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瑜挑眉,將此事應下。
事實上,他現在擁有的兵力可比不上韓家其他人。
不過,隻監視的話倒是不難。
而這點薑五爺也考慮到了,是以在韓瑜迴去後,便調配了些人手暗中相助。
現在不僅是京城氣氛詭異,就連各府中,也不好過。
太子突然變得殘暴起來,再加上太子妃生了個女兒,讓他一直期待的事落空,便將氣都撒在了朝堂上。
一時間,朝中百官有不少人開始不滿。
薑五爺利用了這點,讓民間也多了許多不利的傳聞。
正值十月,秋狩開始,此次參加的人卻不足往年一半。
太子大怒,連個過場都沒走,便直接迴宮。
期間,一向扮演著一無是處的榮王與薑五爺撞上,前者這些日子可不好過,暗地裏不知損失了多少人。
尤其是在李元初“死”後。
要說這裏麵沒有薑雲亭的手筆,他可不會相信。
想到這裏,他眼中微冷,道:“駙馬爺近來好生風光,不愧是皇上欽點的輔佐大臣。”
薑五爺嗤笑,不屑地看了眼裝模作樣的榮王,“您說笑了,薑某不過一介閑散之人,當不得王爺的誇讚。”
榮王嘴角沉下。
“駙馬還是這般。”這句話意味不明,薑五爺也隻笑笑不語。
兩人短暫地交鋒過後,各自收斂起神色,移開目光。
轉過身,榮王眼中已經盛滿了殺意。
薑五爺倒是無所謂,不怕他動手,就怕他不動手。
榮王世子來到自家父親跟前,隱晦地看了眼薑五爺的方向,低聲道:“父親,要不要迴城路上……”
“莫要輕舉妄動,薑雲亭此人謹慎異常,隻怕早有準備設下陷阱,巴不得咱們往下跳。”
“可薑家近來也委實太猖狂,再加上長樂公主,終究是個大患。”
榮王默了默,擺擺手,“此事迴府再說!”
“是……”
迴府後,榮王就翻出了之前與藩王的信箋。
隻是這些信箋已經有些日子了,近日他再去信卻沒有任何迴應。
思索良久,他喚來了世子,道:“康王那邊你親自去一趟,條件隨他提,隻要……”
榮王世子眸色微暗,抬手道:“是,孩兒明日就啟程。”
“不,今夜就離開,薑雲亭必然會盯著我,這幾日城中往來之人也較多,你才容易混出去。”
“一切都聽父親的。”
榮王府的動作並沒有逃過薑五爺的眼線,哪怕路上他們跟丟了榮王世子。
不過,得到這個消息的薑五爺並不在意。
一個世子罷了,既然知道他的目的是什麽,何必再去追究,浪費不必要的精力。
宮中,太子冷厲地看著褚堅,“這就是你這些日子忙的東西?你說說,現在朝中還有哪個將我這個太子放在眼中?”
說著,他將麵前的一堆奏折摔到站在底下的褚堅身上。
後者一臉淡然,垂眼道:“殿下,這些人分明都是薑家的人,殿下要做的是將這些有異心之人除掉,而不是退讓。”
“除掉?”太子惱火道:“你讓我怎麽除掉?他們一個個的都是朝中不可缺少的大臣,現在聯起手來壓製我這個太子。”
“殿下——”
褚堅抬起眼皮定定地看著他,“難道薑家的一點小手段,您就要退縮了嗎?那麽,臣接下來告訴您的事,還請您早點決斷才好。”
太子眉目一冷,“你還想說什麽?”
“靖國公府有異動,靖國公私自調動了兵馬,雖還未知去向,可殿下覺得,這個時候,靖國公調動兵馬還能做什麽?”
太子愣住,“調動兵馬?靖國公?不,不可能,薑家不可能會叛變。”
褚堅眼底滑過一抹鄙夷,他還未表明是叛變,太子自己就已經說了出來。
可見他也從未信任過對方。
“殿下,還請早做決斷,薑家這個龐然大物不得不除,若是再繼續下去,您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太子一時有些迴不過神來,他心底根本沒有一絲準備。
在他的認知裏,薑家是絕對忠於大梁的忠臣,不可能會背叛,也沒有理由背叛。
如今卻要叛變,他如何能相信。
“殿下,若是您不信,可以自己派人查查,不僅靖國公府,就連長樂公主的長公主府也不大安分。”
褚堅看著失神的太子,繼續道:“您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意味著他們隨時可能舉兵攻入皇城,搶了那個位置。”
他朝著宣政殿那個方向指了指。
太子漸漸迴神。
“薑家,和姑姑,真的會叛變嗎?”
“殿下可自行去查。”
“那,父皇呢?”
太子似是找到了主心骨,立馬站了起來,可褚堅的一句話讓他愣在了當場。
“殿下,上次宮中大亂,皇上被賊人投毒已經人事不省,如今隻有您撐著了。”
“什麽?”太子震驚,下去抓住他的衣襟,“父皇被人投毒?你不是說,隻是晉王失蹤,父皇無礙嗎?”
“殿下,當時皇上情況危急,若是傳出一點兒消息,也許薑家就會立即舉兵入城,臣不敢賭。”
太子跌跌撞撞地退迴去,失神道:“怎麽會這樣,怎麽會變成這樣,薑家,薑家!”
他一把捶在案上震得茶碗翻動,灑了一案。
“你說,我到底有哪點兒對不住他們,為何要叛變?”
褚堅上前,撩起袍子在他麵前跪下,“殿下,現如今怎麽做就看您了,別忘了,皇上如今還人事不省,大梁決不可以旁落他人之手。”
“是啊,大梁決不可以旁落。”
太子笑了笑,低頭看著他,“晉王找到了嗎?”
褚堅搖頭,“殿下,臣猜測,晉王也許不是遭人劫持,而是……勾結了外人才引起那場動亂,讓賊人有機會對皇上下手。”
“不可能,阿玹不可能這麽做。”太子厲聲道:“父皇最疼阿玹,他不可能勾結外人加害父皇。”
“殿下,別忘了,晉王對您早有不滿,九姑娘的事,他便一怒之下殺光了殿裏的人。”
“阿玹隻是一時衝動罷了,那些人死了就死了。”
太子始終不相信,自己的親弟弟會背叛自己。
在他眼裏,楊玹是絕對不會背叛他的,一定是薑家搞的鬼。
對,就是如此。
事實上,他現在擁有的兵力可比不上韓家其他人。
不過,隻監視的話倒是不難。
而這點薑五爺也考慮到了,是以在韓瑜迴去後,便調配了些人手暗中相助。
現在不僅是京城氣氛詭異,就連各府中,也不好過。
太子突然變得殘暴起來,再加上太子妃生了個女兒,讓他一直期待的事落空,便將氣都撒在了朝堂上。
一時間,朝中百官有不少人開始不滿。
薑五爺利用了這點,讓民間也多了許多不利的傳聞。
正值十月,秋狩開始,此次參加的人卻不足往年一半。
太子大怒,連個過場都沒走,便直接迴宮。
期間,一向扮演著一無是處的榮王與薑五爺撞上,前者這些日子可不好過,暗地裏不知損失了多少人。
尤其是在李元初“死”後。
要說這裏麵沒有薑雲亭的手筆,他可不會相信。
想到這裏,他眼中微冷,道:“駙馬爺近來好生風光,不愧是皇上欽點的輔佐大臣。”
薑五爺嗤笑,不屑地看了眼裝模作樣的榮王,“您說笑了,薑某不過一介閑散之人,當不得王爺的誇讚。”
榮王嘴角沉下。
“駙馬還是這般。”這句話意味不明,薑五爺也隻笑笑不語。
兩人短暫地交鋒過後,各自收斂起神色,移開目光。
轉過身,榮王眼中已經盛滿了殺意。
薑五爺倒是無所謂,不怕他動手,就怕他不動手。
榮王世子來到自家父親跟前,隱晦地看了眼薑五爺的方向,低聲道:“父親,要不要迴城路上……”
“莫要輕舉妄動,薑雲亭此人謹慎異常,隻怕早有準備設下陷阱,巴不得咱們往下跳。”
“可薑家近來也委實太猖狂,再加上長樂公主,終究是個大患。”
榮王默了默,擺擺手,“此事迴府再說!”
“是……”
迴府後,榮王就翻出了之前與藩王的信箋。
隻是這些信箋已經有些日子了,近日他再去信卻沒有任何迴應。
思索良久,他喚來了世子,道:“康王那邊你親自去一趟,條件隨他提,隻要……”
榮王世子眸色微暗,抬手道:“是,孩兒明日就啟程。”
“不,今夜就離開,薑雲亭必然會盯著我,這幾日城中往來之人也較多,你才容易混出去。”
“一切都聽父親的。”
榮王府的動作並沒有逃過薑五爺的眼線,哪怕路上他們跟丟了榮王世子。
不過,得到這個消息的薑五爺並不在意。
一個世子罷了,既然知道他的目的是什麽,何必再去追究,浪費不必要的精力。
宮中,太子冷厲地看著褚堅,“這就是你這些日子忙的東西?你說說,現在朝中還有哪個將我這個太子放在眼中?”
說著,他將麵前的一堆奏折摔到站在底下的褚堅身上。
後者一臉淡然,垂眼道:“殿下,這些人分明都是薑家的人,殿下要做的是將這些有異心之人除掉,而不是退讓。”
“除掉?”太子惱火道:“你讓我怎麽除掉?他們一個個的都是朝中不可缺少的大臣,現在聯起手來壓製我這個太子。”
“殿下——”
褚堅抬起眼皮定定地看著他,“難道薑家的一點小手段,您就要退縮了嗎?那麽,臣接下來告訴您的事,還請您早點決斷才好。”
太子眉目一冷,“你還想說什麽?”
“靖國公府有異動,靖國公私自調動了兵馬,雖還未知去向,可殿下覺得,這個時候,靖國公調動兵馬還能做什麽?”
太子愣住,“調動兵馬?靖國公?不,不可能,薑家不可能會叛變。”
褚堅眼底滑過一抹鄙夷,他還未表明是叛變,太子自己就已經說了出來。
可見他也從未信任過對方。
“殿下,還請早做決斷,薑家這個龐然大物不得不除,若是再繼續下去,您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太子一時有些迴不過神來,他心底根本沒有一絲準備。
在他的認知裏,薑家是絕對忠於大梁的忠臣,不可能會背叛,也沒有理由背叛。
如今卻要叛變,他如何能相信。
“殿下,若是您不信,可以自己派人查查,不僅靖國公府,就連長樂公主的長公主府也不大安分。”
褚堅看著失神的太子,繼續道:“您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意味著他們隨時可能舉兵攻入皇城,搶了那個位置。”
他朝著宣政殿那個方向指了指。
太子漸漸迴神。
“薑家,和姑姑,真的會叛變嗎?”
“殿下可自行去查。”
“那,父皇呢?”
太子似是找到了主心骨,立馬站了起來,可褚堅的一句話讓他愣在了當場。
“殿下,上次宮中大亂,皇上被賊人投毒已經人事不省,如今隻有您撐著了。”
“什麽?”太子震驚,下去抓住他的衣襟,“父皇被人投毒?你不是說,隻是晉王失蹤,父皇無礙嗎?”
“殿下,當時皇上情況危急,若是傳出一點兒消息,也許薑家就會立即舉兵入城,臣不敢賭。”
太子跌跌撞撞地退迴去,失神道:“怎麽會這樣,怎麽會變成這樣,薑家,薑家!”
他一把捶在案上震得茶碗翻動,灑了一案。
“你說,我到底有哪點兒對不住他們,為何要叛變?”
褚堅上前,撩起袍子在他麵前跪下,“殿下,現如今怎麽做就看您了,別忘了,皇上如今還人事不省,大梁決不可以旁落他人之手。”
“是啊,大梁決不可以旁落。”
太子笑了笑,低頭看著他,“晉王找到了嗎?”
褚堅搖頭,“殿下,臣猜測,晉王也許不是遭人劫持,而是……勾結了外人才引起那場動亂,讓賊人有機會對皇上下手。”
“不可能,阿玹不可能這麽做。”太子厲聲道:“父皇最疼阿玹,他不可能勾結外人加害父皇。”
“殿下,別忘了,晉王對您早有不滿,九姑娘的事,他便一怒之下殺光了殿裏的人。”
“阿玹隻是一時衝動罷了,那些人死了就死了。”
太子始終不相信,自己的親弟弟會背叛自己。
在他眼裏,楊玹是絕對不會背叛他的,一定是薑家搞的鬼。
對,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