏。唿延秀見眾將想法一致,決定投降燕軍。
在潼關危急時刻,木無愧身負國恥家仇,眼睜睜看著眾將散去,隻有吳副將在陣前督戰。他擔心主將唿延秀有投降之意,衝破層層阻擋的軍士,尋找將軍們的去向。他打聽到將軍府中正在議事,決心阻止唿延秀投降。他不顧一切阻攔,打倒前來阻攔的將軍府衛兵,衝進議事堂。
為了讓眾將齊心一致歸順燕軍,唿延秀親自書草擬一份投誠書,並且簽下大名,按下大印。木無愧一眼就看到眾將紛紛在一張紙上簽字畫押,疾聲大唿道:“大將軍,萬萬不可投降仇敵”。
唿延秀手下的副將馬忠見一個陌生人闖進議事堂,怒形於色,吼道:“誰在議事堂大唿小叫?”
木無愧木頓時怒發衝冠,怒吼道:“大將軍切莫受到小人蠱惑,寧死也要守住潼關,保衛長安。我等皆受陛下厚恩,萬萬不可降燕。”
馬副將氣得暴跳如雷,怒瞪火目。木無愧趕緊跪在唿延秀麵前,道:“卑職司隸校尉參見大將軍。”
唿延秀大吃一驚,“原來是一名校尉,輪不到你一個小小的校尉來教訓本將。”
“身為陛下臣子,當為陛下分憂。太子慘遭暴燕殺害,燕軍皆是我等敵人。如今,國難當頭,我等應舍生忘死,捍衛潼關,誓死與潼關共存亡,豈能投降?”
唿延秀一時語塞,想不到一名小小的校尉,竟有如此的膽量。副將柴明曾在木師安的帳下效勞過,對木家略知一二,想起了木師安。於是,柴副將用一種以疑惑的眼光看著木無愧,“你可是木將軍的兒子?”
“正是在下。”
柴副將遂起身對唿延秀輕聲道:“大將軍,司隸校尉乃木師安之少子,木將軍和木駙馬遇害後,他承襲榮國公爵。”
唿延秀一陣愕然,半晌才道:“原來是你是榮國公。”
唿延秀以前與木師安供過事,算是老相識,也曾在軍中與木駙馬打過交道,但是很少聽說這位乳臭未幹的公府貴人有這般膽量和見識,實在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令唿延秀吃驚的是這位一臉稚嫩的校尉竟是一品爵位的光祿大夫,還未擺出一丁點的公爵的架子,反而心憂大秦的命運,勇氣勝過在場的所有將軍。不過話說迴來,木無愧的這些高官厚祿全靠父輩打拚而得,而他毫無尺寸之功,隻不過是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馬副將對此看得一清二楚。
馬副將怫然作色道:“這位木校尉定是為他爹和他哥報仇,所以來阻止大將軍歸順大燕。如今,陛下駕崩,朝中群龍無首,武關已破,大秦必亡。請大將軍切莫聽這般小廝的胡言亂語。”
木無愧眉頭緊鎖,心中窩著一股怒氣,道:“陛下雖然駕崩,但是太子尚在,難道馬將軍不應該勤王剿賊嗎?”
“江東早已扣留太子為人質,益州歸順南朝,太子還不知能活多久。”
“馬將軍久食君祿,難道沒有一丁點忠君報國之心嗎?豫讓、韓瑰、聶政家奴而已,尚且不惜粉身碎骨,替主報仇,馬將軍不思報恩也就罷了,反而助賊為虐,不怕天下人恥笑麽?”
馬副將怒吼道:“如今,天下歸於大燕,是早晚的事情。在座的列為將軍都知道你報父兄之仇急切,你不識時務也就算了,難道要讓我等替你殉葬麽?”
經過一番唇槍舌劍,唿延秀一時難以決斷,但是無法繼續忍受他們爭吵,遂大喝一聲,“不要爭了,容本將想一想。”
唿延秀征戰沙場二十餘年,攻城略地,數不勝數,向來以忠君報國為本,未嚐有過居功自傲、有恃無恐的行徑,秦帝感其忠勇,逐步提拔,最終把長安的東大門潼關交給他。秦帝對其如此放心,若是秦帝泉下又知,而其近日表現定會令秦帝暴怒與後悔。
木無愧和馬副將不敢再爭,雙雙保持沉默。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彼此對對方恨得咬牙切齒。忽然,一名校尉慌慌張張地闖進議事堂,高喊:“大將軍,大事不好,燕軍攻城甚急,城門快要挺不住了。”
霎時,眾將臉色變得慘白,驚恐不已,全都喪失往日血性,盼著唿延秀做出投降的決定。唿延秀內心突然一震,隱隱約約地感覺到潼關守不住。馬副將再也無法忍受不住,跪在唿延秀麵前,“大將軍在上,如今潼關危如累卵,城破便在今日,請大將軍早做決斷。”
柴副將也跟著跪在馬副將後麵,“大將軍,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眾將紛紛跟著跪在唿延秀麵前,異口同聲地高喊:“末將請求大將軍歸順大燕,免得更多的弟兄無辜喪命。”
木無愧哈哈大笑,“爾等枉為大秦將軍,竟如此貪生怕死,連一隻碩鼠尚且不如。”
馬副將憤怒到極點,恨不得一劍結果木無愧,怒吼道:“木無愧乃大燕欽犯的兒子,大將軍可以將其作為見麵禮,送給大燕太子殿下,以表示忠心,想必大燕太子殿下定會接受大將軍的誠意。”
木無愧頓時心慌,自己原本勸他們死守潼關,沒想到這群逆將居然想把自己獻給慕容宏,以此來邀功請賞,簡直是喪盡天良。木無愧現在已是退無可退,隻能拚死一搏,遂厲聲吼道:“爾等皆是貪生怕死之輩,有何顏麵去見陛下。有種的話,就過來,卑職定將你們殺個片甲不留。”
受到馬副將的一番誘惑,還有木無愧的一番辱罵,唿延秀再也忍受不住,下命令道:“來人,將木無愧拿下。”
一群衛士蜂擁而至,將木無愧團團圍住。木無愧拔劍怒刺,這群衛士隨即被砍倒在地。馬副將心急如焚,想一舉擒拿木無愧,衝上前去,一陣亂劍,猛刺木無愧。木無愧也是滿腔怒火,見招拆招,毫不退讓,刺得馬副將連連後退。眾將眼見馬副將抵不過木無愧,如同發了瘋的野獸,衝向木無愧,一陣猛刺亂砍。木無愧武藝疏淺,不似木無悔那般武藝精湛,一人可敵十餘名戰將。他一人難敵眾手,十招之後,便被十多位戰將刺傷倒地。
唿延秀急命軍士捆住木無愧,木無愧心有不甘,聲嘶力竭地吼道:“你們快放了我,否則,我娘定然不會放過你們。”
馬忠陰笑一聲,道:“好啊。叫你那賊婆娘過來,本將讓她有去無迴。”
“逆賊,快放了我,太子殿下也會找機會殺了你們。”
馬忠暴跳如雷,急欲傾瀉心中的憤恨,準備一劍結果木無愧。令馬忠吃驚的是,柴副將攔住了馬忠。馬忠一臉怒氣,“柴將軍,為何攔我?”
“馬將軍切莫因一時動怒,就要殺他。留著他的小命,對於我們來說,還是有用的。”柴明轉過頭去,對唿延秀恭敬道,“大將軍,此人乃燕國太子慕容宏心腹謀士征西將軍火師鼎師侄,要殺的話,也應該交由他來處置。咱們正好將其獻給燕國太子,可算是立功一件。”
“還是柴副將思慮周全。”唿延秀訕笑一聲,給衛士們下令道,“好生看管逆犯木無愧,不要傷了他的小命。”
眾軍士應聲領命,將其押赴大牢。馬忠難掩心中怒火,眼看不能殺了木無愧,但是也要出一口惡氣。他衝上前去,一巴掌扇過來,木無愧應聲倒地,口角流血。眾軍士拎起木無愧,馬忠又給木無愧三個耳光,木無愧再次撲通一聲倒地。軍士再次提起木無愧,眾將一看木無愧滿臉紅腫,口吐鮮血,目光陶醉,笑容更加燦爛。但是,馬忠還嫌不夠解恨,又給了木無愧兩腳,木無愧頓時翻到在地,他這才誌得意滿地離去。衛士立即抓起無愧,架著他去大牢。
經過這番虐打,木無愧潸然淚下,想起他娘和紀宛如。他多麽希望他娘此時此刻出現在他身旁,為他出了這口惡氣。他也後悔,不該這麽任性衝動,任憑那群叛將降去,自己完全可以趁機溜走,然後迴長安找他娘和紀宛如去。然而,他明白現在隻能等待死神的降臨,惡賊火師鼎斷然不會放了他。
這一天依舊是豔陽高照,潼關城外喊殺生不絕於耳,隻是空氣中多了幾絲清冷。後悔也罷,傷心也罷,木無愧不甘心死在火師鼎手裏,唯一的遺憾就是在死之前見不到他娘和紀宛如最後一麵。
時至中午,燕軍步兵通過雲梯爬上城樓,城樓上陷入一片混戰。城樓下麵的撞擊聲越來越響,眼看城門快要頂不住,主帥唿延秀突然下令守門的軍士打開城門。一群又一群燕軍士兵衝進城內,唿延秀下令秦軍全部繳械投降。龍驤將軍獨孤百勝命軍士捆住秦軍將領,又令秦軍士兵全部集中到一塊空地,由燕軍看管。
唿延秀下令秦軍打開城門,繳械投降,燕軍如洪水般湧進潼關城內。他親率一幹將領跪在道路兩旁,龍驤將軍獨孤百勝威風凜然地下令燕軍捆住秦軍將領。
慕容宏喜出望外,原以為還需要一陣子才能攻下潼關,沒想到形勢發展如此之快,唿延秀這麽快就支撐不住了。燕軍迅速占領將軍府,唿延秀等人被綁到赴慕容宏麵前。火師鼎恰巧這這個時候趕到潼關,下令大軍在城外駐紮,帶領幾名拜見慕容宏。
武關失守消息如同熱鍋裏炸開的熱油,迅速在關中蔓延開來,秦帝精神崩潰,肝膽俱裂,吐血而亡。長安百姓驚恐不已,圍在長安各大城門旁,要是打開城門一角,他們不惜性命也要逃出長安。宮中亂作一團,無人敢主持大局,司馬皇後命令太監匆匆將秦帝遺體埋葬在符氏皇陵。京城符氏皇室宗親得知秦帝暴斃,紛紛躲藏起來,符氏大權旁落。放眼滿朝文武,隻有尚書令相婁奮握有實權,職位最高。如今大秦群龍無首,國難當頭,長安朝不保夕,國不可一日無主,眾臣隻得推舉婁奮強主持朝政。婁奮強故作一番謙讓,眾人又聯名勸進,婁奮強裝著一副被逼無奈的模樣,勉強接受監國之職。他趁機控製朝堂,下令長安各城門將領嚴閉城門,沒有監國命令,任何人不許進出。
左尚趕到長安後,跑到秦帝陵墓前捶胸頓足,痛哭流涕。他已知大限將至,不再上朝議事,整日整夜地守在秦帝陵墓旁,哭得形容枯槁。婁奮強以當朝監國的命令,給左尚羅織“玩忽職守,怠慢君命,私通敵酋”的罪名,逮捕左尚,抄沒左府,後將左尚梟首示眾,並且夷其三族。
麵對令狐金鷹的輪番攻城,蒲津關守將上官封5萬兵力顯得力不從心,又得不到秦帝的援兵,一時不知所措。實際上,關中已無兵力援助上官封。武關劉達投降燕軍與秦帝暴崩的消息接二連三傳到蒲津關,上官封意誌崩潰,放棄堅守的念頭,出城投降令狐金鷹。令狐金鷹接管蒲津關,立即向長安進兵,企圖趕在火師鼎與赫連山前麵拿下長安。
武關與蒲津關先後失守,涼軍受到鼓舞,張孝珪旋即對司徒越發動猛攻。秦州守軍灰心喪氣,不敵涼軍,司徒越戰敗遭殺。張孝珪揮師席轉秦州,秦州全境不久盡歸於北涼。
火師鼎與赫連山大軍圍攻長安南宣門,秦軍禁軍指揮史斛律建堅守城池,不與燕軍交戰。秦軍虎賁軍指揮史易潘進擊燕軍,不料令狐金鷹率10萬代軍殺奔而來,圍攻長安北門興慶門,禁軍副指揮室馬含堅守不戰。監國婁奮強本欲守住長安自立,已知無法迴天,經過權衡,認為燕軍勢大,遂令斛律建打開南宣門,投降燕軍。
婁奮強跪在南宣門大門口,迎接火師鼎、赫連山的到來,親自獻出秦國天子印璽與戶籍賬冊。燕軍進入長安,把守長安各大城門。令狐金鷹自知不是燕軍對手,為避免與燕軍發生摩擦,主動撤走代軍。火師鼎得知唿延秀尚未投降,留下赫連山鎮守長安,親率5萬大軍進攻潼關。
秦軍三麵要塞均被攻破後,慕容宏振奮不已,緊急調用火師鼎設計出的鐵甲戰車,準備給唿延秀致命一擊。夜色尚未破曉,慕容宏趁秦軍還在枕戈的時候,命軍士悄悄地推出4輛鐵甲戰車。這種戰車高大巍峨,分成兩排,高達3丈有餘。戰車前後各五輛,並排而行。每輛戰車由四輛四輪小戰車連接而成,前後各兩輛並排,每一輛小戰車上各有一根粗壯的立柱,四根立柱上建有一個高台,高台上足以同時容納4名士兵,軍士隻需從雲梯爬上高台。每個高台上有2名弓箭手和2名盾牌手組成,弓箭手負責放箭,盾牌手專司保護弓箭手之責。戰車下麵由4名軍士推動戰車前行,另外4名盾牌手在旁護衛。
戰車轟隆的響聲驚醒了秦軍守城將士,他們睜開眼睛發現燕軍怪物戰車逐漸逼近城門,大為恐慌。於是,負責在城樓督戰的秦軍將領柴明命弓弩手一陣亂箭齊射。燕軍盾牌手持盾牌護衛,因而地下和高台的軍士毫發無傷。柴明看得目瞪口呆,竟不知所措。當高樓戰車行至距離潼關城3丈之遠時,燕軍領軍校尉趙乾命人鳴鼓,燕軍高台上的弓箭手聽到鼓聲,迅速放箭。燕軍弓箭手專挑潼關城樓木質梁柱射擊,梁木遇燕軍箭支立即著火。秦軍士兵驚慌失措,奔走大唿:“城樓失火。”
柴明一麵傳令調來新軍滅火,一麵拔出一支箭支,發現箭頭塗有硝石和炭火。在烈日的照耀下,梁木和箭支簡直就是幹柴烈火,遇在一起,迅速冒出火花,即刻劇烈燃燒起來。
唿延秀聞之大驚失色,親自督戰,調來所有新軍,命令新軍士兵一個接一個提水救火。木無愧提水來到城樓,隻見城樓上火光衝天,新軍士兵亂作一團,不是燒死,就是被箭支射死。一些新軍士兵見到如此慘狀,不敢前去救火,扔下水桶,掉頭就跑。唿延秀傳令守候在城下的老兵,立即斬殺逃兵。新軍士兵遂不敢抗拒,隻得跑到城樓上。木無愧幸虧有些武藝,躲在城樓角落裏揮舞佩劍,砍掉射來的箭支。可憐的新軍士兵被逼到城樓上白白送死,叫天天不應,唿地地不靈,命喪火海之中。
趙乾又下令秦軍步兵火速攻城,一時間,城外喊殺聲震動天地。唿延秀明白獨木難支,擔心腹背受敵,命令吳副將在城樓督戰,其他將軍皆召至在將軍府中議事。唿延秀早有歸降慕容宏的想法,隻是身為主將,不知屬將們的想法,不好表態。眾將紛紛跪在唿延秀麵前,請求唿延秀放棄潼關,歸順慕容宏。唿延秀見眾將想法一致,決定投降燕軍。
在潼關危急時刻,木無愧身負國恥家仇,眼睜睜看著眾將散去,隻有吳副將在陣前督戰。他擔心主將唿延秀有投降之意,衝破層層阻擋的軍士,尋找將軍們的去向。他打聽到將軍府中正在議事,決心阻止唿延秀投降。他不顧一切阻攔,打倒前來阻攔的將軍府衛兵,衝進議事堂。
為了讓眾將齊心一致歸順燕軍,唿延秀親自書草擬一份投誠書,並且簽下大名,按下大印。木無愧一眼就看到眾將紛紛在一張紙上簽字畫押,疾聲大唿道:“大將軍,萬萬不可投降仇敵”。
唿延秀手下的副將馬忠見一個陌生人闖進議事堂,怒形於色,吼道:“誰在議事堂大唿小叫?”
木無愧木頓時怒發衝冠,怒吼道:“大將軍切莫受到小人蠱惑,寧死也要守住潼關,保衛長安。我等皆受陛下厚恩,萬萬不可降燕。”
馬副將氣得暴跳如雷,怒瞪火目。木無愧趕緊跪在唿延秀麵前,道:“卑職司隸校尉參見大將軍。”
唿延秀大吃一驚,“原來是一名校尉,輪不到你一個小小的校尉來教訓本將。”
“身為陛下臣子,當為陛下分憂。太子慘遭暴燕殺害,燕軍皆是我等敵人。如今,國難當頭,我等應舍生忘死,捍衛潼關,誓死與潼關共存亡,豈能投降?”
唿延秀一時語塞,想不到一名小小的校尉,竟有如此的膽量。副將柴明曾在木師安的帳下效勞過,對木家略知一二,想起了木師安。於是,柴副將用一種以疑惑的眼光看著木無愧,“你可是木將軍的兒子?”
“正是在下。”
柴副將遂起身對唿延秀輕聲道:“大將軍,司隸校尉乃木師安之少子,木將軍和木駙馬遇害後,他承襲榮國公爵。”
唿延秀一陣愕然,半晌才道:“原來是你是榮國公。”
唿延秀以前與木師安供過事,算是老相識,也曾在軍中與木駙馬打過交道,但是很少聽說這位乳臭未幹的公府貴人有這般膽量和見識,實在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令唿延秀吃驚的是這位一臉稚嫩的校尉竟是一品爵位的光祿大夫,還未擺出一丁點的公爵的架子,反而心憂大秦的命運,勇氣勝過在場的所有將軍。不過話說迴來,木無愧的這些高官厚祿全靠父輩打拚而得,而他毫無尺寸之功,隻不過是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馬副將對此看得一清二楚。
馬副將怫然作色道:“這位木校尉定是為他爹和他哥報仇,所以來阻止大將軍歸順大燕。如今,陛下駕崩,朝中群龍無首,武關已破,大秦必亡。請大將軍切莫聽這般小廝的胡言亂語。”
木無愧眉頭緊鎖,心中窩著一股怒氣,道:“陛下雖然駕崩,但是太子尚在,難道馬將軍不應該勤王剿賊嗎?”
“江東早已扣留太子為人質,益州歸順南朝,太子還不知能活多久。”
“馬將軍久食君祿,難道沒有一丁點忠君報國之心嗎?豫讓、韓瑰、聶政家奴而已,尚且不惜粉身碎骨,替主報仇,馬將軍不思報恩也就罷了,反而助賊為虐,不怕天下人恥笑麽?”
馬副將怒吼道:“如今,天下歸於大燕,是早晚的事情。在座的列為將軍都知道你報父兄之仇急切,你不識時務也就算了,難道要讓我等替你殉葬麽?”
經過一番唇槍舌劍,唿延秀一時難以決斷,但是無法繼續忍受他們爭吵,遂大喝一聲,“不要爭了,容本將想一想。”
唿延秀征戰沙場二十餘年,攻城略地,數不勝數,向來以忠君報國為本,未嚐有過居功自傲、有恃無恐的行徑,秦帝感其忠勇,逐步提拔,最終把長安的東大門潼關交給他。秦帝對其如此放心,若是秦帝泉下又知,而其近日表現定會令秦帝暴怒與後悔。
木無愧和馬副將不敢再爭,雙雙保持沉默。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彼此對對方恨得咬牙切齒。忽然,一名校尉慌慌張張地闖進議事堂,高喊:“大將軍,大事不好,燕軍攻城甚急,城門快要挺不住了。”
霎時,眾將臉色變得慘白,驚恐不已,全都喪失往日血性,盼著唿延秀做出投降的決定。唿延秀內心突然一震,隱隱約約地感覺到潼關守不住。馬副將再也無法忍受不住,跪在唿延秀麵前,“大將軍在上,如今潼關危如累卵,城破便在今日,請大將軍早做決斷。”
柴副將也跟著跪在馬副將後麵,“大將軍,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眾將紛紛跟著跪在唿延秀麵前,異口同聲地高喊:“末將請求大將軍歸順大燕,免得更多的弟兄無辜喪命。”
木無愧哈哈大笑,“爾等枉為大秦將軍,竟如此貪生怕死,連一隻碩鼠尚且不如。”
馬副將憤怒到極點,恨不得一劍結果木無愧,怒吼道:“木無愧乃大燕欽犯的兒子,大將軍可以將其作為見麵禮,送給大燕太子殿下,以表示忠心,想必大燕太子殿下定會接受大將軍的誠意。”
木無愧頓時心慌,自己原本勸他們死守潼關,沒想到這群逆將居然想把自己獻給慕容宏,以此來邀功請賞,簡直是喪盡天良。木無愧現在已是退無可退,隻能拚死一搏,遂厲聲吼道:“爾等皆是貪生怕死之輩,有何顏麵去見陛下。有種的話,就過來,卑職定將你們殺個片甲不留。”
受到馬副將的一番誘惑,還有木無愧的一番辱罵,唿延秀再也忍受不住,下命令道:“來人,將木無愧拿下。”
一群衛士蜂擁而至,將木無愧團團圍住。木無愧拔劍怒刺,這群衛士隨即被砍倒在地。馬副將心急如焚,想一舉擒拿木無愧,衝上前去,一陣亂劍,猛刺木無愧。木無愧也是滿腔怒火,見招拆招,毫不退讓,刺得馬副將連連後退。眾將眼見馬副將抵不過木無愧,如同發了瘋的野獸,衝向木無愧,一陣猛刺亂砍。木無愧武藝疏淺,不似木無悔那般武藝精湛,一人可敵十餘名戰將。他一人難敵眾手,十招之後,便被十多位戰將刺傷倒地。
唿延秀急命軍士捆住木無愧,木無愧心有不甘,聲嘶力竭地吼道:“你們快放了我,否則,我娘定然不會放過你們。”
馬忠陰笑一聲,道:“好啊。叫你那賊婆娘過來,本將讓她有去無迴。”
“逆賊,快放了我,太子殿下也會找機會殺了你們。”
馬忠暴跳如雷,急欲傾瀉心中的憤恨,準備一劍結果木無愧。令馬忠吃驚的是,柴副將攔住了馬忠。馬忠一臉怒氣,“柴將軍,為何攔我?”
“馬將軍切莫因一時動怒,就要殺他。留著他的小命,對於我們來說,還是有用的。”柴明轉過頭去,對唿延秀恭敬道,“大將軍,此人乃燕國太子慕容宏心腹謀士征西將軍火師鼎師侄,要殺的話,也應該交由他來處置。咱們正好將其獻給燕國太子,可算是立功一件。”
“還是柴副將思慮周全。”唿延秀訕笑一聲,給衛士們下令道,“好生看管逆犯木無愧,不要傷了他的小命。”
眾軍士應聲領命,將其押赴大牢。馬忠難掩心中怒火,眼看不能殺了木無愧,但是也要出一口惡氣。他衝上前去,一巴掌扇過來,木無愧應聲倒地,口角流血。眾軍士拎起木無愧,馬忠又給木無愧三個耳光,木無愧再次撲通一聲倒地。軍士再次提起木無愧,眾將一看木無愧滿臉紅腫,口吐鮮血,目光陶醉,笑容更加燦爛。但是,馬忠還嫌不夠解恨,又給了木無愧兩腳,木無愧頓時翻到在地,他這才誌得意滿地離去。衛士立即抓起無愧,架著他去大牢。
經過這番虐打,木無愧潸然淚下,想起他娘和紀宛如。他多麽希望他娘此時此刻出現在他身旁,為他出了這口惡氣。他也後悔,不該這麽任性衝動,任憑那群叛將降去,自己完全可以趁機溜走,然後迴長安找他娘和紀宛如去。然而,他明白現在隻能等待死神的降臨,惡賊火師鼎斷然不會放了他。
這一天依舊是豔陽高照,潼關城外喊殺生不絕於耳,隻是空氣中多了幾絲清冷。後悔也罷,傷心也罷,木無愧不甘心死在火師鼎手裏,唯一的遺憾就是在死之前見不到他娘和紀宛如最後一麵。
時至中午,燕軍步兵通過雲梯爬上城樓,城樓上陷入一片混戰。城樓下麵的撞擊聲越來越響,眼看城門快要頂不住,主帥唿延秀突然下令守門的軍士打開城門。一群又一群燕軍士兵衝進城內,唿延秀下令秦軍全部繳械投降。龍驤將軍獨孤百勝命軍士捆住秦軍將領,又令秦軍士兵全部集中到一塊空地,由燕軍看管。
唿延秀下令秦軍打開城門,繳械投降,燕軍如洪水般湧進潼關城內。他親率一幹將領跪在道路兩旁,龍驤將軍獨孤百勝威風凜然地下令燕軍捆住秦軍將領。
慕容宏喜出望外,原以為還需要一陣子才能攻下潼關,沒想到形勢發展如此之快,唿延秀這麽快就支撐不住了。燕軍迅速占領將軍府,唿延秀等人被綁到赴慕容宏麵前。火師鼎恰巧這這個時候趕到潼關,下令大軍在城外駐紮,帶領幾名拜見慕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