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王翊一行人,出祁縣後便沿著汾水一路向北,打算繞道晉陽,過羊腸倉,翻越呂梁山脈,經西河郡直入朔方。
未曾想到,剛出太原郡沒多久,便遭遇刺殺。十餘位黑衣刺客,對王翊一行人展開突襲,目標直指蔡邕,若不是高順警覺性高,或許便被其一擊得手了。
對方完全沒有意料到幾十個青年護衛如此精銳,度過被襲的慌亂後,義從們三兩個默契配合,將來犯刺客一一斬殺,擒拿。
此次襲擊,四什義從傷了十一人,亡了足足五人,讓王翊心頭滴血,怒火上腦,不顧蔡邕的阻攔,對俘虜一陣嚴刑拷打,得知主謀便是將作大匠羊球。
王翊沒有意料到對蔡邕的恨意如此之深,欲除之而後快,當真是睚眥必報,心胸狹隘。
前世便有陽球派人刺殺蔡邕之事,此次北上,王翊大張旗鼓地護送出行,便是為了告訴有心人,太原王氏嫡子在此,防止宵小之輩,未曾想到反而招致羊球投入更多力量暗殺。
麵對選鋒義從的傷亡,王翊心中也有些恨意,花費了那麽多心血才培養出百人,這樣輕易送命,可惜了,暗暗感歎。
蔡邕也是輕歎道:“吾已遭流放,奈何朝中小人仍不放過,可惜了這些少年因吾殞命呀。”
蔡邕原想讓王翊放過被俘刺客,被王翊婉言拒絕了,而蔡邕看著王翊一臉仇恨的樣子,也放棄多餘的話,轉身上車照顧蔡琰去了。
當時,王翊心底除了有些可惜外,並沒有麵上表現的那麽憤恨,如此表現隻是給其餘義從們看的,畢竟多年的訓練配合,總歸是有感情的。
對於陽球,王翊十分反感,是一種對同類人相斥的厭惡,王翊自認,處在陽球的立場上,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甚至出手更加狠辣。
雖然造成了手下的傷亡,王翊反而想見見這個為人所不恥的酷吏,能以“酷吏”之名傳世的人畢竟不多。
隻是恐怕沒那個機會了,若是沒記錯的話,明年就是其赴死之年了。
三個遍體鱗傷的被俘刺客跪在地上,奄奄一息,為了以示心中憤恨,王翊將三人一一刺死。
當手中的利劍刺穿對方心髒時,王翊清晰地看到了其瞳孔中的猙獰,麵色痛苦抽搐,直到聲息皆無。
那是王翊頭一次殺人,心髒猛跳,腦海有刹那是一片空白,握住劍柄的手都有些顫抖,拔出劍時,鮮血濺了一身。
強忍著心頭的惡心,對陣亡的三個義從拜了拜,周圍的義從也都單膝跪地,為其送行。
接下來的行程,跨大河,入河套,直奔朔方而去。河套之地,水草豐美,土地肥沃,宜牧宜耕,當真是天賜寶地,看得王翊眼饞。
隻是看著一路上匈奴人放肆地遊牧其中,無所顧忌,王翊暗下決心,終有一日要收複河套,奴役其種族,成就自己的霸業。
草原雖然風景秀麗,時間久了一樣疲勞,從遭遇刺殺之後,王翊便明白,這一路絕不是遊山玩水來的了,山匪,流民,異族,都是不可控風險,一眾人每日精神崩的緊緊地,以防不測。
遼闊的大草原,無邊無垠,望不到盡頭。一路的艱難,完全不是王翊原本所期望的旅途,塞北風光,拋去了表裏山河的瑰麗,剩下的隻是渾身的疲憊和苦累。
深入草原三日之後,雖然麵上一臉的堅忍果毅,但王翊內心確早有不耐,一度有掉頭迴太原的衝動。
從小錦衣玉食,嬌生慣養的王大公子,此時方明白,自己以往所謂的“吃苦”,所謂的“養氣”,太過虛浮,一次旅程,便差點將其本性暴露出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此言不假。
蔡琰小蘿莉,自刺殺之後便躲在馬車上,似是被嚇倒了,進入草原後,為塞外風光所吸引,才逐漸放開,雀躍起來。
而王翊眼見小蔡琰,下巴磕在馬車窗沿上,麵容憔悴,一臉行路風塵之色,對他漏出甜甜的笑容。王翊心頭略有觸動,亦是迴之以溫柔一笑,而後埋頭趕路了。
草原實在太大,後來找了個匈奴人當向導,方才少走了不少彎路。
王翊讓高順、楊鳳記錄下一路的路線,地勢,水源,部落等信息,未來總歸是用的著的。
在路過美稷的時候,王翊遇到一個匈奴貴族,三十歲不到,麵相粗獷,對蔡邕與王翊行華夏之禮,但終究不倫不類,徒惹人笑。
其看上了王翊腰間寶劍,王翊二話不說,摘下贈予,並附上此行攜帶的珠寶,金銀器皿等奢侈之物。
樂得其合不攏嘴,與王翊稱兄道弟,要邀請他去王庭一敘。被王翊婉拒了,此時南匈奴王庭並不安穩,老單於屠特若屍逐就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隨時可能歸天。
而遊牧民族新老交替,權力交接,從來都是血腥殘酷,沒有不流血的。
因此,王翊稍微結交那匈奴貴族後,便帶著蔡氏父女匆忙西行,遠離這是非之地。
而那個匈奴貴族,名叫羌渠。
路過匈奴中郎將行轅時,王翊隨蔡邕拜訪了使匈奴中郎將張修。此時的張修,意氣風發,持節督率北疆,威壓南匈奴各部,正是誌得意滿之時。
對蔡邕看似尊重有禮,實則倨傲,至於王翊,則被其徹底忽視,哪怕聽到是王氏嫡子,也隻不過瞥了一眼。
心底對於張修的忽視並無太大的波動,離開時,王翊嘴角掛著一絲清冷的笑意,心下冷哼:“張修老匹夫,看汝能猖狂到幾時,他日再見,但願汝依舊風光依舊!”
轉眼已是九月授衣之時,暮秋之節,塞北大地被徹骨的寒意籠罩著。一座城邑孤零零地矗立在王翊一行人眼前,眾人都不由得鬆了口氣,終於到目的地了。
此為西安陽縣城,為五原郡下屬縣邑,地地道道的邊陲小縣,城牆砂土堆砌,寬不過二三裏,高不過三丈,在遼闊的塞外顯得異常脆弱渺小。
這一路走來,讓王翊諸多感慨,誰能想到從太原至五原竟然用了整整三個月有餘。原本是去朔方,隻是陽球對蔡邕依舊窮追不舍,刺殺之後便是投毒、迫害,接踵而至。
朔方郡守為陽球故交,暗令郡內各縣對蔡邕王翊一行人處處為難。更有欲下毒謀害者,幸得提醒,方免於難,一番周折之後不得不轉道至更北的五原郡來。
從進入朔方郡後,一直到西安陽縣,除了要提防來自四處的暗箭,還有大片的沙漠,戈壁,沼澤需要跨過。
此時見到這座狹小甚至有些破落的小城,王翊感到十分的親切,哪怕以他心思之深沉,此時也不免有些忘情。
這一路的坎坷經曆,讓王翊的精神發生了一種蛻變,愈加凝練。經曆過終究是經曆過,總會發生些變化,除掉在絕域身亡的人,剩下的義從也俱從裏到外得到升華。
王翊再不是一副翩翩佳公子的模樣,頭發隨意紮著,嘴上長了一圈的絨須,衣裳上滿是風霜之色,胯下的駿馬也瘦了一圈。
轉頭對扶著車框的蔡邕道:“老師,我們終於到了!”
“是啊,我等曆盡艱險,幾經生死,終究是到了啊。”蔡邕眼含熱淚,以衫拂麵。
一行人放鬆地朝縣城馳去,帶著一路的風霜,前往安陽縣驛。
未曾想到,剛出太原郡沒多久,便遭遇刺殺。十餘位黑衣刺客,對王翊一行人展開突襲,目標直指蔡邕,若不是高順警覺性高,或許便被其一擊得手了。
對方完全沒有意料到幾十個青年護衛如此精銳,度過被襲的慌亂後,義從們三兩個默契配合,將來犯刺客一一斬殺,擒拿。
此次襲擊,四什義從傷了十一人,亡了足足五人,讓王翊心頭滴血,怒火上腦,不顧蔡邕的阻攔,對俘虜一陣嚴刑拷打,得知主謀便是將作大匠羊球。
王翊沒有意料到對蔡邕的恨意如此之深,欲除之而後快,當真是睚眥必報,心胸狹隘。
前世便有陽球派人刺殺蔡邕之事,此次北上,王翊大張旗鼓地護送出行,便是為了告訴有心人,太原王氏嫡子在此,防止宵小之輩,未曾想到反而招致羊球投入更多力量暗殺。
麵對選鋒義從的傷亡,王翊心中也有些恨意,花費了那麽多心血才培養出百人,這樣輕易送命,可惜了,暗暗感歎。
蔡邕也是輕歎道:“吾已遭流放,奈何朝中小人仍不放過,可惜了這些少年因吾殞命呀。”
蔡邕原想讓王翊放過被俘刺客,被王翊婉言拒絕了,而蔡邕看著王翊一臉仇恨的樣子,也放棄多餘的話,轉身上車照顧蔡琰去了。
當時,王翊心底除了有些可惜外,並沒有麵上表現的那麽憤恨,如此表現隻是給其餘義從們看的,畢竟多年的訓練配合,總歸是有感情的。
對於陽球,王翊十分反感,是一種對同類人相斥的厭惡,王翊自認,處在陽球的立場上,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甚至出手更加狠辣。
雖然造成了手下的傷亡,王翊反而想見見這個為人所不恥的酷吏,能以“酷吏”之名傳世的人畢竟不多。
隻是恐怕沒那個機會了,若是沒記錯的話,明年就是其赴死之年了。
三個遍體鱗傷的被俘刺客跪在地上,奄奄一息,為了以示心中憤恨,王翊將三人一一刺死。
當手中的利劍刺穿對方心髒時,王翊清晰地看到了其瞳孔中的猙獰,麵色痛苦抽搐,直到聲息皆無。
那是王翊頭一次殺人,心髒猛跳,腦海有刹那是一片空白,握住劍柄的手都有些顫抖,拔出劍時,鮮血濺了一身。
強忍著心頭的惡心,對陣亡的三個義從拜了拜,周圍的義從也都單膝跪地,為其送行。
接下來的行程,跨大河,入河套,直奔朔方而去。河套之地,水草豐美,土地肥沃,宜牧宜耕,當真是天賜寶地,看得王翊眼饞。
隻是看著一路上匈奴人放肆地遊牧其中,無所顧忌,王翊暗下決心,終有一日要收複河套,奴役其種族,成就自己的霸業。
草原雖然風景秀麗,時間久了一樣疲勞,從遭遇刺殺之後,王翊便明白,這一路絕不是遊山玩水來的了,山匪,流民,異族,都是不可控風險,一眾人每日精神崩的緊緊地,以防不測。
遼闊的大草原,無邊無垠,望不到盡頭。一路的艱難,完全不是王翊原本所期望的旅途,塞北風光,拋去了表裏山河的瑰麗,剩下的隻是渾身的疲憊和苦累。
深入草原三日之後,雖然麵上一臉的堅忍果毅,但王翊內心確早有不耐,一度有掉頭迴太原的衝動。
從小錦衣玉食,嬌生慣養的王大公子,此時方明白,自己以往所謂的“吃苦”,所謂的“養氣”,太過虛浮,一次旅程,便差點將其本性暴露出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此言不假。
蔡琰小蘿莉,自刺殺之後便躲在馬車上,似是被嚇倒了,進入草原後,為塞外風光所吸引,才逐漸放開,雀躍起來。
而王翊眼見小蔡琰,下巴磕在馬車窗沿上,麵容憔悴,一臉行路風塵之色,對他漏出甜甜的笑容。王翊心頭略有觸動,亦是迴之以溫柔一笑,而後埋頭趕路了。
草原實在太大,後來找了個匈奴人當向導,方才少走了不少彎路。
王翊讓高順、楊鳳記錄下一路的路線,地勢,水源,部落等信息,未來總歸是用的著的。
在路過美稷的時候,王翊遇到一個匈奴貴族,三十歲不到,麵相粗獷,對蔡邕與王翊行華夏之禮,但終究不倫不類,徒惹人笑。
其看上了王翊腰間寶劍,王翊二話不說,摘下贈予,並附上此行攜帶的珠寶,金銀器皿等奢侈之物。
樂得其合不攏嘴,與王翊稱兄道弟,要邀請他去王庭一敘。被王翊婉拒了,此時南匈奴王庭並不安穩,老單於屠特若屍逐就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隨時可能歸天。
而遊牧民族新老交替,權力交接,從來都是血腥殘酷,沒有不流血的。
因此,王翊稍微結交那匈奴貴族後,便帶著蔡氏父女匆忙西行,遠離這是非之地。
而那個匈奴貴族,名叫羌渠。
路過匈奴中郎將行轅時,王翊隨蔡邕拜訪了使匈奴中郎將張修。此時的張修,意氣風發,持節督率北疆,威壓南匈奴各部,正是誌得意滿之時。
對蔡邕看似尊重有禮,實則倨傲,至於王翊,則被其徹底忽視,哪怕聽到是王氏嫡子,也隻不過瞥了一眼。
心底對於張修的忽視並無太大的波動,離開時,王翊嘴角掛著一絲清冷的笑意,心下冷哼:“張修老匹夫,看汝能猖狂到幾時,他日再見,但願汝依舊風光依舊!”
轉眼已是九月授衣之時,暮秋之節,塞北大地被徹骨的寒意籠罩著。一座城邑孤零零地矗立在王翊一行人眼前,眾人都不由得鬆了口氣,終於到目的地了。
此為西安陽縣城,為五原郡下屬縣邑,地地道道的邊陲小縣,城牆砂土堆砌,寬不過二三裏,高不過三丈,在遼闊的塞外顯得異常脆弱渺小。
這一路走來,讓王翊諸多感慨,誰能想到從太原至五原竟然用了整整三個月有餘。原本是去朔方,隻是陽球對蔡邕依舊窮追不舍,刺殺之後便是投毒、迫害,接踵而至。
朔方郡守為陽球故交,暗令郡內各縣對蔡邕王翊一行人處處為難。更有欲下毒謀害者,幸得提醒,方免於難,一番周折之後不得不轉道至更北的五原郡來。
從進入朔方郡後,一直到西安陽縣,除了要提防來自四處的暗箭,還有大片的沙漠,戈壁,沼澤需要跨過。
此時見到這座狹小甚至有些破落的小城,王翊感到十分的親切,哪怕以他心思之深沉,此時也不免有些忘情。
這一路的坎坷經曆,讓王翊的精神發生了一種蛻變,愈加凝練。經曆過終究是經曆過,總會發生些變化,除掉在絕域身亡的人,剩下的義從也俱從裏到外得到升華。
王翊再不是一副翩翩佳公子的模樣,頭發隨意紮著,嘴上長了一圈的絨須,衣裳上滿是風霜之色,胯下的駿馬也瘦了一圈。
轉頭對扶著車框的蔡邕道:“老師,我們終於到了!”
“是啊,我等曆盡艱險,幾經生死,終究是到了啊。”蔡邕眼含熱淚,以衫拂麵。
一行人放鬆地朝縣城馳去,帶著一路的風霜,前往安陽縣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