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巾軍占領了北城一半的地方,停止了前進的腳步。
城外士卒群情激奮的動靜傳到城內,讓張寬仁很擔心,他不想把倪文俊逼上絕路。
但江北義軍不知道他怎麽想,他們隻知道自家人在城內被紅巾軍殺死了,紛紛逃離南昌城。陳友諒進入城內時,裏麵已經沒多少自己人。
紅巾軍做好迎敵的準備,如果倪文俊真的敢攻入城內,張寬仁也就豁出去了。
幸好,城外的動靜如六月天的暴雨,來的快,去的也快,不久之後沒了動靜。北城門很快變得空蕩蕩的,想逃走的人已經走了,該進來的人還沒有進來。
張寬仁布置好防禦,返迴臨時征做的將軍府。
過了好一會,外麵一片平靜,就像什麽事情也沒發生過。小鷹前來稟告:“將軍,倪元帥的使者進城了。”
“請他過來。”張寬仁放下手中的書卷,走到大門外迎接。他不想給使者倨傲的形象,與江北義軍為敵不是他的本意。
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陳友諒跟在小鷹身後緩步走來。遠遠的看見那個站在門口的年輕人,他不等小鷹開口,上前一步拱手道:“拜見張將軍!”但他的脖子卻是仰著的,“末將陳友諒,為死在張將軍麾下的士卒討公道來的。”
見張寬仁在門口等他,他略有驚訝。但人情不能擋住公事,他一開口便充滿了火藥味,他首先占據“理”字,無論有什麽內情,紅巾軍殺死了江北義軍是說不過去的。
張寬仁淡淡的迴應:“我隻是在為倪元帥整頓軍紀。”
陳友諒咄咄逼人的氣勢如同落到軟綿綿的棉花上。
“我聽過陳將軍的名字,”他語速緩慢,仿佛陳友諒不是來找他麻煩的,這裏也沒有劍拔弩張的衝突,“我知道,武昌城是陳將軍攻打下來的,你是倪元帥麾下的得力幹將。”
陳友諒立刻的警惕起來。
張寬仁向院子伸手,示意陳友諒隨他進去,邊走邊說:“江北義軍可以進城了,但南昌城是要交給彭祖師的,倪元帥隻怕要收迴屠城的命令了。”他輕描淡寫的言語令陳友諒無法發作,但暗含著不可違抗的意思。
陳友諒不喜歡這種感覺,無論在戰場、談判場或者是議事廳,他都不喜歡被人占據主動。他心裏略有焦躁,但他知道自己沒有在張寬仁麵前發怒的資格。在實力不濟時,唯有隱忍。亂世是最適合野心家生存的年代,否則他還有當一輩子的漁民。
院子裏很幹淨,地麵明顯是剛剛清掃過的,擺設的東西整整齊齊,連根雜亂的草也沒有。
陳友諒小心打量這裏的環境。這是個富戶之家,家裏連奴仆也沒有。這裏的主人要麽隨寬撤不花逃走了,要麽被江北義軍殺死在北門外。官兵逃走的很匆忙,那麽這家人逃走的時候,這裏一定很亂。
張寬仁來到這裏沒幾個時辰,把這裏收拾的如此整潔,說明他是個做事情喜歡追求完美的人,這種人通常不會是無賴。
短短片刻,陳友諒得到了許多信息。
兩人走進屋子,張寬仁道:“我已經讓人去請彭祖師了,紅巾軍與江北義軍之間可能有些誤會。”
陳友諒笑了:“張將軍與倪元帥真是心有靈犀,元帥也讓人去請彭祖師了。”
“是嗎,如此甚好。”
陳友諒把鋒芒收起來,與張寬仁這樣的人說話不需要拐彎抹角。他隻要占據“理”,相信張寬仁一定會低頭。
“張將軍,江北義軍為攻打南昌城死傷慘重,紅巾軍先進了城,但這功勞不是紅巾軍獨有的。”他拉出話引子,把倪文俊昨日在戰場的表現描述了一遍。他無需添油加醋,因為那一切本就很震撼人心。
江北義軍的慘烈張寬仁很清楚,所以任由陳友諒說,他沒有打斷。
“士卒如此辛苦,元帥本想屠城犒勞一下,但非但沒有成行反而把將軍以整頓軍紀的名義趕出去了,如此一來,元帥無法安撫軍心。”
陳友諒一切如實說,沒有半句誇張,這種方式對張寬仁最有效。
“但紅巾軍有紅巾軍的軍紀,屠城絕不可行。”張寬仁語氣堅決。
“末將知道,”陳友諒低下頭拱手,“元帥本想屠盡城內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既然將軍不許,那就算了。隻是那些被紅巾軍殺死的士卒……”他停下來,深深的歎了口氣。他們沒在戰場被官兵殺死,卻在城內死在同伴手裏。
張寬仁也一時無語。
陳友諒忽然道:“末將有個請求。”
“講!”
“將軍能否派人厚葬那十幾個死在南昌城內的士卒,讓我軍中士卒見了也好消除心中的隔閡。”
張寬仁怔了怔,“厚葬?”
陳友諒道:“也就是十個口棺材,十幾緞絲綢,末將可以先送到將軍營中來,隻是想做給軍中士卒看看。”
張寬仁想了想,慨然答應:“好吧,他們也上過戰場與蒙古日血戰過,厚葬也是應該的。那些東西就不要你送來了,我讓人在城內準備,裝好屍骨送出去。”
“如此甚好!”陳友諒大喜,抱拳向張寬仁深深一躬,“多謝張將軍,這樣末將迴去也可以給元帥一個交代了。”
張寬仁點頭,覺得這個年青人思緒縝密,又能識大體,他見了也很喜歡,覺得倪文俊那麽暴躁的人有這樣一個下屬是他的幸運。
“嗯,”他點頭應允,“我紅巾軍會撤出北城,把這裏讓給江北義軍。既然倪元帥和我想到一塊去了,就讓彭祖師進城主持大局。況將軍的兵馬在西邊不遠處,這裏終究是要交給他們的。”
按照鄭晟的吩咐,他需要盡快把南昌城的事情處理好,率紅巾軍士卒南下。於少澤正在圍攻廣州城,彭懷玉在湖廣對其他幾路義軍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紅巾軍不能在南昌城久留。
“那末將就此告辭了!”陳友諒抱拳離去。
張寬仁傳令讓紅巾軍撤出北城,大鷹前來稟告,周才德率騎兵返迴,出現在江北義軍的身後。
在這片戰場上,才苦戰過的江北義軍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等彭祖師到了,張寬仁知道自己會牢牢把住會談的主動權。
城外士卒群情激奮的動靜傳到城內,讓張寬仁很擔心,他不想把倪文俊逼上絕路。
但江北義軍不知道他怎麽想,他們隻知道自家人在城內被紅巾軍殺死了,紛紛逃離南昌城。陳友諒進入城內時,裏麵已經沒多少自己人。
紅巾軍做好迎敵的準備,如果倪文俊真的敢攻入城內,張寬仁也就豁出去了。
幸好,城外的動靜如六月天的暴雨,來的快,去的也快,不久之後沒了動靜。北城門很快變得空蕩蕩的,想逃走的人已經走了,該進來的人還沒有進來。
張寬仁布置好防禦,返迴臨時征做的將軍府。
過了好一會,外麵一片平靜,就像什麽事情也沒發生過。小鷹前來稟告:“將軍,倪元帥的使者進城了。”
“請他過來。”張寬仁放下手中的書卷,走到大門外迎接。他不想給使者倨傲的形象,與江北義軍為敵不是他的本意。
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陳友諒跟在小鷹身後緩步走來。遠遠的看見那個站在門口的年輕人,他不等小鷹開口,上前一步拱手道:“拜見張將軍!”但他的脖子卻是仰著的,“末將陳友諒,為死在張將軍麾下的士卒討公道來的。”
見張寬仁在門口等他,他略有驚訝。但人情不能擋住公事,他一開口便充滿了火藥味,他首先占據“理”字,無論有什麽內情,紅巾軍殺死了江北義軍是說不過去的。
張寬仁淡淡的迴應:“我隻是在為倪元帥整頓軍紀。”
陳友諒咄咄逼人的氣勢如同落到軟綿綿的棉花上。
“我聽過陳將軍的名字,”他語速緩慢,仿佛陳友諒不是來找他麻煩的,這裏也沒有劍拔弩張的衝突,“我知道,武昌城是陳將軍攻打下來的,你是倪元帥麾下的得力幹將。”
陳友諒立刻的警惕起來。
張寬仁向院子伸手,示意陳友諒隨他進去,邊走邊說:“江北義軍可以進城了,但南昌城是要交給彭祖師的,倪元帥隻怕要收迴屠城的命令了。”他輕描淡寫的言語令陳友諒無法發作,但暗含著不可違抗的意思。
陳友諒不喜歡這種感覺,無論在戰場、談判場或者是議事廳,他都不喜歡被人占據主動。他心裏略有焦躁,但他知道自己沒有在張寬仁麵前發怒的資格。在實力不濟時,唯有隱忍。亂世是最適合野心家生存的年代,否則他還有當一輩子的漁民。
院子裏很幹淨,地麵明顯是剛剛清掃過的,擺設的東西整整齊齊,連根雜亂的草也沒有。
陳友諒小心打量這裏的環境。這是個富戶之家,家裏連奴仆也沒有。這裏的主人要麽隨寬撤不花逃走了,要麽被江北義軍殺死在北門外。官兵逃走的很匆忙,那麽這家人逃走的時候,這裏一定很亂。
張寬仁來到這裏沒幾個時辰,把這裏收拾的如此整潔,說明他是個做事情喜歡追求完美的人,這種人通常不會是無賴。
短短片刻,陳友諒得到了許多信息。
兩人走進屋子,張寬仁道:“我已經讓人去請彭祖師了,紅巾軍與江北義軍之間可能有些誤會。”
陳友諒笑了:“張將軍與倪元帥真是心有靈犀,元帥也讓人去請彭祖師了。”
“是嗎,如此甚好。”
陳友諒把鋒芒收起來,與張寬仁這樣的人說話不需要拐彎抹角。他隻要占據“理”,相信張寬仁一定會低頭。
“張將軍,江北義軍為攻打南昌城死傷慘重,紅巾軍先進了城,但這功勞不是紅巾軍獨有的。”他拉出話引子,把倪文俊昨日在戰場的表現描述了一遍。他無需添油加醋,因為那一切本就很震撼人心。
江北義軍的慘烈張寬仁很清楚,所以任由陳友諒說,他沒有打斷。
“士卒如此辛苦,元帥本想屠城犒勞一下,但非但沒有成行反而把將軍以整頓軍紀的名義趕出去了,如此一來,元帥無法安撫軍心。”
陳友諒一切如實說,沒有半句誇張,這種方式對張寬仁最有效。
“但紅巾軍有紅巾軍的軍紀,屠城絕不可行。”張寬仁語氣堅決。
“末將知道,”陳友諒低下頭拱手,“元帥本想屠盡城內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既然將軍不許,那就算了。隻是那些被紅巾軍殺死的士卒……”他停下來,深深的歎了口氣。他們沒在戰場被官兵殺死,卻在城內死在同伴手裏。
張寬仁也一時無語。
陳友諒忽然道:“末將有個請求。”
“講!”
“將軍能否派人厚葬那十幾個死在南昌城內的士卒,讓我軍中士卒見了也好消除心中的隔閡。”
張寬仁怔了怔,“厚葬?”
陳友諒道:“也就是十個口棺材,十幾緞絲綢,末將可以先送到將軍營中來,隻是想做給軍中士卒看看。”
張寬仁想了想,慨然答應:“好吧,他們也上過戰場與蒙古日血戰過,厚葬也是應該的。那些東西就不要你送來了,我讓人在城內準備,裝好屍骨送出去。”
“如此甚好!”陳友諒大喜,抱拳向張寬仁深深一躬,“多謝張將軍,這樣末將迴去也可以給元帥一個交代了。”
張寬仁點頭,覺得這個年青人思緒縝密,又能識大體,他見了也很喜歡,覺得倪文俊那麽暴躁的人有這樣一個下屬是他的幸運。
“嗯,”他點頭應允,“我紅巾軍會撤出北城,把這裏讓給江北義軍。既然倪元帥和我想到一塊去了,就讓彭祖師進城主持大局。況將軍的兵馬在西邊不遠處,這裏終究是要交給他們的。”
按照鄭晟的吩咐,他需要盡快把南昌城的事情處理好,率紅巾軍士卒南下。於少澤正在圍攻廣州城,彭懷玉在湖廣對其他幾路義軍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紅巾軍不能在南昌城久留。
“那末將就此告辭了!”陳友諒抱拳離去。
張寬仁傳令讓紅巾軍撤出北城,大鷹前來稟告,周才德率騎兵返迴,出現在江北義軍的身後。
在這片戰場上,才苦戰過的江北義軍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等彭祖師到了,張寬仁知道自己會牢牢把住會談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