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迴到了大漢京城。
而此時,已經進入了冬季。
冬天,更是吃火鍋的大好時節。
侯益很是給力,雖然吳馳這段時間不在京城,但他絲毫沒有偷懶之心,每日親自監工,終於在兩個月的時間裏將新樓館建設了個七七八八,如今正在做內部的裝飾裝修,估摸著最多也就是半個月的光景便可以完工並投入使用。
柴榮雖有喪妻之痛,可身為國家棟梁之才,決不能因為兒女情長耽擱了國家大事。故而,在路過敬州之時,隻是稍作了三日停留,選了塊風水寶地,將劉惠兒厚葬了。
之後,便隨著吳馳一道,來了京城。
進京的第一件事,當然是覲見父帥郭威。
郭威念懷夫人,怕觸景生情,不肯與郭府居住,又因提倡節儉並以身作則,不願意動用國庫另行修蓋府邸,於是,每日朝堂之後,依舊在軍營中將就。
見過父帥郭威之後,當晚,柴榮夥同趙匡胤王殷等幾位青年將領來到了天上人家,挑明了要宰吳馳一頓火鍋吃。
大唐歸來,吳馳重新琢磨起賣股票的招數,也是無奈,金陵分號的開辦,肯定需要一大筆銀子。
於是,在吃喝間,吳馳少不了又要兜售一下他的股票。
當兵的身著一身軍裝甚是威武,而且待遇頗是不低。拿王殷來說,從五品的軍銜卻能享受到正四品地方要員的俸祿,吃喝拉撒睡還全都免費,小日子過得理應是相當殷實。
可是,人無外財不肥,天雄軍屬於絕對的野戰部隊,平時根本不會參與到地方政務,因此,也就斷了天雄軍將領們借此貪汙腐敗的機會。而單靠俸祿餉銀,確實難以積攢下多少閑錢出來。
吳馳兜售了一圈,連柴榮在內,五六名將領隻是陪笑,就是不掏銀子。
“給了你們發財的機會,是你們自己不把握,到時候可不要怪我哦!”吳馳隻能以這種言語來打發自己賣不出股票的尷尬。
酒過三巡,兄弟們的情緒上來了,紛紛為柴榮失去夫人的委屈而抱不平,尤以王殷為甚。
“那大唐欺人太甚!以我之見,這修好文約不簽也罷!”
又一將領道:“那大唐雖然富裕,可其軍力卻是一般,與我天雄軍相比更是不堪,末將甚不明白,大帥為何忍氣吞聲。”
趙匡胤歎道:“大帥心係黎民百姓,要知道,戰事一開,百姓勢必流離失所。”
王殷笑著反詰道:“我大漢攻唐,流離失所的乃是他大唐子民,與我何幹?”
其餘眾將登時哄笑。
趙匡胤不慌不亂,解釋道:“各位兄長的眼中隻有大漢,可大帥的眼中卻是天下,何謂天下?前唐高祖太宗的江山便是天下!”
關於天下,吳馳和柴榮曾經有過討論,而柴榮正是在吳馳的引導下,對天下的概念有了擴展。而那場討論,趙匡胤並未參與。
也就是說,他今天之言論,全是自己的感悟。
柴榮和吳馳不由得向趙匡胤投以讚賞的目光。
王殷身為大帥的親兵衛隊的隊長,可以說跟大帥在一塊的時間是最長的,理應能更好更深的理解大帥的思想,但是他生性單純,且受職責所限,隻講執行,少了思考,故而略顯眼界狹窄。
不過,王殷的胸懷卻是廣闊。
被趙匡胤如此一懟,那王殷非但沒有絲毫怒火,反而對趙匡胤生起了敬仰,立刻放下了筷子,起身離坐,衝著趙匡胤深深一揖,道:“趙兄之言,可謂是振聾發聵。在下追隨大帥多年,卻不得領會大帥之雄心韜略,甚是慚愧。”
趙匡胤亦是連忙離座,迴禮道:“王將軍謙遜,匡胤不過是妄加揣測。”
相互吹捧完畢,柴榮將二人招迴到座上繼續喝酒。
就此話題,繼續憤青,憤著憤著,便憤到了當朝政務上來。
王殷長歎一聲,道:“大帥仁厚,總是要顧全當朝幾位老臣的臉麵,而那些老臣,思想僵化頑固,大帥之政令,十之有七會遭到這些重臣的百般阻擾。效率之低,常令大帥寢食難安。”
趙匡胤憤憤不平,道:“劉氏幼主與朝堂之上就是個擺設,那幫老臣,難道就看不出來麽?”
另一將領道:“都是百經錘煉,對局勢自是了然於胸,正是看出了大帥仁厚,不願擾亂朝綱,故而有恃無恐。”
王殷再道:“軍中弟兄,多次勸說大帥,棄掉劉氏幼主,登基稱帝,我大漢必將煥然一新。可大帥就是不依,前幾日,還與曹將軍紅了臉。”
柴榮終於開口,道:“父帥對先帝之忠心,日月可鑒,若是讓他親手推翻劉氏皇位,卻比取他性命甚或艱難,此事不提也罷。”
趙匡胤道:“如此朝綱,我大漢如何稱霸天下,大帥又如何施展抱負?公子切不可退縮,需以大局為重,繼續諫言大帥。”
柴榮苦笑擺手,道:“以我對父帥了解,諫言無益,實屬找打。”
這是實話。
以曹威將軍的身份地位,大帥固然能夠翻臉,罰了曹威三個月的俸祿不說,還關了五日禁閉。若是換做了他們這些青年將領,豈不是要軍杖二十以上?
柴榮的退縮,使得飯桌上的氛圍一下子掉到了冰點。
一直在琢磨生意一句話也沒插的吳馳突然嘿嘿笑了起來。
柴榮不解問道:“賢弟為何發笑?”
吳馳意味深長地瞅了趙匡胤兩眼,道:“你們幾個如此愚鈍,我笑一笑怎麽了?尤其你老柴,當初出訪大唐的時候,我不是跟你打過包票嗎?咋了,全忘了?”
王殷等人並不十分了解吳馳,聽到吳馳如此囂張,雖然礙著柴榮的麵子,但臉上多少還是有些慍色。
而柴榮趙匡胤卻是大喜。
他們哥倆知道,但凡吳馳如此表現,必然是想到了解決困難的良策。
“在座諸位均與我柴榮有著刎頸之交,賢弟若有良策,但說不妨。”
吳馳斜眼撇嘴,迴道:“那你們買不買我天上人家的股票呢?”
柴榮急道:“買,當然要買,在座諸位同樣要買,隻是弟兄們口袋裏銀子不多,隻能量力而行。”
而此時,已經進入了冬季。
冬天,更是吃火鍋的大好時節。
侯益很是給力,雖然吳馳這段時間不在京城,但他絲毫沒有偷懶之心,每日親自監工,終於在兩個月的時間裏將新樓館建設了個七七八八,如今正在做內部的裝飾裝修,估摸著最多也就是半個月的光景便可以完工並投入使用。
柴榮雖有喪妻之痛,可身為國家棟梁之才,決不能因為兒女情長耽擱了國家大事。故而,在路過敬州之時,隻是稍作了三日停留,選了塊風水寶地,將劉惠兒厚葬了。
之後,便隨著吳馳一道,來了京城。
進京的第一件事,當然是覲見父帥郭威。
郭威念懷夫人,怕觸景生情,不肯與郭府居住,又因提倡節儉並以身作則,不願意動用國庫另行修蓋府邸,於是,每日朝堂之後,依舊在軍營中將就。
見過父帥郭威之後,當晚,柴榮夥同趙匡胤王殷等幾位青年將領來到了天上人家,挑明了要宰吳馳一頓火鍋吃。
大唐歸來,吳馳重新琢磨起賣股票的招數,也是無奈,金陵分號的開辦,肯定需要一大筆銀子。
於是,在吃喝間,吳馳少不了又要兜售一下他的股票。
當兵的身著一身軍裝甚是威武,而且待遇頗是不低。拿王殷來說,從五品的軍銜卻能享受到正四品地方要員的俸祿,吃喝拉撒睡還全都免費,小日子過得理應是相當殷實。
可是,人無外財不肥,天雄軍屬於絕對的野戰部隊,平時根本不會參與到地方政務,因此,也就斷了天雄軍將領們借此貪汙腐敗的機會。而單靠俸祿餉銀,確實難以積攢下多少閑錢出來。
吳馳兜售了一圈,連柴榮在內,五六名將領隻是陪笑,就是不掏銀子。
“給了你們發財的機會,是你們自己不把握,到時候可不要怪我哦!”吳馳隻能以這種言語來打發自己賣不出股票的尷尬。
酒過三巡,兄弟們的情緒上來了,紛紛為柴榮失去夫人的委屈而抱不平,尤以王殷為甚。
“那大唐欺人太甚!以我之見,這修好文約不簽也罷!”
又一將領道:“那大唐雖然富裕,可其軍力卻是一般,與我天雄軍相比更是不堪,末將甚不明白,大帥為何忍氣吞聲。”
趙匡胤歎道:“大帥心係黎民百姓,要知道,戰事一開,百姓勢必流離失所。”
王殷笑著反詰道:“我大漢攻唐,流離失所的乃是他大唐子民,與我何幹?”
其餘眾將登時哄笑。
趙匡胤不慌不亂,解釋道:“各位兄長的眼中隻有大漢,可大帥的眼中卻是天下,何謂天下?前唐高祖太宗的江山便是天下!”
關於天下,吳馳和柴榮曾經有過討論,而柴榮正是在吳馳的引導下,對天下的概念有了擴展。而那場討論,趙匡胤並未參與。
也就是說,他今天之言論,全是自己的感悟。
柴榮和吳馳不由得向趙匡胤投以讚賞的目光。
王殷身為大帥的親兵衛隊的隊長,可以說跟大帥在一塊的時間是最長的,理應能更好更深的理解大帥的思想,但是他生性單純,且受職責所限,隻講執行,少了思考,故而略顯眼界狹窄。
不過,王殷的胸懷卻是廣闊。
被趙匡胤如此一懟,那王殷非但沒有絲毫怒火,反而對趙匡胤生起了敬仰,立刻放下了筷子,起身離坐,衝著趙匡胤深深一揖,道:“趙兄之言,可謂是振聾發聵。在下追隨大帥多年,卻不得領會大帥之雄心韜略,甚是慚愧。”
趙匡胤亦是連忙離座,迴禮道:“王將軍謙遜,匡胤不過是妄加揣測。”
相互吹捧完畢,柴榮將二人招迴到座上繼續喝酒。
就此話題,繼續憤青,憤著憤著,便憤到了當朝政務上來。
王殷長歎一聲,道:“大帥仁厚,總是要顧全當朝幾位老臣的臉麵,而那些老臣,思想僵化頑固,大帥之政令,十之有七會遭到這些重臣的百般阻擾。效率之低,常令大帥寢食難安。”
趙匡胤憤憤不平,道:“劉氏幼主與朝堂之上就是個擺設,那幫老臣,難道就看不出來麽?”
另一將領道:“都是百經錘煉,對局勢自是了然於胸,正是看出了大帥仁厚,不願擾亂朝綱,故而有恃無恐。”
王殷再道:“軍中弟兄,多次勸說大帥,棄掉劉氏幼主,登基稱帝,我大漢必將煥然一新。可大帥就是不依,前幾日,還與曹將軍紅了臉。”
柴榮終於開口,道:“父帥對先帝之忠心,日月可鑒,若是讓他親手推翻劉氏皇位,卻比取他性命甚或艱難,此事不提也罷。”
趙匡胤道:“如此朝綱,我大漢如何稱霸天下,大帥又如何施展抱負?公子切不可退縮,需以大局為重,繼續諫言大帥。”
柴榮苦笑擺手,道:“以我對父帥了解,諫言無益,實屬找打。”
這是實話。
以曹威將軍的身份地位,大帥固然能夠翻臉,罰了曹威三個月的俸祿不說,還關了五日禁閉。若是換做了他們這些青年將領,豈不是要軍杖二十以上?
柴榮的退縮,使得飯桌上的氛圍一下子掉到了冰點。
一直在琢磨生意一句話也沒插的吳馳突然嘿嘿笑了起來。
柴榮不解問道:“賢弟為何發笑?”
吳馳意味深長地瞅了趙匡胤兩眼,道:“你們幾個如此愚鈍,我笑一笑怎麽了?尤其你老柴,當初出訪大唐的時候,我不是跟你打過包票嗎?咋了,全忘了?”
王殷等人並不十分了解吳馳,聽到吳馳如此囂張,雖然礙著柴榮的麵子,但臉上多少還是有些慍色。
而柴榮趙匡胤卻是大喜。
他們哥倆知道,但凡吳馳如此表現,必然是想到了解決困難的良策。
“在座諸位均與我柴榮有著刎頸之交,賢弟若有良策,但說不妨。”
吳馳斜眼撇嘴,迴道:“那你們買不買我天上人家的股票呢?”
柴榮急道:“買,當然要買,在座諸位同樣要買,隻是弟兄們口袋裏銀子不多,隻能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