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府裏,早一步便得知消息的長樂已經安排妥當,他們一迴來,便有大夫給他們診治。
原先草草處理的傷口皆被重新上藥包紮,傷情最重的薑清臣仍舊未醒。
長樂一臉冷凝,注視著床上躺著的人,“傷勢如何?往後可有影響?”
她指的是胳膊上的傷。
那裏的確最重。
大夫搖頭,“好在看似嚴重,卻並未傷到筋骨,隻要好生休養便不會影響往後的行動,留下暗疾。”
長樂放下心來。
“小王爺的傷呢?”
“小王爺的傷多數是皮肉傷,不礙事,隻要包紮好,過些日子就能好全。”
長樂點點頭,出了內室後,她看了眼已經換過藥的韓瑜,道:“你跟我來。”
韓瑜神色平靜地起身跟了過去。
姝兒與秀臣則是一個去煎藥,一個進了內室。
正廳裏,長樂公主命韓瑜坐下,詢問起在西華山的事。
韓瑜沒有隱瞞,將自己知道的都說了。
言畢,長樂沉默良久,才道:“李家那孩子,聽說與你交情匪淺?”
韓瑜垂下,“幼時結下情誼,也算友人。”
“既然如此,那麽這件事你是想參與,還是旁觀?”
長樂淡淡地看著他,“你也算雲亭教導的學生,我總要給你幾分薄麵的,但也僅僅是薄麵罷了。”
“韓瑜明白。”他道:“這件事,就讓晚輩來吧!”
“如此也好!”
天色暗下,韓瑜並未留宿於靖國公府,而是辭別了長樂,騎了馬朝承恩侯府而去。
盡管已經是三月裏,可夜風還是冷的很。
吹在韓瑜身上,卻比不過他心冷。
靖國公府內,五房人都來看過,此時的正廳裏,靖國公夫婦二人也在,臉上都不怎麽好看。
薑五爺也趕了迴來,得知自家兒子無事後,才放下心。
“……不能忍,京中舉辦各宴,頻頻出事,如此,下一個是不是就輪到我們靖國公頭上了?”
國公夫人林氏極為不滿地說道。
“五弟妹,這迴傷的是清臣,誰下迴是不是姝兒,秀臣?李家的姑娘,不能留。”
聽她這麽說,長樂抬起眸子,“這件事我已經交給韓瑜那孩子去辦了。”
“韓瑜?他不過是一個孩子,能如何?”
“韓瑜這孩子辦事牢靠,嫂嫂可不要小看了人家。”
薑五爺也說道。
見此,林氏這才勉強沒再問下去。
靖國公卻是麵含優色,“也不知這迴,朝中會怎樣動蕩。”
若是李玉初真的被揪出來,那她所害死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那麽簡單。
這件事,他們早已從薑清臣那裏得知,之所以一直未過問,不過也是給孩子們的曆練罷了。
畢竟若是他們出手,牽扯太大。
可如今連家裏的小輩也差點兒折了進去,原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事,便不能如此了。
薑二爺看了看幾人,並不打算開口。
反正他隻是個粗人,這種動腦筋的事還是交給其他人來好了。
最後商量了一圈,薑五爺決定道:“若是能一舉鏟除李家,相信背後的推手也會折損些力量。”
“李家?”靖國公皺眉,“李學士深得皇上信任,否則當初也不會讓他們家尚一位公主,若是除掉他,談何容易。”
“李駙馬與榮樂不可留,李家其他人隻不過受到牽連罷了,命還是能保住的。否則,輕了,又如何平息眾怒?相信皇上也明白。”
薑五爺說著,看了眼長樂。
隻見她點點頭。
表示自己會去說項。
接下來,針對李家的動作便悄然展開。
而韓瑜那裏,除了來看過一次養傷的薑清臣,便沒再出現過。
雖說薑姝兒也想知道這件事如何了,可她更想照顧自家哥哥。
就連在書院的薑文臣也迴來了。
坐在房裏,身為哥哥的文臣頗為不滿地訓斥著,“……那樣的東西豈是你一人能對付得了的?林子茂都知道逃命,就你傻。”
“子茂不是逃命,是我讓他去求援的。”
“那你更傻,你以為自個兒是什麽?神將?一拳能打死一隻大蟲?”
“我哪裏這麽說了?”
“哼,我瞧你就是這麽想的。”
薑清臣痛苦地拉起被子,“四哥,你讓我清靜清靜吧,都說了多久了,你不是快下場了麽,趕緊去溫書,別在我這兒杵著了。”
“不必你提醒,區區一個府試罷了,我還不放在眼裏。”
薑文臣見自家弟弟這般,生氣地說道。
剛端著吃食進來薑秀臣微微一笑,“外頭都能聽見你倆的聲音了,餓了沒有?廚房剛做出來的魚湯,都來嚐嚐吧!”
“還是五姐好,興許我養個傷都能胖上幾斤肉。”
薑清臣高興地坐起來,一旁伺候的丫鬟忙地上前扶住,卻被他推開。
“我還沒廢到這種地步,你們退下吧,這兒不必伺候了。”
“姝兒呢?”剛接了碗,薑文臣突然想到之前還在這兒的人,這會兒卻沒了影子。
薑清臣吹了吹魚湯,“我讓她給我拿些蜜餞去了,近日嘴裏沒味兒。”
聞言,兩人都沒懷疑。
而他們口中正在拿蜜餞的人卻是負手站在廊間,眯眼看著不知何處。
“……你說封文軒還在打聽著薑家的事?”
“迴九小姐,是,四公子與之極為要好,小的怕再這樣下去,恐怕會讓其得知一些主子們的私事。”
“我知道了,還有麽?”
“還有就是封公子的小廝與劉三公子的人有過接觸。”
薑姝兒微頓,“什麽時候的事,接觸過幾次?”
“是前幾日的事,目前小的就瞧見一迴。”
“前幾日?”
姝兒抿唇,“盯緊了,一定不可以離開四哥,確保他的安危。”
“小的明白!”
薑姝兒頷首,朝一旁的丫鬟看了眼。
榮蘭會意,取出一個荷包遞給小廝,“這是給你平日吃用的,如此辛苦,也算是一點犒賞,至於你的家人都在府裏好好的,不必擔憂。”
小廝抬手行禮,“多謝九小姐。”
正當他要退下時,薑姝兒又喚住了他,想了想,她道:“那個封文軒平日裏都會做什麽?”
“封公子每日學文練字看書,除了這些便是與四公子一塊兒吟詩作畫,在書院裏,公子與其素有美名。”
薑姝兒心中微沉,果然還是這樣麽!
原先草草處理的傷口皆被重新上藥包紮,傷情最重的薑清臣仍舊未醒。
長樂一臉冷凝,注視著床上躺著的人,“傷勢如何?往後可有影響?”
她指的是胳膊上的傷。
那裏的確最重。
大夫搖頭,“好在看似嚴重,卻並未傷到筋骨,隻要好生休養便不會影響往後的行動,留下暗疾。”
長樂放下心來。
“小王爺的傷呢?”
“小王爺的傷多數是皮肉傷,不礙事,隻要包紮好,過些日子就能好全。”
長樂點點頭,出了內室後,她看了眼已經換過藥的韓瑜,道:“你跟我來。”
韓瑜神色平靜地起身跟了過去。
姝兒與秀臣則是一個去煎藥,一個進了內室。
正廳裏,長樂公主命韓瑜坐下,詢問起在西華山的事。
韓瑜沒有隱瞞,將自己知道的都說了。
言畢,長樂沉默良久,才道:“李家那孩子,聽說與你交情匪淺?”
韓瑜垂下,“幼時結下情誼,也算友人。”
“既然如此,那麽這件事你是想參與,還是旁觀?”
長樂淡淡地看著他,“你也算雲亭教導的學生,我總要給你幾分薄麵的,但也僅僅是薄麵罷了。”
“韓瑜明白。”他道:“這件事,就讓晚輩來吧!”
“如此也好!”
天色暗下,韓瑜並未留宿於靖國公府,而是辭別了長樂,騎了馬朝承恩侯府而去。
盡管已經是三月裏,可夜風還是冷的很。
吹在韓瑜身上,卻比不過他心冷。
靖國公府內,五房人都來看過,此時的正廳裏,靖國公夫婦二人也在,臉上都不怎麽好看。
薑五爺也趕了迴來,得知自家兒子無事後,才放下心。
“……不能忍,京中舉辦各宴,頻頻出事,如此,下一個是不是就輪到我們靖國公頭上了?”
國公夫人林氏極為不滿地說道。
“五弟妹,這迴傷的是清臣,誰下迴是不是姝兒,秀臣?李家的姑娘,不能留。”
聽她這麽說,長樂抬起眸子,“這件事我已經交給韓瑜那孩子去辦了。”
“韓瑜?他不過是一個孩子,能如何?”
“韓瑜這孩子辦事牢靠,嫂嫂可不要小看了人家。”
薑五爺也說道。
見此,林氏這才勉強沒再問下去。
靖國公卻是麵含優色,“也不知這迴,朝中會怎樣動蕩。”
若是李玉初真的被揪出來,那她所害死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那麽簡單。
這件事,他們早已從薑清臣那裏得知,之所以一直未過問,不過也是給孩子們的曆練罷了。
畢竟若是他們出手,牽扯太大。
可如今連家裏的小輩也差點兒折了進去,原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事,便不能如此了。
薑二爺看了看幾人,並不打算開口。
反正他隻是個粗人,這種動腦筋的事還是交給其他人來好了。
最後商量了一圈,薑五爺決定道:“若是能一舉鏟除李家,相信背後的推手也會折損些力量。”
“李家?”靖國公皺眉,“李學士深得皇上信任,否則當初也不會讓他們家尚一位公主,若是除掉他,談何容易。”
“李駙馬與榮樂不可留,李家其他人隻不過受到牽連罷了,命還是能保住的。否則,輕了,又如何平息眾怒?相信皇上也明白。”
薑五爺說著,看了眼長樂。
隻見她點點頭。
表示自己會去說項。
接下來,針對李家的動作便悄然展開。
而韓瑜那裏,除了來看過一次養傷的薑清臣,便沒再出現過。
雖說薑姝兒也想知道這件事如何了,可她更想照顧自家哥哥。
就連在書院的薑文臣也迴來了。
坐在房裏,身為哥哥的文臣頗為不滿地訓斥著,“……那樣的東西豈是你一人能對付得了的?林子茂都知道逃命,就你傻。”
“子茂不是逃命,是我讓他去求援的。”
“那你更傻,你以為自個兒是什麽?神將?一拳能打死一隻大蟲?”
“我哪裏這麽說了?”
“哼,我瞧你就是這麽想的。”
薑清臣痛苦地拉起被子,“四哥,你讓我清靜清靜吧,都說了多久了,你不是快下場了麽,趕緊去溫書,別在我這兒杵著了。”
“不必你提醒,區區一個府試罷了,我還不放在眼裏。”
薑文臣見自家弟弟這般,生氣地說道。
剛端著吃食進來薑秀臣微微一笑,“外頭都能聽見你倆的聲音了,餓了沒有?廚房剛做出來的魚湯,都來嚐嚐吧!”
“還是五姐好,興許我養個傷都能胖上幾斤肉。”
薑清臣高興地坐起來,一旁伺候的丫鬟忙地上前扶住,卻被他推開。
“我還沒廢到這種地步,你們退下吧,這兒不必伺候了。”
“姝兒呢?”剛接了碗,薑文臣突然想到之前還在這兒的人,這會兒卻沒了影子。
薑清臣吹了吹魚湯,“我讓她給我拿些蜜餞去了,近日嘴裏沒味兒。”
聞言,兩人都沒懷疑。
而他們口中正在拿蜜餞的人卻是負手站在廊間,眯眼看著不知何處。
“……你說封文軒還在打聽著薑家的事?”
“迴九小姐,是,四公子與之極為要好,小的怕再這樣下去,恐怕會讓其得知一些主子們的私事。”
“我知道了,還有麽?”
“還有就是封公子的小廝與劉三公子的人有過接觸。”
薑姝兒微頓,“什麽時候的事,接觸過幾次?”
“是前幾日的事,目前小的就瞧見一迴。”
“前幾日?”
姝兒抿唇,“盯緊了,一定不可以離開四哥,確保他的安危。”
“小的明白!”
薑姝兒頷首,朝一旁的丫鬟看了眼。
榮蘭會意,取出一個荷包遞給小廝,“這是給你平日吃用的,如此辛苦,也算是一點犒賞,至於你的家人都在府裏好好的,不必擔憂。”
小廝抬手行禮,“多謝九小姐。”
正當他要退下時,薑姝兒又喚住了他,想了想,她道:“那個封文軒平日裏都會做什麽?”
“封公子每日學文練字看書,除了這些便是與四公子一塊兒吟詩作畫,在書院裏,公子與其素有美名。”
薑姝兒心中微沉,果然還是這樣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