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出城突襲了!”
大帳外慌亂的腳步聲把倪文俊從假寐中驚醒,斥候的小聲嘀咕第一時間傳入他的耳朵。
他一個鯉魚打挺從木板床上的跳起來,****著上半身衝出帳篷,喝問:“在哪裏?”
剛才北門趕過來的斥候連忙跪地驚惶道:“元帥,不好了,蒙古人的騎兵突然從北門殺出來,已經衝殺到我們的兵營裏。”
倪文俊腦子嗡嗡響,他萬萬沒想到經曆了昨日的死戰,官兵還有出城突襲的勇氣。
蒙古騎兵衝入義軍兵營!那意味著什麽他非常清楚。義軍之所以能擊敗官兵,並能在攻城戰中壓製對手,根本的原因是靠一股氣,這股氣要是歇了,義軍士卒立刻會恢複農夫的本色。
“調集兵馬,立刻去救援!”他旋風一般返迴帳篷,三下五除二穿好衣衫,摘下腰刀和弓箭再衝出去。
親兵牽來戰馬,兵營裏響起淒厲的號角聲。
倪文俊傳達軍令後,沒有在軍營等候大軍一起出發的耐性,領著義軍中僅有的一千騎兵往北城衝去。
到現在還沒有人稟告他,從北門殺出來的不僅是騎兵,還有幾十台精巧的馬車。
北門的義軍兵營處於一片混亂中。領兵衝鋒的主將巴圖姆相信,再給他一個時辰,他隻用手中這些騎兵能把北城外的這些賤民全部衝散。
寬撤不花那邊響起催促他突圍的號角,巴圖姆不想放棄到手的戰果。寬撤不花成和他的兒子都不懂什麽叫做戰場,看不出這場唾手可得的勝利。他們隻知道逃命,把蒙古人和探馬赤軍的勇士扔進大泥潭。
巴圖姆咬牙分兵,命一半騎兵護送從城內出來的馬車,自己領著一半騎兵繼續在義軍的兵營中突進。
沒有倪文俊的指揮,北城外的這一萬義軍已經失去了抵擋的能力。他們想當初當流民時一樣,抱著腦袋被蒙古人舉著馬刀追的四散而逃。
巴圖姆正衝殺的起勁的時候,從西邊飛馳來一隊騎兵。
“倪”字旗幟在朝陽下閃著金光。
倪文俊看著眼前的場麵好半天才緩過勁來,蒙古人正在源源不斷的從南昌城裏湧出來,有騎兵也有步卒,而義軍已經潰不成軍。他懷疑自己就是把西城外所有的兵馬都調集過來,也無法挽迴成這場敗仗。
“吹號!”
“嗚嗚嗚……”號令兵在他身邊吹起號角。
混亂的義軍立刻發現了希望所在,往西邊湧過來。就是天王老子也無法在頃刻間把這些混亂的士卒重新組織成完整的隊列,倪文俊讓親兵舉著大旗衝出去城,引導潰兵逃亡的方向,
遠處可以看見從西城來救援的兵馬的旗幟了,倪文俊不能讓潰兵迎著援軍衝過去。
正在衝殺中的巴圖姆發現西邊的動靜,蒙古騎兵停下腳步,與倪文俊遙遙相望。高高豎起的“倪”字大旗表示了站在那裏的是誰,巴圖姆心中天人交戰,想著是否要突襲賊首。擊潰萬軍不如斬殺一將,他攥緊手中的彎刀,許久後渾身緊繃的肌肉放鬆下來,他放棄了。
昨日在西門城牆上,他已經與倪文俊交過手,他沒有擊殺倪文俊的信心。
源源不斷人群從狹窄的城門往外湧,城內的色目人和蒙古人此刻都已經發現了官兵正在突圍逃跑,誰也安定不住,爭先恐後往北門跑。官兵守住通往北門的街道,在城內兵馬撤出南昌之前,不許百姓阻住道路。他們的亮著懾人的彎刀,會毫不猶豫的砍在胡亂逃竄的百姓的脖子上,無論他們是漢人、色目人……還是蒙古人。
“求援!”倪文俊緊咬著嘴唇,艱難的吐出兩個字,“向張寬仁求援,寬撤不花要逃走了!”這對他是極其折損顏麵的事情,他不是在擔心寬撤不花逃走,他怕蒙古騎兵忽然調轉方向,把他的部眾殺個七零八落。
戰鼓和號角在戰場此起彼伏,隻有非常冷靜的人才能分辨出哪是自家人發出的號令。
義軍在倪文俊的大旗下重新聚集,安撫驚魂未定的心。西城援軍到了,跟在倪文俊身後向一片狼藉的兵營進發。
蒙古人停止了追殺,重新聚集兵馬,城門太狹窄,城內的兵馬還沒有完全撤出來。兵馬之後,還有蒙古人和色目人的百姓。
倪文俊和巴圖姆緩緩靠近,他們都謹慎的保持兵馬的陣型,不敢冒然發動衝鋒。因為誰也承受不了被擊敗的後果。
求援的信使用馬鞭子在戰馬身上抽出一條條鞭痕,在倪文俊這樣的人身邊呆久了,無法避免的會性子變得暴戾。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信使拐過城牆的角,發現眼前一片紅雲。鋪天蓋地的紮著紅色頭巾的步卒正在排著整齊的隊列前進,最前端的紅雲已經浸入到一片亂石堆的城牆裏。
紅巾軍已經出動了。戰場局勢緊急,但張寬仁指揮的兵馬就像他這個人,永遠都是那麽一副鎮定自若的模樣。
“張將軍在哪裏?”信使衝到最近處的紅巾軍身邊大聲喊,“我奉倪元帥之命想張將軍求援。”
百夫長仰著頭打量了他一番,指向中軍方向,“那裏!”然後繼續低著頭前行。
外圍的巡邏的士卒過來把信使領到中軍,向張寬仁說明來意。
張寬仁指向正在前行的兵馬道:“你迴去稟告倪元帥,紅巾軍已經出動了,我們將很快攻入南昌城內,周才德會率騎兵去北城馳援。”
“遵命!”信使低著頭掩飾臉上的憤憤不平。他追隨倪文俊很久了,耳須目染知道紅巾軍與江北義軍在攻打南昌城的戰爭中的競爭。紅巾軍趁江北義軍被官兵偷襲的機會殺入城內,讓他覺得非常不痛快。江北義軍死了那麽多人,說好的屠城估計也沒有了。
但這裏沒有他發泄的東西,他抱拳告退,騎著傷痕累累的戰馬往北城退去。
張寬仁隨即傳令,讓周才德率領三千騎兵前往西城戰場。鄭晟一直很重視騎兵,紅巾軍在擊敗佛家奴的兵馬後俘獲戰馬,紅巾軍的騎兵實力要遠勝過成軍不久的江北義軍。
奔騰的騎兵消失在城牆的拐角時,紅巾軍步卒已經突破了那片廢墟,殺入南昌城內。但戰鬥遠沒有結束,紅巾軍屠殺蒙古人的兇名遠傳,倪文俊昨日在西城外公然成宣稱屠殺城內所有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已經在南昌場內宣揚開。
這座城裏幾乎聚集了江西行省所有想找個依靠的一等人和二等人,威順王拋棄他們後,他們不得不做殊死的掙紮。
殺入城內的紅巾軍遇到強烈的抵抗,每占領一條街道都會留下無數屍體。
張寬仁很快發現了不對,按照鄭晟對他的說法,當今聖教紅巾軍依舊成要保持對蒙古人的仇恨,但對色目人已經在區別對待。對於不做抵抗的色目人不能無差別的屠殺,否則隻會讓紅巾軍的敵人越來越強大。
“傳令,色目人投降免死!”
他隻說免死,但他知道在羅霄山他的銅礦裏勞作的色目人境況有多悲慘。
按照聖教的規定,色目人戰俘在礦山裏服役五年後可以被釋放,但七成的人無法活夠五年。戰俘裏有特別能力的人可以得到赦免,如最近於家就從戰俘裏挑出了幾十個會打製武器的匠工。還有就是少數如穆爾西那樣幸運的人。
但這僅限於戰俘,鄭晟已經下令軍中士卒嚴禁屠殺百姓,除了蒙古人。色目人的富商和平民不要擔心會死在戰爭中,但他們會被紅巾軍以各種罪名罰沒財產,對許多人來說,這與殺了他們沒什麽區別。
傳來兵帶著張寬仁的許諾進入南昌城,讓城內激烈的戰鬥緩和了些。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但足以讓三分之一的人不再拚死抵抗。
正午時分,紅巾軍攻到府衙附近,那裏還有不少要為朝廷盡忠的人在做殊死抵抗。
張寬仁進入城內,紅巾軍已經在大半個城市張榜安民,士卒所到之處隻要沒有抵抗秋毫無犯。他來到府衙前,才驚訝的發現,還堅持不投降求死的人竟然有一半是漢人。
——漢人的官員和漢人的士卒。
他很少有厭惡的情緒,總認為這世上發生的事情,即使不合他的心意,但總有其發生的原因。就像鄭晟逼著他叔叔死,就像漢人淪為第四等人。人有恐懼,有私欲,有貪婪,但最可恨的是愚蠢,令人惡心的愚蠢。
此刻,看著與自己長著同樣麵孔的人喊著讓人無法理解的正氣凜然的口號,深深的厭惡占據了他整個腦子。
“殺了他們,燒毀這座府衙!”一向待人寬厚的張寬仁下達了這樣的命令後,轉身離去。
小鷹舉起右手:“殺了他們,燒毀府衙。”
南昌城內沒多少抵抗了,大批像跟著官兵逃跑的蒙古人和色目人被堵在北門外。那裏的戰鬥也已經結束了,寬撤不花的目的是逃走,根本沒有與義軍死戰的決心。
周才德率領紅巾軍的騎兵正在追擊斷後的巴圖姆。蒙古人在戰場再次遇見了擊敗過他們的軍隊,威順王已經逃離的看不見背影了,他們無心戀戰,落荒而逃。
大帳外慌亂的腳步聲把倪文俊從假寐中驚醒,斥候的小聲嘀咕第一時間傳入他的耳朵。
他一個鯉魚打挺從木板床上的跳起來,****著上半身衝出帳篷,喝問:“在哪裏?”
剛才北門趕過來的斥候連忙跪地驚惶道:“元帥,不好了,蒙古人的騎兵突然從北門殺出來,已經衝殺到我們的兵營裏。”
倪文俊腦子嗡嗡響,他萬萬沒想到經曆了昨日的死戰,官兵還有出城突襲的勇氣。
蒙古騎兵衝入義軍兵營!那意味著什麽他非常清楚。義軍之所以能擊敗官兵,並能在攻城戰中壓製對手,根本的原因是靠一股氣,這股氣要是歇了,義軍士卒立刻會恢複農夫的本色。
“調集兵馬,立刻去救援!”他旋風一般返迴帳篷,三下五除二穿好衣衫,摘下腰刀和弓箭再衝出去。
親兵牽來戰馬,兵營裏響起淒厲的號角聲。
倪文俊傳達軍令後,沒有在軍營等候大軍一起出發的耐性,領著義軍中僅有的一千騎兵往北城衝去。
到現在還沒有人稟告他,從北門殺出來的不僅是騎兵,還有幾十台精巧的馬車。
北門的義軍兵營處於一片混亂中。領兵衝鋒的主將巴圖姆相信,再給他一個時辰,他隻用手中這些騎兵能把北城外的這些賤民全部衝散。
寬撤不花那邊響起催促他突圍的號角,巴圖姆不想放棄到手的戰果。寬撤不花成和他的兒子都不懂什麽叫做戰場,看不出這場唾手可得的勝利。他們隻知道逃命,把蒙古人和探馬赤軍的勇士扔進大泥潭。
巴圖姆咬牙分兵,命一半騎兵護送從城內出來的馬車,自己領著一半騎兵繼續在義軍的兵營中突進。
沒有倪文俊的指揮,北城外的這一萬義軍已經失去了抵擋的能力。他們想當初當流民時一樣,抱著腦袋被蒙古人舉著馬刀追的四散而逃。
巴圖姆正衝殺的起勁的時候,從西邊飛馳來一隊騎兵。
“倪”字旗幟在朝陽下閃著金光。
倪文俊看著眼前的場麵好半天才緩過勁來,蒙古人正在源源不斷的從南昌城裏湧出來,有騎兵也有步卒,而義軍已經潰不成軍。他懷疑自己就是把西城外所有的兵馬都調集過來,也無法挽迴成這場敗仗。
“吹號!”
“嗚嗚嗚……”號令兵在他身邊吹起號角。
混亂的義軍立刻發現了希望所在,往西邊湧過來。就是天王老子也無法在頃刻間把這些混亂的士卒重新組織成完整的隊列,倪文俊讓親兵舉著大旗衝出去城,引導潰兵逃亡的方向,
遠處可以看見從西城來救援的兵馬的旗幟了,倪文俊不能讓潰兵迎著援軍衝過去。
正在衝殺中的巴圖姆發現西邊的動靜,蒙古騎兵停下腳步,與倪文俊遙遙相望。高高豎起的“倪”字大旗表示了站在那裏的是誰,巴圖姆心中天人交戰,想著是否要突襲賊首。擊潰萬軍不如斬殺一將,他攥緊手中的彎刀,許久後渾身緊繃的肌肉放鬆下來,他放棄了。
昨日在西門城牆上,他已經與倪文俊交過手,他沒有擊殺倪文俊的信心。
源源不斷人群從狹窄的城門往外湧,城內的色目人和蒙古人此刻都已經發現了官兵正在突圍逃跑,誰也安定不住,爭先恐後往北門跑。官兵守住通往北門的街道,在城內兵馬撤出南昌之前,不許百姓阻住道路。他們的亮著懾人的彎刀,會毫不猶豫的砍在胡亂逃竄的百姓的脖子上,無論他們是漢人、色目人……還是蒙古人。
“求援!”倪文俊緊咬著嘴唇,艱難的吐出兩個字,“向張寬仁求援,寬撤不花要逃走了!”這對他是極其折損顏麵的事情,他不是在擔心寬撤不花逃走,他怕蒙古騎兵忽然調轉方向,把他的部眾殺個七零八落。
戰鼓和號角在戰場此起彼伏,隻有非常冷靜的人才能分辨出哪是自家人發出的號令。
義軍在倪文俊的大旗下重新聚集,安撫驚魂未定的心。西城援軍到了,跟在倪文俊身後向一片狼藉的兵營進發。
蒙古人停止了追殺,重新聚集兵馬,城門太狹窄,城內的兵馬還沒有完全撤出來。兵馬之後,還有蒙古人和色目人的百姓。
倪文俊和巴圖姆緩緩靠近,他們都謹慎的保持兵馬的陣型,不敢冒然發動衝鋒。因為誰也承受不了被擊敗的後果。
求援的信使用馬鞭子在戰馬身上抽出一條條鞭痕,在倪文俊這樣的人身邊呆久了,無法避免的會性子變得暴戾。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信使拐過城牆的角,發現眼前一片紅雲。鋪天蓋地的紮著紅色頭巾的步卒正在排著整齊的隊列前進,最前端的紅雲已經浸入到一片亂石堆的城牆裏。
紅巾軍已經出動了。戰場局勢緊急,但張寬仁指揮的兵馬就像他這個人,永遠都是那麽一副鎮定自若的模樣。
“張將軍在哪裏?”信使衝到最近處的紅巾軍身邊大聲喊,“我奉倪元帥之命想張將軍求援。”
百夫長仰著頭打量了他一番,指向中軍方向,“那裏!”然後繼續低著頭前行。
外圍的巡邏的士卒過來把信使領到中軍,向張寬仁說明來意。
張寬仁指向正在前行的兵馬道:“你迴去稟告倪元帥,紅巾軍已經出動了,我們將很快攻入南昌城內,周才德會率騎兵去北城馳援。”
“遵命!”信使低著頭掩飾臉上的憤憤不平。他追隨倪文俊很久了,耳須目染知道紅巾軍與江北義軍在攻打南昌城的戰爭中的競爭。紅巾軍趁江北義軍被官兵偷襲的機會殺入城內,讓他覺得非常不痛快。江北義軍死了那麽多人,說好的屠城估計也沒有了。
但這裏沒有他發泄的東西,他抱拳告退,騎著傷痕累累的戰馬往北城退去。
張寬仁隨即傳令,讓周才德率領三千騎兵前往西城戰場。鄭晟一直很重視騎兵,紅巾軍在擊敗佛家奴的兵馬後俘獲戰馬,紅巾軍的騎兵實力要遠勝過成軍不久的江北義軍。
奔騰的騎兵消失在城牆的拐角時,紅巾軍步卒已經突破了那片廢墟,殺入南昌城內。但戰鬥遠沒有結束,紅巾軍屠殺蒙古人的兇名遠傳,倪文俊昨日在西城外公然成宣稱屠殺城內所有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已經在南昌場內宣揚開。
這座城裏幾乎聚集了江西行省所有想找個依靠的一等人和二等人,威順王拋棄他們後,他們不得不做殊死的掙紮。
殺入城內的紅巾軍遇到強烈的抵抗,每占領一條街道都會留下無數屍體。
張寬仁很快發現了不對,按照鄭晟對他的說法,當今聖教紅巾軍依舊成要保持對蒙古人的仇恨,但對色目人已經在區別對待。對於不做抵抗的色目人不能無差別的屠殺,否則隻會讓紅巾軍的敵人越來越強大。
“傳令,色目人投降免死!”
他隻說免死,但他知道在羅霄山他的銅礦裏勞作的色目人境況有多悲慘。
按照聖教的規定,色目人戰俘在礦山裏服役五年後可以被釋放,但七成的人無法活夠五年。戰俘裏有特別能力的人可以得到赦免,如最近於家就從戰俘裏挑出了幾十個會打製武器的匠工。還有就是少數如穆爾西那樣幸運的人。
但這僅限於戰俘,鄭晟已經下令軍中士卒嚴禁屠殺百姓,除了蒙古人。色目人的富商和平民不要擔心會死在戰爭中,但他們會被紅巾軍以各種罪名罰沒財產,對許多人來說,這與殺了他們沒什麽區別。
傳來兵帶著張寬仁的許諾進入南昌城,讓城內激烈的戰鬥緩和了些。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但足以讓三分之一的人不再拚死抵抗。
正午時分,紅巾軍攻到府衙附近,那裏還有不少要為朝廷盡忠的人在做殊死抵抗。
張寬仁進入城內,紅巾軍已經在大半個城市張榜安民,士卒所到之處隻要沒有抵抗秋毫無犯。他來到府衙前,才驚訝的發現,還堅持不投降求死的人竟然有一半是漢人。
——漢人的官員和漢人的士卒。
他很少有厭惡的情緒,總認為這世上發生的事情,即使不合他的心意,但總有其發生的原因。就像鄭晟逼著他叔叔死,就像漢人淪為第四等人。人有恐懼,有私欲,有貪婪,但最可恨的是愚蠢,令人惡心的愚蠢。
此刻,看著與自己長著同樣麵孔的人喊著讓人無法理解的正氣凜然的口號,深深的厭惡占據了他整個腦子。
“殺了他們,燒毀這座府衙!”一向待人寬厚的張寬仁下達了這樣的命令後,轉身離去。
小鷹舉起右手:“殺了他們,燒毀府衙。”
南昌城內沒多少抵抗了,大批像跟著官兵逃跑的蒙古人和色目人被堵在北門外。那裏的戰鬥也已經結束了,寬撤不花的目的是逃走,根本沒有與義軍死戰的決心。
周才德率領紅巾軍的騎兵正在追擊斷後的巴圖姆。蒙古人在戰場再次遇見了擊敗過他們的軍隊,威順王已經逃離的看不見背影了,他們無心戀戰,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