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邑城外,養陵君現在的心情非常好。


    在此次出征之前,他的心情和現在是截然相反,那是非常差的,他也是非常不樂意跟隨楚王伐齊的。


    作為楚國曾經著名大將養由基的後代,他的封地被稱為養陵,即是宋國亳邑的南麵,算是楚國的北部邊境了。


    一百多年前,楚國曾經發生過吳師破郢的滅國之痛,那一次動亂,以及隨著其後續而起的白公之亂,楚國不知多少封君貴族從此滅亡,而淮南淮北之地的貴族因為處於吳國和後來的白公所進攻的路線上,被滅掉的封君貴族猶多。養陵君家族卻能在那兩次動亂裏都存留下來,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了。


    楚國是由封君貴族所統治的國家,地方的防禦大多是由貴族封君主持的。在兩次動亂以後,楚國為了彌補淮南淮北防禦的不足,於是將楚平(景)王和楚昭王的子孫大量分封到這片地區。楚平王的後代由此就形成了楚國的景氏,而楚昭王的後代則形成了楚國的昭氏,外加上楚國曾經的老牌貴族屈氏,由此形成了戰國時代楚國三戶統治整個楚國的局麵。


    這一次楚王舉大軍伐齊,景氏和昭氏因為處於淮河流域,要擴充地盤,他們是非常樂意的。然而養陵君的封地卻是被宋國和魏國所包圍的。自從景氏和昭氏被分封到淮河,像養陵君這種老貴族就很不待見這些新貴族,而景氏和昭氏這些新貴族也很是看不起養陵君這種老貴族,雙方是有著很深的矛盾的。在養陵君看來,這一次跟隨楚王出兵伐齊,就算是戰勝了齊國,擴充了土地,有昭氏和景氏在,他也絕對分不到多少肉。


    因而他對這次出征的看法也就可想而知了。他是萬分不願意出兵征戰的,然而楚王的調令下達。他也沒有像田忌那樣的才華和名聲,又豈敢抗拒楚王的命令不來?於是他就帶著萬分不願意的心情領著他的族兵參加了這一次的伐齊之戰。


    在到達了宋國以後,左尹昭睢曾經叮囑過他:楚國與宋國有協議,楚軍在宋國不得侵害宋國百姓,不得騷擾宋國地方。對於這一條囑咐,養陵君直接就將其拋在了腦後。


    在他看來,軍隊出來打仗是幹什麽的?不就是出來撈好處的嗎?他養陵君響應楚王的命令伐齊,這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在辦事,總要給我好處吧?如果打敗了齊國,擴充了領土,能夠得到的好處也是昭氏和景氏的,跟自己那是一點好處都沒有,自己不在這場戰爭中撈到足夠的好處,又怎麽對得起自己手下的這些族兵呢?跟著自己的族兵們這一次出征沒有好處,以後他們還怎麽願意向自己效忠?


    再說了,天下相爭了這麽多年,除了像魏武卒和楚王的王師那樣的常備軍以外,他也從來沒有聽說哪一國封君們的私兵出征別國是秋毫無犯的。雖然這宋國不是他們的目標,但總之也不是楚國境內了,他出去“收集”一下糧草又怎麽了?就算楚王知道了,也不可能因為這種小事而怪罪自己吧?


    對於宋國,他也是非常熟悉的。他的封地靠近宋國亳邑,與宋國打過很多次交道。雖然中原列國都稱唿宋國“乃先王故地,有君子之風”,不過在他看來,這就是一個笑話。


    宋人做生意的很多,其人都比較守信用,而且也比較守規矩,看起來就是一副老實人的樣子。在養陵君看來,這種種行為都說明了宋人就是一群又蠢又笨的傻子。在他看來,還是楚國人厲害。楚國人個性比較浪漫,心思活絡,都是大腦靈光的聰明人。因為楚國人的這些特點,所以楚國人都不願受到規矩的束縛,所以都有打破規矩的勇氣。


    當年楚國人就是因為“不服周”,不願受周朝的束縛,所以祖先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楚國人雖然個**漫,然而在這種浪漫的背後卻是有著不懼死亡,勇於血戰的尚武精神。正是因為楚國有這種浪漫、尚武的精神,楚人才能夠從南方的荒林裏走出來,成為雄霸南方的天下大國。


    天下列國間,他最欣賞的就是趙國,趙人都喜歡慷慨悲歌,所以趙人尚武、善戰,趙國才能如此強大。而宋國人一副老老實實的樣子,沒有一點反抗精神,又哪裏來的尚武精神呢?在養陵君看來,天下間沒有這種尚武精神的國家都不配成為大國。


    宋國雖然不是大國,然而這時代宋國人相對於這時代其他國家還是要更富裕。在養陵君的眼裏,這樣的國家就是一塊肥肉。這一次既然路過了這塊肥肉,那他當然就不會客氣了!


    不過因為有昭睢之前的叮囑,養陵君雖然為人傲氣,看不起宋國,但他還是給自己的手下下了一個命令:多去搶糧食和財物,盡量不要弄出人命。


    他這一次帶來了族兵近6000人,他將這些族兵分成多支部隊,分散開來“征糧”。不過一會兒,他的部隊就迴來向他迴來匯報了豐碩的成果。


    戴言這兩年對豐邑的管理很淺,他隻是照常的收取了稅賦,對於百姓們要服的徭役,他一概也沒有征收。而這兩年豐邑不斷得在屯糧、摘取茶葉,這些活他都是出錢聘請百姓來做的。外加墨家和農家深入到基層,他們給農民們提供新的農具,教給農民們新的技術,輔助農民們種田,因此這兩年農民們的收入都必以往要好得多,豐邑民間也積累了不少的財富。


    然而這些目前都便宜給養陵君了。養陵君從自己手下的匯報中得知,這豐邑的百姓,哪怕是最窮的農民,他家裏也都是不缺糧的。他們輕而易舉就“收集”了大量的糧食。而稍微富裕一些的家庭,家裏麵竟然都存有銅錢。其中布幣、圜錢,刀幣,蟻鼻錢都有,而少數家庭竟然有整塊打造的銅鈿錢,按照規格來看,那就是標準的“一金”了。


    這豐邑雖然是一座小邑,然而其富裕程度卻在養陵君意料之外。而得到了如此多的財物,養陵君那從出征以來一直就不爽的心情立即就變好了,於是他隻在自己身邊留有很少的族兵,大部分的族兵他都將其派出去“征收糧食”了。


    當養陵君正在計算這一次“征收糧食”能夠有多少收獲時,部下迴報,有部隊遭到了襲擊。


    部隊被襲擊?看來這些宋人也不是一點血性也沒有嘛,他暗暗想道。於是他問:“是哪個裏的人這麽大膽敢襲擊我們,集合兵力將他們打迴去就是了,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報告主君,襲擊我們的不隻有百姓,還有軍隊!”部下補充道。


    這一消息讓養陵君極為意外,他問道:“去查,查清楚是宋國哪支部隊這麽大膽,膽敢襲擊我們的人。查清楚以後,集結重兵,將他們全部消滅!”


    竟然有軍隊敢直接襲擊我的軍隊,難道宋國人不怕因此惹惱了我們楚國嗎?養陵君心裏暗暗詫異道。不過,在他看來,有強大的楚國給他做後盾,無論是誰,隻要惹惱了他,惹惱了楚國,他們的下場必死無疑!


    上樂裏,是豐邑樂氏的大本營,這裏是整個豐邑土地最肥沃的地方。以往樂辛和樂氏族人對他們擁有這麽肥沃的土地都是非常滿意的,然而現在,他卻不得不希望樂氏的大本營不在這裏,樂氏的土地也不要這麽肥沃才好。因為就在村莊外麵,來了兩個旅的楚國軍隊,要向樂氏征糧!


    戰國軍製,步兵每五人編為一伍,由伍長指揮;五個伍編為一個兩,由兩司馬指揮;四個兩編為一個卒,由卒長指揮,卒長也稱為百夫長;五個卒編為一個旅,由旅帥指揮,旅帥有時也被稱為小都統、五百主等;五個旅編為一個師,由師帥指揮;五個師編為一個軍,由軍將指揮,軍將也被稱為將軍。


    養陵君的軍隊當然也看出了樂氏在此地實力雄厚,所以來上樂裏征糧,養陵君派出了兩個旅。


    兩個旅的軍隊,樂氏自然是無法反抗的,但是樂辛卻不能退,他的背後都是他的族人。於是他親自走到楚軍一名旅帥麵前,對他說道:“都統,你們要征糧可以,請讓我和我的族人商量好,我們會親自將糧食給你們送來的。你們不要進到村莊裏好嗎?”


    這名楚軍旅帥聽完樂辛的話,對樂辛是滿臉的鄙視,隨即哈哈大笑,他對樂辛說道:“族長的好意我們心領了,不過征糧這種事,我們不喜歡由他人代勞,我們更喜歡親自幹!”說著,他就準備命令他的部下衝進上樂裏,好好的收取這個裏的財富!


    然而就在這時,他卻從背後聽到了瘋狂的喊殺聲,他急忙迴頭去看,卻發現楚軍背後已經殺來了一支軍隊,這支軍隊人數和他們不相上下,和他一起來的一名旅帥正率領他的軍隊和其交戰在一起。他仔細觀察發現那支軍隊人人都身著便宜的褐衣,然而手中的裝備卻全都是鋒利的製式裝備。


    他們“征糧”的過程中也碰到過有百姓的反抗,然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平民自發組織的,其裝備都是異常落後的,許多甚至就是農民們割莊稼的鐮刀。然而這一支隊伍卻明明白白的告訴他,他們不是普通平民,這是真正的軍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打造宋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羨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羨君並收藏打造宋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