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何夫人灰頭土臉落荒而逃,千柔冷笑數聲,看向一旁的淺綠,開口道:“這何夫人跟宋夫人差不多,都是下賤的主兒。”
淺綠點頭道:“夫人這點評很到位。”
妙音瞧著千柔,忍不住道:“奴婢知道夫人不是貪財之人,但何夫人說了那番話,尤其說有一對鑲嵌了鑽石的鳳釵,奴婢真是忍不住有幾分心動,夫人難道沒有什麽想法嗎?”
因為千柔對她親厚,她有什麽就說什麽,並沒有忌憚。
千柔抿唇淡笑:“身為女人,哪有不喜歡首飾的?但這世上,向來就沒有白吃的午餐,得了橫財,必定得付出代價。我心裏有更在乎的,那些首飾什麽的,也就一文不值了。”
是的,身為女子,對飾物天生就沒有抵抗力。
即便千柔將身外之物看得很淡,但對於飾物的喜愛,卻是與生俱來的。
雖然熱愛那些,但千柔有自己的底線,絕不會為了一些飾物,放低自己的人格。
而她在乎的,是李靖行的前程。
為了一點身外物,斷送李靖行的未來,這種傻缺幹的事,她才不會幹呢。
她想要的東西,自己買得來。那些有錢也買不到的珍品,她其實並不熱衷。
於她而言,現在的生活,真的很美好。
人貴知足,既然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心中是安穩而喜悅的。這種情況下,在別的地方有一點點缺憾,得不到最珍貴的飾物,根本就不必在意。
妙音聽了千柔的話,露出欽佩的神色,笑著道:“夫人眼明心亮,來日必定會成為老爺的賢內助。”
千柔卻歎了一口氣,悶聲道:“說起來,我真有一點後悔了。”
迎著妙音困惑的目光,她解釋道:“我若是沉得住氣的,剛才就該跟何夫人虛與委蛇,答應去赴宴。等到了那裏,將眾人送的禮都收下,迴頭再將東西送進縣衙,給你們老爺,接濟貧困戶,或是送進善心堂做善事,那才好呢。”說著皺起眉頭,連聲歎息。
其實,這主意她剛才想到了,但她是愛惜羽毛之人,又不怎麽愛做戲。
若真照她剛才說的做了,靜安縣縣衙,的確會多一筆橫財。
但是,不可避免的,會得罪靜安縣所有的富商。
最重要的是,她擔心裏麵水很深,下意識覺得事情不單純。
若裏麵有貓膩兒,她去赴宴,去將東西收了,迴頭用不了多久,必定就會傳出縣官夫人貪婪無度的惡名。
到那時,就算她將東西拿進衙門,也會被人說是心虛,怕東窗事發這才描補一番。
若真發生那樣的事情,自己身上的嫌疑,也就洗不清了。
退一步,倘若裏麵沒有什麽貓膩,何夫人真的隻是來說項的,千柔還是過不去自己心底的坎兒。
千柔骨子裏,就不是一個喜歡內宅爭鬥的小婦人。
讓她惺惺作態,揣著算計跟一大群人周旋,若無其事收下禮物,她不一定能做到呢。
心思轉了一轉,千柔惆悵了,覺得自己跟真正的官夫人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妙音見她臉色不太好,忙勸慰道:“夫人天生就不愛做戲,如今將何夫人趕了,直截了當潔身自好挺好的。”
淺綠忙幫腔道:“事情已經過去了,夫人沒必要庸人自擾,還是迴去跟兩個少爺作伴吧。”
千柔在兩個丫鬟的安撫下,漸漸放下心事,點頭道:“你們說得都對,事情過去了,心底有再多的感觸都於事無補,真沒必要多想。”說著,果然露出釋然的笑容,起身迴了後院。
何夫人铩羽而歸,迴到家中,何縣丞正翹首以待。
見她陰著臉進來,何縣丞立刻生出不詳的預感,揮退眾人皺眉道:“怎麽迴事?”
何夫人哭喪著臉道:“沒辦成,我還被佳禾郡主罵了一頓,惹了一肚子的氣。”說著連聲歎息,將剛才與千柔對峙的事兒講了一遍。
說到傷心處,說到被千柔指著鼻子罵的場景,何夫人鼻子一酸,忍不住落下淚來。
何縣丞得知事情搞砸了,自也是臉色大變,心情十分焦躁。
他站起來踱了幾步,偏偏何夫人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一直哭哭啼啼不停歇。
嚶嚶的哭聲傳來,仿佛嘰嘰喳喳的鳥兒亂啼一般,讓何縣丞心裏的火越燒越旺。
何縣丞煩得不行,忍不住大聲罵道:“你將事情弄砸了,我還沒說你呢,你倒有臉哭了。”
哼了一聲,厲聲道:“蠢婦,本官就是娶頭牛也比你強!”
何夫人被他罵得眼前發黑,目瞪口呆。
等迴過神來,她想起自己吃了苦頭,到頭來,何縣丞一句貼心的話都沒有,不由得怒火攻心,撲向何縣丞道:“你這殺千刀的,我傷心成這樣,你不但不安慰,還作踐我罵我,你良心被狗吃了嗎?”
人比人,真是能氣死人。
何縣丞跟那倒台的宋同知,倒是一丘之貉,素來最是風流好色,小妾姨娘納了不少,後院烏煙瘴氣。
她嫁了何縣丞之後,隻與何縣丞相敬如賓,情分並不深厚,但日日得麵對小妾們的挑釁,可謂身心俱疲。
之前倒罷了,反正所有的官夫人,日子都是差不多的,鬥小妾、壓庶子庶女,但表麵上,卻必須保持端莊嫻雅的作派。
大家都一樣,何夫人便覺得日子就是這麽過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倒是沒有什麽地方特別不如意。
偏偏換了縣令之後,來了一個李靖行,竟然對妻子十分好,不但沒納妾室,連酒宴上都不要妓子陪酒,給足了妻子麵子。
但凡女人,就算嘴上說得好聽,但心底裏,誰不盼著夫君能一心一意對待自己,隻以自己為重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都是女人,為什麽佳禾郡主就能抬起下巴做人?為什麽她能自自在在過日子,獨占自己的夫君?憑什麽她就能一個不如意,就翻臉呢?
不就是因為人家的夫君給力,隻愛她一個嗎?
這事兒一直在何夫人心裏壓著,讓她難受得喘不過氣來。
如今趕上受了委屈,新仇舊恨累積著,何夫人覺得難以忍受,這才爆發了。
何縣丞見她一把鼻涕一把淚,臉色扭曲得沒法看,心裏十分嫌惡,使勁把何夫人搭上來的手扯了下去,用力將何夫人推了一下。
不成想用力過大,何夫人又沒有防備,整個人往前麵栽倒,撞上了博古架。
巨響傳來,何夫人被摔得七葷八素,博古架倒地,瓶瓶罐罐跌得粉碎。
何夫人卻顧不得心疼自己破財了,過度的憤怒讓她像打了雞血似的,迅速爬起來,撲向何縣丞,照著他的臉狠狠撓了幾下。
聽到動靜的丫鬟們衝進來,一個個都驚呆了。
何縣丞一麵躲避何夫人的進攻,一麵朝丫鬟們氣急敗壞的吼道:“還不快滾出去!”
丫鬟們噤若寒蟬,忙低著頭退下了。
這裏何縣丞厲聲罵道:“你瘋了不成?正事兒沒辦好,你還發瘋,哼,潑婦,你再敢鬧,我將你休了!”
何夫人見他氣得額頭青筋都暴出來了,恍然清醒過來,不敢再鬧了,垂頭繼續哽咽,一麵哭一麵問道:“老爺,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
何縣丞怒聲道:“你問我,我哪兒知道呀?”在屋裏踱了幾步,想了又想,才咬牙道:“計謀是娘娘想出來的,如今事情不諧,你收拾一下進城,去找堂嫂,進宮走一趟吧。”
何夫人算算日子,也到了進宮請安的時候了,便點頭應了下來。
夫妻兩個商議了一番,這才將丫鬟喚進來,尋了傷藥抹上了。
好在何夫人的傷勢不重,養兩天就能好,不足為慮。
大燕朝對後宮妃嬪的管轄並不算嚴苛,雖然不允許出宮,但每逢初一、十五,卻是允許妃嬪家眷進宮探視,聊慰妃嬪們念家之情。
何夫人低著頭,隨在麗妃生母田氏身後,進了麗妃的攬月殿。
麗妃一身水紅色宮裝,打扮得雍容華貴,早就等著了。
見她們進來,麗妃忙揮退伺候的人,看向何夫人,迫不及待問道:“嫂子,怎麽樣了?”
何夫人哭喪著臉,搖頭道:“不中用。”一麵歎息,一麵將與千柔照麵後,被千柔罵得狗血淋頭的事兒講了一遍。
麗妃一聽,臉色就變了,青一陣紫一陣,仿佛調色盤一樣,甚是精彩。
她跟顧家的顧千姝,是差不多時間嫁進武王府的。
都是側妃,但顧千姝一進府,就得了齊逸崢青目,被齊逸崢寵成後院第一人。
當時大家都覺得,是顧千姝自己長得美,性格好,這才能讓齊逸崢走出情殤,付出了幾分真心。
那時,麗妃最嫉恨的,就是顧千姝了。
麗妃跟其他女人,有幾分不一樣之處。
嫁給皇子的女人,初入門時,可能會有那種鬥倒所有人,唯我獨尊的氣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意識到自己隻是他眾多女人中的一個,會發現,自己根本就不能從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最耀眼的那一個。
一日日的失敗、失望後,心會慢慢硬起來,人也會越來越冷靜,不拿夫婿當最親近的人,隻拿他當老爺一般伺候。
麗妃跟其他女人不一樣之處,在於她雖然也冷靜自持,但對齊逸崢,她確實有幾分真愛。
那時,麗妃自己得不到的寵愛,被顧千姝得了去,令麗妃日夜難安,卻沒法子逆轉。
後來,顧側妃無緣無故就生了怪病,半身不遂。難得齊逸崢並沒有拋棄她,三五不時還去她那裏走一趟。
落在大家眼裏,自是一副長情的模樣。
麗妃本以為,顧側妃不能伺候齊逸崢了,齊逸崢總該將目光投到旁的女子身上。
不曾想,自那以後,齊逸崢十天半個月才召人伺候,且對待眾妻妾的態度一視同仁,並沒有特別鍾愛誰的意思。
麗妃心裏煩躁,卻不得不耐著性子,與大家一起熬日子。
好在她運氣不錯,幾次侍寢之後,懷上了孩子,生下來,竟然是兒子。
算起來,這個兒子,是齊逸崢第二個兒子,倒也挺讓人矚目的。
那之後,麗妃的日子,漸漸好過了些。
母以子貴,向來就不是一句空話。
她孕育了齊逸崢的第二子,武王府的人,無論是誰都要給幾分麵子的。
唯一煩惱的,就是齊逸崢總是一張冰山臉,一點兒都不將她的柔情蜜意看在眼裏。
本以為,齊逸崢一輩子都是這樣了,不曾想,竟然會發生變故。
前年四月,佳禾郡主歸來,京中流言四起,麗妃才恍然明白過來,原來齊逸崢對顧側妃好,要麽是移情,要麽是愛屋及烏。
那個素來以冷漠示人,高貴驕傲的男子,心底並非沒有情意,隻是他將那份情藏得很深,將他的情意,都給了一個已嫁之女——佳禾郡主。
洞悉真相後,麗妃覺得挺荒謬的。
這麽多女人,等著齊逸崢寵幸,愛他愛得如癡如醉,他卻戀慕一個有夫之婦,且情根深種無法自拔。
這真像笑話,但一點兒都不好笑。
雖然覺得可笑,覺得不可思議,但齊逸崢那性子,卻是沒人敢到他跟前說閑話的,隻能聽之任之。
麗妃也慢慢接受了這個荒謬的現實,沉心靜氣撫養兒子,以待來日。
等到齊逸崢登上太子之位,她覺得,日子有盼頭了。
她目光算是比較長遠了,覺得齊逸崢對所有姬妾都一樣,也不算是壞事。
反正,他誰都不愛,女人在他心目中,地位都是一樣的。
自己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自己生了他第二個兒子。母憑子貴,等他即位後,自己未必不能成為後宮第一人。
等齊逸崢登基之後,後院女人們都得了封號,但皇後之位空缺,貴妃、淑妃、賢妃、德妃四妃的封號,也沒人輪得上。
品級最高的,反而是她這個麗妃。
雖然是姬妾中地位最高的,人人羨慕,但麗妃心中覺得不足,卻不敢露出來,隻越發循規蹈矩罷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齊逸崢再沒有大張旗鼓去見佳禾郡主,而是兩個人,仿佛沒有交集了一般。
眾人以為,他的心應該是漸漸冷下來了。
麗妃也是同樣的看法,覺得自己也許慢慢的,就能熬出頭了。
今年三月,佳禾的夫婿李靖行得了功名,被授予靜安縣縣令一職。
麗妃的堂兄何濟在靜安縣當了三年縣丞,老縣令年邁無能,何濟儼然已經是靜安縣的主官了。
本以為老縣令致仕後,何濟能穩穩當當接任,不曾想吏部一紙文書,到手的縣令,飛到李靖行口袋裏去了。
何家一大家子都氣得不行,就連麗妃,也是柳眉倒豎,覺得李靖行鳩占鵲巢,阻了堂兄的青雲之路。
氣歸氣,對於公事,她一個後妃,是沒資格管的,隻能將所有的心思,放在經營自己的日子上來。
靜安縣的消息陸續傳來,沒多久,麗妃就得知宋同知一家跟佳禾起了矛盾,鬧得很僵。
宋同知乃是李靖行的上司,麗妃覺得,李靖行和千柔得罪了大人物,好日子到頭了,還暗自高興呢。
雖然她跟千柔並沒有什麽接觸,但齊逸崢愛過千柔,麗妃在心底深處,早將千柔定格為情敵了。
不曾想,接下來發生的事兒,讓人大跌眼鏡。
沒等宋同知給李靖行穿小鞋,宋同知自己就倒了黴,被人聯合起來參奏,成了過街老鼠。
宋同知倒台了,幕後主使之人,卻是高祈瑞。
水落石出的真相,讓麗妃明白了,其實,齊逸崢地位雖然變了,但對佳禾郡主的心,卻一點兒都沒變,那份情愫,說不定還漸漸濃烈了。
那麽,他一直不封皇後,不封四妃,是不是因為在他心裏,這些位置,都得留給佳禾郡主呢?是不是齊逸崢覺得,隻有佳禾郡主才配當他的皇後,當他的貴妃?
這個認知,讓麗妃深受打擊,心底的嫉恨,如野草一般瘋狂生長起來。
不得不說,麗妃真相了,齊逸崢真是這麽想的。
心底有新仇舊恨,麗妃寢食難安,煞費苦心,想出了一條妙計。
她寫了封信,讓妥當的人送到靜安縣,交給何濟。
何濟展信一看,見麗妃讓他出麵,聯絡本地幾戶富商,打著結交的名義,給千柔送貴重的飾物、錢財。
麗妃這條計策,看似簡單,但卻是深思熟慮之後,才拿定主意的。
千柔的出身,她十分清楚,知道千柔隻是個庶女,在家時根本不得寵,出嫁時的嫁妝,還是眾公子哥兒湊起來的。
嫁了李靖行之後,沒多久,他們一家子就搬出來了,隻靠千柔的嫁妝過日子。
齊逸崢雖然戀慕佳禾,但到底人家是有夫之婦,不可能接受他的饋贈。齊逸崢自己,也不可能拿錢財,去玷汙心中的聖女。
千柔一家,隻有支出沒有收益,幾年下來,坐吃山空,隻怕錢財上,早已經出現問題了。
就算她不至於捉襟見肘,但貪婪是人的本性,尤其女人,一聽說有新奇的飾物,就走不動道,麗妃不信千柔會一味清高,蠢到有錢財拿都不心動。
新官上任,商戶人家設宴款待,獻上厚禮表心意,確實是約定成俗的規矩。
這筆橫財,千柔隻要心動,唾手可得,且不必有什麽負擔。畢竟,大家都是這麽幹的,法不責眾嘛。
然後,等千柔入彀後,麗妃自會讓何夫人將事情抖落出來。
如此一來,千柔聲名狼藉,李靖行也會受到連累,罷官指日可待。
到那時,千柔名聲一落千丈,齊崇光還會覺得她好,還會戀戀不忘嗎?
齊逸崢為什麽戀慕千柔?這個問題,麗妃反複考慮過了。
她雖然跟千柔素未謀麵,卻早就命人打探過,知道千柔隻是中人之姿,長得雖然不算差,但根本就不是什麽絕色,跟顧側妃有幾分相似,卻遠遠及不上顧側妃的絕麗姿容。
一個長相並不出眾的女子,卻入了齊逸崢的心,自然是因為她身上,有大義之名。
齊逸崢因她品行與眾不同才動心,倘若自己撕下她的麵目,讓她展露出貪財庸俗的一麵,齊逸崢還會傻傻戀慕她嗎?
用腳趾頭想一想就會知道,齊逸崢必定會覺得自己愛錯了人,不但會收迴所有的傾慕,還會生出厭惡之心。麗妃覺得,到那時,局勢就會倒向自己這邊的,且好處多多。
千柔名聲毀了,李靖行倒台了,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堂兄有望得到升為靜安縣縣令。
長遠的好處,卻是難以估量的。
若齊逸崢對千柔灰心了,說不定就會放下癡念,將眼光投到後宮眾女子身上呢。
麗妃對自身的姿色、能力,還是很自信的。
後宮妃嬪中,她長得是最美貌的,手段、心計也不缺,地位也是最高的。
隻要能將齊逸崢心底的癡念罷了,自己拿出百般柔情來,說不定能打動齊逸崢,得到他幾分真情呢。
幾位皇子中,齊崇光是最受看重的,人人都說,那是內定的太子殿下。
然而,麗妃心裏並不服氣,覺得自己所出的二皇子齊崇明,比齊崇光不差什麽,隻是吃虧在生母的身份低了些。
倘若自己能得勢,當個貴妃,甚至登上皇後之位,二皇子自然也就水漲船高,能擁有與齊崇光抗衡的能力了。
對愛情的渴望,對權勢的向往,使得麗妃下定了決心,暗自跟千柔杠上了。
當然,要算計千柔的話,何夫人若是出麵的話,自然也會被牽扯進去。不過,在麗妃看來,這不足為慮。
何夫人完全可以先虛與委蛇,等千柔將首飾收入囊中之後,何夫人再親自站出來,揭露此事。
如此一來,何夫人不但不會受牽連,反而會多一個不畏權勢的美名。
於堂兄而言,這自然也是有利的,往上走一步,簡直就如探囊取物一般。
至於那些商家,付出了代價,卻必須承受媚上的罵名,可謂賠了夫人。
當然,那些人與麗妃非親非故,自然就不在麗妃考慮之列了。
在她看來,他們能被自己利用,是他們的福氣。
她打算得好好的,什麽都考慮到了,唯一漏算的,就是千柔了。
她怎麽都沒想到,千柔竟然不按套路來,一味清高自許。
這樣的對手,讓人七竅生煙,又有無能為力之感。
何夫人忐忑說完跟千柔相見的場景,見麗妃一臉陰雲,心底如同壓了塊大石一般。
說起來,這樁事兒沒辦成,她比誰都鬱悶。
自接到麗妃的信箋後,何夫人跟何縣丞商議一番,次日就紆尊降貴,去找那些商戶人家的女眷說話勸導,讓她們心甘情願被自己利用。
就連她許諾的那對鑲嵌了鑽石的鳳釵,都是她自個兒壓箱底的陪嫁。
到頭來,卻是一場空,讓人難受至極。
她緩了一緩,才開口道:“不是妾身不盡力,是那位主兒太難纏了。娘娘,還望你念在妾身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原諒妾身辦事不力之罪。”說著連忙起身,朝麗妃叩首。
麗妃的生母田氏早就從何夫人那裏知道了來龍去脈,心裏自然也是極其鬱悶,但事已至此,少不得忍耐下來了。
田氏歎了一口氣,也瞧著麗妃道:“但凡娘娘發了話,家中都是奉為金科玉律。娘娘的計策十分好,此事你堂哥、堂嫂也十分用心,隻怪那位主兒太狡猾,又太愛虛名兒,不肯上當。”麗妃勉強擠出一抹笑容道:“內中道理本宮明白的,嫂子,你起來吧。”
麗妃也知道,此事怪不得何夫人。
一則自己的身份擺在這裏,何夫人不敢不盡心。
二則,此事何夫人能得益,就是為了她自己家的前程,她也會全力以赴的。
如今弄成這樣,自然全是千柔之過。
何夫人見她露出笑臉,這才略微放心,起身道:“郡主這條路是走不通的,此事娘娘是否有別的打算?”
麗妃想了一想,目光一閃道:“佳禾這裏走不通,換一條呢?本宮知道李縣令有一生母,住在杏花巷,是姨娘出身,為人粗鄙,愛貪小便宜。這樣的人,是最好算計的。”
何夫人有些懵懂,並沒有明白她的用意,皺眉道:“娘娘有何打算?”
麗妃冷笑,細細跟她解釋了一番,不緊不慢的道:“顧氏那裏行不通,李縣令向來對她言聽計從,從李縣令下手也是不成的。且此事你露了痕跡,顧氏必定會跟李縣令說的,想算計李縣令難於登天,倒不如另辟蹊徑。”
她唇邊笑容微深,很自信的道:“以那趙姨娘的心性,若是有人借口奉承李縣令,將錢財送上門,趙姨娘絕不會拒之門外的。”
一個姨娘,能有什麽見識呢?一輩子的期盼,不過是指望兒子爭氣,給自己帶來榮耀,多攢些私房錢,老有所依罷了。
麗妃既然盯上了千柔,千柔家的情況,自然都弄得清清楚楚了。
尋常的姨娘,都是頭發長見識短的,李靖行的生母,乃是個中翹楚,頭腦沒有清醒過。
將矛頭對準她,保管一算計一個準。
------題外話------
二更在晚上十點左右
淺綠點頭道:“夫人這點評很到位。”
妙音瞧著千柔,忍不住道:“奴婢知道夫人不是貪財之人,但何夫人說了那番話,尤其說有一對鑲嵌了鑽石的鳳釵,奴婢真是忍不住有幾分心動,夫人難道沒有什麽想法嗎?”
因為千柔對她親厚,她有什麽就說什麽,並沒有忌憚。
千柔抿唇淡笑:“身為女人,哪有不喜歡首飾的?但這世上,向來就沒有白吃的午餐,得了橫財,必定得付出代價。我心裏有更在乎的,那些首飾什麽的,也就一文不值了。”
是的,身為女子,對飾物天生就沒有抵抗力。
即便千柔將身外之物看得很淡,但對於飾物的喜愛,卻是與生俱來的。
雖然熱愛那些,但千柔有自己的底線,絕不會為了一些飾物,放低自己的人格。
而她在乎的,是李靖行的前程。
為了一點身外物,斷送李靖行的未來,這種傻缺幹的事,她才不會幹呢。
她想要的東西,自己買得來。那些有錢也買不到的珍品,她其實並不熱衷。
於她而言,現在的生活,真的很美好。
人貴知足,既然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心中是安穩而喜悅的。這種情況下,在別的地方有一點點缺憾,得不到最珍貴的飾物,根本就不必在意。
妙音聽了千柔的話,露出欽佩的神色,笑著道:“夫人眼明心亮,來日必定會成為老爺的賢內助。”
千柔卻歎了一口氣,悶聲道:“說起來,我真有一點後悔了。”
迎著妙音困惑的目光,她解釋道:“我若是沉得住氣的,剛才就該跟何夫人虛與委蛇,答應去赴宴。等到了那裏,將眾人送的禮都收下,迴頭再將東西送進縣衙,給你們老爺,接濟貧困戶,或是送進善心堂做善事,那才好呢。”說著皺起眉頭,連聲歎息。
其實,這主意她剛才想到了,但她是愛惜羽毛之人,又不怎麽愛做戲。
若真照她剛才說的做了,靜安縣縣衙,的確會多一筆橫財。
但是,不可避免的,會得罪靜安縣所有的富商。
最重要的是,她擔心裏麵水很深,下意識覺得事情不單純。
若裏麵有貓膩兒,她去赴宴,去將東西收了,迴頭用不了多久,必定就會傳出縣官夫人貪婪無度的惡名。
到那時,就算她將東西拿進衙門,也會被人說是心虛,怕東窗事發這才描補一番。
若真發生那樣的事情,自己身上的嫌疑,也就洗不清了。
退一步,倘若裏麵沒有什麽貓膩,何夫人真的隻是來說項的,千柔還是過不去自己心底的坎兒。
千柔骨子裏,就不是一個喜歡內宅爭鬥的小婦人。
讓她惺惺作態,揣著算計跟一大群人周旋,若無其事收下禮物,她不一定能做到呢。
心思轉了一轉,千柔惆悵了,覺得自己跟真正的官夫人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妙音見她臉色不太好,忙勸慰道:“夫人天生就不愛做戲,如今將何夫人趕了,直截了當潔身自好挺好的。”
淺綠忙幫腔道:“事情已經過去了,夫人沒必要庸人自擾,還是迴去跟兩個少爺作伴吧。”
千柔在兩個丫鬟的安撫下,漸漸放下心事,點頭道:“你們說得都對,事情過去了,心底有再多的感觸都於事無補,真沒必要多想。”說著,果然露出釋然的笑容,起身迴了後院。
何夫人铩羽而歸,迴到家中,何縣丞正翹首以待。
見她陰著臉進來,何縣丞立刻生出不詳的預感,揮退眾人皺眉道:“怎麽迴事?”
何夫人哭喪著臉道:“沒辦成,我還被佳禾郡主罵了一頓,惹了一肚子的氣。”說著連聲歎息,將剛才與千柔對峙的事兒講了一遍。
說到傷心處,說到被千柔指著鼻子罵的場景,何夫人鼻子一酸,忍不住落下淚來。
何縣丞得知事情搞砸了,自也是臉色大變,心情十分焦躁。
他站起來踱了幾步,偏偏何夫人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一直哭哭啼啼不停歇。
嚶嚶的哭聲傳來,仿佛嘰嘰喳喳的鳥兒亂啼一般,讓何縣丞心裏的火越燒越旺。
何縣丞煩得不行,忍不住大聲罵道:“你將事情弄砸了,我還沒說你呢,你倒有臉哭了。”
哼了一聲,厲聲道:“蠢婦,本官就是娶頭牛也比你強!”
何夫人被他罵得眼前發黑,目瞪口呆。
等迴過神來,她想起自己吃了苦頭,到頭來,何縣丞一句貼心的話都沒有,不由得怒火攻心,撲向何縣丞道:“你這殺千刀的,我傷心成這樣,你不但不安慰,還作踐我罵我,你良心被狗吃了嗎?”
人比人,真是能氣死人。
何縣丞跟那倒台的宋同知,倒是一丘之貉,素來最是風流好色,小妾姨娘納了不少,後院烏煙瘴氣。
她嫁了何縣丞之後,隻與何縣丞相敬如賓,情分並不深厚,但日日得麵對小妾們的挑釁,可謂身心俱疲。
之前倒罷了,反正所有的官夫人,日子都是差不多的,鬥小妾、壓庶子庶女,但表麵上,卻必須保持端莊嫻雅的作派。
大家都一樣,何夫人便覺得日子就是這麽過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倒是沒有什麽地方特別不如意。
偏偏換了縣令之後,來了一個李靖行,竟然對妻子十分好,不但沒納妾室,連酒宴上都不要妓子陪酒,給足了妻子麵子。
但凡女人,就算嘴上說得好聽,但心底裏,誰不盼著夫君能一心一意對待自己,隻以自己為重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都是女人,為什麽佳禾郡主就能抬起下巴做人?為什麽她能自自在在過日子,獨占自己的夫君?憑什麽她就能一個不如意,就翻臉呢?
不就是因為人家的夫君給力,隻愛她一個嗎?
這事兒一直在何夫人心裏壓著,讓她難受得喘不過氣來。
如今趕上受了委屈,新仇舊恨累積著,何夫人覺得難以忍受,這才爆發了。
何縣丞見她一把鼻涕一把淚,臉色扭曲得沒法看,心裏十分嫌惡,使勁把何夫人搭上來的手扯了下去,用力將何夫人推了一下。
不成想用力過大,何夫人又沒有防備,整個人往前麵栽倒,撞上了博古架。
巨響傳來,何夫人被摔得七葷八素,博古架倒地,瓶瓶罐罐跌得粉碎。
何夫人卻顧不得心疼自己破財了,過度的憤怒讓她像打了雞血似的,迅速爬起來,撲向何縣丞,照著他的臉狠狠撓了幾下。
聽到動靜的丫鬟們衝進來,一個個都驚呆了。
何縣丞一麵躲避何夫人的進攻,一麵朝丫鬟們氣急敗壞的吼道:“還不快滾出去!”
丫鬟們噤若寒蟬,忙低著頭退下了。
這裏何縣丞厲聲罵道:“你瘋了不成?正事兒沒辦好,你還發瘋,哼,潑婦,你再敢鬧,我將你休了!”
何夫人見他氣得額頭青筋都暴出來了,恍然清醒過來,不敢再鬧了,垂頭繼續哽咽,一麵哭一麵問道:“老爺,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
何縣丞怒聲道:“你問我,我哪兒知道呀?”在屋裏踱了幾步,想了又想,才咬牙道:“計謀是娘娘想出來的,如今事情不諧,你收拾一下進城,去找堂嫂,進宮走一趟吧。”
何夫人算算日子,也到了進宮請安的時候了,便點頭應了下來。
夫妻兩個商議了一番,這才將丫鬟喚進來,尋了傷藥抹上了。
好在何夫人的傷勢不重,養兩天就能好,不足為慮。
大燕朝對後宮妃嬪的管轄並不算嚴苛,雖然不允許出宮,但每逢初一、十五,卻是允許妃嬪家眷進宮探視,聊慰妃嬪們念家之情。
何夫人低著頭,隨在麗妃生母田氏身後,進了麗妃的攬月殿。
麗妃一身水紅色宮裝,打扮得雍容華貴,早就等著了。
見她們進來,麗妃忙揮退伺候的人,看向何夫人,迫不及待問道:“嫂子,怎麽樣了?”
何夫人哭喪著臉,搖頭道:“不中用。”一麵歎息,一麵將與千柔照麵後,被千柔罵得狗血淋頭的事兒講了一遍。
麗妃一聽,臉色就變了,青一陣紫一陣,仿佛調色盤一樣,甚是精彩。
她跟顧家的顧千姝,是差不多時間嫁進武王府的。
都是側妃,但顧千姝一進府,就得了齊逸崢青目,被齊逸崢寵成後院第一人。
當時大家都覺得,是顧千姝自己長得美,性格好,這才能讓齊逸崢走出情殤,付出了幾分真心。
那時,麗妃最嫉恨的,就是顧千姝了。
麗妃跟其他女人,有幾分不一樣之處。
嫁給皇子的女人,初入門時,可能會有那種鬥倒所有人,唯我獨尊的氣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意識到自己隻是他眾多女人中的一個,會發現,自己根本就不能從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最耀眼的那一個。
一日日的失敗、失望後,心會慢慢硬起來,人也會越來越冷靜,不拿夫婿當最親近的人,隻拿他當老爺一般伺候。
麗妃跟其他女人不一樣之處,在於她雖然也冷靜自持,但對齊逸崢,她確實有幾分真愛。
那時,麗妃自己得不到的寵愛,被顧千姝得了去,令麗妃日夜難安,卻沒法子逆轉。
後來,顧側妃無緣無故就生了怪病,半身不遂。難得齊逸崢並沒有拋棄她,三五不時還去她那裏走一趟。
落在大家眼裏,自是一副長情的模樣。
麗妃本以為,顧側妃不能伺候齊逸崢了,齊逸崢總該將目光投到旁的女子身上。
不曾想,自那以後,齊逸崢十天半個月才召人伺候,且對待眾妻妾的態度一視同仁,並沒有特別鍾愛誰的意思。
麗妃心裏煩躁,卻不得不耐著性子,與大家一起熬日子。
好在她運氣不錯,幾次侍寢之後,懷上了孩子,生下來,竟然是兒子。
算起來,這個兒子,是齊逸崢第二個兒子,倒也挺讓人矚目的。
那之後,麗妃的日子,漸漸好過了些。
母以子貴,向來就不是一句空話。
她孕育了齊逸崢的第二子,武王府的人,無論是誰都要給幾分麵子的。
唯一煩惱的,就是齊逸崢總是一張冰山臉,一點兒都不將她的柔情蜜意看在眼裏。
本以為,齊逸崢一輩子都是這樣了,不曾想,竟然會發生變故。
前年四月,佳禾郡主歸來,京中流言四起,麗妃才恍然明白過來,原來齊逸崢對顧側妃好,要麽是移情,要麽是愛屋及烏。
那個素來以冷漠示人,高貴驕傲的男子,心底並非沒有情意,隻是他將那份情藏得很深,將他的情意,都給了一個已嫁之女——佳禾郡主。
洞悉真相後,麗妃覺得挺荒謬的。
這麽多女人,等著齊逸崢寵幸,愛他愛得如癡如醉,他卻戀慕一個有夫之婦,且情根深種無法自拔。
這真像笑話,但一點兒都不好笑。
雖然覺得可笑,覺得不可思議,但齊逸崢那性子,卻是沒人敢到他跟前說閑話的,隻能聽之任之。
麗妃也慢慢接受了這個荒謬的現實,沉心靜氣撫養兒子,以待來日。
等到齊逸崢登上太子之位,她覺得,日子有盼頭了。
她目光算是比較長遠了,覺得齊逸崢對所有姬妾都一樣,也不算是壞事。
反正,他誰都不愛,女人在他心目中,地位都是一樣的。
自己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自己生了他第二個兒子。母憑子貴,等他即位後,自己未必不能成為後宮第一人。
等齊逸崢登基之後,後院女人們都得了封號,但皇後之位空缺,貴妃、淑妃、賢妃、德妃四妃的封號,也沒人輪得上。
品級最高的,反而是她這個麗妃。
雖然是姬妾中地位最高的,人人羨慕,但麗妃心中覺得不足,卻不敢露出來,隻越發循規蹈矩罷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齊逸崢再沒有大張旗鼓去見佳禾郡主,而是兩個人,仿佛沒有交集了一般。
眾人以為,他的心應該是漸漸冷下來了。
麗妃也是同樣的看法,覺得自己也許慢慢的,就能熬出頭了。
今年三月,佳禾的夫婿李靖行得了功名,被授予靜安縣縣令一職。
麗妃的堂兄何濟在靜安縣當了三年縣丞,老縣令年邁無能,何濟儼然已經是靜安縣的主官了。
本以為老縣令致仕後,何濟能穩穩當當接任,不曾想吏部一紙文書,到手的縣令,飛到李靖行口袋裏去了。
何家一大家子都氣得不行,就連麗妃,也是柳眉倒豎,覺得李靖行鳩占鵲巢,阻了堂兄的青雲之路。
氣歸氣,對於公事,她一個後妃,是沒資格管的,隻能將所有的心思,放在經營自己的日子上來。
靜安縣的消息陸續傳來,沒多久,麗妃就得知宋同知一家跟佳禾起了矛盾,鬧得很僵。
宋同知乃是李靖行的上司,麗妃覺得,李靖行和千柔得罪了大人物,好日子到頭了,還暗自高興呢。
雖然她跟千柔並沒有什麽接觸,但齊逸崢愛過千柔,麗妃在心底深處,早將千柔定格為情敵了。
不曾想,接下來發生的事兒,讓人大跌眼鏡。
沒等宋同知給李靖行穿小鞋,宋同知自己就倒了黴,被人聯合起來參奏,成了過街老鼠。
宋同知倒台了,幕後主使之人,卻是高祈瑞。
水落石出的真相,讓麗妃明白了,其實,齊逸崢地位雖然變了,但對佳禾郡主的心,卻一點兒都沒變,那份情愫,說不定還漸漸濃烈了。
那麽,他一直不封皇後,不封四妃,是不是因為在他心裏,這些位置,都得留給佳禾郡主呢?是不是齊逸崢覺得,隻有佳禾郡主才配當他的皇後,當他的貴妃?
這個認知,讓麗妃深受打擊,心底的嫉恨,如野草一般瘋狂生長起來。
不得不說,麗妃真相了,齊逸崢真是這麽想的。
心底有新仇舊恨,麗妃寢食難安,煞費苦心,想出了一條妙計。
她寫了封信,讓妥當的人送到靜安縣,交給何濟。
何濟展信一看,見麗妃讓他出麵,聯絡本地幾戶富商,打著結交的名義,給千柔送貴重的飾物、錢財。
麗妃這條計策,看似簡單,但卻是深思熟慮之後,才拿定主意的。
千柔的出身,她十分清楚,知道千柔隻是個庶女,在家時根本不得寵,出嫁時的嫁妝,還是眾公子哥兒湊起來的。
嫁了李靖行之後,沒多久,他們一家子就搬出來了,隻靠千柔的嫁妝過日子。
齊逸崢雖然戀慕佳禾,但到底人家是有夫之婦,不可能接受他的饋贈。齊逸崢自己,也不可能拿錢財,去玷汙心中的聖女。
千柔一家,隻有支出沒有收益,幾年下來,坐吃山空,隻怕錢財上,早已經出現問題了。
就算她不至於捉襟見肘,但貪婪是人的本性,尤其女人,一聽說有新奇的飾物,就走不動道,麗妃不信千柔會一味清高,蠢到有錢財拿都不心動。
新官上任,商戶人家設宴款待,獻上厚禮表心意,確實是約定成俗的規矩。
這筆橫財,千柔隻要心動,唾手可得,且不必有什麽負擔。畢竟,大家都是這麽幹的,法不責眾嘛。
然後,等千柔入彀後,麗妃自會讓何夫人將事情抖落出來。
如此一來,千柔聲名狼藉,李靖行也會受到連累,罷官指日可待。
到那時,千柔名聲一落千丈,齊崇光還會覺得她好,還會戀戀不忘嗎?
齊逸崢為什麽戀慕千柔?這個問題,麗妃反複考慮過了。
她雖然跟千柔素未謀麵,卻早就命人打探過,知道千柔隻是中人之姿,長得雖然不算差,但根本就不是什麽絕色,跟顧側妃有幾分相似,卻遠遠及不上顧側妃的絕麗姿容。
一個長相並不出眾的女子,卻入了齊逸崢的心,自然是因為她身上,有大義之名。
齊逸崢因她品行與眾不同才動心,倘若自己撕下她的麵目,讓她展露出貪財庸俗的一麵,齊逸崢還會傻傻戀慕她嗎?
用腳趾頭想一想就會知道,齊逸崢必定會覺得自己愛錯了人,不但會收迴所有的傾慕,還會生出厭惡之心。麗妃覺得,到那時,局勢就會倒向自己這邊的,且好處多多。
千柔名聲毀了,李靖行倒台了,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堂兄有望得到升為靜安縣縣令。
長遠的好處,卻是難以估量的。
若齊逸崢對千柔灰心了,說不定就會放下癡念,將眼光投到後宮眾女子身上呢。
麗妃對自身的姿色、能力,還是很自信的。
後宮妃嬪中,她長得是最美貌的,手段、心計也不缺,地位也是最高的。
隻要能將齊逸崢心底的癡念罷了,自己拿出百般柔情來,說不定能打動齊逸崢,得到他幾分真情呢。
幾位皇子中,齊崇光是最受看重的,人人都說,那是內定的太子殿下。
然而,麗妃心裏並不服氣,覺得自己所出的二皇子齊崇明,比齊崇光不差什麽,隻是吃虧在生母的身份低了些。
倘若自己能得勢,當個貴妃,甚至登上皇後之位,二皇子自然也就水漲船高,能擁有與齊崇光抗衡的能力了。
對愛情的渴望,對權勢的向往,使得麗妃下定了決心,暗自跟千柔杠上了。
當然,要算計千柔的話,何夫人若是出麵的話,自然也會被牽扯進去。不過,在麗妃看來,這不足為慮。
何夫人完全可以先虛與委蛇,等千柔將首飾收入囊中之後,何夫人再親自站出來,揭露此事。
如此一來,何夫人不但不會受牽連,反而會多一個不畏權勢的美名。
於堂兄而言,這自然也是有利的,往上走一步,簡直就如探囊取物一般。
至於那些商家,付出了代價,卻必須承受媚上的罵名,可謂賠了夫人。
當然,那些人與麗妃非親非故,自然就不在麗妃考慮之列了。
在她看來,他們能被自己利用,是他們的福氣。
她打算得好好的,什麽都考慮到了,唯一漏算的,就是千柔了。
她怎麽都沒想到,千柔竟然不按套路來,一味清高自許。
這樣的對手,讓人七竅生煙,又有無能為力之感。
何夫人忐忑說完跟千柔相見的場景,見麗妃一臉陰雲,心底如同壓了塊大石一般。
說起來,這樁事兒沒辦成,她比誰都鬱悶。
自接到麗妃的信箋後,何夫人跟何縣丞商議一番,次日就紆尊降貴,去找那些商戶人家的女眷說話勸導,讓她們心甘情願被自己利用。
就連她許諾的那對鑲嵌了鑽石的鳳釵,都是她自個兒壓箱底的陪嫁。
到頭來,卻是一場空,讓人難受至極。
她緩了一緩,才開口道:“不是妾身不盡力,是那位主兒太難纏了。娘娘,還望你念在妾身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原諒妾身辦事不力之罪。”說著連忙起身,朝麗妃叩首。
麗妃的生母田氏早就從何夫人那裏知道了來龍去脈,心裏自然也是極其鬱悶,但事已至此,少不得忍耐下來了。
田氏歎了一口氣,也瞧著麗妃道:“但凡娘娘發了話,家中都是奉為金科玉律。娘娘的計策十分好,此事你堂哥、堂嫂也十分用心,隻怪那位主兒太狡猾,又太愛虛名兒,不肯上當。”麗妃勉強擠出一抹笑容道:“內中道理本宮明白的,嫂子,你起來吧。”
麗妃也知道,此事怪不得何夫人。
一則自己的身份擺在這裏,何夫人不敢不盡心。
二則,此事何夫人能得益,就是為了她自己家的前程,她也會全力以赴的。
如今弄成這樣,自然全是千柔之過。
何夫人見她露出笑臉,這才略微放心,起身道:“郡主這條路是走不通的,此事娘娘是否有別的打算?”
麗妃想了一想,目光一閃道:“佳禾這裏走不通,換一條呢?本宮知道李縣令有一生母,住在杏花巷,是姨娘出身,為人粗鄙,愛貪小便宜。這樣的人,是最好算計的。”
何夫人有些懵懂,並沒有明白她的用意,皺眉道:“娘娘有何打算?”
麗妃冷笑,細細跟她解釋了一番,不緊不慢的道:“顧氏那裏行不通,李縣令向來對她言聽計從,從李縣令下手也是不成的。且此事你露了痕跡,顧氏必定會跟李縣令說的,想算計李縣令難於登天,倒不如另辟蹊徑。”
她唇邊笑容微深,很自信的道:“以那趙姨娘的心性,若是有人借口奉承李縣令,將錢財送上門,趙姨娘絕不會拒之門外的。”
一個姨娘,能有什麽見識呢?一輩子的期盼,不過是指望兒子爭氣,給自己帶來榮耀,多攢些私房錢,老有所依罷了。
麗妃既然盯上了千柔,千柔家的情況,自然都弄得清清楚楚了。
尋常的姨娘,都是頭發長見識短的,李靖行的生母,乃是個中翹楚,頭腦沒有清醒過。
將矛頭對準她,保管一算計一個準。
------題外話------
二更在晚上十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