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楊渥被這番變故打了個措手不及,但還不等他問明詳細,朱虔佑就派人來道,中軍遭遇敵軍。


    幸運的是,楊渥之前已經下達了提高警惕,轉為防守陣型的命令,所以麵對敵軍的來襲,中軍各部僅僅有些許騷動,隨即便在軍官們的嗬斥下迅速平息下去。


    來襲的敵軍僅僅隻有百餘騎兵,顯然是作為前鋒來的。


    他們衝到吳軍陣前後,本來打算發起突襲,但見吳軍已經有了準備,便在遠處停了下來。


    過了片刻後,十幾個騎兵彎弓搭箭向吳軍發起進攻。


    很顯然,這是敵軍的試探,若是吳軍出現慌亂,那麽其他敵軍也會一擁而上;反過來,若是吳軍表現沉穩,那麽敵軍最多也就損失十多個人。


    麵對這樣的試探,吳軍一方自然不客氣。


    一般來說騎兵用的弓箭射程都比不過步軍的弓弩,即便借著馬的速度,他們也要衝入吳軍弓弩射程之內才能對吳軍造成殺傷。


    結果,當他們衝過來時,隨著一聲令下,吳軍陣中一陣箭雨射出來,十多個騎兵直接倒下大半,剩下的也都慌不擇路的調轉馬頭準備逃跑。


    然而進來容易出去難,最終他們還是沒能逃出去。


    當中軍的將士輕易擊退了敵軍前鋒的試探後,楊渥這邊也從信使那裏了解清楚了後軍遭遇的變故。


    原來正當李德誠下令加快行軍速度時,與中軍靠攏時,上千敵軍騎兵突然從一旁的山坡後麵殺了出來,勢不可擋的衝入毫無防備的吳軍陣中。


    李德成見了大驚失色,連忙下令收攏軍隊,準備應對騎兵衝鋒。


    然而因為他不久之前剛剛下達過讓大軍加速行軍的命令,此刻突然更改命令,各部將士一時間反而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結果錯過了最佳的應對時機。


    更可怕的是,後麵的軍隊那時候還在執行之前那道命令,也就是加快行軍速度,他們根本不知道前方到底發生了什麽;而前方的軍隊卻正在拚命的收攏陣型,以擴大縱深,抵擋騎兵的衝擊。


    結果,在敵軍騎兵的衝殺下,整個後軍都陷入混亂之中。


    而就在這時候,又有大批敵軍步兵衝殺過來,那些敵軍各個兇悍異常,衝鋒起來勢不可擋,似乎根本不把自己的性命當一迴事。


    在這支後來衝殺出來的步軍的絞殺下,後軍徹底失去控製。


    聽完整個過程後,楊渥反而冷靜下來。


    此時的局勢毫無疑問已經危急到了極點,但他深知越是在此時就越不能慌亂,否則隻會給敵軍可趁之機。


    他沙啞著嗓音問道:“你可知道對後軍發起突襲的敵軍到底有多少兵力?他們具體是哪部敵軍可曾探明嗎?”


    信使咽了口唾沫,艱難答道:“敵軍兵力不算太多,應該不到萬人,李德誠將軍說,應該是當初楊師厚建立的銀槍效節軍。”


    說到這,他急不可耐的道:“大王,後軍雖然亂了,但主力還在,還請大王急速發兵救援。”


    “救援的事先不急,你說敵軍是銀槍效節軍的?”楊渥擺了擺手,沉聲問道。


    “正是如此。”信使答道。


    楊渥聽了心中微沉,銀槍效節軍這支軍隊作為曾經楊師厚的親軍,其忠誠度如何且不說,但其戰力卻是毫無疑問的。


    畢竟後梁當初也是天下第一的大國,而其精銳將士都在楊師厚的麾下,之後楊師厚又從那些精兵裏麵精挑細選,給予優厚待遇,這才組成一支人數八千人的親軍,戰力可想而知。


    後軍遭到銀槍效節軍的突襲,如今陷入大亂之中,隻怕是難以指望得上。


    此時若是派兵支援的話,或許還能給他們爭取一點時間,讓他們從混亂中恢複過來,從而抵擋住敵軍。


    但這個念頭剛剛出現在腦子裏,楊渥便將其排除了。


    “此時最重要的還是中軍,若是中軍尚在,那麽此戰還有得打,若是貿然分兵去支援後軍,一旦中軍遭到突襲,同樣顯然混亂中,那麽這一戰就徹底輸了。”


    他不禁有些慶幸,若是之前沒有及時下達命令讓朱虔佑改變陣型,提高警惕的話,說不定此時中軍也陷入了混亂。


    他心中沉吟起來:“此時敵情不明,必須先嚴防死守,就算行動保守一些也在所不惜。”


    他看了一眼信使,對身旁侍衛道:“派個人帶他下去休息,其他人隨孤來!駕!”說完,他一拉韁繩,調轉馬頭就向不遠處的一座山坡飛奔而去。


    這座山坡乃是附近地勢最高的地方,坡度不算很陡峭,地麵上有一些碎石,不利於騎兵奔馳。


    費了番力氣登上山坡後,楊渥極目遠眺,首先發現的便是遠處距離吳軍不到三裏地,一支大軍正在緩緩趕來,前鋒便是大約三千騎兵,密密麻麻,踩踏在地上發出震天的響聲。


    在騎兵之後,煙塵滾滾,看不清到底有多少敵軍,但楊渥估摸著至少應該有兩萬大軍。


    這時,又有信使飛速趕來,帶來前軍朱思勍部和行走在大軍最前方的柴克宏部的消息。


    柴克宏那邊在不久前就已經與敵軍大隊騎兵交上手,如今雙方正打得難解難分。


    因為距離相對較遠的緣故,柴克宏派來傳訊的信使直到此時才抵達。


    而朱思勍部同樣遭到敵軍的突襲,而且敵軍突襲的手法幾乎與突襲後軍的手法相同,也是以數百騎兵作為先導,大隊步兵跟隨其後發起進攻。


    好在,朱思勍應對沉穩,並沒有因為陡然遭遇變故而感到驚慌。


    在他的沉著應對下,目前前軍的局勢暫時還算穩定,不過短時間內也難以與中軍匯合了。


    得到這個消息後,楊渥總算鬆了口氣。


    朱思勍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在這關鍵時候頂住了敵軍的進攻。


    否則若是前軍也完了的話,那麽整個中軍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不僅會嚴重影響到大軍士氣,而且那樣一來敵軍就能肆無忌憚的集中兵力圍攻中軍,這對如今的局勢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你迴去告訴朱思勍將軍,讓他不必急著過來匯合,先防守好自己,再視情況做選擇,切不可急切。”楊渥對前來報信的信使說道。


    接著,他又接連下達命令:“傳令給柴克宏,讓他盡快擺脫敵軍的牽製,過來支援。”


    “派個信使去周將軍那裏,將這裏的局勢告訴他,讓他根據形勢自行做決斷。”


    如今大軍遭到突襲的地方距離楊劉南城還有近四十裏路程,再加上城中守軍的牽製,所以楊渥也沒指望周本能領軍前來救援。


    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楊柳劉那邊不要出差錯就好。


    而對平陰那裏,楊渥同樣也傳令過去,讓李簡盡快率領大軍趕來支援。


    等到一連串的命令下達完畢後,此時敵軍已經近到隻有兩三裏路程了,甚至敵軍前鋒有些跑得快的騎兵都快要進入吳軍弓箭的射程之內。


    見此情形,楊渥當機立斷,下令將三千羽林軍放在山坡上布防,命朱虔佑率領其餘大軍在山坡兩旁布下陣勢,進行防守。


    這個處山坡不僅是這附近的製高點,同時其周圍的環境還是非常適合防守。


    最重要的是,就在山坡下不遠處就有一條小河經過,這樣的話,他們現在有足夠糧草輜重,足以堅持三四天時間,附近又有水源,不必擔心飲水問題。


    也就是說,大軍駐守在這裏,即便短時間內陷入敵圍困也不必擔心。


    而三四天之後,平陰那邊李簡率領的大軍就算再怎麽慢也足夠過來解圍了。


    下定了堅守待援的決心後,楊渥當即下令砍刀倒山坡上的樹木,用來建造簡易的防禦工事。


    同時,這樣做的目的還有一個,那就是讓全軍將士能夠清楚的看到他,讓將士們知道自己並不是孤軍奮戰,他們的王正與他們一同抵禦敵軍。


    在下達完這些命令後,各部開始迅速行動起來後,楊渥這才有時間對跟在身旁的楊琰笑道:“琰兒,第一次經曆戰場就遇到如此危急的局勢,你心中怕不怕?”


    楊琰如今畢竟才十歲多一點,就算再怎麽聰慧,但畢竟還隻是個小孩。


    看到周圍氣氛如此凝重,又明白大軍如今麵臨的危險後,小家夥早就臉色發白,小手死死抓著韁繩,顯得非常緊張。


    不過在聽到楊渥的問話後,他卻勉強笑著答道:“與父王在一起,孩兒一點都不怕。”


    楊渥“哈哈”大笑起來:“好,很好!晉軍這一次的確是打了咱們一個措手不及,若不是咱們及時做出應對,調整了陣型,隻怕大軍此刻就危急了。”


    他看了一眼周圍的侍衛和羽林軍的眾多將士們,大聲說道:“不過,現在敵軍的圖謀已經徹底失敗了,孤能預料,接下來他們必定無法攻破咱們的防線。而隻要咱們能夠堅守下去,等到平陰的援軍趕到,敵軍就會進退不得,到時候必定淪為我軍的階下之囚!”


    他故意提高聲音,盡量讓周圍將士都能聽到他的話,目的自然是為了安撫軍心,讓將士們都知道隻要他們堅守下去,最終取勝的必然是他們。


    不過楊渥說的倒也不全是虛言,事實上,他所說的基本上都屬實。


    李存勖此次突襲吳軍,可以說完全是畢其功於一役的冒險之舉。


    如今黃河沿線再度被吳軍水軍封鎖起來,而晉軍匆忙渡河,攜帶的糧草輜重又不多,若是不能迅速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等吳軍緩過勁來後,他們就要麵臨兵力占絕對優勢的吳軍的圍攻。


    甚至到時候吳軍都不需要主動發起進攻,隻需要將晉軍圍困起來,過上幾天,等晉軍糧草耗盡,他們自行就要土奔瓦解了。


    總之,前途是光明的,勝利的希望就在前方招手。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他們必須在這裏擋住晉軍的進攻,否則一旦防線被攻破,局勢就難以收拾了。


    楊琰顯然也明白楊渥的打算,他配合的說道:“父親,那麽咱們能擋住敵軍的進攻嗎?”


    楊渥毫不遲疑的答道:“當然可以。敵軍雖然強大,但我江淮男兒同樣驍勇善戰。當年咱們的地盤不過淮南一隅之地,兵力不過十餘萬人,每年的錢糧不過勉強敷用而已。”


    “但現在呢?咱們已經是天下最強的,即便是曾經的大梁國,如今還不是被咱們消滅了?至於其他梟雄,錢鏐、馬殷、危全諷、王審知等等,更是一個個被咱們江淮男兒給打得屁滾尿流。”


    “如今敵軍的兵力並不比咱們多,而咱們隻需要堅守一段時間,等待援軍一到便能奠定勝局;難道說咱們連抵擋晉軍一段時間都做不到嗎?”


    眾多將士聽了頓時神色一振。


    是啊,他們以前是那麽弱小,但卻從來沒怕過誰來。


    這些年的東征西討,更是擊敗了一個個強大的對手,雖然不能說打遍天下無敵手,但總體而言,吳軍對外的戰爭還是勝多敗少。


    這麽多的勝利早就將吳軍的心氣養得足足的,大有不可一世的氣概。


    而之前眾將士不過是被晉軍來勢洶洶的氣勢給嚇到了,尤其是聽說後軍遭到突襲,如今已經陷入大亂後,將士們心中難免有些慌亂。


    但現在被楊渥這麽一說,曾經的輝煌又讓他們想起來,晉軍雖然強,但自己也不是吃素的。


    這麽一想,吳軍的士氣頓時高漲起來,臉上尚存的一些慌亂也頓時蕩然無存,一個個都在軍官們的號令下開始為即將開始的大戰做準備。


    楊渥見了頓時滿意的點了點頭,他知道如今士氣已經恢複了一些,不過要說此戰真的沒有問題了,那卻為時尚早。


    畢竟吳軍一方的士氣雖高,但經過了後軍被突襲這一悶棍後,多少還是會受些影響。


    與此同時,晉軍一方的士氣肯定會有所增益。


    更重要的是,吳軍還有退路可走,而晉軍一方則真的是破水沉舟、背水一戰了,若是他們不能取得勝利,他們必將死無葬生之地。


    在這種情況下,晉軍必然爆發出極大的熱情,其戰力必然超出想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國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國軍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國軍棋並收藏南國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