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行解釋完為何將趙姨娘帶迴來之後,就一直盯著千柔瞧。
千柔不喜歡趙姨娘,這他是知道的。
如今自己招唿沒打一聲,就將人弄了來,就算妻子性格一向很好,也不可能沒有芥蒂吧?
千柔明白他的心思,故意不說話,臉上神色也淡淡的。
其實,趙姨娘雖然不好,但千柔並不是小肚雞腸的人。
念在夫君的份上,趙姨娘如今處境又艱難,接出來奉養不是不行。
她沒有立刻開口,一則是因為這事兒李靖行自作主張,根本就沒知會一聲,有先斬後奏之嫌,她心裏的確有些不舒服。
二則,趙姨娘之所以被李明卿折磨,是因為李明卿失去侯位心情鬱悶。細究起來,趙姨娘一定會覺得,都是自己這個兒媳連累了她。
剛開始時,趙姨娘也許會消停幾天,但時日久了,保不齊又要生事。
念著這個緣故,千柔便打算晾一晾李靖行,讓他自己先反省一下。
等他開口哄自己時,再開口說話,順便提出自己的要求來。
如此一來,才是調教上策。果然李靖行見她一直默然不語,心中就慌了,忙忙開口道:“柔兒,我不是想將你撇在一邊,不讓你做主,是因為我去定國侯府之後,姨娘一直跑著我哭。我見她人瘦得不成樣子,實在於心不忍,這才允了她,將她帶了出來。”
拉住千柔的手,又道:“你放心,來的路上,我已經囑咐過她了,說如今咱們全家都是靠你的嫁妝吃飯,就是我,也是你養活的。姨娘性子雖然差了些,但頭腦並不笨,答應我會安生跟你相處,絕不會生事的。”若是旁人的保證,千柔倒還肯聽一聽,但趙姨娘的話,千柔怎麽都不肯信。
當然,不信歸不信,說出來可不成,會讓李靖行生出芥蒂的。
到底,趙姨娘是他生母,自己若是一味看低她,會讓夫君不滿的。
既如此,抱怨的話不必多說,且冷眼瞧她的表現吧。
她心中思量著,臉上慢慢露出淡笑來:“瞧你著什麽急呀?我又沒說不讓姨娘住下。”反手握住他的手,溫軟的聲音如春水一般:“我雖然與姨娘的關係不太好,但夫君你是我情之所係,為了你,我豈會容不下姨娘?你多慮了。”李靖行見她笑容恬淡,語氣真誠,登時放下心中大師,也露出笑容道:“柔兒,你肯體諒我,我歡喜又感激。”
千柔微笑,轉而問:“姨娘肯定要住下來,今後我是否該對她執婆婆禮,讓她好好享福呢?”
李靖行忙搖頭道:“這可不合規矩,她雖是我生母,但不是正室,你還是照常例對待她就成了。”
他沒跟千柔商量,就將人帶迴來了,心中本就有幾分愧疚。
趙姨娘的性情,他又是深知的,真不能讓千柔當成正經婆婆伺候,一則不合規矩,二則,趙姨娘沒事還要攪出事來,若真高看她,千柔不知會被折磨成什麽樣。
李靖行心疼生母,這才願意將她接出來奉養。
但同時,他也憐惜妻子,一點都不願讓千柔吃苦頭。千柔一聽,心中一鬆,正合心意。
庶子分家,接生母過來的情況,在大燕很普遍。一般情況下,隻要老爺子去世或是年紀大了,不需要姨娘伺候了,這事兒就能成。
雖然情況普遍,但事實上,各家媳婦都不是很樂意。一個姨娘,當婆婆吧,那是自降身份。不當婆婆吧,夫君可能會有意見。
千柔跟夫君感情好得很,自然不肯因為這種事,傷害彼此的情分。
趙姨娘不靠譜,千柔自是不肯執婆婆禮的,但自己不能直接說出來,得繞個彎子,從李靖行嘴裏討個準話。一來,顯示出自己以他為先,二來嘛,李靖行親自發了話,她心裏有了底氣,就是趙姨娘,也不能生什麽幺蛾子。
如今,李靖行發了話,最好不過。
她便露出乖巧聽話的模樣,點頭道:“我聽夫君的。”頓了一下,又露出甜甜的笑容,沉吟著道:“我在月子裏,不能打理家事,好在緋紅是個妥當的,你讓她好生打點,讓姨娘住個獨立小院,單獨給她弄個小廚房,方便她吃喝,再多撥幾個人伺候,務必要讓姨娘滿意才好。”
既然人留下成了定局,她自是該花些心思,做出心甘情願謀劃的模樣。
她為的,不是讓趙姨娘感恩,隻是瞧在李靖行的麵子上,不得不這樣罷了。見她想得周全,李靖行露出感動之色,忙道:“你如今最要緊是做月子,這些瑣事我自會安排的。”
千柔頷首,雙眸凝睇著他,突然歎了一口氣,露出悵惋的神色來。
李靖行見狀自是詫異,忙扶著千柔的肩膀,溫聲問道:“柔兒,你歎氣做什麽?”
千柔靠在他身上,閉著眼道:“夫君,我心裏有幾分擔憂,不能瞞著你。旁的我倒不操心,也不在意,但我一直沒給你納通房娶妾,姨娘必定看不過眼,來日必定會在這上頭糾纏的。”
李靖行忙笑道:“沒事,她至多不過多幾句嘴罷了,我們情比金堅,難道還受不住她幾句閑話嗎?”千柔還是愁眉不展,歎息道:“她始終是你生母,在你心中地位與眾不同。我們成親又好幾年了,我有些擔心,你會厭煩這種守著一個女人過日子的生活。到時候,她從中說幾句,或者幹脆自己尋摸幾個女子送給你,你隻怕就會順勢接納了。”她說到這裏,便盯著李靖行,正色道:“凡是娶了小老婆的男子,不是正室跟妾室掐,就是妾室纏著正室鬥,後宅永遠別想安穩。且我之前就說過,我就一普通女人,肚量小得很。你若對我情深,我必定生死相依。你若背叛我們的愛情,那你這個人我就要不起了,你若無情我便休。”
李靖行又好氣又好笑,撫摸著她的青絲道:“柔兒,你真是想多了,你是我心坎上的人,我怎麽會厭倦你呢?納妾更不可能了。”
千柔因在月子裏,本身有些患得患失的心態,再者,也是怕趙姨娘生事,這才將醜話說在前頭,給李靖行敲警鍾。
如今見他想也不想就做出迴答來,千柔心裏好受了些,轉而就露出纏綿的笑容來,凝視著他的目光似能擰出水來一般:“你別怪我瞎想,我若不是在乎你,視你為珍寶,才不會管你納不納妾。夫君,這世上,我隻要你陪一輩子。”最後一句幾乎低不可聞,似乎帶著女兒家特有的羞澀,卻更展現出了心意。
李靖行聽得骨頭都酥了,忙將妻子摟在懷裏輕言安慰,賭咒發誓了好半天,笑著道:“柔兒,你就愛胡思亂想,旁的女子比不得你聰慧,比不得你貌美,比不得你對我的情意。我抱著金玉,若還想尋花問柳生出外心,那就太蠢太沒良心了。”
又湊到她耳邊,悄聲調笑道:“你樣樣都好,在床榻上更是熱情如火、嫵媚妖嬈,還願意想各種花樣讓我盡興。嘖嘖,我娶了你,不止是娶了賢妻,更像得了好幾個風姿綽約的情人。你這麽好這麽特別,弄得我神魂顛倒,恨不得日日纏著你,哪裏有眼睛瞧旁的女子?”
千柔被他沒皮沒臉的話弄得雙頰緋紅,忍不住抬起手,輕輕錘了他幾下。
李靖行倒是笑得越發歡暢了,親了親她的唇,讓她安生歇一歇,這才出去打點趙姨娘的事。
千柔軟硬兼施敲打他一番,得到自己想要的承諾,見他帶笑而去,雖仍舊羞澀,但唇邊不自覺就浮現出一抹笑紋來。
雖然生活時有波折,但隻要能將夫君牢牢捆在身邊,隻要他的心是她的,她什麽都不怕。
就這樣一生一世,與他攜手走下去,真挺好。
當晚,李靖行親自帶著人,給趙姨娘收拾住處。趙姨娘近年來的日子不如意,但性格並沒有多少變化,尤其如今來了兒子家,自覺得揚眉吐氣了。
看著一屋子的丫鬟婆子忙前忙後收拾,趙姨娘很得意,臉上要笑出花兒來,口裏嘰嘰喳喳使喚著人,要按她的心意,擺放屋子裏的陳設。
李靖行知道她就是這種性子,倒沒跟她計較,示意底下的人照她的意思辦,大家好省事。
不想過了一會兒,趙姨娘自己卻開口問道:“我來了,怎麽你娘子沒出來迎接?”
李靖行見她得意忘形,皺眉道:“姨娘這是什麽話?娘子才生產,身子弱著呢,如何能出來見風?”
趙姨娘見他臉色不好,心中抖了一抖,也意識到自己確實過了,忙描補道:“姨娘一時昏了頭,倒忘記她才生孩子,罷了,讓她好生歇著吧,姨娘明兒個瞧她去。”
李靖行臉色這才好看了些,瞧著她囑咐道:“姨娘,我娘子接連生產,身子又嬌弱,明兒個你去瞧她時,多說幾句好話,千萬別東拉西扯惹娘子生氣。”
趙姨娘見兒子一心為著媳婦,心裏哪裏舒服得起來。
但她才搬出來,人生地不熟,倒是不敢多說惹兒子厭煩,便點頭道:“這些我都知道,不需要你提醒。”
李靖行又囑咐幾句,陪著她用了晚飯,讓她早生歇息,這才抽身來陪千柔。
一夜無話,到了次日上午,趙姨娘果然搖搖擺擺,進來探望千柔。
那時,千柔正在給瀚兒喂奶,李靖行明著說陪她一起照顧小孩,實際上一雙眼睛一直直勾勾盯著千柔瞧,令千柔臉泛紅霞,嬌羞不已。
正膩歪著,聽得趙姨娘來了,李靖行忙起身將她迎了進來。
照了麵,千柔瞧去,見趙姨娘果然清瘦了不少,看來日子的確過得很不好。
因為懷裏抱著孩子,她便隻欠了欠身,笑著道:“姨娘來了,快坐。”
趙姨娘矜持一笑,走上來看了看孩子,誇孩子長得像李靖行,很好看。
其後,她突然醒過神來,詫異的道:“你怎麽親自給孩子喂奶?沒找奶娘嗎?”
千柔如常微笑,解釋道:“我覺得親自喂奶,孩子跟我親些,就沒用奶娘。”
趙姨娘驚得睜大眼睛:“還有這種說法嗎?那之前蕾兒和浩兒,也是你親自照顧的?”
見千柔點頭,她更是震驚不已,眼睛在千柔身上瞟來瞟去,心說,這個兒媳就是喜歡折騰新花樣,難道不知道女人親自喂奶,會影響身材嗎?大戶人家,誰不是用奶娘呢?就她偏要學破落戶的做法。
轉念想,橫豎不跟自己相幹,她惹靖行厭棄了,是她自己的事兒。
對於千柔這個兒媳,她一向是又喜歡又怕的,感情很是複雜。
喜歡是因為千柔確實做得不錯,相夫教子很成功。
怕是因為千柔在她麵前有禮疏離,且十分有主見,十分強勢,不肯被人拿捏。
這樣的兒媳,向來就不受歡迎。
心思轉了一轉,她便擠出一抹笑容道:“孩子是你的,你願意照自己的法子養,倒也是不錯的。”
千柔見她似乎有讚自己之意,反倒疑惑起來,不過也沒深想,隻笑向趙姨娘道:“姨娘住在這裏,可還習慣?若缺什麽隻管找人要,不必客氣。”
趙姨娘大刺刺的道:“我知道,我住在自己兒子家,吃兒子的喝兒子的,自然不會客氣的。”說著瞧了千柔一眼,流露出不必要你操心的意思。
趙姨娘倒不是沒腦子的人,之所以這樣的態度,隻不過想要來場傳統劇目——下馬威。
千柔早知道她不是靠譜的人,倒是沒有介意,隻一笑置之。
李靖行卻覺得看不下去了。
娘子好聲好氣說話,姨娘卻這樣的態度,實在太讓人難受了。
他腦門一跳一跳的,不想讓趙姨娘繼續呆在這裏惹千柔生氣,便開口道:“姨娘還沒瞧過浩兒吧?我帶你去看一看。”
趙姨娘一屁股坐了下來,擺手道:“不必著急,我還有話要跟你們說呢。”說著目光在千柔身上轉了一圈,旋即道:“靖行將我接出來奉養,我是很高興的,我活了幾十年,臨到老了,總算享到兒子的福了。”說著,就拿出帕子來,擦了擦眼角。
千柔見狀,隻得勸道:“姨娘苦盡甘來,我與爺都會好好孝敬你,讓您衣食無憂,日日自在的。”
趙姨娘仍舊含著淚道:“媳婦兒,你不知道我心裏有多苦,你公公一直在我跟前念叨,說都是因為你,他才丟了侯位。他不敢找你的麻煩,便將氣撒在我身上,將我折騰得不成人形,連三等丫鬟都不如。”這事兒千柔已經聽李靖行提過。
千柔剛開始聽說時,對趙姨娘不免就有幾分歉疚,有“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感慨。
到底,事情還是跟自己脫不了幹係,這才連累到她身上,讓她處境艱難。
如今見趙姨娘嚶嚶哭泣,神色悲傷,千柔心中自是不好受起來,便歎氣道:“都是我不好,連累姨娘受苦了。”
李靖行忙道:“這事兒跟你有什麽關係?論起來,都是老爺愛遷怒人,與你沒關係。”
子不言父過,但李明卿如今的行事作風,李靖行實在瞧不上。
他安慰完千柔,便轉向趙姨娘道:“這事兒昨兒個姨娘跟我提時,我就跟姨娘說過了,你受老爺折磨,是老爺自己想歪了,跟我娘子並無幹係。娘子在月子裏,你偏將這事兒拿出來說,到底想做什麽?”
趙姨娘是想對兒媳婦擺譜,讓兒媳生出愧疚自責之心,沒想招惹兒子。
見李靖行出麵為千柔出頭,她氣勢不免就矮下來,委委屈屈的道:“我隻是有感而發罷了,莫非你還不許我說話了?”
李靖行皺眉:“誰不讓你說話了?你之前吃了苦頭,我也憐惜你,但事情都過去了,何必老是耿耿於懷?人是要往前看的。你如今搬出來了,以後有我奉養,有娘子孝敬,妹妹也會不時過來探望。隻要你安生一些,你的日子,不知會多風光。”
趙姨娘聽了這番話,看著很有幾分氣勢的兒子,這才收斂了情緒道:“你說的都對,剛才確實是我失態了。”
說著,將眼角的淚水擦幹淨,轉而向千柔、李靖行道:“兒子、媳婦兒,有兩件事我想跟你們商量一下。還請你們念在我的份上答允了,不然我日夜不安。”
千柔心底正有幾分愧疚,又不想落李靖行的麵子,便道:“姨娘有事隻管說,倘若我能辦到,定然不會推辭。”
她並沒有把話說死,隻答應盡力而為。
趙姨娘卻已經很滿意了,忙開口道:“我來了這裏,知道你們定然會養我一輩子,我的事兒就不多說了。我隻想求你們,救史表妹一命。”
千柔、李靖行一聽,互看一眼,都知道她說的是史香月。
千柔鳳眸眯起,沒有言語。
史香月這個人,千柔一向是極其厭惡的。
她雖然對趙姨娘有愧,卻並不想被趙姨娘牽著鼻子走。
隻是,自己要開口直接拒絕卻不合適,還是等李靖行先開口,看他是什麽意思。
李靖行聽了趙姨娘的話,立時皺眉道:“憑史香月幹的那些爛事,她的名字我都不想聽到,更別談救她了。”趙姨娘忙道:“你史表妹縱然有千般不好,但她到底是我的親眷,我不能棄之不顧。她在李靖希身邊受盡折磨,整天鼻青臉腫,身上也傷痕累累,已經瘦得隻剩一把骨頭了。若不出手搭救的話,隻怕命都會葬送在那裏。”說著,又開始抹淚,哭得肝腸寸斷。
李靖行見她這樣,臉上有些掛不住,閉了閉眼睛道:“她吃了苦頭,都是她自己自找的,姨娘何必為她傷心?再說了,她如今在李靖希身邊呢,跟我們沒有半點關係。姨娘求我們救她,簡直是天方夜譚。”
趙姨娘抽泣著道:“李靖希不過是個廢人罷了,根本算不得什麽。隻要你們肯救香月,開口跟你二叔說一聲,他不可能不給麵子的。”
李靖行皺眉:“為了姨娘求二叔是應當的,為了史氏,我可不情願。”
趙姨娘見他不肯答應,心中發沉,離開座位,行到千柔跟前跪下,哭泣道:“媳婦兒,你史表妹確實命懸一線,求你拉撥她一把。”
千柔因抱著孩子,自是不好扶她,忙喚李靖行道:“快將姨娘扶起來,我是晚輩,如何能受這樣的禮?”
李靖行見趙姨娘廝鬧,心中膩歪極了,但到底是親娘,不得不忍著氣,將趙姨娘拉起來,口中肅聲道:“姨娘有事說事,如何能逼迫我娘子?”
趙姨娘見他神色嚴肅,抖了一抖,隻得隨著他站起來,抹淚道:“我不時讓人打探香月的消息,知道她生活淒慘無比,尤其近來李靖希日日發狂,將她往死裏作踐。她一個弱女子,撐到如今已經到了極限。我心裏急得慌,但人微言輕,說的話沒人肯聽,隻能求你們幫一幫。”
含淚看著千柔,繼續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媳婦你有郡主封號,世人皆讚你有善心,如今還望你念在我的麵子上,救她一命吧。”
千柔忙喚過淺綠,讓她將孩子抱到臨屋歇息,之後這才瞧著趙姨娘,溫聲道:“哭多了傷身,下跪更不必,姨娘,咱們是一家人,有話好好說,實在不必這樣。姨娘說想救她,我倒是想問姨娘一聲,她如今性情如何?若她知道反省,救她一救未必不可。若她執迷不悟,救了也白救。”
趙姨娘一聽有門,不由得眼睛一亮,忙道:“我的貼身丫鬟曾悄悄見過她,她自己說了,若能逃離苦海,情願青燈古佛,安生過一輩子,再也不奢想什麽侯門富貴了。”千柔麵色緩和了些,頷首道:“經曆了這麽多,若還不醒悟,那真是讓人心寒。”
說著瞧向李靖行,沉吟著道:“姨娘有一句話說得對,無論史氏如何,都是她的親眷。史氏日夜受苦,姨娘心中難安,若是再日夜哭泣,於身心不利。姨娘的心願,我們不能置之不顧。再者姨娘也說,她如今肯改過了,我是十分相信姨娘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看在姨娘份上,你去找二叔說一聲,求他開恩放了史氏,送來給姨娘作伴吧。”
李靖行吃了一驚,抬眸見她神色真誠,登時明白妻子是因為趙姨娘是自己生母,不得不做出讓步。
他一顆心登時酸酸軟軟的,便點了頭道:“娘子既然有意,我明兒個就辦去。”
趙姨娘自是大喜,忙不迭朝千柔道謝,笑著道:“等香月出來後,我一定領她來給你叩頭,就是我,也會永遠記得你的好。”
千柔擺手道:“我們是一家人,姨娘不必跟我客氣。”看著一臉激動的趙姨娘,正色道:“有件事兒我要跟姨娘說清楚,還望姨娘不要見怪。”見趙姨娘點頭,千柔便道:“史小姐出來後,姨娘打算怎麽安排她的終生呢?我醜話說在前頭,靖行絕不可能納她。”
趙姨娘聞言臉色僵硬了一下,瞧著千柔不說話。
李靖行見狀,心裏那個氣呀,抖著聲音道:“姨娘,時至今日,你怎麽還有這樣的心思?”
趙姨娘人不靠譜,但不是一個有心計的人,心裏藏不住話。
見兒子生氣,她忙解釋道:“我是覺得她獨自一人,真挺可憐的。若是脫離了苦海,到你身邊伺候,二房不敢指望,當個通房什麽的,也算終生有靠了,再者又能跟我時時相見,比去別處豈不強些?”李靖行渾身血液直往頭上衝,手指顫抖著指著她,說不出話來,心中隻覺得無可奈何。
雖說為人子女,不該挑父母的不是,但他腦海裏還是止不住冒出個念頭來,為什麽這樣的人,會是他的母親呢?他並不是怪她將自己生為庶子,但她想問題時總是隨心所欲,從沒靠譜過。
有這樣一個生母,心真累。
正心情沉悶之際,聽得千柔款款道:“姨娘這打算,趁早作罷。無論如何,史氏都不可能進我們家的門。一則我不允許,二則,她是李靖希的姨娘,若靖行納了她,算怎麽迴事?靖行以後還有臉見人嗎?他有舉人功名,以後還打算往上考進士呢,若真扯上這種事兒,臉麵、前程統統得拋開。”
趙姨娘恍然想起這一茬,不由得呆住了。
說一千道一萬,李靖行和李靖希,都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她一心隻想著讓史香月終生有靠,卻忘記了,史香月根本就不能在跟了李靖希之後,再改嫁給李靖行。
若真這麽幹了,必定惹人詬病,一家子人都沒臉見人了。
趙姨娘雖惦記史香月,但心底,自還是以兒子為重的。
心思轉了一轉,趙姨娘額頭沁出冷汗來,忙向千柔道:“媳婦兒,是我中邪想偏了,你說得對,香月的前程,的確得另做打算。”
千柔見她領悟了自己的意思,鬆了一口氣,緩和了語氣道:“史氏的前程,自然該姨娘來拿主意,我們自會照辦的。”
趙姨娘見她這樣說,心底好受了些,沉吟了一會兒,才開口道:“這樣,等她出來後,就說她是孀居之人,是我的遠房侄女。然後,再從小富人家裏,尋個合適的,陪送些嫁妝嫁出去,如何?”
這個主意,倒是靠譜可行的。
千柔唇邊笑容微深,頷首道:“姨娘這主意很妥當。等她嫁出去之後,若是個安分的,姨娘可以與她多走動。”
趙姨娘登時大喜。
千柔允了讓她跟史香月走動,那麽,來日史香月就算有娘家撐腰了,日子定然不會艱難。
她想到這裏,隻覺得千柔變得順眼多了,心裏也舒服得多。她便走上來,拍著千柔的手道:“還是你這個媳婦兒貼心,考慮事情也周全,比靖行強多了。”
千柔聞言隻是笑,並沒有當真。
素來母親眼裏,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女婿或兒媳都隻是外人。
就算她誇讚幾句,也不過是順勢而為,等事情過去了,還是會親近自己的孩子。
若自己將趙姨娘這隨口之言當真,跳出來為李靖行說話,那可就成笑話了。
李靖行見趙姨娘瞬間功夫,就被千柔的話弄得服服帖帖,張大嘴巴一臉震驚,看向千柔的目光裏滿是敬服。
過了一時,趙姨娘轉了話題道:“頭一個心願已經說完了,這第二樁事兒,是半個月前,我接到了你舅母的信。對了,你舅舅三年前去世,我曾寫信告知,這事兒你還記得吧?”
按理說,趙姨娘的兄弟,算不得李靖行的舅舅。
但如今她既搬出來了,李靖行又自立門戶,自然沒人挑她的理。
趙姨娘的母親一同生了二女一男,除了史香月的娘之外,趙姨娘另有一個親兄弟,這些年一直住在京郊。
趙姨娘的父母早就去世了,史香月的娘也因難產走了,就是兄弟,也去世了,說起來,也是十分心酸的。
趙姨娘兄弟在世時,是個老童生,奮鬥了幾十年,連個秀才都沒考中,隻能靠幾十畝田和趙姨娘接濟度日。
見李靖行點頭,她才接口道:“你舅母隻生了二個女兒,且如今年歲都還小。自你舅舅去世,家裏沒人支撐門戶,又沒有什麽進項,日子十分艱難。你那兩個表妹一日大似一日,到了該說親的時候,但好一點的不肯上門提親,願意上門的,都是歪瓜裂棗,根本就瞧不上。你舅母沒法子,就想求我幫忙,到城裏來依傍我過日子。”
她說到這裏,瞧著李靖行的臉色,接口道:“我如今得靠你過日子,隻能求到你頭上。你舅舅去世,隻存了這麽點骨血。好歹將她們娘三個接了來,給一碗飯吃,幫兩個表妹尋個依靠,好讓你舅舅在九泉之下瞑目。”
李靖行聞言麵有難色,皺眉沒答話,下意識去看千柔的臉色。
他並非無心之人,親娘軟語央求,如何能置之不理?
之前之所以一直不肯答應史香月之事,是因為史香月為了謀二房,曾經親自給他下了媚藥,讓他深惡痛絕。
他跟史香月有舊恨,但跟舅舅一家,關係其實還算不錯的。
他小時候曾經跟著趙姨娘,去過舅舅家幾次。每次去,都得到盛情款待,令他一直記在心裏。
舅舅去世,他心底也難過,倒是很願意為舅舅的後代盡一份力。
隻是,趙姨娘才提了史香月的事兒,如今,又來這麽一出,事兒忒多了些。
千柔見他看著自己,明白他有心答應,卻怕自己不肯,便道:“姨娘說的這事兒,也算不得難。我們如今雖然不富裕,但幫一幫親眷還是能做到的。就照姨娘說的,讓人將屋子收拾好,年前就將舅母一家接來,史小姐也接出來,大家一起陪著姨娘,過個熱鬧年。”
趙姨娘聞言樂得不行,咧嘴道:“好媳婦,你這樣為我著想,我心裏歡喜又感激。”
千柔抿著唇,迴道:“我是姨娘晚輩,當不起姨娘的感激,隻要姨娘心裏舒服了,好生過日子,我與靖行就心滿意足了。”
趙姨娘笑,瞪了李靖行一眼,才道:“你可比靖行好多了。嗯,倘若你不嫌煩,以後我有事隻來找你,不跟靖行說了。”
千柔忙道:“姨娘有事隻管尋我就是,不必跟我客氣,不必拿我當外人。”
趙姨娘點了頭,正要再稱讚千柔幾句時,李靖行出聲道:“好了,事情娘子都答應了,孩子要睡覺了,姨娘,你待會兒再來吧。”
趙姨娘這才訕訕點了頭,瞧著李靖行道:“剛才你說了,要帶我去看浩兒,我們一起去吧。”
李靖行卻搖頭道:“讓丫鬟領你去,我累了,要迴房歇一歇。”
趙姨娘一聽皺起眉,覺得自己這個兒子不像話,寧願迴屋睡大覺都不寧願陪自己。
她心中不滿,有意說他兩句,但接觸到兒子的臉,卻又不敢張嘴。
在李靖行跟前,她氣勢一直不算足,如今又得依傍李靖行過日子,自然不敢惹李靖行厭煩。
她便隻得忍住心裏的氣,點頭道:“既如此,你歇著吧,我先走了。”說著,衝千柔笑了一下,才施施然去了。
待她走後,千柔笑向李靖行道:“好了,姨娘被你支走了,你是不是有話要跟我說呢?”
李靖行聽了,帶笑歎道:“知我者,柔兒也。”走到床榻旁挨著千柔坐下,憐愛的摸摸她鬢角垂落的發絲,帶著歉意道:“姨娘一來就生事,讓你勞心勞力,我很心疼你。”
千柔溫聲道:“沒事兒,為了你,這些事兒我承擔得起,心甘情願承擔。”
軟軟靠在他身上,繼而軟聲道:“你是一家之主,但你一直很尊重我的意思,並沒有自作主張。你今天的表現,讓我很高興。”
李靖行失笑:“你也太容易滿足了。”
千柔婉轉道:“旁人如何我不管,隻要夫君你對我好,我就歡喜。”摸摸他的臉,明眸流轉出深濃的情意,接著道:“夫君,柔兒想求你答應一件事,你肯嗎?”
李靖行見她媚眼如絲,聲音嬌軟,早被她勾得魂都飛了,笑著道:“你真是個磨人的妖精,有話隻管說就是了。”
千柔這才道:“其實我這要求並不難,我是想求夫君,以後在姨娘麵前,一直這麽表現,你唱白臉,我唱紅臉。”
李靖行聽了又好氣又好笑:“你要讓我一直當壞人,你當好人,讓姨娘喜歡你嗎?”
“我就是這樣意思,”千柔抿著唇笑,臉上神色淡定,很坦然的道,“你是姨娘親生的,無論你做什麽,她都不會生氣。我就不一樣了,在她眼裏,我隻是個外人罷了,得做些事兒來討她的歡心。”
“其實,我也是為了你好。姨娘雖然算不得我的正經婆婆,但念在你的份上,我很想跟她處好關係,將她當成婆婆孝敬。婆媳之間,天生就愛鬧矛盾。若我們真起了衝突,到頭來,最受氣的,其實是夾在兩人中間的你。為了你著想,我會以真心待她,我們一大家子才能過安生日子。”
李靖行聽了這番話,立時為之動容。
正如千柔所言,若她真跟趙姨娘起衝突了,最為難的,其實是他。一頭是親娘,一頭是心愛的妻子,向著誰都不好。
當然,趙姨娘不靠譜,這一點他心裏清楚。但趙姨娘再差勁,錯不過是他親娘。若他不站在趙姨娘這邊,難免惹人詬病。若他站在趙姨娘這邊,心裏真真過不去。
權衡之下,倒是千柔的主意高明些。
李靖行想著,便點頭道:“你說的是正理,以後咱們就這麽辦吧。”
千柔見他答應了,歡喜不盡,又囑咐道:“還有,以後姨娘若在場,你不必對我親昵。若我們爭嘴,你不必站在我這邊,不必一心向著我,反而要向著她說話。人前,你對她親近,以她為先。到了閨房裏,再對我好就是了。”
婆婆的心態,總是很微妙的。
本來媳婦嫁給她兒子,她就覺得媳婦將兒子占了去。若兒子再一味護著媳婦,那可不得了,少不得會換來一句“娶了媳婦忘了娘”,令彼此的矛盾不可調和。
千柔前世看過不少婆媳相處之道的文章,倒是深諳內中精髓。
李靖行詫異道:“那怎麽行呢?你素來聰明明理,若你們起了衝突,不會是你的錯,我怎能說違心之言呢?”
千柔聽了這番話,不由得好笑起來,同時心中也覺得十分安慰。李靖行心底已經有了觀念,知道他自己的親媽是個不靠譜的。
他能這麽想,於自己而言,更省事兒更有利。
千柔便道:“沒事兒,你隻管向著她,讓她心裏舒坦。至於我,你覺得我是會吃虧的人嗎?”
李靖行失笑起來,頷首道:“倒是我想偏了,確實,你厲害著呢,我即便跟姨娘捆在一塊兒,也不可能戰勝你。”
千柔橫他一眼:“你可別將我說成母老虎,我其實最是溫柔不過,對你素來也是千依百順。有這麽個娘子,你可該知足了。”
李靖行大笑道:“娶了你之後,我一向都很知足。”
湊在她耳邊,調笑道:“你確實很溫柔,尤其床榻上,不止對我千依百順,還熱情嫵媚,讓我最是稀罕。”
千柔被他調戲慣了,臉上紅了一紅,旋即如常微笑,伸手輕輕扭他的耳朵,繼而道:“夫君,你表妹挺多的嘛。我醜話說在前頭,你那表妹若是安分的,我願意一人送幾百兩嫁妝。若是想留在我們家,我二話不說,必定要將她們掃地出門。”
李靖行還不解其意,皺眉道:“什麽叫留在我們家?”話問出口,才明白過來,張大嘴巴道:“你是怕我舅舅的女兒會起心思,要給我做妾嗎?這不太可能吧?”千柔從容道:“人沒見著,這事兒不好說,我不過白囑咐你一聲罷了。具體情形,等她們來了後,才能掰扯清楚。”
李靖行皺眉道:“既然你心裏有這樣的擔憂,為何答應姨娘將人接來呢?算了,人多是非多,咱們給她們送幾百兩銀子,盡一份心意就成了。”
千柔搖頭道:“那倒不必,剛才已經答應姨娘了,如何能轉過頭就反悔呢?人還是要接來的,至於人品,瞧一瞧就知道了。”
笑著看向李靖行,溫聲道:“隻要你對我一心一意就成了,旁的事兒,我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千柔之所以答應讓趙姨娘的親眷住過來,全是因為李靖行。
因為深愛李靖行,她很想跟趙姨娘處好關係,讓自己的男人不為後院的紛爭苦惱煩悶。
趙姨娘的性子,千柔是深知的。
趙姨娘已經說了自己心頭的想法,若自己不肯答應,趙姨娘必定會日夜吵鬧,弄得家宅不寧。
倒不如自己先退一步,拿出真心來,滿足她不算過分的要求。
之後如何,走一步看一步。
人多了之後,的確會有一些麻煩會接踵而至,但千柔深信,隻要自己與夫君同心,問題定然能迎刃而解。
這是她的家,這是她的男人,她有掌控全局的自信,對自己也很有信心。 無論做什麽,無論什麽時候,人都是相互的。
若想得到幸福,必須先付出真心。
哪怕,趙姨娘不靠譜,她也會先讓一步,全心全意對待。
什麽都不肯給,什麽都不付出,卻奢想著夫妻和順、婆媳融洽,無疑是癡人說夢。李靖行聽了她的話,連連點頭道:“你是對的,隻要我們同心,什麽都不必怕。”
伸手撫摸著千柔的秀發,感歎道:“連婆媳相處之道你都挺在行的,你真是一個完美的賢妻良母孝媳。”
千柔毫不吝嗇迴答他的讚美,笑眯眯的道:“你才是完美的夫君,是我一生的眷戀。”
兩人相視而笑,濃情比蜜甜。
錦繡園裏,雖然趙姨娘的到來打破了平靜,但一切和順,氣氛還是很融洽的。
東宮,蕾兒的處境,卻漸漸有些微妙起開。
因為砸傷了齊公子的臉,蕾兒雖然麵上裝作無事人一般,但心裏一直很忐忑。
尤其妙音、月白又拉著她,跟她講道理,說她的行為多麽不合適,多麽不合規矩。
兩人為了小主子好,也顧不得逾越,又怕她接下來再毛手毛腳闖禍,一直在她跟前嘮叨,將蕾兒弄得又愧又焦慮又擔憂,差點落下淚來。
正坐立不安之際,突然有內侍過來,請她去太子的書房走一趟。
蕾兒下意識覺得,必定是齊崇光到齊逸崢跟前告了狀,心裏害怕起來。
磨磨蹭蹭去了書房,果然見齊崇光在窗下站著,神色陰晴不定,臉頰靠近鼻梁處有綠豆大小的傷痕,竟然沒有塗藥膏。
蕾兒隻看了一眼,就不敢再多看了。
這時,卻聽得齊逸崢含笑道:“蕾兒,快過來。”
蕾兒忙應了,越過齊崇光,走到書案前,給齊逸崢行禮道:“見過太子殿下。”
齊逸崢擺手,帶笑道:“你喚我什麽?才一會兒的功夫,就忘記了嗎?”
蕾兒恍然明白過來,忙以“齊伯父”喚之。
齊逸崢這才滿意了,讓蕾兒到自己身邊坐下,摸摸她的額頭,問道:“剛才有沒有被你齊哥哥嚇到?放心,我已經說過他,為你出了氣。”
蕾兒聞言,登時暈暈乎乎,不明所以。
明明是自己砸了齊崇光的臉,怎麽到了這齊伯父嘴裏,犯錯的倒成他自己的兒子了?
立在一旁的齊崇光見她露出不敢置信的模樣,嘴巴抽了一抽,心說,你竟跟我有同樣的感觸,也算難得了。
齊崇光小朋友在玉芝苑被蕾兒用銀子砸個正著,生怕自己忍不住,會將蕾兒打一頓,不得不忍氣離開。
走到半路上,齊公子實在忍不住心中的怒火,便跑到齊逸崢跟前來,讓父王看自己的臉,訴說蕾兒有多刁蠻。
其實他年紀雖小,但也知道,做這種告狀的事兒,是很掉身份的。
道理他明白,但人一旦被怒火衝昏了頭腦,麵子根本不叫事兒。
他告這一狀,倒也沒想將蕾兒怎麽樣,隻盼著齊逸崢能少偏愛蕾兒一些,自己也就不會再活得水深火熱了。
不曾想到了父王跟前,結結巴巴說完了事情的經過,惹來了齊逸崢的一聲嗤笑,跟著就聽得父王道:“你的意思是,上次你被蕾兒抓花了臉,這一次,又被她砸中了臉受了傷?你比她大,又是男孩,連一個小女孩都應付不了,竟還有臉到我跟前訴說委屈。”
頓了一下,又加了一句:“我若是你,我立刻找個布將臉蒙起來,再也不出門了。”
齊崇光羞憤欲絕,勉強分辯道:“我不是打不過她,是她一言不合就動手,我沒有防備才被她砸中的。父王,你別看她年紀小,在你麵前很規矩,其實她在我麵前,一直都很刁蠻任性,性子也很野,對我從沒有好臉色,我……”
齊逸崢不等聽完,就打斷他的話,冷笑道:“蕾兒是個好孩子,為什麽對你沒有好臉色?自然是因為你對她太差勁了。她砸你的臉,必定是無意為之。嗯,就算她是有意的又如何?你惹她發火,就該受點教訓。”
齊崇光聽了這番話,身子搖搖欲墜,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在父王眼裏,那小丫頭片子是個寶,無論她幹什麽都是有理的。
至於自己,明明吃了虧,到他嘴裏,卻成了罪魁禍首,受傷是自找的。
他總算知道一個道理了——人的心一旦偏了,就是幾百頭牛都拉不迴來。
不曾想,事情還沒完,齊逸崢竟然開口問道:“對了,你被她砸中後,該不會打她吧?還是對她擺出臭臉,說了狠話?”
齊崇光暗自翻了個白眼,忍著氣道:“我哪敢打她?立時就抬腿走了。”
齊逸崢臉色稍霽,點頭道:“總算你理智,沒朝她動手,不然饒不了你。”
頓了一下,瞧著他又道:“你雖沒動手,但臉色一定很差,必定將她嚇壞了。這樣,我讓人將蕾兒帶過來,你跟她說幾句軟話,這事情就這麽過去了。”
齊崇光氣得倒仰。
他深吸一口氣,暗暗說服自己千萬別衝動,父王偏心蕾兒不是一天兩天了,自己若為這個生氣,隻怕要氣死十迴八迴。
道理他明白,但這種想跟她再打一架,將她打得親媽都不認識的感覺是怎麽迴事?
如今,眼見得蕾兒來了,齊逸崢果然偏心到蕾兒都不敢相信,他心底反而有一種“早被我料中了”的微妙感覺。
這時,齊逸崢先向蕾兒說了軟話,轉而瞧向他,板起臉道:“還愣著做什麽?還不來給你蕾兒妹妹賠罪?”
齊崇光咬牙,卻不得不屈服在他的淫威下,走上來向蕾兒欠身道:“蕾兒妹妹,都是我不好,你原諒我這一次吧。”
蕾兒驚得站起身來,擺手道:“你別這麽說,都是我的錯。”
她咬著小櫻唇,囁喏著解釋道:“其實,我真沒想到自己會砸中你的臉。我是想砸你的身子,一時失手傷了你,實在對不住。”
到底年紀小,她心思還是很單純的,加上她跟齊崇光鬧歸鬧,有舊恨歸有舊恨,但她心底,真沒有要弄傷齊崇光的念頭。
齊崇光聽了她的話,實在忍不住故態複萌,跟她針鋒相對:“都是我的錯,蕾兒小姐砸來時,我該立刻避開才是。如此一來,我自己無恙,也不會帶累蕾兒小姐多一個傷人臉頰的名聲。”
蕾兒聽他語氣不善,知道他心底很生氣,忙擺手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真心想向你說聲對不起。”
齊崇光嘿嘿冷笑,根本不信她的話。
正鬧著,齊逸崢的冷眼就拋了過來。
齊崇光跟他目光一接觸,登時就醒過神來。
父王偏心偏到沒邊了,自己頂風作案,於李蕾兒不會有什麽傷害,反倒會因出言不遜,令自己陷入困境中。
他想到這裏,不由得出了一頭的冷汗,忙道:“蕾兒妹妹,剛才我是跟你開玩笑的,事情確實是我的錯,與你沒關係。”
齊逸崢這才放緩了神色,哼道:“當然是你的錯,以後你可小心些,不能欺辱妹妹,話也不能亂說。若再惹著妹妹,懲罰可等著你領受呢。”
齊崇光暗自掐自己的掌心,忍住氣諾諾應了下來。
千柔不喜歡趙姨娘,這他是知道的。
如今自己招唿沒打一聲,就將人弄了來,就算妻子性格一向很好,也不可能沒有芥蒂吧?
千柔明白他的心思,故意不說話,臉上神色也淡淡的。
其實,趙姨娘雖然不好,但千柔並不是小肚雞腸的人。
念在夫君的份上,趙姨娘如今處境又艱難,接出來奉養不是不行。
她沒有立刻開口,一則是因為這事兒李靖行自作主張,根本就沒知會一聲,有先斬後奏之嫌,她心裏的確有些不舒服。
二則,趙姨娘之所以被李明卿折磨,是因為李明卿失去侯位心情鬱悶。細究起來,趙姨娘一定會覺得,都是自己這個兒媳連累了她。
剛開始時,趙姨娘也許會消停幾天,但時日久了,保不齊又要生事。
念著這個緣故,千柔便打算晾一晾李靖行,讓他自己先反省一下。
等他開口哄自己時,再開口說話,順便提出自己的要求來。
如此一來,才是調教上策。果然李靖行見她一直默然不語,心中就慌了,忙忙開口道:“柔兒,我不是想將你撇在一邊,不讓你做主,是因為我去定國侯府之後,姨娘一直跑著我哭。我見她人瘦得不成樣子,實在於心不忍,這才允了她,將她帶了出來。”
拉住千柔的手,又道:“你放心,來的路上,我已經囑咐過她了,說如今咱們全家都是靠你的嫁妝吃飯,就是我,也是你養活的。姨娘性子雖然差了些,但頭腦並不笨,答應我會安生跟你相處,絕不會生事的。”若是旁人的保證,千柔倒還肯聽一聽,但趙姨娘的話,千柔怎麽都不肯信。
當然,不信歸不信,說出來可不成,會讓李靖行生出芥蒂的。
到底,趙姨娘是他生母,自己若是一味看低她,會讓夫君不滿的。
既如此,抱怨的話不必多說,且冷眼瞧她的表現吧。
她心中思量著,臉上慢慢露出淡笑來:“瞧你著什麽急呀?我又沒說不讓姨娘住下。”反手握住他的手,溫軟的聲音如春水一般:“我雖然與姨娘的關係不太好,但夫君你是我情之所係,為了你,我豈會容不下姨娘?你多慮了。”李靖行見她笑容恬淡,語氣真誠,登時放下心中大師,也露出笑容道:“柔兒,你肯體諒我,我歡喜又感激。”
千柔微笑,轉而問:“姨娘肯定要住下來,今後我是否該對她執婆婆禮,讓她好好享福呢?”
李靖行忙搖頭道:“這可不合規矩,她雖是我生母,但不是正室,你還是照常例對待她就成了。”
他沒跟千柔商量,就將人帶迴來了,心中本就有幾分愧疚。
趙姨娘的性情,他又是深知的,真不能讓千柔當成正經婆婆伺候,一則不合規矩,二則,趙姨娘沒事還要攪出事來,若真高看她,千柔不知會被折磨成什麽樣。
李靖行心疼生母,這才願意將她接出來奉養。
但同時,他也憐惜妻子,一點都不願讓千柔吃苦頭。千柔一聽,心中一鬆,正合心意。
庶子分家,接生母過來的情況,在大燕很普遍。一般情況下,隻要老爺子去世或是年紀大了,不需要姨娘伺候了,這事兒就能成。
雖然情況普遍,但事實上,各家媳婦都不是很樂意。一個姨娘,當婆婆吧,那是自降身份。不當婆婆吧,夫君可能會有意見。
千柔跟夫君感情好得很,自然不肯因為這種事,傷害彼此的情分。
趙姨娘不靠譜,千柔自是不肯執婆婆禮的,但自己不能直接說出來,得繞個彎子,從李靖行嘴裏討個準話。一來,顯示出自己以他為先,二來嘛,李靖行親自發了話,她心裏有了底氣,就是趙姨娘,也不能生什麽幺蛾子。
如今,李靖行發了話,最好不過。
她便露出乖巧聽話的模樣,點頭道:“我聽夫君的。”頓了一下,又露出甜甜的笑容,沉吟著道:“我在月子裏,不能打理家事,好在緋紅是個妥當的,你讓她好生打點,讓姨娘住個獨立小院,單獨給她弄個小廚房,方便她吃喝,再多撥幾個人伺候,務必要讓姨娘滿意才好。”
既然人留下成了定局,她自是該花些心思,做出心甘情願謀劃的模樣。
她為的,不是讓趙姨娘感恩,隻是瞧在李靖行的麵子上,不得不這樣罷了。見她想得周全,李靖行露出感動之色,忙道:“你如今最要緊是做月子,這些瑣事我自會安排的。”
千柔頷首,雙眸凝睇著他,突然歎了一口氣,露出悵惋的神色來。
李靖行見狀自是詫異,忙扶著千柔的肩膀,溫聲問道:“柔兒,你歎氣做什麽?”
千柔靠在他身上,閉著眼道:“夫君,我心裏有幾分擔憂,不能瞞著你。旁的我倒不操心,也不在意,但我一直沒給你納通房娶妾,姨娘必定看不過眼,來日必定會在這上頭糾纏的。”
李靖行忙笑道:“沒事,她至多不過多幾句嘴罷了,我們情比金堅,難道還受不住她幾句閑話嗎?”千柔還是愁眉不展,歎息道:“她始終是你生母,在你心中地位與眾不同。我們成親又好幾年了,我有些擔心,你會厭煩這種守著一個女人過日子的生活。到時候,她從中說幾句,或者幹脆自己尋摸幾個女子送給你,你隻怕就會順勢接納了。”她說到這裏,便盯著李靖行,正色道:“凡是娶了小老婆的男子,不是正室跟妾室掐,就是妾室纏著正室鬥,後宅永遠別想安穩。且我之前就說過,我就一普通女人,肚量小得很。你若對我情深,我必定生死相依。你若背叛我們的愛情,那你這個人我就要不起了,你若無情我便休。”
李靖行又好氣又好笑,撫摸著她的青絲道:“柔兒,你真是想多了,你是我心坎上的人,我怎麽會厭倦你呢?納妾更不可能了。”
千柔因在月子裏,本身有些患得患失的心態,再者,也是怕趙姨娘生事,這才將醜話說在前頭,給李靖行敲警鍾。
如今見他想也不想就做出迴答來,千柔心裏好受了些,轉而就露出纏綿的笑容來,凝視著他的目光似能擰出水來一般:“你別怪我瞎想,我若不是在乎你,視你為珍寶,才不會管你納不納妾。夫君,這世上,我隻要你陪一輩子。”最後一句幾乎低不可聞,似乎帶著女兒家特有的羞澀,卻更展現出了心意。
李靖行聽得骨頭都酥了,忙將妻子摟在懷裏輕言安慰,賭咒發誓了好半天,笑著道:“柔兒,你就愛胡思亂想,旁的女子比不得你聰慧,比不得你貌美,比不得你對我的情意。我抱著金玉,若還想尋花問柳生出外心,那就太蠢太沒良心了。”
又湊到她耳邊,悄聲調笑道:“你樣樣都好,在床榻上更是熱情如火、嫵媚妖嬈,還願意想各種花樣讓我盡興。嘖嘖,我娶了你,不止是娶了賢妻,更像得了好幾個風姿綽約的情人。你這麽好這麽特別,弄得我神魂顛倒,恨不得日日纏著你,哪裏有眼睛瞧旁的女子?”
千柔被他沒皮沒臉的話弄得雙頰緋紅,忍不住抬起手,輕輕錘了他幾下。
李靖行倒是笑得越發歡暢了,親了親她的唇,讓她安生歇一歇,這才出去打點趙姨娘的事。
千柔軟硬兼施敲打他一番,得到自己想要的承諾,見他帶笑而去,雖仍舊羞澀,但唇邊不自覺就浮現出一抹笑紋來。
雖然生活時有波折,但隻要能將夫君牢牢捆在身邊,隻要他的心是她的,她什麽都不怕。
就這樣一生一世,與他攜手走下去,真挺好。
當晚,李靖行親自帶著人,給趙姨娘收拾住處。趙姨娘近年來的日子不如意,但性格並沒有多少變化,尤其如今來了兒子家,自覺得揚眉吐氣了。
看著一屋子的丫鬟婆子忙前忙後收拾,趙姨娘很得意,臉上要笑出花兒來,口裏嘰嘰喳喳使喚著人,要按她的心意,擺放屋子裏的陳設。
李靖行知道她就是這種性子,倒沒跟她計較,示意底下的人照她的意思辦,大家好省事。
不想過了一會兒,趙姨娘自己卻開口問道:“我來了,怎麽你娘子沒出來迎接?”
李靖行見她得意忘形,皺眉道:“姨娘這是什麽話?娘子才生產,身子弱著呢,如何能出來見風?”
趙姨娘見他臉色不好,心中抖了一抖,也意識到自己確實過了,忙描補道:“姨娘一時昏了頭,倒忘記她才生孩子,罷了,讓她好生歇著吧,姨娘明兒個瞧她去。”
李靖行臉色這才好看了些,瞧著她囑咐道:“姨娘,我娘子接連生產,身子又嬌弱,明兒個你去瞧她時,多說幾句好話,千萬別東拉西扯惹娘子生氣。”
趙姨娘見兒子一心為著媳婦,心裏哪裏舒服得起來。
但她才搬出來,人生地不熟,倒是不敢多說惹兒子厭煩,便點頭道:“這些我都知道,不需要你提醒。”
李靖行又囑咐幾句,陪著她用了晚飯,讓她早生歇息,這才抽身來陪千柔。
一夜無話,到了次日上午,趙姨娘果然搖搖擺擺,進來探望千柔。
那時,千柔正在給瀚兒喂奶,李靖行明著說陪她一起照顧小孩,實際上一雙眼睛一直直勾勾盯著千柔瞧,令千柔臉泛紅霞,嬌羞不已。
正膩歪著,聽得趙姨娘來了,李靖行忙起身將她迎了進來。
照了麵,千柔瞧去,見趙姨娘果然清瘦了不少,看來日子的確過得很不好。
因為懷裏抱著孩子,她便隻欠了欠身,笑著道:“姨娘來了,快坐。”
趙姨娘矜持一笑,走上來看了看孩子,誇孩子長得像李靖行,很好看。
其後,她突然醒過神來,詫異的道:“你怎麽親自給孩子喂奶?沒找奶娘嗎?”
千柔如常微笑,解釋道:“我覺得親自喂奶,孩子跟我親些,就沒用奶娘。”
趙姨娘驚得睜大眼睛:“還有這種說法嗎?那之前蕾兒和浩兒,也是你親自照顧的?”
見千柔點頭,她更是震驚不已,眼睛在千柔身上瞟來瞟去,心說,這個兒媳就是喜歡折騰新花樣,難道不知道女人親自喂奶,會影響身材嗎?大戶人家,誰不是用奶娘呢?就她偏要學破落戶的做法。
轉念想,橫豎不跟自己相幹,她惹靖行厭棄了,是她自己的事兒。
對於千柔這個兒媳,她一向是又喜歡又怕的,感情很是複雜。
喜歡是因為千柔確實做得不錯,相夫教子很成功。
怕是因為千柔在她麵前有禮疏離,且十分有主見,十分強勢,不肯被人拿捏。
這樣的兒媳,向來就不受歡迎。
心思轉了一轉,她便擠出一抹笑容道:“孩子是你的,你願意照自己的法子養,倒也是不錯的。”
千柔見她似乎有讚自己之意,反倒疑惑起來,不過也沒深想,隻笑向趙姨娘道:“姨娘住在這裏,可還習慣?若缺什麽隻管找人要,不必客氣。”
趙姨娘大刺刺的道:“我知道,我住在自己兒子家,吃兒子的喝兒子的,自然不會客氣的。”說著瞧了千柔一眼,流露出不必要你操心的意思。
趙姨娘倒不是沒腦子的人,之所以這樣的態度,隻不過想要來場傳統劇目——下馬威。
千柔早知道她不是靠譜的人,倒是沒有介意,隻一笑置之。
李靖行卻覺得看不下去了。
娘子好聲好氣說話,姨娘卻這樣的態度,實在太讓人難受了。
他腦門一跳一跳的,不想讓趙姨娘繼續呆在這裏惹千柔生氣,便開口道:“姨娘還沒瞧過浩兒吧?我帶你去看一看。”
趙姨娘一屁股坐了下來,擺手道:“不必著急,我還有話要跟你們說呢。”說著目光在千柔身上轉了一圈,旋即道:“靖行將我接出來奉養,我是很高興的,我活了幾十年,臨到老了,總算享到兒子的福了。”說著,就拿出帕子來,擦了擦眼角。
千柔見狀,隻得勸道:“姨娘苦盡甘來,我與爺都會好好孝敬你,讓您衣食無憂,日日自在的。”
趙姨娘仍舊含著淚道:“媳婦兒,你不知道我心裏有多苦,你公公一直在我跟前念叨,說都是因為你,他才丟了侯位。他不敢找你的麻煩,便將氣撒在我身上,將我折騰得不成人形,連三等丫鬟都不如。”這事兒千柔已經聽李靖行提過。
千柔剛開始聽說時,對趙姨娘不免就有幾分歉疚,有“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感慨。
到底,事情還是跟自己脫不了幹係,這才連累到她身上,讓她處境艱難。
如今見趙姨娘嚶嚶哭泣,神色悲傷,千柔心中自是不好受起來,便歎氣道:“都是我不好,連累姨娘受苦了。”
李靖行忙道:“這事兒跟你有什麽關係?論起來,都是老爺愛遷怒人,與你沒關係。”
子不言父過,但李明卿如今的行事作風,李靖行實在瞧不上。
他安慰完千柔,便轉向趙姨娘道:“這事兒昨兒個姨娘跟我提時,我就跟姨娘說過了,你受老爺折磨,是老爺自己想歪了,跟我娘子並無幹係。娘子在月子裏,你偏將這事兒拿出來說,到底想做什麽?”
趙姨娘是想對兒媳婦擺譜,讓兒媳生出愧疚自責之心,沒想招惹兒子。
見李靖行出麵為千柔出頭,她氣勢不免就矮下來,委委屈屈的道:“我隻是有感而發罷了,莫非你還不許我說話了?”
李靖行皺眉:“誰不讓你說話了?你之前吃了苦頭,我也憐惜你,但事情都過去了,何必老是耿耿於懷?人是要往前看的。你如今搬出來了,以後有我奉養,有娘子孝敬,妹妹也會不時過來探望。隻要你安生一些,你的日子,不知會多風光。”
趙姨娘聽了這番話,看著很有幾分氣勢的兒子,這才收斂了情緒道:“你說的都對,剛才確實是我失態了。”
說著,將眼角的淚水擦幹淨,轉而向千柔、李靖行道:“兒子、媳婦兒,有兩件事我想跟你們商量一下。還請你們念在我的份上答允了,不然我日夜不安。”
千柔心底正有幾分愧疚,又不想落李靖行的麵子,便道:“姨娘有事隻管說,倘若我能辦到,定然不會推辭。”
她並沒有把話說死,隻答應盡力而為。
趙姨娘卻已經很滿意了,忙開口道:“我來了這裏,知道你們定然會養我一輩子,我的事兒就不多說了。我隻想求你們,救史表妹一命。”
千柔、李靖行一聽,互看一眼,都知道她說的是史香月。
千柔鳳眸眯起,沒有言語。
史香月這個人,千柔一向是極其厭惡的。
她雖然對趙姨娘有愧,卻並不想被趙姨娘牽著鼻子走。
隻是,自己要開口直接拒絕卻不合適,還是等李靖行先開口,看他是什麽意思。
李靖行聽了趙姨娘的話,立時皺眉道:“憑史香月幹的那些爛事,她的名字我都不想聽到,更別談救她了。”趙姨娘忙道:“你史表妹縱然有千般不好,但她到底是我的親眷,我不能棄之不顧。她在李靖希身邊受盡折磨,整天鼻青臉腫,身上也傷痕累累,已經瘦得隻剩一把骨頭了。若不出手搭救的話,隻怕命都會葬送在那裏。”說著,又開始抹淚,哭得肝腸寸斷。
李靖行見她這樣,臉上有些掛不住,閉了閉眼睛道:“她吃了苦頭,都是她自己自找的,姨娘何必為她傷心?再說了,她如今在李靖希身邊呢,跟我們沒有半點關係。姨娘求我們救她,簡直是天方夜譚。”
趙姨娘抽泣著道:“李靖希不過是個廢人罷了,根本算不得什麽。隻要你們肯救香月,開口跟你二叔說一聲,他不可能不給麵子的。”
李靖行皺眉:“為了姨娘求二叔是應當的,為了史氏,我可不情願。”
趙姨娘見他不肯答應,心中發沉,離開座位,行到千柔跟前跪下,哭泣道:“媳婦兒,你史表妹確實命懸一線,求你拉撥她一把。”
千柔因抱著孩子,自是不好扶她,忙喚李靖行道:“快將姨娘扶起來,我是晚輩,如何能受這樣的禮?”
李靖行見趙姨娘廝鬧,心中膩歪極了,但到底是親娘,不得不忍著氣,將趙姨娘拉起來,口中肅聲道:“姨娘有事說事,如何能逼迫我娘子?”
趙姨娘見他神色嚴肅,抖了一抖,隻得隨著他站起來,抹淚道:“我不時讓人打探香月的消息,知道她生活淒慘無比,尤其近來李靖希日日發狂,將她往死裏作踐。她一個弱女子,撐到如今已經到了極限。我心裏急得慌,但人微言輕,說的話沒人肯聽,隻能求你們幫一幫。”
含淚看著千柔,繼續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媳婦你有郡主封號,世人皆讚你有善心,如今還望你念在我的麵子上,救她一命吧。”
千柔忙喚過淺綠,讓她將孩子抱到臨屋歇息,之後這才瞧著趙姨娘,溫聲道:“哭多了傷身,下跪更不必,姨娘,咱們是一家人,有話好好說,實在不必這樣。姨娘說想救她,我倒是想問姨娘一聲,她如今性情如何?若她知道反省,救她一救未必不可。若她執迷不悟,救了也白救。”
趙姨娘一聽有門,不由得眼睛一亮,忙道:“我的貼身丫鬟曾悄悄見過她,她自己說了,若能逃離苦海,情願青燈古佛,安生過一輩子,再也不奢想什麽侯門富貴了。”千柔麵色緩和了些,頷首道:“經曆了這麽多,若還不醒悟,那真是讓人心寒。”
說著瞧向李靖行,沉吟著道:“姨娘有一句話說得對,無論史氏如何,都是她的親眷。史氏日夜受苦,姨娘心中難安,若是再日夜哭泣,於身心不利。姨娘的心願,我們不能置之不顧。再者姨娘也說,她如今肯改過了,我是十分相信姨娘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看在姨娘份上,你去找二叔說一聲,求他開恩放了史氏,送來給姨娘作伴吧。”
李靖行吃了一驚,抬眸見她神色真誠,登時明白妻子是因為趙姨娘是自己生母,不得不做出讓步。
他一顆心登時酸酸軟軟的,便點了頭道:“娘子既然有意,我明兒個就辦去。”
趙姨娘自是大喜,忙不迭朝千柔道謝,笑著道:“等香月出來後,我一定領她來給你叩頭,就是我,也會永遠記得你的好。”
千柔擺手道:“我們是一家人,姨娘不必跟我客氣。”看著一臉激動的趙姨娘,正色道:“有件事兒我要跟姨娘說清楚,還望姨娘不要見怪。”見趙姨娘點頭,千柔便道:“史小姐出來後,姨娘打算怎麽安排她的終生呢?我醜話說在前頭,靖行絕不可能納她。”
趙姨娘聞言臉色僵硬了一下,瞧著千柔不說話。
李靖行見狀,心裏那個氣呀,抖著聲音道:“姨娘,時至今日,你怎麽還有這樣的心思?”
趙姨娘人不靠譜,但不是一個有心計的人,心裏藏不住話。
見兒子生氣,她忙解釋道:“我是覺得她獨自一人,真挺可憐的。若是脫離了苦海,到你身邊伺候,二房不敢指望,當個通房什麽的,也算終生有靠了,再者又能跟我時時相見,比去別處豈不強些?”李靖行渾身血液直往頭上衝,手指顫抖著指著她,說不出話來,心中隻覺得無可奈何。
雖說為人子女,不該挑父母的不是,但他腦海裏還是止不住冒出個念頭來,為什麽這樣的人,會是他的母親呢?他並不是怪她將自己生為庶子,但她想問題時總是隨心所欲,從沒靠譜過。
有這樣一個生母,心真累。
正心情沉悶之際,聽得千柔款款道:“姨娘這打算,趁早作罷。無論如何,史氏都不可能進我們家的門。一則我不允許,二則,她是李靖希的姨娘,若靖行納了她,算怎麽迴事?靖行以後還有臉見人嗎?他有舉人功名,以後還打算往上考進士呢,若真扯上這種事兒,臉麵、前程統統得拋開。”
趙姨娘恍然想起這一茬,不由得呆住了。
說一千道一萬,李靖行和李靖希,都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她一心隻想著讓史香月終生有靠,卻忘記了,史香月根本就不能在跟了李靖希之後,再改嫁給李靖行。
若真這麽幹了,必定惹人詬病,一家子人都沒臉見人了。
趙姨娘雖惦記史香月,但心底,自還是以兒子為重的。
心思轉了一轉,趙姨娘額頭沁出冷汗來,忙向千柔道:“媳婦兒,是我中邪想偏了,你說得對,香月的前程,的確得另做打算。”
千柔見她領悟了自己的意思,鬆了一口氣,緩和了語氣道:“史氏的前程,自然該姨娘來拿主意,我們自會照辦的。”
趙姨娘見她這樣說,心底好受了些,沉吟了一會兒,才開口道:“這樣,等她出來後,就說她是孀居之人,是我的遠房侄女。然後,再從小富人家裏,尋個合適的,陪送些嫁妝嫁出去,如何?”
這個主意,倒是靠譜可行的。
千柔唇邊笑容微深,頷首道:“姨娘這主意很妥當。等她嫁出去之後,若是個安分的,姨娘可以與她多走動。”
趙姨娘登時大喜。
千柔允了讓她跟史香月走動,那麽,來日史香月就算有娘家撐腰了,日子定然不會艱難。
她想到這裏,隻覺得千柔變得順眼多了,心裏也舒服得多。她便走上來,拍著千柔的手道:“還是你這個媳婦兒貼心,考慮事情也周全,比靖行強多了。”
千柔聞言隻是笑,並沒有當真。
素來母親眼裏,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女婿或兒媳都隻是外人。
就算她誇讚幾句,也不過是順勢而為,等事情過去了,還是會親近自己的孩子。
若自己將趙姨娘這隨口之言當真,跳出來為李靖行說話,那可就成笑話了。
李靖行見趙姨娘瞬間功夫,就被千柔的話弄得服服帖帖,張大嘴巴一臉震驚,看向千柔的目光裏滿是敬服。
過了一時,趙姨娘轉了話題道:“頭一個心願已經說完了,這第二樁事兒,是半個月前,我接到了你舅母的信。對了,你舅舅三年前去世,我曾寫信告知,這事兒你還記得吧?”
按理說,趙姨娘的兄弟,算不得李靖行的舅舅。
但如今她既搬出來了,李靖行又自立門戶,自然沒人挑她的理。
趙姨娘的母親一同生了二女一男,除了史香月的娘之外,趙姨娘另有一個親兄弟,這些年一直住在京郊。
趙姨娘的父母早就去世了,史香月的娘也因難產走了,就是兄弟,也去世了,說起來,也是十分心酸的。
趙姨娘兄弟在世時,是個老童生,奮鬥了幾十年,連個秀才都沒考中,隻能靠幾十畝田和趙姨娘接濟度日。
見李靖行點頭,她才接口道:“你舅母隻生了二個女兒,且如今年歲都還小。自你舅舅去世,家裏沒人支撐門戶,又沒有什麽進項,日子十分艱難。你那兩個表妹一日大似一日,到了該說親的時候,但好一點的不肯上門提親,願意上門的,都是歪瓜裂棗,根本就瞧不上。你舅母沒法子,就想求我幫忙,到城裏來依傍我過日子。”
她說到這裏,瞧著李靖行的臉色,接口道:“我如今得靠你過日子,隻能求到你頭上。你舅舅去世,隻存了這麽點骨血。好歹將她們娘三個接了來,給一碗飯吃,幫兩個表妹尋個依靠,好讓你舅舅在九泉之下瞑目。”
李靖行聞言麵有難色,皺眉沒答話,下意識去看千柔的臉色。
他並非無心之人,親娘軟語央求,如何能置之不理?
之前之所以一直不肯答應史香月之事,是因為史香月為了謀二房,曾經親自給他下了媚藥,讓他深惡痛絕。
他跟史香月有舊恨,但跟舅舅一家,關係其實還算不錯的。
他小時候曾經跟著趙姨娘,去過舅舅家幾次。每次去,都得到盛情款待,令他一直記在心裏。
舅舅去世,他心底也難過,倒是很願意為舅舅的後代盡一份力。
隻是,趙姨娘才提了史香月的事兒,如今,又來這麽一出,事兒忒多了些。
千柔見他看著自己,明白他有心答應,卻怕自己不肯,便道:“姨娘說的這事兒,也算不得難。我們如今雖然不富裕,但幫一幫親眷還是能做到的。就照姨娘說的,讓人將屋子收拾好,年前就將舅母一家接來,史小姐也接出來,大家一起陪著姨娘,過個熱鬧年。”
趙姨娘聞言樂得不行,咧嘴道:“好媳婦,你這樣為我著想,我心裏歡喜又感激。”
千柔抿著唇,迴道:“我是姨娘晚輩,當不起姨娘的感激,隻要姨娘心裏舒服了,好生過日子,我與靖行就心滿意足了。”
趙姨娘笑,瞪了李靖行一眼,才道:“你可比靖行好多了。嗯,倘若你不嫌煩,以後我有事隻來找你,不跟靖行說了。”
千柔忙道:“姨娘有事隻管尋我就是,不必跟我客氣,不必拿我當外人。”
趙姨娘點了頭,正要再稱讚千柔幾句時,李靖行出聲道:“好了,事情娘子都答應了,孩子要睡覺了,姨娘,你待會兒再來吧。”
趙姨娘這才訕訕點了頭,瞧著李靖行道:“剛才你說了,要帶我去看浩兒,我們一起去吧。”
李靖行卻搖頭道:“讓丫鬟領你去,我累了,要迴房歇一歇。”
趙姨娘一聽皺起眉,覺得自己這個兒子不像話,寧願迴屋睡大覺都不寧願陪自己。
她心中不滿,有意說他兩句,但接觸到兒子的臉,卻又不敢張嘴。
在李靖行跟前,她氣勢一直不算足,如今又得依傍李靖行過日子,自然不敢惹李靖行厭煩。
她便隻得忍住心裏的氣,點頭道:“既如此,你歇著吧,我先走了。”說著,衝千柔笑了一下,才施施然去了。
待她走後,千柔笑向李靖行道:“好了,姨娘被你支走了,你是不是有話要跟我說呢?”
李靖行聽了,帶笑歎道:“知我者,柔兒也。”走到床榻旁挨著千柔坐下,憐愛的摸摸她鬢角垂落的發絲,帶著歉意道:“姨娘一來就生事,讓你勞心勞力,我很心疼你。”
千柔溫聲道:“沒事兒,為了你,這些事兒我承擔得起,心甘情願承擔。”
軟軟靠在他身上,繼而軟聲道:“你是一家之主,但你一直很尊重我的意思,並沒有自作主張。你今天的表現,讓我很高興。”
李靖行失笑:“你也太容易滿足了。”
千柔婉轉道:“旁人如何我不管,隻要夫君你對我好,我就歡喜。”摸摸他的臉,明眸流轉出深濃的情意,接著道:“夫君,柔兒想求你答應一件事,你肯嗎?”
李靖行見她媚眼如絲,聲音嬌軟,早被她勾得魂都飛了,笑著道:“你真是個磨人的妖精,有話隻管說就是了。”
千柔這才道:“其實我這要求並不難,我是想求夫君,以後在姨娘麵前,一直這麽表現,你唱白臉,我唱紅臉。”
李靖行聽了又好氣又好笑:“你要讓我一直當壞人,你當好人,讓姨娘喜歡你嗎?”
“我就是這樣意思,”千柔抿著唇笑,臉上神色淡定,很坦然的道,“你是姨娘親生的,無論你做什麽,她都不會生氣。我就不一樣了,在她眼裏,我隻是個外人罷了,得做些事兒來討她的歡心。”
“其實,我也是為了你好。姨娘雖然算不得我的正經婆婆,但念在你的份上,我很想跟她處好關係,將她當成婆婆孝敬。婆媳之間,天生就愛鬧矛盾。若我們真起了衝突,到頭來,最受氣的,其實是夾在兩人中間的你。為了你著想,我會以真心待她,我們一大家子才能過安生日子。”
李靖行聽了這番話,立時為之動容。
正如千柔所言,若她真跟趙姨娘起衝突了,最為難的,其實是他。一頭是親娘,一頭是心愛的妻子,向著誰都不好。
當然,趙姨娘不靠譜,這一點他心裏清楚。但趙姨娘再差勁,錯不過是他親娘。若他不站在趙姨娘這邊,難免惹人詬病。若他站在趙姨娘這邊,心裏真真過不去。
權衡之下,倒是千柔的主意高明些。
李靖行想著,便點頭道:“你說的是正理,以後咱們就這麽辦吧。”
千柔見他答應了,歡喜不盡,又囑咐道:“還有,以後姨娘若在場,你不必對我親昵。若我們爭嘴,你不必站在我這邊,不必一心向著我,反而要向著她說話。人前,你對她親近,以她為先。到了閨房裏,再對我好就是了。”
婆婆的心態,總是很微妙的。
本來媳婦嫁給她兒子,她就覺得媳婦將兒子占了去。若兒子再一味護著媳婦,那可不得了,少不得會換來一句“娶了媳婦忘了娘”,令彼此的矛盾不可調和。
千柔前世看過不少婆媳相處之道的文章,倒是深諳內中精髓。
李靖行詫異道:“那怎麽行呢?你素來聰明明理,若你們起了衝突,不會是你的錯,我怎能說違心之言呢?”
千柔聽了這番話,不由得好笑起來,同時心中也覺得十分安慰。李靖行心底已經有了觀念,知道他自己的親媽是個不靠譜的。
他能這麽想,於自己而言,更省事兒更有利。
千柔便道:“沒事兒,你隻管向著她,讓她心裏舒坦。至於我,你覺得我是會吃虧的人嗎?”
李靖行失笑起來,頷首道:“倒是我想偏了,確實,你厲害著呢,我即便跟姨娘捆在一塊兒,也不可能戰勝你。”
千柔橫他一眼:“你可別將我說成母老虎,我其實最是溫柔不過,對你素來也是千依百順。有這麽個娘子,你可該知足了。”
李靖行大笑道:“娶了你之後,我一向都很知足。”
湊在她耳邊,調笑道:“你確實很溫柔,尤其床榻上,不止對我千依百順,還熱情嫵媚,讓我最是稀罕。”
千柔被他調戲慣了,臉上紅了一紅,旋即如常微笑,伸手輕輕扭他的耳朵,繼而道:“夫君,你表妹挺多的嘛。我醜話說在前頭,你那表妹若是安分的,我願意一人送幾百兩嫁妝。若是想留在我們家,我二話不說,必定要將她們掃地出門。”
李靖行還不解其意,皺眉道:“什麽叫留在我們家?”話問出口,才明白過來,張大嘴巴道:“你是怕我舅舅的女兒會起心思,要給我做妾嗎?這不太可能吧?”千柔從容道:“人沒見著,這事兒不好說,我不過白囑咐你一聲罷了。具體情形,等她們來了後,才能掰扯清楚。”
李靖行皺眉道:“既然你心裏有這樣的擔憂,為何答應姨娘將人接來呢?算了,人多是非多,咱們給她們送幾百兩銀子,盡一份心意就成了。”
千柔搖頭道:“那倒不必,剛才已經答應姨娘了,如何能轉過頭就反悔呢?人還是要接來的,至於人品,瞧一瞧就知道了。”
笑著看向李靖行,溫聲道:“隻要你對我一心一意就成了,旁的事兒,我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千柔之所以答應讓趙姨娘的親眷住過來,全是因為李靖行。
因為深愛李靖行,她很想跟趙姨娘處好關係,讓自己的男人不為後院的紛爭苦惱煩悶。
趙姨娘的性子,千柔是深知的。
趙姨娘已經說了自己心頭的想法,若自己不肯答應,趙姨娘必定會日夜吵鬧,弄得家宅不寧。
倒不如自己先退一步,拿出真心來,滿足她不算過分的要求。
之後如何,走一步看一步。
人多了之後,的確會有一些麻煩會接踵而至,但千柔深信,隻要自己與夫君同心,問題定然能迎刃而解。
這是她的家,這是她的男人,她有掌控全局的自信,對自己也很有信心。 無論做什麽,無論什麽時候,人都是相互的。
若想得到幸福,必須先付出真心。
哪怕,趙姨娘不靠譜,她也會先讓一步,全心全意對待。
什麽都不肯給,什麽都不付出,卻奢想著夫妻和順、婆媳融洽,無疑是癡人說夢。李靖行聽了她的話,連連點頭道:“你是對的,隻要我們同心,什麽都不必怕。”
伸手撫摸著千柔的秀發,感歎道:“連婆媳相處之道你都挺在行的,你真是一個完美的賢妻良母孝媳。”
千柔毫不吝嗇迴答他的讚美,笑眯眯的道:“你才是完美的夫君,是我一生的眷戀。”
兩人相視而笑,濃情比蜜甜。
錦繡園裏,雖然趙姨娘的到來打破了平靜,但一切和順,氣氛還是很融洽的。
東宮,蕾兒的處境,卻漸漸有些微妙起開。
因為砸傷了齊公子的臉,蕾兒雖然麵上裝作無事人一般,但心裏一直很忐忑。
尤其妙音、月白又拉著她,跟她講道理,說她的行為多麽不合適,多麽不合規矩。
兩人為了小主子好,也顧不得逾越,又怕她接下來再毛手毛腳闖禍,一直在她跟前嘮叨,將蕾兒弄得又愧又焦慮又擔憂,差點落下淚來。
正坐立不安之際,突然有內侍過來,請她去太子的書房走一趟。
蕾兒下意識覺得,必定是齊崇光到齊逸崢跟前告了狀,心裏害怕起來。
磨磨蹭蹭去了書房,果然見齊崇光在窗下站著,神色陰晴不定,臉頰靠近鼻梁處有綠豆大小的傷痕,竟然沒有塗藥膏。
蕾兒隻看了一眼,就不敢再多看了。
這時,卻聽得齊逸崢含笑道:“蕾兒,快過來。”
蕾兒忙應了,越過齊崇光,走到書案前,給齊逸崢行禮道:“見過太子殿下。”
齊逸崢擺手,帶笑道:“你喚我什麽?才一會兒的功夫,就忘記了嗎?”
蕾兒恍然明白過來,忙以“齊伯父”喚之。
齊逸崢這才滿意了,讓蕾兒到自己身邊坐下,摸摸她的額頭,問道:“剛才有沒有被你齊哥哥嚇到?放心,我已經說過他,為你出了氣。”
蕾兒聞言,登時暈暈乎乎,不明所以。
明明是自己砸了齊崇光的臉,怎麽到了這齊伯父嘴裏,犯錯的倒成他自己的兒子了?
立在一旁的齊崇光見她露出不敢置信的模樣,嘴巴抽了一抽,心說,你竟跟我有同樣的感觸,也算難得了。
齊崇光小朋友在玉芝苑被蕾兒用銀子砸個正著,生怕自己忍不住,會將蕾兒打一頓,不得不忍氣離開。
走到半路上,齊公子實在忍不住心中的怒火,便跑到齊逸崢跟前來,讓父王看自己的臉,訴說蕾兒有多刁蠻。
其實他年紀雖小,但也知道,做這種告狀的事兒,是很掉身份的。
道理他明白,但人一旦被怒火衝昏了頭腦,麵子根本不叫事兒。
他告這一狀,倒也沒想將蕾兒怎麽樣,隻盼著齊逸崢能少偏愛蕾兒一些,自己也就不會再活得水深火熱了。
不曾想到了父王跟前,結結巴巴說完了事情的經過,惹來了齊逸崢的一聲嗤笑,跟著就聽得父王道:“你的意思是,上次你被蕾兒抓花了臉,這一次,又被她砸中了臉受了傷?你比她大,又是男孩,連一個小女孩都應付不了,竟還有臉到我跟前訴說委屈。”
頓了一下,又加了一句:“我若是你,我立刻找個布將臉蒙起來,再也不出門了。”
齊崇光羞憤欲絕,勉強分辯道:“我不是打不過她,是她一言不合就動手,我沒有防備才被她砸中的。父王,你別看她年紀小,在你麵前很規矩,其實她在我麵前,一直都很刁蠻任性,性子也很野,對我從沒有好臉色,我……”
齊逸崢不等聽完,就打斷他的話,冷笑道:“蕾兒是個好孩子,為什麽對你沒有好臉色?自然是因為你對她太差勁了。她砸你的臉,必定是無意為之。嗯,就算她是有意的又如何?你惹她發火,就該受點教訓。”
齊崇光聽了這番話,身子搖搖欲墜,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在父王眼裏,那小丫頭片子是個寶,無論她幹什麽都是有理的。
至於自己,明明吃了虧,到他嘴裏,卻成了罪魁禍首,受傷是自找的。
他總算知道一個道理了——人的心一旦偏了,就是幾百頭牛都拉不迴來。
不曾想,事情還沒完,齊逸崢竟然開口問道:“對了,你被她砸中後,該不會打她吧?還是對她擺出臭臉,說了狠話?”
齊崇光暗自翻了個白眼,忍著氣道:“我哪敢打她?立時就抬腿走了。”
齊逸崢臉色稍霽,點頭道:“總算你理智,沒朝她動手,不然饒不了你。”
頓了一下,瞧著他又道:“你雖沒動手,但臉色一定很差,必定將她嚇壞了。這樣,我讓人將蕾兒帶過來,你跟她說幾句軟話,這事情就這麽過去了。”
齊崇光氣得倒仰。
他深吸一口氣,暗暗說服自己千萬別衝動,父王偏心蕾兒不是一天兩天了,自己若為這個生氣,隻怕要氣死十迴八迴。
道理他明白,但這種想跟她再打一架,將她打得親媽都不認識的感覺是怎麽迴事?
如今,眼見得蕾兒來了,齊逸崢果然偏心到蕾兒都不敢相信,他心底反而有一種“早被我料中了”的微妙感覺。
這時,齊逸崢先向蕾兒說了軟話,轉而瞧向他,板起臉道:“還愣著做什麽?還不來給你蕾兒妹妹賠罪?”
齊崇光咬牙,卻不得不屈服在他的淫威下,走上來向蕾兒欠身道:“蕾兒妹妹,都是我不好,你原諒我這一次吧。”
蕾兒驚得站起身來,擺手道:“你別這麽說,都是我的錯。”
她咬著小櫻唇,囁喏著解釋道:“其實,我真沒想到自己會砸中你的臉。我是想砸你的身子,一時失手傷了你,實在對不住。”
到底年紀小,她心思還是很單純的,加上她跟齊崇光鬧歸鬧,有舊恨歸有舊恨,但她心底,真沒有要弄傷齊崇光的念頭。
齊崇光聽了她的話,實在忍不住故態複萌,跟她針鋒相對:“都是我的錯,蕾兒小姐砸來時,我該立刻避開才是。如此一來,我自己無恙,也不會帶累蕾兒小姐多一個傷人臉頰的名聲。”
蕾兒聽他語氣不善,知道他心底很生氣,忙擺手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真心想向你說聲對不起。”
齊崇光嘿嘿冷笑,根本不信她的話。
正鬧著,齊逸崢的冷眼就拋了過來。
齊崇光跟他目光一接觸,登時就醒過神來。
父王偏心偏到沒邊了,自己頂風作案,於李蕾兒不會有什麽傷害,反倒會因出言不遜,令自己陷入困境中。
他想到這裏,不由得出了一頭的冷汗,忙道:“蕾兒妹妹,剛才我是跟你開玩笑的,事情確實是我的錯,與你沒關係。”
齊逸崢這才放緩了神色,哼道:“當然是你的錯,以後你可小心些,不能欺辱妹妹,話也不能亂說。若再惹著妹妹,懲罰可等著你領受呢。”
齊崇光暗自掐自己的掌心,忍住氣諾諾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