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裏的口哨聲越來越急,毛三思在用尖銳的聲調表示,絕不能讓一個官兵逃走。


    宗主對筆架山周邊的近萬官兵布下天羅地網,不惜把所以的護教武士都派出來,就是為了截斷下坪與筆架山之間的聯係。或許是官兵太大意,或許是官兵已無戰意,都在等著下令撤出羅霄山的那一刻。


    這一個月來,斥候們發現了一個大秘密,筆架山上官兵的口糧竟然是沒隔六七天從下坪裏運來一次。


    佛家奴有無數個理由這麽做,山路艱難不好走,袁州官府征集的民夫不足,官兵可能隨時放棄筆架山……


    但不幸的是,紅巾軍發現了這個漏洞。


    如果能阻斷下坪和筆架山之間的聯係,至少可以耽誤兩三天。之後紅巾軍再堅守住從下坪通往筆架山的道路四五天,駐守在筆架山周邊的官兵糧食消耗幹淨後,就等著被甕中捉鱉了。


    色目人在山道上全力逃走,百夫長沒有下令接戰,他們扔掉了身上所有負重,包括彎刀。


    樹木往後急退,大胡子跑起來像頭牛,眼睜睜看著部下一個個超越自己。他太笨了,打仗是個好手,但跑幾步兩條腿僵硬的像兩根木頭樁子。


    一支利箭從身後飛出來,射中了他身前一個兵丁的後背。那人慘叫一聲撲倒在地,大胡子腳下禁不住一慢。他忽然停下腳步,朝後方追兵跪下:“好漢饒命,我阿布拉欣投降了。”


    豐富的戰場經驗再次起了關鍵的作用,根據他的判斷,他這一百個部下沒幾個能逃出紅巾賊的追殺。山民們赤著腳在荊棘從裏奔走就像蒙古人在草原上賽馬。


    一個頭紮紅巾的漢子衝過來,手中的弓背狠狠的砸在他的腦袋上。他趴在地上摔了個狗啃泥,漢子沒理睬他繼續往前追擊。


    半個時辰後,他的部下一個個被押送迴來。


    當看見跟在隊伍最後穆爾西的身影,大胡子頹然的歎了口氣。連這個一有風吹草動就跑的像個兔子似的小夥子都沒逃掉,他的部下應該非死即被俘。


    毛大站在山坡上看俘虜被押迴來。


    毛三思從山腳走上來,在他身邊小聲埋怨,“大哥,你太不小心了,如果讓他們跑了,我們至少要提前一天遭遇官兵的圍攻。”


    “沒想到後麵的人來的這麽快。”毛大抱著雙拳。他今日伏擊了兩個百人隊了,下坪寨很少一天之內派出這麽多送糧食的隊伍。他確實大意了。


    毛三思提醒:“他們不是押送糧食的,我們沒有從他們那裏搜到一粒粟米。”


    “那他們來做什麽?難道佛家奴還有往筆架山調兵?”毛大稍感驚詫。


    “把他們叫過來問一問便知道了,”毛三思對著護教武士招手下令,“把那個大胡子押過來。”


    阿布拉欣聽見了他的聲音,在心中暗罵。他在逃走前就脫掉了百夫長的官服,不知是誰把他給出賣了。兩個紅巾軍士卒揪著他的肩膀,把他拖到毛三思麵前。他雙膝跪地,連磕了幾個頭求饒,“好漢饒命,我從來沒殺過一個漢人。”


    這個色目人與眾不同,往日見到被俘的官兵總會習慣性色厲內荏的故作強硬,今日這個大胡子長相雖然兇惡,但一點骨氣也沒有。


    毛三思用鄙視的眼神瞥了他一眼,“你們不是押送糧食和兵器,往筆架山做什麽,是佛家奴想要往筆架山調兵嗎?”


    “不是,”阿布拉欣竹筒倒豆子,知道什麽說什麽,“我們奉命去筆架山換迴蒙古人。山裏太苦了,入山以來所有人腳底都磨了泡,晚上也睡不好覺,蒙古人在鬧事要撤兵,佛家奴隻能把我們色目人調集到筆架山把蒙古人替換迴下坪。”


    毛三思與毛大交換了一個眼神,嘲笑道:“你們色目人還真是苦命啊。”


    “是啊,我們根本不想來羅霄山。蒙古人欺壓我們就像欺壓南人一樣,”大胡子抬頭看毛三思的眼色,“好漢是想困死筆架山的守軍嗎,那裏有一大半是色目人,他們不想為蒙古人拚命啊,到時候小人可以為好漢去勸降。”


    毛大冷哼了一聲,“帶走。”他不喜歡油嘴滑舌話多的人,紅巾軍裏沒有色目人和蒙古人,在他看來也絕不會吸收蒙古人和色目人。他扭頭看三弟,遲疑著說:“我們攜帶的糧食不多,藏式暫時又不迴去,這些人留著沒用,不如殺了。”


    大胡子聽到清楚禁不住打了個寒顫,“今日決定投降這是蠢到家了。”


    正在他心驚膽戰時,毛三思出言阻止:“大哥,宗主禁止殺俘,你我是宗主身邊的人,做事更要小心。”鄭晟給他的名字後麵加了個“思”字後,他確實長進了許多。


    毛大點了點頭。


    一隊隊紅巾軍士卒從山腳下鑽入叢林,山裏有許多條外人不清楚的小路。他們自幼生長在羅霄山裏,輕而易舉的避開了官兵的耳目鑽到筆架山後,這座山坳是他們選定的戰場。這裏地勢不算特別險要,但道路狹窄,再多的兵力在這裏也無法鋪展開。毛大帶來了兩千兵士卒,再加上毛三思的三百的護教武士,他們堅信能把官兵困到山窮水盡。


    大胡子和一幹部下被捆在一起押送進入一道山溝裏,四周是遮住天空的大樹,山溝裏陰森森的,一個紅巾軍頭目警告:“如果發現有一人逃跑,我米會殺兩個人作為懲罰。”


    一個時辰後,山坳裏恢複了靜悄悄的狀態,明天還會有官兵從這裏經過前往筆架山,他們會繼續張好網,直到最大的那條魚衝過來。


    六十裏山路外,赤旗飄蕩如紅色的雲彩。


    鄭晟親自領軍,彭文彬、王文才、楊和同和張寬仁集聚紅巾軍和新加入明尊弟子兩萬人向筆架山方向進軍。戰場是最好的老師,經過大半年的磨煉,原本老實巴交的山民一個個蛻變成的悍卒。


    彭文彬部為先鋒,筆架山是他的老巢,這是他主動向鄭晟請令求來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火君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老的考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老的考拉並收藏鐵火君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