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之後,各家土寨使者返迴,表麵上對紅巾軍敞開大門。
袁州非富庶之地,鄭晟的仁慈也僅限於羅霄山周邊。張金寶與王文才各自率領部眾向附近的縣城去搶掠錢糧物資。紅巾軍不搶窮人,從窮人身上也搶不到多少東西。凡是紅巾軍走到的地方,各村寨地主豪強要麽乖乖的上繳錢糧保平安,否則等待他們的將是悲慘的命運。
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向南昌,大元江西行省達魯花赤古麻吉自借到袁州賽罕送來的告急文書後,憤怒的無可複加。
這些日子天氣非常炎熱,江西行省的官兵聚集在南昌,想過些日子再出兵,沒想到事情崩壞的這一步。古麻吉原本想把這件事當做前次彌勒教在袁州作亂一般處理,隻要官兵能迅速鎮壓亂黨,朝廷便沒有心思追究。如今天下民亂四起,如果各地的民亂急報都送往宰相乃至皇帝的案頭,他們估計睡不好覺。
各地民變可大可小,大小的標準便是看當地的官府能不能迅速鎮壓下去。如賽罕和滿都拉圖在袁州殺戮的彌勒教信徒足有數萬人,但隻要平息了叛亂,沒給江西行省和朝廷惹來麻煩,就算他在這裏殺幾十萬人,也不會有人來尋他們的過錯。
在當朝蒙古人眼裏,南人不算是人,殺的再多也不算過錯。
過幾日便是中秋,前日下了一場下雨,炎熱的天氣稍作好轉。
兩個圓餅臉的蒙古人和兩個卷發碧眼的色目人走進江西行省達魯花赤的府邸。江西行省達魯花赤的府邸可比袁州賽罕家的府邸氣派多了,門口的兩個石獅子足有一人高,門口的侍衛膀粗腰圓,全部是蒙古人。
四個人在門口簡單說了幾句話,最後由一個右臉上長了大痣的蒙古人和一個色目人走在前麵,餘下兩個身份稍低的人跟在後麵。
四人進門後被守衛攔住道路,安排在會客房歇息。等了好一會後,府邸裏麵出來一個身披盔甲的武士,行禮道:“脫裏不花將軍,達魯花赤大人召見。”
右臉長痣的蒙古人起身迴禮,他的身份比這個武士高的多,但神情沒有半分倨傲。
其他三人跟著站起來,那武士又拱手道:“達魯花赤大人說隻召見脫裏不花大人一人。”
那個蒙古人倒是沒什麽,兩個色目人禁不住露出失望之色。
脫裏不花迴頭安撫為首的色目人道:“哈不利,大人找我們來無非為了出兵之事,如今水師戰船都已經準備好了,糧草也裝入了船艙,出兵就在這幾日。”
哈不利點點頭,話雖這麽說,但能否見到達魯花赤大人,標誌著在軍中的地位。蒙古人打仗喜歡用勇猛的色目人探馬赤軍,但真正信任的還是每蒙古人自己。他想起自己曾經的部將畏兀兒,算得上是一等一的猛將,怎麽就被造反的亂民打敗俘虜了。
武士在前引路,領著脫裏不花穿過兩座精致的院子。
江西行省達魯花赤的府邸從外麵看像一座威嚴的軍營,但走到裏麵的中心位置,才發現這裏布置的像江南的園林。
不時有個頭不高,身穿彩衣的侍女在迴廊中穿過。江西官場上的人都知道,古麻吉喜歡南女,尤其是那種身材較小精致的南女。江西各地的官吏、定居在南昌的色目人富商每搜尋民間嬌小的絕色女子送入古麻吉的府上。他看的順眼的女人便留下來侍寢,看不上便留作侍女。
脫裏不花還知道古麻吉送侍女給部將的習慣,當部下立功了,或者是覺得某個侍妾膩了,便把女人賞賜給部將。他一路目不斜視,古麻吉很器重他,命他為領兵征伐袁州亂民的統帥,他可不想兵馬未行,先撿了個女人迴家。
一座假山擋住視線,前麵有交談的聲音傳出來。
武士領著脫裏不花若過去,正前方是一個偌大的池塘,一條曲折石橋通向池塘正中,那裏修建了一個涼亭,正處於水麵上方。
腳下的池塘水清澈見底,能見到幾條紅色的鯉魚遊蕩在荷葉的陰涼下。
涼亭中坐著三個人,一個梳著滿頭小辮子的蒙古人和兩個嬌小的女人。
見到脫裏不花從假山邊顯出身來,那蒙古人肥碩的屁股轉了個位置,從石椅上站起來,圓圓的肚子往前凸起。就他這模樣,視線往下絕對看不見腳尖,“脫裏不花,你來到很快。”
“大人召喚,末將豈敢耽誤。”脫裏不花在涼亭外下跪行禮。
“確實不能耽誤了,”古麻吉摸了摸圓滾滾的肚皮,“這幾日天氣炎熱稍緩,我看日子也差不多了,再往後應該不會再有酷熱,紅巾賊在袁州周邊四處侵擾,如果再不平定民亂,我這個達魯花赤隻怕是坐不穩當。”
“大人言重了,一群妖人亂黨,怎能惹的大人不安,真是死罪。”
“哼哼,”古麻吉哼哼了一聲,從袍子的口袋掏出一張紙片遞給候在身邊的女子,道:“念。”
那女子接在手中,張口開始念:“……天下漢人南人同出一源,怎能甘心為茹毛啖血的野人為奴,頭可斷,不可生為第四等人,……”那女人聲音啥時好聽,如林中黃鶯的叫聲一般悅耳。一篇氣勢如虹,能激蕩的人熱血沸騰的檄文從她嘴裏念出來,倒像是一首詞牌曲子。
脫裏不花越聽臉色越是凝重。
檄文很長,讀到一大半的位置,古麻吉喝道:“停。”
那女人的聲音戛然而止,低著頭不敢看這兩人。
“金玲,你是南人啊?”
那女子聽古麻吉問她,小聲道:“是。”
“你讀過詩書,通曉曲律,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如何?”
金玲停了片刻,方才用顫抖的聲音迴答:“此文大逆不道,粗鄙不堪,聽了會汙耳朵,讀了會髒嘴巴。”她雖然深得古麻吉寵愛,但深知迴答這個問題稍有不慎,便可能為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你不是南人嗎?你怎麽會對這篇檄文毫無感覺。”古麻吉的聲音陰森,聽在耳朵裏就像一條蛇從肌膚上溜過,“你聽說過鄭晟這個名字嗎?”
“鄭晟?沒有聽說過!”金玲搖頭:“這些話語是蠱惑人心的手段,奴婢跟在大人身邊,能得大人的賞識,又怎麽會被妖人所惑。”她拜佛祖,信奉彌勒佛,聽說過彭祖師的名聲,確實不知道鄭晟。
金玲隻想把自己撇幹淨,但沒想到自己觸及到了主人敏感的神經。
“聽見沒有,聽見沒有!”古麻吉指著金玲朝脫裏不花大叫:“她是個女人,在我身邊享盡榮華富貴,吃最美味的飯菜,穿皮毛綢緞,當然不會為妖人迷惑,但那些賤民呢?那些吃不飽飯的賤民聽說了這篇檄文後會怎麽做?”
脫裏不花躬身拱手:“末將之前以為羅霄山隻是一群賤民造反,現在才知道原來是我大元的心腹之患。”
站在一邊大氣也不敢出的金玲驚呆了,沒想到蒙古人給了那群羅霄山裏的亂黨這麽高的評價。
古麻吉坐下:“你終於明白了,幾天前我在唾罵賽罕和畏兀兒怎麽能被一群亂黨打敗,後來有人給我送來了這張紙,然後我就全明白了。他們不是彌勒教,他們是……南人中的亡命之徒。”
清風習習,吹起水麵的漣漪,碧綠的荷葉在水麵搖蕩,其中隱藏著幾個嬌豔的荷花骨朵,呆在這座水麵上的亭子裏感受不到一點暑意。
古麻吉示意脫裏不花站到自己身邊來:“脫裏不花,我把南昌一半的兵馬交給你,你務必要把那群亂黨斬草除根。”
“斬草除根?”
“是的,紅巾賊打敗了袁州的精騎,打敗了探馬赤軍,他們的勢力成長的飛快。妖人四處傳播妖言,袁州的南人已經被這種汙穢的想法迷惑,那裏的人……就像染了天花,無論走到何處都能傳染上一大片南人,所以,”古麻吉用力一揮手,“像我的祖先們一樣,殺光所有可能對我們有威脅的人。”
脫裏不花明白了,拱手道:“遵命!”不知怎麽的,他覺得古麻吉話裏透著一絲絲恐懼。隻有一絲絲,天之驕子蒙古人怎麽會恐懼第四等賤民,那一絲絲也不該有。
近年來,長江以南的民變太多了,就像一個個細小的泉眼,一旦匯集成一條大河,將是朝廷的心腹大患。那些亂民舉事後要麽為了活下去四處搶掠錢財糧食,要麽躲進山裏當盜賊,從未引發朝廷的重視。
從未有人如鄭晟這樣發出令人正聾發聵的喊聲:“我們南人不是第四等人,我們要驅除韃虜,建立一個漢人的帝國。”
無論滿都拉圖還是古麻吉,蒙古人中目光長遠的人看到這篇檄文後,本能的覺察到了紅巾軍對蒙古人統治的威脅。
鄭晟的名號隨著他的檄文在各地流傳,與此同時,彭黨不遺餘力的讓教眾宣傳他的名號,同時宣告他是彭祖師的弟子。在紅巾軍尚未取得足夠強大到實力時,鄭晟的名號開始在天下流傳。
袁州非富庶之地,鄭晟的仁慈也僅限於羅霄山周邊。張金寶與王文才各自率領部眾向附近的縣城去搶掠錢糧物資。紅巾軍不搶窮人,從窮人身上也搶不到多少東西。凡是紅巾軍走到的地方,各村寨地主豪強要麽乖乖的上繳錢糧保平安,否則等待他們的將是悲慘的命運。
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向南昌,大元江西行省達魯花赤古麻吉自借到袁州賽罕送來的告急文書後,憤怒的無可複加。
這些日子天氣非常炎熱,江西行省的官兵聚集在南昌,想過些日子再出兵,沒想到事情崩壞的這一步。古麻吉原本想把這件事當做前次彌勒教在袁州作亂一般處理,隻要官兵能迅速鎮壓亂黨,朝廷便沒有心思追究。如今天下民亂四起,如果各地的民亂急報都送往宰相乃至皇帝的案頭,他們估計睡不好覺。
各地民變可大可小,大小的標準便是看當地的官府能不能迅速鎮壓下去。如賽罕和滿都拉圖在袁州殺戮的彌勒教信徒足有數萬人,但隻要平息了叛亂,沒給江西行省和朝廷惹來麻煩,就算他在這裏殺幾十萬人,也不會有人來尋他們的過錯。
在當朝蒙古人眼裏,南人不算是人,殺的再多也不算過錯。
過幾日便是中秋,前日下了一場下雨,炎熱的天氣稍作好轉。
兩個圓餅臉的蒙古人和兩個卷發碧眼的色目人走進江西行省達魯花赤的府邸。江西行省達魯花赤的府邸可比袁州賽罕家的府邸氣派多了,門口的兩個石獅子足有一人高,門口的侍衛膀粗腰圓,全部是蒙古人。
四個人在門口簡單說了幾句話,最後由一個右臉上長了大痣的蒙古人和一個色目人走在前麵,餘下兩個身份稍低的人跟在後麵。
四人進門後被守衛攔住道路,安排在會客房歇息。等了好一會後,府邸裏麵出來一個身披盔甲的武士,行禮道:“脫裏不花將軍,達魯花赤大人召見。”
右臉長痣的蒙古人起身迴禮,他的身份比這個武士高的多,但神情沒有半分倨傲。
其他三人跟著站起來,那武士又拱手道:“達魯花赤大人說隻召見脫裏不花大人一人。”
那個蒙古人倒是沒什麽,兩個色目人禁不住露出失望之色。
脫裏不花迴頭安撫為首的色目人道:“哈不利,大人找我們來無非為了出兵之事,如今水師戰船都已經準備好了,糧草也裝入了船艙,出兵就在這幾日。”
哈不利點點頭,話雖這麽說,但能否見到達魯花赤大人,標誌著在軍中的地位。蒙古人打仗喜歡用勇猛的色目人探馬赤軍,但真正信任的還是每蒙古人自己。他想起自己曾經的部將畏兀兒,算得上是一等一的猛將,怎麽就被造反的亂民打敗俘虜了。
武士在前引路,領著脫裏不花穿過兩座精致的院子。
江西行省達魯花赤的府邸從外麵看像一座威嚴的軍營,但走到裏麵的中心位置,才發現這裏布置的像江南的園林。
不時有個頭不高,身穿彩衣的侍女在迴廊中穿過。江西官場上的人都知道,古麻吉喜歡南女,尤其是那種身材較小精致的南女。江西各地的官吏、定居在南昌的色目人富商每搜尋民間嬌小的絕色女子送入古麻吉的府上。他看的順眼的女人便留下來侍寢,看不上便留作侍女。
脫裏不花還知道古麻吉送侍女給部將的習慣,當部下立功了,或者是覺得某個侍妾膩了,便把女人賞賜給部將。他一路目不斜視,古麻吉很器重他,命他為領兵征伐袁州亂民的統帥,他可不想兵馬未行,先撿了個女人迴家。
一座假山擋住視線,前麵有交談的聲音傳出來。
武士領著脫裏不花若過去,正前方是一個偌大的池塘,一條曲折石橋通向池塘正中,那裏修建了一個涼亭,正處於水麵上方。
腳下的池塘水清澈見底,能見到幾條紅色的鯉魚遊蕩在荷葉的陰涼下。
涼亭中坐著三個人,一個梳著滿頭小辮子的蒙古人和兩個嬌小的女人。
見到脫裏不花從假山邊顯出身來,那蒙古人肥碩的屁股轉了個位置,從石椅上站起來,圓圓的肚子往前凸起。就他這模樣,視線往下絕對看不見腳尖,“脫裏不花,你來到很快。”
“大人召喚,末將豈敢耽誤。”脫裏不花在涼亭外下跪行禮。
“確實不能耽誤了,”古麻吉摸了摸圓滾滾的肚皮,“這幾日天氣炎熱稍緩,我看日子也差不多了,再往後應該不會再有酷熱,紅巾賊在袁州周邊四處侵擾,如果再不平定民亂,我這個達魯花赤隻怕是坐不穩當。”
“大人言重了,一群妖人亂黨,怎能惹的大人不安,真是死罪。”
“哼哼,”古麻吉哼哼了一聲,從袍子的口袋掏出一張紙片遞給候在身邊的女子,道:“念。”
那女子接在手中,張口開始念:“……天下漢人南人同出一源,怎能甘心為茹毛啖血的野人為奴,頭可斷,不可生為第四等人,……”那女人聲音啥時好聽,如林中黃鶯的叫聲一般悅耳。一篇氣勢如虹,能激蕩的人熱血沸騰的檄文從她嘴裏念出來,倒像是一首詞牌曲子。
脫裏不花越聽臉色越是凝重。
檄文很長,讀到一大半的位置,古麻吉喝道:“停。”
那女人的聲音戛然而止,低著頭不敢看這兩人。
“金玲,你是南人啊?”
那女子聽古麻吉問她,小聲道:“是。”
“你讀過詩書,通曉曲律,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如何?”
金玲停了片刻,方才用顫抖的聲音迴答:“此文大逆不道,粗鄙不堪,聽了會汙耳朵,讀了會髒嘴巴。”她雖然深得古麻吉寵愛,但深知迴答這個問題稍有不慎,便可能為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你不是南人嗎?你怎麽會對這篇檄文毫無感覺。”古麻吉的聲音陰森,聽在耳朵裏就像一條蛇從肌膚上溜過,“你聽說過鄭晟這個名字嗎?”
“鄭晟?沒有聽說過!”金玲搖頭:“這些話語是蠱惑人心的手段,奴婢跟在大人身邊,能得大人的賞識,又怎麽會被妖人所惑。”她拜佛祖,信奉彌勒佛,聽說過彭祖師的名聲,確實不知道鄭晟。
金玲隻想把自己撇幹淨,但沒想到自己觸及到了主人敏感的神經。
“聽見沒有,聽見沒有!”古麻吉指著金玲朝脫裏不花大叫:“她是個女人,在我身邊享盡榮華富貴,吃最美味的飯菜,穿皮毛綢緞,當然不會為妖人迷惑,但那些賤民呢?那些吃不飽飯的賤民聽說了這篇檄文後會怎麽做?”
脫裏不花躬身拱手:“末將之前以為羅霄山隻是一群賤民造反,現在才知道原來是我大元的心腹之患。”
站在一邊大氣也不敢出的金玲驚呆了,沒想到蒙古人給了那群羅霄山裏的亂黨這麽高的評價。
古麻吉坐下:“你終於明白了,幾天前我在唾罵賽罕和畏兀兒怎麽能被一群亂黨打敗,後來有人給我送來了這張紙,然後我就全明白了。他們不是彌勒教,他們是……南人中的亡命之徒。”
清風習習,吹起水麵的漣漪,碧綠的荷葉在水麵搖蕩,其中隱藏著幾個嬌豔的荷花骨朵,呆在這座水麵上的亭子裏感受不到一點暑意。
古麻吉示意脫裏不花站到自己身邊來:“脫裏不花,我把南昌一半的兵馬交給你,你務必要把那群亂黨斬草除根。”
“斬草除根?”
“是的,紅巾賊打敗了袁州的精騎,打敗了探馬赤軍,他們的勢力成長的飛快。妖人四處傳播妖言,袁州的南人已經被這種汙穢的想法迷惑,那裏的人……就像染了天花,無論走到何處都能傳染上一大片南人,所以,”古麻吉用力一揮手,“像我的祖先們一樣,殺光所有可能對我們有威脅的人。”
脫裏不花明白了,拱手道:“遵命!”不知怎麽的,他覺得古麻吉話裏透著一絲絲恐懼。隻有一絲絲,天之驕子蒙古人怎麽會恐懼第四等賤民,那一絲絲也不該有。
近年來,長江以南的民變太多了,就像一個個細小的泉眼,一旦匯集成一條大河,將是朝廷的心腹大患。那些亂民舉事後要麽為了活下去四處搶掠錢財糧食,要麽躲進山裏當盜賊,從未引發朝廷的重視。
從未有人如鄭晟這樣發出令人正聾發聵的喊聲:“我們南人不是第四等人,我們要驅除韃虜,建立一個漢人的帝國。”
無論滿都拉圖還是古麻吉,蒙古人中目光長遠的人看到這篇檄文後,本能的覺察到了紅巾軍對蒙古人統治的威脅。
鄭晟的名號隨著他的檄文在各地流傳,與此同時,彭黨不遺餘力的讓教眾宣傳他的名號,同時宣告他是彭祖師的弟子。在紅巾軍尚未取得足夠強大到實力時,鄭晟的名號開始在天下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