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七十八章請辭封主
穿越之種田養家太不易 作者:傾情一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月後,夏日暑氣還未完全散去,西北五州的上空依然是酷日當頭。
不過,各個城門口倒是熱鬧的很,隨著沙甜菜知名度的提升,每當一季沙甜菜成熟的時候,就有不少外來的商人。
但是,今年來西北的商人更多,因為黃香桃樹葉能做特殊調料的事情也是在商人中刮起了一陣不小的風,尤其是嵋城專門販賣香辛料的客商,他們或幾家聯合或自家帶商隊風塵仆仆來到湛州城,為的就是將這種隻產在湛州的香辛料購買迴去。
秦瀾心早兩年就將熬製果醬、製作果脯、曬製果幹的方法告訴了百姓們,所以現在好多西北的百姓就等著秋日裏香桃成熟,大賺一筆呢。
這天晚上,繁星閃爍,一輪皎潔的明月懸掛在天幕之上,已經從鼓風口搬迴到王府內的眾人像往常一樣聚在院子裏說話。
“現在都到七月裏了,再有一個月,就是君哥兒他們三個的抓周禮了,現在就要開始準備了。三叔,妙遠大師這都雲遊一年多了也沒個音信兒,三個孩子的大名到現在都沒取呢,這上族譜都拖延這麽久了。”取大名、上族譜這一直都是賀芳晴掛在心上的大事,原本商量著幹脆就讓家裏的長輩給取名好了,但鍾懷邵非要等妙遠大師,這才拖到現在。
“那老和尚估計也快迴來了吧,上族譜的事情別著急,眼前抓周禮才是最重要的,你們幾個先給君哥兒他們做新衣吧,其他的多準備些。”鍾敬軒想了一下說道。
“三叔說的是,而且我們出來也一年多了,京都的消息雖然隨時都有人傳送到西北,但時隔太長了,我打算等三個孩子的抓周禮一過就迴京都了!”在西北這一年的時間裏,鍾懷邵覺得日子過得十分地悠閑,以前也是閑日子多了,卻沒有現在的舒適溫馨。
隻是,他的家並不在西北而在京都,丟下一個諾大的恭親王府一年多,也不知道府裏現在是個什麽樣的情形。
“要迴去你一個人迴去,我不迴去!君哥兒他們三個在哪兒,我就在哪兒!”賀芳晴可沒打算離開西北迴京都,而且她早就習慣了三個孩子在身邊的生活,要是迴到孤零零的恭親王府,她那種日子怕是一天也過不下去。
“我們也該迴去了!”秦向爭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來年春上就是二丫頭出嫁的日子,我們也要迴去多準備準備。”
“是呀,離家也這麽久了,就算不舍得也不沒辦法!”韓氏也是無奈一歎,她之前也沒想過要在西北呆這麽長的時間,本打算是等秦瀾心出了月子就迴福江口的,畢竟百味莊園也是一大家子的事情。
“爹娘,你們都要走嗎?”熱熱鬧鬧過了近一年,秦瀾心自是舍不得,可現在她和鍾逸都是封主,沒有皇上的聖旨,他們是不能迴京都的。
“大丫頭,這西北我們不能再呆了,要趕在冬天來臨之前迴去,你妹妹的婚事雖說之前該準備的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可咱們也不能讓外人看了笑話,這時候離開天氣也好,路上也好走些!”秦向爭也舍不得自己的三個外孫,可秦瀾悅的婚事近了,他們必須要迴去。
“大丫頭,你爹說的是,等二丫頭出嫁之後,有時間我們再過來,現在路好走了,不遠的。”想起要很快離開西北,韓氏的心裏酸楚的很。
“沒錯,自從西北開始重修官道,其他各州也都有樣學樣,把官道都給拓寬了,以往從西北到京都一趟要近三個月,現在坐著馬車趕路一個多月就到了,比以往快多了,快馬不到半個月,以後來往都近便。”賀芳晴笑著說道。
“這倒也是,大丫頭,雖說沒有聖旨你不能迴京都,但是你可以迴福江口住一段時間,現在這邊的事情不是有人在做嗎?你也能抽出時間的!”韓氏說道。
“嗯,要不這次我跟著一起迴福江口吧,小妹成婚我也能幫上一些忙。”秦瀾心突然笑著說道。
“好是好,可你帶著三個孩子迴去,這一路上孩子們受得了嗎?”韓氏有些擔憂地問道。
“就是呀,秋冬天氣涼的很,路上要是遇上個刮風下雨的,孩子們生病了可怎麽辦,這大人出遠門尚且令人擔憂,更別說是三個孩子了。瀾心,等三個孩子大一些你再迴去吧!”秦瀾悅成婚雖說也是大事,可在賀芳晴眼裏,萬事都沒有三個孩子的健康安全來得重要。
“出行的確是個問題!”這古代交通落後,嬰幼兒出遠門的確是令人擔憂,秦瀾心也是有些矛盾。
“他們三個的身子沒那麽弱,你們看看君哥兒和靈哥兒,看起來哪像個還沒過周歲的孩子,跑起來大人都快追不上的,我看再過一段時間,他們身邊都要派個高手跟著了。”鍾敬軒笑著說道。
“說的是,靈哥兒這孩子吃的太多了,我現在都快抱不動他了!”賀芳晴也是笑著說道。
現在,三個小家夥越來越機靈可愛,而且說話都比同齡的孩子早,看著就聰明討喜。
“孩子長得太快了,一天一個樣子,這要是一段時間不見他們,估計他們都不認得我這個外祖母了。”韓氏略顯失落地說道。
“那也是沒辦法,你這家裏有事總要去辦的,等以後孩子們大了,瀾心他們肯定是要迴京都的,到時候你們夫妻就搬到京都來,福江口的事情交給瑞哥兒他們管著,咱們再聚一起。”賀芳晴笑著說道。
“要迴京都哪有那麽容易,不是說封主就算奉旨迴京都,那也是呆不了太長時間的,除非是這封主不做了,迴到京都有個一官半職的,就像瞻王府的人一樣。”
雖說在西北鍾逸和秦瀾心是封主,而且上交朝廷的稅銀之中有他們夫妻的一部分,可金錢權勢哪有一家人在一起快活,韓氏有時都在想,還不如以前在外漁巷一家人就守著百味食肆過活呢。
“娘,您就放心吧,福江口和京都我們都會迴去的,這西北的封主我和夫君隻做三年,三年後皇上會另有打算的,所以最遲明年,我們就會迴去!”秦瀾心笑著說道。
賀芳晴臉上一怔,帶有疑惑地問道:“瀾心,這話你是從哪裏聽到的?皇上真的隻讓你們在西北呆三年?”
賀芳晴不信,韓氏也不信,這封主除了犯下大錯才會被廢除,鍾逸和秦瀾心對西北貢獻那麽大,皇上怎麽可能不讓他們繼續做西北的封主呢。
“娘,不是這樣的,這是我和夫君共同做的決定。原本我們也猜想著,或許要在西北呆上三年又三年,也可能呆上一輩子。不過皇上讓我們來西北的初衷,是希望這裏的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如今西北大變樣,隻要按照現在的路子往下走,由皇上統一調派,西北就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有沒有封主其實都是一樣的!”這也是鍾逸這兩天在和秦瀾心商量的事情,西北現在就算沒有他們兩個也可以繼續發展,百姓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過。
“瀾心,你和逸兒已經決定了?”鍾懷邵看著她問道,鍾逸現在還沒從府衙迴來呢。
“嗯,已經決定了!我們奏請的折子估計這會兒已經到京都了,其實在我看來,三年西北封主的生活剛剛好,現在西北可以不再需要什麽封主了,隻要各州官員各司其事,西北大營守好邊疆,西北五州的百姓就能過上好日子。這封主就像西北五州的大管家,隻要有主子在,有聽話的下人在,有沒有大管家是沒什麽關係的。”秦瀾心笑著說道。
“話雖是這樣說,我看皇上未必會同意!”賀芳晴倒是覺得封主不封主的沒什麽,她也想鍾逸和秦瀾心迴京都。
“娘,皇上會同意的!”對於齊佑的決定,秦瀾心還是能猜測出來的。
此時,鍾敬軒和鍾懷邵相視一眼,他們心中也覺得齊佑會十分讚同鍾逸和秦瀾心的決定。
當初,瞻王府和前幾任駐守西北的人留下的是個爛攤子,現在鍾逸和秦瀾心不但把這個爛攤子給全部收拾好了,而且還讓西北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隻要再過幾年,西北就會真正地富庶起來,而那時候如果秦瀾心和鍾逸還在西北,他們夫妻就會是西北真正的“王者”。
且不說百姓們對他們更為愛戴和擁護,官員們也會馬首是瞻,西北大營又是葉寒在守著,這相當於占據大魏朝三分之一的地方掌握在他們夫妻手中,皇上、朝廷官員到時候忌憚他們的同時也會把他們當成眼中釘、肉中刺。
如果是換做他人,一定會想盡辦法留在西北,可是鍾逸不會,他深知齊佑的心思,更知道如何與他更為信任地相處,而他作為鍾家忠臣之後更不期望與帝王心生嫌隙,所以他選擇了以退為進,舍棄這封主之位,換取帝君最大的信任。
至於秦瀾心,她最為尊重鍾逸的每個決定,夫唱婦隨應是如此。
“不做封主也好,榮華富貴又哪裏比得上一大家人和樂。”韓氏的想法一直都很簡單。
“說的是呢!”賀芳晴也說道。
又過了兩日,這天,韓氏單獨把秦瀾心叫來說話,對她說起了有關珍珠和秦瀾兵的事情。
“大丫頭,你大弟怕是要在西北常呆,他和珍珠雖說已經成婚了,可前兩日秋紋告訴我,那珍珠還是個處子之身,想著他們應是有名無實的夫妻。這件事情你看怎麽辦才好?”韓氏歎了一口氣說道。
“娘,您與珍珠相處也有一段時間了,您覺得她怎麽樣?”秦瀾心笑著問道。
“要單說珍珠這姑娘是不錯,人勤快也善良孝順,聽說跟你學管家也學得有模有樣了,可我還有一個擔心,這以後你妹妹嫁入侯府,咱們秦家地位身份是高了,可盯著咱們的人也不少,福江口又有那麽多的精明商家,珍珠畢竟不是你,我怕她處理不來那麽多的事情。”韓氏雖然想法簡單,但該想到的她也能想到,現在秦家也是身處漩渦之中,雖說沒了明目張膽上門挑事的人,可背地裏又怎麽會那樣簡單。
韓氏也是在大宅門裏生活過的人,她在福江口的時候,那些夫人小姐們哪一個不是盯著秦家的大門,心思正的還好說,心思不正的,那就是禍事。
“娘,沒有誰天生就會做某些事情的,珍珠很好學也很努力,隻要好好調教,以後由她掌家應該不成問題,至於您擔心的事情,迴頭讓楊婆婆專門給她調教幾個丫鬟出來,有人幫著她,她想不到的看不到的也有個提醒的人。等到小妹一出嫁,您身邊也要有個人幫忙掌家,雖說秦家的家奴不少,但秦家現在也算是家大業大,什麽心思的人都有,要想管好一個家也沒那麽容易。”要說對珍珠沒有擔心,那也是瞎話,秦瀾心可不想看到自己辛苦掙下的家業這麽早就衰敗下去。
“唉,娘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珍珠她從小在漁村長大,如果是幾年前秦家的光景,這樣的兒媳婦自是沒有可挑剔的,她又是你弟弟喜歡的,可現在秦家就是刀尖上的富貴,我總覺得不踏實,想想董家,當年也是有貴妃在宮裏的,還生了皇帝的兒子,最後卻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我……”韓氏說起這些也是一身的愁緒。
“娘,董家是心思歹毒,作惡多端,他們家敗那是咎由自取,但是咱們家不一樣,雖說日子富貴,可這富貴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咱們一點兒一點兒掙出來的。咱們一不作奸犯科,二不仗勢欺人,忠君愛國的事情倒是沒少做,咱們行得正、坐得直,您就沒什麽好擔心的。至於珍珠,她既然是要成為秦家長媳的人,那麽她就必須要學會付出更多,學不會也要學,不喜歡也要學,這就是她以後要麵對的。”這個世上不是誰都能隨心所欲地過生活的,在秦瀾心看來,珍珠既然選擇與秦瀾兵站在一起,那麽就必然要替他承擔一些東西。
“娘明白你說的話,就像當初你嫁進恭親王府和跟著鍾逸來西北一樣,你也付出了很多。不過,珍珠沒有你的機緣,她要學的還有很多呢,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堅持下去。日子越富貴,人的心反而越忐忑了,難道是我想太多了?”韓氏苦笑搖頭歎道。
“娘,不是您想太多,這些都是事實。況且,珍珠還由我指點她呢,怎麽就沒機緣了。您難道忘了,我可是福江口有名的女先生,我教出來的學生有皇子、有狀元、有進士,現在一個個可都要成為大魏朝的棟梁之才了,不相信別人,您還不相信自己的女兒,更何況還有楊婆婆呢!”秦瀾心笑著安慰韓氏。
“傻孩子,娘就是不信自己也信你,楊婆婆她也老了,也不知道現在身體怎麽樣,既然是你大弟選中的人,咱們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讓你這個做姐姐的多費心了。唉,說起來也都是娘不中用,掌家是不行的,你都出嫁了,還有三個孩子要照看,整日裏讓你操心娘家的事情,娘這心裏很是過意不去。”韓氏愧疚地看著秦瀾心說道。
“娘,我出嫁了也是秦家的女兒,娘家的事情自然多少都要管的。等以後珍珠能掌家了,您就是讓我操心,我都不管了,嗬嗬!”秦瀾心笑著說道。
韓氏也笑了,又說道:“我和你爹又問過兵哥兒,他是否一定要娶珍珠為正室,其實京都裏、福江口有不少大家閨秀都願意和秦家結親,哪怕是妾室,也有很多人願意的,可他不同意,說已經娶了珍珠,珍珠就是他的妻,他不願意再娶別人了,我們也是拿他沒辦法。”
“娘,大弟的心思我多少明白一些,他和珍珠在西沙國也算風雨同舟過,真要是再加進去一個人,他那個性子肯定是不會同意的。這樣也好,他不起旁的心思,這後宅裏也會安穩些。”秦瀾心說道。
“也隻能如此了!我和你爹是這樣想的,趁著都在西北,就把他和珍珠的婚事再辦一次,也算有了禮數,讓珍珠早點為秦家開枝散葉,我和你爹這心裏也定了。”韓氏對秦瀾心說道,這才是她找秦瀾心來的最終目的。
“行啊,趕在你們離開西北之前辦好,讓珍珠留在湛州一段時間,我再教她一些東西,等到她有了孩子,您幫忙照看孩子,她就學著掌家。”學掌家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學好的,秦瀾心教她的都算是速成的了。
“嗯,這樣也好,迴頭我再和你爹商量一下,然後再找兵哥兒和珍珠說說,也不用大操大辦,按照規矩簡單過個六禮,有那麽一個禮數就行。”韓氏臉上也終於有了放鬆的笑容。
“娘,我讓秋紋她們幫你,其他事情您交給重言去辦就行,嫁衣之類的我來就可以了!”秦瀾心笑著說道。
“這事不用你操心,你好好照顧三個孩子就行了,還要辦抓周禮呢!”韓氏笑著說道。
“依我看,幹脆抓周禮和大弟的婚禮一起辦好了,嗬嗬!”秦瀾心笑著說道。
“嗬嗬,聽著這主意是不錯!”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西北王府裏又變得熱鬧起來,又要準備婚禮又要準備抓周禮。
秦瀾兵和珍珠都以為還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家人才會真心原諒和接納他們的事情,沒想到時間這麽短就開始操持他們的婚事了。
“阿兵哥,我覺得自己像在做夢,你的家人真的完全接受我了嗎?”珍珠還是有些不相信。
“珠兒,你不是在做夢,這是真得!我之前就跟你說過,咱們的事情隻要有我姐姐在一定會順利的,你也不要埋怨姐姐這段日子對你嚴厲,她教你的那些東西可是好多人想學都學不到的。”秦瀾兵笑著說道。
“阿兵哥,我懂得。前幾天,瀾悅妹妹見公主姐姐教我那些算賬的技巧,她就說是公主姐姐偏心,教她的時候都沒有那麽用心呢!”珍珠羞澀地笑著說道。
“嗬嗬,小妹就是這樣,她可是很愛吃味的,尤其是見姐姐對別的人好,醋壇子一準兒就會翻。所以,在她麵前,你千萬不要說姐姐對你有多好,否則她會嫉妒的。”秦瀾兵很是了解地笑著說道。
“阿兵哥,我知道了,我不會說的!”珍珠也笑著說道。
“大哥,你說的話我可是聽到了!”就在秦瀾兵和珍珠在後花園涼亭說話的時候,秦瀾悅從一旁的大樹上跳了下來,把兩個人嚇一跳。
“小妹,你什麽時候來的?還有,我怎麽沒有發現你,你什麽時候學的內功?”秦瀾兵詫異地問道。
他有內功,察覺周圍的事物也是靈敏的很,沒道理感覺不到秦瀾悅的唿吸。
“我可不會什麽內功,是大哥你們說話太用心,沒有注意到周圍還有人在。”秦瀾悅才不會告訴他們在之前來西北的路上,有一個怪老頭教了她一種閉息的方法,她在樹上練著玩的時候底下就有人了。
“真的不會內功?”秦瀾兵可不相信,秦瀾悅的武功他可是知道的,頂多也就是個四五流的武功。
“你別轉移話題,剛才說我什麽,愛吃味?嫉妒?我什麽時候是這樣的人了?”秦瀾悅氣哼哼地問道。
“瀾悅妹妹別生氣,我和阿兵哥說著玩的。”背後說人被發現,珍珠很是不好意思。
“珍珠嫂子,這件事情和你沒關係,是大哥的問題,竟然在背後這麽編排自己的親妹妹,哼,人家是有了媳婦忘了娘,我看他是有了媳婦忘了親妹妹,還是大姐對我好,就算嫁了人,還是和小時候一樣,不像某些人!”秦瀾悅故意上下打量了一下秦瀾兵,笑嘻嘻地說道。
“你這個臭丫頭,馬上都要嫁人了,膽子變大了是嗎,敢這樣說你的親大哥!”秦瀾兵也笑了,這語氣裏明顯就是酸溜溜的,看來小妹也開始因為他吃味了。
“大哥,不是我說你,你這次從西沙國迴來可是變了,變得不聽話了!小心我告訴大姐去!”秦瀾悅“威脅”地說道。
“我怎麽變了,我一直都是這樣!倒是你,膽子才是越來越大了,我聽說昨天你帶著思捷的未婚妻去品州找小武的妻子去了,你們三個說要去漠州,而且還是偷偷的……”秦瀾兵笑著說道。
“大哥,你怎麽知道?!”秦瀾悅驚了,自從上次從漠州迴來之後,她就留在了湛州,但羅修昀、鄧思捷和倪小武現在都在漠州修官道呢,所以她就想和淩小小、楊柳兒一起去。
“我知道的多著呢!”秦瀾兵笑著逗自己的妹妹。
正在這時,有下人跑進後花園,說是讓他們去前院接聖旨,八百裏加急送來的。
秦瀾兵、秦瀾悅和珍珠急忙趕到前院,看到鍾逸也迴來了,院子裏也擺上了香案,眾人都跪了下來。
前來宣讀聖旨的不是別人而是梁王齊天籌,同跟來的還有齊俊安和皇家侍衛,看起來這道聖旨很是隆重。
原本,鍾逸和秦瀾心對於聖旨內容有了大概猜測,隻是怎麽也沒想到,聖旨的內容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
聖旨上,齊佑先是大力讚歎了一番鍾逸和秦瀾心夫婦為了西北殫精竭慮的努力和貢獻,又對他們主動請辭封主一事表示敬佩和理解,最後不但在京都又賞賜了一座西北王府,還特賜西北王府丹書鐵券,隻要鍾逸這一脈不做出叛國之事,就可享有免死的殊榮。
“逸兒,瀾心,這免死鐵券乃是當今聖上迄今為止第一次賞賜,希望你們要不忘聖恩,繼續為國效力,為大魏朝百姓謀福。”梁王齊天籌將聖旨連同金黃龍布包裹著的一個紫木盒子分別送到鍾逸和秦瀾心的手上。
“臣叩謝皇恩!”
等到接旨結束,氣氛這才轉化為老友相聚的輕鬆歡快模式,雖說不再是西北五州的封主,但一塊免死鐵券分量同樣很重。
“懷邵賢弟,我是真沒想到這兩個孩子竟然會辭去封主之位,現在西北已經和往日大為不同,這一塊肥肉扔出去,可就找不迴來了。”正廳裏,齊天籌看著鍾懷邵耐人尋味地笑著說道。
“最近我家裏人喜歡吃清粥小菜,這樣的日子更舒心更輕閑。”鍾懷邵淡笑一聲說道。
“好一個清粥小菜,你可知京都這西北王夫婦請辭封主一事引起多大的波瀾,好多人心裏可都是佩服的很,天下能有西北王夫婦這樣的忠臣輔佐,大魏朝何求不興盛。”齊天籌有些感慨地說道。
“天籌兄,說的太過了。西北才剛剛有了好轉的念頭,這時候兩個孩子請辭,皇上沒怪他們胡鬧還賞賜丹書鐵劵,我鍾家感恩的很!”鍾懷邵笑著說道。
“懷邵賢弟,話可不能這樣說。西北如今是蒸蒸日上,各項事務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路已經畫出了道兒,難道還怕走偏了不成!”齊天籌大笑著說道。
“那就要看以後皇上這道兒要繼續畫多長、畫多寬了!”鍾懷邵也笑著說道。
“懷邵賢弟有什麽可擔心的,皇上對鍾家那是極為信任,不過逸兒夫妻想得長遠,皇上是覺得他們太過謹慎小心了,隻要是為大魏朝百姓著想的忠臣良將,皇上都會給予厚恩的。”齊天籌別有深意地說道。
“小心一些好,既然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也沒必要事事都要做好,要不然皇上養那麽多的官員做什麽,該是他們出力的時候了。”鍾懷邵笑了一下。
“說的是,以後西北五州暫不會有封主,皇上說了,即便是有,那以後也是鍾逸這一脈的,你們就放心吧。”齊天籌笑著說道。
鍾懷邵和鍾逸幾人但笑不語,是不是封主沒什麽重要,如果鍾家戀權貪利,那麽現在的恭親王府也不會是這樣了。
“齊伯父,皇上還有什麽話要交代嗎?”鍾逸問道。
“皇上還傳了口諭,說是西北這邊的事情你們安排好之後就可以啟程迴京都了,最好明年花朝節之前能夠迴到京都,大家也好一起熱鬧熱鬧。”齊天籌說道。
鍾逸點點頭,現在還不到八月,有了迴京的聖旨,秦瀾心倒是可以跟著鍾懷邵、賀芳晴他們先迴去,其他的事情他留下來處理就好了。
另一邊,秦瀾心捧著丹書鐵券迴後院的時候,心裏說不上是什麽感覺,自然是高興的,而且還有些不太敢相信,現在,她手裏可是有兩塊丹書鐵券了。
“瀾心,快把這丹書鐵券放好吧,等到迴了京都,找個更為妥善的地方放著。”曾經,賀芳晴的手裏也有這麽一塊丹書鐵券,她相信皇上一定是知道的,現在又賞了一塊,這是想讓鍾逸和秦瀾心放心地為國效力了吧。
“我知道了,娘!我怎麽有種錯覺,覺得這丹書鐵券免死的功效比西北封主的地位還重,不但沒有很輕鬆的感覺,反而更覺得肩膀上重了!”秦瀾心笑著說道。
“你的這種感覺,娘曾經也有過,丹書鐵券的確是好東西,它可以保人不死,但要是因為有了它而有恃無恐,那麽死的會更快,以後君哥兒他們可要好好地教導了。”賀芳晴看著被秦瀾心恭敬地放在香案上供奉的丹書鐵券說道。
秦瀾心重重地點點頭,兩張丹書鐵券就相當於兩張特赦令,能保的不過是兩條人命而已。
“當初請辭封主的時候,不過是想著最初來西北的目的,如今那個目的被更快地完成了,我們的任務也就結束了,也就沒必要繼續呆在這裏了,其實,我更喜歡福江口和京都,西北氣候太差了。”秦瀾心假裝有些厭煩地笑著說道。
但賀芳晴知道她內心深處並不是這樣想的,在西北即將更為繁華熱鬧的時候離開,這算是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決斷,帝心安,方能百姓安,鍾逸和秦瀾心這是在安帝心以安民心。
“辛苦你和逸兒了,不管別人是否能理解你們的決定,但是娘懂,娘也支持你們。咱們迴京都去過自己的小日子,以後這些事情你也別再插手,相夫教子也是輕閑。”賀芳晴笑著說道。
“的確是累了,西北是一個我永遠不會忘記的地方,也是這個地方和這裏的百姓賜給我三個可愛的孩子,我希望他們能安居樂業。”秦瀾心一直打從心底裏認為是漠州的雪蓮救了她的命,也是因著西北的關係有了三個可愛的孩子。
“他們會的,你也會的!”離開西北也好,賀芳晴正不想三個孫兒在這裏受苦呢。
“娘,我去幫珍珠和重雪做飯!”秦瀾心笑著說道。
而齊天籌和齊俊安在吃飯之前就見到了鍾逸和秦瀾心的三個兒女,看到三個小家夥生龍活虎的機靈可愛模樣,齊天籌是歡喜的很。
“懷邵賢弟,還是你有福氣,一下子就有了三個孫兒,哪像我,兒子不聽話,到現在兩個兒媳婦都沒有!”齊天籌一把就抱起了靈哥兒在懷裏逗他,順便瞪了一眼抱著甜姐兒的齊俊安。
“嗬嗬,天籌兄,這種福氣還真不是什麽人就能有的,你都不知道這幾個孩子有多聰明。靈哥兒,叫你皇爺爺。”鍾懷邵指著齊天籌對虎頭虎腦的靈哥兒說道。
隻見,三兄妹中長得最胖乎乎的靈哥兒一把抱住了齊天籌的脖子,先是小嘴一笑朝著齊天籌的臉上就是一個親吻,接著就是奶聲奶氣的一聲“爺爺”,隻叫的人心裏暖洋洋的。
“這小家夥可真會討人喜歡!”齊天籌樂壞了,就是齊平寶的兒子也沒有像這樣黏過他,而是一見到他就喜歡哭,他是想抱都沒得抱。
“那是,我的孫子自然是這樣。這小家夥可是把全府上下的人都哄得團團轉,你看他那雙滴溜溜轉的眼睛,這還不到一歲呢,都會看人臉色了。隻要他娘一生氣,立即討好地湊上去,想揍他都下不去手,嗬嗬!”鍾懷邵很是得意地說道。
“這孩子就是惹人喜歡,對了,那個是君哥兒吧,他看得是什麽呀,連話都看不利索的小家夥,不會是在看書吧?”齊天籌有些吃驚地看著秦向爭懷裏的孩子,此時秦向爭抱著他,大手裏有一本小冊子,小家夥看得目不轉睛的。
“哈哈哈,梁王爺,您還真猜對了!”秦向爭這時候抬頭笑著說道。
“他能看懂嗎?那冊子上是什麽?”齊天籌奇怪地問道。
“那是瀾心專門給幾個孩子做的什麽早教讀物,就是畫上一些小動物,再寫上相應的字,也不管他們看不看得懂,就教給他們。靈哥兒是一看那小冊子就想撕了吃,甜姐兒是看會兒就沒了耐心,隻有這君哥兒,要是不讓他看,就又哭又鬧的。”提起自己的三個孫子,鍾懷邵都似有說不完的話。
“真的假的?”齊俊安有些不敢相信。
“齊大哥,你要是不信,我讓你親眼看看!”秦瀾兵笑著說道,然後他就走到秦向爭和君哥兒麵前,然後拿走了秦向爭讓君哥兒看的小冊子,“君哥兒,看完了!”
接著,眾人就看到君哥兒先是目光隨著秦瀾兵手上的小冊子移動,然後一雙充滿疑惑的大眼睛詫異地看向了秦瀾兵,突然,小嘴一撇就“哇”地一聲大哭起來,看呆了齊天籌和齊俊安父子。
“好了,好了,別哭了,給你!”秦瀾兵趕緊把小冊子打開又放到了君哥兒的麵前,然後君哥兒立即就不哭了,還衝著秦瀾兵笑了一下。
“這……這也未免太神奇了!”齊俊安吃驚地看著全神貫注“讀書”的君哥兒,這還是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嗎?!
“嗬嗬,君哥兒就喜歡讀書,而且是三個孩子裏最安靜的,性子和他爹娘都有些像!”鍾懷邵得意地看著自己的長子嫡孫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不過,這堂堂的王府世子以後又用不著考狀元,可別成了書呆子!”齊天籌略有些擔憂地說道。
“不會的,等到過一段時間,我就開始親自教他們練武,這樣看書,眼睛也看壞了!”鍾懷邵笑著說道。
“這麽早,我記得這三個孩子到了八月才一周歲,這剛會走路你就想教他們武功了?”齊天籌覺得有些早。
“不早了,靈哥兒兩個月前就開始學著紮馬步了,而且三叔說了,這幾個孩子都是練武的苗子,沒問題的,說不定以後還能當個武林盟主什麽的!”鍾懷邵“高瞻遠矚”地說道。
“嗬嗬,這要是恭親王府日後出個狀元郎和武林盟主,那也是有趣的很!”齊俊安笑著說道,也很羨慕鍾逸這個好友,一下子就有了三個寶貝。
“哈哈哈!”鍾懷邵和秦向爭等人聽後都大笑起來,說不定還真能這樣呢!
不過,各個城門口倒是熱鬧的很,隨著沙甜菜知名度的提升,每當一季沙甜菜成熟的時候,就有不少外來的商人。
但是,今年來西北的商人更多,因為黃香桃樹葉能做特殊調料的事情也是在商人中刮起了一陣不小的風,尤其是嵋城專門販賣香辛料的客商,他們或幾家聯合或自家帶商隊風塵仆仆來到湛州城,為的就是將這種隻產在湛州的香辛料購買迴去。
秦瀾心早兩年就將熬製果醬、製作果脯、曬製果幹的方法告訴了百姓們,所以現在好多西北的百姓就等著秋日裏香桃成熟,大賺一筆呢。
這天晚上,繁星閃爍,一輪皎潔的明月懸掛在天幕之上,已經從鼓風口搬迴到王府內的眾人像往常一樣聚在院子裏說話。
“現在都到七月裏了,再有一個月,就是君哥兒他們三個的抓周禮了,現在就要開始準備了。三叔,妙遠大師這都雲遊一年多了也沒個音信兒,三個孩子的大名到現在都沒取呢,這上族譜都拖延這麽久了。”取大名、上族譜這一直都是賀芳晴掛在心上的大事,原本商量著幹脆就讓家裏的長輩給取名好了,但鍾懷邵非要等妙遠大師,這才拖到現在。
“那老和尚估計也快迴來了吧,上族譜的事情別著急,眼前抓周禮才是最重要的,你們幾個先給君哥兒他們做新衣吧,其他的多準備些。”鍾敬軒想了一下說道。
“三叔說的是,而且我們出來也一年多了,京都的消息雖然隨時都有人傳送到西北,但時隔太長了,我打算等三個孩子的抓周禮一過就迴京都了!”在西北這一年的時間裏,鍾懷邵覺得日子過得十分地悠閑,以前也是閑日子多了,卻沒有現在的舒適溫馨。
隻是,他的家並不在西北而在京都,丟下一個諾大的恭親王府一年多,也不知道府裏現在是個什麽樣的情形。
“要迴去你一個人迴去,我不迴去!君哥兒他們三個在哪兒,我就在哪兒!”賀芳晴可沒打算離開西北迴京都,而且她早就習慣了三個孩子在身邊的生活,要是迴到孤零零的恭親王府,她那種日子怕是一天也過不下去。
“我們也該迴去了!”秦向爭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來年春上就是二丫頭出嫁的日子,我們也要迴去多準備準備。”
“是呀,離家也這麽久了,就算不舍得也不沒辦法!”韓氏也是無奈一歎,她之前也沒想過要在西北呆這麽長的時間,本打算是等秦瀾心出了月子就迴福江口的,畢竟百味莊園也是一大家子的事情。
“爹娘,你們都要走嗎?”熱熱鬧鬧過了近一年,秦瀾心自是舍不得,可現在她和鍾逸都是封主,沒有皇上的聖旨,他們是不能迴京都的。
“大丫頭,這西北我們不能再呆了,要趕在冬天來臨之前迴去,你妹妹的婚事雖說之前該準備的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可咱們也不能讓外人看了笑話,這時候離開天氣也好,路上也好走些!”秦向爭也舍不得自己的三個外孫,可秦瀾悅的婚事近了,他們必須要迴去。
“大丫頭,你爹說的是,等二丫頭出嫁之後,有時間我們再過來,現在路好走了,不遠的。”想起要很快離開西北,韓氏的心裏酸楚的很。
“沒錯,自從西北開始重修官道,其他各州也都有樣學樣,把官道都給拓寬了,以往從西北到京都一趟要近三個月,現在坐著馬車趕路一個多月就到了,比以往快多了,快馬不到半個月,以後來往都近便。”賀芳晴笑著說道。
“這倒也是,大丫頭,雖說沒有聖旨你不能迴京都,但是你可以迴福江口住一段時間,現在這邊的事情不是有人在做嗎?你也能抽出時間的!”韓氏說道。
“嗯,要不這次我跟著一起迴福江口吧,小妹成婚我也能幫上一些忙。”秦瀾心突然笑著說道。
“好是好,可你帶著三個孩子迴去,這一路上孩子們受得了嗎?”韓氏有些擔憂地問道。
“就是呀,秋冬天氣涼的很,路上要是遇上個刮風下雨的,孩子們生病了可怎麽辦,這大人出遠門尚且令人擔憂,更別說是三個孩子了。瀾心,等三個孩子大一些你再迴去吧!”秦瀾悅成婚雖說也是大事,可在賀芳晴眼裏,萬事都沒有三個孩子的健康安全來得重要。
“出行的確是個問題!”這古代交通落後,嬰幼兒出遠門的確是令人擔憂,秦瀾心也是有些矛盾。
“他們三個的身子沒那麽弱,你們看看君哥兒和靈哥兒,看起來哪像個還沒過周歲的孩子,跑起來大人都快追不上的,我看再過一段時間,他們身邊都要派個高手跟著了。”鍾敬軒笑著說道。
“說的是,靈哥兒這孩子吃的太多了,我現在都快抱不動他了!”賀芳晴也是笑著說道。
現在,三個小家夥越來越機靈可愛,而且說話都比同齡的孩子早,看著就聰明討喜。
“孩子長得太快了,一天一個樣子,這要是一段時間不見他們,估計他們都不認得我這個外祖母了。”韓氏略顯失落地說道。
“那也是沒辦法,你這家裏有事總要去辦的,等以後孩子們大了,瀾心他們肯定是要迴京都的,到時候你們夫妻就搬到京都來,福江口的事情交給瑞哥兒他們管著,咱們再聚一起。”賀芳晴笑著說道。
“要迴京都哪有那麽容易,不是說封主就算奉旨迴京都,那也是呆不了太長時間的,除非是這封主不做了,迴到京都有個一官半職的,就像瞻王府的人一樣。”
雖說在西北鍾逸和秦瀾心是封主,而且上交朝廷的稅銀之中有他們夫妻的一部分,可金錢權勢哪有一家人在一起快活,韓氏有時都在想,還不如以前在外漁巷一家人就守著百味食肆過活呢。
“娘,您就放心吧,福江口和京都我們都會迴去的,這西北的封主我和夫君隻做三年,三年後皇上會另有打算的,所以最遲明年,我們就會迴去!”秦瀾心笑著說道。
賀芳晴臉上一怔,帶有疑惑地問道:“瀾心,這話你是從哪裏聽到的?皇上真的隻讓你們在西北呆三年?”
賀芳晴不信,韓氏也不信,這封主除了犯下大錯才會被廢除,鍾逸和秦瀾心對西北貢獻那麽大,皇上怎麽可能不讓他們繼續做西北的封主呢。
“娘,不是這樣的,這是我和夫君共同做的決定。原本我們也猜想著,或許要在西北呆上三年又三年,也可能呆上一輩子。不過皇上讓我們來西北的初衷,是希望這裏的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如今西北大變樣,隻要按照現在的路子往下走,由皇上統一調派,西北就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有沒有封主其實都是一樣的!”這也是鍾逸這兩天在和秦瀾心商量的事情,西北現在就算沒有他們兩個也可以繼續發展,百姓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過。
“瀾心,你和逸兒已經決定了?”鍾懷邵看著她問道,鍾逸現在還沒從府衙迴來呢。
“嗯,已經決定了!我們奏請的折子估計這會兒已經到京都了,其實在我看來,三年西北封主的生活剛剛好,現在西北可以不再需要什麽封主了,隻要各州官員各司其事,西北大營守好邊疆,西北五州的百姓就能過上好日子。這封主就像西北五州的大管家,隻要有主子在,有聽話的下人在,有沒有大管家是沒什麽關係的。”秦瀾心笑著說道。
“話雖是這樣說,我看皇上未必會同意!”賀芳晴倒是覺得封主不封主的沒什麽,她也想鍾逸和秦瀾心迴京都。
“娘,皇上會同意的!”對於齊佑的決定,秦瀾心還是能猜測出來的。
此時,鍾敬軒和鍾懷邵相視一眼,他們心中也覺得齊佑會十分讚同鍾逸和秦瀾心的決定。
當初,瞻王府和前幾任駐守西北的人留下的是個爛攤子,現在鍾逸和秦瀾心不但把這個爛攤子給全部收拾好了,而且還讓西北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隻要再過幾年,西北就會真正地富庶起來,而那時候如果秦瀾心和鍾逸還在西北,他們夫妻就會是西北真正的“王者”。
且不說百姓們對他們更為愛戴和擁護,官員們也會馬首是瞻,西北大營又是葉寒在守著,這相當於占據大魏朝三分之一的地方掌握在他們夫妻手中,皇上、朝廷官員到時候忌憚他們的同時也會把他們當成眼中釘、肉中刺。
如果是換做他人,一定會想盡辦法留在西北,可是鍾逸不會,他深知齊佑的心思,更知道如何與他更為信任地相處,而他作為鍾家忠臣之後更不期望與帝王心生嫌隙,所以他選擇了以退為進,舍棄這封主之位,換取帝君最大的信任。
至於秦瀾心,她最為尊重鍾逸的每個決定,夫唱婦隨應是如此。
“不做封主也好,榮華富貴又哪裏比得上一大家人和樂。”韓氏的想法一直都很簡單。
“說的是呢!”賀芳晴也說道。
又過了兩日,這天,韓氏單獨把秦瀾心叫來說話,對她說起了有關珍珠和秦瀾兵的事情。
“大丫頭,你大弟怕是要在西北常呆,他和珍珠雖說已經成婚了,可前兩日秋紋告訴我,那珍珠還是個處子之身,想著他們應是有名無實的夫妻。這件事情你看怎麽辦才好?”韓氏歎了一口氣說道。
“娘,您與珍珠相處也有一段時間了,您覺得她怎麽樣?”秦瀾心笑著問道。
“要單說珍珠這姑娘是不錯,人勤快也善良孝順,聽說跟你學管家也學得有模有樣了,可我還有一個擔心,這以後你妹妹嫁入侯府,咱們秦家地位身份是高了,可盯著咱們的人也不少,福江口又有那麽多的精明商家,珍珠畢竟不是你,我怕她處理不來那麽多的事情。”韓氏雖然想法簡單,但該想到的她也能想到,現在秦家也是身處漩渦之中,雖說沒了明目張膽上門挑事的人,可背地裏又怎麽會那樣簡單。
韓氏也是在大宅門裏生活過的人,她在福江口的時候,那些夫人小姐們哪一個不是盯著秦家的大門,心思正的還好說,心思不正的,那就是禍事。
“娘,沒有誰天生就會做某些事情的,珍珠很好學也很努力,隻要好好調教,以後由她掌家應該不成問題,至於您擔心的事情,迴頭讓楊婆婆專門給她調教幾個丫鬟出來,有人幫著她,她想不到的看不到的也有個提醒的人。等到小妹一出嫁,您身邊也要有個人幫忙掌家,雖說秦家的家奴不少,但秦家現在也算是家大業大,什麽心思的人都有,要想管好一個家也沒那麽容易。”要說對珍珠沒有擔心,那也是瞎話,秦瀾心可不想看到自己辛苦掙下的家業這麽早就衰敗下去。
“唉,娘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珍珠她從小在漁村長大,如果是幾年前秦家的光景,這樣的兒媳婦自是沒有可挑剔的,她又是你弟弟喜歡的,可現在秦家就是刀尖上的富貴,我總覺得不踏實,想想董家,當年也是有貴妃在宮裏的,還生了皇帝的兒子,最後卻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我……”韓氏說起這些也是一身的愁緒。
“娘,董家是心思歹毒,作惡多端,他們家敗那是咎由自取,但是咱們家不一樣,雖說日子富貴,可這富貴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咱們一點兒一點兒掙出來的。咱們一不作奸犯科,二不仗勢欺人,忠君愛國的事情倒是沒少做,咱們行得正、坐得直,您就沒什麽好擔心的。至於珍珠,她既然是要成為秦家長媳的人,那麽她就必須要學會付出更多,學不會也要學,不喜歡也要學,這就是她以後要麵對的。”這個世上不是誰都能隨心所欲地過生活的,在秦瀾心看來,珍珠既然選擇與秦瀾兵站在一起,那麽就必然要替他承擔一些東西。
“娘明白你說的話,就像當初你嫁進恭親王府和跟著鍾逸來西北一樣,你也付出了很多。不過,珍珠沒有你的機緣,她要學的還有很多呢,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堅持下去。日子越富貴,人的心反而越忐忑了,難道是我想太多了?”韓氏苦笑搖頭歎道。
“娘,不是您想太多,這些都是事實。況且,珍珠還由我指點她呢,怎麽就沒機緣了。您難道忘了,我可是福江口有名的女先生,我教出來的學生有皇子、有狀元、有進士,現在一個個可都要成為大魏朝的棟梁之才了,不相信別人,您還不相信自己的女兒,更何況還有楊婆婆呢!”秦瀾心笑著安慰韓氏。
“傻孩子,娘就是不信自己也信你,楊婆婆她也老了,也不知道現在身體怎麽樣,既然是你大弟選中的人,咱們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讓你這個做姐姐的多費心了。唉,說起來也都是娘不中用,掌家是不行的,你都出嫁了,還有三個孩子要照看,整日裏讓你操心娘家的事情,娘這心裏很是過意不去。”韓氏愧疚地看著秦瀾心說道。
“娘,我出嫁了也是秦家的女兒,娘家的事情自然多少都要管的。等以後珍珠能掌家了,您就是讓我操心,我都不管了,嗬嗬!”秦瀾心笑著說道。
韓氏也笑了,又說道:“我和你爹又問過兵哥兒,他是否一定要娶珍珠為正室,其實京都裏、福江口有不少大家閨秀都願意和秦家結親,哪怕是妾室,也有很多人願意的,可他不同意,說已經娶了珍珠,珍珠就是他的妻,他不願意再娶別人了,我們也是拿他沒辦法。”
“娘,大弟的心思我多少明白一些,他和珍珠在西沙國也算風雨同舟過,真要是再加進去一個人,他那個性子肯定是不會同意的。這樣也好,他不起旁的心思,這後宅裏也會安穩些。”秦瀾心說道。
“也隻能如此了!我和你爹是這樣想的,趁著都在西北,就把他和珍珠的婚事再辦一次,也算有了禮數,讓珍珠早點為秦家開枝散葉,我和你爹這心裏也定了。”韓氏對秦瀾心說道,這才是她找秦瀾心來的最終目的。
“行啊,趕在你們離開西北之前辦好,讓珍珠留在湛州一段時間,我再教她一些東西,等到她有了孩子,您幫忙照看孩子,她就學著掌家。”學掌家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學好的,秦瀾心教她的都算是速成的了。
“嗯,這樣也好,迴頭我再和你爹商量一下,然後再找兵哥兒和珍珠說說,也不用大操大辦,按照規矩簡單過個六禮,有那麽一個禮數就行。”韓氏臉上也終於有了放鬆的笑容。
“娘,我讓秋紋她們幫你,其他事情您交給重言去辦就行,嫁衣之類的我來就可以了!”秦瀾心笑著說道。
“這事不用你操心,你好好照顧三個孩子就行了,還要辦抓周禮呢!”韓氏笑著說道。
“依我看,幹脆抓周禮和大弟的婚禮一起辦好了,嗬嗬!”秦瀾心笑著說道。
“嗬嗬,聽著這主意是不錯!”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西北王府裏又變得熱鬧起來,又要準備婚禮又要準備抓周禮。
秦瀾兵和珍珠都以為還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家人才會真心原諒和接納他們的事情,沒想到時間這麽短就開始操持他們的婚事了。
“阿兵哥,我覺得自己像在做夢,你的家人真的完全接受我了嗎?”珍珠還是有些不相信。
“珠兒,你不是在做夢,這是真得!我之前就跟你說過,咱們的事情隻要有我姐姐在一定會順利的,你也不要埋怨姐姐這段日子對你嚴厲,她教你的那些東西可是好多人想學都學不到的。”秦瀾兵笑著說道。
“阿兵哥,我懂得。前幾天,瀾悅妹妹見公主姐姐教我那些算賬的技巧,她就說是公主姐姐偏心,教她的時候都沒有那麽用心呢!”珍珠羞澀地笑著說道。
“嗬嗬,小妹就是這樣,她可是很愛吃味的,尤其是見姐姐對別的人好,醋壇子一準兒就會翻。所以,在她麵前,你千萬不要說姐姐對你有多好,否則她會嫉妒的。”秦瀾兵很是了解地笑著說道。
“阿兵哥,我知道了,我不會說的!”珍珠也笑著說道。
“大哥,你說的話我可是聽到了!”就在秦瀾兵和珍珠在後花園涼亭說話的時候,秦瀾悅從一旁的大樹上跳了下來,把兩個人嚇一跳。
“小妹,你什麽時候來的?還有,我怎麽沒有發現你,你什麽時候學的內功?”秦瀾兵詫異地問道。
他有內功,察覺周圍的事物也是靈敏的很,沒道理感覺不到秦瀾悅的唿吸。
“我可不會什麽內功,是大哥你們說話太用心,沒有注意到周圍還有人在。”秦瀾悅才不會告訴他們在之前來西北的路上,有一個怪老頭教了她一種閉息的方法,她在樹上練著玩的時候底下就有人了。
“真的不會內功?”秦瀾兵可不相信,秦瀾悅的武功他可是知道的,頂多也就是個四五流的武功。
“你別轉移話題,剛才說我什麽,愛吃味?嫉妒?我什麽時候是這樣的人了?”秦瀾悅氣哼哼地問道。
“瀾悅妹妹別生氣,我和阿兵哥說著玩的。”背後說人被發現,珍珠很是不好意思。
“珍珠嫂子,這件事情和你沒關係,是大哥的問題,竟然在背後這麽編排自己的親妹妹,哼,人家是有了媳婦忘了娘,我看他是有了媳婦忘了親妹妹,還是大姐對我好,就算嫁了人,還是和小時候一樣,不像某些人!”秦瀾悅故意上下打量了一下秦瀾兵,笑嘻嘻地說道。
“你這個臭丫頭,馬上都要嫁人了,膽子變大了是嗎,敢這樣說你的親大哥!”秦瀾兵也笑了,這語氣裏明顯就是酸溜溜的,看來小妹也開始因為他吃味了。
“大哥,不是我說你,你這次從西沙國迴來可是變了,變得不聽話了!小心我告訴大姐去!”秦瀾悅“威脅”地說道。
“我怎麽變了,我一直都是這樣!倒是你,膽子才是越來越大了,我聽說昨天你帶著思捷的未婚妻去品州找小武的妻子去了,你們三個說要去漠州,而且還是偷偷的……”秦瀾兵笑著說道。
“大哥,你怎麽知道?!”秦瀾悅驚了,自從上次從漠州迴來之後,她就留在了湛州,但羅修昀、鄧思捷和倪小武現在都在漠州修官道呢,所以她就想和淩小小、楊柳兒一起去。
“我知道的多著呢!”秦瀾兵笑著逗自己的妹妹。
正在這時,有下人跑進後花園,說是讓他們去前院接聖旨,八百裏加急送來的。
秦瀾兵、秦瀾悅和珍珠急忙趕到前院,看到鍾逸也迴來了,院子裏也擺上了香案,眾人都跪了下來。
前來宣讀聖旨的不是別人而是梁王齊天籌,同跟來的還有齊俊安和皇家侍衛,看起來這道聖旨很是隆重。
原本,鍾逸和秦瀾心對於聖旨內容有了大概猜測,隻是怎麽也沒想到,聖旨的內容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
聖旨上,齊佑先是大力讚歎了一番鍾逸和秦瀾心夫婦為了西北殫精竭慮的努力和貢獻,又對他們主動請辭封主一事表示敬佩和理解,最後不但在京都又賞賜了一座西北王府,還特賜西北王府丹書鐵券,隻要鍾逸這一脈不做出叛國之事,就可享有免死的殊榮。
“逸兒,瀾心,這免死鐵券乃是當今聖上迄今為止第一次賞賜,希望你們要不忘聖恩,繼續為國效力,為大魏朝百姓謀福。”梁王齊天籌將聖旨連同金黃龍布包裹著的一個紫木盒子分別送到鍾逸和秦瀾心的手上。
“臣叩謝皇恩!”
等到接旨結束,氣氛這才轉化為老友相聚的輕鬆歡快模式,雖說不再是西北五州的封主,但一塊免死鐵券分量同樣很重。
“懷邵賢弟,我是真沒想到這兩個孩子竟然會辭去封主之位,現在西北已經和往日大為不同,這一塊肥肉扔出去,可就找不迴來了。”正廳裏,齊天籌看著鍾懷邵耐人尋味地笑著說道。
“最近我家裏人喜歡吃清粥小菜,這樣的日子更舒心更輕閑。”鍾懷邵淡笑一聲說道。
“好一個清粥小菜,你可知京都這西北王夫婦請辭封主一事引起多大的波瀾,好多人心裏可都是佩服的很,天下能有西北王夫婦這樣的忠臣輔佐,大魏朝何求不興盛。”齊天籌有些感慨地說道。
“天籌兄,說的太過了。西北才剛剛有了好轉的念頭,這時候兩個孩子請辭,皇上沒怪他們胡鬧還賞賜丹書鐵劵,我鍾家感恩的很!”鍾懷邵笑著說道。
“懷邵賢弟,話可不能這樣說。西北如今是蒸蒸日上,各項事務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路已經畫出了道兒,難道還怕走偏了不成!”齊天籌大笑著說道。
“那就要看以後皇上這道兒要繼續畫多長、畫多寬了!”鍾懷邵也笑著說道。
“懷邵賢弟有什麽可擔心的,皇上對鍾家那是極為信任,不過逸兒夫妻想得長遠,皇上是覺得他們太過謹慎小心了,隻要是為大魏朝百姓著想的忠臣良將,皇上都會給予厚恩的。”齊天籌別有深意地說道。
“小心一些好,既然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也沒必要事事都要做好,要不然皇上養那麽多的官員做什麽,該是他們出力的時候了。”鍾懷邵笑了一下。
“說的是,以後西北五州暫不會有封主,皇上說了,即便是有,那以後也是鍾逸這一脈的,你們就放心吧。”齊天籌笑著說道。
鍾懷邵和鍾逸幾人但笑不語,是不是封主沒什麽重要,如果鍾家戀權貪利,那麽現在的恭親王府也不會是這樣了。
“齊伯父,皇上還有什麽話要交代嗎?”鍾逸問道。
“皇上還傳了口諭,說是西北這邊的事情你們安排好之後就可以啟程迴京都了,最好明年花朝節之前能夠迴到京都,大家也好一起熱鬧熱鬧。”齊天籌說道。
鍾逸點點頭,現在還不到八月,有了迴京的聖旨,秦瀾心倒是可以跟著鍾懷邵、賀芳晴他們先迴去,其他的事情他留下來處理就好了。
另一邊,秦瀾心捧著丹書鐵券迴後院的時候,心裏說不上是什麽感覺,自然是高興的,而且還有些不太敢相信,現在,她手裏可是有兩塊丹書鐵券了。
“瀾心,快把這丹書鐵券放好吧,等到迴了京都,找個更為妥善的地方放著。”曾經,賀芳晴的手裏也有這麽一塊丹書鐵券,她相信皇上一定是知道的,現在又賞了一塊,這是想讓鍾逸和秦瀾心放心地為國效力了吧。
“我知道了,娘!我怎麽有種錯覺,覺得這丹書鐵券免死的功效比西北封主的地位還重,不但沒有很輕鬆的感覺,反而更覺得肩膀上重了!”秦瀾心笑著說道。
“你的這種感覺,娘曾經也有過,丹書鐵券的確是好東西,它可以保人不死,但要是因為有了它而有恃無恐,那麽死的會更快,以後君哥兒他們可要好好地教導了。”賀芳晴看著被秦瀾心恭敬地放在香案上供奉的丹書鐵券說道。
秦瀾心重重地點點頭,兩張丹書鐵券就相當於兩張特赦令,能保的不過是兩條人命而已。
“當初請辭封主的時候,不過是想著最初來西北的目的,如今那個目的被更快地完成了,我們的任務也就結束了,也就沒必要繼續呆在這裏了,其實,我更喜歡福江口和京都,西北氣候太差了。”秦瀾心假裝有些厭煩地笑著說道。
但賀芳晴知道她內心深處並不是這樣想的,在西北即將更為繁華熱鬧的時候離開,這算是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決斷,帝心安,方能百姓安,鍾逸和秦瀾心這是在安帝心以安民心。
“辛苦你和逸兒了,不管別人是否能理解你們的決定,但是娘懂,娘也支持你們。咱們迴京都去過自己的小日子,以後這些事情你也別再插手,相夫教子也是輕閑。”賀芳晴笑著說道。
“的確是累了,西北是一個我永遠不會忘記的地方,也是這個地方和這裏的百姓賜給我三個可愛的孩子,我希望他們能安居樂業。”秦瀾心一直打從心底裏認為是漠州的雪蓮救了她的命,也是因著西北的關係有了三個可愛的孩子。
“他們會的,你也會的!”離開西北也好,賀芳晴正不想三個孫兒在這裏受苦呢。
“娘,我去幫珍珠和重雪做飯!”秦瀾心笑著說道。
而齊天籌和齊俊安在吃飯之前就見到了鍾逸和秦瀾心的三個兒女,看到三個小家夥生龍活虎的機靈可愛模樣,齊天籌是歡喜的很。
“懷邵賢弟,還是你有福氣,一下子就有了三個孫兒,哪像我,兒子不聽話,到現在兩個兒媳婦都沒有!”齊天籌一把就抱起了靈哥兒在懷裏逗他,順便瞪了一眼抱著甜姐兒的齊俊安。
“嗬嗬,天籌兄,這種福氣還真不是什麽人就能有的,你都不知道這幾個孩子有多聰明。靈哥兒,叫你皇爺爺。”鍾懷邵指著齊天籌對虎頭虎腦的靈哥兒說道。
隻見,三兄妹中長得最胖乎乎的靈哥兒一把抱住了齊天籌的脖子,先是小嘴一笑朝著齊天籌的臉上就是一個親吻,接著就是奶聲奶氣的一聲“爺爺”,隻叫的人心裏暖洋洋的。
“這小家夥可真會討人喜歡!”齊天籌樂壞了,就是齊平寶的兒子也沒有像這樣黏過他,而是一見到他就喜歡哭,他是想抱都沒得抱。
“那是,我的孫子自然是這樣。這小家夥可是把全府上下的人都哄得團團轉,你看他那雙滴溜溜轉的眼睛,這還不到一歲呢,都會看人臉色了。隻要他娘一生氣,立即討好地湊上去,想揍他都下不去手,嗬嗬!”鍾懷邵很是得意地說道。
“這孩子就是惹人喜歡,對了,那個是君哥兒吧,他看得是什麽呀,連話都看不利索的小家夥,不會是在看書吧?”齊天籌有些吃驚地看著秦向爭懷裏的孩子,此時秦向爭抱著他,大手裏有一本小冊子,小家夥看得目不轉睛的。
“哈哈哈,梁王爺,您還真猜對了!”秦向爭這時候抬頭笑著說道。
“他能看懂嗎?那冊子上是什麽?”齊天籌奇怪地問道。
“那是瀾心專門給幾個孩子做的什麽早教讀物,就是畫上一些小動物,再寫上相應的字,也不管他們看不看得懂,就教給他們。靈哥兒是一看那小冊子就想撕了吃,甜姐兒是看會兒就沒了耐心,隻有這君哥兒,要是不讓他看,就又哭又鬧的。”提起自己的三個孫子,鍾懷邵都似有說不完的話。
“真的假的?”齊俊安有些不敢相信。
“齊大哥,你要是不信,我讓你親眼看看!”秦瀾兵笑著說道,然後他就走到秦向爭和君哥兒麵前,然後拿走了秦向爭讓君哥兒看的小冊子,“君哥兒,看完了!”
接著,眾人就看到君哥兒先是目光隨著秦瀾兵手上的小冊子移動,然後一雙充滿疑惑的大眼睛詫異地看向了秦瀾兵,突然,小嘴一撇就“哇”地一聲大哭起來,看呆了齊天籌和齊俊安父子。
“好了,好了,別哭了,給你!”秦瀾兵趕緊把小冊子打開又放到了君哥兒的麵前,然後君哥兒立即就不哭了,還衝著秦瀾兵笑了一下。
“這……這也未免太神奇了!”齊俊安吃驚地看著全神貫注“讀書”的君哥兒,這還是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嗎?!
“嗬嗬,君哥兒就喜歡讀書,而且是三個孩子裏最安靜的,性子和他爹娘都有些像!”鍾懷邵得意地看著自己的長子嫡孫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不過,這堂堂的王府世子以後又用不著考狀元,可別成了書呆子!”齊天籌略有些擔憂地說道。
“不會的,等到過一段時間,我就開始親自教他們練武,這樣看書,眼睛也看壞了!”鍾懷邵笑著說道。
“這麽早,我記得這三個孩子到了八月才一周歲,這剛會走路你就想教他們武功了?”齊天籌覺得有些早。
“不早了,靈哥兒兩個月前就開始學著紮馬步了,而且三叔說了,這幾個孩子都是練武的苗子,沒問題的,說不定以後還能當個武林盟主什麽的!”鍾懷邵“高瞻遠矚”地說道。
“嗬嗬,這要是恭親王府日後出個狀元郎和武林盟主,那也是有趣的很!”齊俊安笑著說道,也很羨慕鍾逸這個好友,一下子就有了三個寶貝。
“哈哈哈!”鍾懷邵和秦向爭等人聽後都大笑起來,說不定還真能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