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戴言離去以後,楚王問昭睢:“你確定這個子偃隻用了一千士兵就正麵擊潰了養陵君的5000大軍?”


    “這確實是臣下親眼所見!”昭睢迴答道。


    “哼,養陵君真是個廢物!這些老貴族,平時一個比一個更會比資曆,真打起仗來卻這麽沒用!你去替本王好好訓斥一下他,也順便讓那些老貴族知道厲害!”楚王對昭睢命令道。


    “諾!”


    昭睢隨後就下去了,然而他並沒有直接就去訓斥養陵君,而是又私下去找了戴言。


    “公子,如你所料,王上在見過你以後,果然叫我去訓斥養陵君!您為何會如此肯定?又為何在一定要在訓斥他之前見我?”昭睢問道。


    “很簡單。”戴言迴答道,“楚王有伐齊之心,這就說明他乃是一位開拓進取的君王。這樣的君王是壓根不會在乎臣下是否壞了規矩的,他隻關心一條:臣下有沒有能力。這一次養陵君在我麵前敗得如此幹脆,這就說明了楚王的臣下無能。楚王當然會去訓斥於他。我在您訓斥養陵君之前提前見您,是想請您幫我個忙。”


    “什麽忙?”昭睢問道。


    “我這個人不喜歡結仇,一旦結了仇這個人最好還是死了為好。左尹不如幫我殺了養陵君?”戴言淡淡的說道,不過其說出來的話語令人膽寒。


    昭睢聽到戴言的話也是心中一動,不過他隨後問道:“養陵君現在打了敗仗,就算再怎麽落魄,他也是一位封君。我哪有權力殺死他呢?這個要求請恕我無法辦到。”


    戴言說道:“左尹不用自己去動手去殺他,待會您去訓斥他的時候直接告訴他楚王非常生氣,再和養陵君說說你們楚國的軍法:覆將必殺!到時候,恐怕他自己也沒臉再活下去了吧?”


    真是好歹毒的心計!昭睢心裏打了個寒顫。


    昭睢當然知道按照對方所說的辦法能夠殺死養陵君。要知道,楚國覆將必殺的傳統始於屈氏的祖先屈瑕。當年屈瑕代楚伐羅,結果大敗而迴。逃到半路,他自感無言迴去麵見楚國君王、父老,於是自殺以謝罪!由此打了敗仗的將軍——覆將必定自殺謝罪,楚國將軍們從此統兵出戰隻有兩條路:要麽獲勝而歸,要麽死在異鄉。於是楚國開始瘋狂擴張。


    後來晉楚城濮之戰的楚軍統帥子玉大敗以後,他一路敗逃,快到楚國邊境方城時,專門派使者迴去向楚王報告,想讓楚王給他一個特赦,免除他的死刑。結果楚成王直接派使者向他迴報:您如果進入方城,該怎麽和申縣和息縣的父老交代?子玉無言,於是自縊而死。


    就連當年楚國尊貴的若敖氏後裔,位居令尹至尊的子玉都無法違背覆將必殺的傳統。而養陵君地位不及子玉,官職和令尹相比就更是差遠了,他有什麽理由能逃避覆將必殺這種傳統?


    不過自己為什麽要這麽做呢?昭睢思量著。


    他直接和戴言說道:“養陵君雖然是我楚國的廢材,然而他畢竟是我楚國人。我為什麽要幫您對付我們的自己人呢?”


    “我將直接交割給左尹四萬石糧食。”戴言輕輕的說道。


    昭睢一聽到這話就如同聽到了天籟一般。四萬石糧食啊!這放在楚國,他自己的封地上,那確實是不值什麽錢的。然而現在在這宋國的土地上,糧食對於他來說就是錢,甚至比錢更有用!


    以現在陶丘一金四石糧食的價格來算,這四萬石糧食就相當於一萬金了!不說養陵君本身和昭氏不對付,就算他是昭氏一係的封君,一萬金取一個人頭,昭睢也絕對幹了!


    於是他立即轉口對戴言說道:“公子此言當真?”那表情似乎隻要戴言敢說個不字,他都能立即將戴言吞到肚子裏去。


    “當然是真的。我們宋國人向來重信守諾,左尹應當很清楚。”戴言迴道。


    “成交!”昭睢立即答應道。


    隨後他馬不停蹄去找到了養陵君,直接丟給他一把劍,對他說道:“養陵君,大王對你的表現很生氣!你私下挑釁宋國,大王沒什麽意見。然而你在正麵戰場上以5000兵馬竟然連宋軍1000人都打不過,我楚國還有比你更無能的將領嗎?你應當知道我楚國的傳統:覆將必殺!大王已經不想再見到你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養陵君一聽到昭睢的話就是淚流滿麵,他真的不想死啊!然而他卻更不敢違抗楚王的命令,如果他敢抗命,那麽他的封地將會被收迴,他的家族也會被滅族!他現在自殺謝罪的話,好歹他的家族還能存續,他的兒子也能夠繼承他的爵位。


    於是養陵君長歎一聲,直接自刎而死。可憐這位楚國封君臨到死都不知道他其實是被人殺死的!


    昭睢見到事情辦得如此順利,也是鬆了口氣。這養陵君雖然打仗窩囊,不過在對家族存續的執念還是挺深的嘛。他默默的想道。


    隨後楚王和戴言都知道了養陵君自刎而死的消息。


    楚王聽到養陵君的死訊,隻是稍稍歎了口氣,隨後對昭睢說道:“讓他的兒子繼承養陵君之位吧。養陵君帶來的族兵,你從其中選出一個優秀的將領,讓其代為指揮。”


    戴言聽到這消息算是真正的鬆了一口氣。他知道,當養陵君的死訊真正傳開以後,絕對沒有哪個楚國的封君再敢私下去“征糧”了。


    他設計殺死養陵君,固然是因為養陵君私下在豐邑縱兵劫掠,給豐邑的百姓造成了無法挽迴的損失。也有養陵君的封地靠近宋國,戴言擔心他未來會找宋國的麻煩。


    然而戴言殺死養陵君最重要的目的其實還是為了震懾楚國的封君和武將。楚國的軍隊,曆來就是一頭猛虎帶著一群狼。王就是猛虎,封君就是群狼。


    猛虎想要群狼們為他賣力的搶地盤,就必須對這些狼偷偷抓兔子的行為給予容忍,像私下裏劫掠中立國,在楚王的心裏其實壓根就算不上什麽大事。他對養陵君不滿也不是因為他去偷偷抓兔子了,而是他竟然連兔子都打不過!他還有資格做他這頭猛虎手下的狼嗎?


    在戴言看來,要想將楚國這群猛虎群狼的眼光從宋國的領土上離開,唯一的辦法隻有向他們亮劍!他就像一個殺手,殺死了敢於出來挑釁的養陵君,用養陵君的屍體來震懾楚國剩餘的封君和將領們!


    他知道,經過了這一次的事件以後,宋國東境算是真正的安全了,不用再擔心會受到楚軍的劫掠了!


    做完這些事以後,戴言迴到了豐邑,開始處理這一戰的善後事宜。


    這一次和養陵君的交戰雖然短暫,然而豐邑所經受的損失卻並不小。共有二十餘平民在養陵君劫掠的過程中被殺,與楚軍交戰過程中共有百餘名士兵戰死,重傷者有七十餘人,輕傷者則接近兩百餘人。


    還好農家許行在南方遊曆時曾以編織草席為生,又兼修習神農之學,對於能夠止血的艾草了解甚多。因此很多受傷的人退下戰場以後都由農家的人止住了血,沒有引發大規模的破傷風。


    外加上戴言臨走前親自吩咐,不要浪費布料,給每個受傷者都包紮好。這些措施都令得受傷的士兵得到了最好的治療,由此才將傷亡控製在了戴言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那些受過傷的老兵隻要能夠恢複過來,在未來都會成為最好的戰力,所以戴言對於這些人的照顧非常上心。


    而那些被戴言俘虜的楚軍,在養陵君死去以後,戴言就將這些人全部交給了昭睢。而楚軍的兵器和他們從豐邑劫掠而來的財物,戴言則全都不客氣的拿下了。那些財物,戴言派人分類整理好,將其一一退還給豐邑的百姓。


    在退還財物的過程中就能夠看到宋國百姓的特性了,基本上每一家都隻拿走自己家裏被搶走的東西,很少有人會去多拿。在宋國,民間的氛圍就是重信守諾,這一次財物能夠失而複得就已經很難得了,如果誰要是在這種時候還貪念不足,想要多取,一旦被發現了,那麵對的可能就是整個社會的唾棄!


    這種時候戴言才能真正的感覺什麽是君子之風,什麽是君子之國。他無法想象在這樣的國家裏會有老人摔倒在地而去訛詐扶他起來的好心者的!所以在這個國家裏,是絕對不會存在老人摔倒而不敢扶這樣的事的!


    就當戴言將所有的瑣事都處理完畢以後,他收到了一份來自睢陽的詔書,一份有著國君和國相同時署名的訓斥詔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打造宋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羨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羨君並收藏打造宋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