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蕾兒越眾而出,走到餘利幾人跟前,這才站定了。
幾個書生見眾人的目光都被自己吸引來,很享受這備受矚目的感覺。
尤其餘利十分激動,以至於身子有些輕顫,麵色也變得潮紅。
眾人之中,隻有他飲酒最少,頭腦是最清醒的。
此刻蕾兒站出來,幾人麵麵相覷,詫異又驚豔。
蕾兒卻是不管他們奇異的目光,明眸一流轉,含著一絲笑容道:“聽說諸位有事要尋我娘親,我娘親因事未歸,你們跟我說也是一樣的。”
眾人聽了這番話,這才恍然明白過來,原來這少女是佳禾郡主的女兒,未來的太子妃。
便有議論聲傳了開來:“原來這就是太子妃,長成這樣,倒也是配得起的。”
“是呀,她這長相,比佳禾郡主還要勝幾分呢。”
“我瞧著,她文雅又懂禮,說話落落大方,應該是個不錯的。”
這些話,自然是圍觀的群眾說的。
餘利盯著蕾兒瞧了兩眼,皺起眉道:“如此說來,你就是未來的太子妃?”
蕾兒微微紅著臉點頭,含著笑容問道:“閣下是誰?恕我眼拙,認不出來。”
餘利揚起下巴,神色很倨傲,冷笑道:“太子妃娘娘身份矜貴,自是不認得我的。”他便說了自己的身份,又說了要見千柔的緣故,竟跟方才碧青所言的相差無幾。
蕾兒目光如炬,在一幹書生身上掃了一圈,淡淡笑道:“幾位都是這麽想的嗎?都覺得我娘親是沽名釣譽?”
她黑眸璀璨,爆出耀眼的光芒,令人不敢正視;又因為她即將成為太子妃,眾人覺得她氣韻不同,心中難免有幾分驚懼。
隨餘利同來的幾人麵麵相覷,在這一刻,選擇了沉寂不語。
有好事之徒一指餘利,大聲道:“李郡主,說得最多最大聲的,就是他!”
蕾兒看著餘利,淡淡道:“是你吧?”
她心中早有了答案,但還是問了,就是要讓他自己再承認一遍。
餘利強自鎮定,昂然道:“就是我!”定下心神,便又揚唇冷笑,一副威武不能屈的模樣。
蕾兒把他上下一掃,不疾不徐的道:“素來我並不是個愛跟人爭辯的,家母行事也低調,但你出聲辱及家母,我豈能不為家母出頭?餘先生,家母因一支《精忠報國》聞名天下,出嫁時獲得全城公子添妝的榮耀,郡主的封號是太上皇親自封的。造福無數百姓的善心堂、女子醫館,都離不開家母的籌劃協助。”
“近年來,家母雖然沒有什麽大舉動,但一直安心相夫教子,家父清正廉明人人稱頌,跟家母的鼎力支持是分不開的。家母所作所為,既有功於朝廷,又造福百姓,這都被你說成沽名釣譽。我倒想請教餘先生,你覺得,到底女子該怎麽做,才能合你的心意呢?再請問餘先生,聖人有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先生是讀書人,每年都領朝廷俸祿,不好生讀書思報朝廷、造福百姓,卻在這裏搬弄口舌,難道不是嘩眾取寵、沽名釣譽?”
滔滔不絕一番話,聽呆了一幹人。
蕾兒自小在鄉野長大,又出京幾年,雖然是按照大戶人家的女兒來教養的,但骨子裏除了從容自若之外,被逼急了,卻不會像大家閨秀那般講究矜持,反而有一股潑辣就爆發出來了。
之前她在奉州受傷,傷在她身上,痛在齊崇光心裏。
甚至她能感受到,齊崇光每日都是食不知味寢食難安,一心一意隻盼著她安好,恨不得以身相替。
如今,齊崇光也受傷,蕾兒自然也是一樣的心思。
偏偏這些人不識趣,竟然拿齊崇光的傷來說事,還鬧到了李府門前,實在是觸犯了蕾兒的逆鱗。
故而她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不留情麵。
圍觀眾人聽了這番話,便都似笑非笑盯著餘利一幹人,帶著譏諷探究之意。
餘利臉“轟”一下漲得通紅,憤怒看著蕾兒,怒聲道:“郡主這番話差矣,不平則鳴,正是我輩讀書人的本色。”
蕾兒挑眉,露出一絲笑容,聲音卻很冷淡:“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平有人管,倒也是常理,但我卻想不明白,餘先生不為旁的事兒叫屈,專門來尋我們家的晦氣,這是做什麽?難道不是想踩踏家母,提升自己的名聲?難道不是想著跟太子扯上關係,成全自己的青雲路?這算計,真真好極了,隻是太有失讀書人的氣節了!”
餘利惱羞成怒,又不知如何迴,氣急敗壞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蕾兒反應奇快,立馬迴道:“餘先生這話挺好笑,莫非你娘不是女人?你是男人生的?”
碧青一聽,樂得哈哈大笑。
她覺得,之前自己看出主子不會吃虧,眼光挺準,太準了!
眾人也都跟著她哄笑起來。
餘利惱羞成怒,麵紅赤耳沉默了半晌,才冷笑道:“郡主不必逞口舌之利,說起來,我確實是一片好心。眾所周知,太子殿下在獵場受傷,旁的且不論,就憑他不利於子嗣這一點,他就不該占著太子之位不讓。太子乃國之儲君,豈能沒有子嗣?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若是任由他這樣,來日百姓們豈能有安全感?大燕豈能有安穩日子?”
他實在氣急了,說話之時鋒芒畢露,再也不肯遮掩半分。
隨著他這幾句話,眾人都露出了深思的模樣。
尤其跟著他過來的那幾個書生,都是一臉的深以為然。
雖然蕾兒氣勢足,他們不敢直接針鋒相對,但到底他們是隨著餘利過來的,算得上是一夥人。
直接跟未來的太子妃麵對麵,若餘利能勝,自然是極好的。
餘利一舉成名,自然是肯定的,說不定,他們也能跟著沾光。
聽他提及子嗣,蕾兒心中有些刺痛,定一定神哂笑道:“原來百姓們的安全感,竟是建立在太子的子嗣上麵嗎?”
餘利揚著下巴道:“那當然,若太子無嗣,群臣如何能安心效忠?百姓如何能安居樂業?”
蕾兒逼近一步,直勾勾盯著他,冷笑道:“繡花枕頭一包草!你有本事,你憂國憂民,你怎不去考個狀元榜眼?你怎麽不站到金鑾寶殿上榮耀一番,當個臣子為百姓效力,再來管太子的事?皇帝沒發表任何意見,文武大臣也沒開口,偏你吃閑飯管淡事,跟個女人一樣在這扯,你管得著嗎?正事不做閑事有餘,真有出息。”
餘利聽了這番話,又是氣又是急,忍不住道:“郡主怎麽知道文武大臣們心底沒意見呢?不過是因為太子得勢,大家都不敢說罷了。”
他揚起下巴,接著道:“大家都怕,我卻是不怕的。如此跟國家前程息息相關的大事,若沒有人站出來說,怎麽能行呢?為了大燕,為了百姓們好,我無懼權勢,不畏前程。”
他說著揚起頭來,神色肅然,竟是一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高尚風姿。
蕾兒見狀隻是冷笑,看著他道:“餘先生這口才倒真利索,看來你是覺得,自己出頭了,不但能成名,還能名留青史吧?你這番打算倒也不錯,隻可惜,你將算盤打到我最在乎的人頭上,我豈能容忍?”
她也揚起下巴,不等餘利迴答,便冷然道:“餘先生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我倒想問一問餘先生,可曾親自去百姓之間,品味百姓疾苦?可曾到田間地頭,看一看百姓們的辛勞辛勤?可曾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首詩,不僅僅是詩詞還是百姓們真實的生活寫照?”
她冷笑道:“餘先生,舉頭三尺有神明,你又是讀書人,千萬不要信口開河,會讓人瞧不起的。”
餘利被她這麽擠兌著,一張臉漲得通紅,默了半晌才道:“我乃讀聖賢書之人,沒下過田也是應該的,莫非郡主想拿這個譏諷我?這也忒可笑了吧。”
蕾兒淡淡道:“我譏諷你做什麽?我隻是想說,百姓們希望的儲君,應該是心懷天下的賢者,而不是隻會生孩子的普通男人。這一點,餘先生你應該也是清楚的吧?”
圍觀群眾便有人開口道:“郡主說的是,若是太子能時刻念著百姓,大家不知多高興。”
另一人點頭道:“太子生不生孩子,與咱們有什麽關係?咱們隻想有好日子過,隻想跟著明君,不受窮不受苦,也就心滿意足了。”
兩人聲音很大,在場的人都聽到了。
除了餘利之外,旁人都露出讚同的神色。
其實,百姓們最大的期望,不過是吃飽穿暖,娶個妻子,生幾個孩子,和和美美過日子,就能心滿意足了。
至於誰當權,誰得勢,太子又是否能生,說實在的,他們真沒有那麽在乎。
蕾兒見他們上道,順著自己的意思說話,心底很高興,衝兩人道:“這兩位叔伯見識不凡,倒是比這餘先生,更強一些呢。”
那兩人見蕾兒這樣,自是越發興奮歡喜,忍不住互看一眼,其中一人便道:“郡主過獎了,不過郡主確實是個有見識的。觀郡主一言一行,頗有佳禾郡主的風姿,也算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了。”
幾個書生見眾人的目光都被自己吸引來,很享受這備受矚目的感覺。
尤其餘利十分激動,以至於身子有些輕顫,麵色也變得潮紅。
眾人之中,隻有他飲酒最少,頭腦是最清醒的。
此刻蕾兒站出來,幾人麵麵相覷,詫異又驚豔。
蕾兒卻是不管他們奇異的目光,明眸一流轉,含著一絲笑容道:“聽說諸位有事要尋我娘親,我娘親因事未歸,你們跟我說也是一樣的。”
眾人聽了這番話,這才恍然明白過來,原來這少女是佳禾郡主的女兒,未來的太子妃。
便有議論聲傳了開來:“原來這就是太子妃,長成這樣,倒也是配得起的。”
“是呀,她這長相,比佳禾郡主還要勝幾分呢。”
“我瞧著,她文雅又懂禮,說話落落大方,應該是個不錯的。”
這些話,自然是圍觀的群眾說的。
餘利盯著蕾兒瞧了兩眼,皺起眉道:“如此說來,你就是未來的太子妃?”
蕾兒微微紅著臉點頭,含著笑容問道:“閣下是誰?恕我眼拙,認不出來。”
餘利揚起下巴,神色很倨傲,冷笑道:“太子妃娘娘身份矜貴,自是不認得我的。”他便說了自己的身份,又說了要見千柔的緣故,竟跟方才碧青所言的相差無幾。
蕾兒目光如炬,在一幹書生身上掃了一圈,淡淡笑道:“幾位都是這麽想的嗎?都覺得我娘親是沽名釣譽?”
她黑眸璀璨,爆出耀眼的光芒,令人不敢正視;又因為她即將成為太子妃,眾人覺得她氣韻不同,心中難免有幾分驚懼。
隨餘利同來的幾人麵麵相覷,在這一刻,選擇了沉寂不語。
有好事之徒一指餘利,大聲道:“李郡主,說得最多最大聲的,就是他!”
蕾兒看著餘利,淡淡道:“是你吧?”
她心中早有了答案,但還是問了,就是要讓他自己再承認一遍。
餘利強自鎮定,昂然道:“就是我!”定下心神,便又揚唇冷笑,一副威武不能屈的模樣。
蕾兒把他上下一掃,不疾不徐的道:“素來我並不是個愛跟人爭辯的,家母行事也低調,但你出聲辱及家母,我豈能不為家母出頭?餘先生,家母因一支《精忠報國》聞名天下,出嫁時獲得全城公子添妝的榮耀,郡主的封號是太上皇親自封的。造福無數百姓的善心堂、女子醫館,都離不開家母的籌劃協助。”
“近年來,家母雖然沒有什麽大舉動,但一直安心相夫教子,家父清正廉明人人稱頌,跟家母的鼎力支持是分不開的。家母所作所為,既有功於朝廷,又造福百姓,這都被你說成沽名釣譽。我倒想請教餘先生,你覺得,到底女子該怎麽做,才能合你的心意呢?再請問餘先生,聖人有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先生是讀書人,每年都領朝廷俸祿,不好生讀書思報朝廷、造福百姓,卻在這裏搬弄口舌,難道不是嘩眾取寵、沽名釣譽?”
滔滔不絕一番話,聽呆了一幹人。
蕾兒自小在鄉野長大,又出京幾年,雖然是按照大戶人家的女兒來教養的,但骨子裏除了從容自若之外,被逼急了,卻不會像大家閨秀那般講究矜持,反而有一股潑辣就爆發出來了。
之前她在奉州受傷,傷在她身上,痛在齊崇光心裏。
甚至她能感受到,齊崇光每日都是食不知味寢食難安,一心一意隻盼著她安好,恨不得以身相替。
如今,齊崇光也受傷,蕾兒自然也是一樣的心思。
偏偏這些人不識趣,竟然拿齊崇光的傷來說事,還鬧到了李府門前,實在是觸犯了蕾兒的逆鱗。
故而她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不留情麵。
圍觀眾人聽了這番話,便都似笑非笑盯著餘利一幹人,帶著譏諷探究之意。
餘利臉“轟”一下漲得通紅,憤怒看著蕾兒,怒聲道:“郡主這番話差矣,不平則鳴,正是我輩讀書人的本色。”
蕾兒挑眉,露出一絲笑容,聲音卻很冷淡:“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平有人管,倒也是常理,但我卻想不明白,餘先生不為旁的事兒叫屈,專門來尋我們家的晦氣,這是做什麽?難道不是想踩踏家母,提升自己的名聲?難道不是想著跟太子扯上關係,成全自己的青雲路?這算計,真真好極了,隻是太有失讀書人的氣節了!”
餘利惱羞成怒,又不知如何迴,氣急敗壞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蕾兒反應奇快,立馬迴道:“餘先生這話挺好笑,莫非你娘不是女人?你是男人生的?”
碧青一聽,樂得哈哈大笑。
她覺得,之前自己看出主子不會吃虧,眼光挺準,太準了!
眾人也都跟著她哄笑起來。
餘利惱羞成怒,麵紅赤耳沉默了半晌,才冷笑道:“郡主不必逞口舌之利,說起來,我確實是一片好心。眾所周知,太子殿下在獵場受傷,旁的且不論,就憑他不利於子嗣這一點,他就不該占著太子之位不讓。太子乃國之儲君,豈能沒有子嗣?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若是任由他這樣,來日百姓們豈能有安全感?大燕豈能有安穩日子?”
他實在氣急了,說話之時鋒芒畢露,再也不肯遮掩半分。
隨著他這幾句話,眾人都露出了深思的模樣。
尤其跟著他過來的那幾個書生,都是一臉的深以為然。
雖然蕾兒氣勢足,他們不敢直接針鋒相對,但到底他們是隨著餘利過來的,算得上是一夥人。
直接跟未來的太子妃麵對麵,若餘利能勝,自然是極好的。
餘利一舉成名,自然是肯定的,說不定,他們也能跟著沾光。
聽他提及子嗣,蕾兒心中有些刺痛,定一定神哂笑道:“原來百姓們的安全感,竟是建立在太子的子嗣上麵嗎?”
餘利揚著下巴道:“那當然,若太子無嗣,群臣如何能安心效忠?百姓如何能安居樂業?”
蕾兒逼近一步,直勾勾盯著他,冷笑道:“繡花枕頭一包草!你有本事,你憂國憂民,你怎不去考個狀元榜眼?你怎麽不站到金鑾寶殿上榮耀一番,當個臣子為百姓效力,再來管太子的事?皇帝沒發表任何意見,文武大臣也沒開口,偏你吃閑飯管淡事,跟個女人一樣在這扯,你管得著嗎?正事不做閑事有餘,真有出息。”
餘利聽了這番話,又是氣又是急,忍不住道:“郡主怎麽知道文武大臣們心底沒意見呢?不過是因為太子得勢,大家都不敢說罷了。”
他揚起下巴,接著道:“大家都怕,我卻是不怕的。如此跟國家前程息息相關的大事,若沒有人站出來說,怎麽能行呢?為了大燕,為了百姓們好,我無懼權勢,不畏前程。”
他說著揚起頭來,神色肅然,竟是一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高尚風姿。
蕾兒見狀隻是冷笑,看著他道:“餘先生這口才倒真利索,看來你是覺得,自己出頭了,不但能成名,還能名留青史吧?你這番打算倒也不錯,隻可惜,你將算盤打到我最在乎的人頭上,我豈能容忍?”
她也揚起下巴,不等餘利迴答,便冷然道:“餘先生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我倒想問一問餘先生,可曾親自去百姓之間,品味百姓疾苦?可曾到田間地頭,看一看百姓們的辛勞辛勤?可曾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首詩,不僅僅是詩詞還是百姓們真實的生活寫照?”
她冷笑道:“餘先生,舉頭三尺有神明,你又是讀書人,千萬不要信口開河,會讓人瞧不起的。”
餘利被她這麽擠兌著,一張臉漲得通紅,默了半晌才道:“我乃讀聖賢書之人,沒下過田也是應該的,莫非郡主想拿這個譏諷我?這也忒可笑了吧。”
蕾兒淡淡道:“我譏諷你做什麽?我隻是想說,百姓們希望的儲君,應該是心懷天下的賢者,而不是隻會生孩子的普通男人。這一點,餘先生你應該也是清楚的吧?”
圍觀群眾便有人開口道:“郡主說的是,若是太子能時刻念著百姓,大家不知多高興。”
另一人點頭道:“太子生不生孩子,與咱們有什麽關係?咱們隻想有好日子過,隻想跟著明君,不受窮不受苦,也就心滿意足了。”
兩人聲音很大,在場的人都聽到了。
除了餘利之外,旁人都露出讚同的神色。
其實,百姓們最大的期望,不過是吃飽穿暖,娶個妻子,生幾個孩子,和和美美過日子,就能心滿意足了。
至於誰當權,誰得勢,太子又是否能生,說實在的,他們真沒有那麽在乎。
蕾兒見他們上道,順著自己的意思說話,心底很高興,衝兩人道:“這兩位叔伯見識不凡,倒是比這餘先生,更強一些呢。”
那兩人見蕾兒這樣,自是越發興奮歡喜,忍不住互看一眼,其中一人便道:“郡主過獎了,不過郡主確實是個有見識的。觀郡主一言一行,頗有佳禾郡主的風姿,也算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