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日,駙馬木無悔遲遲得不到迎親隊伍的一點消息,不免心生焦急,遂遣使去鄴城了解情況。沒想到一連三次派去的使者有去無迴,杳無音訊。木無悔估計燕帝使詐,不但扣留了使者,還扣留了太子和他的父親。於是,他請求大司馬赫連山出兵征討燕國。可是,大司馬以沒有聖命,迴絕了木無悔。在路富的勸諫下,木無悔命人撰寫一道告急奏折,向秦帝請命。
石唐為了迅速升官發財,巴結赫連山,投其所好,白天請將軍們到縣衙赴宴,晚上為將軍們安排館舍休息。赫連山自然是難以抗拒,安排校尉留守軍營,帶領一群將軍們整日整夜地在汝南縣城裏享受。
赫連山認為隻是負責在境內保護太子一行的安全,不需要衝鋒打仗,又有木無悔前鋒軍隊在邊境小城震懾燕軍,故而同下屬軍官全部鬆懈下來,整天飲酒吹牛,欣賞歌女們美妙的舞蹈。等到太子一行進入秦國境內,再護送他們迴京都長安,然後在含章殿接受天子的賞賜。
這一天清晨,木無悔將5萬大軍駐紮在邊境小城葉城附近,帶領10名隨從,趕往汝南軍營,親自拜見赫連山。他趕至軍營大門口時,卻被一群衛士攔住。木無悔亮出先鋒大將的印綬,眾人這才意識到駙馬衛將軍駕臨,便不敢阻攔。一名當值校尉聲稱赫連山與眾將受到汝南縣令石唐的邀請,赴縣城公幹去了。木無悔不相信偌大的軍營中沒有一名將軍值守,徑直衝向中軍牙帳,發現赫連山確實不在。即便是公務,也犯不著所有將領全部出動,軍營竟沒留下一名將軍值守,木無悔料想赫連山故態複萌,去縣城消遣去了。
這名當值校尉覺得情況不對勁,暗暗地安排一名哨騎飛奔縣城。木無悔片刻也不願耽誤,騎上快馬,親自求見赫連山。木無悔在半路上望見一名騎馬往汝南縣城方向狂奔的人,猜測此人定是向赫連山通風報信。於是,他在當地向導官的指引下,改道而行,從陰平小道超近路,率先進入汝南縣城。
經過打探,木無悔得知赫連山呆在縣令石唐私宅家裏。這座私宅規模宏大,氣勢恢宏,連綿一大片,雖說是石唐私人別墅,但是裏麵亭樓館舍眾多,又精致典雅,堪比長安王侯私家宅院。當然石唐打著歪算盤,用於接待朝廷高官。
木無悔留下隨行人員,獨自一人衝到別墅門口,一群衛士擋住木無悔,木無悔三拳兩腳將他們打倒在地,闖進別墅客廳。後院傳來歌舞樂音,木無悔循著撲麵而來濃鬱酒香,衝進喧鬧的樂房附近,一群舞姬向四周散去,赫連山與一群將軍們愕然,停止飲酒作樂,明顯是有人剛向赫連山稟報,但是木無悔來得太急,以至於眾將來不及撤退。
木無悔怒火衝天,恨不得一劍刺死赫連。想到大司馬是軍中最高統帥,木無悔隻好暫時強忍怒氣,向赫連山行下屬之禮,“末將參見大司馬。”
“駙馬不知有何要事找本將商量?”赫連山自然不敢輕視這位駙馬奮威將軍,露出驚慌的聲色,亦向木無悔迴禮,又向石唐使眼神。
石唐明白赫連山的意思,向木無悔行了一個下屬之禮,躬身道:“下官拜見駙馬將軍。”
木無悔沒有迴應石唐,石唐陪著笑臉道:“下官私宅薄酒雖不如宮中瓊漿玉液,但是甘美醇香,駙馬爺要不來一杯。”
一名仆從為木無悔準備了一個席位,木無悔拒絕入座,怒氣衝衝道:“赫連大司馬、縣令大人,還有眾位將軍,如今太子殿下與虎賁軍指揮史消息不明,列位卻飲酒作樂,好是快活。”
座位上二十餘名將軍們本來喝得爛醉如泥,一時觥籌交錯,快樂無比。聽木無悔來了這麽一句,臉色全變了,剛才全部一副昏昏欲睡的狀態,受到驚嚇後,全部清醒過來。但是,從他們臉上的表情看得出來,他們對木無悔既怒,又怕,忌憚受到大秦天子盛寵的瓏佳公主駙馬,故而敢怒不敢言。
愜意的氣氛被木無悔這位不合群的駙馬攪黃了,赫連山自然不爽,心知荒廢軍務,便是違反軍紀,有些心虛。若是一般的下屬,赫連山可以采取威逼利誘,將其拉下水,怎奈木無悔是駙馬將軍,又剛正不阿,遂不敢向木無悔施加壓力,隻好陪著笑臉說:“諸將連日來操勞過度,又受石縣令邀請,盛情難卻呀,大夥借此緩解壓力,望駙馬爺稍加理解。”
木無悔質疑道:“是嗎?”
石縣令趕緊編出一套理由來,“近來,縣中出現些許盜賊打劫百姓的案情,盜寇十分猖狂,下官故而請各位將軍,共商剿賊盜匪的事宜。”
赫連山附和道:“剿匪之事,為民除害,利國利民,本將不敢推遲。”
眾將齊聲附和道:“駙馬爺,確實如此呀,否則,我等不敢聚集在此呀。”
木無悔從軍多年,對軍中滋生一些腐敗享樂的事情早有耳聞。他推測這定是這群人糊弄之詞,厲聲道:“為何請來歌女?”
石縣令連忙解釋道:“近來軍中枯燥乏味,將士們普遍士氣不高。討論案情時,氣氛過於緊張嚴肅,下官便請來歌女助興,好讓大家敞開心扉,共議剿賊大計。”
木無悔冷冷道:“莫非汝南縣出現反賊,需要勞駕大司馬出動大軍?如若如此,石縣令恐怕還得向聖上稟報吧。”
“那是自然。不過這些盜賊隻是打家劫舍,尚不需驚動聖上,更何況還有大司馬在此。”石縣令巧言令色,勝過在場的所有將軍。
木無悔冷冷道:“本將倒想見識一下這群盜賊。”
“駙馬爺乃皇親國戚,身份高貴,下官自然不敢勞駕。若是皇上知道了,肯定會責備下官。”
赫連山有些不耐煩,“不知駙馬爺有何要事需同本將商議?”
木無悔一臉嚴肅道:“末將派出三批使者去鄴城打探消息,結果都沒見蹤影。末將以為定是燕王扣留了太子殿下、末將父親和使者們。”
赫連山一怔,若有所思,然後苦笑道:“駙馬所言極是,不知駙馬爺作何打算?”
木無悔直接開門見山,道:“末將想請大司馬統帥20萬大軍,即刻出兵討伐燕國,救迴太子殿下。”
事情尚不清楚,赫連山正發愁,不知道如何辦,隻好拖延時間,道:“此事幹係極大,容本將軍三思。”
“事情不言而喻,救太子殿下要緊。若是太子殿下有個三長兩短,敢問大司馬如何向陛下交代?”
赫連山默然,石縣令眉頭一皺,“大軍征伐燕國,非同小可,當有陛下旨意,方可出征。”
“向陛下請旨,快馬塘報一來一往,至少需要兩個月。如今,事態緊急,不知太子的詳情,再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石縣令打圓場道:“不如這樣,駙馬率領本部先鋒部隊去燕國打探情況,大司馬向陛下呈奏此事,如何?”
“五萬先鋒部隊太少,請大司馬即刻發兵,奪迴太子。”
赫連山稍微緩過神來,“目前事態尚不明朗,無法確定太子被劫,不可輕舉妄動。”
木無悔質問道:“末將遣使三次,都不見使者蹤影,難道大司馬懷疑末將使詐嗎?”
赫連山覺得勸不住駙馬,遂以大司馬之職壓木無悔,冷冷道:“本將乃大軍統帥,隻受陛下號令,其餘一概不理。”
“如今事態緊急,請大司馬緊急從權。”
“本將若是不發兵,駙馬該當如何?”
“若是如此,末將立即奏請陛下,指控大司馬玩忽懈怠之罪。”
赫連山一臉驚懼,頓時語塞,眾將變色變得鐵青,恨不得一劍結果木無悔,但是對這位受寵的駙馬將軍不敢動手,有氣無處使。
石縣令趕緊從中調解,想出一道折中的策略,道:“要不大司馬撥付駙馬爺5萬兵馬,加上駙馬爺本部5萬人馬,駙馬爺率領10萬人馬攻打燕國。大司馬再以10萬人馬作為後盾,若駙馬爺有失,大司馬即可發兵救援,大司馬以為如何?”
“如此甚好。”赫連山正愁無法壓製木無悔,頓時眉開眼笑,將目光轉移到無愧身上,“駙馬意下如何?”
“就依大司馬之言,大司馬可不能反悔。”木無悔見赫連山同意,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隻好同意。
赫連山大手一揮,五員將軍隻得跟隨木無悔而去。木無悔匆匆準備,尋找機會攻伐燕國。五位將軍對木無悔心懷怨氣,辦事拖拖拉拉,敷衍了事。
赫連山擔心木無悔向秦帝告發他玩忽失職,懈怠公務,遂心神不寧,迫不及待地與石縣令和諸將商議應對之策。本來,赫連山作為秦軍武職最高的將軍,木師安這位從一品將軍品在他之下,更不用說品級更低的振威將軍木無悔。自從木無悔娶了瓏佳公主,赫連山卻要向這位在軍中任職不過4年的新科駙馬點頭哈腰。木家受到天子盛寵,赫連山感到屈辱,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
石唐浸淫在官場多年,善於官場勾心鬥角之事。於是,他建議赫連山以“太子迎親尚未歸國,駙馬遇事不明,胡亂猜測燕國扣押太子,又逼迫大司馬調動大軍征伐燕國”為由,指摘木無悔。秦帝聞之大怒,立即下旨,急令赫連山扣押木無悔。若木無悔抗旨拒捕,立即格殺勿論。秦帝傷勢尚未痊愈,便將此事擱置下來。這段時日,赫連山一邊等待天子聖旨,一邊派遣探馬,緊盯著木無悔的動向。
在路富的建議下,木無悔草擬一份奏折,快馬加鞭,呈送至禦前。木無愧在奏折中言明燕國很可能以迎親為名,扣留太子和他爹,希望秦帝增派大軍,助他奪迴太子。木無悔又彈劾大司馬沉溺酒色,荒廢軍務,又對其規勸置若罔聞,置太子安危於不顧,按兵不動。秦帝對外封鎖遇刺消息,等到病情痊愈後才批閱木無悔的奏折。尋思一日後,秦帝擔心太子被扣留,又感念木家鐵膽忠心,頓時莫衷一是,難以分辨出哪一方奏折符合實事。於是,秦帝召集群臣,討論這件事。群臣一致認為,應先派遣欽差大臣到汝南軍營中調查。秦帝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隻好同意群臣的建議,任命尚書左仆射鄧匡明為欽差大臣,前去調查案情。
木無悔又飛馬傳送兩次奏折,但遲遲未得到秦帝的迴複,這段日子以來憂心如焚,挑好一個天氣晴朗的吉日,率領10萬大軍,準備偷襲燕國。
路富勸諫道:“如今形勢不明,陛下也未批準駙馬攻燕,請駙馬接到陛下旨意後再作打算。”
木無悔不悅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倘若太子殿下有失,本將難逃罪責。況且太子殿下與家父有難,本將豈能不救?且不說慕容宏是本將的手下敗將,區區燕夷,都是宵小之輩,本將對付他們易如反掌。”
木無悔驕傲自大,路富眉頭緊皺,道:“末將以為燕夷一定設計好陷阱,等待10萬大軍入套。待至那時,非但救不出太子殿下與老將軍,甚至全軍覆沒,請將軍三思。”
木無悔厲聲道:“一旦遇到險情,憑借路大哥出眾的智謀,還怕化解不了危難?萬一10萬大軍陷入險境,大司馬必定來救。他若是作壁上觀,見死不救,陛下將誅其九族。他向來老謀深算,焉能不知後果?”
路富憂心道:“末將擔心大司馬也不是慕容宏與火師鼎的對手。況且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世間奇異高才不勝枚舉。楚霸王自視兵精將廣,不把痞子劉季放在眼裏,垓下一戰,竟亡與執戟衛士之手;曹阿瞞住挾天子以令諸侯,獨霸北方,藐視江南,赤壁一戰,潰不成軍,險些喪命。前車之鑒,望將軍慎重。”
木無悔怒道:“本將認為路大哥的智計在慕容宏等人之上,你為什麽長他人誌氣,自愧不如呢?”
路富難以再勸,隻得站在一旁,不發一言。眾將擔心出師不利,憂心忡忡,紛紛跪於木無悔麵前,齊聲道:“方今燕軍鐵騎獨步天下,末將恐難以抵擋,請將軍采納路司馬的肺腑之言。”
“爾等皆是鼠輩,枉負陛下聖恩。若要再阻止本將行事,以此為例,本將將先斬後奏。”木無悔大怒,又拔出禦龍劍,砍斷案桌一角。
眾將惶恐不安,莫不敢言。木無悔示意眾人退下,眾將隻得退出牙帳。
燕國太子慕容宏和征西將火師鼎做好準備,以逸待勞,又悄悄地差人將木師安首級送至木無悔營中。木無悔悲憤填膺,料定太子遇害,請求大司馬立即發兵,直搗鄴城。赫連山大為震恐,擔心秦帝歸罪於他,遂以向秦帝請旨為由,按兵不動,靜觀其變。路富幾番勸阻,木無悔還是無法忍受血海深仇,立即進攻豫州。
石唐為了迅速升官發財,巴結赫連山,投其所好,白天請將軍們到縣衙赴宴,晚上為將軍們安排館舍休息。赫連山自然是難以抗拒,安排校尉留守軍營,帶領一群將軍們整日整夜地在汝南縣城裏享受。
赫連山認為隻是負責在境內保護太子一行的安全,不需要衝鋒打仗,又有木無悔前鋒軍隊在邊境小城震懾燕軍,故而同下屬軍官全部鬆懈下來,整天飲酒吹牛,欣賞歌女們美妙的舞蹈。等到太子一行進入秦國境內,再護送他們迴京都長安,然後在含章殿接受天子的賞賜。
這一天清晨,木無悔將5萬大軍駐紮在邊境小城葉城附近,帶領10名隨從,趕往汝南軍營,親自拜見赫連山。他趕至軍營大門口時,卻被一群衛士攔住。木無悔亮出先鋒大將的印綬,眾人這才意識到駙馬衛將軍駕臨,便不敢阻攔。一名當值校尉聲稱赫連山與眾將受到汝南縣令石唐的邀請,赴縣城公幹去了。木無悔不相信偌大的軍營中沒有一名將軍值守,徑直衝向中軍牙帳,發現赫連山確實不在。即便是公務,也犯不著所有將領全部出動,軍營竟沒留下一名將軍值守,木無悔料想赫連山故態複萌,去縣城消遣去了。
這名當值校尉覺得情況不對勁,暗暗地安排一名哨騎飛奔縣城。木無悔片刻也不願耽誤,騎上快馬,親自求見赫連山。木無悔在半路上望見一名騎馬往汝南縣城方向狂奔的人,猜測此人定是向赫連山通風報信。於是,他在當地向導官的指引下,改道而行,從陰平小道超近路,率先進入汝南縣城。
經過打探,木無悔得知赫連山呆在縣令石唐私宅家裏。這座私宅規模宏大,氣勢恢宏,連綿一大片,雖說是石唐私人別墅,但是裏麵亭樓館舍眾多,又精致典雅,堪比長安王侯私家宅院。當然石唐打著歪算盤,用於接待朝廷高官。
木無悔留下隨行人員,獨自一人衝到別墅門口,一群衛士擋住木無悔,木無悔三拳兩腳將他們打倒在地,闖進別墅客廳。後院傳來歌舞樂音,木無悔循著撲麵而來濃鬱酒香,衝進喧鬧的樂房附近,一群舞姬向四周散去,赫連山與一群將軍們愕然,停止飲酒作樂,明顯是有人剛向赫連山稟報,但是木無悔來得太急,以至於眾將來不及撤退。
木無悔怒火衝天,恨不得一劍刺死赫連。想到大司馬是軍中最高統帥,木無悔隻好暫時強忍怒氣,向赫連山行下屬之禮,“末將參見大司馬。”
“駙馬不知有何要事找本將商量?”赫連山自然不敢輕視這位駙馬奮威將軍,露出驚慌的聲色,亦向木無悔迴禮,又向石唐使眼神。
石唐明白赫連山的意思,向木無悔行了一個下屬之禮,躬身道:“下官拜見駙馬將軍。”
木無悔沒有迴應石唐,石唐陪著笑臉道:“下官私宅薄酒雖不如宮中瓊漿玉液,但是甘美醇香,駙馬爺要不來一杯。”
一名仆從為木無悔準備了一個席位,木無悔拒絕入座,怒氣衝衝道:“赫連大司馬、縣令大人,還有眾位將軍,如今太子殿下與虎賁軍指揮史消息不明,列位卻飲酒作樂,好是快活。”
座位上二十餘名將軍們本來喝得爛醉如泥,一時觥籌交錯,快樂無比。聽木無悔來了這麽一句,臉色全變了,剛才全部一副昏昏欲睡的狀態,受到驚嚇後,全部清醒過來。但是,從他們臉上的表情看得出來,他們對木無悔既怒,又怕,忌憚受到大秦天子盛寵的瓏佳公主駙馬,故而敢怒不敢言。
愜意的氣氛被木無悔這位不合群的駙馬攪黃了,赫連山自然不爽,心知荒廢軍務,便是違反軍紀,有些心虛。若是一般的下屬,赫連山可以采取威逼利誘,將其拉下水,怎奈木無悔是駙馬將軍,又剛正不阿,遂不敢向木無悔施加壓力,隻好陪著笑臉說:“諸將連日來操勞過度,又受石縣令邀請,盛情難卻呀,大夥借此緩解壓力,望駙馬爺稍加理解。”
木無悔質疑道:“是嗎?”
石縣令趕緊編出一套理由來,“近來,縣中出現些許盜賊打劫百姓的案情,盜寇十分猖狂,下官故而請各位將軍,共商剿賊盜匪的事宜。”
赫連山附和道:“剿匪之事,為民除害,利國利民,本將不敢推遲。”
眾將齊聲附和道:“駙馬爺,確實如此呀,否則,我等不敢聚集在此呀。”
木無悔從軍多年,對軍中滋生一些腐敗享樂的事情早有耳聞。他推測這定是這群人糊弄之詞,厲聲道:“為何請來歌女?”
石縣令連忙解釋道:“近來軍中枯燥乏味,將士們普遍士氣不高。討論案情時,氣氛過於緊張嚴肅,下官便請來歌女助興,好讓大家敞開心扉,共議剿賊大計。”
木無悔冷冷道:“莫非汝南縣出現反賊,需要勞駕大司馬出動大軍?如若如此,石縣令恐怕還得向聖上稟報吧。”
“那是自然。不過這些盜賊隻是打家劫舍,尚不需驚動聖上,更何況還有大司馬在此。”石縣令巧言令色,勝過在場的所有將軍。
木無悔冷冷道:“本將倒想見識一下這群盜賊。”
“駙馬爺乃皇親國戚,身份高貴,下官自然不敢勞駕。若是皇上知道了,肯定會責備下官。”
赫連山有些不耐煩,“不知駙馬爺有何要事需同本將商議?”
木無悔一臉嚴肅道:“末將派出三批使者去鄴城打探消息,結果都沒見蹤影。末將以為定是燕王扣留了太子殿下、末將父親和使者們。”
赫連山一怔,若有所思,然後苦笑道:“駙馬所言極是,不知駙馬爺作何打算?”
木無悔直接開門見山,道:“末將想請大司馬統帥20萬大軍,即刻出兵討伐燕國,救迴太子殿下。”
事情尚不清楚,赫連山正發愁,不知道如何辦,隻好拖延時間,道:“此事幹係極大,容本將軍三思。”
“事情不言而喻,救太子殿下要緊。若是太子殿下有個三長兩短,敢問大司馬如何向陛下交代?”
赫連山默然,石縣令眉頭一皺,“大軍征伐燕國,非同小可,當有陛下旨意,方可出征。”
“向陛下請旨,快馬塘報一來一往,至少需要兩個月。如今,事態緊急,不知太子的詳情,再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石縣令打圓場道:“不如這樣,駙馬率領本部先鋒部隊去燕國打探情況,大司馬向陛下呈奏此事,如何?”
“五萬先鋒部隊太少,請大司馬即刻發兵,奪迴太子。”
赫連山稍微緩過神來,“目前事態尚不明朗,無法確定太子被劫,不可輕舉妄動。”
木無悔質問道:“末將遣使三次,都不見使者蹤影,難道大司馬懷疑末將使詐嗎?”
赫連山覺得勸不住駙馬,遂以大司馬之職壓木無悔,冷冷道:“本將乃大軍統帥,隻受陛下號令,其餘一概不理。”
“如今事態緊急,請大司馬緊急從權。”
“本將若是不發兵,駙馬該當如何?”
“若是如此,末將立即奏請陛下,指控大司馬玩忽懈怠之罪。”
赫連山一臉驚懼,頓時語塞,眾將變色變得鐵青,恨不得一劍結果木無悔,但是對這位受寵的駙馬將軍不敢動手,有氣無處使。
石縣令趕緊從中調解,想出一道折中的策略,道:“要不大司馬撥付駙馬爺5萬兵馬,加上駙馬爺本部5萬人馬,駙馬爺率領10萬人馬攻打燕國。大司馬再以10萬人馬作為後盾,若駙馬爺有失,大司馬即可發兵救援,大司馬以為如何?”
“如此甚好。”赫連山正愁無法壓製木無悔,頓時眉開眼笑,將目光轉移到無愧身上,“駙馬意下如何?”
“就依大司馬之言,大司馬可不能反悔。”木無悔見赫連山同意,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隻好同意。
赫連山大手一揮,五員將軍隻得跟隨木無悔而去。木無悔匆匆準備,尋找機會攻伐燕國。五位將軍對木無悔心懷怨氣,辦事拖拖拉拉,敷衍了事。
赫連山擔心木無悔向秦帝告發他玩忽失職,懈怠公務,遂心神不寧,迫不及待地與石縣令和諸將商議應對之策。本來,赫連山作為秦軍武職最高的將軍,木師安這位從一品將軍品在他之下,更不用說品級更低的振威將軍木無悔。自從木無悔娶了瓏佳公主,赫連山卻要向這位在軍中任職不過4年的新科駙馬點頭哈腰。木家受到天子盛寵,赫連山感到屈辱,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
石唐浸淫在官場多年,善於官場勾心鬥角之事。於是,他建議赫連山以“太子迎親尚未歸國,駙馬遇事不明,胡亂猜測燕國扣押太子,又逼迫大司馬調動大軍征伐燕國”為由,指摘木無悔。秦帝聞之大怒,立即下旨,急令赫連山扣押木無悔。若木無悔抗旨拒捕,立即格殺勿論。秦帝傷勢尚未痊愈,便將此事擱置下來。這段時日,赫連山一邊等待天子聖旨,一邊派遣探馬,緊盯著木無悔的動向。
在路富的建議下,木無悔草擬一份奏折,快馬加鞭,呈送至禦前。木無愧在奏折中言明燕國很可能以迎親為名,扣留太子和他爹,希望秦帝增派大軍,助他奪迴太子。木無悔又彈劾大司馬沉溺酒色,荒廢軍務,又對其規勸置若罔聞,置太子安危於不顧,按兵不動。秦帝對外封鎖遇刺消息,等到病情痊愈後才批閱木無悔的奏折。尋思一日後,秦帝擔心太子被扣留,又感念木家鐵膽忠心,頓時莫衷一是,難以分辨出哪一方奏折符合實事。於是,秦帝召集群臣,討論這件事。群臣一致認為,應先派遣欽差大臣到汝南軍營中調查。秦帝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隻好同意群臣的建議,任命尚書左仆射鄧匡明為欽差大臣,前去調查案情。
木無悔又飛馬傳送兩次奏折,但遲遲未得到秦帝的迴複,這段日子以來憂心如焚,挑好一個天氣晴朗的吉日,率領10萬大軍,準備偷襲燕國。
路富勸諫道:“如今形勢不明,陛下也未批準駙馬攻燕,請駙馬接到陛下旨意後再作打算。”
木無悔不悅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倘若太子殿下有失,本將難逃罪責。況且太子殿下與家父有難,本將豈能不救?且不說慕容宏是本將的手下敗將,區區燕夷,都是宵小之輩,本將對付他們易如反掌。”
木無悔驕傲自大,路富眉頭緊皺,道:“末將以為燕夷一定設計好陷阱,等待10萬大軍入套。待至那時,非但救不出太子殿下與老將軍,甚至全軍覆沒,請將軍三思。”
木無悔厲聲道:“一旦遇到險情,憑借路大哥出眾的智謀,還怕化解不了危難?萬一10萬大軍陷入險境,大司馬必定來救。他若是作壁上觀,見死不救,陛下將誅其九族。他向來老謀深算,焉能不知後果?”
路富憂心道:“末將擔心大司馬也不是慕容宏與火師鼎的對手。況且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世間奇異高才不勝枚舉。楚霸王自視兵精將廣,不把痞子劉季放在眼裏,垓下一戰,竟亡與執戟衛士之手;曹阿瞞住挾天子以令諸侯,獨霸北方,藐視江南,赤壁一戰,潰不成軍,險些喪命。前車之鑒,望將軍慎重。”
木無悔怒道:“本將認為路大哥的智計在慕容宏等人之上,你為什麽長他人誌氣,自愧不如呢?”
路富難以再勸,隻得站在一旁,不發一言。眾將擔心出師不利,憂心忡忡,紛紛跪於木無悔麵前,齊聲道:“方今燕軍鐵騎獨步天下,末將恐難以抵擋,請將軍采納路司馬的肺腑之言。”
“爾等皆是鼠輩,枉負陛下聖恩。若要再阻止本將行事,以此為例,本將將先斬後奏。”木無悔大怒,又拔出禦龍劍,砍斷案桌一角。
眾將惶恐不安,莫不敢言。木無悔示意眾人退下,眾將隻得退出牙帳。
燕國太子慕容宏和征西將火師鼎做好準備,以逸待勞,又悄悄地差人將木師安首級送至木無悔營中。木無悔悲憤填膺,料定太子遇害,請求大司馬立即發兵,直搗鄴城。赫連山大為震恐,擔心秦帝歸罪於他,遂以向秦帝請旨為由,按兵不動,靜觀其變。路富幾番勸阻,木無悔還是無法忍受血海深仇,立即進攻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