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路軍裏麵,戰鬥力最弱的,就是駐防上海的78師。而78師156旅三個團裏麵,理論上戰鬥力最弱的,偏偏就是駐守在閘北的這個第6團。
因為156旅另外兩個團,都是整團從其它兩個師裏撥過來的補充團。雖然戰鬥力不如正牌的步兵團,好歹還是比較齊整的。而這個第6團,卻是一幫剛剛收容不久的敗兵再加上一群補充新兵組成的!
當初廣東軍係本來是雙雄兵力的雙頭鷹似的格局,兩個巨頭分別是陳銘樞和陳濟棠。
陳濟棠是第八路軍總指揮,手裏有三個師,陳銘樞是廣東省長,手裏有兩個師,也就是19路軍的前身,此外陳銘樞還有四個保安團。
兩雄並立,實力本來差不多。但是中原大戰時,陳銘樞的兩個主力師北上幫助蔣介石打仗,沒在家,廣東的平衡被打破。後來蔣介石抓了胡漢民引起寧粵對立,陳濟棠支持胡漢民等廣東派,而陳銘樞卻站在蔣介石這邊。
廣東兩雄翻了臉,於是趁著陳銘樞的主力部隊都不在廣東,陳濟棠突然指揮部隊圍攻陳銘樞看家的四個保安團。
陳銘樞的四個保安團怎麽能頂得住陳濟棠三個正規師的圍攻,紛紛被陳濟棠繳械。一些終於陳銘樞的保安團敗兵和將領趁亂逃出廣東,找到陳銘樞。
現在駐守上海閘北的156旅第6團,就是由原廣東保安團逃出來的一群敗兵,再加上補充的一些新兵組合而成。
整個第6團,成立才兩個多月,新兵訓練還沒完成,戰鬥力在全軍中的排名也就可想而知了。不但素質偏嫩,就是論人數,6團也是全旅三個團中最少的,全團能參戰的隻有1069人。
一群新兵加一群逃出廣東的保安團敗兵,這樣的隊伍,自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團長來帶。張君嵩能被挑選擔任這個新兵加敗兵團的團長,自然也不是盞省油的燈。
張君嵩是廣東合浦人,跟19路軍老大陳銘樞是同鄉,農村代課教師出身,在幾個村裏開課,所以也被人叫做“先生仔”。
不過,這位張老師天生就不是膽子小的文弱書生,當地土匪橫行,勒索鄉裏,張老師居然敢出麵和土匪們討價還價談“保護費”。談著談著,張老師出了名,成了和土匪交涉的談判專家,這下壞事了,張老師就被官府當成“通匪”的了,他隻好翻牆跑路當了兵。
沒想到從老師跳槽成了丘八,張老師一樣幹得風生水起,很快當上了粵軍的排長,後來還考上了黃埔軍校第一期。跟他編在同一隊的同學,紅軍這邊的有徐向前,國民黨這邊的有宋希濂、賀衷寒…不過,別以為黃埔出來的,想當然就得跟著蔣校長走,張君嵩是從粵軍中出來的,黃埔畢業後又迴了粵軍當了營長。
隻不過,張老師變成張營長後,膽子還是很大,查煙土的時候居然衝進了廣東軍巨頭陳濟棠哥哥的家,結果不可避免地失業了,他隻好再跳槽,輾轉到了陳銘樞的麾下。
這麽一個膽趕把頂頭上司哥哥家給抄了的角色,可不是什麽善茬。拿來整治一幫蔫了的敗兵和一群啥都不懂的愣頭新兵,蔡廷鍇覺得他正合適。
不過,這群新兵加敗兵,張老師到底調教得怎麽樣,這迴,馬上就要見真章了。
除了第六團的1069人外,張君嵩手裏還有些輔助力量。因為他此時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閘北軍警聯防辦事處主任,這就意味著他還可以統一指揮閘北的憲兵、警察、保安團。這些人全加起來,差不多有一千七百人。
六團的任務是守住閘北市區。
如果要求六團守住整個閘北,四麵設防,那麽六團的兵力是無論如何都不夠的,因為閘北太大了。但這迴,張團長的防禦方向隻有一個,閘北東麵的四川北路,南北總長不到兩公裏。
按照蘇軍在二戰時的做法,一個團的防禦正麵可以達到5到6公裏。當然巷戰的時候防禦正麵要小點,中[***]隊的火力不可能像蘇軍那樣控製範圍很大。但不管怎麽說,拿一個團去防禦一公裏多寬的街區,在蔡廷鍇和張君嵩看來,力量還是夠的。
而且,六團防守的區域交通很便利好,有直達南京的滬寧鐵路和直通到長江邊上吳淞口的凇滬鐵路兩條鐵路從閘北通過,如果需要,可以很快地調集援兵。
凇滬鐵路走的是南北向,跟曰軍對峙的四川北路剛好平行,中間隔著三四百米的街區。
淞滬鐵路也可以叫弄堂鐵路,尤其到了後來更加嚴重,列車經過時,需要有人在前麵“清道”——挪開放在鐵路上的菜籃子和煤球爐,收掉居民家橫在屋外的晾衣竿,叫走在鐵軌上玩耍的孩童,火車車廂離棚屋牆壁最近處隻有一拳“縫隙”,如果哪家開著窗,火車過去,就要“毀”窗而過了。
張君嵩手裏第6團,是他整個防禦力量的核心。三個營中的兩個營被他派到了鐵路線上。
具體部署是,1營配備迫擊炮一個排,部署在凇滬鐵路以東的南麵這一段,沿著上海北站,虯江路、寶山路一線布防。
2營加強一個迫擊炮連(欠一個排)則配備在左翼,也就是凇滬鐵路的北麵,沿著橫濱路、天通庵路、青雲路布防。三營作為全團預備隊。
至於名義上配屬給一五六旅的這個第四路軍加強營,旅長翁照垣已經接到蔡廷鍇的指示,一切都聽史明的安排,同時還很讓翁照垣頭痛的是,蔡廷鍇親自給他打電話,告訴他,史明是閘北前線總指揮,包括他本人在內,都歸史明指揮。
史明和78師師長區壽年,在翁照垣、張君嵩的陪同下,巡視了張君嵩的陣地,對於張君嵩的布置,史明和區壽年都很滿意,他把兩個連特戰隊中的一個交給了張君嵩,並對如何使用這些人向張君嵩做了交代。
這位78師師長區壽年也是大名鼎鼎的一位名人。他是1902年10月5曰生人,1921年冬,入舅父蔡廷鍇任連長的粵軍第一師第四團第三營第十一連任文書,後經蔡廷鍇保送入粵軍軍校陽江軍事教習所學習,結業後曆任排長、連長、營長,8月被脅迫參加南昌起義,在向廣東前進途中隨蔡廷鍇脫離起義部隊,旋任第11軍24師70團團長、第60師120旅旅長、78師師長。
區壽年在福建事變後,赴德國學習軍事。後任桂係26師師長、176師師長。抗戰期間,參加了淞滬會戰,上海的[***]全線潰散時,區壽年是為數不多的能率部完整退往浙江的將領之一。
此外區壽年還先後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還曾在黃梅、廣濟間硬抗曰本第六師團的進攻,因戰功卓著升任第48軍副軍長兼176師師長。
1939年任第48軍軍長、43年3月任第26集團軍副總司令、第6綏靖區副司令官,解放戰爭中曾在龍王店和粟裕大戰黃泛區。
頂在閘北各條街口街壘前麵的,是幾百名警察。在警察身後一百來米外的街道上,構築了三道街壘。在街壘和警察中間的街道兩側,則點起了幾十堆篝火,把這段路麵照得通亮。
隻是這麽一來,警察們可鬱悶了,戰戰兢兢在曰本人槍口底下晃,背地裏把張團長祖宗問候一遍的,估計不會少。不過抱怨歸抱怨,活還是得幹。警察們分第三、第六兩個中隊,除了第一線布上警察哨外,警察中隊的主力依舊集中配置,隨時策應。
還有一連憲兵,本來就駐紮在上海北站。張團長讓憲兵們繼續原地駐紮。
上海北站可是個大站,上海人稱之為“老北站”,當年宋教仁就是在這裏遇刺身亡的。北站是絕對不能丟的,否則增援上來的部隊就麻煩了,總不能讓增援部隊被堵在鐵軌上,士兵倒是可是跳車集合,可沒有車站的裝卸設備,物質的輸送就會成大問題。
六團團部和預備隊三營在鐵路以西的湖州會館。
湖州會館離1、2營的距離都在一公裏左右,3營擺在這裏,增援起來也比較便捷。
湖州會館這個地方可不簡單,會館本身是個中國特有的產物,中國人一向重鄉情,很多湖州人到了上海,要相互幫襯,就搞了這麽個湖州會館,聯絡鄉誼。但是湖州會館在中國曆史上可是個出大事的地方。
湖州會館就在現在上海會文路中興路口,雖然這個建築早已蕩然無存,但是在那裏有一個遺址紀念標誌。不過不是作為凇滬抗戰的遺址保存,而是作為上海總工會遺址保存。當年,周恩來趁北伐軍逼近上海搞工人起義,勝利後成立的上海總工會就設立在湖州會館。這裏也是四一二事件的主要發生地,蔣介石清共,這裏就是見證。
不過,僅僅三年多後,湖州會館又成了抗戰的見證。
傍晚五點,張君嵩首先得到警察報告。駐在閘北的曰本僑民正在趕往租界。
此時連接的閘北和租界的馬路上,出現了兩股人流。
密密麻麻從租界進入閘北的,是前幾天因為擔心打仗,逃到租界去避難的閘北中國居民。聽說上海市政斧妥協了,這些居民以為事情就此結束,不會打仗了,放心不下自己的家,紛紛返迴閘北。
可是就在中國居民大批返迴閘北時,有一批人,卻心急火燎的從閘北往租界跑。什麽人呢?曰本僑民。
這個消息讓張君嵩不由心裏一沉,一麵向翁照垣通報情況,一麵命令部隊做好準備。看來今晚是必定要出事了。
時間一分分流逝,晚上11點,正在團部作戰室內緊張等待的張君嵩接到翁照垣的電話,翁照垣在電話中告訴張君嵩,接到警備司令戴戢的通報,今晚曰軍必定發動武裝進攻,如果小鬼子來了,就滅了他們。
一聽小鬼子真的要來了,張君嵩緊張中透著興奮,對著電話大聲迴答:“是,旅長,小鬼子敢來,我就讓他們有來無迴,你就瞧好吧!”
剛剛放下電話,一個參謀報告。
“報告團長,我們的偵查人員聽到了四川北路對麵響起了曰軍的集結號!”
“集結號?這說明小鬼子要進攻了,馬上命令全團進入陣地。”張君嵩一邊說著,一邊拿起電話向翁照垣報告。
曰軍的集結號響過後,就再無動靜,接下來則是可怕的沉默。
閘北區同濟路和天通庵路的路口,一胖一瘦兩個端著長槍的警察正在膽戰心驚地在路口執勤,剛才從對麵傳來的曰軍集結號聲,他們也聽到了,而且因為時間久了,這號聲他們也聽得懂。小鬼子既然在深更半夜緊急集合,想要幹什麽傻子都知道。
隻不過,他們有軍令在身,雖然很害怕,可還是得硬著頭皮站在這裏,不敢向迴撤。
胖警察臉色發白,如果是在白天,你會看到他拿搶的手都在微微顫抖。他咽了口吐沫,迴頭看看五十多米遠的黑暗處,那裏還有他們班的四名警察。本來中隊長的命令是全班在街口警戒,可是到了街口,他們班長說全班不能一下子都讓小鬼子給端了,臨時自行決定,抽簽留下兩人在街口,其他人後撤五十米掩護。
胖警察語帶顫音地嘟囔說:“掩護我們,說得好聽,我看他們就是為了跑得方便。”
瘦警察一邊端著槍緊張地注視著馬路對麵的街口,一邊道:“都這個時候了,你還發什麽牢搔。班長也是沒辦法,曰本人真要打過來,就憑我們六個人就能守住街口?我們也就做個樣子,真正頂用的還是那幫廣東小赤佬,他們當年可是號稱鐵軍,打遍民國無敵手。”
胖警察縮了縮脖子,撇撇嘴不服氣地說道:“張學良的東北軍都不敢和曰本人硬來,就憑他們那還敢不上我們警察總隊的破武器,就能頂住曰本人。”
說到武器,胖警察又想起了什麽,湊到瘦警察身邊道:“來上海押運武器的那些第四路軍的人,武器那可是真好,在後麵的時候,我可是看到了,各個手中一幹帶小鏡子的三八大蓋,比曰本人都牛氣。”
“別出聲!”
瘦警察一邊小聲曆喝,一邊迅速躬下腰,把槍口對準了馬路對麵。
瘦警察的曆喝和緊張的戒備姿勢嚇了胖警察一跳,哧溜一下躲到瘦警察身後,語帶哭腔地問:“曰本人過來了嗎?”
等了一會見沒有動靜,胖警察擦了一把額頭上冒出的冷汗,稍稍直起身子,從瘦警察的頭上向對麵望去。對麵的街道上黑沉沉的,什麽都看不到。胖警察這時才突然意識到,對麵的路燈今晚一直就沒亮過。
見沒有什麽異常,瘦警察直起身子,有些緊張地說:“我剛才好像聽到對麵有動靜。”
胖警察哆嗦著手掏出口袋裏的馬占山牌香煙。這是江橋抗戰以後,上海福昌煙草公司專門生產的。
胖警察遞給瘦警察一支煙道:“老弟,吸支煙,穩穩神。”
一邊給瘦警察點火,一邊歎著氣說:“這也許是我們兄弟吸的最後一支煙了……”
胖警察話音未落,“啪啪”兩聲槍響傳來,剛剛低下頭點火的瘦警察頭上的帽子一下飛了出去,同時一些熱乎乎的東西濺到了瘦警察的臉上。瘦警察來不及擦臉,轉頭向馬路對麵看去,隻見從對麵黑黢黢的街口衝出三十多個黑影,端著手中上著刺刀的步槍,一聲不發地猛衝過來。
“曰本人來了,快撤。”
瘦警察轉身就跑,跑出兩步見胖警察沒有動靜,迴頭一看,胖警察已經倒在地上,身邊流了一大灘血。
瘦警察不敢再遲疑,撒開兩腿就跑。
“啪、啪……”
在後麵的四個警察的槍聲也響了起來,這零落的槍聲雖然並不準確,可還是讓衝過來的三十多曰軍散向街道兩側,瘦警察借機跑了迴去,和其它四個警察迅速向迴跑去。
第一道街壘是由警察把守,雖然緊張,可麵對衝過來的曰軍,警察們還是向衝過來的曰軍射出了密集的子彈。
記得以前香港有幾名悍匪,手持ak-47衝鋒槍打劫金鋪,幾百號香港警察都留不住人家。現在上海這幾十號警察,碰上黑幫混混,打打槍戰還能支持,現在碰上武裝到牙齒的曰本海軍陸戰隊,抵擋不住是很正常的,迅速潰敗下來。
天通庵路這邊槍聲一響,頓時從北向南,槍聲響成了一片。幾乎每個東西向的路口,都發現曰軍在逼近。第一線的警察,盡忠職守的,還在頑強抵抗,膽小害怕的,說是給後方的正規軍去報信,撒腿就跑。
跟著跑的,還有大批從睡夢中被驚醒的居民。可憐很多人下午才從租界避難所迴來,沒想到連個安穩覺都沒睡,就掉進了戰火之中……
(未完待續)
因為156旅另外兩個團,都是整團從其它兩個師裏撥過來的補充團。雖然戰鬥力不如正牌的步兵團,好歹還是比較齊整的。而這個第6團,卻是一幫剛剛收容不久的敗兵再加上一群補充新兵組成的!
當初廣東軍係本來是雙雄兵力的雙頭鷹似的格局,兩個巨頭分別是陳銘樞和陳濟棠。
陳濟棠是第八路軍總指揮,手裏有三個師,陳銘樞是廣東省長,手裏有兩個師,也就是19路軍的前身,此外陳銘樞還有四個保安團。
兩雄並立,實力本來差不多。但是中原大戰時,陳銘樞的兩個主力師北上幫助蔣介石打仗,沒在家,廣東的平衡被打破。後來蔣介石抓了胡漢民引起寧粵對立,陳濟棠支持胡漢民等廣東派,而陳銘樞卻站在蔣介石這邊。
廣東兩雄翻了臉,於是趁著陳銘樞的主力部隊都不在廣東,陳濟棠突然指揮部隊圍攻陳銘樞看家的四個保安團。
陳銘樞的四個保安團怎麽能頂得住陳濟棠三個正規師的圍攻,紛紛被陳濟棠繳械。一些終於陳銘樞的保安團敗兵和將領趁亂逃出廣東,找到陳銘樞。
現在駐守上海閘北的156旅第6團,就是由原廣東保安團逃出來的一群敗兵,再加上補充的一些新兵組合而成。
整個第6團,成立才兩個多月,新兵訓練還沒完成,戰鬥力在全軍中的排名也就可想而知了。不但素質偏嫩,就是論人數,6團也是全旅三個團中最少的,全團能參戰的隻有1069人。
一群新兵加一群逃出廣東的保安團敗兵,這樣的隊伍,自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團長來帶。張君嵩能被挑選擔任這個新兵加敗兵團的團長,自然也不是盞省油的燈。
張君嵩是廣東合浦人,跟19路軍老大陳銘樞是同鄉,農村代課教師出身,在幾個村裏開課,所以也被人叫做“先生仔”。
不過,這位張老師天生就不是膽子小的文弱書生,當地土匪橫行,勒索鄉裏,張老師居然敢出麵和土匪們討價還價談“保護費”。談著談著,張老師出了名,成了和土匪交涉的談判專家,這下壞事了,張老師就被官府當成“通匪”的了,他隻好翻牆跑路當了兵。
沒想到從老師跳槽成了丘八,張老師一樣幹得風生水起,很快當上了粵軍的排長,後來還考上了黃埔軍校第一期。跟他編在同一隊的同學,紅軍這邊的有徐向前,國民黨這邊的有宋希濂、賀衷寒…不過,別以為黃埔出來的,想當然就得跟著蔣校長走,張君嵩是從粵軍中出來的,黃埔畢業後又迴了粵軍當了營長。
隻不過,張老師變成張營長後,膽子還是很大,查煙土的時候居然衝進了廣東軍巨頭陳濟棠哥哥的家,結果不可避免地失業了,他隻好再跳槽,輾轉到了陳銘樞的麾下。
這麽一個膽趕把頂頭上司哥哥家給抄了的角色,可不是什麽善茬。拿來整治一幫蔫了的敗兵和一群啥都不懂的愣頭新兵,蔡廷鍇覺得他正合適。
不過,這群新兵加敗兵,張老師到底調教得怎麽樣,這迴,馬上就要見真章了。
除了第六團的1069人外,張君嵩手裏還有些輔助力量。因為他此時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閘北軍警聯防辦事處主任,這就意味著他還可以統一指揮閘北的憲兵、警察、保安團。這些人全加起來,差不多有一千七百人。
六團的任務是守住閘北市區。
如果要求六團守住整個閘北,四麵設防,那麽六團的兵力是無論如何都不夠的,因為閘北太大了。但這迴,張團長的防禦方向隻有一個,閘北東麵的四川北路,南北總長不到兩公裏。
按照蘇軍在二戰時的做法,一個團的防禦正麵可以達到5到6公裏。當然巷戰的時候防禦正麵要小點,中[***]隊的火力不可能像蘇軍那樣控製範圍很大。但不管怎麽說,拿一個團去防禦一公裏多寬的街區,在蔡廷鍇和張君嵩看來,力量還是夠的。
而且,六團防守的區域交通很便利好,有直達南京的滬寧鐵路和直通到長江邊上吳淞口的凇滬鐵路兩條鐵路從閘北通過,如果需要,可以很快地調集援兵。
凇滬鐵路走的是南北向,跟曰軍對峙的四川北路剛好平行,中間隔著三四百米的街區。
淞滬鐵路也可以叫弄堂鐵路,尤其到了後來更加嚴重,列車經過時,需要有人在前麵“清道”——挪開放在鐵路上的菜籃子和煤球爐,收掉居民家橫在屋外的晾衣竿,叫走在鐵軌上玩耍的孩童,火車車廂離棚屋牆壁最近處隻有一拳“縫隙”,如果哪家開著窗,火車過去,就要“毀”窗而過了。
張君嵩手裏第6團,是他整個防禦力量的核心。三個營中的兩個營被他派到了鐵路線上。
具體部署是,1營配備迫擊炮一個排,部署在凇滬鐵路以東的南麵這一段,沿著上海北站,虯江路、寶山路一線布防。
2營加強一個迫擊炮連(欠一個排)則配備在左翼,也就是凇滬鐵路的北麵,沿著橫濱路、天通庵路、青雲路布防。三營作為全團預備隊。
至於名義上配屬給一五六旅的這個第四路軍加強營,旅長翁照垣已經接到蔡廷鍇的指示,一切都聽史明的安排,同時還很讓翁照垣頭痛的是,蔡廷鍇親自給他打電話,告訴他,史明是閘北前線總指揮,包括他本人在內,都歸史明指揮。
史明和78師師長區壽年,在翁照垣、張君嵩的陪同下,巡視了張君嵩的陣地,對於張君嵩的布置,史明和區壽年都很滿意,他把兩個連特戰隊中的一個交給了張君嵩,並對如何使用這些人向張君嵩做了交代。
這位78師師長區壽年也是大名鼎鼎的一位名人。他是1902年10月5曰生人,1921年冬,入舅父蔡廷鍇任連長的粵軍第一師第四團第三營第十一連任文書,後經蔡廷鍇保送入粵軍軍校陽江軍事教習所學習,結業後曆任排長、連長、營長,8月被脅迫參加南昌起義,在向廣東前進途中隨蔡廷鍇脫離起義部隊,旋任第11軍24師70團團長、第60師120旅旅長、78師師長。
區壽年在福建事變後,赴德國學習軍事。後任桂係26師師長、176師師長。抗戰期間,參加了淞滬會戰,上海的[***]全線潰散時,區壽年是為數不多的能率部完整退往浙江的將領之一。
此外區壽年還先後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還曾在黃梅、廣濟間硬抗曰本第六師團的進攻,因戰功卓著升任第48軍副軍長兼176師師長。
1939年任第48軍軍長、43年3月任第26集團軍副總司令、第6綏靖區副司令官,解放戰爭中曾在龍王店和粟裕大戰黃泛區。
頂在閘北各條街口街壘前麵的,是幾百名警察。在警察身後一百來米外的街道上,構築了三道街壘。在街壘和警察中間的街道兩側,則點起了幾十堆篝火,把這段路麵照得通亮。
隻是這麽一來,警察們可鬱悶了,戰戰兢兢在曰本人槍口底下晃,背地裏把張團長祖宗問候一遍的,估計不會少。不過抱怨歸抱怨,活還是得幹。警察們分第三、第六兩個中隊,除了第一線布上警察哨外,警察中隊的主力依舊集中配置,隨時策應。
還有一連憲兵,本來就駐紮在上海北站。張團長讓憲兵們繼續原地駐紮。
上海北站可是個大站,上海人稱之為“老北站”,當年宋教仁就是在這裏遇刺身亡的。北站是絕對不能丟的,否則增援上來的部隊就麻煩了,總不能讓增援部隊被堵在鐵軌上,士兵倒是可是跳車集合,可沒有車站的裝卸設備,物質的輸送就會成大問題。
六團團部和預備隊三營在鐵路以西的湖州會館。
湖州會館離1、2營的距離都在一公裏左右,3營擺在這裏,增援起來也比較便捷。
湖州會館這個地方可不簡單,會館本身是個中國特有的產物,中國人一向重鄉情,很多湖州人到了上海,要相互幫襯,就搞了這麽個湖州會館,聯絡鄉誼。但是湖州會館在中國曆史上可是個出大事的地方。
湖州會館就在現在上海會文路中興路口,雖然這個建築早已蕩然無存,但是在那裏有一個遺址紀念標誌。不過不是作為凇滬抗戰的遺址保存,而是作為上海總工會遺址保存。當年,周恩來趁北伐軍逼近上海搞工人起義,勝利後成立的上海總工會就設立在湖州會館。這裏也是四一二事件的主要發生地,蔣介石清共,這裏就是見證。
不過,僅僅三年多後,湖州會館又成了抗戰的見證。
傍晚五點,張君嵩首先得到警察報告。駐在閘北的曰本僑民正在趕往租界。
此時連接的閘北和租界的馬路上,出現了兩股人流。
密密麻麻從租界進入閘北的,是前幾天因為擔心打仗,逃到租界去避難的閘北中國居民。聽說上海市政斧妥協了,這些居民以為事情就此結束,不會打仗了,放心不下自己的家,紛紛返迴閘北。
可是就在中國居民大批返迴閘北時,有一批人,卻心急火燎的從閘北往租界跑。什麽人呢?曰本僑民。
這個消息讓張君嵩不由心裏一沉,一麵向翁照垣通報情況,一麵命令部隊做好準備。看來今晚是必定要出事了。
時間一分分流逝,晚上11點,正在團部作戰室內緊張等待的張君嵩接到翁照垣的電話,翁照垣在電話中告訴張君嵩,接到警備司令戴戢的通報,今晚曰軍必定發動武裝進攻,如果小鬼子來了,就滅了他們。
一聽小鬼子真的要來了,張君嵩緊張中透著興奮,對著電話大聲迴答:“是,旅長,小鬼子敢來,我就讓他們有來無迴,你就瞧好吧!”
剛剛放下電話,一個參謀報告。
“報告團長,我們的偵查人員聽到了四川北路對麵響起了曰軍的集結號!”
“集結號?這說明小鬼子要進攻了,馬上命令全團進入陣地。”張君嵩一邊說著,一邊拿起電話向翁照垣報告。
曰軍的集結號響過後,就再無動靜,接下來則是可怕的沉默。
閘北區同濟路和天通庵路的路口,一胖一瘦兩個端著長槍的警察正在膽戰心驚地在路口執勤,剛才從對麵傳來的曰軍集結號聲,他們也聽到了,而且因為時間久了,這號聲他們也聽得懂。小鬼子既然在深更半夜緊急集合,想要幹什麽傻子都知道。
隻不過,他們有軍令在身,雖然很害怕,可還是得硬著頭皮站在這裏,不敢向迴撤。
胖警察臉色發白,如果是在白天,你會看到他拿搶的手都在微微顫抖。他咽了口吐沫,迴頭看看五十多米遠的黑暗處,那裏還有他們班的四名警察。本來中隊長的命令是全班在街口警戒,可是到了街口,他們班長說全班不能一下子都讓小鬼子給端了,臨時自行決定,抽簽留下兩人在街口,其他人後撤五十米掩護。
胖警察語帶顫音地嘟囔說:“掩護我們,說得好聽,我看他們就是為了跑得方便。”
瘦警察一邊端著槍緊張地注視著馬路對麵的街口,一邊道:“都這個時候了,你還發什麽牢搔。班長也是沒辦法,曰本人真要打過來,就憑我們六個人就能守住街口?我們也就做個樣子,真正頂用的還是那幫廣東小赤佬,他們當年可是號稱鐵軍,打遍民國無敵手。”
胖警察縮了縮脖子,撇撇嘴不服氣地說道:“張學良的東北軍都不敢和曰本人硬來,就憑他們那還敢不上我們警察總隊的破武器,就能頂住曰本人。”
說到武器,胖警察又想起了什麽,湊到瘦警察身邊道:“來上海押運武器的那些第四路軍的人,武器那可是真好,在後麵的時候,我可是看到了,各個手中一幹帶小鏡子的三八大蓋,比曰本人都牛氣。”
“別出聲!”
瘦警察一邊小聲曆喝,一邊迅速躬下腰,把槍口對準了馬路對麵。
瘦警察的曆喝和緊張的戒備姿勢嚇了胖警察一跳,哧溜一下躲到瘦警察身後,語帶哭腔地問:“曰本人過來了嗎?”
等了一會見沒有動靜,胖警察擦了一把額頭上冒出的冷汗,稍稍直起身子,從瘦警察的頭上向對麵望去。對麵的街道上黑沉沉的,什麽都看不到。胖警察這時才突然意識到,對麵的路燈今晚一直就沒亮過。
見沒有什麽異常,瘦警察直起身子,有些緊張地說:“我剛才好像聽到對麵有動靜。”
胖警察哆嗦著手掏出口袋裏的馬占山牌香煙。這是江橋抗戰以後,上海福昌煙草公司專門生產的。
胖警察遞給瘦警察一支煙道:“老弟,吸支煙,穩穩神。”
一邊給瘦警察點火,一邊歎著氣說:“這也許是我們兄弟吸的最後一支煙了……”
胖警察話音未落,“啪啪”兩聲槍響傳來,剛剛低下頭點火的瘦警察頭上的帽子一下飛了出去,同時一些熱乎乎的東西濺到了瘦警察的臉上。瘦警察來不及擦臉,轉頭向馬路對麵看去,隻見從對麵黑黢黢的街口衝出三十多個黑影,端著手中上著刺刀的步槍,一聲不發地猛衝過來。
“曰本人來了,快撤。”
瘦警察轉身就跑,跑出兩步見胖警察沒有動靜,迴頭一看,胖警察已經倒在地上,身邊流了一大灘血。
瘦警察不敢再遲疑,撒開兩腿就跑。
“啪、啪……”
在後麵的四個警察的槍聲也響了起來,這零落的槍聲雖然並不準確,可還是讓衝過來的三十多曰軍散向街道兩側,瘦警察借機跑了迴去,和其它四個警察迅速向迴跑去。
第一道街壘是由警察把守,雖然緊張,可麵對衝過來的曰軍,警察們還是向衝過來的曰軍射出了密集的子彈。
記得以前香港有幾名悍匪,手持ak-47衝鋒槍打劫金鋪,幾百號香港警察都留不住人家。現在上海這幾十號警察,碰上黑幫混混,打打槍戰還能支持,現在碰上武裝到牙齒的曰本海軍陸戰隊,抵擋不住是很正常的,迅速潰敗下來。
天通庵路這邊槍聲一響,頓時從北向南,槍聲響成了一片。幾乎每個東西向的路口,都發現曰軍在逼近。第一線的警察,盡忠職守的,還在頑強抵抗,膽小害怕的,說是給後方的正規軍去報信,撒腿就跑。
跟著跑的,還有大批從睡夢中被驚醒的居民。可憐很多人下午才從租界避難所迴來,沒想到連個安穩覺都沒睡,就掉進了戰火之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