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躊躇滿誌的秦王聽到侍衛謝翔迴報,說武王進了定國侯府,沒多久就出來了,且定國侯府並沒有慘叫聲。接下來,更有兩輛馬車駛出來,直奔李靖行、千柔在外麵置的住處。
秦王登時氣得身子發抖,不敢置信的道:“你們的意思是,佳禾郡主竟然沒死?這怎麽可能呢?”
謝翔哭喪著臉,沒法子迴答。
他跟陸虎一樣,是秦王最重視的心腹,對於秦王的謀算一清二楚。
本以為胸有成竹,本以為秦王必定能占盡上風,誰知道會橫生枝節,鬧成這樣。
說實在的,他也吃驚呢,很想找當事人問清楚。
陸虎也驚得站了起來,看著走來走去一臉焦灼的秦王,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王爺,事已至此,你打算怎麽做?”
秦王一臉的茫然,閉著眼道:“本王以為,今晚上事情必成,哪裏想得到事情竟然會出乎意料,本王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做了。”
他咬牙,恨聲道:“方氏真乃蠢婦,壞本王大事,本王必定不會饒她。”
陸虎歎氣,也跟著詛咒了方氏幾聲。
秦王緩了一緩,平息了一下心情,才道:“事已至此,方氏必定要盡快弄死才行,免得她泄露消息,壞了本王的名聲。另外,老四雖然沒造殺孽,但他深夜闖進定國侯府,這事兒不能就讓他揭過去。嗯,雖然佳禾沒死成,但方氏和李明卿不可能沒動手,想必是正在辦事或是對峙的時候,被老四闖了進去。可以說,李侯爺跟老四的梁子,必定是結下了。這樣,找人去尋李侯爺,跟他言明利害關係,讓他自己上個折子,彈劾老四吧。”
陸虎聞言眼睛一亮,頷首道:“王爺言之有理,此計可以試一試。”迴頭去看謝翔,隨口問道:“還有什麽情況,你且說一說。”
“這個……”謝翔遲疑了一下,咬著牙道,“武王離開時,帶走了一個婦人。那婦人被武王的侍衛扭著,看不清麵容,但很是委頓,也不知是什麽緣故。”
陸虎大驚,失聲道:“你怎麽不早說?”
秦王也震驚,皺著眉道:“他怎麽會從李府帶走婦人呢?”心中湧起一抹不祥之感來,咬著牙道:“難不成,他帶走的那人是方氏?”
陸虎額頭冷汗都出來了,心底卻也是跟他一樣的猜測,歎息道:“武王與李府的人並沒有什麽瓜葛,又是為佳禾郡主去的,對待那婦人又沒有絲毫憐憫,若那人不是方氏,還真說不過去。”秦王登時往後退了兩步,跌坐在椅子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方氏被老四控製住了,以秦王的心機,如何猜不出情況大大不妙?
方氏與自己,隻有利益關係,沒有別的來往,如今落入殺神手中,難道還會為自己死守秘密,不將自己吐出來嗎?老四手底下又不是沒有人,逼供的手段有千百種,使出來,在方氏身上一一施展,還怕方氏不將一切事情交代清楚嗎?
之前他還想著,雖然佳禾沒死出乎意料,但不能就此放棄了,還是要走李明卿的路子,試著對付老四。
畢竟,老四最近的表現一直堪稱完美,讓人找不到空子,隻有今兒個出格了,可以在上麵做一做文章。
如今,秦王心頭卻湧起深濃的恐懼,隻想著,這次如果自己能脫險,不被牽連進去,那就算是大幸了。
陸虎也是臉色大變,與秦王麵麵相覷,卻束手無策。
此時此刻,最好的辦法是去將方氏滅口,一了百了。
但武王可不是死人,手底下別的沒有,武藝高的侍衛多不勝數,又對武王死心塌地忠心耿耿嗎,怎麽會任由他們心想事成呢?別事情沒辦成,去滅口的人反而暴露了,送給對方更多的把柄,那就得不償失了。
陸虎想來想去,心中如被油煎一般難受,最後隻能道:“方遊已經死了,方氏雖被抓了,但他們並沒有別的證據,王爺隻要咬死了不認,說方氏是誣陷就成了。”
秦王點頭,歎息道:“隻能如此了。”頓了一下,眉梢眼角都是愁色,又道:“但願這次本王能安穩避過去,不被波及。”
他這話說得並沒有底氣,但這時已經沒法子可想了,隻能默默等待。
深濃的夜,將一切都包裹,卻有人輾轉反側,徹夜未眠。
迴程的馬車上,千柔因為倦極,一直靠著李靖行歇息,沒有吱聲。
李靖行素來體貼她,見她這樣,隻覺得很是心疼,也就按下心思沒有追問。
直到迴了住處,迴到他們安寢之所,千柔才命伺候的丫鬟都退出去,歎了兩聲,將今日之事和盤托出。
心裏很清楚,李靖行若知曉這些,必定會很難受,但她不能不解釋。
這是她的夫君,她實在不能瞞著他。
且這一風雨,隻是暫時落幕了,並沒有平息,他們得一起麵對。
她說話之時,提到李明卿,隻以李侯爺代之。
她早下定了決心,今生今世,她都絕不會再稱唿那個人公爹了,因為在她看來,他不配。
李靖行哪裏料得到自己跟兄弟們歡聲笑語的時候,愛妻卻獨自一人在麵對居心叵測的李明卿和方氏,差點就被弄死了,與他陰陽兩隔。
他更料不到的是,最危急的時刻,是武王趕了來,這才令她轉危為安。
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李靖行心中不由得五味雜存,半晌都沒法迴神。
千柔說完了,略養了一會兒神,才瞧著他道:“夫君,今日之事,不是我甘願的,但鬧到這一步,來日你免不了要為難,不知道該怎麽麵對我和你父親的爭執。對於這一點,我萬分歉疚,還望你念在我心裏隻有你的份上,念在事情不是我甘願的份上,不要怪我。”
聽了她的話,看著她小心翼翼瞧著自己,李靖行一顆心酸酸軟軟的,複雜的思緒慢慢理清理順了。
他長長歎了一口氣,伸手將千柔攬在懷中,柔聲道:“柔兒,我怎麽會怪你呢?我隻會心疼你,痛恨自己沒能陪在你身邊,讓你獨自承受風雨。”
他一麵說著話,一麵撫摸著她的秀發,一雙眼眸緊緊盯著懷中的千柔,仿佛要將她刻進腦海中一般。
三尺青絲,萬丈柔情。絲絲縷縷秀發纏繞在指尖,仿佛上等的絲綢一般,輕盈順滑。
他清楚知道,懷中這個女子,是他一生情之所係,清楚知道,自己是她終生的依靠。
心坎上的愛妻,為自己生兒育女,對自己一往情深,隻以自己為念。
到頭來,在她被自己的親人逼迫的時候,她咬緊了牙關,獨自闖了過來,自己並沒有盡到為人夫的責任。
自己的父親,竟然生出匪夷所思的想法,想將她逼死,對兒媳絲毫沒有一絲人情味,絲毫沒有想過,自己這個做兒子的,該怎麽麵對失去愛侶的悲慘景象。
雖然方氏居心叵測、心如蛇蠍,但父親自己,難道脫得了幹係嗎?他不在乎自己,不將自己這個兒子放在心上,自己難道還要為了他,跟愛妻起爭執,不知道該怎麽處置愛妻跟父親之間的矛盾嗎?
他不傻,知道誰是誰非,知道自己該站在誰這邊。
更何況,事情掰開來,千柔是最無辜的那一個。
今時今日的李靖行,見識跟幾年前大為不同。
走出京城後,他的視野開闊了,有自己的是非觀,有自己分辨對錯的能力,並不會跟有些所謂的孝子一樣,做出愚孝之舉。
更何況,他與千柔遠離父母,一起在外地住了幾年。夫妻兩人,可謂是彼此的依靠,感情深厚非他人可比,早已成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千柔一直擔心李靖行會心存芥蒂,如今瞧著,見他對自己的情愫並沒有一絲變化,語氣中滿是對自己的憐惜,又蘊含著未能陪在自己身邊的悔恨,隻覺得緊繃的心鬆了下來。
她舒出一口氣,露出感動的笑容,婉聲道:“夫君,你待我真好。”
李靖行苦笑,聲音中帶著顫意:“好什麽?你遇上危險時,我都不在你身邊,我心中實在愧疚。”
千柔搖頭道:“夫君,不要說這樣的話,我知道,你比誰都想護著我,隻是事發突然罷了,又不是你甘願的。”說著拉住他的手,與他十指緊扣,與他兩情依依。
李靖行這才覺得心頭的大石略微輕了一些,凝睇著她的眉眼,溫聲道:“今兒個你吃了大虧,必定很累了,快歇息吧,來日隻怕還有餘波要處理。”
方氏雖然被帶走了,但事情沒有處理完,且李明卿必定也不會罷休。
這一點,他心裏很清楚,隻能讓千柔先歇息,來日才有精神應對。
千柔卻敏銳察覺他似乎沒有陪自己歇息的念頭,輕聲道:“夫君,你陪我。”
李靖行頓了一下,才道:“你先睡,我去瞧一瞧孩子們。”
千柔皺眉:“這個時辰,孩子們早睡了。”
她抬眸瞧著李靖行,眸中閃過一抹清明,似乎能將李靖行的心思萬全看透一般,溫婉道:“夫君其實是為我不平,想去找李侯爺吧?且不說如今已經夜深,你出門了會讓我擔心,就算你真去了他跟前,又能說什麽呢?又能怎麽樣呢?他如今心裏隻有方氏,根本就不會因為你幾句話,就反省自己做錯了,反而還會給你叫板,將所有責任推到我身上來。”
李靖行聽了這番話,怔了一下,才將頭埋在千柔肩上,聲音中帶著濃重的憂傷:“柔兒,我很心疼你,但我什麽都做不了。若換做旁人這樣對你,我必定要給你報仇,但他是我父親呀,孝字當頭,我竟不能為你討個公道。”
千柔握緊他的手,牢牢看著他道:“夫君,你的痛楚我都懂,我心裏並沒有怨怪你,你信我。”
她的眼神堅定而溫柔,那麽暖,那麽柔,仿佛能看清他心底的糾結、痛楚、落寞、痛恨……
因為相愛,所以懂得。
她眸中的憐惜和理解,如同一絲清風,把他眼前的迷霧都吹散了。
在那樣的注視下,他的心情終於慢慢平複了一些,低喃道:“好,我不走,我陪著你,你也一直陪著我,永遠別離開。”語落,他看著自己的摯愛,心中有滿腹的情話,卻說不出來。
一個人一生中,真正危急的時刻,其實並沒有多少。
千柔最艱難的時刻,是在田莊裏被人算計,是在家廟麵對李靖希,是在今兒個被李明卿、方氏聯手逼迫。
這些時刻,他都沒有陪著。
夫妻之間,應該是相互關愛的,尤其自己是男人,更該將她護在羽翼下,不讓她經受苦楚。
但是這幾年來,自己從沒有好好護著她,都隻讓她獨自麵對,讓她獨自經曆無奈、惶恐、悲觀、絕望……雖然他沒有經曆過那些,但他可以想象,在她獨自麵對時,她心情有多複雜,有多害怕。
雖然最終她全身而退,但他真的愧對她,覺得自己愧為人夫。
尤其如今她受了這樣大的委屈,他卻什麽都不能做。
正如她所言,那個人是他的父親,即便恨又能如何呢?除了吵鬧一場之外,他毫無辦法。
倘若她嫁的是別人,如何會經受這些?都是自己帶累了她,這才讓她的生活充滿了波折。
他想著,心中沉悶,將所有未盡的話咽了下來,湊近她的唇,印了上來。
隻有這樣親密無間與她親近,他才能將心中的歉疚、情愫、無奈都宣泄出來,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哪怕自己讓她獨自麵對風雨艱險,她仍舊屬於自己,隻屬於自己。
唇舌相依,身前的人兒任他索取,慢慢的,她長長的睫毛往下垂,伸手抱著他,溫柔熱情的迴應,讓他一顆心都要融化了。
塵世中,這樣的親昵,她隻會許給自己。
彼此在一起幾年了,如今的他們,早已經過了如膠似漆的甜蜜期,但親吻著彼此,仍舊能夠感受到,眼前這個人,對自己的情意有多深濃,更能感受到,在他們之間,仿佛有一種無論什麽力量都難以割舍的牽絆一般。
許久,他才結束這個吻,卻並沒有流露出情欲,隻溫柔的道:“夜深了,我們歇息吧。”
千柔頷首,淺笑著應了。
外麵的風雨,且不去管。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風波,永遠都不可能風平浪靜。
這樣的靜夜,適合他們共枕而眠,養好精神麵對接下來的紛爭。
一夜無話,次日千柔醒轉時,李靖行早就出去了。
正驚疑間,丫鬟如詩端了盆水進來,笑著道:“少奶奶醒了。”
因妙音昨兒個吃了苦頭,千柔便讓她歇兩天,好好養身子,故而如今是二等丫鬟如詩進來伺候。
千柔起身披衣,問道:“少爺呢?”
如詩忙迴道:“天才剛亮,李府就來了人,說侯爺有要事,著急忙慌催少爺過去。奴婢沒法子,隻能進來迴稟,少爺便去了,還囑咐奴婢,少奶奶很累,一定要讓你多歇一歇。”
千柔聽了,不免輕聲歎了起來,心底難免有些心疼李靖行。
自己攔著李靖行,不讓他去跟李明卿對峙,李明卿自己反而不消停,一大早就讓人來喚。
一邊是妻子,一邊是有生育之恩的父親,偏偏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李靖行會多為難,不想而知。
罷了,去了就去了吧,遲早都是要麵對的,躲避也不是個事。
至於她自己,那地方,以後能不去就不去。若一輩子都能不再涉足,各自安好,那最好不過了。
千柔想著,便點頭道:“知道了。”起身梳洗畢,正打算去瞧一瞧孩子,蕾兒已經奔了進來,撲在她懷中,嬌聲喊:“娘親。”
抱著孩子香軟的身子,千柔一顆心都要化了,眼角忍不住沁出了一點水光。
她在李明卿跟前時,並沒有說謊,她的確怕死。
這個世界上,她有太多的牽掛,太多的不舍。
排在最前麵,最讓她舍不得的,其實不是李靖行,而是兩個孩子。
也許,女人當了母親後,都會有一種為了孩子,必須好好活著的念頭。
所以,那時再難再害怕,她都不願放棄。
她要活,要長命百歲,跟夫君白頭,看著孩子快快樂樂長大。
她想著,耳畔傳來蕾兒不滿的嘀咕聲:“娘親,你抱疼我了。”
千柔這才迴過神來,忙道歉道:“蕾兒,對不起,娘親心裏有事,這才失手將你弄得不舒服,原諒娘親好嗎?”
她跟蕾兒說話時,從沒將蕾兒當成小孩子,而是跟她站在同一高度,親切對話,給予孩子成人般的尊重。
千柔深信,細節決定成敗。小小的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般,需要大人來描畫,決定孩子的色彩。
想養出人見人愛、知書達理的小淑女,平時應該多加注意,絕不能在孩子麵前說髒話、罵人,更不能對她們唿來喝去,讓孩子產生陰影。
她一直想在孩子麵前樹立一個好形象,讓孩子以自己為榜樣,打心眼裏喜歡、尊重自己這個母親。
她的心血並沒有白費。
雖然蕾兒性子有些野,愛撒歡,但小小的孩子,卻懂得什麽叫規矩,說話時也有分寸,關鍵時刻從未掉過鏈子,反而善解人意,如同小大人一般。
就如此刻,蕾兒聽她說心裏有事,忙看著她的臉,關切問道:“娘親有什麽煩心事?蕾兒能幫忙嗎?”
千柔心中一暖,忙道:“已經解決了,蕾兒不必擔心。”
蕾兒歪了歪頭,困惑的道:“既然沒事了,娘親,你臉上為什麽沒有笑容呢?”
小小的孩子,竟然都會察言觀色了。
千柔好氣又好笑,忙勾唇道:“剛才忘記了,你一說我才想起來。好了,咱們去找弟弟,一起吃了早飯,去園子裏玩吧。”
蕾兒聽了自是正合心意,忙不迭應了下來。
一整天,千柔都圍著兩個天真無邪的孩子打轉,眉眼間的憂色盡皆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歡欣的笑容。
千柔心態還算豁達,不會一遍遍迴想已經發生的事情,讓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
昨天風波平息,餘波未斷,她也是知道的,但事情的走向,卻並不是她能控製的。
該麵對的,遲早會來,躲不開,逃不掉。
至於如今,卻不必愁眉苦臉庸人自擾,耽誤了美好時光。
故而這一整天,除了擔心李靖行之外,千柔並沒有再迴想昨晚如噩夢一般的際遇,而是陪著孩子笑著鬧著,盡享天倫之樂。
等到了下午時分,李靖行才從外麵迴來,臉上紅腫著,顯然是挨了打。
千柔瞧著,不免很是心疼,卻沒有多問什麽,隻向早呆怔著的如詩道:“去尋藥膏來。”
如詩“哦”了一聲,這才迴過神來,起身去了。
千柔歎氣,伸手摸著他臉上的指痕,憐惜的問:“是不是很疼?”
李靖行悶聲道:“比起你受的,這算不得什麽。”靠在她身上,閉了眼道:“他派人召了我去,讓我迴來找你說情,又說靖銘一直吵著要方氏,我不肯,又質問他昨天為什麽對你那般絕情。我們吵了半天,因為我一直不肯服軟,他惱羞成怒,就打了我一巴掌,還想喚人將我拖出去打板子。”
千柔猜到是李明卿打了他,卻沒猜到李明卿還想打他板子,吃了一驚,忙往他身上亂摸,著急的道:“你沒事吧?”
李靖行按住她的手,安慰道:“別擔心,他一開口我就跑了,我才不會傻乎乎等著人來打呢。”
伸手摸著千柔的鬢發,又道:“經曆了昨兒個的事,難道我還會傻乎乎當個愚孝的人嗎?柔兒,你當知道,你的夫君沒那麽笨。”
千柔聽了這番話,不由得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身為這個時代的人,素來是孝字當頭,他能有這樣的見識,讓她意外,也讓她歡喜。
一時如詩將藥膏拿來,千柔忙親自給他抹了薄薄的一層,又道:“晚上的飲食清淡些,應該無礙了。”
李靖行點頭應了,瞧著千柔道:“柔兒,之前我們搬出來時,我曾經自請出族,這事兒你記得吧?當時祖母不肯答應,隻說將我們分出來就是了。如今,倘若我重提這事,你可會跟我站在一起?你可會為夫君叫好?”
千柔先是吃驚,等明白他的意思,心中又溫暖又酸楚,凝視著他說不出話來。
李靖行見她眸中隱約有一絲晶瑩,忙道:“好端端的,怎麽哭了?被我感動了嗎?說真的,我們已經搬出來了,跟那邊真沒什麽關係了,但我反複想過了,不出族的話,他就有無數的理由來找我們的麻煩,給你帶來困擾。我一直都知道,你不想沾李府的光,隻想過自己的安生小日子。我心裏,其實也有同樣的想法。好男兒當靠自己的本事立足,為妻兒掙得安穩生活,靠祖宗蔭庇算什麽男人?柔兒,你信我,我一定會好好應試,早日讓你成為進士夫人。”
若是幾年前,他可能沒有這份見識,說不出這樣的話來。
向來男人的底氣,都是建立在能力上的。
他如今已經重拾書本了,有了舉人的功名,對科舉很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有養家糊口、封妻蔭子的本事。千柔感動得一塌糊塗,歎息道:“為了我,你竟生出了這樣的想法,你對我真好。”
李靖行看著她,動情的道:“你為了我,吃了很多苦頭,我不能護你周全,不能在你最艱難的時候趕到身邊相護,隻能想出這法子來,好讓你以後的生活安穩些,讓你順心如意。你放心,這一次我說到做到,絕不會再半途而廢。”
千柔忙道:“那倒也不需要著急,祖母還病著呢,你怎麽能提這個呢?還是先緩一緩吧。”
李靖行聽了有些遲疑,歎息道:“祖母的事,我一直放在心上,但我更不想你受苦。”
千柔勾唇道:“沒事兒,最危急的時刻已經過去了,以後,我有了心理準備,李府的人再也不可能傷到我。夫君,祖母對我們真的很好,這事兒先緩一緩,以後再說吧。”
李靖行這才應了,又再三許諾,等太夫人身子好一些了,一定要將這事兒辦妥。
兩人說了一番話,丫鬟們送了飯上來,正吃著,突然如詩進來報,李府又來人了,這次是太夫人身邊的魯婆子。
這魯婆子伺候太夫人多年,是太夫人跟前得用之人,如今突然出來了,必定出了大事。
千柔、李靖行吃了一驚,互看了一眼,忙命快請。
一時魯婆子進來,含著淚道:“老太太醒了,命老奴來請二少爺、二奶奶。”
千柔先是大喜,其後卻疑惑道:“祖母醒了是大喜事,媽媽為什麽哭呢?”
魯婆子滿麵悲傷,哽咽著道:“人雖醒了,但瞧著不太對勁呢。”頓了一下,看了千柔一眼,又道:“昨兒個的事情,老太太已經知道了,急得不行,又怕二少爺、二奶奶後怕不敢去,便命老奴親自來了。還望你們念在老太太的麵子上,去李府走一趟吧。”
千柔忙抹淚道:“這是應該的,我與二爺即刻就去。”
李靖行也忙應了,起身正要走,魯婆子卻又道:“讓人將小小姐、小爺也帶去,讓老太太瞧一瞧吧。”
千柔心不免往下沉,明白太夫人形勢必定萬分緊急,不然,魯婆子不會讓他們把孩子也帶去。
她不敢再想下去,隻忙道:“好,請媽媽稍候,我這就讓人收拾去。”說著,便帶著如詩,親自往兩個孩子的住處打點。
這裏李靖行滿腹疑惑,盯著魯婆子問道:“昨天的事,祖母怎麽會知道呢?她身子不好,這事兒該瞞著她呀。”
魯婆子咬著牙道:“少爺必定想不到,這事兒是侯爺親自去說的。”
見李靖行目瞪口呆,她解釋道:“今兒個少爺從李府離開後,侯爺便去了萱草堂,要將所有人趕出來,說是要跟老太太單獨說話。那時,老太太人還昏迷著,侯爺臉色卻很差,整個人失魂落魄的。奴婢心中害怕,便想留下來照應。侯爺見奴婢不肯走,也就罷了,自顧自在太夫人跟前講昨天的事。就是那麽巧,侯爺才說了幾句,說什麽方氏被人抓走了,他心裏很難過,老太太就醒了。”
她歎了一口氣,接著道:“老太太睜開眼睛後,就一直盯著侯爺,逼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侯爺起先不肯說實話,但老太太何等精明,一直追問,又善於發現他言語中的破綻,一會兒工夫就將昨晚的事情弄得明明白白,知道侯爺、方氏起了心想害二少奶奶,知道武王連夜趕了來,這才救了二少奶奶,知道方氏舉止有異,被二少奶奶點了出來,被武王的人帶走了。老太太知道這些駭人聽聞的消息後,歎了一聲作孽,當時就吐了一口血。”
李靖行聽得直發怔,久久沒迴神。
魯婆子抹著淚,又道:“吐血了之後,老太太倒是沒暈倒,反而精神瞧著似乎好了一些,讓奴婢來請你們過去。奴婢嚇得要命,命家裏的大夫瞧了一番。那大夫悄悄告知,說是不中用了,如今隻是迴光返照罷了。”
李靖行聞言,不由得滴下淚來,忙道:“既如此,我先趕過去,你跟著二少奶奶隨後再來吧。”
魯婆子搖頭道:“老太太喝了參湯,倒不必急於一時,還是一起去吧。”
正說著話,如詩進來道:“少奶奶動作快,已經收拾好了,帶著兩個小主子往二門去了,讓奴婢請兩位過去。”
魯婆子連忙應了,心中對千柔湧起一抹讚賞來,動作這樣利索,可見是個擔得起重任的。
一路無話,李靖行攜著妻兒,再次踏步定國侯府。
太夫人的萱草堂,臥室外間的廳裏,烏壓壓聚集了一群人。
家裏的主子,無論是子輩還是孫輩,都在這裏靜候著。
至於重孫輩,年紀都小,正由乳母們領著,在稍遠一些的偏屋呆著,怕吵著太夫人。
人雖然多,但大家神色都很肅穆,眉眼間帶著悲傷,靜悄悄的沒有什麽聲響。
孝子賢孫聚一堂,千柔和李靖行是最後趕來的。
進來後,魯婆子自去裏麵迴話,千柔摟著蕾兒,小聲交代了幾句,讓她也隨著乳母,帶著弟弟去偏屋呆著,又讓她不要淘氣。
蕾兒見氣氛不尋常,倒也知道輕重,忙點頭應了,乖乖帶著浩兒出去了。
過了須臾,魯婆子就出來道:“太夫人讓二少爺、二少奶奶進去。”
進去後,就見李明卿正在床頭立著,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仿佛一夜之間,就老了好幾歲一般。
李靖行隻瞧了一眼,就轉過頭,盯著太夫人瞧。
隻見太夫人形容枯槁,眼眸中的亮度卻驚人,看上去甚是觸目驚心。
李靖行不由得心中痛楚,撲跪在床前,握著太夫人的手泣道:“祖母,孫兒不孝!”
千柔也跪了下來,含淚道:“對不起,祖母。”
她這話說得真心誠意。
雖然此事她問心無愧,但終究這場風波因自己而起,自己不能什麽都不認。
如今,太夫人因為此事大受打擊,人雖醒了,但情況很不妙。
這讓千柔有無奈之感,又十分歉疚。
太夫人目光掃過李明卿,很快落在千柔臉上。
“你受委屈了,二郎媳婦,”她吐字還算清晰,凝視著千柔道,“事情的前因後果,我都知道了,不怪你,是你公公太混賬了,被一個女人玩弄於股掌之中。若我人是清醒的,說什麽都不會讓他幹出這種事來。”
李明卿一直低著頭,沒有吱聲。
迎著她慈愛的目光,千柔心中酸楚,忙道:“祖母眼明心亮,我是知道的,祖母,這府裏得你主持大局,你要好好保養才是。”
從嫁進這裏,太夫人一直對她很好,處事也公正嚴明,是她最尊重的長輩。
太夫人苦笑著搖頭:“不中用,我自己的身體,自己心裏有數。好了,不說這些了,先說正事吧,我將你們夫妻喚來,是想求你們一件事。”
千柔忙道:“祖母有話隻管說,孫媳無不從命。”
李靖行忙也表了態。
太夫人便喘息著道:“我是想倚老賣老,求你們在我走了之後,以後多多照應李家,不要讓李家衰敗了。”
說著,便目不轉睛瞧著千柔,問道:“你肯答應嗎?”
千柔心中正為自己影響到太夫人而內疚,又見她目光中流露出懇求之意,不由得心中一軟,遲疑著道:“祖母有命,論理我不該推辭,但我能力有限,如何能照應定國侯府?”
一直低著頭的李明卿也出聲道:“母親,你求她一個小輩做什麽?”看了千柔一眼,陰陽怪氣的道:“咱們李家是百年世家,怎麽都輪不到得靠她照應的地步。”
太夫人冷冷看李明卿一眼,冷笑道:“閉嘴吧你,我做事,才不需要你這愚蠢之輩指點。”
被太夫人當著小輩們罵,李明卿臉都綠了,但看著太夫人眼神透著前所未有的冷厲,李明卿心一抖,滿腹的話登時都咽下了。
喝退李明卿,太夫人這才看向千柔,聲音中透著固執之意:“你別說自己能力有限,祖母知道你蕙質蘭心,本事大著呢。你如今隻真心迴祖母一句,到底願不願意在祖母去後,幫祖母照應李家,讓他們有一碗安生飯吃?”
見她將話說到這份上,千柔隻得道:“祖母放心,孫媳願意效力。”
太夫人這才滿意了,轉頭去看李靖行,問道:“你媳婦答應了,你怎麽說?”
李靖行忙道:“祖母放心,孫兒自然也是同樣的心思。”
太夫人神色一鬆,這才露出笑容,滿意的道:“你們夫妻肯答應,我就沒什麽好擔憂的了。”
頓了一下,喝了幾口魯婆子端來的參湯,接著道:“靖行,幾年前,你曾經要求出族,我沒有答應,如今,我這個祖母做主,允了你所求吧,以後你自立門戶,不必再跟李府有過多的牽扯了。”
李靖行哪裏想得到她會突然提起這事,且跟自己正在籌劃的不謀而合,不免吃了一驚。
等迴過神來,他忙道:“祖母,這些事你不需要操心,養好身體就行了。”
天大的事,天大的委屈,在這種時刻,都算不得什麽。
太夫人卻道:“我知道你心裏有祖母,但此事我已經決定了,你隻說自己是否情願就成了。”
李靖行見她如此固執,隻得承認了自己的心聲,叩首道:“多謝祖母體恤。”
太夫人微笑,轉首看向千柔,溫聲道:“二郎媳婦,靖行雖然不是世人眼中的才俊,但待你真心誠意,身為女人,你很成功。”
千柔落了淚,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她一直都知道,太夫人對自己不錯,卻沒有想到,她肯做到這一步,成全自己和李靖行向往自由生活的心願。
太夫人又將目光投在李明卿身上,見他一副被雷劈了的模樣,冷笑了一聲道:“我這麽做,你不明白緣故嗎?我讓他們出族,絕不是因為他們有錯,而是怕你以血緣威脅他們,打擾他們的安生日子。”
李明卿頭腦已經暈了,忍不住想問,既然都打定主意要讓他們出族,剛才為什麽又要費心求顧氏照應李家呢?
說真的,這些舉動,他真的不懂呀。
不過,他知道自己如今在太夫人眼裏差勁得要命,不敢多說什麽,隻默默低下了頭。
太夫人也沒再跟他多言,轉首看向魯婆子,朝她點頭示意。
魯婆子便出來,將眾人都叫了進去。
當著眾人,太夫人緩緩道:“昨晚家中發生大事,武王來定國侯府,找大老爺商議政事,遇上方氏、佳禾郡主爭執。方氏心思狹窄又下賤……”
她用了昨晚千柔的說法,直接將事情歸結到方氏頭上,並沒有提及李明卿、方氏欲殺千柔之事。
饒是這麽遭,眾人也都大吃一驚,頻頻看向李明卿,似乎都在疑惑,他那貴妾怎麽會有這麽大的膽子,朝郡主下狠手。
李明卿被眾人瞧得不自在,卻隻能自己忍著,憋得很辛苦。
太夫人將事情講了一遍後,便宣布了兩條命令。
其一,因為對李靖行、千柔有愧,要放他們自立門戶。
其二,李明卿縱容方氏,才令方氏膽大包天,命李明卿自己寫折子,卸了侯爺的封號,將之傳給二房。不過,這侯位給二房,卻不傳給二老爺李明遠,直接傳給二房長孫李瀚海。至於李明卿家主的位置,也即刻由二老爺來擔任。
這兩條命令出乎眾人的意料,將眾人砸得頭暈眼花。
頭一條還好,畢竟李靖行、千柔都搬出去了,昨兒個又跟李明卿的貴妾起了紛爭,如今,讓他們自立門戶雖突兀了些,但於大家來說,都有了台階下,也不是不能理解。
這後一條,卻是令眾人吃驚又困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明卿最先迴過神來,瞳孔一縮,急切問道:“母親,你怎麽會有這種想法?”
太夫人眼皮一掀,淡淡道:“我自有我的理由,你隻說自己答應不答應吧。”頓了一下,目光銳利盯著李明卿,沉聲道:“其實你心裏應該認得清形勢,哼,百善孝為先,當著眾人的麵,且我是為了李家大局,你不答應也不好使。”
話已至此,李明卿如何還能反對?就算有再多的不甘,再多的困惑,也隻能悶在心裏,說不出來了。
他隻能悻悻低了頭,悶聲悶氣的道:“母親發了話,兒子必定遵從。”
太夫人哼了一聲,這才將目光投向李明遠、李瀚海,開口道:“你們過來。”
李明遠這才迴神,忙攜著兒子,在太夫人跟前跪定。
太夫人先看著李瀚海,溫聲道:“玉不琢,不成器。你年紀雖小了些,但勝在心正,祖母選了你,你不要退縮,要遵從祖母遺命,好好挑起重擔。遇事多問你二哥二嫂,他們會幫你的。”
李明卿聽了這番話,恍然明白過來,為什麽太夫人要命李瀚海接替侯位了。
李瀚海的年紀,與李靖行差不多,平日裏也有幾分兄弟情。
太夫人既看重顧氏和李靖行,那麽,這侯位傳給李瀚海,倒是比傳給李明遠合適些。
畢竟,傳給了李瀚海,李靖行這對夫妻對於弟弟,總會有幾分情分的。
但若是傳給了李明遠,隔了一代,李明遠不可能放下身段跟他們好好相處,他們也不可能顧念兄弟情。
至於族長,向來是由年長之人擔任的,自然該李明遠繼任更合適。
想通了這一點後,李明卿隻覺得心如刀絞。
隻是昨晚做錯了事罷了,自己不但失去了侯位,失去了方氏,連族長的地位也不保,可謂滿盤皆輸。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便是如此吧?
他心神恍惚的當口,太夫人喚過李明遠,開口道:“府中幾個孫輩,才智不算出眾,但為人還算正派。你當了族長後,要好生約束晚輩,讓他們謹小慎微,好生過日子,絕不能令他們胡作非為,毀了我李府百年基業。”
李明遠連連點頭,忙不迭應了。
太夫人又道:“靖行學業有成,已經是舉人了,再往前考,得個功名不在話下。靖行之妻佳禾郡主,封號是皇上親自賜的,自身聰慧絕倫,頗有見識。雖然他們出去自立門戶,但李氏一族上下,都要尊敬他們夫妻,將他們放在眼裏心裏!”
眾人皆齊聲道:“是。”
千柔看著她,再大的怨氣都化為烏有,哽咽道:“孫媳慚愧……”
太夫人打斷她,微笑道:“不要說這樣的話,你們夫妻當得起我這幾句話。”
閉一閉眼,又道:“我要交代的都說了,你們先出去,待會兒再來,我跟大老爺說幾句話。”
眾人連忙應了,魚貫而出。
屋裏靜下來,隻剩他們母子相對。
太夫人眼眸一挑,笑向李明卿道:“老大,你心裏是不是很不服氣?”
李明卿吸口氣,然後道:“兒子的確不服氣,就算兒子昨晚做錯了,母親不滿,想懲罰兒子,兒子認了,但大燕朝,家族繼承人素來是長房所出。如今,母親卻讓兒子將侯位讓給二房,到底為了什麽?靖希、靖行不必提,兒子還有靖銘呢,你將他置於何地?”
太夫人冷笑:“事到如今,你還沒有認清形勢嗎?靖銘乃方氏所出,方氏作惡多端,她的兒子,我反倒要以侯位相許了?哼,別說她沒那麽大的臉,別說我向來恩怨分明,就是為了李家好,為了平息皇上、武王的怒火,我也不能幹這事。”
李明卿被噎了一下,到底不甘心,便鼓著嘴道:“那靖行呢?雖然他不孝,但他到底是我的骨血,比起來,我倒寧願讓他繼承這位置。”
太夫人斜睨他一眼,淡淡道:“你昨天沒想起他是你兒子,沒有念在他的份上,放他妻子一馬,如今倒是想起來了。”
見李明卿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她才轉迴正題,語氣很篤定,緩緩道:“若是靖行,我倒是也肯給的,畢竟他如今不僅不紈絝,還知道上進,又有賢妻相助。雖然他擔得起,但我知道,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接受的。這侯位他若繼承了,就得住在這裏,跟你日日相對,他的妻子,就得承受你的怨氣。靖行可不笨,又事事以他妻子為先,如何肯讓妻子受苦?”
這話確實是事實,李明卿登時無言以對。
太夫人道:“凡是犯錯之人,就該承擔後果。你行差踏錯,如今受懲罰理所當然,怨不得旁人。明卿,你不要怪我心狠,你這次的錯誤,實在太大了。我這麽做,一則是為了懲罰你,二則,卻是為了保全李家,保全你。”
她歎了一口氣,又道:“方氏被武王抓走,那背後布局之人,不久就會浮出水麵。如今,雖然沒有確切的消息,但到底是誰,大家心裏都有一杆秤。近年來武王勢頭甚猛,如今又出了這事,那位置,將來必定是他的。以他對二郎媳婦的在意,你處境危矣。你若仍舊占據侯爺之位,武王如何肯罷休?倒不如就此退下來,保全封號,保全李府的富貴局麵。”
李明卿恍然明白過來,登時出了一身的冷汗,又對太夫人的心計敬服萬分。
他結結巴巴道:“兒子愚鈍,一直沒能領會母親的深意,實在愧對母親。”
太夫人擺手道:“母子之間,何苦說這些話?”
她瞧著李明卿,又道:“你退下來了,皇上、武王滿意,就是靖行和他媳婦,見你受了懲罰,心底的怨氣也會消散一些。來日,他媳婦才會顧念在我恩怨分明的份上,為我李家出一份力。”
李明卿聽了這番話,卻是皺眉道:“剛才母親為什麽一直要求顧氏照應李家?她有什麽好?”
太夫人皺眉道:“事到如今,你怎麽還來問這話?她有什麽好,你不知道嗎?她乃皇上親封的郡主,以大義之名聞名天下,又是武王看重之人,你說,她有什麽好?來日武王若得勢,能左右武王心思的,多半隻有她了。二郎身上,有道士的預言,將來必定前程不可限量。且你不是說了嗎?二郎媳婦提過,武王有意讓他的長子娶蕾兒。若此時成了,來日這大燕,哪個女子的地位能比她和蕾兒更尊崇呢?”
李明卿梗著脖子,卻說不出話來反駁。
隻因,太夫人不但眼明心亮,眼光還長遠,看清了以後的種種境況。
讓顧氏和李靖行自立門戶,贏得他們的感激,又利用他們的愧疚,讓他們照應李府,真乃太夫人才想得出的妙招。
薑是老的辣,果然如此。
如今,他倒是肯信,武王確實不會生出將顧氏強搶到身邊的歪心。
昨兒個,武王對顧氏可謂千依百順,連“你開了口,我自是不會拒絕”的話都說出來了。
一個男人肯做到他那個份上,必定不會枉顧心坎那人的意思肆意妄為。
方氏以武王會動歪念為由,勸服了他,到頭來卻發現,一切隻是臆想罷了。
為了莫須有之事,生出狠絕之心,到頭來,什麽都沒辦成,毀的卻是自己的富貴榮華,毀的是方氏的人生。
這真像個笑話,但於當事人而言,一點都不好笑,反而還滿腔酸楚。
太夫人並不知道他心中的感慨,隻正色道:“你心中的疑惑,我都解釋清楚了,另外,再囑咐你兩樁事,你務必辦到才好。”
她目光灼灼盯著李明卿,開口道:“我知道,方氏是你的心頭好,但她釀下大錯,沒有人能救她。你若還念著我這個母親,就記住我的遺言,從今往後,再不許顧念方氏,提都不要提,不然,我在九泉之下都不能合眼。” 李明卿心情複雜,卻不敢不聽,連忙點頭應了下來。
太夫人這才放下心來,又道:“薄氏一直在家廟關著。之前我曾說過,要將她了結,但又顧念著她若是死了,大家都得為她守孝,耽擱功夫。如今,倒是不必有什麽顧忌了,你以不孝為名,廢她正室之位,再給她備藥,送她一程吧。”
李明卿這次並無遲疑,立刻就應了,隻是驚訝於母親思維真敏捷,到了這種時刻,還能想起早被人忘在角落的薄氏。
太夫人交代完這兩樁事,歎氣道:“我這一生,最錯的,就是納方氏進門,如今縱然後悔歎息,也難改變形勢。我做了這番安排,隻望上天垂憐,我李家能熬過去,不然,我縱然死了也不能安心。”
李明卿瞧見她的神色,心中又愧疚又悔恨,忙道:“都是兒子的錯,將方氏寵得無法無天,才有今日恨事。母親,你要好好保養,李家還需要你來掌舵。”
太夫人苦笑著搖頭,看著他道:“我本就大限將至,你不必愧疚,更不要將這怪罪到二郎媳婦頭上。你當知道,凡事有因才有果,你們想害她,她反抗理所當然。我也不強求你,從今往後,她和靖行的事兒,你一概別參與,也不要管,讓他們自己走就是了。”
見李明卿點頭,太夫人這才放下心來。
李明卿對她這個做母親的還是很孝順的,如今又是遺命,他必定會遵從的。
她歇了片刻,便命魯媽媽將眾人重新請進來,對著眾人道:“我一生的私產,之前早就造冊登記,也大致分好了,如今我精力不濟,就照冊子分了吧。”語氣很隨意,不像先前說話時那樣鄭重有力,說完似疲倦了一般,閉目養神起來。
魯媽媽扭頭走進床後,須臾捧了一堆賬冊出來,道:“老太太名下產業和現銀都在這裏,均分給府裏的孫輩。另有珠寶藏物若幹,每個孫女均得一份,外嫁女和兒媳也各得一份。”說完,便將冊子交給李明遠,讓他主持分派事宜。
太夫人卻在這時睜開了眼睛,喚過千柔,開口道:“你素來是個妥當的,將夫君、孩子們照顧得很好,我也沒什麽好囑咐的,隻想請你答應,幫著照應魯媽媽。她跟了我幾十年,你念在我的份上,給她養老吧。”
千柔忙含淚應了。
太夫人又開口道:“將我的重孫都喚進來,我要瞧一瞧。”
立時有丫鬟應聲去了。幾個孩子年紀還小,在外間還笑嘻嘻的,一進入內間,發現這麽多人皆肅然而立,神情悲痛,不由得都嚇了一跳,忙都收了笑容,小心翼翼走向床前。
太夫人睜眼,每個孩子都看了一眼,看著李家未來的希望,最後將目光落在蕾兒身上,輕聲道:“蕾兒,過來。”
蕾兒忙走近些,趴在床沿上,問道:“曾祖母生病了嗎?那你要乖乖吃藥,病才能早點好。”
太夫人笑開了臉,讚道:“好孩子。”歎了一口氣,又惋惜的道:“真想看著你長大呀。”
那聲音,已經像耳語一般,很輕很輕了。
眾人情知不妙,心中都傷痛起來。太夫人歎氣,又道:“如今你們都在身邊,隻可惜老四在外做官,沒能見著。”
又喚李明卿、李明遠,目光在他們臉上滑過,說:“人終有一死,你們以後好好的。娘也算……有福的了,娘去……去找你們……爹了……”語落,目光漸漸暗淡,慢慢地合上了眼睛,手也無力垂落。眾人悲不自勝,都流下淚來。
千柔眼前一陣發黑,身子晃了晃。
這不是她甘願的,但昨晚的事件因她而起,心底不免很是愧疚,有“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之歎。
李靖行一直在流淚,不時看她兩眼,見她身子搖晃,知道她心中不安,忙走到她身邊,扶住她的腰,輕聲勸慰了一番。
四月二十九,他們迴京的第九天,纏綿病榻的太夫人去世,享年六十二歲。
次日,李明卿上了折子報丁憂,又請求將侯位讓給二房的李瀚海。
這一出變故令李府的親朋好友大為震驚,卻探不出內幕來。
因為太夫人出世,李靖行、千柔帶著孩子,暫且留在李府住著,給太夫人守靈。
各樣瑣事,自有旁人打點,他們一概不管,隻負責守靈。
頭七這天,尚未守到子時,千柔忽然暈倒。和她跪一處的,是李瀚海的媳婦高氏,見狀嚇了一跳,忙將她挪入內室,急命人去請大夫來瞧。
大夫診脈後,說是懷孕了,大約兩個月了。
因有老太太的大事,這消息並沒有多少波瀾。
李靖行得迅後,立刻迴屋,拉著千柔的手說話,雖仍舊悲傷,但唇角卻也有了淡淡的笑紋,一直囑咐她好生歇息,不讓她繼續守靈,又說定了,明兒個就徹底搬出去,以後就不再來這裏住了。
到了次日,兩人攜著孩子,到靈前磕了頭。
李靖行讓他們稍等,走到李明卿跟前,跪下拜了三拜,語氣平淡的道:“老爺,我們走了。”
李明卿低著頭沒言語,心情很複雜。
一場風波,不止牽扯到自己和方氏,連太夫人也因為這事過世了。
雖然太夫人身體早就出現問題了,但若沒有這事,是不是能多活幾天呢?在她走的時候,是不是能少一些擔憂呢?
若沒有這件事,自己還是高高在上的侯爺,方氏也不會落入武王手中。雖然目前方氏沒有任何消息,但李明卿知道,方氏的遭遇,必定是生不如死。
事已至此,大局已定,縱然恨甚悔甚,無力迴天,隻能默默承受這一切,承受失敗和可以預見的淒涼。
李靖行等了片刻,見他一直不迴應,也不再多說,直接站起身來,走向千柔,走向屬於他的新生活。
逝者已矣,活著的人雖然悲痛,但又能怎麽樣呢?生活一直向前,隻得也慢慢收拾心情,一路向前。
好在,無論何時,身邊都有她相伴。
於他而言,娶了她,是此生最美好的際遇。
塵世多風雨,兩人攜著手一起走,才不會孤單寂寞。
秦王登時氣得身子發抖,不敢置信的道:“你們的意思是,佳禾郡主竟然沒死?這怎麽可能呢?”
謝翔哭喪著臉,沒法子迴答。
他跟陸虎一樣,是秦王最重視的心腹,對於秦王的謀算一清二楚。
本以為胸有成竹,本以為秦王必定能占盡上風,誰知道會橫生枝節,鬧成這樣。
說實在的,他也吃驚呢,很想找當事人問清楚。
陸虎也驚得站了起來,看著走來走去一臉焦灼的秦王,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王爺,事已至此,你打算怎麽做?”
秦王一臉的茫然,閉著眼道:“本王以為,今晚上事情必成,哪裏想得到事情竟然會出乎意料,本王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做了。”
他咬牙,恨聲道:“方氏真乃蠢婦,壞本王大事,本王必定不會饒她。”
陸虎歎氣,也跟著詛咒了方氏幾聲。
秦王緩了一緩,平息了一下心情,才道:“事已至此,方氏必定要盡快弄死才行,免得她泄露消息,壞了本王的名聲。另外,老四雖然沒造殺孽,但他深夜闖進定國侯府,這事兒不能就讓他揭過去。嗯,雖然佳禾沒死成,但方氏和李明卿不可能沒動手,想必是正在辦事或是對峙的時候,被老四闖了進去。可以說,李侯爺跟老四的梁子,必定是結下了。這樣,找人去尋李侯爺,跟他言明利害關係,讓他自己上個折子,彈劾老四吧。”
陸虎聞言眼睛一亮,頷首道:“王爺言之有理,此計可以試一試。”迴頭去看謝翔,隨口問道:“還有什麽情況,你且說一說。”
“這個……”謝翔遲疑了一下,咬著牙道,“武王離開時,帶走了一個婦人。那婦人被武王的侍衛扭著,看不清麵容,但很是委頓,也不知是什麽緣故。”
陸虎大驚,失聲道:“你怎麽不早說?”
秦王也震驚,皺著眉道:“他怎麽會從李府帶走婦人呢?”心中湧起一抹不祥之感來,咬著牙道:“難不成,他帶走的那人是方氏?”
陸虎額頭冷汗都出來了,心底卻也是跟他一樣的猜測,歎息道:“武王與李府的人並沒有什麽瓜葛,又是為佳禾郡主去的,對待那婦人又沒有絲毫憐憫,若那人不是方氏,還真說不過去。”秦王登時往後退了兩步,跌坐在椅子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方氏被老四控製住了,以秦王的心機,如何猜不出情況大大不妙?
方氏與自己,隻有利益關係,沒有別的來往,如今落入殺神手中,難道還會為自己死守秘密,不將自己吐出來嗎?老四手底下又不是沒有人,逼供的手段有千百種,使出來,在方氏身上一一施展,還怕方氏不將一切事情交代清楚嗎?
之前他還想著,雖然佳禾沒死出乎意料,但不能就此放棄了,還是要走李明卿的路子,試著對付老四。
畢竟,老四最近的表現一直堪稱完美,讓人找不到空子,隻有今兒個出格了,可以在上麵做一做文章。
如今,秦王心頭卻湧起深濃的恐懼,隻想著,這次如果自己能脫險,不被牽連進去,那就算是大幸了。
陸虎也是臉色大變,與秦王麵麵相覷,卻束手無策。
此時此刻,最好的辦法是去將方氏滅口,一了百了。
但武王可不是死人,手底下別的沒有,武藝高的侍衛多不勝數,又對武王死心塌地忠心耿耿嗎,怎麽會任由他們心想事成呢?別事情沒辦成,去滅口的人反而暴露了,送給對方更多的把柄,那就得不償失了。
陸虎想來想去,心中如被油煎一般難受,最後隻能道:“方遊已經死了,方氏雖被抓了,但他們並沒有別的證據,王爺隻要咬死了不認,說方氏是誣陷就成了。”
秦王點頭,歎息道:“隻能如此了。”頓了一下,眉梢眼角都是愁色,又道:“但願這次本王能安穩避過去,不被波及。”
他這話說得並沒有底氣,但這時已經沒法子可想了,隻能默默等待。
深濃的夜,將一切都包裹,卻有人輾轉反側,徹夜未眠。
迴程的馬車上,千柔因為倦極,一直靠著李靖行歇息,沒有吱聲。
李靖行素來體貼她,見她這樣,隻覺得很是心疼,也就按下心思沒有追問。
直到迴了住處,迴到他們安寢之所,千柔才命伺候的丫鬟都退出去,歎了兩聲,將今日之事和盤托出。
心裏很清楚,李靖行若知曉這些,必定會很難受,但她不能不解釋。
這是她的夫君,她實在不能瞞著他。
且這一風雨,隻是暫時落幕了,並沒有平息,他們得一起麵對。
她說話之時,提到李明卿,隻以李侯爺代之。
她早下定了決心,今生今世,她都絕不會再稱唿那個人公爹了,因為在她看來,他不配。
李靖行哪裏料得到自己跟兄弟們歡聲笑語的時候,愛妻卻獨自一人在麵對居心叵測的李明卿和方氏,差點就被弄死了,與他陰陽兩隔。
他更料不到的是,最危急的時刻,是武王趕了來,這才令她轉危為安。
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李靖行心中不由得五味雜存,半晌都沒法迴神。
千柔說完了,略養了一會兒神,才瞧著他道:“夫君,今日之事,不是我甘願的,但鬧到這一步,來日你免不了要為難,不知道該怎麽麵對我和你父親的爭執。對於這一點,我萬分歉疚,還望你念在我心裏隻有你的份上,念在事情不是我甘願的份上,不要怪我。”
聽了她的話,看著她小心翼翼瞧著自己,李靖行一顆心酸酸軟軟的,複雜的思緒慢慢理清理順了。
他長長歎了一口氣,伸手將千柔攬在懷中,柔聲道:“柔兒,我怎麽會怪你呢?我隻會心疼你,痛恨自己沒能陪在你身邊,讓你獨自承受風雨。”
他一麵說著話,一麵撫摸著她的秀發,一雙眼眸緊緊盯著懷中的千柔,仿佛要將她刻進腦海中一般。
三尺青絲,萬丈柔情。絲絲縷縷秀發纏繞在指尖,仿佛上等的絲綢一般,輕盈順滑。
他清楚知道,懷中這個女子,是他一生情之所係,清楚知道,自己是她終生的依靠。
心坎上的愛妻,為自己生兒育女,對自己一往情深,隻以自己為念。
到頭來,在她被自己的親人逼迫的時候,她咬緊了牙關,獨自闖了過來,自己並沒有盡到為人夫的責任。
自己的父親,竟然生出匪夷所思的想法,想將她逼死,對兒媳絲毫沒有一絲人情味,絲毫沒有想過,自己這個做兒子的,該怎麽麵對失去愛侶的悲慘景象。
雖然方氏居心叵測、心如蛇蠍,但父親自己,難道脫得了幹係嗎?他不在乎自己,不將自己這個兒子放在心上,自己難道還要為了他,跟愛妻起爭執,不知道該怎麽處置愛妻跟父親之間的矛盾嗎?
他不傻,知道誰是誰非,知道自己該站在誰這邊。
更何況,事情掰開來,千柔是最無辜的那一個。
今時今日的李靖行,見識跟幾年前大為不同。
走出京城後,他的視野開闊了,有自己的是非觀,有自己分辨對錯的能力,並不會跟有些所謂的孝子一樣,做出愚孝之舉。
更何況,他與千柔遠離父母,一起在外地住了幾年。夫妻兩人,可謂是彼此的依靠,感情深厚非他人可比,早已成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千柔一直擔心李靖行會心存芥蒂,如今瞧著,見他對自己的情愫並沒有一絲變化,語氣中滿是對自己的憐惜,又蘊含著未能陪在自己身邊的悔恨,隻覺得緊繃的心鬆了下來。
她舒出一口氣,露出感動的笑容,婉聲道:“夫君,你待我真好。”
李靖行苦笑,聲音中帶著顫意:“好什麽?你遇上危險時,我都不在你身邊,我心中實在愧疚。”
千柔搖頭道:“夫君,不要說這樣的話,我知道,你比誰都想護著我,隻是事發突然罷了,又不是你甘願的。”說著拉住他的手,與他十指緊扣,與他兩情依依。
李靖行這才覺得心頭的大石略微輕了一些,凝睇著她的眉眼,溫聲道:“今兒個你吃了大虧,必定很累了,快歇息吧,來日隻怕還有餘波要處理。”
方氏雖然被帶走了,但事情沒有處理完,且李明卿必定也不會罷休。
這一點,他心裏很清楚,隻能讓千柔先歇息,來日才有精神應對。
千柔卻敏銳察覺他似乎沒有陪自己歇息的念頭,輕聲道:“夫君,你陪我。”
李靖行頓了一下,才道:“你先睡,我去瞧一瞧孩子們。”
千柔皺眉:“這個時辰,孩子們早睡了。”
她抬眸瞧著李靖行,眸中閃過一抹清明,似乎能將李靖行的心思萬全看透一般,溫婉道:“夫君其實是為我不平,想去找李侯爺吧?且不說如今已經夜深,你出門了會讓我擔心,就算你真去了他跟前,又能說什麽呢?又能怎麽樣呢?他如今心裏隻有方氏,根本就不會因為你幾句話,就反省自己做錯了,反而還會給你叫板,將所有責任推到我身上來。”
李靖行聽了這番話,怔了一下,才將頭埋在千柔肩上,聲音中帶著濃重的憂傷:“柔兒,我很心疼你,但我什麽都做不了。若換做旁人這樣對你,我必定要給你報仇,但他是我父親呀,孝字當頭,我竟不能為你討個公道。”
千柔握緊他的手,牢牢看著他道:“夫君,你的痛楚我都懂,我心裏並沒有怨怪你,你信我。”
她的眼神堅定而溫柔,那麽暖,那麽柔,仿佛能看清他心底的糾結、痛楚、落寞、痛恨……
因為相愛,所以懂得。
她眸中的憐惜和理解,如同一絲清風,把他眼前的迷霧都吹散了。
在那樣的注視下,他的心情終於慢慢平複了一些,低喃道:“好,我不走,我陪著你,你也一直陪著我,永遠別離開。”語落,他看著自己的摯愛,心中有滿腹的情話,卻說不出來。
一個人一生中,真正危急的時刻,其實並沒有多少。
千柔最艱難的時刻,是在田莊裏被人算計,是在家廟麵對李靖希,是在今兒個被李明卿、方氏聯手逼迫。
這些時刻,他都沒有陪著。
夫妻之間,應該是相互關愛的,尤其自己是男人,更該將她護在羽翼下,不讓她經受苦楚。
但是這幾年來,自己從沒有好好護著她,都隻讓她獨自麵對,讓她獨自經曆無奈、惶恐、悲觀、絕望……雖然他沒有經曆過那些,但他可以想象,在她獨自麵對時,她心情有多複雜,有多害怕。
雖然最終她全身而退,但他真的愧對她,覺得自己愧為人夫。
尤其如今她受了這樣大的委屈,他卻什麽都不能做。
正如她所言,那個人是他的父親,即便恨又能如何呢?除了吵鬧一場之外,他毫無辦法。
倘若她嫁的是別人,如何會經受這些?都是自己帶累了她,這才讓她的生活充滿了波折。
他想著,心中沉悶,將所有未盡的話咽了下來,湊近她的唇,印了上來。
隻有這樣親密無間與她親近,他才能將心中的歉疚、情愫、無奈都宣泄出來,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哪怕自己讓她獨自麵對風雨艱險,她仍舊屬於自己,隻屬於自己。
唇舌相依,身前的人兒任他索取,慢慢的,她長長的睫毛往下垂,伸手抱著他,溫柔熱情的迴應,讓他一顆心都要融化了。
塵世中,這樣的親昵,她隻會許給自己。
彼此在一起幾年了,如今的他們,早已經過了如膠似漆的甜蜜期,但親吻著彼此,仍舊能夠感受到,眼前這個人,對自己的情意有多深濃,更能感受到,在他們之間,仿佛有一種無論什麽力量都難以割舍的牽絆一般。
許久,他才結束這個吻,卻並沒有流露出情欲,隻溫柔的道:“夜深了,我們歇息吧。”
千柔頷首,淺笑著應了。
外麵的風雨,且不去管。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風波,永遠都不可能風平浪靜。
這樣的靜夜,適合他們共枕而眠,養好精神麵對接下來的紛爭。
一夜無話,次日千柔醒轉時,李靖行早就出去了。
正驚疑間,丫鬟如詩端了盆水進來,笑著道:“少奶奶醒了。”
因妙音昨兒個吃了苦頭,千柔便讓她歇兩天,好好養身子,故而如今是二等丫鬟如詩進來伺候。
千柔起身披衣,問道:“少爺呢?”
如詩忙迴道:“天才剛亮,李府就來了人,說侯爺有要事,著急忙慌催少爺過去。奴婢沒法子,隻能進來迴稟,少爺便去了,還囑咐奴婢,少奶奶很累,一定要讓你多歇一歇。”
千柔聽了,不免輕聲歎了起來,心底難免有些心疼李靖行。
自己攔著李靖行,不讓他去跟李明卿對峙,李明卿自己反而不消停,一大早就讓人來喚。
一邊是妻子,一邊是有生育之恩的父親,偏偏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李靖行會多為難,不想而知。
罷了,去了就去了吧,遲早都是要麵對的,躲避也不是個事。
至於她自己,那地方,以後能不去就不去。若一輩子都能不再涉足,各自安好,那最好不過了。
千柔想著,便點頭道:“知道了。”起身梳洗畢,正打算去瞧一瞧孩子,蕾兒已經奔了進來,撲在她懷中,嬌聲喊:“娘親。”
抱著孩子香軟的身子,千柔一顆心都要化了,眼角忍不住沁出了一點水光。
她在李明卿跟前時,並沒有說謊,她的確怕死。
這個世界上,她有太多的牽掛,太多的不舍。
排在最前麵,最讓她舍不得的,其實不是李靖行,而是兩個孩子。
也許,女人當了母親後,都會有一種為了孩子,必須好好活著的念頭。
所以,那時再難再害怕,她都不願放棄。
她要活,要長命百歲,跟夫君白頭,看著孩子快快樂樂長大。
她想著,耳畔傳來蕾兒不滿的嘀咕聲:“娘親,你抱疼我了。”
千柔這才迴過神來,忙道歉道:“蕾兒,對不起,娘親心裏有事,這才失手將你弄得不舒服,原諒娘親好嗎?”
她跟蕾兒說話時,從沒將蕾兒當成小孩子,而是跟她站在同一高度,親切對話,給予孩子成人般的尊重。
千柔深信,細節決定成敗。小小的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般,需要大人來描畫,決定孩子的色彩。
想養出人見人愛、知書達理的小淑女,平時應該多加注意,絕不能在孩子麵前說髒話、罵人,更不能對她們唿來喝去,讓孩子產生陰影。
她一直想在孩子麵前樹立一個好形象,讓孩子以自己為榜樣,打心眼裏喜歡、尊重自己這個母親。
她的心血並沒有白費。
雖然蕾兒性子有些野,愛撒歡,但小小的孩子,卻懂得什麽叫規矩,說話時也有分寸,關鍵時刻從未掉過鏈子,反而善解人意,如同小大人一般。
就如此刻,蕾兒聽她說心裏有事,忙看著她的臉,關切問道:“娘親有什麽煩心事?蕾兒能幫忙嗎?”
千柔心中一暖,忙道:“已經解決了,蕾兒不必擔心。”
蕾兒歪了歪頭,困惑的道:“既然沒事了,娘親,你臉上為什麽沒有笑容呢?”
小小的孩子,竟然都會察言觀色了。
千柔好氣又好笑,忙勾唇道:“剛才忘記了,你一說我才想起來。好了,咱們去找弟弟,一起吃了早飯,去園子裏玩吧。”
蕾兒聽了自是正合心意,忙不迭應了下來。
一整天,千柔都圍著兩個天真無邪的孩子打轉,眉眼間的憂色盡皆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歡欣的笑容。
千柔心態還算豁達,不會一遍遍迴想已經發生的事情,讓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
昨天風波平息,餘波未斷,她也是知道的,但事情的走向,卻並不是她能控製的。
該麵對的,遲早會來,躲不開,逃不掉。
至於如今,卻不必愁眉苦臉庸人自擾,耽誤了美好時光。
故而這一整天,除了擔心李靖行之外,千柔並沒有再迴想昨晚如噩夢一般的際遇,而是陪著孩子笑著鬧著,盡享天倫之樂。
等到了下午時分,李靖行才從外麵迴來,臉上紅腫著,顯然是挨了打。
千柔瞧著,不免很是心疼,卻沒有多問什麽,隻向早呆怔著的如詩道:“去尋藥膏來。”
如詩“哦”了一聲,這才迴過神來,起身去了。
千柔歎氣,伸手摸著他臉上的指痕,憐惜的問:“是不是很疼?”
李靖行悶聲道:“比起你受的,這算不得什麽。”靠在她身上,閉了眼道:“他派人召了我去,讓我迴來找你說情,又說靖銘一直吵著要方氏,我不肯,又質問他昨天為什麽對你那般絕情。我們吵了半天,因為我一直不肯服軟,他惱羞成怒,就打了我一巴掌,還想喚人將我拖出去打板子。”
千柔猜到是李明卿打了他,卻沒猜到李明卿還想打他板子,吃了一驚,忙往他身上亂摸,著急的道:“你沒事吧?”
李靖行按住她的手,安慰道:“別擔心,他一開口我就跑了,我才不會傻乎乎等著人來打呢。”
伸手摸著千柔的鬢發,又道:“經曆了昨兒個的事,難道我還會傻乎乎當個愚孝的人嗎?柔兒,你當知道,你的夫君沒那麽笨。”
千柔聽了這番話,不由得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身為這個時代的人,素來是孝字當頭,他能有這樣的見識,讓她意外,也讓她歡喜。
一時如詩將藥膏拿來,千柔忙親自給他抹了薄薄的一層,又道:“晚上的飲食清淡些,應該無礙了。”
李靖行點頭應了,瞧著千柔道:“柔兒,之前我們搬出來時,我曾經自請出族,這事兒你記得吧?當時祖母不肯答應,隻說將我們分出來就是了。如今,倘若我重提這事,你可會跟我站在一起?你可會為夫君叫好?”
千柔先是吃驚,等明白他的意思,心中又溫暖又酸楚,凝視著他說不出話來。
李靖行見她眸中隱約有一絲晶瑩,忙道:“好端端的,怎麽哭了?被我感動了嗎?說真的,我們已經搬出來了,跟那邊真沒什麽關係了,但我反複想過了,不出族的話,他就有無數的理由來找我們的麻煩,給你帶來困擾。我一直都知道,你不想沾李府的光,隻想過自己的安生小日子。我心裏,其實也有同樣的想法。好男兒當靠自己的本事立足,為妻兒掙得安穩生活,靠祖宗蔭庇算什麽男人?柔兒,你信我,我一定會好好應試,早日讓你成為進士夫人。”
若是幾年前,他可能沒有這份見識,說不出這樣的話來。
向來男人的底氣,都是建立在能力上的。
他如今已經重拾書本了,有了舉人的功名,對科舉很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有養家糊口、封妻蔭子的本事。千柔感動得一塌糊塗,歎息道:“為了我,你竟生出了這樣的想法,你對我真好。”
李靖行看著她,動情的道:“你為了我,吃了很多苦頭,我不能護你周全,不能在你最艱難的時候趕到身邊相護,隻能想出這法子來,好讓你以後的生活安穩些,讓你順心如意。你放心,這一次我說到做到,絕不會再半途而廢。”
千柔忙道:“那倒也不需要著急,祖母還病著呢,你怎麽能提這個呢?還是先緩一緩吧。”
李靖行聽了有些遲疑,歎息道:“祖母的事,我一直放在心上,但我更不想你受苦。”
千柔勾唇道:“沒事兒,最危急的時刻已經過去了,以後,我有了心理準備,李府的人再也不可能傷到我。夫君,祖母對我們真的很好,這事兒先緩一緩,以後再說吧。”
李靖行這才應了,又再三許諾,等太夫人身子好一些了,一定要將這事兒辦妥。
兩人說了一番話,丫鬟們送了飯上來,正吃著,突然如詩進來報,李府又來人了,這次是太夫人身邊的魯婆子。
這魯婆子伺候太夫人多年,是太夫人跟前得用之人,如今突然出來了,必定出了大事。
千柔、李靖行吃了一驚,互看了一眼,忙命快請。
一時魯婆子進來,含著淚道:“老太太醒了,命老奴來請二少爺、二奶奶。”
千柔先是大喜,其後卻疑惑道:“祖母醒了是大喜事,媽媽為什麽哭呢?”
魯婆子滿麵悲傷,哽咽著道:“人雖醒了,但瞧著不太對勁呢。”頓了一下,看了千柔一眼,又道:“昨兒個的事情,老太太已經知道了,急得不行,又怕二少爺、二奶奶後怕不敢去,便命老奴親自來了。還望你們念在老太太的麵子上,去李府走一趟吧。”
千柔忙抹淚道:“這是應該的,我與二爺即刻就去。”
李靖行也忙應了,起身正要走,魯婆子卻又道:“讓人將小小姐、小爺也帶去,讓老太太瞧一瞧吧。”
千柔心不免往下沉,明白太夫人形勢必定萬分緊急,不然,魯婆子不會讓他們把孩子也帶去。
她不敢再想下去,隻忙道:“好,請媽媽稍候,我這就讓人收拾去。”說著,便帶著如詩,親自往兩個孩子的住處打點。
這裏李靖行滿腹疑惑,盯著魯婆子問道:“昨天的事,祖母怎麽會知道呢?她身子不好,這事兒該瞞著她呀。”
魯婆子咬著牙道:“少爺必定想不到,這事兒是侯爺親自去說的。”
見李靖行目瞪口呆,她解釋道:“今兒個少爺從李府離開後,侯爺便去了萱草堂,要將所有人趕出來,說是要跟老太太單獨說話。那時,老太太人還昏迷著,侯爺臉色卻很差,整個人失魂落魄的。奴婢心中害怕,便想留下來照應。侯爺見奴婢不肯走,也就罷了,自顧自在太夫人跟前講昨天的事。就是那麽巧,侯爺才說了幾句,說什麽方氏被人抓走了,他心裏很難過,老太太就醒了。”
她歎了一口氣,接著道:“老太太睜開眼睛後,就一直盯著侯爺,逼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侯爺起先不肯說實話,但老太太何等精明,一直追問,又善於發現他言語中的破綻,一會兒工夫就將昨晚的事情弄得明明白白,知道侯爺、方氏起了心想害二少奶奶,知道武王連夜趕了來,這才救了二少奶奶,知道方氏舉止有異,被二少奶奶點了出來,被武王的人帶走了。老太太知道這些駭人聽聞的消息後,歎了一聲作孽,當時就吐了一口血。”
李靖行聽得直發怔,久久沒迴神。
魯婆子抹著淚,又道:“吐血了之後,老太太倒是沒暈倒,反而精神瞧著似乎好了一些,讓奴婢來請你們過去。奴婢嚇得要命,命家裏的大夫瞧了一番。那大夫悄悄告知,說是不中用了,如今隻是迴光返照罷了。”
李靖行聞言,不由得滴下淚來,忙道:“既如此,我先趕過去,你跟著二少奶奶隨後再來吧。”
魯婆子搖頭道:“老太太喝了參湯,倒不必急於一時,還是一起去吧。”
正說著話,如詩進來道:“少奶奶動作快,已經收拾好了,帶著兩個小主子往二門去了,讓奴婢請兩位過去。”
魯婆子連忙應了,心中對千柔湧起一抹讚賞來,動作這樣利索,可見是個擔得起重任的。
一路無話,李靖行攜著妻兒,再次踏步定國侯府。
太夫人的萱草堂,臥室外間的廳裏,烏壓壓聚集了一群人。
家裏的主子,無論是子輩還是孫輩,都在這裏靜候著。
至於重孫輩,年紀都小,正由乳母們領著,在稍遠一些的偏屋呆著,怕吵著太夫人。
人雖然多,但大家神色都很肅穆,眉眼間帶著悲傷,靜悄悄的沒有什麽聲響。
孝子賢孫聚一堂,千柔和李靖行是最後趕來的。
進來後,魯婆子自去裏麵迴話,千柔摟著蕾兒,小聲交代了幾句,讓她也隨著乳母,帶著弟弟去偏屋呆著,又讓她不要淘氣。
蕾兒見氣氛不尋常,倒也知道輕重,忙點頭應了,乖乖帶著浩兒出去了。
過了須臾,魯婆子就出來道:“太夫人讓二少爺、二少奶奶進去。”
進去後,就見李明卿正在床頭立著,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仿佛一夜之間,就老了好幾歲一般。
李靖行隻瞧了一眼,就轉過頭,盯著太夫人瞧。
隻見太夫人形容枯槁,眼眸中的亮度卻驚人,看上去甚是觸目驚心。
李靖行不由得心中痛楚,撲跪在床前,握著太夫人的手泣道:“祖母,孫兒不孝!”
千柔也跪了下來,含淚道:“對不起,祖母。”
她這話說得真心誠意。
雖然此事她問心無愧,但終究這場風波因自己而起,自己不能什麽都不認。
如今,太夫人因為此事大受打擊,人雖醒了,但情況很不妙。
這讓千柔有無奈之感,又十分歉疚。
太夫人目光掃過李明卿,很快落在千柔臉上。
“你受委屈了,二郎媳婦,”她吐字還算清晰,凝視著千柔道,“事情的前因後果,我都知道了,不怪你,是你公公太混賬了,被一個女人玩弄於股掌之中。若我人是清醒的,說什麽都不會讓他幹出這種事來。”
李明卿一直低著頭,沒有吱聲。
迎著她慈愛的目光,千柔心中酸楚,忙道:“祖母眼明心亮,我是知道的,祖母,這府裏得你主持大局,你要好好保養才是。”
從嫁進這裏,太夫人一直對她很好,處事也公正嚴明,是她最尊重的長輩。
太夫人苦笑著搖頭:“不中用,我自己的身體,自己心裏有數。好了,不說這些了,先說正事吧,我將你們夫妻喚來,是想求你們一件事。”
千柔忙道:“祖母有話隻管說,孫媳無不從命。”
李靖行忙也表了態。
太夫人便喘息著道:“我是想倚老賣老,求你們在我走了之後,以後多多照應李家,不要讓李家衰敗了。”
說著,便目不轉睛瞧著千柔,問道:“你肯答應嗎?”
千柔心中正為自己影響到太夫人而內疚,又見她目光中流露出懇求之意,不由得心中一軟,遲疑著道:“祖母有命,論理我不該推辭,但我能力有限,如何能照應定國侯府?”
一直低著頭的李明卿也出聲道:“母親,你求她一個小輩做什麽?”看了千柔一眼,陰陽怪氣的道:“咱們李家是百年世家,怎麽都輪不到得靠她照應的地步。”
太夫人冷冷看李明卿一眼,冷笑道:“閉嘴吧你,我做事,才不需要你這愚蠢之輩指點。”
被太夫人當著小輩們罵,李明卿臉都綠了,但看著太夫人眼神透著前所未有的冷厲,李明卿心一抖,滿腹的話登時都咽下了。
喝退李明卿,太夫人這才看向千柔,聲音中透著固執之意:“你別說自己能力有限,祖母知道你蕙質蘭心,本事大著呢。你如今隻真心迴祖母一句,到底願不願意在祖母去後,幫祖母照應李家,讓他們有一碗安生飯吃?”
見她將話說到這份上,千柔隻得道:“祖母放心,孫媳願意效力。”
太夫人這才滿意了,轉頭去看李靖行,問道:“你媳婦答應了,你怎麽說?”
李靖行忙道:“祖母放心,孫兒自然也是同樣的心思。”
太夫人神色一鬆,這才露出笑容,滿意的道:“你們夫妻肯答應,我就沒什麽好擔憂的了。”
頓了一下,喝了幾口魯婆子端來的參湯,接著道:“靖行,幾年前,你曾經要求出族,我沒有答應,如今,我這個祖母做主,允了你所求吧,以後你自立門戶,不必再跟李府有過多的牽扯了。”
李靖行哪裏想得到她會突然提起這事,且跟自己正在籌劃的不謀而合,不免吃了一驚。
等迴過神來,他忙道:“祖母,這些事你不需要操心,養好身體就行了。”
天大的事,天大的委屈,在這種時刻,都算不得什麽。
太夫人卻道:“我知道你心裏有祖母,但此事我已經決定了,你隻說自己是否情願就成了。”
李靖行見她如此固執,隻得承認了自己的心聲,叩首道:“多謝祖母體恤。”
太夫人微笑,轉首看向千柔,溫聲道:“二郎媳婦,靖行雖然不是世人眼中的才俊,但待你真心誠意,身為女人,你很成功。”
千柔落了淚,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她一直都知道,太夫人對自己不錯,卻沒有想到,她肯做到這一步,成全自己和李靖行向往自由生活的心願。
太夫人又將目光投在李明卿身上,見他一副被雷劈了的模樣,冷笑了一聲道:“我這麽做,你不明白緣故嗎?我讓他們出族,絕不是因為他們有錯,而是怕你以血緣威脅他們,打擾他們的安生日子。”
李明卿頭腦已經暈了,忍不住想問,既然都打定主意要讓他們出族,剛才為什麽又要費心求顧氏照應李家呢?
說真的,這些舉動,他真的不懂呀。
不過,他知道自己如今在太夫人眼裏差勁得要命,不敢多說什麽,隻默默低下了頭。
太夫人也沒再跟他多言,轉首看向魯婆子,朝她點頭示意。
魯婆子便出來,將眾人都叫了進去。
當著眾人,太夫人緩緩道:“昨晚家中發生大事,武王來定國侯府,找大老爺商議政事,遇上方氏、佳禾郡主爭執。方氏心思狹窄又下賤……”
她用了昨晚千柔的說法,直接將事情歸結到方氏頭上,並沒有提及李明卿、方氏欲殺千柔之事。
饒是這麽遭,眾人也都大吃一驚,頻頻看向李明卿,似乎都在疑惑,他那貴妾怎麽會有這麽大的膽子,朝郡主下狠手。
李明卿被眾人瞧得不自在,卻隻能自己忍著,憋得很辛苦。
太夫人將事情講了一遍後,便宣布了兩條命令。
其一,因為對李靖行、千柔有愧,要放他們自立門戶。
其二,李明卿縱容方氏,才令方氏膽大包天,命李明卿自己寫折子,卸了侯爺的封號,將之傳給二房。不過,這侯位給二房,卻不傳給二老爺李明遠,直接傳給二房長孫李瀚海。至於李明卿家主的位置,也即刻由二老爺來擔任。
這兩條命令出乎眾人的意料,將眾人砸得頭暈眼花。
頭一條還好,畢竟李靖行、千柔都搬出去了,昨兒個又跟李明卿的貴妾起了紛爭,如今,讓他們自立門戶雖突兀了些,但於大家來說,都有了台階下,也不是不能理解。
這後一條,卻是令眾人吃驚又困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明卿最先迴過神來,瞳孔一縮,急切問道:“母親,你怎麽會有這種想法?”
太夫人眼皮一掀,淡淡道:“我自有我的理由,你隻說自己答應不答應吧。”頓了一下,目光銳利盯著李明卿,沉聲道:“其實你心裏應該認得清形勢,哼,百善孝為先,當著眾人的麵,且我是為了李家大局,你不答應也不好使。”
話已至此,李明卿如何還能反對?就算有再多的不甘,再多的困惑,也隻能悶在心裏,說不出來了。
他隻能悻悻低了頭,悶聲悶氣的道:“母親發了話,兒子必定遵從。”
太夫人哼了一聲,這才將目光投向李明遠、李瀚海,開口道:“你們過來。”
李明遠這才迴神,忙攜著兒子,在太夫人跟前跪定。
太夫人先看著李瀚海,溫聲道:“玉不琢,不成器。你年紀雖小了些,但勝在心正,祖母選了你,你不要退縮,要遵從祖母遺命,好好挑起重擔。遇事多問你二哥二嫂,他們會幫你的。”
李明卿聽了這番話,恍然明白過來,為什麽太夫人要命李瀚海接替侯位了。
李瀚海的年紀,與李靖行差不多,平日裏也有幾分兄弟情。
太夫人既看重顧氏和李靖行,那麽,這侯位傳給李瀚海,倒是比傳給李明遠合適些。
畢竟,傳給了李瀚海,李靖行這對夫妻對於弟弟,總會有幾分情分的。
但若是傳給了李明遠,隔了一代,李明遠不可能放下身段跟他們好好相處,他們也不可能顧念兄弟情。
至於族長,向來是由年長之人擔任的,自然該李明遠繼任更合適。
想通了這一點後,李明卿隻覺得心如刀絞。
隻是昨晚做錯了事罷了,自己不但失去了侯位,失去了方氏,連族長的地位也不保,可謂滿盤皆輸。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便是如此吧?
他心神恍惚的當口,太夫人喚過李明遠,開口道:“府中幾個孫輩,才智不算出眾,但為人還算正派。你當了族長後,要好生約束晚輩,讓他們謹小慎微,好生過日子,絕不能令他們胡作非為,毀了我李府百年基業。”
李明遠連連點頭,忙不迭應了。
太夫人又道:“靖行學業有成,已經是舉人了,再往前考,得個功名不在話下。靖行之妻佳禾郡主,封號是皇上親自賜的,自身聰慧絕倫,頗有見識。雖然他們出去自立門戶,但李氏一族上下,都要尊敬他們夫妻,將他們放在眼裏心裏!”
眾人皆齊聲道:“是。”
千柔看著她,再大的怨氣都化為烏有,哽咽道:“孫媳慚愧……”
太夫人打斷她,微笑道:“不要說這樣的話,你們夫妻當得起我這幾句話。”
閉一閉眼,又道:“我要交代的都說了,你們先出去,待會兒再來,我跟大老爺說幾句話。”
眾人連忙應了,魚貫而出。
屋裏靜下來,隻剩他們母子相對。
太夫人眼眸一挑,笑向李明卿道:“老大,你心裏是不是很不服氣?”
李明卿吸口氣,然後道:“兒子的確不服氣,就算兒子昨晚做錯了,母親不滿,想懲罰兒子,兒子認了,但大燕朝,家族繼承人素來是長房所出。如今,母親卻讓兒子將侯位讓給二房,到底為了什麽?靖希、靖行不必提,兒子還有靖銘呢,你將他置於何地?”
太夫人冷笑:“事到如今,你還沒有認清形勢嗎?靖銘乃方氏所出,方氏作惡多端,她的兒子,我反倒要以侯位相許了?哼,別說她沒那麽大的臉,別說我向來恩怨分明,就是為了李家好,為了平息皇上、武王的怒火,我也不能幹這事。”
李明卿被噎了一下,到底不甘心,便鼓著嘴道:“那靖行呢?雖然他不孝,但他到底是我的骨血,比起來,我倒寧願讓他繼承這位置。”
太夫人斜睨他一眼,淡淡道:“你昨天沒想起他是你兒子,沒有念在他的份上,放他妻子一馬,如今倒是想起來了。”
見李明卿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她才轉迴正題,語氣很篤定,緩緩道:“若是靖行,我倒是也肯給的,畢竟他如今不僅不紈絝,還知道上進,又有賢妻相助。雖然他擔得起,但我知道,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接受的。這侯位他若繼承了,就得住在這裏,跟你日日相對,他的妻子,就得承受你的怨氣。靖行可不笨,又事事以他妻子為先,如何肯讓妻子受苦?”
這話確實是事實,李明卿登時無言以對。
太夫人道:“凡是犯錯之人,就該承擔後果。你行差踏錯,如今受懲罰理所當然,怨不得旁人。明卿,你不要怪我心狠,你這次的錯誤,實在太大了。我這麽做,一則是為了懲罰你,二則,卻是為了保全李家,保全你。”
她歎了一口氣,又道:“方氏被武王抓走,那背後布局之人,不久就會浮出水麵。如今,雖然沒有確切的消息,但到底是誰,大家心裏都有一杆秤。近年來武王勢頭甚猛,如今又出了這事,那位置,將來必定是他的。以他對二郎媳婦的在意,你處境危矣。你若仍舊占據侯爺之位,武王如何肯罷休?倒不如就此退下來,保全封號,保全李府的富貴局麵。”
李明卿恍然明白過來,登時出了一身的冷汗,又對太夫人的心計敬服萬分。
他結結巴巴道:“兒子愚鈍,一直沒能領會母親的深意,實在愧對母親。”
太夫人擺手道:“母子之間,何苦說這些話?”
她瞧著李明卿,又道:“你退下來了,皇上、武王滿意,就是靖行和他媳婦,見你受了懲罰,心底的怨氣也會消散一些。來日,他媳婦才會顧念在我恩怨分明的份上,為我李家出一份力。”
李明卿聽了這番話,卻是皺眉道:“剛才母親為什麽一直要求顧氏照應李家?她有什麽好?”
太夫人皺眉道:“事到如今,你怎麽還來問這話?她有什麽好,你不知道嗎?她乃皇上親封的郡主,以大義之名聞名天下,又是武王看重之人,你說,她有什麽好?來日武王若得勢,能左右武王心思的,多半隻有她了。二郎身上,有道士的預言,將來必定前程不可限量。且你不是說了嗎?二郎媳婦提過,武王有意讓他的長子娶蕾兒。若此時成了,來日這大燕,哪個女子的地位能比她和蕾兒更尊崇呢?”
李明卿梗著脖子,卻說不出話來反駁。
隻因,太夫人不但眼明心亮,眼光還長遠,看清了以後的種種境況。
讓顧氏和李靖行自立門戶,贏得他們的感激,又利用他們的愧疚,讓他們照應李府,真乃太夫人才想得出的妙招。
薑是老的辣,果然如此。
如今,他倒是肯信,武王確實不會生出將顧氏強搶到身邊的歪心。
昨兒個,武王對顧氏可謂千依百順,連“你開了口,我自是不會拒絕”的話都說出來了。
一個男人肯做到他那個份上,必定不會枉顧心坎那人的意思肆意妄為。
方氏以武王會動歪念為由,勸服了他,到頭來卻發現,一切隻是臆想罷了。
為了莫須有之事,生出狠絕之心,到頭來,什麽都沒辦成,毀的卻是自己的富貴榮華,毀的是方氏的人生。
這真像個笑話,但於當事人而言,一點都不好笑,反而還滿腔酸楚。
太夫人並不知道他心中的感慨,隻正色道:“你心中的疑惑,我都解釋清楚了,另外,再囑咐你兩樁事,你務必辦到才好。”
她目光灼灼盯著李明卿,開口道:“我知道,方氏是你的心頭好,但她釀下大錯,沒有人能救她。你若還念著我這個母親,就記住我的遺言,從今往後,再不許顧念方氏,提都不要提,不然,我在九泉之下都不能合眼。” 李明卿心情複雜,卻不敢不聽,連忙點頭應了下來。
太夫人這才放下心來,又道:“薄氏一直在家廟關著。之前我曾說過,要將她了結,但又顧念著她若是死了,大家都得為她守孝,耽擱功夫。如今,倒是不必有什麽顧忌了,你以不孝為名,廢她正室之位,再給她備藥,送她一程吧。”
李明卿這次並無遲疑,立刻就應了,隻是驚訝於母親思維真敏捷,到了這種時刻,還能想起早被人忘在角落的薄氏。
太夫人交代完這兩樁事,歎氣道:“我這一生,最錯的,就是納方氏進門,如今縱然後悔歎息,也難改變形勢。我做了這番安排,隻望上天垂憐,我李家能熬過去,不然,我縱然死了也不能安心。”
李明卿瞧見她的神色,心中又愧疚又悔恨,忙道:“都是兒子的錯,將方氏寵得無法無天,才有今日恨事。母親,你要好好保養,李家還需要你來掌舵。”
太夫人苦笑著搖頭,看著他道:“我本就大限將至,你不必愧疚,更不要將這怪罪到二郎媳婦頭上。你當知道,凡事有因才有果,你們想害她,她反抗理所當然。我也不強求你,從今往後,她和靖行的事兒,你一概別參與,也不要管,讓他們自己走就是了。”
見李明卿點頭,太夫人這才放下心來。
李明卿對她這個做母親的還是很孝順的,如今又是遺命,他必定會遵從的。
她歇了片刻,便命魯媽媽將眾人重新請進來,對著眾人道:“我一生的私產,之前早就造冊登記,也大致分好了,如今我精力不濟,就照冊子分了吧。”語氣很隨意,不像先前說話時那樣鄭重有力,說完似疲倦了一般,閉目養神起來。
魯媽媽扭頭走進床後,須臾捧了一堆賬冊出來,道:“老太太名下產業和現銀都在這裏,均分給府裏的孫輩。另有珠寶藏物若幹,每個孫女均得一份,外嫁女和兒媳也各得一份。”說完,便將冊子交給李明遠,讓他主持分派事宜。
太夫人卻在這時睜開了眼睛,喚過千柔,開口道:“你素來是個妥當的,將夫君、孩子們照顧得很好,我也沒什麽好囑咐的,隻想請你答應,幫著照應魯媽媽。她跟了我幾十年,你念在我的份上,給她養老吧。”
千柔忙含淚應了。
太夫人又開口道:“將我的重孫都喚進來,我要瞧一瞧。”
立時有丫鬟應聲去了。幾個孩子年紀還小,在外間還笑嘻嘻的,一進入內間,發現這麽多人皆肅然而立,神情悲痛,不由得都嚇了一跳,忙都收了笑容,小心翼翼走向床前。
太夫人睜眼,每個孩子都看了一眼,看著李家未來的希望,最後將目光落在蕾兒身上,輕聲道:“蕾兒,過來。”
蕾兒忙走近些,趴在床沿上,問道:“曾祖母生病了嗎?那你要乖乖吃藥,病才能早點好。”
太夫人笑開了臉,讚道:“好孩子。”歎了一口氣,又惋惜的道:“真想看著你長大呀。”
那聲音,已經像耳語一般,很輕很輕了。
眾人情知不妙,心中都傷痛起來。太夫人歎氣,又道:“如今你們都在身邊,隻可惜老四在外做官,沒能見著。”
又喚李明卿、李明遠,目光在他們臉上滑過,說:“人終有一死,你們以後好好的。娘也算……有福的了,娘去……去找你們……爹了……”語落,目光漸漸暗淡,慢慢地合上了眼睛,手也無力垂落。眾人悲不自勝,都流下淚來。
千柔眼前一陣發黑,身子晃了晃。
這不是她甘願的,但昨晚的事件因她而起,心底不免很是愧疚,有“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之歎。
李靖行一直在流淚,不時看她兩眼,見她身子搖晃,知道她心中不安,忙走到她身邊,扶住她的腰,輕聲勸慰了一番。
四月二十九,他們迴京的第九天,纏綿病榻的太夫人去世,享年六十二歲。
次日,李明卿上了折子報丁憂,又請求將侯位讓給二房的李瀚海。
這一出變故令李府的親朋好友大為震驚,卻探不出內幕來。
因為太夫人出世,李靖行、千柔帶著孩子,暫且留在李府住著,給太夫人守靈。
各樣瑣事,自有旁人打點,他們一概不管,隻負責守靈。
頭七這天,尚未守到子時,千柔忽然暈倒。和她跪一處的,是李瀚海的媳婦高氏,見狀嚇了一跳,忙將她挪入內室,急命人去請大夫來瞧。
大夫診脈後,說是懷孕了,大約兩個月了。
因有老太太的大事,這消息並沒有多少波瀾。
李靖行得迅後,立刻迴屋,拉著千柔的手說話,雖仍舊悲傷,但唇角卻也有了淡淡的笑紋,一直囑咐她好生歇息,不讓她繼續守靈,又說定了,明兒個就徹底搬出去,以後就不再來這裏住了。
到了次日,兩人攜著孩子,到靈前磕了頭。
李靖行讓他們稍等,走到李明卿跟前,跪下拜了三拜,語氣平淡的道:“老爺,我們走了。”
李明卿低著頭沒言語,心情很複雜。
一場風波,不止牽扯到自己和方氏,連太夫人也因為這事過世了。
雖然太夫人身體早就出現問題了,但若沒有這事,是不是能多活幾天呢?在她走的時候,是不是能少一些擔憂呢?
若沒有這件事,自己還是高高在上的侯爺,方氏也不會落入武王手中。雖然目前方氏沒有任何消息,但李明卿知道,方氏的遭遇,必定是生不如死。
事已至此,大局已定,縱然恨甚悔甚,無力迴天,隻能默默承受這一切,承受失敗和可以預見的淒涼。
李靖行等了片刻,見他一直不迴應,也不再多說,直接站起身來,走向千柔,走向屬於他的新生活。
逝者已矣,活著的人雖然悲痛,但又能怎麽樣呢?生活一直向前,隻得也慢慢收拾心情,一路向前。
好在,無論何時,身邊都有她相伴。
於他而言,娶了她,是此生最美好的際遇。
塵世多風雨,兩人攜著手一起走,才不會孤單寂寞。