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我都一直留在吳府陪伴傷心的吳莧,與她一起遊逛成都各處風景,漸漸地她也就淡化了悲傷,直到她恢複了往日的笑臉,我才迴到軍營,處理軍務。
“主公,這幾日永安守將來報,江陵孫策與襄陽的曹仁之間又開始激戰,兩軍勢力相當,打了許久,也不分勝負。”張遼見我迴來,向我匯報了一下邊境的戰況。
“文遠,有何想法?”我知道張遼一定還有話要說。
“主公,我想我們不如乘孫策與曹軍激戰之際,出兵攻打江陵,進而奪下荊州。”張遼有點激動地說。
“文遠,你這計策甚好,然我軍方攻下川地,軍士疲憊,川南蠻族又蠢蠢欲動,倘若我們舉兵攻打荊州,蠻兵必攻打成都,截斷我麽你的後路。”其實這個計劃我不是沒有想過,趁孫策與曹操交戰之際,攻打江陵,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縱使我們攻下了南郡,攻下了荊州,那麽同時交惡曹操、東吳,我們將陷入兩軍夾攻之中,遲早會兵敗而退。”
“主公所言極是,還是主公英明。”張遼這下恍然大悟,原來我不是不知道這個戰機,而是考慮到了更遠的狀況。
孫策與曹操皆是亂世英雄,有叱吒風雲的霸氣,沒有足夠的實力,還是不要同時交惡兩人為好。
“主公,東吳來使求見!”張遼剛出營門,又折了迴來。
“來者何人?”
“東吳名士張昭!”張遼雖然為將,但是當今的一些名門世族也是知道的。
“讓他進來!”
我打量著張昭,大概四十有餘,顴骨高聳,身材修長,臉龐瘦削,很容易讓人看出是一個智慧之人。
“江東吳王帳下張昭拜見呂將軍!”張昭深深地鞠了一躬。
“子布兄不必多禮,請入座!”我示意他在我的旁邊坐下。
“呂將軍,我張昭奉吳王之命,前來拜見你,恭喜你取得川地。吳王備些薄禮,敬請笑納!”張昭手一揮,幾個江東士卒抬上來幾箱禮品,無非就是金銀綢布,還有一些江東的特有物品。
“在此我呂某謝過吳王,不知有何事情,讓子布兄不遠千裏,來到川地?”他的來意我已經猜到的十分之八九,但是我還是裝作不知道地問他。
“呂將軍,我軍素來與你軍交好,當年江夏一戰實屬誤會,我們吳王不知道黃祖乃是你呂將軍的屬地。當今天下,我吳王最看重的乃呂將軍是也。”張昭乘勢吹噓了一番。
“謝吳王厚愛,我呂布何德何能!”
“呂將軍,你我都是直爽之人,我就不拐彎了,吳王與你結盟,簽訂停戰協議,兩軍和好,如何?”
“我們兩軍尚未交戰,哪有停戰之說?”我笑著說道。
“呂將軍雖然尚未出兵荊州,並不是不想得到荊州,隻是時機為成熟罷了。”張昭的何其聰明之人,怎麽會不知道我現在的情況。
“你們吳王也正在於曹軍交戰,與我簽訂停戰協定,也是害怕我背後偷襲罷了。”
“這麽說,呂將軍不願意與我家主公主公結盟?”張昭問道。
“非也,孫伯符乃江東猛虎,我呂布也十分敬仰,當然願意與他結盟。”
“這樣最好。”張昭皺緊的眉頭又舒展開來了。
張昭不愧是江東名士,不論我怎麽說,他都應對如流,令我十分感歎。考慮到暫時並沒有攻打荊州的打算,我同意了與他結盟之事。
“主公,這樣我們就不能拿下荊州了?”張遼一臉疑惑。
“文遠莫急,結盟隻是暫時之事,以後之事未可知也。”當年劉備與孫權不是結盟嗎,後來還不是一樣撕毀了盟約,發生了空前的夷陵之戰。
“主公,川南急報!”我正與張遼說著東吳之事,張任一臉慌張走了進來。前幾天鴛鴦閣的尷尬場麵顯然讓他心存餘悸,不敢正視我的眼睛,如果不是有緊急軍情的話,是不會獨自前來見我的。
“彝淩,有何急事,快說!”
“永昌太守雍闓反叛,勾結蠻族,已經攻下了越嶲、建寧、牂牁三郡。”張任激動地說。
“太猖獗了!”我拍了一下案台,憤怒地說。
我下定決心出兵南蠻。
“主公,這幾日永安守將來報,江陵孫策與襄陽的曹仁之間又開始激戰,兩軍勢力相當,打了許久,也不分勝負。”張遼見我迴來,向我匯報了一下邊境的戰況。
“文遠,有何想法?”我知道張遼一定還有話要說。
“主公,我想我們不如乘孫策與曹軍激戰之際,出兵攻打江陵,進而奪下荊州。”張遼有點激動地說。
“文遠,你這計策甚好,然我軍方攻下川地,軍士疲憊,川南蠻族又蠢蠢欲動,倘若我們舉兵攻打荊州,蠻兵必攻打成都,截斷我麽你的後路。”其實這個計劃我不是沒有想過,趁孫策與曹操交戰之際,攻打江陵,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縱使我們攻下了南郡,攻下了荊州,那麽同時交惡曹操、東吳,我們將陷入兩軍夾攻之中,遲早會兵敗而退。”
“主公所言極是,還是主公英明。”張遼這下恍然大悟,原來我不是不知道這個戰機,而是考慮到了更遠的狀況。
孫策與曹操皆是亂世英雄,有叱吒風雲的霸氣,沒有足夠的實力,還是不要同時交惡兩人為好。
“主公,東吳來使求見!”張遼剛出營門,又折了迴來。
“來者何人?”
“東吳名士張昭!”張遼雖然為將,但是當今的一些名門世族也是知道的。
“讓他進來!”
我打量著張昭,大概四十有餘,顴骨高聳,身材修長,臉龐瘦削,很容易讓人看出是一個智慧之人。
“江東吳王帳下張昭拜見呂將軍!”張昭深深地鞠了一躬。
“子布兄不必多禮,請入座!”我示意他在我的旁邊坐下。
“呂將軍,我張昭奉吳王之命,前來拜見你,恭喜你取得川地。吳王備些薄禮,敬請笑納!”張昭手一揮,幾個江東士卒抬上來幾箱禮品,無非就是金銀綢布,還有一些江東的特有物品。
“在此我呂某謝過吳王,不知有何事情,讓子布兄不遠千裏,來到川地?”他的來意我已經猜到的十分之八九,但是我還是裝作不知道地問他。
“呂將軍,我軍素來與你軍交好,當年江夏一戰實屬誤會,我們吳王不知道黃祖乃是你呂將軍的屬地。當今天下,我吳王最看重的乃呂將軍是也。”張昭乘勢吹噓了一番。
“謝吳王厚愛,我呂布何德何能!”
“呂將軍,你我都是直爽之人,我就不拐彎了,吳王與你結盟,簽訂停戰協議,兩軍和好,如何?”
“我們兩軍尚未交戰,哪有停戰之說?”我笑著說道。
“呂將軍雖然尚未出兵荊州,並不是不想得到荊州,隻是時機為成熟罷了。”張昭的何其聰明之人,怎麽會不知道我現在的情況。
“你們吳王也正在於曹軍交戰,與我簽訂停戰協定,也是害怕我背後偷襲罷了。”
“這麽說,呂將軍不願意與我家主公主公結盟?”張昭問道。
“非也,孫伯符乃江東猛虎,我呂布也十分敬仰,當然願意與他結盟。”
“這樣最好。”張昭皺緊的眉頭又舒展開來了。
張昭不愧是江東名士,不論我怎麽說,他都應對如流,令我十分感歎。考慮到暫時並沒有攻打荊州的打算,我同意了與他結盟之事。
“主公,這樣我們就不能拿下荊州了?”張遼一臉疑惑。
“文遠莫急,結盟隻是暫時之事,以後之事未可知也。”當年劉備與孫權不是結盟嗎,後來還不是一樣撕毀了盟約,發生了空前的夷陵之戰。
“主公,川南急報!”我正與張遼說著東吳之事,張任一臉慌張走了進來。前幾天鴛鴦閣的尷尬場麵顯然讓他心存餘悸,不敢正視我的眼睛,如果不是有緊急軍情的話,是不會獨自前來見我的。
“彝淩,有何急事,快說!”
“永昌太守雍闓反叛,勾結蠻族,已經攻下了越嶲、建寧、牂牁三郡。”張任激動地說。
“太猖獗了!”我拍了一下案台,憤怒地說。
我下定決心出兵南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