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背誦軍紀
這個時代的軍職真是混亂,楊渥自己是‘牙內諸軍使’,被人稱作指揮;他手下的範思從和陳璠也是營指揮;每個營下麵設有左右兩廂也各設了一個指揮。這上上下下的都是指揮,搞得楊渥也是頭痛不已。
此刻,站在校場前,看著眼前著整整五百名精銳,楊渥一時間也是激動不已。
“這或許就是我以後起家的依靠了。從今天起,我不再是一介白丁,我也有了自己的部屬,雖然人數才五百人,比起其他將軍手下動輒數千上萬的軍隊差了太多,但這是我的軍隊,隻屬於我一個人的軍隊!”
好在,雖然開始王茂章一開始在總人數和精銳士兵的數量上打了個折扣,但此刻場上的這五百人卻是真的能算精銳了。他們不僅年富力強,而且手中兵器,身上甲胄都配套得很齊全,站在那裏就有一種彪悍的氣勢散發出來。
“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就是吳王的長子,楊渥!我的父親讓我來指揮你們,所以,從今天起,你們就是我的士兵了。隻要你們聽從命令,勇於戰鬥,將來升官發財也不是不可能……”
楊渥洋洋灑灑的講了半天,然而場上士兵們卻是三三兩兩的相互交談,似乎沒怎麽把楊渥這個指揮放在眼中。
“公子,軍中這些莽漢都是些亡命之徒,隻要給足糧餉他們就會賣命。您沒必要跟他們多說,隻要說明您不會克扣他們的俸祿,他們就會很高興了。”朱思勍用很小的聲音提醒到。
……
楊渥也是很無語,不過他也是明白過來了,麵前的這些家夥,根本就沒有升官發財的想法。對他們來說,當兵吃糧才是最重要的,誰給他們發糧餉,他們就聽從誰的命令。至於其他的,根本沒必要和他們廢話。
一時間楊渥也沒了講話的興致,草草交代幾句後便下令解散。
因為人數隻有一營500人,先前準備的編製情況也不能用了。
“朱將軍,我先前還以為有一都千人,準備讓你來做都頭的,讓範將軍和陳將軍作兩營的指揮,如今卻是隻好委屈你們了。我打算讓範思從做營指揮,陳璠你暫時為副指揮,至於朱將軍,你暫時負責軍紀。你們三位可有異議?”
“是,公子,末將等沒有異議。”三人也知道現在的情況,毫不猶豫的就接受了安排。
“嗯,雖說隻有一營人馬,不過都是些難得的精銳,聽王茂章將軍說,這些人以前都是見過血的,在戰鬥勇氣上我是不擔心的,唯一要擔心的是他們桀驁不馴,不服從管束,你們可要在這方麵下下功夫。”
“末將等定會盡全力協助公子的。”三人紛紛點頭。
“公子,您就放心好了,我和老陳以前就是營指揮,如今還做營指揮,您別看這些人現在桀驁不馴,但隻要給我三個月的時間,我保證將這一營的人馬訓得妥妥帖帖的。”範思從更是拍著胸口笑著說道。
他的性格有些張揚,不像朱思勍,雖然是初次和楊渥見麵,但他也很放得開,此刻就在大包大攬的拍胸脯。
不過楊渥通過自己的特殊能力也是觀察到他現在的忠誠度也有4點,雖然沒有朱思勍的高,但已經和小翠一個等級了,屬於能放心使用的人。至於陳璠,現在忠誠度也有3點,用起來也比較放心。
“公子,下麵的左右兩廂指揮以及各隊的隊正您可有什麽安排?”陳璠問道。
按製度,一營應當有500人,分為左右兩廂,每廂又分為五隊,每隊50人。至於隊以下還有夥,夥以下還有伍的編製。不過那些微末小官就不需要勞煩楊渥了。
“左右廂指揮暫時就不要設立了,你們兩個營指揮一人直接負責一個就是。至於下麵的隊正,朱將軍,你去把以前擔任過夥長或者隊長的人都找出來,我要見見他們。然後再做決定。”
這一營的人完全是重新組建的,各級編製的軍官任用也完全由楊渥自己決定。
“是,公子。”
一會兒後,二十幾個彪悍的軍官被帶進了楊渥的營帳,這些都是以前擔任過夥長或者隊長的職務的人。
“諸位,你們在軍中的日子都比我要長,對軍中的事物了解的自然比我要多。這次找你們前來,是我要宣布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今天我在你們之中選拔出十個隊正出來。你們這些人裏麵,有的以前擔任過隊正,有的以前隻是個夥長。不過到了我這裏,我的選拔標準隻有一個,那就背誦軍紀。”
是的,他覺得現在軍隊中的紀律太鬆弛了,剛才他講話的時候,下麵的人都在三三兩兩的交談,完全沒將楊渥這個指揮放在眼中。這點讓他覺得很不好。他不知道別的將領手下士兵是怎樣的,但在他這裏,絕對不能這樣。
“朱將軍,你來宣讀這些軍紀。”說完,他取出一張提準備好的紙,上麵詳細的列滿了各種條款。這些都是中國古代本來就有的軍紀,楊渥隻不過將這些寫下來,再一次重申而已。
“是,公子。”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其二:唿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其三:夜傳刁鬥,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
洋洋灑灑列了十七條共五十四斬,殺氣騰騰的,聽著好不嚇人。
“暫時就是這些了,你們在座的各位都要盡快背誦下來,明天,不,今天晚上,我會一個一個的監督你們背誦,若是到時候誰背誦不出來的,直接撤職去做士兵吧!”楊渥宣布道,想了想,又道:“當然了,若是你們中有誰能提前將這十七條五十四斬背下來的話,本將也不吝賞賜。凡是今天上午就能背誦的賞錢三十貫,下午背誦出來的賞錢十貫!凡是前麵十個背誦出來的人,本將就任命他們為十個隊的隊正。本將說到做到。諸位還有什麽問題嗎?”
“小的不識字,該怎麽辦?”有人問到。
“這個你自己想辦法,身為軍官,即便是隊正也必須要識字,你不識字,當什麽軍官,還是去當士兵的好。”
眾人一陣哄笑,隻把那人笑得臉色鐵青。
“這個紀律隻寫在這一張紙上,我們這麽多人怎麽看得過來?”又有人問到。
“你放心,等會兒我就會讓人給你們一人抄寫一份。”
……
又問了幾個問題,眾人興衝衝的下去背誦紀律去了。
“公子,既然已經許下了隊正的職務,還許下這麽大的賞賜是不是太浪費了?”一旁陳璠有些擔憂的問到。這才是入軍營的第一天就如此花錢,這也太浪費了吧?
“不浪費,一點都不浪費。如果能花點小錢就讓他們迅速將紀律記在心裏麵,這可是再值得不過了。”
在楊渥心中,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所謂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現在讓他們將紀律都背熟了,日後他們要是有誰犯了錯懲罰起來,他們就沒什麽好抵賴的。
今晚還隻是讓軍官們背誦,之後還要讓所有士兵都背誦,隻有讓每個人都在心裏記住紀律,日後才好執行。
這天晚上,楊渥果然開始一個一個的檢查,二十多個人,除了一個到晚上還不會背誦外,其他人都能夠熟練的背誦軍紀。其中兩人更是在下午就到楊渥這裏背過了。楊渥也按照先前說好的給予獎賞,十貫錢對於楊渥來說隻是小錢,但對於這些下層的軍官還是一筆意外的收獲。
他又將那個不會背誦的撤了職,貶為士兵,然後依照背誦的先後情況任命了十個隊的隊正。
“今晚迴去以後,你們要將這十七條五十四斬的紀律轉達給你們各自所在的隊,務必要讓他們盡快背誦下來。
你們可以一條一條讀給他們聽,也可以讓他們一邊識字,一邊背誦。總之,不管你們想什麽辦法,我要你們三天之內都會背誦軍法。
如果哪個隊的人在兩天之內都能背誦的話,全隊的人每人獎勵五貫錢,隊長勵三十貫錢,夥長獎勵十貫錢。三天之後,本將會親自抽查,如果發現哪個隊還有人不會背誦軍紀的話,全隊的人都要受到處罰,具體怎麽處罰到時候再宣布。”
一時間,整個營地裏到處都是背誦軍紀的聲音。
******
王茂章的軍營裏麵。
“聽說了嗎?隔壁營地裏那個新來的指揮,讓他手下的五百號人整天不操練,都去背誦什麽軍紀去了,還說會背軍紀的就能作隊正呢。”
“不錯,我也聽說了,說是什麽十七條五十四斬。你們說那新來的指揮是不是瘋了?背誦這些有什麽用處?”
“什麽新來的指揮使,那是吳王的長公子,來軍中刷資曆來了。”
……
此刻王茂章的營帳裏麵,副將張崇也是一臉冷笑的對王茂章說道,“果然是嘴上沒毛,辦事不勞。剛進軍營,不好好操練士兵,教授戰陣之法,卻整些這麽個幺蛾子有什麽用?”
“罷了,你也不要胡言亂語了,每個將領都有自己的指揮風格,本將愛選用精銳作為先鋒,楊指揮愛嚴酷軍紀,這些也沒什麽好說的。就由他去吧!”上首王茂章搖搖頭答到。
這個時代的軍職真是混亂,楊渥自己是‘牙內諸軍使’,被人稱作指揮;他手下的範思從和陳璠也是營指揮;每個營下麵設有左右兩廂也各設了一個指揮。這上上下下的都是指揮,搞得楊渥也是頭痛不已。
此刻,站在校場前,看著眼前著整整五百名精銳,楊渥一時間也是激動不已。
“這或許就是我以後起家的依靠了。從今天起,我不再是一介白丁,我也有了自己的部屬,雖然人數才五百人,比起其他將軍手下動輒數千上萬的軍隊差了太多,但這是我的軍隊,隻屬於我一個人的軍隊!”
好在,雖然開始王茂章一開始在總人數和精銳士兵的數量上打了個折扣,但此刻場上的這五百人卻是真的能算精銳了。他們不僅年富力強,而且手中兵器,身上甲胄都配套得很齊全,站在那裏就有一種彪悍的氣勢散發出來。
“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就是吳王的長子,楊渥!我的父親讓我來指揮你們,所以,從今天起,你們就是我的士兵了。隻要你們聽從命令,勇於戰鬥,將來升官發財也不是不可能……”
楊渥洋洋灑灑的講了半天,然而場上士兵們卻是三三兩兩的相互交談,似乎沒怎麽把楊渥這個指揮放在眼中。
“公子,軍中這些莽漢都是些亡命之徒,隻要給足糧餉他們就會賣命。您沒必要跟他們多說,隻要說明您不會克扣他們的俸祿,他們就會很高興了。”朱思勍用很小的聲音提醒到。
……
楊渥也是很無語,不過他也是明白過來了,麵前的這些家夥,根本就沒有升官發財的想法。對他們來說,當兵吃糧才是最重要的,誰給他們發糧餉,他們就聽從誰的命令。至於其他的,根本沒必要和他們廢話。
一時間楊渥也沒了講話的興致,草草交代幾句後便下令解散。
因為人數隻有一營500人,先前準備的編製情況也不能用了。
“朱將軍,我先前還以為有一都千人,準備讓你來做都頭的,讓範將軍和陳將軍作兩營的指揮,如今卻是隻好委屈你們了。我打算讓範思從做營指揮,陳璠你暫時為副指揮,至於朱將軍,你暫時負責軍紀。你們三位可有異議?”
“是,公子,末將等沒有異議。”三人也知道現在的情況,毫不猶豫的就接受了安排。
“嗯,雖說隻有一營人馬,不過都是些難得的精銳,聽王茂章將軍說,這些人以前都是見過血的,在戰鬥勇氣上我是不擔心的,唯一要擔心的是他們桀驁不馴,不服從管束,你們可要在這方麵下下功夫。”
“末將等定會盡全力協助公子的。”三人紛紛點頭。
“公子,您就放心好了,我和老陳以前就是營指揮,如今還做營指揮,您別看這些人現在桀驁不馴,但隻要給我三個月的時間,我保證將這一營的人馬訓得妥妥帖帖的。”範思從更是拍著胸口笑著說道。
他的性格有些張揚,不像朱思勍,雖然是初次和楊渥見麵,但他也很放得開,此刻就在大包大攬的拍胸脯。
不過楊渥通過自己的特殊能力也是觀察到他現在的忠誠度也有4點,雖然沒有朱思勍的高,但已經和小翠一個等級了,屬於能放心使用的人。至於陳璠,現在忠誠度也有3點,用起來也比較放心。
“公子,下麵的左右兩廂指揮以及各隊的隊正您可有什麽安排?”陳璠問道。
按製度,一營應當有500人,分為左右兩廂,每廂又分為五隊,每隊50人。至於隊以下還有夥,夥以下還有伍的編製。不過那些微末小官就不需要勞煩楊渥了。
“左右廂指揮暫時就不要設立了,你們兩個營指揮一人直接負責一個就是。至於下麵的隊正,朱將軍,你去把以前擔任過夥長或者隊長的人都找出來,我要見見他們。然後再做決定。”
這一營的人完全是重新組建的,各級編製的軍官任用也完全由楊渥自己決定。
“是,公子。”
一會兒後,二十幾個彪悍的軍官被帶進了楊渥的營帳,這些都是以前擔任過夥長或者隊長的職務的人。
“諸位,你們在軍中的日子都比我要長,對軍中的事物了解的自然比我要多。這次找你們前來,是我要宣布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今天我在你們之中選拔出十個隊正出來。你們這些人裏麵,有的以前擔任過隊正,有的以前隻是個夥長。不過到了我這裏,我的選拔標準隻有一個,那就背誦軍紀。”
是的,他覺得現在軍隊中的紀律太鬆弛了,剛才他講話的時候,下麵的人都在三三兩兩的交談,完全沒將楊渥這個指揮放在眼中。這點讓他覺得很不好。他不知道別的將領手下士兵是怎樣的,但在他這裏,絕對不能這樣。
“朱將軍,你來宣讀這些軍紀。”說完,他取出一張提準備好的紙,上麵詳細的列滿了各種條款。這些都是中國古代本來就有的軍紀,楊渥隻不過將這些寫下來,再一次重申而已。
“是,公子。”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其二:唿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其三:夜傳刁鬥,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
洋洋灑灑列了十七條共五十四斬,殺氣騰騰的,聽著好不嚇人。
“暫時就是這些了,你們在座的各位都要盡快背誦下來,明天,不,今天晚上,我會一個一個的監督你們背誦,若是到時候誰背誦不出來的,直接撤職去做士兵吧!”楊渥宣布道,想了想,又道:“當然了,若是你們中有誰能提前將這十七條五十四斬背下來的話,本將也不吝賞賜。凡是今天上午就能背誦的賞錢三十貫,下午背誦出來的賞錢十貫!凡是前麵十個背誦出來的人,本將就任命他們為十個隊的隊正。本將說到做到。諸位還有什麽問題嗎?”
“小的不識字,該怎麽辦?”有人問到。
“這個你自己想辦法,身為軍官,即便是隊正也必須要識字,你不識字,當什麽軍官,還是去當士兵的好。”
眾人一陣哄笑,隻把那人笑得臉色鐵青。
“這個紀律隻寫在這一張紙上,我們這麽多人怎麽看得過來?”又有人問到。
“你放心,等會兒我就會讓人給你們一人抄寫一份。”
……
又問了幾個問題,眾人興衝衝的下去背誦紀律去了。
“公子,既然已經許下了隊正的職務,還許下這麽大的賞賜是不是太浪費了?”一旁陳璠有些擔憂的問到。這才是入軍營的第一天就如此花錢,這也太浪費了吧?
“不浪費,一點都不浪費。如果能花點小錢就讓他們迅速將紀律記在心裏麵,這可是再值得不過了。”
在楊渥心中,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所謂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現在讓他們將紀律都背熟了,日後他們要是有誰犯了錯懲罰起來,他們就沒什麽好抵賴的。
今晚還隻是讓軍官們背誦,之後還要讓所有士兵都背誦,隻有讓每個人都在心裏記住紀律,日後才好執行。
這天晚上,楊渥果然開始一個一個的檢查,二十多個人,除了一個到晚上還不會背誦外,其他人都能夠熟練的背誦軍紀。其中兩人更是在下午就到楊渥這裏背過了。楊渥也按照先前說好的給予獎賞,十貫錢對於楊渥來說隻是小錢,但對於這些下層的軍官還是一筆意外的收獲。
他又將那個不會背誦的撤了職,貶為士兵,然後依照背誦的先後情況任命了十個隊的隊正。
“今晚迴去以後,你們要將這十七條五十四斬的紀律轉達給你們各自所在的隊,務必要讓他們盡快背誦下來。
你們可以一條一條讀給他們聽,也可以讓他們一邊識字,一邊背誦。總之,不管你們想什麽辦法,我要你們三天之內都會背誦軍法。
如果哪個隊的人在兩天之內都能背誦的話,全隊的人每人獎勵五貫錢,隊長勵三十貫錢,夥長獎勵十貫錢。三天之後,本將會親自抽查,如果發現哪個隊還有人不會背誦軍紀的話,全隊的人都要受到處罰,具體怎麽處罰到時候再宣布。”
一時間,整個營地裏到處都是背誦軍紀的聲音。
******
王茂章的軍營裏麵。
“聽說了嗎?隔壁營地裏那個新來的指揮,讓他手下的五百號人整天不操練,都去背誦什麽軍紀去了,還說會背軍紀的就能作隊正呢。”
“不錯,我也聽說了,說是什麽十七條五十四斬。你們說那新來的指揮是不是瘋了?背誦這些有什麽用處?”
“什麽新來的指揮使,那是吳王的長公子,來軍中刷資曆來了。”
……
此刻王茂章的營帳裏麵,副將張崇也是一臉冷笑的對王茂章說道,“果然是嘴上沒毛,辦事不勞。剛進軍營,不好好操練士兵,教授戰陣之法,卻整些這麽個幺蛾子有什麽用?”
“罷了,你也不要胡言亂語了,每個將領都有自己的指揮風格,本將愛選用精銳作為先鋒,楊指揮愛嚴酷軍紀,這些也沒什麽好說的。就由他去吧!”上首王茂章搖搖頭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