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這般麽?”曹珍一臉錯愕的看著梁範,不敢相信。


    “這還有真假,女真人現實的很,尤其是紇石烈誌寧和他的手下,趕緊追吧,再等,黃花菜都涼了!”


    “可是……”錢四猶豫著,“我們一共才不足兩萬人,金人殺個迴馬槍,可就是打狗的炊餅啊!”


    “完顏亮現在恨不得插翅飛迴去,剿了完顏庸,耽擱一天便坐大一天。大軍迴頭,不存在的,但是個別伏擊還真說不定。總不能他前邊平完顏庸,後邊我們捅得腚眼著了火。我估摸著,至少在大名或者黃河以南,不會有大規模兵力部署。”


    “他們畢竟是完顏家內部爭執,還能讓我們拿下汴梁?”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這可是女真人的性子。哪怕是扔給外人,也不能給自家狗奴才。完顏亮少年英才,他心中怎會把一直韜晦裝傻的完顏庸當迴事。你且看著,隻要無人扯後腿,咱們能一直打到大名。當然了……前提是,相公們允許,官家同意!”


    三個人說的熱鬧,背後卻早已經沸反盈天。


    中樞下的指令是不受節製,卻不是讓他們撒歡似的跑路,尤其是虞允文,更是忘記自己身份,直接成為先鋒官。


    不過,硬說倒也說的過去,不邁過淮河一線,依舊是沒有完成任務。但是麽,一個犒軍的文官帶著大軍殺敵,雖然說戰機轉瞬即逝,但是怎麽看都有點兒戲。


    楊椿奉命一線督戰,朱倬一個人麵對趙構怒氣。


    但是怒氣並非是怨他們跑得快,而是為何有金兵殺到江南,並且差點打到建康!


    當然,是被人以訛傳訛,京口距離建康還有些距離,但是對於已經安逸二十年的趙構來說,算是噩夢重現。


    此番禦駕親征,也是被逼無奈,好歹局勢一片大好,他才出來轉轉,尼瑪,誰知道說好的無人能殺過江南,卻差點被一幫金國皇帝親軍追上。


    找誰說理去!


    此刻,趙構心裏想的並不是如何追究人,而是想盡快處理掉這燙手的山芋,皇帝坐久了,尤其是再迴當年擔驚受怕的日子,他自是不樂意。


    原本還希望宋金能和遼宋一樣,承平百年,但是他用幾乎要完成收複中原、廢掉名將代價換來的和議,仍舊被完顏亮當做了擦腚紙。


    湯思退雖然提舉宮觀,但是此番親征,得以伴隨,趙構想了想,還是召他上來。


    “湯卿,依你之見,朱相和陳相所言的收複汴梁,可能行?”


    湯思退從來不認為宋人能拿迴汴京,盡管目前是個小勝的局麵,但是二十年前不是一樣,最後依舊打敗。


    “陛下,以臣之見,難以實現。二十年前,大宋也是先勝,並且比今日打的還要精彩,最後怎樣,不是被金國反攻。眼下,金人隻是一時大意,等到他們迴過味來,熟悉火炮的性能,選一個難以施展火炮的戰場,到時候結局依舊。”


    這才對嘛!


    趙構果然沒有看錯人,“別人都是隻會撿好聽的說,隻有湯卿還能想到認識到現實。”


    原本他心中僅有的意思恢複汴京的念頭也破滅了。既然如此,自然而然的進入下一個議題。


    “朕繼帝位三十四年,雖未能像漢光武一般收拾河山,但也算是保留漢人衣冠,如今啊,有些倦了……”


    “陛下?”


    湯思退打死也想不到,為何皇帝突然冒出這麽一句,不過好歹是當過首相的人,腦海中電光火石的就想清緣由,這官家,怕是要效法先帝吧……


    湯思退的腦海中,不禁開始琢磨緣由……


    身體原因基本可以排除,才五十四歲,除某些方麵有問題,奇遇毫無障礙。雖然趙構經常對人歎息自己三十多歲頭發就白了,但那其實是他早年憂思過度。


    真實退位原因無非兩個:


    一個是真幹夠;另一個是退位以後,萬一金軍再打過來跑路更方便。


    當然還有大前提:就是他對自己選擇的太子趙瑗還是比較放心。這一點,至少目前趙瑗的表現絕對當得起宋帝國皇帝。


    還有就是,完顏亮毀約南侵對他想要退位的關鍵性推動作用。


    金人南侵打擊非常大。當初宋金紹興和議,是大宋支付巨大代價才換來。


    代價體現在三方麵:一是放棄幾乎將要成功、收複中原燕雲十六州甚至有可能徹底滅金的大功;二是自廢武功,殺掉當時最能打良將嶽飛;罷免韓世忠、張浚、劉錡;同時任秦檜清洗軍隊,殺牛皋、邵隆等,任用庸將、裁汰兵員等;三是造成秦檜專權坐大。


    最後一條是計劃外,好容易熬到秦檜死去,完顏亮南侵消息傳開,他真正稱心如意的帝王生活不過六年而已。


    趙構非常不願意承認完顏亮將南侵事實,所以三年時間,盡管不斷有各路人傳遞金人南下消息,他卻一直不願作任何戰備。


    一直拖到紹興三十一年四月,完顏亮終於派使節到來,正式通知趙桓已死並當著群臣的麵責罵趙構無德,如此背景再加上之前的消息,這基本就等於宣布馬上開戰。


    所以趙構情緒崩潰,一邊哭一邊離開禦座。


    如此細節,已經足以看出完顏亮南侵對趙構心理衝擊之大。


    如此,他算是徹底明白:之前為達成和議種種巨大代價,到此半分意義沒有。趙構所有的心血付諸東流,如果算是他心血的話。


    同時意味著沒過幾年的安樂生活又要過不成,趙構之前又因為鴕鳥心理,一疏於戰備,直到紹興三十一年秋完顏亮南下,戰局稍不利時,他立即打算跑路。


    結果被陳康伯勸住,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於是勉強不跑,但很快又下禦批,說,“如再等一天還沒有金軍退軍消息,百官就散了吧。”


    陳康伯自然不會答應,二話不說趕緊把禦批付之一炬。


    趙構不忿,找到陳康伯問他為何燒禦批,隨後又把另一個幸存中興大將、也是心腹楊存中召來,繼續商量,“散百官,航海避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好相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波倚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波倚浪並收藏大宋好相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